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1500字大全
春節,是親情的高度凝煉,又是催生欲望的時辰。寄托的是真情,期盼的是團圓。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1500字大全,歡迎大家閱讀!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1
對于中華民族而言,再沒有什么節日能比春節更讓人夢系魂縈、銘心刻骨,它以其神圣、隆重、喜慶、吉祥的濃郁特色,在人們心中打下牢牢的情結。這無與倫比的厚重情結,在漫長悠遠的歷史長河里,仿若一根風雨不蝕,亙古不朽的碩大紅飄帶,維系著泱泱華夏的繁衍生息,連結著百姓的幸福與苦難。當歲月的腳步聲又一次震響于年末歲首之時,年關已倏忽而至。我在神圣的期待里翻撿著關于春節的陳年記憶,也在溫暖的盤算中尋覓著關于年關的諸多話題,由此衍生出一連串的思索。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加大,國門的洞開,各國文化的交流,人們逐漸關注起西方節日來,如圣誕節就早已閃亮登場于我們這片古老而煥發活力的大地。盡管“洋節”來到中國,卻沖擊不了中國傳統節日,“過大年”,它依然沒有失去其永恒的光澤,揮舞紅綢、打著腰鼓而扭秧歌,舞雄獅從來都沒被淡漠;紅爐圍坐、張燈結彩而為除夕守歲的光景總是令人倍覺溫馨。一個古老悠久的節慶,以其極為強盛的民族性而經年沿襲,綿延不絕,沒有任何的力量可以泯滅它的存在。即便世間長久流傳著“年關難過年年過”的說法,然而不論是孩提的“過年”所向往的歡樂,還是成人的“過年關”所滋生的微妙情感,都不可能動搖人們對過年的浪漫憧憬與慎重思謀,這便是春節的無限魅力。
春節文化已由單一變得豐厚,由傳統走向新潮。人們從過去的放鞭炮、貼春聯、張燈結彩,轉向外出旅行,游覽名山大川;轉向參加主題PARTY慶典活動。同時,人們也開始將傳統的闔家團年,轉向到飯店包席守歲;即便拜年,許多人早開始用電話問詢、手機短信、Call機傳呼以及發E—mail等手段,將傳統的團拜與逐門逐戶的恭賀新禧取而代之。此外,以辭舊迎新為主題的歌舞晚會、朗誦會、音樂會、書畫展示會,愈來愈受到人們推崇和青睞。所有這些,不僅增添了傳統佳節的氣氛,而且以其日漸濃郁的文化含量折射出富有時代氣息的特色。
但不變的.是春節對于所有炎黃子孫,無疑是共同的吉祥福祉。不論是飄泊海外,遠涉重洋的游子,還是羈旅他鄉、輾轉遷陟的兒女;無論是掙扎底層、孤陋寡聞的草民,還是高官厚祿、養尊處優的貴人,心里無不揣著對春節的眷戀,無不懷抱著對過年的珍視。一句“每適逢佳節倍思親”的詩,該凝結人們心頭幾多深情!一俟年關迫近,跋涉于迢迢旅程的人們,那種星夜兼程的匆匆行色,那渴望鄉關的殷殷目光,無一不是因春節這根幸福絲帶所牽動所濡染。沒有哪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像我們這樣對春節飽含深情,曠世持久,也沒有哪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像我們這樣對春節無比虔誠,歷久彌堅。
春節,是親情的高度凝煉,又是催生欲望的時辰。寄托的是真情,期盼的是團圓。此時此刻,就連鐵窗之中的囚徒,也會萌生對大墻之外的家的深深掛念。在年關,許許多多人的心中便有形形色色的欲望悄然升騰:有的期待時來運轉,把憂傷與苦痛拋棄;有的渴望開年大吉,將理想與希冀化為現實;有的暢想宏福齊天,能有貴人保佑平安、萬事順遂。因而久別的希望重逢,分離的希望團聚,貧窮的希望富有,卑微的希望平等,痛苦的希望幸福,憂傷的希望和美,農人希望豐收,工人希望上崗,窮人希望發財,我希望順利考上重點高中……人們似乎把所有人氣與運氣和機遇一古腦的托付給春節。哪怕是畫餅充饑,望梅止渴,人們也對春節充滿無限的眷戀。因而春節盛滿了欲望,春節催生著欲望,人人夢想乘著這不無吉祥的欲望之船抵達美滿如意的彼岸。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的笑聲被晚風吹到很遠的地方,這笑聲飽含著激情和對祖國的春節祝福,她在大地母親的懷抱中久久地回蕩著!我祈愿大家在“牛”轉乾坤、辭舊迎新的日子會有一輪火紅的朝陽照耀億萬人的頭頂,讓它的赤熾掃除每個人心頭的陰霾,燃燒起本不該褻瀆的純潔向往與不倦的信念……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2
今天,聽婆婆說明天要帶我去趕集,我頓時樂得喜笑顏開,一蹦三尺高,活像只快樂的小兔子,情不自禁地高聲喊道:“哦,婆婆對我真是太好了!”婆婆忙說:“哎哎哎,別跳別跳,你別高興得太早了,我丑話說在前面,趕集是要早起的,你能起得來就去,起不來就別去了,趕集的人多又雜亂,你可能會走丟的!”我嘟囔道:“哎呀,婆婆,四天才趕一次集,好不容易才有一次機會,您就別掃我的興了,讓我去吧。”“好好好,明天早點起來”,婆婆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說。
晚上,我躺在床上,想著明天就要趕集了,興奮不已,難以入眠。第二天一大早,我便興高采烈地搖醒還在睡夢中的婆婆,說:“好婆婆,快起吧,您忘了今天要去趕集嗎?”“別煩我,你看才幾點呀?”婆婆睡意惺松地從枕下掏出手表,我一看才凌晨五點,便抱歉地扶婆婆躺下,說:“對不起哦,我不吵你了,只是我太興奮了,想早點去趕集,您再睡一會,我可睡不著了,我得起來了。”“呼—呼”,這定睛一看,哈,婆婆又像個孩子般地沉浸在夢鄉中了……
過了半小時,我們梳洗完畢就一人挎著個籃子出發了。到了街上,我叫道:“哇,只道行路早,更有早行人呀。才六點多一點,街上已經是人來人往、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水泄不通了耶!”婆婆說“別大驚小怪的,注意形象。”“對不起,我從來沒看見這么早就有這么多人的場面,一下子用了五個形容車多、人也多的成語了,失態失態。”“趕緊走吧,我們可不能落在后面了”,婆婆笑盈盈地說。于是,我們也不甘示弱地加入了搶購大軍。不一會兒,我們的籃子便快裝滿了,這時,我們走到了一個地方,只見里三層外三層圍了很多人,我們好奇地走過去,婆婆好不容易才打聽到原來是賣蔥的`,因為價廉物美,才一元錢一斤,所以引來了許多買蔥的人,婆婆見了也動了心,可是她因為心寬體胖,便叫我往人堆里擠,我說:“這樣不太好吧,這么做畢竟是不講文明禮貌的表現呀。”婆婆急急地說:“沒事,趕集是‘趕急’的諧音,意思是不僅要起得早,還要買得快,快擠進去吧”。我深知“婆命難違”,便靈機一動,使了個雕蟲小技,我先擠了進去,過幾分鐘便空手出手,對婆婆說:“人太多了,幾乎鞋子挨著鞋子,我拿不到”,說著自己也仍不住笑了起來,可不知是婆婆有特異功能深藏不露還是怎么著,我說完話,她居然猜透了我的心思,摸了一下我的頭說:“我看,不是拿不到是不想和別人搶吧”。我伸了伸舌頭。婆婆說:“既然你不想和別人搶,那我們就排隊吧”。等我們買了蔥,便急急忙忙地去賣肉的市場了。過了一會兒,我忽然覺得少了什么,仔細盯著婆婆看:啊,丟了一個籃子!“這下糟了,籃子丟了,婆婆!”“什么,籃子丟了?”婆婆也大吃一驚。“我還以為您拿著呢”。我小聲說。“我還以為你一直拿著呢?快想想,會丟在哪兒?”婆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可能是在賣蔥的那兒,我們回去找找吧”,我無可奈何地說。“算了,沒用了,肯定找不到了”,婆婆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還是好人多”,我堅決地說,“我們還是去看一看吧”。婆婆總算同意了,我們立即“快馬加鞭”地趕到了賣蔥的地方,只見這時只有老板娘一個人站在那里,面前端端正正地放著我們的籃子,老板娘熱情地說:“是不是你們的籃子,在我這兒呢,我看到后,立即代你們保管好,菜一樣也不少,全在籃子里”,說著便把籃子遞給了婆婆,婆婆和我一個勁地說“謝謝,謝謝”,她看見籃子都快滿了,菜都快掉了,便又盛情地拿出兩個新塑料袋讓我們把菜放在塑料袋里。看到老板娘這么熱情、善良,我仿佛看到了新年的美好希望,人與人之間和平相處,多好啊。
回到婆婆家以后,我不禁思緒萬千:農村變化可真大呀,大家的日子好過了,社會風氣也改變了,真是太好了。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3
臘月初八過后,除夕的味道越來越濃了,每家每戶都在為過年準備著。每每此時,我的心中便會涌起一種似曾相識的奇妙感覺,而且這種感覺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漸強烈。除夕夜是春節里最重要的環節,許許多多兒孫滿堂的家庭團圓在一起,忘掉一年的離別和煩惱,放下所有的憂愁和辛勞,大家把喜悅寫在臉上,把希望留在心里。只因為這一天,開始了一個新的中國年。
“送寒余雪盡,迎歲早梅新。”對每個炎黃子孫來說,除夕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都是人生中最為留戀的時刻。這不僅僅因為除夕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由于除夕的博大與精深包含著五千年燦爛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每一個黃皮膚黑頭發的家庭,每一個生活在城市或鄉村的大人小孩,都在忙碌的喜慶中,編織團圓祝福的美好經典,體驗除舊迎新的快樂滿足。
記得孩提時,一進臘月,家里便開始為除夕忙碌了。雖然,簡陋的土坯房、籬笆墻圍成的大院,缺少陶淵明的田園詩里所寫的那樣詩情畫意,但也是經過灑掃后精心裝扮的一片吉祥喜慶的天地。大紅的對聯、大紅的燈籠,孩子們奔跑的快樂身影,以及隨意寫在人們臉上的歡笑祝福,讓每一個人都感到了新春的來臨。家里最忙的人莫過于母親了,從臘月開始,冒著深冬的嚴寒,頂著月色和星光,洗洗涮涮,一道程序不落的精心準備著與春節有關的各種東西;最高興的莫過于我們姐弟幾人,天天盼望除夕夜的到來,那時不僅有新衣服穿,甚至會有不多的壓歲錢,而且還可以盡情地享受好吃的好玩的;在童話般的境界里釋放自己的個性,不管有什么過錯,都不會受責備和懲罰;最辛苦的人自然是父親了,他要籌劃家里所有的開支,計劃每個人的費用,但往往到最后收入不豐的幾個年錢早已超支,他的舊棉衣再次穿到身上,看著孩子們的歡笑度過除夕夜。
我和弟弟們最喜歡做的事的就是放爆竹,一進臘月開始成天纏著母親買鞭炮,雖然買得不多,但我們門格外珍惜。先將鞭炮放在熱炕頭上暖干,這樣到放的時候會格外的響亮;由于成串鞭要等到大年三十晚上才允許放,年前我們只好將一串鞭一個個的搓開來,想出各種花樣來放,并且一對一的比誰的鞭炮響,看誰的炮花在幽藍的夜幕下炸的燦爛;如果把爆竹扎進雪中燃放,則更有一番情趣,一瞬間,雪花翩翩,猶如滿天銀蝶狂舞。而姐姐和妹妹,她們最關注的便是自己的新衣服了,看誰的新衣上蝴蝶飛的多,誰的花開得美。
在中國傳統的習俗中,大年三十夜是一家人合合美美的時刻,我家也不例外。“歲序已云殫,春心不自安。聊開柏葉酒,試奠五辛盤。”于是,包餃子、蒸扣肉、炸油果子等,一家人忙得不亦樂乎。尤其在炸油果子時,父親常常會燃起一支煙,坐在土爐子旁的長凳上,一邊翻著鍋里的油果子,一邊叮囑我們往鍋里放面團時要順著鍋邊溜,千萬不敢使勁,濺出油來燙傷了手。至今我都清楚地記著父親當時的神情舉止,那種生動地說笑和愜意的眼神流露出一種滿足、一種坦然、一種主導全家的.自信,真是人生中最為美好的時刻。當時家境雖然很一般,但除夕夜飄逸著溫馨和諧的氣氛,讓我們在親情的呵護里一直鬧到深夜,最后帶著憧憬走進甜蜜的夢鄉,那真是記憶中永難磨滅的火花。因為除夕的夢讓童貞涂上了五彩的陽光,看天天高,看水水藍,看云云白,看雪雪美。世間的恩怨、四季的寒暑、人情的冷暖、愛情的聚散等等都和我們無關,我們在除夕的爆竹炸開的吉祥里輕松而燦爛地迎接明天,因此那份真實和快慰的感覺至今記憶至深。
吃過一年之中最豐盛的年夜飯以后,我們便開始守歲,“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在古色古香的習俗中感受守夜的快樂,企盼來年吉祥如意、歲歲平安。可惜今天那種原始古樸的守歲方式早已離我遠去了,看春晚、上網、打麻將已替代了往日的純樸與坦然。或許在一個日益喧囂的社會中,人們已經很難再沉下心去感受和感悟古老的除夕習俗,很多優秀的傳統也漸漸淡化甚至消失。但時代在發展,新的“爆竹聲中一歲除”的歡慶經典照樣散發著它獨特的魅力。“勸君今夕不須眠,且滿滿,泛觥船。大家沉醉對芳筵。愿新年,勝舊年。”品味著宋代詞人楊無咎《雙雁兒除夕》,在此刻回首往事,迎接新春,珍惜今夕,笑對明天,那我們記憶中的除夕將永遠不會衰老、不會消逝……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4
我記憶中的春節只有祖母,一聽母親說,祖母是咱家最大的官”,隊里的婦女隊長;二祖母在咱家有絕對的權威,說話算數。那是七八歲,或者說更小的時候或者更大的時候,總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過年是我特別渴望的。這一天,祖母會早早地把我和弟喊起床,然后義正辭嚴地警告我們,今天只能說吉利話,切記不能說“死”“寂”“灰”“過”“老”之類的,祖母的神情特別嚴肅,好像今天說別人死,那人果真會死掉的。我和弟聽得一愣一愣的,灰頭灰臉,連忙用手蓋住對方的小嘴,相互告誡,“今天一定說吉利話,千萬別漏嘴了”。祖母見狀,滿意地笑了,接著從身后拿出兩條紅圍巾戴在我和弟的脖子上,抱起我們,使勁地親一下每人,還說,如果做得漂亮的話,等下吃飯祭祖時,給你們倆人禱告平安,你們便會長得胖胖的,一年內不會生病,聽得我和弟眼睛亮晶晶的,啄米似地承諾保證說吉祥話。五點,我們開始吃年飯。面對豐盛的一桌子菜,我們早就按捺不住了,渴望祖宗們早點吃完,于是我和弟立在桌旁,搶著給祖宗們倒酒、盛飯、喊祖宗、收拾祖宗的碗筷,然后正襟危坐,等待祖母一聲令下,其實我們早就想好要吃“滑肉”(油炸酥肉)。
還是臘月二十三那天,我、弟、小姨圍著祖母轉。祖母從鍋里撈上來一塊“滑肉”遞給小姨,她的`那塊瘦肉多,里面居然包著個蛋;同時也遞給我一塊,我這塊肥肉多、也沒有蛋。在小姨吃的時候,我私下里仔細瞧了瞧,小姨的那塊,個頭大,可以包蛋;顏色暗,定是瘦肉。這一次面對一大盤“滑肉”,我鐵了心是要吃帶蛋的“瘦滑肉”,于是專揀又大又暗的,可是這么多年過去了,始終沒有碰到帶蛋的“瘦滑肉”,現在祖母過世了,也無從問及當年緣由。“瘦滑肉”沒吃到,“壓歲錢”是少不了的,母親在吃飯前偷偷地把我和弟喊到一邊,“要說最甜蜜的話給祖母和祖父聽,這樣,得的壓歲錢就多”,還要吃得很慢,因為當天要把一年的話說完,為了壓歲錢,為了一分錢五個的“蝴蝶轉”煙花,要我和弟弟吃多久都可以。在漫長的等待中,祖母終于代表祖父發壓歲錢了,我和弟高呼“萬歲”后,一哄而散,隨后去了商店,買回了“蝴蝶轉”,祖母說,用繩子捆住“蝴蝶轉”,掛在桃枝或者竹枝上,等天黑了再放。絢麗的煙花雖然很短,特別像花叢中翩翩飛舞的蝴蝶,這時候我是特別高興的,遠遠地躲在旁邊看,興奮地跳著、叫著、喊著!心里盤算:明年嘴巴再甜一些,再多買五個“蝴蝶轉”。
下午便是祖母領著我們圍坐在爐火邊,祖母可厲害了,不但是隊里的婦女隊長,還讀過幾年的私塾,津津有味地給我們講狼外婆、小紅帽、白雪公主、桃花精,還有柳樹妖之類的故事,滿臉是得意的神情!然而我們最感興趣的是那些火鉗上的糍粑、埋在火灰里的紅薯、芋頭,看著它們燒得哧哧響,不管熟與不熟,燙與不燙,在祖母的呵斥聲中把它們翻過來倒過去,掉了,撿起來,拍拍,吹吹,捏捏,然后放好、埋好,祖母說,“莫動!等熟了再去拿”,我們嘴里應答著,眼睛卻在咕嚕嚕地轉,我們哪能坐得住呢?然后,祖母帶著我們去看龍燈、舞獅、三棒鼓、看木偶!
