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學校家長會總結(通用11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雙減政策學校家長會總結(通用11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雙減政策學校家長會總結1
“雙減”政策落地,很多人調侃拼爹時代正式到來。有網友表示,“拼爹”拼的不是家長的學歷、財力,而是家庭教育的理念、素養、水平和維護親子關系的能力。家庭教育實質是生活教育,核心是讓孩子成人。
首先要教孩子學會做人,再是學會生活,最后才能學會學習。“雙減”政策的指導思想是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家長因此要關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時間,加強體育運動,鼓勵孩子擁有藝術、體育類的興趣愛好。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也很重要。
厘清家庭、學校之間的關系和責任,孩子學科學習的事情,放心交給學校,家長則關注孩子的`品德行為習慣,為孩子健康成長打下基礎。“雙減”后多出的課后時間如何安排?這需要家長更高質量的陪伴,游戲、運動、閱讀和交流等。
對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時要提升自己與孩子相處的能力,不能動不動就起沖突。要重點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責任心、主動性、自制力和時間管理能力,這些都需要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培養滲透。
例如,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家庭作業要定時、快速、限時獨立完成,注意書面清潔程度等。還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生活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前提,生活習慣是學習習慣的基礎。在家中,要讓孩子參與家務,在學校,鼓勵孩子參加勞動;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這樣的勞動過程中,既鍛煉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又培養了孩子的責任心。最后,家長要和教師協同,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包括怎么復習、糾錯、總結歸納等,這些專業性問題,可以多向老師請教。‘雙減’政策落地后,家長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了解孩子成長規律,提升家庭教育素養與能力,這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構成了教育的有機整體。“雙減”政策讓家長角色回歸,從而也讓家長面對新一輪的挑戰。家長到底應該做什么、怎么做?給家長們三條建議:
一、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外力的推動,最終會達到從被動到主動、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與優秀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例如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能有效促進思維的發展,而好的運動習慣則能有效促進注意力和專注力的提高。
又如優秀的勞動習慣能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三觀,培養責任感,提升獨立能力,而參與家庭生活的習慣有助于培養孩子的公民意識以及對家庭的責任感。
二、幫助孩子制訂學習計劃
建議家長和孩子將每個學期按不同的維度(如時間)分割成若干個學習階段,制訂相應計劃。一份好的學習計劃應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家長和孩子一起商量制訂完成,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避免目標過高或過低的情況發生,也能促使家庭內部在學習問題上達成統一。
二是具體可操作的,如每天英語朗讀半小時,兩天完成數學練習一章節等,過程具體可操作,家長的監督也就更有效。
三是必須寫有自我鼓勵和家長鼓勵的話語,彰顯孩子自己的決心,鼓勵孩子堅持前行。
三、全身心的陪伴將成為孩子制勝的法寶
“雙減”政策剛公布,武進區清英外國語學校三PYP班學生家長侯娜瞬間感覺到“松了口氣的竊喜”。她說,作為當代家長,處在“贏在起跑線”的大環境里,沒有堅定的內心,很容易被影響。而‘雙減’就像重啟開關一樣,強制暫停我們的焦慮和迷茫,給我們重新思考的機會,想想對于祖國和世界的未來,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作為“80后”家長,侯娜深深地感受到,處在瞬息萬變的科技時代,孩子們的未來變化不是父母所能夠掌控和想象的。他們更需要獨立的思想和時代主人翁的責任感,所以我們不能用我們的經歷來要求和培養我們的孩子。“雙減”之后,孩子的空余時間增加了,侯娜也說起了自己的打算——用以前忙于補習班的周末,和孩子一起運動、一起游戲親密親子關系;把以前充斥著補習班的“假期”變為真正的假期,在疫情結束后來一場實地丈量世界的旅行。
學習做個合格父母,父母也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在對于孩子的教育方面很容易走入誤區,做出一些不正確的行為,影響孩子的發展。孩子們需要家長的支持,而不是打罵。無論工作多忙,家長下班后一定要關心孩子,詢問一下今天在班里新學了什么、有沒有交新的朋友等等。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多去鼓勵孩子,教會孩子克服困難。在孩子得到進步的時候,也要及時表揚,幫助孩子增加信心。
只有這樣,孩子才不會盲目自大,也不至于自卑。家長和老師都是為了孩子好,應該彼此配合。比如老師布置的作業,家長不要隨便去質疑,要監督孩子按時完成。老師發布的注意和要求也要積極配合。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家長本身素質就很低,容易生氣、辱罵別人,那么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會形成一些壞習慣。因此,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家長,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養,做孩子最好的榜樣。家長們要給孩子們蘋果可以砸到頭上的時間;給孩子們可以仰望星空的經歷;給國家和學校讓教育回歸本質的機會。家長和學校各司其職,家長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的成長,這也將成為孩子們應對未來制勝的法寶。
從我們家長及孩子的角度上講,雙減政策是弊大于利的,為什么這么說。那就要從校外教培行業興起的根源說起。
家長們為什么要補課?是希望孩子成績好。為什么希望成績好?因為考高中,考大學的淘汰率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廣大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從而取得分數上的優勢。如果所有學校可以給予同等的、優質的教育資源,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為什么家長還要去教培?
