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和大樹反思總結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并改正,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草和大樹反思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草和大樹反思總結1
《小草和大樹》這篇課文,從課題表面來看,寫的是自然界中常見的兩種事物。初讀課文后,便了解到課文寫的是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的成材故事!小草和大樹在文中有著深刻的含義,學生只有對文中的小草和大樹的含義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才能輕松的理解文章的'深刻主題。那么,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詞義以及學習課文呢?鑒于此,我作了如下嘗試:
板書課題后,我讓學生就生活實際暢談:自然界中的小草和大樹各有什么樣的特征?學生根據自身的理解從形象方面不難概括:小草很不起眼,而大樹則很高大。隨后,我質疑:如果小草和大樹分別表示兩種不同地位、身份的人,那么你們認為,它們分別代表什么樣的人?
對于這樣的問題,學生很容易就概括出:小草象征著低微不起眼的人,大樹則象征著高貴顯赫的人。
反思:本課以自然界中常見的兩種事物作為課題,比較接近學生生活,所以,我先讓學生就課題暢談自然界中這兩種事物的特征。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是相通的,這樣設計,便于學生產生興趣,并且為下文學習鋪墊。隨后,我再質疑,讓學生能夠從整體上感知小草和大樹分別代表著什么樣不同身份的人。
小草和大樹反思總結2
在學生對小草和大樹的含義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我再引導學生思考:在文學這條道路上,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是“小草”還是“大樹”?以此問題讓學生品讀課文。
學生在仔細讀課文的基礎上很容易就理解了,這篇課文中的前半部分,勃朗特三姐妹就是文中所謂的“小草”,后半部則是“大樹”。隨后引導學生總結得出:這篇課文勃朗特三姐妹在文學方面一開始是“小草”,后來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變成了“大樹”。
反思:理解含義后,再提出“她們是小草還是大樹”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這樣做能養成學生邊讀書邊思考的好習慣。并且由這個問題,讓學生對本文內容也有更深印象的理解,為下文學習奠定基礎!
學完課文后,讓學生交流對課題“小草和大樹”的理解,領會題目通過鮮明對比抓住讀者、發人深思的藝術,進一步體會主人公與命運和世俗偏見抗爭的勇氣和堅持不懈的追求理想的性格。再此基礎上,回顧課文,整體把握“小草”成長為“大樹”的艱辛歷程,交流夏洛締取得成功的人生啟示。
小草和大樹反思總結3
在學生掌握本課生字并且讀熟課文的基礎之上,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內容,知道課文所寫的是勃朗特三姐妹在文學方面的成長經歷。聚焦“文學”一詞,隨后我總結質疑:從課題上我們知道,“小草”可以代指身份低微不起眼的人而大樹則可以代指身份高貴顯赫的人。如果從“文學”這個角度上來看,“小草”和“大樹”分別可以代指什么樣的人呢?
這樣的問題,由于前面分析課題時,學生已經從身份地位上對“小草”和“大樹”的代指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這里,老師只要稍加引導,學生不難總結出:就“文學”方面而言,“小草”指在文學方面沒有成就的人,“大樹”則指在文學方面有成就的人。
反思:在學生對小草和大樹在身份上有了整體認識后,我引導學生再次認真讀課文,并概括全文內容,隨后聚焦“文學”一詞,再引導學生從“文學”方面思考小草和大樹的代指。這樣的設計教學,讓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就能夠通過教師的引導,對文中的小草和大樹有了一個整體的理解,這樣的教學避免了在課堂上對小草和大樹的內在含義的枯燥講解。并且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總結結論,也易于調動學生的思考。就內容而言,也為下文學習奠定了基礎。
【小草和大樹反思總結】相關文章:
小草和大樹教學反思12-16
蘇教版六上《小草和大樹》教學反思12-16
小草和大樹閱讀答案09-10
小草和大樹課件設計05-04
大樹和小草——祖父和我01-13
《小草和大樹》課文分析12-25
小草和大樹教案(15篇)01-11
《小草和大樹》說課稿7篇11-15
《小草和大樹》說課稿7篇11-15
小草和大樹教案15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