祖母可神氣了,后面跟著一溜的孫子輩,走起路來,特別威風;說起話來,音量特別大!祖母真了不得,她知道趙家有龍燈,鄭家有舞獅,羅家有三棒鼓,李家有拉木偶的,要我們遠遠地追著,遠遠地看著,既飽了眼福,省了錢,孫子輩又能稱心如意。晚上,在堂屋里擺上兩張八仙桌,桌上放滿了花生、瓜子、糖果、雪棗、焦切還有桂花糖,擺放著八杯紅糖姜茶,家里所有人分坐在八仙桌,吃茶點、談年,一般情況下,我是不會下桌的,只有實在撐不下的時候,在祖母的勸誡之下,才戀戀不舍地下桌,離開之前還要抓兩顆糖果放褲袋里,明天還要吃的。
春節過去很遠了,我也再回不去,小時候的記憶卻是一輩子的記憶。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5
每年除夕我都會想起父親,想起我小時候那些和他在一起的“過年”往事。
父親生前是中國民用航空局的一名飛行員。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父親正值中年,趕上了中國民航跨越式發展的大時代。每年的除夕,我們家是既團圓,又不團圓。說不團圓,是因為父親每年除夕都在執行飛行任務;說團圓,是因為他的航班總能在大年初一之前飛回來。
每年除夕的飛行任務,其實都是他主動爭取來的。因為除夕的“飛行小時費”比平時高很多。他是一個生活非常簡單的人,他唯一的生活目標,就是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為家里多掙些錢,以滿足家人的一個又一個心愿。
那時的中國民航局是部隊化管理,沒有豐富的娛樂生活,父親便會利用閑暇時間去空勤灶“幫廚”。“幫廚”讓父親學到了廚房的十八般武藝。在我童年的記憶里,他會燒很多菜。他會用老堿發面給我們蒸饅頭和包子,會包餃子、釀米酒,也會做臘魚臘肉。父親是重慶人,在武漢工作生活,所以他除了會做一些簡單的川菜,平時煨的武漢蓮藕排骨湯也非常香。
我的父母都不是北方人,但我們家的手工面食也是一絕。父親揉面用勁,大冬天只穿一件秋衣去揉面,就能出一身汗,于是他揉出來的面,口感自然是十分筋道。父親會在沒有飛行任務的某個晚上,做一種油炸的面食,武漢人稱“翻餃”,跟麻花差不多,但比麻花簡單。他和面的時候,總是毫不吝嗇地往里面加雞蛋,于是他做出來的“翻餃”,色澤金黃還很酥。父親是廚房的主角,母親打下手,經過兩人一晚上的忙碌,第二天,酥脆噴香的“翻餃”會裝滿家中大大小小、各種款式的餅干桶,足夠我們當零食吃上好一陣子了。那金黃色的“翻餃”在滾燙的油鍋里翻騰,就是我們一家人準備迎接新年的信號。
到了除夕那天,父親會早早地起床,然后根據他當天的航班時刻,動作麻利地在出門前把除夕晚上吃的飯菜安排好。餃子餡剁好拌勻,餃子皮搟好,叮囑母親等他晚上回來再包餃子。就是這樣,無論他飛行多忙多累,他也會想著回來陪我們過年。
除夕的下午,盡管父親不在家,但家里依然充斥著過年的`氛圍。我和弟弟開心地玩鬧,跑進跑出,母親在廚房忙活,提前煮幾道“硬菜”。家里的錄音機里,放著母親最喜歡聽的京劇磁帶,她還會有意地把聲音開得大一些,增加節日的氛圍。到了傍晚,母親會特意把家里的燈全都打開,她說這樣才有過年的氣氛,在這樣的氣氛里做家務,也是一種享受。
因為父親工作的原因,我們家的年夜飯非常簡單。如果晚飯時間,父親還沒回來,我們便隨便夾兩口鍋里的“硬菜”,就著半碗米飯,喝兩勺雞湯或是排骨湯,就能對付個半飽。
每年除夕,父親飛行回來的時間都不一樣。那時候,航空體系還沒有現在這么發達,準點率也不高,再加上那時候沒有手機等通訊設備。作為家屬,我們只能按照父親提供的航班時刻表等他回來。有時候他在春晚開始時回來,有時候他和新年的鐘聲一起到家。通常,父親一進屋,就憨笑著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里的春晚節目,母親會迎上去幫他脫掉飛行制服,再給他系上圍裙,擺好小桌小凳,端上肉餡和餃子皮,就像迎接一個頂級名廚一樣。父親手腳麻利,一邊看春晚,被相聲、小品逗得樂呵呵,一邊只用不到半個小時,就給全家人料理出幾大盤熱氣騰騰的美味水餃。
這就是小時候,我們家的除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父親用他的小小的幸福感折射著中國民航的發展史。國家的日益強大,讓今非昔比的中國民航,擁有全世界最先進、最龐大的飛機機隊,最完備的飛行安全保障體系和遍布全球的航線網絡,保障了越來越多的人們能夠平安舒適地回家過年。
父親是一直飛到退休的飛行員,他在藍天上工作了整整38年,安全飛行19000小時,獲得中國民航總局頒發的“安全飛行金質獎章”。父親的生命靜止在他剛滿65周歲的第二個月,他的一生,用自己的責任感讓無數人平安地回家過年。不管是父親的“小幸福”還是他的“大責任”,在中國民航發展的萬丈星河里,我依然能清晰地看到屬于父親的那一顆星星,它在我心中永遠熠熠生輝。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6
(一)聊聊春節
過年啦,過年啦!小孩子們都穿上新衣服,里面裝滿了壓歲錢。你100,我50,孩子們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臉上洋溢著愉快的笑容。孩子們最喜歡過春節:收紅包、擺年酒、拜親戚、穿新衣……到處洋溢著過年的氣氛。孩子們跑啊,跳啊,樂此不彼。
正月初一那天,所有店鋪都大門緊閉,因為都去走親戚了嘛!家家戶戶都在擺年酒,親戚朋友都圍在圓桌上吃飯,有說有笑。
除夕就更熱鬧了。家家戶戶的年菜都已經擺上桌,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出國門外那紅紅的對聯格外醒目。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一聲接一聲。出遠門的人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不回來吃年夜飯的。
正月初六許多店鋪都陸續開張。但是那天生意不會太好。因為好多人走親戚還沒有走完呢!
元宵節一開始,春節又一個高潮開始了。晚上家家戶戶都吃著湯圓。熱騰騰的湯圓吃完后,便都去逛街了。此時大街上早已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人群來來往往。放眼望去大街上人頭攢動。許多店鋪里都擠滿了人。
眨眼間,春節就過去了。孩子們又該背起書包去上學了,大人們又該去各自的崗位工作去了
過年就是這樣隆重,我們的民風民俗永遠也不會改變。
(二)聊聊春節
同學們,我最近聞到了一種“味道”,你們猜猜這是什么味?你們一定會說:聞到味道又不是有多稀奇的事,味道不就是香味.臭味,難道還有其他的味道不成?為什么味道上面要打引號呢?別急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大家都知道馬上就有一個盛大的節日要來臨了,那就是中國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在春節的前幾天,你細心觀察周圍,你就一定能找到這種“味道”,只不過它在和你捉迷藏罷了。我現在找到它了,你知道我從哪找到它的嗎?從超市里,超市里那急著購買年貨的人群里,從那堆滿年糕.飲料.糖果.湯圓等許多年貨的購物車里,從超市中又新開辟了年貨一條街里,我找到了它。在小區里,大人們在一起粘紅包里,小孩們幫著父母貼春聯里,老人們在一起包粽子.做扣肉里,我聞到了它。從我的家里,爸爸媽媽忙著大掃除里,媽媽急著買紅包里,爸爸通知家人來我家吃團圓飯里,舅舅趕忙去給員工發工資.買水果里,我找到了它。從點點滴滴里,從我們立即寫寒假作業里,從供電局又舉辦了游園活動里,從大家愉快的心情里......我又找到了它。其實,這種“味道”就是那濃濃的年味。它無處不在,只要你留心觀察,它就在你身邊。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樂,學習“更上一層樓”!
(三)聊聊春節
過年了,人人都喜洋洋的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大人們正穿梭于繁華的街道,逛商店、去超市……辦年貨,看到玲瑯滿目豐富多樣的商品,大人們的臉上更是喜滋滋的;小孩子穿著新衣服,放花炮,拿紅包、看春節晚會、吃餃子、那高興勁真是勝過以往的.每一次。總算可以開開心心的玩幾天了,別提有多高興了。
除夕之夜,聽見外面振耳入聾的鞭炮聲,看見窗外夜空色彩斑斕的焰火,我再也耐不住性子了,拉起爸爸就往外跑,也想去湊個熱鬧。“嗬,太美了!”萬家燈火通明,無數盞形狀不同的街燈和路燈全亮了,大放異彩,與五顏六色閃爍著的霓虹燈交相輝映。一個個大紅燈籠高高掛起,舉目望去,一片紗燈點點透著火紅。樓下空地上滿臉喜氣的大人和孩子在放煙花,鞭炮,“嘭,彭”一串串煙花拔地騰空而起,繽紛的煙花如花綻放,又宛如流星,“孔雀開屏”,“百鳥朝鳳”,“千年富貴”十幾種眼花在夜空中爭奇斗研,把整個天空映得五彩斑斕,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吃餃子了”奶奶把我和爸爸喚進屋去。一家人團團圓圓,津津有味地吃著三鮮陷餃子,欣賞著豐富多彩的春節晚會節目。爺爺,老叔還有爸爸舉杯暢飲,奶奶笑瞇瞇的雙眼變成了兩條縫,一家人都是滿面春風,其樂融融。
午夜的鐘聲響了,雞年在一片歡樂的祝福聲中走來了。這鐘聲就像金雞在長鳴報曉“春天來了”,預示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萬物祥和,生活富裕,小康連年。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7
春節是中國最傳統的一個節日,也是最重要的。在春節期間有許許多多的習俗和趣事。
貼春聯、窗花
大年三十那天,我和媽媽去買了春聯和窗花。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為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已到”“幸福已到”。
看著這些“福”字,我笑著和媽媽說:“媽,你看我多好,到了過年,處處都可以看到我的名字,還可以給人們帶來福氣呢!”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樂和吉利。晚上吃過飯和妹妹在小區里玩,爆竹聲在耳邊響個不止,我覺得這爆竹聲有些像戰爭時期的槍炮聲。便與妹妹開玩笑說:“這聲音猛的一聽,咋這么像世界末日到了?”
包餃子
正月初二到四奶奶家去包餃子。來到她家,我就聞到一股香味,到廚房一看,四奶奶正在做餃餡呢。餃餡做好了,四奶奶開始和面,于是我們就開始動工了,我先開始在趕餃皮,媽媽說比賽看誰做得餃皮最圓。為了把餃皮做圓一些,我的雙腿可沒有停下來過,不停地繞著餃皮轉,轉到這邊又轉到那邊,忙得不可開交,四奶奶笑著說我:“你看你那就像‘小牛子拜四方’樣!”
四爺在一旁包餃子,我就開始“老王賣瓜——自賣自夸”了:“四爺,你看我這幾個餃皮趕得是不是很圓啊?”四爺說:“圓,很圓。可你這兩面都有面粉,我這餃子不好封口了啊。”
后來,我就注意了,不讓兩面都有面粉,我又拿著一個問:“這個行不行啊,又圓而且只有一面有面粉的?”
