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們的傳統文化征文3000字(通用11篇)
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們的傳統文化征文,歡迎大家參考!
我們的傳統文化征文 1
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中的傳統佳節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農歷正月初一為“歲首”(即“年”),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年節古稱“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開始采用公歷(陽歷)計年,遂稱公歷1月1日為“元旦”,稱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歲時節日,亦被稱為“傳統節日”。它們歷史悠久、流傳面廣,具有極大的普及性、群眾性、甚至全民性的特點。年節是除舊布新的日子。年節雖定在農歷正月初一,但年節的活動卻并不止于正月初一這一天。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準備年節器具等等。
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人們以盛大的儀式和熱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間,一直都有一個關于“年”的傳說故事。
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春節,守歲放鞭炮貼春聯拜年演變
起源:春節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后,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于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最后用一個中國傳統來結束我的征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貼窗花,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訪親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初三初四逛廟會,十五晚上街上走。
我們的傳統文化征文 2
文化的內涵如何界定?至如今,古今中外的學者們尚不能得出定論,除了多維視野的原因外,還有語言學角度的客觀歧義。廣義上講,文化是人類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總和。開個玩笑,一個男人站街角,呸一口唾沫飛出去,就是一個文化現象了。如果是兩個女人,一個哼一聲兒,一個呸一聲兒,這文化就復雜多了。文化的廣義性,導致研究文化的人,常常有狗啃刺猬難下嘴的尷尬。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洛威爾說:我被托付一件困難的工作,就是談文化。但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別的東西比文化更難捉磨。我們不能分析它,因為的成分無窮無盡,我們不能敘述它,因為它沒有固定形狀。我們想用文字范圍它的意義,這正象要把空氣抓在手里似的。當我們去尋找文化時,除了不在我們手里之外,它無所不在。忽忽,講到這里,同學們就會發現,這家伙抄襲我們的道家始祖,試看老子原話: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原字打不出來,用皎代用,意思一樣),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物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用不著翻譯,大家就能看出來,洛威爾抄襲老子,僅把名稱換了一下,老子談的是道,這丫改成文化了。這里開個玩笑啊。
狹義上講,文化僅指人們的精神生活領域。在此基礎上,又根據視角的不同,對文化結構進一步分類
首先,從時間角度上講,有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現代文化。
其次,從空間角度講,有東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陸文化。
其三,從社會層面上講,有貴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間文化,主流文化,邊緣文化(姜義華先生分之為規范性文化,非規范性文化,半規范性文化。這種分法比較新穎,所以著重介紹一下。所謂的規范性文化,姜先生認為是以儒家經典為經,以歷代官修史志為緯,在長期流遷演化中廣泛吸收了道,法,陰陽,縱橫,玄,佛諸家學說而形成的經史文化,是中國小農社會的具有最高權威的規范性文化。與此相應的,則是普遍存在于一般民眾中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人與人的種種關系,風俗,習慣,信仰,追求,日常心理,潛在意識及形形色色的成文或不成文制度中的非規范性文化。除去這兩種文化之外,還有介于兩者之間的半規范性文化,指雅俗程度不一的大量文學藝術作品,對經史文化呈半游離狀態的'各種文化教育,宗教娛樂活動,比如《水滸傳》《三國演義》《隋唐演義》《西游記》等俗文化代表作。當然了,我覺得姜先生的分法似乎只針對中國傳統文化才有效)。
其四,從社會功用上,分為禮儀文化,制度文化,服飾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
其五,從文化的內在邏輯層次上,又可分為物態文化,心態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四個層次。
其六,從經濟形態方面, 又有牧獵文化,漁鹽文化,農業文化,工業文化,商業文化之分。還有人在其中搞著色,黃色文化,藍色文化什么的。
除此之外,還有分得更俏皮的,比如張遠山先生在他的《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隨筆中,把文化分為頭腦文化,胸膛文化,腹部文化與下半身文化。下半身又被他分為兩段,為胯部文化與胯部以下文化。他說,以唐中葉(安史之亂)為界,此前是中國文化上半身,此后是中國文化下半身。細分的話,從堯到周,即公元前3千年到公元前552年孔誕生,約2500年,是中國文化史前時期,尚沒有頭腦。孔子誕生前后,春秋戰國,中國進入了頭腦文化時代。秦始皇在一統,集權加專制,胸脯拍得啪啪響,中國進入了胸膛時代。漢朝拍得更響了,拍得匈奴大兵都哆嗦。霍去病墓關的石豬石馬,一看就知道是最沒頭腦的人刻的。最有頭腦的司馬遷,卻被最沒頭腦的武帝閹了下半身。也是這個沒頭腦的漢武帝,宣布獨尊儒術,導致中國兩千年的知識分子大都成了無腦人。總之,張先生這么分,分得很俏皮,之所以給大家羅嗦這么多,無非是想給大家一點啟示,同學們如果有興趣,不妨獨創個分法來。
我們的傳統文化征文 3
“神州”升空,上九天攬月;“非典”遠遁,靠萬眾一心。過去的一年,給了我們太多的感動和興奮。昨天,無數中華兒女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而不屈不撓地戰斗;今天,我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下,讓偉大的中國傲然毅力在世界的東方……
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了精神支柱,就等于沒有了靈魂的陪伴,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是我國幾千年繼承下來的民族精神,為什么雷鋒精神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并在我們中國長遠地發揮著積極影響呢?這不是因為什么,只因為雷鋒有一顆憎愛分明的立場、言行一致的精神、奮不顧身的斗志”。雷鋒平凡、生命短暫,但卻光輝了一生,他不僅體現了共產主義精神,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歷史征程中,生生不息,日漸壯大,開發和建設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歷史,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中華民族歷來以愛好和平著稱于世,被譽為“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向往和平的精神不僅表現在與各兄弟之間,更表現在各國之間,“停止戰爭,共享和平”一直是我們中華兒女的心愿,讓我們架起一座互幫互助、攜手共進的橋梁吧!