那么我們不看以前,只看現在。在初中升高中必須腰斬的情況下,我們剩余50%的孩子,十四五歲的孩子!必須去職業學校另謀出路!試問有多少家長愿意就此放棄繼續投入資源培養。
教育的公平性和高效性是永遠存在矛盾的,我的孩子在那50%升高中以外的成績中徘徊,但是我有資源,我有力氣賺錢,我有好的私教渠道,為了孩子家長們連命的可以不要,花些資源讓自己的孩子順利升學又有何不可?
在這種中考、高考分流的指揮棒下,大多數的學生和家長不得不去競爭優質教育資源。
其實政策里有一條特別好,“積極開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促進新優質學校成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積極推進集團化辦學、學區化治理和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
推行下去勢必會平衡教育資源,讓學期房概念慢慢淡化。我所在的內蒙古包頭就已經推行很久了,實踐起來或許有諸多因素不便吧,效果甚微。
總之,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國家,希望家長和學生,能夠真正的得到減負!更希望教育能實現真正的公平!
雙減政策學校家長會總結2
2021年7月15日,對于義務教育階段,乃至整個教育界,甚至整個中國家庭,社會而言,”雙減”一詞當之無愧地成為本年度焦點。
和成千上萬普通的家長一樣,對于“雙減”,我一面欣喜著孩子們終于可以從過度的學業壓力中解脫出來,一面又擔心,這樣立竿見影地迅速減負會讓尚不懂事的孩子因此荒廢學業,在本該努力,本該奮進的年紀里選擇安逸,白白蹉跎大好華年。
可當聽了河南省推進“雙減”政策落實家庭教育系列講座之后,恍然發現:自己的矛盾,擔憂倍顯多余。現就觀看系列講座,談幾點自己觀后的感受:
第一,誠如楊雄所長講的:雙減政策并不是我們國家要改變什么,而是要回歸到我們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雙減并不是要改變,而是要回歸,讓我們學校教育回歸本位,讓我們的家庭教育回歸生活。我之前也一直執拗地認為教育就是篩選人才。和大多數家長一樣,我也有著濃重的名校情節,有著極強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聽完講座,深切體會到,比金榜題名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健康成長,讓孩子以學習為載體,而學會更好的去生活,去適應未來,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以便在成年進入社會后,成為一名合格的公民。而在孩子的養成教育方面,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相提并論的,甚至于,家庭教育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責任。深感肩上有著一份沉甸甸的擔子,而我也將努力改變自己,爭做新時期合格的學習型家長,陪孩子終身成長。
第二,義務教育階段“雙減”不僅是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和校外培訓,更是要減輕家庭的養育焦慮。雙減絕不是一減了之,也不是可以完全“躺平”。
雙減政策后,有些要降維,有些則要升維。作為孩子的監護人,父母,我們要讓孩子學會風險管理,提升隱私保護、心理彈性,加強生命教育,要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熱愛勞動,欣賞美的能力……降低在刷題抓升學考試方面的焦慮,現在孩子,常常因為抓功課,而變得心理脆弱,作為家長,我要努力在自己孩子的生成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方面下功夫,在引導孩子的同時提升自己。
正如一本書的書名一樣,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在今后的時光里,我會不斷地學習教育知識,更新教育理念,陪孩子終身成長的同時,成就一個終身學習和成長的自我!