四奶奶就說:“恩,真棒!這個非常好!”爸爸和小叔兩個是最懶的了,兩個都呆在家里玩電腦。四爺就拿了一個餃皮,把里面包的全是辣椒粉,并與別的包法不一樣,說:“這個是給你爸的。”
妹妹又包了兩個空的',說是給小叔的。餃子終于可以吃了,我們首先給了爸爸一碗,爸爸吃著說:“這餃子怎么是空的?”
后來爸爸又喊著辣,拿起杯子大口大口地喝著飲料。我就說爸爸:“你運氣真好,三個都被你你給碰上了。”后來,爸爸吃的時候特別小心,我們說沒了,可他不聽。
這真所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餃子是我最喜歡吃的,所以吃了一碗又一碗。后來,覺得肚子有點脹了,我說:“我覺得我好像吃的有50個了。”大家都笑了,四爺說:“50個沒有,至少到30個了。”這才有過年的氣氛呢。
聚財
正月初一的時候,爸爸讓我倒垃圾,我把垃圾倒了。后來媽媽看見垃圾被倒了,就說:“誰的垃圾?”我疑惑不解地回答:“我啊,怎么了!”“把錢都倒了。”“垃圾怎么成了錢了?”我很好奇,上網查了資料,原來是這樣的: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
中國的春節民間習俗可真有趣啊!是啊,這樣也更給春節增添了不少的氣氛。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8
再過幾天是春節。家家戶戶都在貼春聯和觀看精彩的聯歡晚會,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非常熱鬧,十分高興。我們孩子們玩得興高采烈,大街上到處張燈結彩,燈籠掛的到處都是,一片熱鬧的景象。大人們歡聚一堂,小朋友穿著新衣服,高高興興地跳著唱著,媽媽和奶奶忙著做年飯,爺爺也忙著做水餃……
到了下午,大家都忙著貼春聯、放煙火。為什么要貼春聯、放煙火呢?原來這里面還包含著一個故事呢!傳說有一個叫年獸的怪物,每當逢年過節時都要出來傷害人及家禽。后來有一位農民在山上燒竹子時,發現年獸被嚇了一跳,那人就多放了一些下去,那只年獸就落荒而逃。他就將這個事情告訴了大家。所以,每當過年大家都要放鞭炮。至于且春聯,應該是圖個吉祥。
到了晚上,我們小孩子相繼祝全家人身體健康!爸爸媽媽很高興,也祝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們還去給叔叔阿姨拜年呢,叔叔阿姨也很開心。
大年初一的飯菜真豐富,有遍體金黃的雞,有香味十足的菜,還有許許多多有美味佳肴呢!而烹制出一盤盤的佳期肴的功勞者屬于大廚師——爺爺。他為了大家能夠開開心心地吃這頓飯,特意為我們準備的。
到了晚上九點鐘,夜幕漸漸地降臨了。當我們抬頭仰望夜空時,許多五彩繽紛的煙花陸續射入天空,五顏六色的煙花結成彩,天空被裝伴得五光十色。我上了屋頂,俯視下方,家家戶戶燈火通明。仿佛全世界都被光明籠罩著。大街上,人來人往,我不禁感嘆道:“這小小的洞頭,竟能在這一天晚上冒出那么多人來!”爆竹聲中一歲除”,它蘊含著新的一年我們的明天會更加好!
我在此向大家拜年了!
武侯祠里到處張燈結彩、人山人海!夾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簡直不是我們自己走,而是被別人推著走。人群就像一列列擠在一起的“火車”,在“軌道”上蝸牛般的蠕動。
突然,我看到了一個牌子:米上刻字。什么米上刻字?我對此感到很好奇。于是我擠出了人群,來到了那個牌子下。原來那兒在賣一些小玩意兒。這些小玩意兒可不一般,他們是一些玻璃做的小東西,里面裝著一粒米,有的米上寫著:I love you;有的寫著:健康幸福;有的寫著:聰明伶俐;還有的——可真神奇呀!我們平常寫字,一個字也要比一粒米大,可是這里的每粒米上卻有好幾個字。
我們想親眼看看叔叔是怎樣做到的。于是我按叔叔的要求把我們想要的字寫在紙上。叔叔開始給我刻字了。我們本以為他要用顯微鏡,而且會一筆一劃非常慢地刻。可事實和我們想的正好相反,叔叔不但沒用顯微鏡,而且還刻得特別快。他的筆在米粒上行云流水一般地劃過,我們目不轉睛地看著,也沒有看清叔叔刻的什么字。我真懷疑叔叔的眼睛有放大功能。我開始擔心起來:字這么小,我怎么能看清呢?可神奇的是:米放進玻璃海豚里后,米和字神奇地變大了。叔叔說這個玻璃海豚起到了放大鏡的'作用。我茫然地點了點頭。
我和爸爸媽媽匆匆向武侯祠的一個廣場趕去。聽說那里會有精彩的節目。廣場上人頭攢動。我看見一個人正在表演上刀山。上刀山就是爬一種梯子,這梯子可是非同尋常。每一梯都是刀刃呀!他每爬一梯我都為他擔心:萬一把腳割破了怎么辦?萬一把手割破了怎么辦?萬一從梯子上摔下來怎們辦?種種事故圍繞著我的腦袋轉。我的心都揪緊了。終于,他下來了,沒有受一點傷,大家都為他松了一口氣。
這邊的上刀山剛結束,一陣摩托車的轟鳴聲又把大家吸引了過去。什么?摩托車在鐵球里開!摩托車在鐵球里飛奔的雜技你一定沒有聽說過吧,就連做夢也沒想到吧?我也一樣!只見摩托車一會兒水平轉,一會兒上下轉。我和爸爸媽媽看得瞠目結舌。人群里的驚呼聲此起彼伏。摩托車的數量越來越多。增加到第四輛時,有兩輛水平轉,有兩輛上下轉,眼看就要撞上了,他們又避開了。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雖然我沒有雜技演員那些高超的技術,也沒有米上刻字的本領,但是將來我要用我的智慧,用我的知識,用我的才華,去博得那雷鳴般的掌聲。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9
我盼望已久的春節終于快要到了,臘月二十三那天,中國人也稱之為小年,姥姥在廚房對著灶王爺磕頭燒香,這也意味著準備年貨的工作從今天就要開始了,新年在今天也開始了。
臘月二十六這天,我們一家人決定去家樂園買一些年貨和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姐姐和媽媽都計劃了自己的購物清單,爸爸開著車,大約過了十五分鐘,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家樂園超市。下了扶梯,來到了地下超市,我和姐姐推著購物車直奔賣糖果的地方。許多五顏六色的糖果分著類擺在那里,我挑了一些草莓味的阿爾卑斯糖,姐姐挑了一些藍莓味的,剛挑完糖果,我和姐姐又同時看到了旁邊的巧克力,我倆禁不住誘惑,又挑了一些用錫紙包裝的巧克力,一同放到了購物車中。我們找到了飲品區,和爸爸媽媽一起挑酸奶,我和姐姐都喜歡喝酸奶,便買了兩箱酸奶和一箱特侖蘇牛奶。我又買了一些零食,有薯片、饃饃片、餅干等。每個人的購物清單都買完了,每個人手里大包小包提得滿滿的。
年貨不僅有買的,還要有自己做的。這不,媽媽剛和好面,趁著面開正煮著棗,媽媽蒸棗花了,我和姐姐也拿了一點面,做一些在網上學造型,我要做一個小豬,把面先揉成一個橢圓形當作小豬的身子,再捏出兩個樹葉形狀的面來當作兩只耳朵,再搓一個又細又長的.豬尾巴,用面再揉也四條又短又粗的豬腿,用牙簽扎上眼睛、鼻子和嘴巴,把各個器官捏到一起,一個面團小豬就做好了,媽媽第一鍋的棗花也做好了,大約過了半個小時我的小豬和媽媽的棗花就蒸熟了,我迫不及待的拿出小豬,可是有一條腿不見了,成了一頭“三腿豬”,還好,除了腿其他身體部位安然無恙,準備年貨的一天也就這樣圓滿的結束了。
拜年
大年三十那天上午,我們這些大小男人們就要回老家拜年了,把家譜掛在墻上,各式各樣的供品擺在桌子上,等到整個家族人所有男人都到齊后,去墓地給老祖宗磕頭燒紙,請老祖宗們回家過年;回到家后家族后的大小女人們也都集合好了,然后所有人按性別、輩分、年齡排好隊,按輩分從大到小依次給長輩們拜年。拜完年我們一家還有伯父一家回到了二奶奶家,二奶看到我們幾個孩子都來了,笑得合不攏嘴,趕忙出門迎接,叔叔家的小弟弟也高興的拍起手來。走進屋里,桌子擺的都是為過年準備的年貨,有韭菜、雞、魚、肉等。我和弟弟玩了一會兒,伯父就喊我們一起拜年,按輩分,我們所有人先給二奶奶拜年,然后依次給伯父伯母、爸爸媽媽、叔叔嬸嬸拜完年后,就到了春節中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了--收紅包,呵呵!長輩們給我們所有的小孩子每人發了一個大紅包,紅包的封面上印著新年快樂、逢考必過、大吉大利等等一些不同的祝福語,我喜收壓歲錢的同時還收獲了長輩對我關心和祝福。
除夕夜
媽媽、伯母和二奶奶分工協作包著餃子,餡是爸爸調的,也是我最愛吃的韭菜肉餡的。二奶奶搟面皮,先把一個粗粗的“面條”切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小塊,再用手按成一小圓餅,一邊搟一邊轉,眨眼間一個餃子皮就做好了。伯母和媽媽把餃子皮放在左手上,右手用筷子托起餃子餡,把它放到餃子皮中間,然后把餃子皮對折,再用手把兩邊的餃子皮捏合到一起,皮薄餡大的餃子就包好了。透過皮都能看到韭菜的綠,就猶如翡翠被蒙上一層白紗一般。我又跑到廚房,伯父和爸爸一人一個鍋,伯父做的是魚湯,爸爸炒了一只雞,那雞皮的顏色是棕紅色的,這讓我立刻聯想到了豬蹄的顏色,口水直在嘴里打轉。菜都做好端上了桌,有炒雞塊、魚湯、花椒牛肉等等,當然還有必吃的餃子,每個菜都是色香俱全,令我垂涎欲滴,就差味了,嘴饞的我忍不住先嘗了一口,嗯,太好吃了。我們一大家人有說有笑的圍在桌邊,邊看春節晚會邊享受美食。
回到家中,我依然不舍得去睡,便打開電視等待新年的鐘聲,“3、2、1”,我趕緊拿起手機拍下了這張20xx年1月1日0時0分的圖片,這張圖片也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了。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10
在我的腦海中,每年的春節都是喜氣洋洋、張燈結彩的,而我家今年的春節不僅熱鬧,而且特別,令我記憶猶新。
春節前幾天,家家戶戶已經在為春節做準備了。爸爸也有條不紊的在張羅著年貨,有零食、牛羊肉,饞得我直流口水,卻只能眼巴巴地望著零食,心里迫不及待地盼望著春節能快點到來。
除夕到了,爸爸媽媽更是忙得不可開交,拖完這里拖哪里,擦完這邊擦那邊,我的任務是粘福字、貼窗花。在我們的辛苦打掃后,家里變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打開干凈地發亮的窗戶,密密麻麻的行人都焦急地趕著回家。
一會時間,就要做飯了,爸爸媽媽掃了一遍羅列好的菜單,就進廚房燒菜煮飯了。我也做了一個草莓紅棗桂圓拼盤,爸爸媽媽評價說:“色香味俱全,給你點贊!”我聽了,高興得一蹦三尺高。緊接著香噴噴的飯菜接二連三的擺上桌,紀念因為提倡環保,我們一家取消了放煙花,也算為環保做了點貢獻。
吃飯期間爸爸媽媽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紅包,對我說:“今年的壓歲錢怎么用由你自己決定。”“恩。”我高興地直點頭。年夜飯后,爸爸說:“我們把飯菜都剩一點,年年有余嘛!”我興高采烈的.說:“不錯,ok!”晚上八點,我們一起觀看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窗外不時傳來此時彼伏的鞭炮聲,電視里搞笑的小品惹得我們哈哈大笑,笑聲伴著鞭炮聲演奏成了一首歡樂的歌。
初一了,出門拜年時我家的重要任務。每到一家,我都要說上一句吉祥話,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等,而爸爸媽媽就要拿出幾份事先準備好的禮物,主人則會拿出一個帶有福字的紅包遞給我,我心里像有只小兔子跳來跳去激動地難以抑制。
一眨眼,春節就要結束了,我忽然想到了壓歲錢,我應該怎么用呢?買零食?買玩具?還是買衣服?我左右為難,不知怎么辦?我忽然想起爸爸說每年給我存一點教育基金,為什么我不能給自己存呢?我把想法說給爸爸媽媽聽,爸爸微笑著對我說:“我家的小寶貝長大了,懂事了。”我們全家都高興得笑了。
就這樣,熱熱鬧鬧的春節過去了,這就是我家既熱鬧又特別的春節,小伙伴們,你們的呢?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11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會有它過春節的一套習俗,而每個地方的習俗,往往都不太一樣,我的家鄉貴州也不例外,它也有一套傳統、獨特的春節習俗,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好運來祝你好運來,好運帶來了喜和愛,好運來,我們好運來迎著好運興旺發達通四海……”新的一年,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好運連連,所以在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大掃除。這按貴州的說法叫做“掃揚塵”,除了掃除灰塵外,重要的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也是貴州人對辭舊迎新的表現。除夕一大早,媽媽就把我叫醒,讓我幫姑婆、姑丈一起大掃除。我拿著雞毛撣子,在窗戶上、茶幾上、椅子上輕輕地掃著,揚起的灰塵在暖陽的照射下,就像漫天飛舞的柳絮,又像紛紛揚揚的白雪,順著冬風飄到了窗外,我不由得想:如果下雪就好了,這樣就又為春節增添了幾分樂趣了。
大掃除結束以后,媽媽帶我去街上“趕場”。趕場怎么說呢就像“菜市一條街”,大家先在地上鋪上一層布或放置一個桌子,再把要賣的東西放在上面就可以“開檔”了!雖然平時每隔幾天也會有趕場,但一年的最后一場,和平時趕場的意義完全不一樣,場景也不一樣。年前的最后一場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去置辦年貨,而趕場賣的東西,也更加五花八門。五顏六色的糖果悠閑地躺在盆子里,任人挑選;各式各樣的民族小飾品吸引著外來游客的注意;祭祖用的孔明燈被掛在竹竿上,愜意的俯視著真個市集場……賣麥芽糖的老爺爺叮叮當當地敲著手中的小鐵塊,吸引更多人來買他的糖,而賣冰糖葫蘆的老奶奶也不甘示弱,她大聲地吆喝著:“冰糖葫蘆,冰糖葫蘆!賣冰糖葫蘆啦!山楂的、草莓的、雜果的,樣樣都有嘞!”任趕場里多么熱鬧,可那盆子中的魚兒卻不染塵世喧囂,依然安靜、快活地在水里游著。我買了一袋麥芽糖,一咬,甜甜的,黏黏的,仿佛心都被這美味的麥芽糖給糊住了。
置辦完年貨回到家中,大姑婆給我們端上了一碗香噴噴的臘肉,問這臘肉的來歷,大姑婆告訴我們,在過年前一到半個月,貴州人都會把自家養了一年的一頭大肥豬牽來宰殺,然后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一起來吃一頓熱鬧的殺豬飯,一起分享豐盛的豬肉大餐和即將過年的喜悅。還有一部分豬肉被拿來做成臘肉,殺完年豬后人們便將鮮肉粘上鹽放進腌缸,腌制幾天后取出來,然后搭好架子,用柴火煙熏火燎。一段時間后,肉就會變得色澤油黃透亮、香味撲鼻,這叫做“秋臘肉”。用牙簽叉起一塊臘肉放進嘴里,仔細品嘗,你會感覺到一股柴火的味道,非常美味!