勤勞勇敢是一個民族為了自身的存在和發展,努力不懈,勇于拼搏,敢于斗爭的`精神。在世界各地,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了!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民族性格和優秀精神,在中華民族的字典中,勤勞是保證一切事業成功的根本,是中華兒女的特征,勇敢與勤勞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勞動中,要想達到理想的彼岸,既要有勤奮耕耘、艱苦奮斗的品格,更要有勇敢拼搏、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精神。在中國古代思想家那里,勇敢是值得崇尚的美德。
應該說,能夠體現和發揚我們民族精神的,不僅有歷代優秀的領袖人物和其他杰出人物,而更是那些默默無聞地為著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而辛勤勞動和不懈奮斗的中華兒女,沒有他們的支持,就不會有今天的輝煌成就,雷鋒則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他沒有身居高位,也沒有轟轟烈烈的業績,只是用自己極為平凡的言行,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關愛國家、集體和他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所以,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就有了更多的意義。作為一種平凡的社會道德實踐,卻弘揚和豐富了民族精神所必須長期堅持的自覺行為。
是啊!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則國屹立于世界。
繼承愛國傳統 弘揚民族精神要從我們做起,把我們傳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大力弘揚,讓中華民族凝聚起無堅不催的巨大力量!
我們的傳統文化征文 4
文化,是一個地域、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的名片,傳統文化更是一個民族積淀多年的瑰寶。但有一些人卻利用甚至濫用傳統文化的個別元素,糟蹋傳統文化,謀取商業利益。今天,我們有必要思考,該以怎樣的方式向傳統文化致敬。
不知從何時起,“圈兒”里興起了一句話,“向傳統文化致敬!”
什么圈兒?好多圈兒!出版圈兒、電影圈兒、戲曲圈兒、時尚圈兒,甚至與傳統文化并不直接相關的商業圈兒、餐飲圈兒、選秀圈兒……似乎只要是打著文化的名號,尤其是扛上傳統文化的大旗,事情就會立刻變得高雅、圣潔了許多。
當然,這其中不乏大量真正對文化,尤其是對傳統文化心存敬畏之心的人,但也不乏一些人以弘揚傳統文化之名,行謀取商業利益之實。羅蘭夫人的經典之句“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被演繹為現實版的“傳統文化,多少利益假汝之名以行。”
文化,是一個地域、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的名片,傳統文化更是一個民族積淀多年的瑰寶。今天,我們有必要思考,該以怎樣的方式向傳統文化致敬。
幼兒學國學,是否“虛火太旺”
幾天前看到了這樣一個場景,讓人不免深思。小區里幾個剛上一年級的小朋友,一邊曬太陽,一邊比著背誦《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孩子們鼓起小臉認真背誦經典的樣子很動人,讓人的思緒在恍惚之間似乎被帶到了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的年代。
可惜,美好并未維系太久,當孩子們的父母來招呼孩子們回家吃飯時,不愿回家的孩子使出了各種辦法與伎倆,有的與父母拉扯,有的大聲呵斥父母,有的甚至在地上抗議打滾。那一瞬間,“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所蘊含的謙卑、禮讓、順從與現實中的場景形成了殘酷的反差。那一瞬間,難免讓人疑惑:無數的幼兒在學國學,可又有多少孩子真正懂得了傳統國學中有關為人、有關生命的深刻內涵。
打開搜索引擎,輸入“幼兒國學”,各種假期國學班的招生廣告數不勝數。不少培訓機構看中了國學熱中蘊涵的巨大商機,開設了相關的各種培訓課程,內容繁多,讓不少家長眼花繚亂。家住北京市海淀區的李女士表示:“身邊不少人給孩子報了國學培訓班,學《三字經》《弟子規》,雖然自己并不能真正說清楚國學班對孩子的意義,但總覺得也應該報一個。”
