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活動總結(通用6篇)
在經歷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活動后,想必你會開拓了視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活動總結吧。那么活動總結應該包括什么內容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活動總結(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活動總結1
7月10日,來到長壽的第三天。今天我們去到長壽湖追隨紅色足跡,感受曾經在此地發生的點點滴滴。首先是到長壽湖廣場,在老師的指導和引路下,我們看到了寫有“恩來壽湖,德臨壽湖”字樣的雕塑,雕塑體現了曾經周恩來、朱德不同時期視察長壽湖時在此題詞,在此與鄉親們親如一家的場景,盡顯國家領導人的親民愛民情懷。隨后,我們來到了長壽湖風景區里的一座涼亭,涼亭里坐落著一塊寫有恩來同志五八年給水電站的題詞,同時也有當時的國家領導人李先念同志的題詞以及獅子灘水電站的有關信息。這個涼亭以及這塊石碑被視為國家級文化遺產。我想正是因為領導人們對水電站的重視,使得長壽湖的水電項目工程發展高效的提高,并且在幾十年的時間里業績突飛猛進,并造福了當地的人民。
當然,今天除了追隨紅色足跡,我們還親身經歷了“三進三同”的實踐活動。我們一行人風風火火的乘車有徒步經過了漫長的爬坡和過河過程后,來到了鄰封鎮的一位湯老師家里,湯老師是一為剛畢業幾年的大學生,在工作的同時也回到家鄉進行農業的種植和開發,是是一位典型的新農村建設積極分子。我們在湯老師的地里幫他鋤地、松土、澆糞,親自體驗了一把農民種植糧食時的基本勞動,體會到了農民伯伯種植糧食的辛苦以及作為我們大學生在農業方面所要做的事和所要發展的方向。其次,我們在采訪湯老師的時候,他談到了很多對我們大學生建議,與中國的農業相結合談到了大學生對農業發展的一個態度,說到“農業相當需要年輕人”,就是希望今后有更多得大學生能成為農業發展的主力軍。其實作為這一點,我們作為大學生也是深有感觸的,因為現在國家在飛速的發展,工業化的規模遠遠強于農業,所以,當代大學生一心只想要在城市里安居樂業,而從不想到回到農村開發和擴大農業規模,這是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共同問題。所以,在我看來,我們在今后就業方面也需要將視線投向農村。農村生活雖然辛苦,但收獲是豐厚的,豐收時心情是激動興奮的,是有成就感的!我想,這才是我們三下鄉社會實踐的目的,我們有收獲了,這就是一次有意義得活動,至少我們今后在找不到方向的時候可以想到轉向農村,投身農村,開發農村規模,擴大農業經濟!
“三進三同”是今天活動的壓軸,我們在努力踐行“三進三同”的同時自己也有了收獲,雖然累,雖然熱,但是我們依然在行動。加油,實踐團的成員們!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活動總結2
歷時將近一周的“奮斗青春,逐夢”活動已經結束,此次活動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這幾天的經歷,更多的是從未接觸過的收獲。之前沒有三下鄉的經歷,所以對這一次三下鄉活動非常期待。去之前,我們做了很多準備活動,上網搜集了很多關于當地的資料,也和當地的中醫院以及衛生所聯系,他們都非常支持我們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也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幫助,讓我們此次的之行順利且愉快的展開了。
此次活動第一項是參觀中醫院,畢業于本校的老學長們為我們帶我們參觀了中醫院咳喘科“冬病夏治治療室”,這是我之前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而且對于一些慢性病效果很好,還向我們演示了現代化的中藥粉劑的制作過程,作為中醫藥大學的學生,這次的參觀,讓我學到了很多在學校學習不到的知識,也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真是受益匪淺啊。