比起臘肉,我更喜歡的是糍粑。糍粑是以糯米為主料,浸泡后擱蒸籠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里滾動,即可取食。貴州有句俗語叫“二十八,打糍粑”,年近三十的時候,外面冰天雪地,屋里糍粑卻打得熱火朝天!濃濃的米香不斷地從廚房溢出,蒸到九分熟的時候,起鍋,將蒸好的糯米飯倒進石臼里。打糍粑看起來容易,打起來還真不簡單。一般初學者的木棍不是一會被糯米黏住,提不起來,就是一會相互“打架”,沒多久就會感到手臂軟綿綿地沒有力氣。當地村民結實說打糍粑其實是個技術活,講究快、準、穩、狠,這樣糯米才能打得均勻,打得瓷實,黏糊糊的有韌性。糍粑就像一個調皮、貪玩的.小孩,它時常會黏在你的牙齒上,不肯離開!
而到了年夜飯時間,就更加熱鬧了!親人們都齊聚一堂,坐在餐桌邊有說有笑的,可我卻一邊聽著大家嘮嗑,一邊默默地“埋頭苦干”。因為這是一年中最后一頓飯,當然要吃得好才行!餐桌上的菜式很多,辣椒牛肉、包蛋餃、水煮魚、燒臘味……我的嘴都停不下來了。
年夜飯后,大家一起聊天,一起看春晚,一起嗑瓜子,歡聲笑語充斥著整間屋子。0點一到,窗外的煙花和爆竹就鬧了起來,滿城除了“噼噼啪啪”的聲音外,再聽不見其它的聲音。一年,就在這歡笑聲與爆竹聲中過去了,我們每個人都相信,新的一年,一切一定會變得更加好的!
家鄉的春節真熱鬧啊!我愛我的家鄉,更愛我家鄉的春節!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12
“臘月二十,殺雞殺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沂蒙山的春節要在臘月二十的時候才開始!比別的地方要“彎彎繞兒”許多。早的有冬至就開始了,晚的也臘月十五就進行了。不過,這也有它的特色。在這天的時候,家家要把雞鴨殺掉,放到潮濕的地方冷藏,然后再給死了的家禽凈身,這象征著年年都有新鮮事兒。這天要去買或者做一套唐裝,以示新年萬象更新的氣氛。
到了二十三,小年開始了。天近黃昏,鞭炮轟鳴,真有大年的氣氛。家家戶戶要把臘月二十殺掉的家禽殺掉兩只,來招待客人。這天要去逝去家人的墳上燒燒紙,報報平安。還要貼出年畫,不貼對聯兒。然后在財神或灶神的話下抱拳作揖,以示年年平安,財源滾滾!
過了小年恐怕是大人最忙的時候,大人要去做雞肉,準備酒菜,還要大掃除一次,十分忙碌。反之,大人忙了,小孩兒就輕松很多了,這時,村里有許多賣雜拌兒的。要知道,北京的雜拌兒在全國可以說是赫赫有名啊!可是沂蒙山的雜拌兒也不亞于首都。沂蒙山的雜拌兒是在北京的基礎上又加了一些東西,把雜拌兒的形狀添了許多,雜拌兒有小孩兒形狀的,還有是動物的,還有的是日用品的,各式各樣,各形各色。
一眨眼,年三十到了。這天,人們白天要去貼對聯,紅紅的對聯一貼出來,極為吸引著眼球。這一天,家家戶戶做著年飯,大街小巷上是酒肉飄香啊!止不住讓人垂涎三尺。這天,人們還要去燒紙拜佛,一世平安。還要把臘月二十買的新衣服,新鞋子拿出來穿上。一副喜氣洋洋的樣子。到了晚上,天已擦黑,爆竹轟鳴。大家都在津津有味的吃著年夜飯。家家都在守歲,這一夜,孩子也不能睡覺,都要熬到凌晨。這天,不管有天大的是也要回來吃一頓飯,不然就會背上一個不忠不孝的罪名。二更時分,道路兩旁的梅花芬芳爭艷。禮花也在這時候騰空而起,在天際上綻開萬朵蓮花,猶如一個個彩色的大花,比路旁的梅花還要妖媚。這天大家還要看《春節聯歡晚會》啊!
年初一,人們也是各所其職。女人要打掃家,迎接客人。男人們則帶著孩子去走親戚,訪朋友。小孩兒則能領到壓歲錢。過年時,把長輩給的壓歲錢攢起來,買些自己需要的東西,感覺真不錯!這天,雖然能領到不少錢,但卻不能花錢,因為年初一花錢,這一年的錢都會被花走。如果這一天學習的話,這一年你都會學業有成。這天在山里有演節目的。《唱山歌》、《沂蒙山小調》這些流傳千古的名曲就會響起。人們聚在一起,欣賞著優美、動聽的旋律,這真是大快人心的事兒啊!店鋪也會在這一天關張到初五。
初五,店鋪開張的,因為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在這天開張圖個喜慶。這天,一開張就要發一掛鞭炮,以示紅紅火火,年年有余。
正月十五,新春的有一個高潮到了。這天,看燈是一個習慣。大街小巷上有許多彩燈,各式各樣。瞧,那一盞盞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花燈真是令人大飽眼福。有紅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雞",活潑可愛的"小猴子"……你看那只神氣活現的鳳凰。兩只寶珠般的圓眼,放射出白光,美麗極了。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正月十五街上不只是彩燈,還有很多的民俗節目。比如,有舞獅子的,舞龍的……那些獅子的動作也各有不同,一時忽而躍起,一時有忽而下落。有時突然間像跳起了街舞似的,又有時像是睡著了一樣,真搞笑。還有跳秧歌的,那一個個舞動的姑娘,仿佛是一朵朵綻放在新春的大紅花,那么的耀眼、動人。有山東的秧歌特色,還有陜北的,山西的……
吃元宵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死面的,有發面的……樣子也不同,有的是清一色圓的;有的全部是方的;還有的一概是三角的……這種方式方法在大家看來似乎都十分的不常見似的,但是在沂蒙人看來,卻是見多不怪,家常便飯了。這不也是沂蒙人的智慧嗎!這仿佛不僅是元宵,還是一場民俗特色的展覽會。
過了正月十五,年就算徹底過完了。這個時候,春暖花開了,這在山區農村正是春種的好時節。大家又去做事了,孩子又去上學了。年,又在人們忙碌的身影中無影無蹤了。
沂南隨時山區,但是它的許多東西卻是十分新奇的,它和城市一并過年。而且比城市過的更熱鬧,更有它的特點和文化。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13
一道道晨曦劃破夜空;一個個燈籠飛上屋檐;一幅幅對聯貼上墻壁;一件件新衣奔離衣柜;一聲聲爆竹響徹天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飛舞;一陣陣歡呼請出紅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傳——過年啦!
整個神州大地在歡騰,全球各地的華人歡度春節。期待春的信息。一縷縷春風送來泥土的芳香,消融的冰雪在陽光下分外燦爛。放眼望去,處處都是一片耀眼的大紅,充滿了歡樂和喜慶!披掛上新裝,漫步在寬闊的街道上,兩邊的店鋪幾乎都關了門,只有寥寥幾家大張旗鼓,一件件包裝精美的貨物在門口堆積如山,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街上空蕩蕩的,干凈而整潔,拋棄了臘月的喧囂吵鬧,人山人海的忙碌場面,任人漫步踏春。一輛輛摩的、小汽車載著歡樂的人們,還有那大包小包豐富的年貨,奔向翹首期盼兒女團圓的父母家,過個和諧幸福年!
通向細長深邃的巷道,一對對春聯喜氣十足,趣味橫生;一個個“福”字遁勁有力,金光燦燦。這大多都是“老年晚閣”,是“年”中最歡樂熱鬧的地方。一輛輛機動車到此,車上走出了滿面春風的兒女;一扇扇大門前大都站著神采奕奕的爹娘。車空了,一棟棟房中飄出歡聲笑語;路窄了,占道的是絲絲縷縷扯不斷的親情。年味濃,最濃是子夜。一家人圍坐在飯桌旁吃一年一頓的特殊大餐——年夜飯。我們河套的年夜飯,特別有風味。什么河套硬四盤,豬肉燴酸菜,各種時令小菜擺滿飯桌。一家人開懷暢飲,共敘親情。既有了口福,又填抱了肚子,還溫暖了心坎。紅燈籠發出火紅柔
和的光,是那樣美麗!在這個美好的團圓之夜里,那萬家美麗的燈火,會是多么燦爛的景象啊!,客廳里早就擺好了另一桌。干凈透亮的茶幾上,被一盤盤干果、水果、糖果占得嚴嚴實實,電視機里的主持人也都穿上了漂亮的節日紅裝,說著喜慶吉祥的話語,一些往日嚴肅冷冰的節目也變成了人們喜愛的春節奇聞趣事,逗得眾人樂開花。但是,只要八點一到,千家萬戶的`視聽會變為同一個節目,那面容會便變成同一種模樣。
我覺得,這次春節聯歡晚會氣勢宏大,節目繁多,氣氛和諧熱鬧,十分精彩。既有詼諧幽默的小品,也有激情飛揚的歌舞;既有南方的典雅秀麗,詩情畫意;又有北方的激情四射,熱情豪放。真是讓我大飽眼福!春晚的眾多節目中,我唯獨喜愛兩個節目。《民工進城》、《心里話》。《進城》展現了當代大學生勃勃的生氣和創新創造能力,讓人眼前一亮,把城市中民工這個特殊群體的精神風貌,給人以動感、積極、向上、努力不懈的感受,讓人在眼花繚亂的動作之中,對民工有了一種更崇高的敬意。我想《心里話》定是震動的節目,一群鄉村娃,一身身土里土氣的衣服,一張張質樸的面孔,足以打動人們。也許沒有歌舞的熱情四射、婉轉動聽;也許沒有相聲小品的風趣幽默、妙趣橫生;也許沒有明星大腕的霸氣十足、風風火火的表演,但是一句句話語之后,掌聲浪浪、如水如潮,許多人當即灑下了晶瑩的淚水。天然棄雕飾,清水出芙蓉。最無邪的面孔和最真摯的話語是最威猛的催淚彈,這種威力和轟動使人們銘記心間。
心思舞動,心潮澎湃,新年的鐘聲向我們走來,每個人的心被春的美好而吸引著,守歲將迎來春的腳步。夜色如紗,星光燦爛,清風拂面,枯枝萌動,新泥飄香,歡歌飛揚。春在冬的孕育之中,羽翼豐滿,即將來臨。大地四方無不蕩漾著春的氣息!歌星的歌喉里多了一分盼春的急切,笑星的笑容里多了一分春的燦爛。春要來了!要來了!秒針輕盈的步子即將送走疲倦的神犬,一聲聲清脆的鐘聲將迎來可愛的金豬。春終于來了,隨著時、分、秒針一家的團聚,那爆竹聲便如洪水一般擠破浮冰沖擊過來了。一朵朵禮花如春筍般涌上夜空,剎那間,天空一片萬紫千紅、百花爭艷的瑰麗景象。一聲聲巨響也飄來了,震得屋頂抖落下陣陣雪宵;一顆顆彩球升空,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連星月也暗淡失色了。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千姿萬態美如畫。身影如洪水般陣陣如浪,煙火如叢樹中萬鳥齊翩翩。此消彼綻、此逝彼放,仿佛一卷時時變幻的畫,給人以夢一般的感受!
終于來了,下一個精彩的春秋又在期盼著我們灑下汗水。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14
今年春節,我和姑姑一家來到了表弟的奶奶家。剛到他們家,我對一切都感到好奇。在北方,那里的人們都睡炕,我從來沒有見過,原來炕是用水泥砌成的,與灶臺相連通,只要灶臺里生了火,炕上就非常暖和。
北方人不愛吃米飯,他們要么就吃面,要么就吃稀飯和饃,大年三十那天,我和弟弟聽說要包包子和餃子,都高興得不得了。下午,奶奶把大蒜、肉、韭菜和粉絲加上鹽、油拌均勻,做成包子的餡,再把早就和好的面拿出來,揉成長條,在切成瓶蓋那么大小的塊,壓扁搟成薄薄的皮,搟好以后,就可以包了。奶奶左手拿著包子皮,右手夾了些餡放進去,然后捏著一點包子皮,像折扇子一樣折出一些小褶皺,讓包子更好看,折好以后再捏緊了一轉,一個小巧玲瓏的包子就展現在我們面前了。
我和表弟看了一遍后就照葫蘆畫瓢開始動手做,我放好餡后,就不知道該怎么折了,只好叫爺爺再示范一遍,我照樣子胡亂折了兩三下,再把它捏緊,就算做好了,放在桌上一看,和奶奶做的真是天壤之別!我真羨慕奶奶那雙巧手呀!我就偏不相信我就做不好了,在家里,他們可老是夸的,于是我又開始做第二個,可是腦袋就是轉不動,手也不聽使喚,做出來還是老樣子。我看看表弟做的,真是笑得我們前俯后仰,比我做的還糟糕呢,他太小了,做出來的根本不是包子,倒是挺像一朵花的。
我們把包子皮包完以后,又搟了餃子皮。包餃子可比包包自容易多了,我拿了一張餃子皮,放了點餡,然后把兩邊的皮捏在一起,一個小小的餃子就完工了,雖然說還是比不上爺爺做的餃子,但是還是比包出來的包子好多了,表弟包的餃子也不錯,就是餡兒放少了點,做出來的餃子扁扁的。既然包餃子這么容易,我們倆一時來了興趣,一下就包了幾十個,實在是太有趣兒了。
晚上,我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和包子,心情特別好,雖然包子的形態各異,但并不會影響我的心情,因為那天我是我第一次包餃子和包子。我真是太興奮了!在西安過年,感覺就是不一樣呀!