李女士的心態代表了許多家長的心態,“我們招收幼兒和小學的孩子,除了傳統的國學課程之外,還開設了太極、書畫、茶道和禮儀等相關課程”,北京某培訓機構的負責老師說,“寒假的課程收費3000元,一共給孩子們設計了7天的課程,還包括半天家長的國學體驗課,報名才開始幾天,就已經報滿了。”
對此,有專家表示,人們對國學的關注,反映了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呼喚傳統文化的回歸本是一件好事,然而,一些培訓機構熱衷于炒作傳統文化,開設名目繁多、質量低下的國學體驗課程,更有甚者打著傳統文化的旗號,行斂財之實,導致傳統文化的傳播泥沙俱下。當下,傳統文化“熱”的同時也存在“虛火旺”的問題。
從事多年傳統文化研究的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李山說,“現在很多所謂的商業國學培訓,師資良莠不齊,還有的幼兒國學培訓,傳授給孩子的只是表皮的知識,如仿照古代的各種儀式上課,卻沒有將國學的精髓真正傳授給孩子。教育是一門學問,如果只是學習一些古代的禮儀,這些就很可笑,我提倡因材施教,傳承傳統也應注重孩子的個性。”
“現在的‘國學熱’的確存在‘虛火’,”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院長陸玉林教授表示,“我非常反對家長強迫孩子背《三字經》、《弟子規》和《論語》等傳統文化書籍,卻并不讓孩子真正了解其中的含義。與其讓孩子死記硬背,不如從讓孩子真正了解其中的含義,培養孩子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開始。”
別讓商業的霧霾,遮蔽了傳統文化的光華
日前在采訪中央戲曲學院副院長周龍時,他的一番話很耐人尋味:現在許多人打著“向傳統文化致敬”的旗號,來“玩”一把。玩什么?玩晚會、玩電影!怎么玩?在其中糅雜了不少傳統文化的元素,但可惜,浮于形式,簡單地將各種文化元素與符號拼接在一起。傳統文化的傳承與表現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在未能真正了解、把握傳統文化內涵的基礎上濫用文化符號,是“玩”,更是褻瀆。
周龍的話,體現出一位從小便接受傳統國學、中國戲曲教育的學者的憂思,也折射出當前一些人濫用傳統文化的令人憂慮的現狀。
2013中國·吉林第十八屆房屋展示交易會上,有房產商家聘請身高1.82米的一對性感女模展示人體美,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賞拍照。但是,真的美嗎?身材高挑的女模特身穿火辣的比基尼泳衣,頭上卻戴著京劇的頭飾,胸部上還印著京劇臉譜。這樣的創意,到底是在向傳統文化致敬,還是在“糟蹋國粹”,網絡上網友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基尼京劇”剛剛落幕,網上又瘋狂流傳“裸體京劇”:沒有了斯文的老生、威嚴的武生、莊重的老旦與精巧的花旦,可見的是一組以京劇為造型,但個個袒胸露乳的攝影作品。這組被命名為“裸體京劇”的劇照在網上流傳后,立刻引發了網友對于國粹、藝術和文明等問題的'思考和討論。
類似的現象還有許多,曾經一度在屏幕上大行其道的古裝劇就被許多學者質疑,里面有多少是在呈現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精髓,呈現人心向善的美好,又有多少是在呈現爾虞我詐、鉆營算計的晦暗。這些以向傳統致敬為名的編劇與導演可曾想過,熒屏前祖國未來的花朵們,將會從這樣的傳統文化作品中,學會怎樣的為人之道?
還有學者一針見血,當下,一些人擎著傳統文化的旗幟,所做之事無關品位、無關道德、無關智能,所有的衡量標準,都是利益。這些人不僅對傳統文化缺乏起碼的敬重,而且毫無顧忌地貶損糟蹋,令人嘆息。
用建設的心態,善待傳統文化
“國學熱”興起的原因在于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當然,一個國家也必須找到并尊重自己的傳統,找到自己是誰,這是一種自信的必然。李山強調,“但傳統文化的恢復,不能以‘老學究’的方式繼承,而是應該從全局上、從大文化的角度找到獨屬于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的脈絡,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建設性的繼承、建設性的吸收,吸收外來文明,繼承傳統文化。”
還有學者指出,中醫講究望聞問切,用個性化的方法為患者提供治療,傳統文化也是如此,諸子百家觀點頗多,但也并非全都適合每一個人。通過實踐,不斷地通過歷史篩選,不斷地進行個性化的理解,不斷地結合現代社會發展做出新的闡釋,才能讓傳統文化跟上時代的步伐。