雙減政策學校家長會總結3
雙減政策對于學生減負和推動教育公平,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內提升”+“校外減負”這兩個中心思想無疑對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也要求家長乃至社會將更多的注意放在真正適合孩子的教育之上,將教育回歸到作為主角的孩子身上,回歸教育本身。
家長應該用什么樣的姿態來面對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總是操心著孩子的方方面面,以前輩的身份來規劃著孩子們的未來。給他們報這樣那樣的興趣班、輔導班,想讓孩子優秀、更優秀、超級優秀。但是卻忘了問孩子是否愿意。
不可否認我們都想讓孩子變得優秀,但其實我們更需要接受孩子們的平凡。不是所有人都是愛因斯坦,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魯迅,不是嗎?
所以,別讓孩子成為沒有思想的“優秀楷模”,有趣的靈魂,活躍的思維更重要。
想要做到讓孩子真正成長、真正優秀,做到真正的減負,就需要做到讓孩子自發學習,而不是一直被推著趕著學習。作為家長的我們更應該做的是讓孩子能夠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且能夠自我驅動去了解、去學習。家長的職責則是引導,而非干預。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摒棄用時間堆積起來的“努力”和“優秀”,學會放手。讓孩子從興趣出發,自我驅動下去高效學習。
讓孩子成為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和面向未來的人,讓教育回歸本真。這應該是我們一起努力的方向。
可以確定的是,校外減負的同時,是校內教育做加法,學校只有提升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服務,幫家長管好孩子的學習,以此減輕家長的負擔。只有校內加上去,孩子能カ加上去,校外オ能真的減下來。哪怕沒有學科補習班,孩子學會學習的能力,把基本功打扎實,學習習慣養成,那孩子未來的竟爭力也有了。
生命不止一種精彩,不要讓孩子走我們安排的路,而要讓孩子成為孩子,擁有珍貴的童年、燦爛的少年時光,不畏未來,勇往直前。
雙減政策學校家長會總結4
前幾天值班時遇到的一件事,引發了我的思考:一位媽媽送完孩子后還不愿意離開,在校門口徘徊,我和保安師傅都提醒了她“家長不能在學校門口逗留,請你放心,孩子自己能行。”可是家長依然無動于衷,稍微離得遠些,趁我們不注意又湊到校門口。后來又來了一位年紀大的女士,兩個人都守在校門口,勸說她們還不聽,年輕的女士還直朝孩子排隊的地方招手,嘴里不停地叮囑。因為要組織南北路隊的學生有序進校,就沒有顧得上再和她們交涉。等到學生都進的差不多啦,年級大的女士和我說要見校長,我說有什么事直接和我說,由我來轉告。她就說:“自己是一四班一個女孩的奶奶,孩子年齡太小每天不愿意來學校上學,總是哭著找媽媽,能不能讓老師多關照?下午不參加延時服務了?”我一聽肯定有原因,就多問了一句:“咋回事?”奶奶說:“孩子在學校了學習一天,回到家媽媽還要布置孩子做100口算題,讀半個小時的書。孩子太累啦!”“這樣下去孩子對學習會越來越抵觸的。”“她媽媽不愿意,說是‘雙減’了孩子回家沒有作業,我再不管成績怎么好?必須要加強練習!”