成片的紅色,里面包含著節日的喜慶。
震耳的聲音,其中跳躍著節日的歡愉。
濃郁的香味,充滿著團圓的幸福。
家庭主婦們將對年的喜悅融入到了忙碌之中。勤勞的她們,為了讓一家過上一個好年,一入臘月就開始忙乎了。掃家除塵、購置年貨、張羅飯菜……一年到頭所有辛苦,全都化成了滿滿的幸福。她們將對家的`親情,全部都融進了三十晚上滿滿一桌年夜飯的味道中了。
春節是孩子們最期盼的節日。在他們眼中,春節是美味的飯菜、絢麗的煙花、炸開的鞭炮,以及一筆不菲的壓歲錢。興奮的孩子們一大早就玩起了花炮,將寧靜的空氣一下子炸開了。大街小巷中那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更是為春節平添了一份熱鬧與歡愉。一天下來,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洋溢著鞭炮一樣紅彤彤的色澤。他們將過年的喜悅,傾注在了那“噼里啪啦”的聲響里。
春節是老人享受天倫之樂的日子。三十晚上,全家人歡聚一堂,圍著桌子互相舉杯、道賀著,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祝老人身體健康、中年人事業有成、年輕人學業進步、孩子們快樂成長……無非就是這些簡單的祝福,但老人們看到這樣歡聚的場景,依然會露出如花的笑容。他們在春節里要的快樂很簡單,只是圖全家人的一個團團圓圓。
春節是上班一族難得輕松的時候。放下煩忙的工作,和妻兒走訪親戚,向父母敬一敬孝心,將思念和祝福傳遞給父母長輩、兄弟姊妹、摯愛親朋……他們在春節需要的是一種閑適的感覺和一份舒暢的心情。
春節是游子們對親人深深的思念。當千家萬戶團圓之時,一些人卻因職業特殊性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他們雖然默默無聞,卻一直在無私奉獻,他們舍小家、為大家,自己卻只能通過悠悠電波將愛和祝福傳遞給千里之外的父母親朋!
春節是什么?它是快活的忙碌,是歡快的玩耍,是相互的祝福,是美滿的團圓,也是默默的奉獻……它承載著每個人都無法割舍的感情和幸福。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15
我的老家在河北衡水,奶奶住在鄉村,春節是“百節之首”,而農村比其他地方要更重視春節,所以過年時,我的老家特別熱鬧。照衡水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初旬就開始了。
大部分人家一進臘月便開始置辦年貨,在衡水,大家并不是在超市內購買年貨,而是到鎮上的集市里去挑選,我們把這稱之為“趕集”。臘月的集市熱鬧而紅火,顧客多,小販也多,小販們站在大街兩旁,通常在地上鋪一塊布,或者是支起桌子,把商品放在上面,臨近過年,人們賣的商品的種類也跟著繁多起來,有人賣五彩繽紛的花炮;有人賣必不可少的爆竹;有人賣又甜又粘的各種糖果;有人賣零七八碎兒的小食品;有人賣紅紅火火的大燈籠;還有人賣各形各色、富有詩意的.對聯。為了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大人們必須來趕集。所以,一過年,集市上就變得人山人海。人們的交談聲與商販的叫賣聲摻和在一起,喧鬧而嘈雜。空氣中彌漫著糖果、食物的誘人香味。顧客東瞧西看,都想要挑到物美價廉的商品,而小販們則想盡辦法推銷自己的商品,想要在臘月這個“黃金時段”大賺一筆。一切都可以用“熱鬧”這個詞來形容。
臘月初八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泡臘八蒜。老人們找出一個罐子,把醋倒進里面,再把蒜頭包皮,蒜瓣放進醋里,封起來,準備做過年吃餃子時的佐料。等到年底,再將蒜撈出瞧瞧,你就會發現它已經“脫胎換骨”了,它被泡成了青色,色如翡翠,讓人胃口大開,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隨著春節日漸臨近,“年味”變得越來越濃。臘月二十三要過小年。在這一天,我們衡水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習俗——送灶。送灶就是指把貼了一年的灶王神像揭下來燒掉,然后再老人們會“請”一張新的灶王神像準備在除夕那天“接灶王”時貼上。在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吃很粘牙的糖,傳說是為了粘住灶王神的嘴,讓他在玉皇大帝那里不亂說話,保佑全家整年都過得風調雨順,無災無難。
過了二十三就變得非常忙碌,臘月二十四這一天,要“掃房子”,所謂“掃房子”,就是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把自己家的里里外外都仔仔細細地清理一遍,要在清理灰塵的同時把家里積攢的晦氣一起清除掉。除了這些,還得把自己家的家具移移位置,代表新年“萬象更新”。衡水,被稱為“美麗的年畫傳說”,貼年畫是衡水過年中一項很重要的民俗,各個人家都會在“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將提前購買好的年畫貼在墻上,把整個家點綴的喜氣洋洋,讓家里的氣氛變得歡喜。到了大年三十,家中的男人就得去“請神”。“請神”就是到自家的祖墳上,在正對著祖墳的地方放聲音很大的“沖天炮”,通過這個舉動來邀請“神”——已逝的父輩或祖輩回到家中一起過年。
除夕這一夜是最熱鬧的。走在街上,就聽到了每家每戶屋子里的歡笑聲,就聞到了每家每戶飄出的誘人酒肉香。來到家中,墻壁上貼好了五彩繽紛的年畫,大門前貼上了鮮紅的對聯,大家穿起新衣,圍坐在屋內,聽著門外噼里啪啦熱鬧的鞭炮聲,吃著大家精心準備,美味可口的團圓飯,聊著一年中自己經歷的不同的趣事,一副喜氣洋洋的畫面就這樣浮現。小孩子們最喜歡除夕,在這一夜,他們可以通宵盡情的玩耍,放鞭炮、看煙花、吃零食、聊趣聞……隨心所欲。這一夜就這樣就在歡聲笑語中度過。
大年初一要拜年。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在五點左右起床,打理好自己。然后煮一鍋熱氣騰騰的餃子,配上色味雙美,青如翡翠的臘八蒜,美美的吃完一頓后就要到街坊鄰居和親戚家拜年。這可是孩子們的“豐收日”。小孩們跟著父母去朋友拜年,進門后說兩句祝福的話,家里的主人就會親切而慷慨的給他們包個紅包;等到了親戚家,就會受到貴賓級的款待,他們又是倒水,又是給糖,時不時還抓一把花生塞到你的手里,非常的熱情。半天下來,等孩子們再回到自己家,想必兜里一定是裝滿了各種零食和許多紅包,臉上笑開了花!
在老家,過了正月初三,春節的“味道”就漸漸淡了下來,人們休息一段時間就要恢復正常生活了。春節就這樣在一眨眼間結束了。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16
照我們家鄉濮陽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二十三年味就開始蔓延了。街上和路上已經掛上了五顏六色的彩燈,紅紅的燈籠在枝頭對你微笑,街上有許多賣年貨的,樣樣都紅紅火火。
臘月二十三那天晚上要吃麥芽糖,寓著來年五谷豐登,從那時算起,就開始算過年了。
一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七,家家戶戶兩邊門框上,兩邊都貼了紅紅火火而又喜慶漂亮的對聯,多種多樣,不管上面寫了什么,個個都是有美好寓意的。
時間流逝的很快,剛過了臘月二十七,就到了除夕了,人們都把年貨準備齊全了,今年我們去奶奶家過年,中午略吃了一些,才到了四點,就開始全上陣了,都在準備年夜飯,就連平時不愛干活的弟弟都在廚房打下手。走進廚房,大家都有自己的“崗位”,有的做清蒸鱸魚,有的負責清洗食材,還有的在搟餃子皮。我的職責是幫助奶奶完成餃子的“定額”,我拿著一個餃子皮,用手捏了一些面粉灑上去,用小勺舀了一小團晶瑩剔透的蝦仁餃子餡,放到餃子皮上,再拿一張餃子皮蓋上去,用手捏緊餃子邊上,再用手輕輕捏出一個個的美麗花邊,一個“小太陽”就打大功告成了。你別說,猛一看上去,還真像一個小太陽哩!
到了六、七點鐘,年夜飯就一道接一道地端上桌來了,有熱氣騰騰的餃子,有香氣撲鼻的大排骨,即便看一眼就會勾引你肚中的一條條饞蟲,還有金燦燦的紅薯丸子,十分誘人,還有……對了,我們還包了三個福餃,里面包著硬幣,聽大人們說,吃到了福餃,來年就有福氣。我十分想吃到福餃。只聽一聲吆喝:“大家快過來呀,開飯了!”我聽到之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筷子伸到放餃子的盤子中,狼吞虎咽的往嘴里扒著餃子,希望能趕快吃到福餃兒。弟弟和姐姐也不甘示弱,往肚中送著大批的“養料”,爸爸笑著說:“你們這三個小饞貓啊!”靜靜中,只有咀嚼吞咽的聲音。過了一會兒,只聽:“耶”的一聲,姐姐興奮地一蹦三尺高。大聲宣布了一個“震驚”的消息:“我吃到福餃了!”我和弟弟一見到姐姐吃到了福餃,就十分的羨慕,并提高了吃的速度,當時我恨不得直接把一盤餃子都倒進嘴中,激烈到發生了看中一個餃子而又用筷子爭打的情況,突然我發現了一個隱隱透出金屬顏色的餃子,心中大喊一聲:走你!福餃是我的啦!便把餃子塞到嘴里,“喀”的'一聲,我的牙齒碰到了硬幣,仿佛碰到了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激動地滿屋子亂跑,心中立刻被喜悅所填充,心如一只白鴿在空中飛翔。同一時間,爸爸也吃到了福餃,弟弟看到沒有福餃了,很傷心,差點沒哭出來。爸爸安慰弟弟道:“沒事的,騰騰,叔叔把這個福餃的福氣讓給你好不好,這樣你就相當于吃到福餃啦!”這句話讓弟弟陰轉晴,全家在歡樂中結束了年夜飯。
春晚開始了,全家人都圍著坐在沙發上,有說有笑,對春晚的節目贊不絕口,一家人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新年的鐘聲,過了快樂充實的一晚。
初一,家家都去串親戚,大街小巷的人比除夕夜明顯少了許多,大家都在走親訪友,男人們中午前去串親戚,女人們則在家中接待客人。城郊濮上園開起了廟會,有賣糖人的,有賣小吃的,還有扔飛鏢、打槍等游戲,令小孩們無比快樂,恨不得逛十遍八遍的廟會。
花燈一開,春節的又一個高潮來到了,那就是——元宵節,晚上濮上園中,燈光展覽品一亮,便成了一個燈的夢幻世界,只見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有簡樸而不失美觀的大風車,有正在行駛中的美麗大帆船,還有一條“燈之走廊”和一條愛心之路”,感到如進入了天堂一般,心陶醉于其中,令我難以忘懷的就屬一個白色的馬車了,兩只由白色燈光幻化成的白馬飛奔而起,拉著一輛宛如一座夢幻宮殿般的白色馬車,簡直像是由銀光閃閃的白色鉆石組成的一樣,一瞬間,竟讓我認為白馬即將長出翅膀,帶著馬車飛到仙境之中,令人浮想聯翩。
正月十六日一過完,春節就算是結束了,人們都帶著對新的一年的憧憬與希望,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崗位和各自的學校,開始了那新的一年那美好快樂的旅程。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17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你最喜歡哪一個?我最喜歡春節。春節最好玩的事兒是什么?我想大多數同學都認為是放煙花,我也這么認為。因為它很漂亮,也有許多花樣。不過,你敢放煙花嗎?我以前不敢,但是上一次,我超越了自己。
大年三十悄悄來臨了。記得那天我特別高興,因為可以放煙花了。晚上6點,我迫不及待地問爸爸:“我們什么時候去放煙花?”爸爸說:“7點就去。”到了7點,我們就出發了。
到了樓下,爸爸用打火機點燃了一支搖花,我興高采烈地接過一支。那火光好似閃電,但美中不足的是它發出光亮的時間太短了,剛點著一會兒就滅了。
爸爸拿出“轉碟”,點燃了導火線,導火線燒到頭了,“轉碟”便開始四處亂竄,而且還發出五彩繽紛的光芒。
“來放‘轉碟’呀!”爸爸大叫。“我不敢!”我回答說。爸爸“挑釁”地說:“‘大寶塔’‘小寶塔’都敢放,‘轉碟’就不行了?沒事兒,快來!”我半信半疑,可是還想試一下,便提心吊膽地過去了。
“先點燃導火線,然后跑到我這里來。只要它發光了,你就‘過關’了。”我聽了爸爸的話,就真的以為這很簡單,于是有了信心。但畢竟是新手,萬事開頭難,前幾次都失敗了,還把身上穿的羽絨服燒了個大洞。我想:我不能退縮!我一定要成功!想到這里,我鼓足勇氣,又拿了一個。因為害怕,手都哆嗦了,連導火線也沒碰著。我深深吸了幾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點燃了導火線,然后跑去與爸爸會合。回頭看了看我的“轉碟”,只見它轉了起來,像個快樂的圓盤,發出了五顏六色的光芒。耶!我成功了!
接著我放了“魔術彈”。它的聲音很響,彈子的顏色也變幻莫測。比如你說下一個是紅的,蹦出去的卻是黃的;你說下一個是藍的,蹦出去的卻是綠的……我點燃了導火線,覺得有串圓球在上升,然后一個個彈子就躥出去了。有紅的,有藍的,有綠的,有黃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我還沒有看夠,它們就爆炸了。真可惜!
我又放了“降落傘”。點燃導火線,開始跟花炮沒什么兩樣,但是等它滅了后,有趣的現象出現了:一只小小的降落傘從天上晃晃悠悠地落了下來了。奇怪,天上怎么掉下來降落傘呢?