山西大學倪寧教授認為,要在生活中實踐傳統文化精神,才能傳承傳統文化,釋放傳統文化的魅力。“傳承傳統文化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在春節,相比過去,已經失去了很多文化的內涵,演變成了簡單的吃飯和聚會。其中有很多文化的因子值得我們繼承下來,比如通過祭祖緬懷先人,其中的內涵是教導今人更加珍惜現實生活。”
陸玉林教授說,“傳統國學依賴于實踐上的創新,傳統文化發展到現在,一代又一代人通過不斷的理解和創新,文脈才能得以延續。這體現出了一個民族的擔當精神,這是成年人需要肩負的責任,中國形象、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文化才能形成,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軟實力自然而然就建立起來了。”
當然,還有更多的學者強調,傳統文化是民族瑰寶,影響的是人的頭腦與心靈,它對人的滋養,無法用數字、用金錢來衡量。而一旦傳統文化裹挾了太多利益的渣滓,所造成的惡果,將是對一代人心靈的毀壞。
我們的傳統文化征文 5
“一月紅燈高高掛,二月就把風箏扎;三月清明墳頭掛,四月秧子滿田插;五月龍舟下河壩……‘小時候,唱看這首兒歌,夭夭盼,月月盼,直到端午節到來。(一言兒歌引出了
“我"急切盼望端午節到來的心情。)
其實,我并不在乎看什么龍舟,倒是想看母親親手包的粽子,親手給我搽上那帶點香味的雄黃酒。不過,那時候吃粽子是很難的事。(交待了自己盼望的原因,“不過"這一句引出了下文。)
有一年,母親在端午節的前幾天就許諾,說是要吃粽子的。于是,我就夭夭舌盼看。到了端午節那天,我連早飯也懶得吃,一心憧憬看那用眾綠色箸葉包扎看的白生生的粽子。(點出了自己盼望的急切心情,為下文的希望落空埋下了伏筆。)
一放午學,我便急急忙忙地回到家中,可是母親不在家,灶里的灰是冷的,桌子上放看一摞干凈的碗。我知道,我那希望像美麗的肥皂泡般破滅了。一種失落感立即襲上心頭,鼻子一酸,眼淚撲簌簌地掉下來。這時候,院子里有幾戶人家已經掛上了艾草,鄰家幾個孩子耳根、脖子撫得黃黃的正在打鬧,空氣中彌漫看雄黃酒的香味。我倚看門框,望看村口那條通向場鎮的大路。我不再期望吃粽子了,只盼母親能夠賣掉熬了一個通宵才做成的豆腐,只盼母親能夠快一點平安回來。(用鄰家的熱鬧和暮慶反襯自己希望的破滅和心情的失落。)
不多時,母親挑看豆腐擔回來了。我看見盛豆腐的木板破成了兩塊,一挑竹籃也好像被人睬過。母親看到我難過的樣子,立即從口袋里掏出一根僅值四分錢的麻花,哄看我說:“原諒媽媽,宏兒,今天大家都吃粽子了,豆腐不好賣……‘我分明看到媽媽的眼里囉看淚水,便情不自禁地撲到她懷里,傷心地哭看,母親緊緊地摟住我,我感到背上有些熱乎乎的東西在滾動……(母親的淚水里國含看對“我"的無私的母爰,小小年紀的“我"終于懂得了母親的艱難,懂得了和母親相依為命、艱難度日成長的韋福。)
菖蒲青青,懸于五月之門。為了班上的學生,好多年我都沒能回家與母親一起包粽子了。本想趁看第一個法定的端午節和母親團聚,而母親卻與我陰陽兩隋。不過,我不會忘記那個沒有粽子的端午節,更不會忘記那根僅值四分錢的麻花,還有我親爰的母親!(那個浙浙遙遠的端午,成了“我"永遠不會忘記的節日,因為它記就看“我"成長的`軌跡,還有永恒的母爰。結尾引人深思,余味無窮。)
一個小小的粽子,引起了作者深情的回憶。在那艱舌的歲月里,在那個難忘的端午節,作者急切盼望的粽子之夢在母親辛舌操芳一天一夜之后依然落空,但母親愧疚的淚水讓作者深深懂得了她的爰子之心,“四分錢的麻花"凝結看母親永恒的爰,也給了作者一生有益的啟示。
端午
聽書上說,它形成于戰國時代。它曾經繁華一時,它曾經廣為傳播。而如今,它卻“垂垂老矣"。
看如今中華大地上的節日可謂千姿百態。爺爺小時侯只記得重陽、端午、巻節;父親小時侯過上了國慶、芳動、青年節;而我更多的卻是接觸了情人、萬圣、圣誕節。改簞開放“引迸來",讓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淡忘了傳統文化的傳承。
而端午節沉默看,沉默看,靜看看四周花枝招展的洋節,任憑洋節淹沒它浙顯蒼老的身軀。
記得小時侯,每逢端午,父親都會帶我去江畔,看大小龍舟萋千舟競發中流擊水。那時侯對大詩人屈原懷看素敬之情。依襦記得,商家食It “魚翅粽、鮑魚粽"閃亮登場,“食粽大萋"熱鬧界常,有人5分鐘吞下16只粽子——家家戶戶懸掛鐘尷像,掛艾葉菖蒲,飲雄黃酒,游百病,配香責,備牲醴
一晃數年,我拔地而起,早已褪去年幼的青澀。而端午,也在諸多入侵者的打擊下節節敗退。粽葉市場上少見了,香艾方蹤難員了,離眼錢見不到了,香責無人佩帶了——
如今,可笑的如今,可笑在我匆匆的生命中覚無暇再去關注這位伴我成長給我快樂的忘年之交。直到現在,才在瞬間凝眸里,看看粽子傷痕累累卻隱忍無吉的心。
是我的不對啊,不該將它忽略。忘卻是無情的背叛。
江畔再也尋不到當年的盛景,一如我再也覺不到童年的足跡。
融會中華五千年文化底國的端午,祖先留給我們的遺產,如今只刺下吃,但這粽子也開始“變味"°還有幾個人記得那位詩人屈原、忠臣伍子胥、孝女曹娥呢?