聽了孩子奶奶的話,我真的沒有話可說。因為清官難斷家務事,兩代人對于問題的看法肯定存在分歧。而對于國家從孩子健康成長、祖國未來建設者的終身發展著想制定的雙減政策,家長因為慣性思維還是不能接受,還是覺得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你學校不布置作業,嚴格執行國家政策,給學生減負,我可不能放松對孩子的管教。于是乎,之前是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周六周日奔波在各個輔導班之間。沒有輔導班了,學校又不布置作業了,我們家長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給孩子加碼,該練的還得練,該寫的還得寫。可孩子畢竟是孩子,剛入學的孩子還沒有完全適應從幼兒園到小學的生活,對家人和幼兒園還有一種依戀的情緒。適應能力弱些的孩子還不時的哭上一陣子,適應能力強的還不能在40分鐘內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集中注意力。再者六七歲的孩子還很喜歡玩耍嬉戲,在學校里呆了10個多小時,肯定是很疲憊。回到家里是不是該徹底放松一下,我們的家長可不可以陪著孩子散散步、玩玩,或者做做游戲,講講故事,讓孩子休息休息。這也是教育部制定“雙減”政策的初衷,讓孩子從繁重的'學習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孩子享受屬于自己的童年時光。
剛剛入學的孩子學習興趣還需要慢慢培養,而不是走兩個極端,要么是放任不管,交給老師就完事,甚至還說自己拿孩子美辦法。要么是矯枉過正,過度的焦慮而讓孩子剛開始就對學習產生畏懼心理。家長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育特點,循序漸進地進行。興趣的培養應該放在第一位,做什么事情興趣第一,而被強迫著去做超出孩子精力和能力范圍的事,結果有可能是適得其反,事倍功半。所以國家對于家庭教育的培訓也應該跟得上,如此方能做到家校攜手,為了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而各司其職,而不是一個勁兒互相指責與推諉。家長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親身示范為孩子做出榜樣,而不是要求孩子讀書學習,自己卻沉溺于手機或游戲,因為家長的言傳身教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雙減”政策下我們的家長既不要過度焦慮也不要放任不管,而是要把握好一個度,既能讓孩子在家庭氛圍中收到有益的熏陶,還要給孩子更多的陪伴,讓孩子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學會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課余生活,做到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得到適當的鍛煉。比如學會做家務,學會走進社區,學會自主閱讀,學會培養興趣愛好等等。給孩子一個難忘而有意義的童年,是我們每一個家長應該思考的問題。
雙減政策學校家長會總結5
“雙減”,不是減父母的責任。
這兩天,北京教委公布了《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措施》,我們再次感受到了雙減政策決心之大。
很多家長都已經陸陸續續接到了報過課的培訓機構的通知,原本排在雙休的學科培訓課都換到了周中,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些孩子平時作業很快,晚上再去上一節課沒什么問題,有些孩子本來作業就慢,做完回家作業都不知道幾點了,哪里還有時間再出去上課。也有些孩子因為培訓機構離家比較遠,吃完飯再去上課的可能性不大,就索性不再報班。
雙減之下,家長們有選擇繼續雞娃的,有選擇讓孩子放松放松的,當然更多的是觀望的,想看看接下來學校會有怎么樣的措施,想看看大多數家長的選擇。
作為家長,我們都在等待,等待學校承擔起更多的責任,比如說晚托,比如說解決孩子的回家作業,又比如說暑托。學習回歸學校,這原本就是應該的事,但無論如何,我們始終要明白的是,統一教學下也有差異,養育也不僅僅等于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
無論學校承擔多少責任,無論孩子在學校里學多久,哪怕孩子在學校里完成了所有的作業,但是孩子和孩子之間是不一樣的,有些孩子老師講一遍就懂了,有些孩子老師講了兩遍還是迷迷糊糊,有些孩子今天生字寫兩遍就會了,有些孩子就是今天學了明天忘了,有些孩子早就會自主看書了,有些孩子回家只會捧著手機,如果我們因為雙減而對孩子的學習不管不問,那其實是對孩子的不負責。
尤其是孩子還在小學的時候,正是培養習慣的時候,這個時候家長對孩子的多一點關心也許就能幫孩子越過一道坎。有時候,養成一個習慣很難,背一篇課文很難,那你是不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克服困難呢?解不出題目沒關系,拿去問老師就行,可是孩子該有的良好的習慣都沒有,難道老師要管到孩子上床睡覺為止嗎?
有人在網上大肆叫囂,當老師的不能給孩子補課,這樣有失公平。其實,教育絕不止步于課本,父母和老師同樣重要。一個晚上看書的家庭和一個晚上圍著電視看泡沫劇的家庭養出來的孩子會一樣嗎?一對雙休只會躺沙發刷劇的父母和一對會帶孩子去博物館、去親近大自然的家長,養出來的孩子會一樣嗎?