之后,我們在當地衛生院的幫助下,在衛生院門口開展了送藥宣講活動,村民們都很積極的參與我們,他們像我們展示了當地老百姓淳樸的民風和對外來客的熱情,雖然當天下來雨,但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和耐心講解下,當地村民都是笑著離開衛生院的,這次送藥活動非常成功,我們隊伍表現的非常友好團結。
在我們藥學院陳院長和陶書記的帶領下,我們去了石斛種植基地,中藥一直是我們藥學院的精髓所在,這一次更是讓我對石斛的種植和藥效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我跟隨資源普查隊到了山上,并且親眼見證負責人從懸崖峭壁上采下鐵皮石斛的全過程,這種艱難,和我們在學校里老師們做的科研一樣,但正是這種不畏困難的精神激勵著我們去做的更好。
宣紙一直是的一大特色,更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應當加以保護。此次三下鄉,我們在宣紙一條街做了很多問卷,發現當地人們都非常熱愛宣紙這一文化,不僅將宣紙視為商品交換,而且很多人認為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可貴的遺產,非常愿意一直將宣紙文化傳承下去。我們參觀了宣紙文化園,了解了宣紙制作的108道工藝,整個制作過程精良且純粹,我們一群人看的流連忘返。
這次活動非常辛苦,每天晚上回來都會選照片發新聞到很晚才睡,但這個過程是對我們這一整天活動的總結,總會讓我們回味無窮。這幾天我們一隊成員都過的非常開心,不僅學習了中醫的經典,中藥的珍貴,還了解了我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制作過程及文化背景,和資源普查隊一起上山認識了很多植物,看著老師們為了發現中藥上山涉水,爬懸崖峭壁,真的讓我非常感動,老師們對專業的鉆研精神會一直激勵我前進。我很感謝這次三下鄉活動,這份回憶我會一直珍藏。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活動總結3
7月4日,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大學生“守望者”團隊來到神農架,拉開為期15天的志愿者服務和科研考察的序幕。
“守望者”團隊一行18人聽取了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相關負責人關于神農架國家公園基本情況介紹,分成兩組交叉進駐小龍潭神農頂管護中心、姊妹峰和大熊貓館。
每天清晨6點,駐扎在海拔2200米神農頂管護中心的“守望者”分隊,按照管護中心要求和實踐活動日程安排,進行兩小時自主巡山活動。隊員們到達小龍潭動物救護站后,細心觀察記錄站內珍稀保護動物活動情況,按規定給金絲猴、黑熊、金雕投食。下午2點,分隊徒步行進到大龍潭,沿途撿拾垃圾。
清新的空氣,自然的美景,隊員們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更加濃烈,紛紛表示不虛此行。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活動總結4
今年的暑假于我而言是特殊的,以前每年同樣的時間都是草草的回家,然后在家一待就是兩個月,偶爾出去和朋友聚聚、逛逛街。今年,七月九號至十五號,雖然時間很短,卻有意義。這次我們班自行組織了一次“三下鄉”活動,地點是欽州大直鎮,班里有三十個同學參加了此次活動。曾經向朋友提起這事,他們說“你們班好強啊”,想想也是,能夠以一班之力成功組織這樣的活動,我們班也的確稱得上強悍。時隔一月,再回首那幾天,模糊的清晰的皆珍藏于心。
初到大直鎮中學是九號,大清早的便從學校趕往江南站,到達目的地之時已是饑腸轆轆,休整之后,卻仍舊神采奕奕,因為周圍于我是新奇的。這是我的第一次下鄉,當時只是覺得就這樣和大家伙兒過七天也是不錯的,畢竟這是我從未體驗過的生活。在去之前,大家就已經報好了自己所想去的小組,我選的是支教英語組,也是到這兒才知道,報名的孩子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料,報英語的更是居人數的榜首,大家在權衡之下,將報英語的孩子按年級分為三個班,我和另一成員所要負責的是跨度在初三到高二的英語一班,只記得聽到這一消息時很是無奈,原因有二:一、這個班年級跨度過大,上課的話想必不容易;二、我雖然因高考英語成績較好而分到英語快班,但是自認在教學方面還不足以擔當。但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得硬著頭皮去了。