我還放了一大捆“躥天猴”。中間居然還摻著一些“冒牌貨”!爸爸說:“如果點燃了導火線,沒向上躥,千萬別靠近。如果你靠近了,那時候再爆炸就慘了。”我點燃了導火線,它一下子躥了出去,像一只靈巧調皮的小猴子爬樹一樣。
煙花快沒了,爸爸拿出最后一捆噴花,我拿了一支。煙花前方噴出一股火,好像在發射火箭。我發明了一種玩法:把有火的那頭扎進雪堆里,等它滅了里面就有一個大洞。爸爸則把木棍插進雪里,插七八根,一點,上面就噴出火,像蠟燭似的。然后我們一起唱“新年好哇,新年好哇……”有趣極了!以后我要再發明幾種玩法玩玩。
煙花放完了,但我還沒玩夠。正巧,鄰居家在放“飛機”,也給了我幾個。我把它放在地上,點燃導火線,原以為它會飛起來,沒想到它在原地打轉,一會兒就爆了。我正納悶飛機為什么不飛呢,爸爸說:“放扶手上試試,說不定好使!”我拿了兩個,把它們架在扶手上,點燃了導火線,它倆居然飛走了。我觀看著它們兩個的'飛行表演,只見“飛行一號”轉了個彎,差點撞到“飛行二號”上,然后“飛行二號”開始反擊,最后,“飛行一號”使用了“必殺技”——同歸于盡,自己爆炸了,“飛行二號”也被擊毀。真好玩!接著我又把“飛行三號”“飛行四號”“飛行五號”送上了天,它們開始了在空中的激烈搏斗,最后一個飛機使用“自爆裝置”,剩下的飛機全部墜毀。太精彩了!
我們的煙花放完了,這時,我抬頭向天空中看,空中有很多漂亮的煙花,時而如天女散花;時而如群星閃耀;時而如流星雨;時而如一朵盛開的花,把家鄉的夜空打扮得異彩繽紛,我真羨慕啊!
那天,我做了一件事,卻有兩種收獲,一是玩得很痛快;二是超越了自己,克服了困難,學會了放煙花。那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除夕之夜!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18
時序進入臘月,接近年關,小城還沒有下過一場雪,人們都在盼望著雪潤大地。街道兩旁梧桐樹上掛滿了紅燈籠,華燈初上時分,小城人來人往、車來車往,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快過年了,天南海北的人,這個時候都朝著自己的家鄉涌來。追尋著那濃濃的親情與久別的友情。大家會不約而同地說一句話:過年好啊!
臘月的年關氣氛隆重而熱烈。家家戶戶都有置辦不完的年貨。街市上人頭攢動,擁擠異常,熱鬧非凡。有擺書桌寫對聯的老先生,有賣鍋碗瓢盆日雜用品的,有賣各類煙花爆竹的,也有賣瓜子花生糖果的,小商小販的叫賣聲、吆喝聲不絕于耳,人們討價還價,熙熙攘攘。老街新街商鋪林立,年貨是琳瑯滿目,異彩紛呈,應有盡有。各個村寨的老人、小孩、婦女、中年男子、異地歸鄉打扮時髦的姑娘小伙兒興致而來,滿載而歸,幸福都掛在了每個人的臉上。
這邊村里的殺豬場上,一口大鐵鍋早已架好,水已經燒沸,滾燙著冒著白氣。五六個壯漢下到豬圈,摁住那頭大肥豬,只見屠夫手握屠刀,手法嫻熟。可憐一頭豬啊,扯著嗓門一聲聲吼叫,聲聲刺耳,好似就要劃破那天邊的云。隨著屠夫手起刀落,豬血流了大半盆,掙扎著,喘息著,以至于漸漸無力,奄奄一息,直至一動不動。大伙兒將死豬抬到大水鍋里,用毛石攛掉豬毛,洗得白白凈凈之后,就用鐵鉤子把兩條后腿倒掛起來,割掉腦袋和尾巴,將豬身子分劈兩半,取出內臟,舀鍋內熱水不斷沖刷。豬肝、肺、腎、腸、肚、心等放在一個大盆里。最難弄的是豬腸,要翻腸后不斷反復搓揉捏洗。等豬殺畢了,有人嚷著要豬頭,有人要豬下水,有人要豬蹄,有人要排骨,有人要后腿肉,有人要前腿肉……,真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一頭豬,三下五除二就被分了個精光。主人家卻只留下些沒人要的肉,可是他卻很高興,一是鄉親們賞光,二是滿足了社會需求,有種小小的成就感。
記得小時候,年前母親要蒸上百個饃。饃有糖包餡兒的',有粉條豆腐餡兒的,有大肉餡兒的等。我是沒有顧忌的,每年這一天,一次要吃五六個饃呢,真解饞,過年真好。有一次,過年走親戚,爺爺帶我去看望姑婆,他胳臂上挎個小圓籠,里面裝的是拜年的禮物。過去農村生活清苦,只有一瓶白酒、十余個玉米面饃或白面饃、一斤掛面、一斤白糖、一瓶水果罐頭、一包餅干、一包點心、一包豆角糖、一包麻花等禮品可選,不像現在禮物都包裝精美,不僅有煙有酒,還有奶有茶。倘若去哪一家拜年的話,只需依據親疏關系從中選定四樣即可,俗稱“四色禮”。饃饃數量定是雙數,罐頭里面裝得有橘子、蘋果、桃、櫻桃等。看起來,姑婆大約有八十歲了吧,牙齒全部掉落,嘴都窩了回去,皺紋很深。因為冬日天冷,她就蜷坐在炕上,見到爺爺帶我來看望她,很高興,說:“狗蛋,哦,我狗蛋,讓婆看看我娃,哎喲,看我狗狗親的喲親的”。她與爺爺拉著家常,我自顧自的出去玩耍。后來,在表叔家吃飯,席間“發紅包”是必不可少的,記得我的紅包是一張嶄新的伍角錢。我可高興了,因為小賣部的糖、炮、氫氣球等,每樣兒只不過幾分錢。那個時候似乎大家都很窮,但是總覺得人與人之間人情味十足,其樂融融。
時至今日,爺爺奶奶已離我們而去,每年除夕、正月十五我都要回老家給他們祭墳。在墳頭上擺上祭品、燒紙錢、放鞭炮、點蠟燭,以示紀念。鄉親們不管路有多么遠,都早早地趕回家鄉,祭拜祖先。
正月天鬧新春,各個社區的藝術人才都派上了用場。只聽見鑼鼓喧天,你看那大貝殼,兩個貝瓣,一開一合;你看那大頭娃娃,有男有女,身穿綢緞衣裳,扭動起來夸張又搞笑;你看那兩條舞動的長金龍,二龍戲珠,十來號青壯漢子舞動金龍追逐著一個大珠子,在場地穿梭游走,那彩繪的龍紋身真漂亮呀,龍嘴一張一合,露出紅色的火舌,并不時吐出火花,夜晚效果特棒;你看那兩頭黃毛大獅子,共由五人表演,兩兩舞獅,一人玩轉繡球,只見兩頭雄獅你爭我搶、上躥下跳鬧繡球,放鞭炮,場面熱鬧喜慶,讓人回味流連。在場地鬧夠了以后,就會挨家挨戶敲鑼打鼓耍獅子,主人會放鞭炮,發紅包,主人越熱情,獅子就會舞得越熱鬧,也就預示來年這家人會興旺發達、一切順利、福氣旺、運氣旺呢!
家鄉的年味兒依舊是濃濃的,讓人記憶猶新。我想,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種揮之不去的年味兒吧!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19
上周三的班隊會主題是《春回大地,感受年文化》。
說到過年,同學們個個情緒激動,興趣盎然,爭先恐后地舉手發言。“老師,我來講‘年’的故事!”“老師,我來講我們家鄉的過年風俗,肯定你和同學們都沒聽說過!”“老師,我來講貼春聯的來歷!”“老師,我來講為什么要發壓歲錢?”“老師,我要給大家講一講除夕夜為什么要守歲?”……喲,孩子們知道的還真不少!聽著孩子們的講述,我們都沉浸在濃濃的年味里了。
突然,一個孩子說:“老師,你們小時候怎樣過年的呀?給我們講講吧!”“對!老師,給我們說說你們的'風俗習慣吧!”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好吧。老師今天就給你們講講可能你們都不知道的過年習俗――取凈水。”我開心地說。孩子們一聽,立刻安靜下來,個個撓撓耳朵,身子坐得筆直,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我的故鄉有一口古井,井口呈三角狀,寬約二三米。那水一年四季晝夜不停地從山肚子里流淌出來。每天供幾百戶村民飲用,從未干枯過。那井水甘洌清甜,可直接飲用。尤其是盛夏時節,人們口渴了,就直接舀一瓢咕咚咕咚地一口氣喝個痛快。古井上方有一塊巨大的巖石,石頭上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要三四個大人才合抱得過來。村里的老人們都稱它為老神樹。很多樹根都裸露在巖石上,像老人們手上暴露的青筋一樣。一部分根直伸到井里,白生生的,隨著水流輕輕地搖擺著。不僅如此,井里還有一群群青黑色的小魚快樂地游來游去。這些小魚大多是三四寸至五六寸長。有時候人們來取水,一桶打下去,還會取到一條小魚呢,但人們總是把它放回去。每年過年,人們用水較多,但也從未見井水少過。你取多少,它就滿上多少,總是那樣取之不絕,用之不盡。
記得小時候在家過年,每當除夕之夜凌晨的鐘聲一響,村里鞭炮齊鳴。爺爺或是父親就拿起勾擔(挑水用的一種扁擔,兩頭有鐵鏈鉤子。),挑著水桶,帶上香燭和一串鞭炮去取凈水。因為好奇,我和姐姐也常常跟著去。
到了井前,只見爺爺輕手輕腳地放下水桶和勾擔。在井邊點燃香燭,作揖磕頭,并說著一些感謝水神和乞求水神保護保佑祖祖輩輩們有水喝的吉利話。然后燃放那一串紅紅的鞭炮。等到一切恢復了平靜,爺爺才打上兩桶凈水回家。一路上,扁擔咯吱咯吱地唱著歡歌,井水也不忘了滴滴嘟嘟地沿著桶邊流下來給小路畫上美麗的曲線。那一夜,隨著爺爺第一桶凈水取回家,村民們也陸陸續續去取凈水了。那時的我總是不明白村里的人們為什么除夕之夜要取凈水。爺爺總是說有三個意思,一是要感謝井神和水神滋養了我們祖祖輩輩。二是我們做人做事都要像凈水那樣干干凈凈,清醇可口。三是取回凈水,我們一年到頭都慶吉平安。回到家,奶奶早就拿著個干干凈凈的新碗候在家門口,等爺爺一放下勾擔,就趕緊舀一碗凈水恭恭敬敬地放在供桌上敬獻祖先。然后,爺爺才把凈水倒在缸里。
長大后,取凈水就是我和姐姐的事了。每年除夕夜,為了第一個取到凈水,我們姐妹倆總是不等新年鐘聲響起,就早早地挑著水桶到古井邊等候。只要鐘聲一響,我們就點燃香燭,然后挑著凈水開開心心地回家。要是運氣好,我們還會打到兩條小魚回家。在平時,爺爺準會叫我們把小魚送回井里,但是,除夕夜的小魚爺爺是不會讓我們給送回去的。他總是樂呵呵地說:“年年有魚(余),好兆頭!”說完讓我們把它放在水缸里好好養著。這時,一家人總免不了開心地圍著水缸看著這條給我們家帶來好運的小魚,心里更加感激默默為我們奉獻的古井。
“老師,現在大家都喝自來水了,還取凈水嗎?”一個學生的問話,把我從回憶中拉了回來。“親愛的孩子們,雖然我們現在喝自來水,但是,很多人依然取凈水。我雖然離開家鄉幾十年,但是,取凈水的習俗我依然保持下去。每年除夕之夜鐘聲響過,我就打開水龍頭接一桶凈水擺著第二天喝。”“今年除夕夜我也要取一桶凈水。”同學們紛紛議論著。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20
又是新的一年,我們已經把20XX給“趕走”了。把20XX這個新的年氣給“迎來”了。它來臨之前便會送給我們一個大大的、神秘的“獎勵”。那便是眾人仰慕的,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春節。
這一天,我早早地起了床,打開日歷,一眼望到的就是離得不遠的春節了。我太興奮了!春節穿新衣、剪春聯、放炮竹、吃餃子……這些都是過春節必備的要素。我急忙的像閃電一樣把我在網上訂購的新衣服拿出來看一下,這時候我媽和我爸也被我那洶涌的氣勢給“震”起來了。我把昨天在大街上買的紅紙拿出來了,讓我媽媽剪。我媽說:“就不是個春節嗎,就把你樂成這樣?”我反而有理的說:“春節是新一年來臨的預兆,家人團聚的日子,在外地干活,想家的大好日子!也是最喜歡的節日!”我媽也被我無人能敵的精神“制服”了。于是我媽就去剪春聯了。
這一天便是除夕了,太棒了!明天就是春節了。我媽剪的.春聯已經完成了,非常好看,上面是幾個小人在握手,上面還有一個福字。然后我爸就去街上買炮竹了,我特意的囑咐爸爸一句:“買大一點、長一點,把新年過得熱熱鬧鬧的!我爸說:“你小子,平時過什么節日都聞之不理,過個春節,你倒是很有勁啊。好就買大的、長的!我的臉上笑意持久,心里則更高興不過了。晚上,不是有個規矩嗎。除夕之夜,要守歲。我我媽和我爸一塊在那兒受歲,我們的電視也陪著一塊守歲。過一會兒不久。天上便多了一份大大的、美麗的色彩--煙花,可美麗了。一點火,“唰”的一下就飛上了天空!然后天上五彩繽紛,砰砰砰……我們家也不甘下風,早就準備好了煙花。我要明天回家放,因為明天放會更熱鬧!