孩子學業上松綁了,會有更多屬于他自己的時間,這其實是對父母極大的考驗,如果孩子沒有更好的選擇,大概率會和電子產品糾纏不清,這不會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果。
我想我們應該明白的是,雙減是為了減輕孩子過重的學業負擔,而不是減輕做家長的責任。如果我們指望雙減政策可以讓家長對孩子不聞不問的話,我想你是誤解這份文件了。
在陪伴孩子成長這條路上,作為家長,我們始終應該是一名學習者。
雙減政策學校家長會總結6
最近的“雙減”政策落地,這次國家出手,動了真格,影響不可謂不大。
作為一個初三學生的媽媽和一個初二學生的姨媽,直接感受到的就是,校外培訓機構和一對一輔導都無法實現了。
外甥女在我們這個新一線城市的核心培訓圈,被家長們稱為“妖學圈”的一家大型培訓機構進行數學和物理的學習。因為“雙減”政策不允許在周末和節假日、寒暑假進行培訓,機構將時間調整到了周一到周五晚上,有線上線下兩種模式,因為上課時間與學校放學時間沖突,另外外甥女喜歡的任課老師都被裁員,最后放棄了培訓,申請了退費。所幸沒多久退款就到帳了,據說全國各地好多家長屯了課,結果無法拿到退款,損失慘重。
我閨女初三了,中考即將到來,課程多作業多,百分之五十的普高錄取率讓家長焦慮,學校是很負責的,安排了免費的晚自習和周末輔導,原本打算周末請人查漏補缺輔導一下的,也因為沒有時間只好放棄。
這些變化對我們家長的心態確實有影響,連我這么淡定的都有點迷茫了,可是,無意中在省圖書館看到的這本書讓我釋然了。
圖片
作者是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美國天普大學心理學博士,有二十年多年的中小學教育經驗。她用平實的語言記錄了她的經歷和收獲,我深感認同,摘錄如下。
我們有沒有教孩子更重要的生活教訓,如挫折承受力,如何處理焦慮,如何感恩?
我們有沒有討論過,每個人都各有恩賜,拿爬樹的能力去評價一條魚是合邏輯的?
我們有沒有讓孩子看到,如何面對生活中的不完美,如何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如何謙虛地待人接物,比代數方程式和經濟理論還重要?
我們有沒有幫孩子學以致用,提高對學習的興趣,為一生旺盛的求知欲打下基礎?
我們成長的過程誰沒有一路坎坷?誰是出生到現在學業一帆,事業、家庭、健康全都是一路綠燈一路凱歌?
生活中,多少父母總有錯覺,以為讓孩子永遠成功,才會走向更高的成就?他們過度保護孩子,不讓孩子經歷任何失敗,卻忘記了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勝敗乃兵家常事,錯失了通過失敗和挫折來鍛煉孩子的良機,以至于孩子將來被撲面而來的失敗打個措手不及,有機會經歷失敗,才能增強對挫折的免疫力,學習過“輸”,將來才能“輸得起”。只有這樣,不論孩子選擇去哪里的高中、大學,學什么專業、將來做什么工作,和誰生活在一起,我們做父母的都盡可放心,不論生活如何風云變幻,孩子都會從容應對。事實證明,走得最遠的不是那些最聰明的、一學就會的學生,而是那些智力中上但遇到困難不放棄、最有恒心的學生。
智力,歸根結底是綜合自己所有去解決問題的能力。成功的因素大多數是智力測試顯示不出來的。每位孩子的天分需要最了解自己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幫他們去發掘,千萬別把責任寄托在任何考試上。孩子像雪花、樹葉,各不相同,不必去羨慕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拿別人孩子的長處比自己孩子的短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亮點。沒有我們的愛和接納,孩子很難去接納并尊重自己,那安全感一一健康自我的基石,也就很難建起了。
青少年在了解自己、了解周圍世界的過程中充滿著幻想、嘗試和錯誤,很多在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下,逐步發現如果不照顧好自己的精神健康,“成功”就根本不存在。意識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后,他們摸索著如何去平衡,如減低表現的壓力、避免課業和活動過重、找到自己的興趣、保留放松時間和全家相處時間等。
相似的智力下,對自己情緒調控力強的孩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發生沖突時頭腦保持客觀冷靜,困難壓力下不失信心與目標,更快樂。相反,缺乏積極的自我概念,一有壓力就緊張,沖突時容易沖動,或表達能力弱,都會給孩子在學校及生活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造成負面影響,不良情緒還常常影響到身體健康,這些學生經常抱怨頭疼,肚子疼等,但到醫院卻查不出任何生理原因。
綜上,我的感悟是,初中像分水嶺,是孩子通往獨立最重要的轉折和過渡期,因此應給他們必要的時間和空間,以培養智商、情商、逆商,還可以加上財商,成績和分數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名牌大學也不是唯一的成功道路。多陪伴孩子,無條件的愛和接納孩子,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比什么都重要。
雙減政策學校家長會總結7
當你業余泡在電視機旁的時候,你教會了孩子消磨時間;當你在下屬面前趾高氣揚的時候,你教會了孩子欺負蠻橫;當你和愛人吵得昏天黑地的時候,你教會了孩子爭吵講理;當你在苦難者面前厭惡評論的時候,你教會了孩子高低貴賤……