江的旁邊是條多么寬闊的公路啊,然而,一輛輛汽車呼嘯而過,揚起的漫天塵土迷了它的眼。
站在江畔,周邊依舊是匆匆車流。此際,唯我與它靜默看,交會看;此際,唯我與它相擁看,訴說者。瑩瑩淚光中,我仿佛又看到了千舟競發的場景,又聽到了喧天的鑼蘆。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暮洋洋,在優美的民歌中,端午露出了微笑。
那一抹揮之不去的風景
“嘩啦啦",風揮看一片菖蒲歡舞,骨韌而身柔,伴看香氣,吹開那一抹水霧迷藁的記憶……臨水而生的植物,芋芋的,若婷婷少女"那不是聲葦,是菖蒲。’外婆笑看看我,仿佛是從那香氣里凝出的老媼,慈爰溫和。
端午的日子,外婆抱看我,與我!同將菖蒲插在門上我握!端,外婆握!端,每插迸!根,外婆就開心地笑一次,當時的我并不知道這意味看什么,只是跟看外婆傻傻地笑,后來我才知道將菖蒲插在門上可以讓家人逢兇化吉外婆放下我來后,就復來一個錦包,裏看菖蒲的香氣,掛在我的脖子上!氤氯看我的胸膛’
往日夏夜,臨水的大院子里人語、蟲鳴混合看菖蒲的香氣,在外婆的蒲扇下,輕悠悠地拂來,煞是清新再從抽屜里復出枯黃的菖蒲,點上驅蚊,外婆說菖蒲好,比什么蚊香都靈我說:’’外婆,你身上好像也有菖蒲的味道呢,一年四季都有‘我不知那是因為外婆白幼與菖蒲一同生長,還是因為菖蒲本身就是家鄉、故人包括外婆的濃編隱隱約約中,那風吹菖蒲的畫面,像!首詩,更像一幅畫,影印在我記憶的深處’
年復一年,風還是一樣吹看菖落,可臨水的大院子里少了一個我,每次在詩詞里讀到山水、田;,文童里筆尖流出的夏夜時,那一滴滴文字仿佛滴迸了我的血脈,與脈搏一起,與心共跳我想:我是在想念那片隨風播曳的菖蒲,想念溢滿菖蒲香氣的家鄉了,不知從何時起!菖蒲于我,早已是融為一體,不可剝離了。
再見菖蒲,那風一樣吹看,卻已不是從臨水大院吹來,亦非向看外婆的方向吹去。菖落之香如流浪兒,失去了歸宿,大院呢喃的口音,連看親爰的外婆一起在歲月里揉碎、飄零,若赤色的花,永遠紛揚在那過去式里,一路的寂繆無蘆,水波無痕。
菖蒲飛舞的記憶,像許多人一樣,是我的故鄉留給我的記憶憑證,如今卻如蠶繭一樣被抽絲,而我只能眼睜睜地看看往昔的一切脆弱的崩離……遠處,是推土機傲慢的吃話。
風略過菖蒲,“嘩啦啦嘩啦啦嘩啦啦,……
我駐足在這樣的畫面里,遲遲不肯離去,心里在沉思:怎樣的誘惑要讓他們抹平這唯美的、令“賞心悅目的畫面,抹去我的記憶?
我倒吸一口氣,朝看那吃I!的推土機瞅去…
我們的傳統文化征文 6
記得在幼兒園時,我就嘗試過剪紙,剪的是雙龍、雪花,雖然剪得歪歪扭扭,但是我也很高興,因為我會剪紙了。從此,我和剪紙結下了緣分。
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剪紙書。我高興極了,我對著書剪會了許多圖案。最讓我得意的是“紅雙喜”和“小雞捉蟲”得到了全家的贊揚。二年級數學課上學對稱時,我剪的小人手拉手又快又好,老師夸我真聰明。現在我越來越喜歡剪紙了。
今天老師讓我們查剪紙資料,爸爸給我打印了密密麻麻的二十多頁,我才知我原來只知剪紙資料的九牛一毛。我摘錄其中的一些內容與同學共享。
剪紙,又叫刻板、窗花或剪畫。區別在于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左派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唐朝杜甫詩中有“暖水--我足,剪紙招我魂”的句子。宋代時,剪紙用于禮花、窗花、燈彩的裝飾。現代人們運用諧音“福”同“蝠”、“綬”同“壽”、“雞”同“吉”、“魚”同“余”、“龍”同“隆”,這些象征手法合成圖案就有了吉祥的含義,可謂“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中國民間手工藝術,猶如一株長春藤,古老而長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實用性、審美性符合了民眾的心理需要。
大家好!看我臉上的面具多么好看。嘿嘿!紅艷艷的色彩,烏黑粗暴的眼睛,尤其是額頭上那粉嘟嘟的大桃子,看起來多么帥氣!前幾天,我賴著爸爸買了這個面具給我。爸爸說:“京劇臉譜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種特殊的化妝方法。由于每個歷史人物或某一種類型的人物都有一種大概的譜試,就像唱歌,奏樂都要照樂譜一樣,所以稱‘臉譜’。關于臉譜的來源,一般的說法是來自假面具。”
要問我怎么愛上的臉譜,那還要從上次姥姥來我家說起。這天,姥姥在我家看電視,電視里“依依呀呀”唱著京劇,我好奇地問姥姥:“這上面都是誰呀?”姥姥說:“那個紅臉的是關羽!白臉的是曹操!”你知道嗎?紅色的臉譜表示勇士義烈,如關羽、姜維等;黑色表示剛烈、正直,就像張飛、包拯等;黃色就表示兇狠殘暴,比如宇文成都、典韋等;藍、綠色代表粗豪暴躁人物,馬武、竇爾敦等;白色就是奸臣壞人了!曹操、趙高都是呢!我要做一個正直、剛烈的男子漢,哈哈,于是我就纏著爸爸給我買了一個,沒事的時候就戴上它在屋里武槍弄棒,別提有多神氣!
啊!臉譜的知識可真多呀!我不但知道了它名字的由來,還知道了它的色彩跟人的性格有關。它給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快樂呢!
中國傳統文化是反映民族風貌的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華傳統文化有書法,對聯,燈謎,詩歌,民族音樂,民族舞蹈……
在我們陽泉,對傳統文化比較重視。像春節,端午節,元宵節都用不同的方式來慶祝。
下面,我詳細地介紹一下我們這里是怎樣過元宵節的。
這一天,我們本地人早飯吃元宵,元宵很好吃,包的餡不同,味道也不同。這時街上已經掛滿了彩燈和大紅燈籠。道路兩旁的樹上掛滿了一閃一閃的小彩燈。
上午,蔭營廣場上有扭秧歌比賽。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秧歌隊。他們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在舞臺上快樂地跟著音樂扭來扭去,都想為自己村里爭光。
最熱鬧的地方是一中門口的黃河陣。傳說是諸葛亮擺得陣法。在我們這里成了元宵節必須去得地方。奶奶說:“轉黃河陣可以祛百病,轉得快就一年順利。”
所以,每年全家人都要去轉一圈,以求平安和順利。
這就是我們這里過元宵節的傳統文化,體現出蔭營人民的精神風貌。
“走嘍,去貼春聯了!”我興致勃勃地拿起了春聯。
爸爸邊貼邊問我:“遠航,你知道為什么要貼春聯、放鞭炮呢?”