在開車回家的路上,這些人比我們起得更早,因為他們要放炮竹,一路上砰砰砰……大地上多了一層地毯!這層地毯是紅色的,這樣顯得年更美好了!不久便回到了家中,看到了我奶奶正在包水餃,奶奶說來啦。我們手中提著年貨回家啦!我也看到了我大爺和我大娘正在做飯菜,餃子包好了,開始下鍋了,香噴噴的餃子氣味,我的口水已經在蠢蠢欲動。看見水蒸汽越來越強大,我也知道餃子已經快熟了,開始出鍋啦。餃子已經從白色的面粉變成了黃色的食物,開始上碟了,再配上奶奶釀的醋,簡直就是老鼠配大米!我們要開始吃團圓飯了,路上不僅只有餃子,還有魚、豬頭、鴨子、羊腿、雞肉、羊奶,包括飲料、果汁,還有我爸和我大爺老爺我奶喝的啤酒。我沒想到我大爺來也了,大娘、我姐、我哥都來了!這個年過的更有趣味了!我打開電視中央衛視里全是各地方人過新年的熱鬧場面,還有一些在外地干活的人們,也紛紛做火車回家了,太幸福了!飯后我們要放炮竹了,我爸剛想找打火機放炮竹,我說:“慢著,爸,今年的炮竹就由我來放吧!”我爸不放心,開始拒絕了。我堅持不懈,最終--打火機還是落到了我的手上。我戴上了帽子,捂上耳朵,一點火,我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的跑。砰砰砰……把我嚇到了。炮竹非常的長,有十幾米,其中大炮雷占一半,放了大約半分鐘,我們的門口也鋪上了地毯。
其實我忘了說了重點--那就是磕頭。獲得紅包!我在早上起來后,這么早的讓我媽爸起床,就是為了獲得紅包。我說:“爸媽做好,我一人磕三個頭”。我一跪,一個、兩個、三個。然后我就起來,一會兒我媽抽出抽屜,拿出兩個紅包,我直流口水,拆開一看,一共四張大大的紅票。立馬送到我的存錢罐里,然后開車回家第一件“大事”。就給爺爺奶奶拜年,又獲得了四張紅票。我的大爺大娘來的時候,我又磕了頭,又獲得了四張。我的存錢罐已經有了十二張啦!你會問,上年及好幾年的拜年錢哪去了?我只能說被媽媽給收走了,今年我可不會了!我要自己花,買炮竹玩,買新衣服穿!
晚上,天上砰砰砰……全是美麗的煙花,太美麗了,象征著一年的幸福!
我喜歡的春節就是這么隆重,幸福春節是新一年的開始,是家人團聚的日子,是個幸福的節日!我愛春節!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21
眾所周知,春節是一年來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我們通常稱為過年。春節意味著舊的一年的結束,新的一年即將開始。
關于春節的起源,流傳最為廣泛的一種說法是: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都生活在海底,平時不會出來活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傷害村里的百姓和牲畜。所以,每到除夕這天,村子里的人們都會帶著一家老小去深山里避難,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正當年襲擊村子的時候,突然傳來噼里啪啦的響聲,一位老人身披紅袍站到年的面前,年大驚失色,狼狽不堪地逃回了海底,再也不敢襲擊村子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聲。從此每年除夕,家家都會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
除夕這天,全家人都沒有閑下來,忙的不亦樂乎。我和弟弟妹妹負責打掃衛生,爸爸負責殺雞宰魚,媽媽負責張羅晚飯,一些瑣碎事就交給爺爺奶奶打理。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到處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春節的熱鬧氣息淋漓盡致的展現在眼前。我家也不例外,提前買好了一副對聯,還有一個福字。爸爸把對聯方方正正地貼在門上,我跟爸爸說福字讓我來貼,爸爸答應了。正當我準備把福字往門上貼的時候,爸爸趕忙阻止我,說:‘福’字應該倒著貼,是‘福到’的諧音,意味著新的`一年福氣會到我們家。我點了點頭,原來還有這種講究,中華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吶!
到了晚上,就是吃年夜飯的時間了。媽媽在廚房做飯燒菜,媽媽的手藝可好了,我最喜歡吃她做的菜。媽媽在廚房里一刻也沒有閑下來,我也在旁邊打打下手,有時候趁媽媽不注意,禁不住誘惑的我還用手拿了塊肉吃,真的是太好吃了!廚房里彌漫著各種菜的香味,弟弟妹妹這兩個小饞貓也聞著香氣進了廚房,迫不及待地詢問著什么時候能吃年夜飯,說肚子已經餓的咕嚕咕嚕叫了,媽媽說馬上就好。
在吃年夜飯之前,爸爸要先在外面放鞭炮和煙花,那個時候,其實四面八方都已經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我特地跑出去看煙花,為了避免引起火災,煙花爆竹要選擇空曠的地方燃放。不同的煙花放出來有不同的形狀,它們飛上天空,炸裂的那一瞬間把夜晚的天空照的璀璨奪目,它們像一條條巨龍騰飛而起,像銀蛇飛向天空,還有的像天女散花,布滿了整個天空,看到這絢麗多彩的景象,我驚喜的叫了起來。
準備好飯菜,我和媽媽一起把飯菜端到了飯桌上,雞鴨魚肉,熱氣騰騰的火鍋,看著一桌子菜,聞了聞撲面而來的香氣,口水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其實家家戶戶的飯桌上都少不了大魚大肉,并且魚是必不可少的,它代表著年年有余。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在一張桌子上津津有味地吃著團圓飯,有說有笑,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吃完團圓飯,就到了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環節了,那就是領壓歲錢,這是小朋友最開心的事情。其實壓歲錢也是有來歷的,它的寓意是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子最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領完壓歲錢,我和弟弟妹妹就會去家門口放煙花。我拿起打火機,點燃了沖天炮的導火線,把它拿在手里,對著天空發射,一般這種煙花能夠發射十幾下,等攥在手里的這一截也變燙了,就說明它已經消耗完了。只見弟弟拿起一個蝴蝶放到地上,點燃它,然后趕緊跑開了。它旋轉著飛向了天空,不一會兒,就落到了地上,綻放出一瞬間的光芒,卻留下了永恒的美麗。我拿起一個碩大的爆竹,不知道它燃放出來好不好看。點燃它,等待了許久,只聽得砰的一聲,它炸開了。我們都非常疑惑,咦,怎么什么都沒有?突然,從天空中慢悠悠地飄下來一個降落傘,原來是這樣啊!
我們燃放完所有的煙花,就到了春節聯歡晚會的時間了。于是,我們待在溫暖的被窩里看著春晚,春晚的節目豐富多彩,有小品,歌舞,雜技,魔術演員陣容強大,看著看著,不知不覺就到了第二天
大年初一,我們一大早就起床了,跟著爸爸家家戶戶去拜年,可高興了。大年初二是走親訪友的日子,我們通常都會去外婆家吃午飯。
春節真熱鬧,我愛春節!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22
很早很早以前,人們只看到日出日落,月盈月虧,天冷天熱,卻不知道一年有多少日子,更不懂春夏秋冬四季,只是憑著感覺走,糊里糊涂過日月,萬年與春節。后來神農氏教種莊稼,究竟哪種莊稼何時下種,何時收割也不清楚,這就難免減產失收,甚至勞而無功。怎么辦?誰也一時拿不出個辦法來,連天子也很焦急。
相傳有個叫萬年的年輕后生,腦瓜子非常靈光。他想:種莊稼,不摸清節令怎么行呢?一日,他上山砍柴,在休息的時候,他看到太陽由東往西轉,樹影卻由西往東移,不快不慢,不偏不停。回到家后,忽發奇想,在一個圓盤上,刻出了十二個等距的記號,然后在盤子中央豎一根小木樁兒。取名為“日晷儀”。將晷儀放在太陽下,測目影計天時。用這個方法便測出太陽幾時出來,幾時落山,不同季節的日夜長短。可是,有太陽的時候可以測定,夜間和陰雨天就不好辦了。一次,他到泉邊喝水,崖上的泉水叮咚叮咚地往下滴,很有節奏。從而受到啟發,經過多次研究,做了個五層漏壺,壺里裝上水,象山泉一樣不停的往下嘀噠。就這樣,他用日晷儀和銅壺滴漏的兩種辦法來計時,觀察記載了好久好久,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周而復始,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這時候,天子也為節令不明,影響農業收成大傷腦筋,便封阿衡為節令官,叫他制定歷法。他想來想去,也想不出頭緒來,便胡說什么“天時由天定,凡人不可知,想得好收成,必須拜神靈。”天子信以為真,便號令天下,設臺祭天,自己也帶領文武百官到天壇祭祀天神。可是折騰了好一陣子,任何效果也沒有。正趕束手無策當兒,萬年帶著日晷儀和漏水的銅壺來朝見天子。他當場進行試驗,并根據自己多年測定的結果,說明了冬至點,講清了日月運行的周期。天子聽后,龍心大悅,萬年留下,并在天壇前筑起高高的日晷臺,漏水亭,還選了十二個童子交萬年使用,老師筆記《萬年與春節》。
過了一段時間,天子讓阿衡去向萬年訊問制歷情況,萬年拿出自己制作的草歷說:“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季,一歲月有十二圓。”阿衡聽罷,夸獎了萬年一番,見到天子卻說:“他是個鄉下人,能制出個什么歷法來,不要聽他瞎吹牛。”天子聽了半信半疑,親自召見萬年。萬年說的口口是道,入情入理。天子把阿衡罵了一頓,說他“自己沒本事,還妒忌賢人。”阿衡從此對萬年懷恨在心。暗想,他今后要制定出歷法,我的飯碗豈不被砸了?
于是,這個狠心的家伙,用重金收買一位刺客,決心除掉眼中釘。只是萬年整天整夜不離天壇,而天壇戒備森嚴,無法下手。出于無奈,趁中午萬年上日晷臺觀日影時,他令刺客箭射萬年。萬年右臂受傷,應聲倒下。童子大喊,衛士出動,一下兒抓住了刺客,送入朝中。天子親自審問。刺客供出了阿衡。結果阿衡被推出斬首,天子親自到天臺看望萬年的傷勢。萬年指著天上的.申星說:“現在申星追上了蠶百星,星象復原,子時夜交,舊歲已完,時又始春,清皇上定個節吧!”
“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天子接著道:“三年來,你為制出歷法,嘔心瀝血,真是勞苦功高呀!今日你是遭到奸臣暗算,受了重傷,你就隨我到宮中治療,咱們共度春節吧!”
萬年答道:“承蒙皇上厚愛,臣萬分感激。只是這個歷法還沒有最后定準,還需將歲末尾時閏進去,否則,年深日久,節令又要紊亂,貽害后世。我負了輕傷算不了什么,還是留我在這里繼續研究吧!”
不知又度過了多少個酷夏嚴冬,萬年經過細心觀察,精密推算,終于制定出了較為完備的歷法,當萬年將歷法捧交給天子時,天子見他滿頭白發,深為感動,逐將這第一部歷法命名為“萬年歷”,并封萬年文日月壽星。直到今日,每逢春節,人們愛在屋內貼上壽星圖,據說就時為了紀念功高德重的萬年。
春節,在我國不同歷史時期又不同的含義。漢代人們把二十四節氣中“立春”這一天稱為春節。南北朝時,人們則將整個春節稱為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皇朝,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開會,才決定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23
早已習慣于大年三十在鄉下老家度過。在鄉下總能使你感到質樸的民風,濃厚的年味,親人的團聚和一種人之初,性本善的返樸歸真的原始感受……這些都是喧囂的都市所沒有的。
在過年的那段時間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我可以吃好多好多的好東西,還可以出去玩,不過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發生了一件令我哭笑不得的事。
那天晚上,一心想到的就是吃個痛快!一想到吃,我就來勁,忙向爸媽建議做這做那,媽媽是我家的主廚,因此做什么由她這位裁判來決定,媽媽說:“很久沒吃過餃子了,包些餃子吃吧。”我們都非常贊同。
決定做什么以后,我們便分工進行了,爸爸做肉餡,媽媽揉面,我和姐姐燒水。我們干起來都十分有勁,不到半個小時,肉餡弄好了,餃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燒開了。媽媽便熟練地包起餃子來,我和姐姐也學著包起來,我好不容易包了三個,說:“累死了,還真難學啊!”媽媽說:“我就天生會做啊,不吃點苦,不努力學,怎么能學得好呢?”我聽了有點慚愧,便吸取教訓,重新揚起風帆,認認真真地包了起來,這下做得更快了一些。這就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什么都應該刻苦。過了大概二十多分鐘,揉的面已經全部做成了餃子,我和姐姐燒的水也已經在鍋里翻江倒海了。媽媽便把餃子放進鍋里,煮了起來。媽媽在中途還加了一些佐料,使餃子更加好吃,約摸過了十多分鐘吧,媽媽便把餃子撈起來,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還放了一些湯。
可是在我端碗的時候不小心把碗摔在了地上,這時我媽媽出來了,看到了地下摔破的碗,就說了一句:“碎碎平安。”這時姐姐聽了這句話,也隨手拿出個碗,摔在了地上,嘴里還一直說:“碎碎平安。”在那天,我們家一共摔了三個碗,兩個是故意的,另一個是不小心的,你說氣不氣人?好不好笑?
氣歸氣,可是我們過了一個開心的年。 盼啊,盼啊,春節終于來臨了,伴隨著時鐘的敲響,我們又迎來了美好的傳統佳節——春節。
門邊,爸爸正在小心翼翼地貼春聯。爸爸貼的很好,一朵春聯不偏不倚的被貼在門的兩側,上面貼上橫幅,中間又貼上一個倒著的“福”字,福“倒”,福“倒”嘛!看著爸爸這一流的貼春聯技術,我和媽媽也只能睜大眼睛在一旁看著了。要是我貼,指不定會貼成什么亂七八糟的樣子呢!
晚上,我們一家還做起了團子。將準備好的豆沙餡料包進面粉團內。看似簡單,媽媽倒是包的有模有樣,我包的總是奇形怪狀,要不太扁,像餡餅;要不太厚,餡可能只能嘗到一點,剩下,只能吃面團了。想著,都覺得難吃啊。不知道做到第幾個團子,終于能做得又圓但又大小適中了,不容易啊。一旁的媽媽見我臉上都有面粉,活像一個大花貓了,不光自己笑,還將爸爸叫來看我的囧樣。而我,則跑去洗手間一照鏡子,也哈哈大笑,簡直是個白臉妖怪。在歡聲笑語中,年味仿佛又濃了許多。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年飯。我們也不例外。
飯桌上,全家人邊吃飯邊聊天,要是平時在飯桌上嘰嘰喳喳,肯定是要被長輩責怪了。爺爺和爸爸邊酒邊聊天。突然爺爺好像有重要的事情要說了,皺起了眉頭,還有點嚴肅。爺爺語重心長地說:“工作是重要的,可是不要忘了家庭,出去應酬少喝點酒,傷身體啊!”聽了爺爺的話,爸爸連連點頭。見爸爸點頭了,爺爺的眉頭也慢慢舒展開來,如同撥云見日般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奶奶見了,在一旁說道:“好了好了,大過年的,不談這些嚴肅的事了。”才三年級的妹妹,也學著奶奶催人的樣子:“就是,就是,快吃菜,菜都要涼了!”看著妹妹的樣子,全家人都笑了。
陽臺上煙花一朵一朵地呈現在我的眼前。有的如同秋菊,金燦燦的,顯得十分華麗;有的`像一朵朵雍容華貴的牡丹;有的好似七彩玫瑰……天上的星星又如滿天星,墨藍的天上如同一片片花海……在窗邊觀賞的我也被這幅美景給驚呆了!閉了眼,仿佛自己正置身于這片“花海”,一只只蝴蝶從身邊飛過,花香撲鼻,真是美極了!