近期,我們國家教育的雙減政策一落地,著實引來了千層浪。資本、老師和家長三方一起被按倒在了滾燙的鍋蓋里,有人歡迎,有人不理解,有人惶恐。不管怎樣,一個新的時代終將到來。被時代洪流挾裹著向前的家庭,若還想托舉起自己的孩子,有兩樣東西必須自備:一是自由的靈魂,二是獨立的思考。只有擁有堅定教育觀的父母,才會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作為一名普通的家長,雖然我們無法以個人意志去左右政策和大環境,但通過努力去實現自家教育的小自由還是沒問題的。校內不斷減負,校外教培逐步退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反而是更加凸顯。老師,是負責學校的共性教育的,而家長,則是負責個性化的教育,兩者相輔相成。
在教育這件事上,不是一句「把童年還給孩子」就可以解決一切的。好的家庭教育,我個人認為它永遠是一件費心費力的事情,它無關時代、無關貧富、無關政策。
我們要記住,在孩子面前,再小的事也會對他造成影響,哪怕是隨地吐一口痰,或者扔一根小小的煙頭……養育孩子,前半生用心,后半生就省心;前半生省心,后半生就要傷心。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日常生活小事做起。
家庭教育,簡單的說,是以生命影響生命;以心靈點燃心靈;以品格傳遞品格;以行動帶動行動!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你的孩子只是老師N個學生中的一個,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只是老師工作的一部分而已;但你不一樣,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遠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雙減政策學校家長會總結8
“雙減”政策落地一段時間了,教育部門與大眾家長也都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到底是合理還是不合理,我本人感覺應該是利大于弊。
首先,現在孩子雖然生活條件比之前的優渥,但是,要學習的課程太多,這使得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也是壓力山大,以致繁多枯燥的作業,讓孩子丟失了天性,長期的學習、背誦等等,使孩子成了學習的機器,目光呆滯,不靈光,最后,孩子在高壓或者是半威脅的狀態下敷衍學習,結果卻是事倍功半,達不到我們教育部門及家長理想的心愿。
其次,縱觀古今中外,很多對人類進步與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科技人員、文學巨匠等,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有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去實踐,甚至離經叛道,做著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情,并不是我們口中說的乖寶寶。所以,雙減政策能夠實施,就會釋放孩子天性,不同程度的激發孩子的潛能,讓孩子在正常的學習時間外,發現自己特長,揚長避短,讓孩子在愛好與興趣的影響下,愉快的學習,健康的成長。
當然,對于雙減政策的實施,作為家長,也不能盲目的說好,一味的迎合,畢竟,知識都是積累起來的,特別語文、英文等功課都需要博聞強記的,這就需要教育部門及學校在正常的學習時間內,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案,想辦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閱讀能力,這項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學校及我們家長共同努力。
作為家長,在望子成龍的同時,更希望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在物流橫流的當今社會,我們也是使出渾身解術在工作生存、在教育孩子、在想辦法改善生活,往往也是心力憔悴。
所以,沒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不能及時的輔導作業,如今,雙減政策的實施,可以多陪孩子學習、參加戶外活動,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及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使孩子在學習的同時,早點認識社會,早點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熱愛生活、熱愛祖國,充滿熱情與正能量,長大后,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培養孩子,就是培養祖國的未來,也是培養我們的未來,任重而道遠,雙減政策的落地,雖然減輕了孩子的學習負擔,單凡事都有雙面性的,另一方面,對于自律不好的孩子,容易產生惰性,這需要老師與家長都負起責任,認真監管、監督,鞠躬盡瘁,讓國家的下一代茁壯成長,使祖國的明天繁花似錦,繁榮昌盛!