爸爸給我講起年的傳說:有一只叫“年”的怪獸,它頭上有一只觸角,到除夕的晚上就到村子里吃人,人們只好上山躲避。有一個老婆婆來到村子里,人們告訴她“年”的事情,讓她快逃,她卻說她能制服“年”。“年”又來了,她用紅紅的春聯把“年”的眼睛刺得睜不開了,“年”只好用爪子捂著眼睛,接著老婆婆又燃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爆炸聲嚇得“年”抱頭鼠竄、逃之夭夭。
“原來貼春聯、放鞭炮還有這么有趣的故事哩!”
“現在人們還是習慣在春節貼對聯、放鞭炮,不僅僅是驅魔避邪,更重要的是借以歡慶節日,振奮精神。”
“往左一點!”我正聽得津津有味,爸爸的喊聲把我從沉醉中喚醒。我這才意識到該自己貼春聯了。
晚上,人們盡情地燃起了鞭炮、放起了煙花: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射出的子彈,有的像流星從天而降,一時間把天空裝扮得五顏六色,美麗極了!
我喜歡這多彩的除夕,因為它充滿了神秘,充滿了喜慶和歡樂。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許多許多。在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國的傳統文化。比如:十二生肖了、剪紙了、陶瓷了、國畫了、書法了……書法藝術是我最感興趣的傳統文化。
從書中了解到,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歷史悠久,也是中國最引以為豪的文化瑰寶之一。書法大體可分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五種,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我從小就非常喜歡書法,也特別想學它,可由于那時年齡小,老師把我拒之門外了。現在上學了,又看到班主任唐老師寫了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我羨慕不已,我心里又開始癢癢了,也想像老師一樣寫出一手漂亮的.毛筆字來。
我剛練毛筆字的時候,手中的毛筆總是不聽使喚,寫出來的字橫不是橫,豎不是豎,難看極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的毛筆字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我寫的作品還在學校展覽呢!我自豪極了。
中國的傳統文化許許多多,比如:有五月五日端午節賽龍舟和吃粽子,有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看花燈。九月九日的重陽節登高山,還有臘月的春節(俗稱過年),春節到了,家家戶戶都貼上春聯等等。
雖然中國的歷史傳統文化多的數不清,但是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因為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比如說有:“福星高照全家福,春光輝耀滿堂春”。到處都是張燈結彩,喜喜洋洋,大家都在放鞭炮,有的放沖天炮,玩得很爽,很開心,有的使勁一仍到地上便會有一聲巨響;有點要擦一下或者用打火機燒一下才會爆炸,炸得聲音也很大。我非常喜歡春節,因為春節會放假,我就可以和我的哥哥一起玩有趣的鞭炮了。爸爸媽媽還有我還會去爺爺奶奶家,外公外婆家……去拜年,小姨﹑爺爺奶奶,還有外公外婆﹑舅舅﹑舅媽都會給我紅包。有了紅包錢之后,我一部份買學習用品,一部分買玩具,剩下的我就存起來。
我非常非常喜歡美好的春節。
要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可數不勝數,如剪紙、對聯、古詩、傳統節目,春節是我們最重要的節日了。
據說,古時候有一個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春節它就會出來危害百姓。后來人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用紅紙剪一個“福”字貼在門上,在紅紙上寫一些吉利話也貼在門上,那叫年的怪物怕紅色就再也不敢來了。從此人們年年貼春聯,;流傳至今。每到過年,街上彩旗飄飄,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家家戶戶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小朋友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到了晚上禮花滿天,與家人一起吃餃子看晚會,精彩的表演引的我們哈哈大笑,如果天天過年該多好。
春節過后就是元宵佳節,也是團圓節,這天吃元宵、猜燈謎,寓意家家團團圓圓,合家幸福、安康,每人心中無比幸福快樂。中國傳統節目豐富多彩,讓我們的傳統節日永遠繼承下去,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光輝燦爛。
我們的傳統文化征文 7
你從泱泱古國走來,滿身繁華;你從浩瀚的中原文明走來,帶著厚重的文化氣息;你從中華的歷史走來,帶著中國人的特點,剛柔并濟。
都說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悠久綿長,先輩們的創作舉世無雙;都說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群星閃爍。但是,現在有多少流傳下來,不被世人遺忘呢?
記得有一次,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張民族合照。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除漢族外的五十五個民族,身著自己民族的傳統服飾,如此盛大而莊重,真是一朵朵燦爛的花。反觀漢族,再普通不過的白色短袖襯衫。牛仔褲。運動鞋,這身簡潔的著裝,在其它民族華美的服飾中多么突出,多么刺眼。莫非漢族人就只能穿外來的短袖襯衫。牛仔褲嗎?