春節就應該這樣,快快樂樂,全家團圓,不是嗎?
春節,是一朵煙花,五彩斑斕的,在星空中綻放著。
春節,是一桌熱氣騰騰的年夜飯,美味可口,溫暖人心。
春節,是一家人幸福的團圓,和諧,美滿。
春節,是每個中華兒女的美好祝愿,為擁有這個美好的傳統佳節而快樂,自豪!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24
我的家鄉在江門,江門市現轄蓬江、江海、新會三區及臺山、開平、鶴山、恩平四個縣級市,轄區范圍俗稱“五邑”。共同的歷史,同出一宗的地緣人緣,加上海外對五邑的影響,使江門五邑展現出豐富的民俗風情。
20xx年,江門及下轄各市城市建成區總面積198.87平方公里,其中江門市區(蓬江、江海、新會)城市建成區面積108.62平方公里。
全市常住總人口410萬,人口密度405人/平方公里。“五邑話”是粵語的一枝,是五邑地區的主要方言。
江門五邑是全國著名僑鄉,有“中國第一僑鄉”之美譽。祖籍江門的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現已達376萬,分布在全世界五大州107個國家和地區。江門五邑籍華僑、華人中,分布在亞洲地區的占20%,美洲占70%。
江門在過春節的時候,大街上是一片繁華的景象,在街上,你可以看到到處是都是張燈結彩,每一棵樹上都掛滿了彩燈。你無論走進哪一個商場,都會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和很多前來購買的人們。真是其樂融融。
在過節時,我們有如下習俗:
1.貼春聯
春聯是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桃梗”演變而來的。《淮南子》上說,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著滅降福的咒語,一年一換。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過春節時心血來潮,令人將桃樹削片,他提筆在上面題寫了聯句:“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春聯了。至于春聯這一名稱的正式誕生,則在明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時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須寫春聯一副,以綴新年”。以后,春聯得以推廣,沿襲至今過年時,各家各戶都貼春聯,以示吉祥,喜慶。
2.年夜飯
在大年30晚上,家家戶戶都會團聚在一起吃團年飯.當然,這是新年的第1餐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里吃,也可以在長輩家里吃.對于團年飯的菜式和菜數都是有很嚴格的規矩的.在我們家.每年的團年飯上都得有8道菜,其中魚和雞是必不可少的菜.魚象征年年有余,而雞又是廣東人最喜歡的食物.它們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呢!
3.徐夕夜晚上0時放鞭炮
在大年三十晚上的0時整放鞭炮也是一種特殊的習俗,它寓意著"辭舊歲,迎新春".對于迎接新春還有一種說法叫做"守歲"這么說吧,"守歲"其實就是指從大年30到初一期間不睡覺.對于大部分年輕人來說,這是玩的最好時間.當然這也不是盡然的,有些老當益壯的老年人也會和著年輕人們一起鬧新年呢!但江門市區禁放鞭炮已經好多年,只有在農村才可以燃放,今年的年30晚12點正,江門很多人放煙花,漫天煙火美麗極了。
4.應節活動
年初一,喝早茶。這是江門歷來的慣例,一早到酒樓找座位,如果你不夠早的話,就沒有座位,一般是公公、婆婆先到酒樓,因為他們起的早。每年春節都是爺爺去找位置,找好就叫我們,總之在春節酒樓都是人山人海,十分的熱鬧。初二、初三日鄉鎮都會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如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群結隊盡興游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5.紅包
派紅包是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給紅包后輩,能掙錢的后輩也要孝敬長輩。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今年我領的紅包夠我交學費呢。
6.拜年
給家人鄰居拜年也是有規矩的,在大年初一,必須去爺爺奶奶家拜年,初二的時候則必須去外公外婆家拜年,只有到了初三和初四才能外出給街坊鄰居家和朋友家拜年。
7.穿著
我們在過年時一般都穿紅色的衣服,大人,小孩都一樣。因為古時候有一種兇猛的怪年獸的。所以,直到現在,也流傳春節也穿紅色。
江門過年時一般會在農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彩,晚輩向長輩敬茶。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我們江門人在春節招待客人時一般用瓜子,糖果,年糕來招待,因為糖果表示甜美,年糕表示年年步步高,在新的一年日子過的幸福,美滿。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25
“噼里啪啦——咕咚!噼里啪啦——”,隨著煙花爆竹的聲聲炸響,一個名為春節的幕布便在千家萬戶的萬思千盼里,在迎春臘梅的欣然笑臉里在麻雀燕子的歸家小曲中被扯了下來。雖然萬物皆眠,但我們仍然在這普天同慶的日子里,喜悅在大街小巷。
一到春節,街上的走親訪友的男女老少便都多了起來。無論是誰,在這日子里都要左拜右訪,互相說一句“新年好”,而長輩們在這個時候就會給小輩們一些紅包,俗稱“壓歲錢”。大人們說,把壓歲錢放在自己的枕頭下,能使我們來年健健康康,快快樂樂。這就叫“拜年”。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便拽著父母出了家門,扭頭便到了鄰家的大門前,輕輕叩門,大聲喊一聲:“叔叔,新年快樂!”叔叔便匆匆跑了過來,打開了大門,一邊不停說著謝謝,一邊一手拍拍我的肩,一手塞給了我一個似乎早已包好了的紅包。臉上欣喜的悅色不覺淌露了出來,抱著紅包跑開了,只留下了一句輕飄飄的“謝——謝——叔——叔……”
如是幾番,一輪紅日默默滾上了那高樓的頭頂,街上突然涌現出了一群人,也不知在看什么。我好奇心旺盛,落下了父母就向人群沖去。我仗著自己個子小,更靈活,頭頂手撥腳蹬地,像泥鰍似的鉆到了人群的前端。可再怎么擠人群也擠不開了,我心急如熱鍋螞蟻,只得邊跳邊拼命用雙小眼睛掠過。
一跳,一根桿子轉啊搖?
再跳,一個龍頭蹦啊跳?
是舞龍!
我全身都震悚起來,不管三七二十一,愣是戳破了人墻,終于一睹了舞龍的真容——那龍渾身通紅,用金絲線編出了五官和身上的'花紋,咋一看,真是有幾分神氣。前面是一個年輕而結實的大漢操縱著手中的繡球。向舞龍的后面望去,隱隱約約有長長的一條“神龍”。很快龍的身子,龍尾全部出來了。那龍頭似乎總是跟著一攬子動,他們的領頭每揮一次竿,后面的人便頗有靈犀地一個接一個接了上去,整個龍體仿佛在天上遨游,只是偶爾下凡來看看罷了。有好幾次繡球差點兒就讓龍頭給咬到了,而前面的大漢卻好似有意與這天上神獸玩玩,靈活交替著手里的桿子,龍不斷做出新花樣,他也不斷做出新把式。
你看那龍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時而飛舞,時而盤旋,花樣百出,有時龍尾在上,龍頭從下鉆過,有時龍尾順著龍頭盤旋。當龍快咬到繡球時,鼓聲便越來越快,讓人感到十分緊張,當龍身舒展時,鑼聲又變得十分歡快,讓人感到輕松。周圍一陣陣的叫好聲震耳欲聾。我趕緊牢牢捂緊了耳朵。他們一舉,一晃,一搖,一仰,卻不自覺鼓聲遠去,緩緩淹沒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我愣愣地望著早已迷失的舞龍,心中有些感慨,可耳朵卻突然一疼……
天色漸晚,天空的臉色變了,變得漲紅,又變得橙黃,照在大地上,著了火。我被父母拎著耳朵提回了家,被迫乖乖與父母包餃子。父母將豬肉剁碎,加入鹽糖,揉勻,加入香油、蔥花,攪拌均勻,餃子餡便算好了。父母拿出備好的面皮,抽出一片,從餡里挑出一些餡料塞進了面皮里,隨即用兩指捏緊,折上一個個褶皺,輕輕地放進了鐵盤中。直到餃子在鐵盤中再無落腳之地,那兩雙手才肯罷休。媽媽點上灶,煮了一鍋滾水,不舍地看了一眼,還是用筷子慢慢用筷子讓它們踏上了“成熟”的道路。不久,餃子出鍋了,家里人聞到了絲絲從門縫里蹭進來的氣息,都過來圍成一團,蘸著陳醋細品著滋味。桌旁有雙小手可等不及了,隨便揀起一個,點了點醋,吹了一口,就囫圇吞了下去,結果落得個豬八戒吃人參果,只殘剩了一絲陳醋的余酸,餃子的回暖……
是啊,我的春節就像這餃子,它暖;我的童年也像這餃子,它酸。囫圇吞下或無味,但你若細品,須細細的品,那便自然,是暖不是酸啊!
又是一年春節,我還是坐在那張桌子旁,卻不見了那迫不及待的小手,不見了那吃“人參果”的“豬八戒”,只有“我”凝視著面前的一碗餃子湯,心中猛地冒出了一句“春風送暖憶童年”。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 篇26
“婷婷,到外婆家過年去嘍!”“噢!”我不禁歡呼起來。要知道在城里過年,無聊透頂。瞧,這都大年三十哩,我還迷迷糊糊,沉浸在無邊的學習之中,沒有一絲冬日的風向我報告過年的喜悅。可鄉下的年味,卻足以讓人流連忘返。哦,鄉下!哦,外婆家!一瞬間,我頓時感到一股喜悅滲透全身,那么強烈,好似突如其來。
趁著這絲午后的陽光,我們驅車緩緩駛入蜿蜒的山路。一路上,大家說說笑笑,論著鄉下的山,談著鄉下的水,想著鄉下的點點滴滴…不知不覺中,便來到了外婆家雖小但卻涵著點點韻味的村落。剛到門口,便見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一股“年”的氣息直沁肺腑,仿佛空氣中也彌漫著喜氣洋洋的味道。
我興奮地沖到了外婆家,只見外婆正東張西望地等待我們的到來。在紅燈籠的映襯下,外婆顯得格外慈祥。
“哦,”我一頭撲入外婆的懷抱。外婆摟著我的頭格格笑著,領我進來屋。迎面是外公黝黑卻堆滿微笑的臉頰,我緊緊地抱了一下外公粗大的身材,咱們剛卸下來行李,妹妹和哥哥便一頭沖進門來,呵呵笑個不停。外婆的吆喝打斷了我們的笑聲。“吃年夜飯嘍!”外婆一手端兩盆子。孩子們像猴似的爬上了椅子,大家都顯得特興奮,我們盼的不是年夜飯,而是飯后的煙花,和那有韻味的壓歲錢。
“滴答滴答”我看了看鐘,1小時過去了,咋還不放煙花?瞧得出,哥哥已耐不住性子了。一眨眼功夫,他就沒影兒了,去干啥了呢?讓我們走著瞧!我拉上妹妹,鬼鬼祟祟地跟著哥哥,本想做幾個漂亮的跟梢動作,可不料,哥哥一路飛奔,我們的眼睛必須死死地盯著他才不會落下。只聽他在嘴里嘟噥了一句什么,又得意地一笑,我們知道,他又要干“好”事了!“哥——”我和妹妹異口同聲地叫住了他,嚇得他后退了一步,故作驚嚇地拍拍胸,又長吁一口氣。他把食指放在口邊,我們就不吱聲了“go”他低聲地說,一邊把手一揮,好像跟總司令一樣。東彎西拐,我們來到了外婆家院子外的冰河上,哥哥抱著一大箱煙火,埋頭“掏”了起來。大家一致認為他會點些什么“小甩炮”“跳跳豬”“圣誕帽”,誰知,我哥竟抓起一沓鞭炮,晃了晃打火機,就點著了火,他趕緊往冰上一甩。我們心里緊張與激動,尖叫著跑回家,沖上樓,和哥哥妹妹一起把頭埋進棉被,“啪,嘭,啪——”這驚天動地的響聲,不僅把我們全家嚇壞了,鄰居家的狗也驚叫著。
“啪,嘭,啪——”在延續了一段時間的巨響后,我們奔向河邊,撈起一半被浸濕的鞭炮,趕緊把它扔到石頭堆里,嘴里卻像止不住似的,吃吃地笑。
我們剛闖進外婆家的院子,一陣幽幽的清香便引著我們來到了廚房。哦,湯圓!“瞧瞧吧!”外婆看著我們的讒樣,偷偷笑著掀開了大鍋——大鍋綠色的稠湯,韻著深深的菜味。“這是干嘛?”我們真不知道外婆的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外婆神秘一笑,抽出早已備好的面粉和芝麻說:“要不要吃彩湯圓?”“嗯,彩湯圓?”大家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顧不得我們的再三追問,外婆的手便靈活的飛舞起來,同巧燕,同閃碟,來回來回,那粗糙的手在芝麻、面粉、菠菜汁之間穿梭。“哇———,”我捧過外婆手中已煮熟的湯圓————青色的碗中,幾個青色的湯圓在翻滾,這顏色,別提多好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咬下半個湯圓,亮閃閃的芝麻就緩緩流出來了,逐漸在勺子上延開。而口中甜蜜蜜的芝麻味和著清口的.菠菜味,在咀嚼后,慢慢流下喉嚨,這味兒————嘖,嘖,嘖
在黎明的朦朧中我醒了,今天我就要帶著新年的喜悅回家了,帶著外婆腌制的魚,帶著外婆風制的臘肉,牽著爸媽的手,懷著對家鄉的依戀,對家鄉的愛慕,我們踏上了回家的旅程!我坐在車上,最后望了一眼小卻涵著韻味的村莊,紅燈籠下慈祥的外婆,黝黑卻滿臉堆笑的外公。哦,春節,外婆家的春節!
春,在春節后又到了。
但我忘不了春節,外婆家的春節!
綠是一種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力量;竹有著不曲的風骨、颯颯的神韻。綠和竹的融合就織成了我對家鄉所有的記憶。
【我們的節日春節征文】相關文章:
我們的節日端午征文(通用22篇)06-26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征文(精選16篇)06-08
我們的節日春節作文10-08
我們的節日是春節作文06-12
我們的節日清明征文600字(精選34篇)04-06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征文(通用21篇)08-18
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節日作文11-19
我們的節日作文春節(精選45篇)02-22
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作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