雙減政策學校家長會總結9
觀看雙減政策落地的講座視頻后,作為一名新時代小學生的家長感慨萬千。
一個曾經在教培行業工作過的我,曾經有一個學生,每一周只有周三下午放學是沒有課的,其余時間都在課外班度過,周六休日根本沒有休息的時間。他只是我們千千萬萬學生中一個縮影。好像不上輔導班周六周日就浪費了一樣。大多家長的心聲也是一樣的,你不上別人孩子都在上,也是變相的落后呀。
可是有真真正正的為孩子考慮過?他到底需要不需要去額外的補課?我相信大多數家長是沒有的,大多數家長會認為補補總歸是好的,比不補強,教育焦慮導致了大家對于家庭教育都寄托在輔導班身上。
國家出臺這樣的政策,我是贊成的。不是不讓額外學習,而是如何真正把有效的學習在學校完成。在校的老師也都辛苦了肩負起課后延時的工作,讓孩子在學校集中精神完成作業,回家后把時間放在閱讀,復習和課外活動上。
就拿自己的孩子來說,周一延時回來基本就不需要再做作業了,他可以打打籃球,看看課外書。周二有排球社團,周三周四學習管樂,在學校不但學習了而且也鍛煉了身體,每天孩子回來也是很開心,這樣才是正常的小學生活,在學校把學校的任務完成,放學后可以多元的發展。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尚未萌芽的素質,我們要想辦法看到這些特質,鼓勵孩子發揮自己特長,享受興趣愛好帶來的快樂。我相信我們的國家需要的更多的不是只會讀書的接班人,而是更多元發展的全面的接班人。
很多人在想,周末不學習了我們大把大把的時間我們應該干什么?家庭不但是養育孩子的地方,更多的我們要學習心靈的養育。陪伴孩子一起閱讀,一起分享書中的故事,我們也要為樹立終身學習的榜樣。陪伴孩子參加家庭勞動,學會整理自己的學習桌,打掃家中的衛生,學習自己洗襪子內褲等力所能及的小事情,為以后獨立生活打下基礎。
雙減政策的落地,家長角色的回歸,我們更應該重視家庭教育,有人調侃這是拼爹的時代,拼的不是家長的財力,而是家庭教育的理念,素養。
希望我們這一代的孩子能有一個更加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能更好的肩負起國家繁榮穩定發展的重任。
雙減政策學校家長會總結10
今年8月國家頒布出臺了“雙減”政策并迅速落地。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戰略高度,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昨天我也認真觀看了楊雄專家的講座,使我感受頗深。
首先我們家長要明白教育的本質是什么。基礎教育必須堅持教育的公益屬性,不能把“良心的事業",變為“逐利的產業”,更不能成為一些人逐利的工具。從維護公平正義來講,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教育不能成為奢侈品,更不能讓優質教育成為少數有錢人的“專利"。
二是對家庭教育觀念的糾偏。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嚴重干擾,帶來了一系列教育觀念的扭曲。實施"雙減"政策的落地能極大的緩解家長和孩子的焦慮。
第一,糾正育人初心之偏。教育的本質是立德樹人,不是應試競爭的“跑馬場"。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走出"短視化、功利化”教育的困境。
第二,糾正違規競爭之偏。不少地方、不少學校、不少家庭,為了在升學競爭中搶得先機,堅信所謂“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各種違法違規教育行為大行其道。實施“雙減"政策,就是依法依規治教,恢復和重建良好教育生態。
第三,糾正超前學習之偏。學校教育是專門的教育機構,承擔著國家培養和教育下一代的公共職責,而校外教育則是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遺憾的是,當下的校外教育儼然成為了學校教育的另外一個實施主體。各種培訓機構實施“超前學習"超標學習",成為贏得客戶的不二法門。實施“雙減"政策,要調整優化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結構,既要做好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減法”,又要做好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的"加法"。
三是對教育方法再認識。功利化、短視化的中小學教育,相信"時間+汗水”,不尊重教育規律,不相信教育科學。實施“雙減”政策,是對教育規律的回歸。
第一,堅持全面發展規律。“減負”從根本上說,是要優化學生的成長環境,改變單一的應試教育局面,保障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本身既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
第二,堅持身心和諧發展規律。現在,不少家長緣于對子女未來教育前景的不確定性,患上了嚴重的“教育焦慮癥",導致了中小學生的過度教育,其重要表現就是通過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以增加對未來所謂優質教育追求的安全感。這種過度教育不僅違背教育規律、危害兒童的身心健康,甚至以犧牲孩子身心健康為代價。
第三,堅持知行合一規律。中小學生的學習,不僅需要掌握書本知識,更需要通過實踐活動,促進其智慧的發展。實施“雙減"政策,必須調整中小學的教育活動結構,在減少大量單調、重復、低效的知識學習負擔的同時,著力加強學生的綜合實踐教育。
第四,堅持因材施教規律。實施“雙減”政策,必須優化課內外教育結構,在滿足學生教育需求側上下功夫。中央要求“鼓勵支持學校開展各種課后育人活動,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這里,必須科學定位和整體優化學校教育課程育人體系和學校課后育人體系的關系。
作為家長,首先要克服自己的焦慮,培養家庭正確的教育觀念,引導孩子多元化發展,有健康的體魄,陽光的性格,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做好家校結合,為孩子共同創造一個良好寬松的成長氛圍。
雙減政策學校家長會總結11
今年開學季,家長朋友們討論最多的話題莫過于“雙減”政策。減負不代表減輕肩上的責任,作為家長,我們永遠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責任人,面對“雙減”,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我們應該如何適應新變化,做有擔當的好父母呢?