第二天,卻也是苦笑不得,原本人數不多的學生一下銳減到只有五個人來,所謂的“打擊”也莫過于此了。雖是如此,課卻是必須要上的,只是原本準備的那些小學的內容卻是用不上了,也只能重新編排課程內容。而那幾天的課堂,我也只能用“跌跌撞撞”來形容了!而在這“跌跌撞撞”中,我們也算是圓滿的完成任務了,結果或許是差強人意的,但是我們也卻也是盡力而為了。那七天,除了上課,沒課的時候也會串去廚房幫幫忙,只是這煮飯做菜一事實在不是我所能及的,幫忙燒燒火還行。以前看《楊門女將》的時候,楊排風以燒火棍而聞名,現在看來這燒火也是一門學問。在這種“東串西串”的時候,時間是過得飛快的,很快便到了成果展——“明日之星”PK大賽的時候了,做幕布、彩排、搬桌椅等活兒也在陸續進行中,尤記得那天載歌載舞的孩子們,滿頭大汗的下鄉隊員們,還有那晚的“不醉不歸”。
這次下鄉,整體感覺還是成功的。帶著滿載而歸的心情我從
大直回到了南寧,感覺也不枉大學四年,從中體驗到的亦是不言而喻了。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活動總結5
7月5日我們期待已久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終于拉開了帷幕。一大早我們12名隊員及一位老師就從江西農業大學出發奔向余干縣石口鎮。一路上可謂車馬勞頓,路途既艱辛又遙遠,擠了240又是2路車,直到一點左右才到達石口鎮。
我們一到達石口鎮就得到當地政府熱情款待,而且還在百忙當中抽出時間給我們介紹一些當地的基本情況,如村落的分布、地形特征、特色產業等。之后還期待我們前往住處,各方面都安排的挺周到的。
在來的整個過程中,雖然烈日當空,雖然被曬得大汗淋漓,雖然饑渴交迫,雖然疲憊不堪,但我們每一個隊員都表現得很積極,也很樂觀,大家不僅互相鼓勵,還自娛自樂。整個團隊都給人以一副精神煥發的狀態,洋溢著青春活力,表現出了大學生應有的風采。
說實話剛開始心理落差還是蠻大的,特別是第一晚就碰上停電,可就連停電時我們都不能休息,還要不停的忙活著。可靜下心來想想也沒有什么啦,畢竟比那艱難的日子我都成挺過來,更何況現在還有這么多的隊友一起,又再大的困難我們都能一起度過的。一下子我的精神勁頭又來了,現在的我只不過是再一次經歷曾經的歲月,讓我更能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更能磨練自己的意志。畢竟能有這樣鍛煉自己的機會并不多,所以要好好珍惜現在這樣的機會,盡自己所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即使有再大的困難也要堅持下去。
這樣一天下來,我的感受遠不僅僅是這些,還有很多很多。雖然來這里的第一天就有點小抱怨,但卻讓我深刻體會到真正鍛煉我們的機會來了。只有在艱難的環境里才更能磨練人,更能體現個人意志,更能成就人才。假如現在的我們面對這么一點困難都不能堅持下去,將來的我們又如何能立足社會呢?所以此時此刻的我們能一如既往的堅持下去,既是環境再差些,即使會面對更多的困難我們也能堅持下去,即使再流更多的汗水,我們仍能積極樂觀、坦然的面對,我相信我們的將來一定會很不一樣的。所以笑一笑,沒有什么過不去的,我相信我們都是最棒的,加油加油再加油哦。
7月6日大家一大早就起床了,迎著朝陽,沐浴著清風,排著整齊的隊伍,大跨步跑在馬路旁,喊著我們經濟研究協會的口號“厚德博學,經世濟民,經協經協,堅持不懈”,嘹亮的口號響遍了整個街道。
雖然一路跑下來挺苦挺累的,感覺很不舒服,也很熱,但作為一個團隊,一個有凝聚力的團隊我們都很團結,互相支持和鼓勵,激勵著對方,使我們每一個人都堅持下來了,而且還在有特色的地方一起拍照作紀念,感覺很開心,也很愉快,絲毫也感覺不到累了。
為了充分利用好時間,即使是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放過,我們在吃完早餐后就馬上看問卷,思考這其中的問題,思考著如何更好更快的做,思考著有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等。
上午九點左右,在石口鎮政府領導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當地最大的水產養殖基地——黃鱔養殖。該戶主很熱情也很友好,我們一到那里就切西瓜給我們吃,接著又帶領我們參觀黃鱔養殖基地,像我們解說所有的疑惑,很多隊友劃船到黃鱔養殖的水中央,零距離的接近。通過與該個體戶的交流,我們了解到其養殖規模為200畝,總產量為15萬斤左右,以市場價格20元左右銷往全國各地,并且與收購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同時還了解到養殖時間較短,一般只需四個月,但每年只有一次。我們還進一步獲悉,在利潤高的同時也伴隨著很大的風險及很大的成本。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活動總結6