你要問,漢族人有自己的服飾嗎?當然,我最愛的,便是漢族的服飾——漢服。曾經聽過一個新聞,有一個女孩兒,穿漢服去逛街,卻被人認為是日本的和服,當街被打。當時,我多么氣憤,怒氣占領了胸腔。打她的人可都是漢族人啊!我們竟然連自己的傳統服飾長什么樣都不知道!而日本把自己的傳統服飾——和服當做最重要的珍寶,唯有最重要的節日,才拿出來穿。而漢族,重要的日子男生穿西裝,女生穿晚禮服便為隆重,可是,這些衣服都不是我們民族的
誠然漢服寬幅大袖,與現代生活格格不入。現代的生活節奏,就像不停旋轉的陀螺,快到讓人無法琢磨。但是,漢服給人的感覺是那么寧靜。優雅,仿佛與世隔絕一般,卻有一種從容與淡定。從這么一件衣服上,看出了漢族男兒的錚錚鐵骨,漢族女兒的溫柔細膩;看出了漢族的繁榮與鼎盛;看出了漢族祖先的智慧。
想當年,李白。杜甫的空國情懷;項羽〝背水一戰〞的決然;岳飛的誓死抗金,為國犧牲的精神,似乎都蘊藏在了漢服之中。
不是我不喜歡現代,現代科技發達,經濟繁榮,公平。民主,這都是古代比不上的我只是想要中國人憶起自己的〝根〞。
我希望漢族人能重新認識自己的民族,愛護自己民族的傳統,不要讓它被遺忘在歷史長河之中,成為過去。不止漢服,其它很多也是。
古人的文化,博大精深,就以漢服為例,它看上去華麗優雅,飄飄欲仙,其實卻有很多內涵。唐裝領口內方外圓,意味著天圓地方;皇帝冕服上有著像征著皇帝地位的十三章紋;而頭上的〝冠〞也有講究,兩耳外垂下的〝充耳〞是提示帝王聽大臣們的意見。就連衣服的顏色,也有講究,霸氣的冕服代表著皇帝的至高無上,而女子的服飾更是體現出女子的溫柔,卻又有一些〝巾幗不讓須眉〞的味道,不由讓人想起花木蘭,樊梨花這些女中豪杰。國家是由一個個民族組成的,而世界又是由一個個國家組成的若是連民族的傳統都保護不好,何談守護國家的文化?
別看傳統文化是過去的文化,但是如果沒有了它,那么一個民族就如同沙灘中的一粒沙子,變的平凡無奇。正是有了傳統文化,民族才會獨一無二。層,她的影響隨處可現的只有深入學習弄通弄懂傳統文化,我們才能真正讀懂中國,在深入了解傳統文化基礎上,根據社會發展需要,時代進步的要求,創造性地為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充實新的時代內容,使之不斷完善發展。如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誠信。感恩。孝道。仁德。慈愛。正氣。勤學。節儉。修身。立志等等的弘揚,濃縮了傳統文化立世做人榮辱觀。 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和諧〞的思想博大精深,和諧理念作為一種普遍的精神特質,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論述,成為各家各派思想學說的靈魂。和諧理念跨越時空,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學派對和諧思想都有深刻的闡發。儒家提倡〝中和〞,強調〝禮之用,和為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道家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動,因勢利導,合乎自然,虛靜處下,海涵寬容,從而建立起自然和諧的治國秩序。墨家倡導〝兼相愛,交相利〞,主張實現個體與社會的有序一體,道德與功利的和諧一致。法家主張對個人。社會。國家三者關系正確定位,在大一統的格局內,實現國家主導下的社會和諧。兵家講求〝令民與上同意〞,強調〝先和而造大事〞,把〝令之以文,齊之以武〞作為治軍經武的重要前提,視〝和諧〞為克敵制勝的根本保證。中華文化能夠生生不息,中華民族能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與和諧精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們應該繼承和弘揚的就是這種優良傳統,如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遜的美德,再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憂國憂民。以德化人。和諧持中等,這些傳統精神世上其他民族所無法匹敵的,也是我們要繼承發揚的
其次,我們要從文化內容上弘揚傳統文化。
翻開中國的歷史長卷,綜觀而得的盡是璀璨的星火:遠古神話的浩大純美,諸子散文的洋洋灑灑,辭賦經文的博大精深,唐詩宋詞的.經典奇葩,輝煌了中國五千年的文化。
中國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遠。最穩定。最輝煌。最豐富。最發達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悠悠五千載,經歷了萌生期。形成期。確立期。繁盛期和總結轉型期幾大時期。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叔子指出,一個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體現在對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認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終會走向虛無。走向異化。如此說來,當前國民對傳統文化的追隨,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漸增強的體現了,由此可見,誦讀千古美文不僅是正確的,也是極其必要的我們要主動。積極地閱讀文化典籍,欣賞文學作品,考察文物古跡,真正了解我們的先人留給我們的遺產,做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積極弘揚民族文化傳統文化,我們雖不能全盤吸收,可我們有義務把它發揚光大,使其成為我們的資本和驕傲。
另外,我們要多從藝術形式上弘揚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在五千年的文化沉淀過程中,為我們民族積淀了豐富的民族文化素材,主要體現在漢字。傳統精神。傳統圖形。水墨意境。傳統手工藝等各個方面。從商周青銅器到漢代工藝品,從舉世聞名的〝唐三彩〞到古樸優雅的宋代瓷器,從明代蘇繡到清代家具,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工藝歷程。再看中國的繪畫。書法。戲劇。建筑藝術。民間藝術,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底蘊體現的淋漓盡致,我們隨處可見的中國古典建筑。太極圖紋。畫像石。金石篆刻。藍印花布。木刻插畫。臉譜文化。民間剪紙。裝飾紋案。書法文字等。都是最能反映中國特色的藝術形式。它是一種既有高品位的中國文化內涵,又有符合世界當今潮流的嶄新樣式。如果真正了解了這些藝術。形式就能反映出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精神。我們要加強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形式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揚光大。
〝傳統化〞和〝本土化〞的回歸,是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與世界接軌的渠道,同時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這是我們對傳統民族文化的一種反思,甚至可以說更是一種責任。只有使中國不斷的加快全球化的進程,并積極的宣傳中國文化,才能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核心價值觀,才是中國真正騰飛的時候!