首先,我們要做到不減責任。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導,家庭的熏陶。減輕學業負擔,不代表減去父母的責任,與之相反,它更要考驗父母的擔當。優秀的父母不在于學歷的高低、文化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責任意識。陪伴是責任,養育是責任,以身作則是責任。履行父母的責任,就是對孩子人生負責。
其次,我們要做到不減質量。雙減,減去了作業的總量,減去了課外培訓,學習回歸課堂,但同一個班級的孩子各有所長,在普遍性的教育模式中,難免出現行為和成績上的差異。作為最了解孩子的人,家長要更專注于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專注力和情緒管理能力,與老師攜手,共同為孩子成長助力。要知道,孩子的學習是爬坡,更要家長和學校的“雙向奔赴”。
第三,我們要做到不減成長。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評價人生的方式絕不僅僅是贏在起跑線,能夠跑完馬拉松的才是高手。如今沒有了課外培訓,我們更該利用孩子多出來的時間,做好父母的陪伴,策劃合理的安排。家庭是孩子成長的主陣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教育。真正優秀的父母,不在于為孩子報了多少班,而在于是否真正參與了孩子的成長。減負減不掉孩子的成長,因為成長是父母與孩子共同完成的一場修行。
第四,我們要做好孩子的心理營養師——給孩子一份心靈的力量。孩子生理上的成長,需要離不開食物、水、陽光和空氣,而孩子心理上的成長,同樣需要充足的養分。心理成長包括認知、情感、人格方面的逐步的完善,它需要耐心的陪伴和培育。當孩子遇到煩惱的時候,我們是否能讓他愿意敞開心扉,放心傾訴?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及時發現,給予他精神的力量?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及時安慰、鼓勵?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是否能解讀他的心理密碼,關懷他內心的溫度?要知道,讓孩子成為身心健康的人,是比成績更重要的事。
第五,我們要做好學習引領師——給孩子做好學習的榜樣。在孩子學習的過程,父母不是監督師,不是糾錯師,而是引領師。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成為孩子眼中的榜樣。真正最好的教育是行為層面,讓孩子真正行動的方式永遠是言傳身教,當父母發自內心地愛上學習,不斷成長,孩子自然能從中汲取充足的能量。做個成長型家長,讓自己的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不斷拔節的榜樣行動,影響孩子,改變孩子,成就孩子吧!
最后,我們要做好孩子人生的指導師——給孩子人生方向的指引。家長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導師。一個人的成長,如果沒有導師的指引,就無法認清生命的方向,更談不上切實思考和行動。當孩子沒有目標的時候,家長要做好方向引導,幫助孩子立志立大志,將個人的學習成長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幫助孩子找到成長的內生動力。
“雙減”政策是國之大計,家之大業,更是家長素質和孩子能力的雙重比拼。讓我們做一個有擔當的家長,和在學校的共同努力下,為孩子們成就更美的明天!
【雙減政策學校家長會總結(通用11篇)】相關文章:
學校雙減政策家長會總結(精選12篇)03-03
學校開展雙減政策講座總結(通用5篇)03-02
教師雙減政策總結(通用16篇)03-02
雙減政策老師總結(通用7篇)03-02
小學學校雙減政策總結(精選6篇)03-02
關于雙減政策的總結(通用5篇)03-02
小學雙減政策階段總結(通用7篇)03-02
雙減政策家長培訓總結(通用11篇)03-02
雙減政策下的教學總結03-02
2022雙減政策總結(精選6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