作為支教板塊的負責人,不僅在學校積極進行教學活動,而且要走出學校走進當地的.社會,了解當地的人文風情和習俗讓我感到十分的珍惜。這樣的實踐機會,讓我十分珍惜。盡管在七天暑期實踐活動期間,汕頭市潮南區迎來了臺風后的大暴雨,我們忍受了沒有網絡和斷水的日子。但我們的調研,我們的下鄉活動還是沒有停滯,積極響應“倫研,一直在路上”的口號。
雖然作為外省人的我,完全聽不懂潮汕話,但我還是在用自己的心和眼去觀察著這個我從沒了解過的世界。俗話說:“擁有一雙善于美的眼睛,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美。”我發現生活在這里的老人生活心態很好,無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都積極對待,平淡自如,乃至如諸葛亮“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在采訪老人的時候,老人們非常積極的配合并給予我們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在訪談期間,老人眼里蕩漾著的點點不經意的笑意讓我們調研的所有辛苦都被融化了,我們那顆疲憊的心仿佛也找到了寄托的地方。他們讓我們感到溫暖和感激,讓我們腳下的路更加堅定。當我們回首,回顧以往,這一路幸福和溫馨與我們相伴。
當我們走進這些老人的家中,潮汕民居中各種精細的文化傳統讓我們感到無比的震撼。房子的結構和房子中的各種裝飾,還有房子里的家具都像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在向我講述著這片土地的歷史和故事。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精美,蘊含著濃厚的歷史韻味,記錄著潮汕人生活的歷史;這也是一種精湛的建筑藝術,展現藝術的靈性和人文氣息。
村落旁的小池塘里,不斷有魚兒吐出的泡泡在水面擴散開來,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從中心向四周擴散的小漣漪;村子中,蔓延的只有各種植物的綠意;村子的上空中厚厚的云層玩著空中漂移,遼闊的天空是他們最活躍的背景......這就是雨后的汕頭,靜謐而有活力,清新雋永。
汕頭,是我第一次下鄉之地,讓我深深愛上這片靈氣與特色兼備的土地。此次下鄉之旅,我不僅收獲了與孩子一起共度歡樂時光的美好回憶,以及深厚的情誼,而且在調研的路上,潮汕老人的熱情與溫和、潮汕特色的建筑與人文風氣,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里。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活動總結(通用6篇)】相關文章: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活動總結01-22
暑期下鄉社會實踐報告范文(通用6篇)07-31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總結教案04-19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個人總結07-29
暑期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01-21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總結15篇08-23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3000字08-10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范文3000字11-03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三篇02-10
下鄉義診活動總結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