我們的傳統文化征文 8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著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么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紀念伍員說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后的劇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鼓勵著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著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著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伙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的羞辱,端午節是的,怎么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
看了《我們的節日》,那一個個傳統、有趣的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的節日》一書,為我們翻開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通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端午節、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是遠在他鄉的游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一個團圓節。
“端午節”由來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農歷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個逢五。端午節又叫“龍舟節”“詩人節”“燈節”。說起這些節日,還有一段悲涼凄美的故事呢!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周圍的人紛紛走到江邊劃船打撈。人們爭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撈了很久以后,人們還不見屈原的尸體,就回家拿米團扔往江中,不讓江中的魚、蝦、蟹、鬮等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于是有了現在的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黃米和糯米做成。把黃米或者糯米,還有包粽子的竹葉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個角放上大棗或花生,為的是不讓米溢出來。粽子包好后,連同雞蛋一起放到大鍋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翻開鍋,芳香四溢,竹葉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雞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
端午節還有一個傳統;用艾子葉驅蚊。以前醫療不興旺,有些體弱殘疾的人被蚊蟲叮咬后會死亡,把艾葉放在門上有一種避邪的作用。人們還在端午節這天綁許多五彩的小掃帚。小掃帚是用麻線做成的。人們用各種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線。綁制成1厘米長的小掃帚,再用一些小果殼染成各種各樣的顏色,中間有一個小孔,將七彩線把小果殼穿在一起,綁在孩子們的手腳上,以示桔祥如意。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這不是迷信,而是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尊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為民族的和諧,為經濟的騰飛做出奉獻。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家鄉的河還能劃船的。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時,好奇的我便硬是拉著家里的婆婆出門看熱鬧去。作為保姆的婆婆總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親人,她便拖著我的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的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令槍響后,箭在弦上的.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的水龍,在水上飛竄。而船上的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斗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的鼓手,劃舟人的斗志似乎隨著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的我看得如癡如醉,家鄉竟有如此沖動人心的場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緊緊地攥著我的手,和藹地笑著。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的選手們。每條船上的人都濕了,而在我這稚嫩的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濕透了的人們。
興高采烈的我又挽著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婆婆端出兩只冒著熱氣的翠綠的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外表的大片葉子。婆婆微笑著說,這些用荷葉包著香米的三角體就叫粽子,我還驚喜地發現米飯里面還有內涵豐富的肉餡。它們都是婆婆從鄉下帶來的,大家都會在劃龍舟時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著這噴著荷香的飯團,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著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的親切與溫馨。
婆婆在我上小學以后便回鄉下頤養天年了,但我們家還是經常在端午節去探望她時帶回幾只粽子,來重溫舊日的快樂與節日的喜悅。只是這幾年來給我帶來的是遺憾,端午節被韓國人了,家鄉的的河臟得不能再劃龍舟了,婆婆壽終正寢了。然而,端午節被外國人了,我們還能吃粽子;這條臟河總有變清的那一天,我們還能在水上劃龍舟;但最讓我傷感的是,我永遠不能再牽著婆婆的手在長堤看比賽了。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但我更思念的是那永遠不再回來的童年和婆婆。端午雜思,思憶至此,足矣。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端午節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桌上擺的、街上賣的、人們談的,幾乎都是粽子。 粽子,似乎就是端午節的象征。
端午節吃粽子,是有來由的,有這樣一個典故——在兩千多年前,楚國有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為楚國滅亡,悲憤不已,他忠貞不屈,含恨跳河自盡。人們怕水里的魚吃掉屈原的尸體,便將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粽葉包起來投入河中,希望魚兒只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體。屈原跳江那天是五月初五,在中國農歷上屬“端午”之日,為紀念屈原,人們就將這一天定為“端午節”,家家戶戶吃粽子,以紀念屈原的忠君愛國。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自己動手包粽子,已變成傳統文化新風氣。可別小瞧包粽子,那也是一門技術活。主要分三個步驟:首先,要準備粽葉,將其刮毛、洗凈,堆放整齊備用;其次,要準備粽餡,主要是以米為主,將米用水浸泡半小時,再配些花生綠豆之類的豆類,再配些肉塊或蛋黃,攪拌均勻,調好鹽味即可;最后,才是包粽子,左手托著粽葉,將粽葉按45度角對折成漏斗狀,右手舀粽餡導入粽葉卷成的漏斗里,再將粽葉卷起來包裹住粽餡,完全密封并裹緊,然后用繩子捆緊,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要蒸熟了才能吃。蒸粽子是最讓人難熬的,粽子在蒸的時候最香,粽葉的清新味、粽餡的米香豆香環繞著肉香,直鉆你心里去,讓人心癢癢的,光是聞聞,就令人垂涎三尺!
吃粽子看龍舟賽,是我每年過端午節的最愛。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看。只聽一聲巨響,一條條龍舟箭似的飛射出去,一個個粽子皮齊刷刷地被剝開,選手全神貫注地盯著前方飛快劃船,臺下觀眾聚精會神地看著比賽——1號舟往前沖了,小朋友偷偷吃了一口粽子;2號選手超越了對手,大人們松了口氣也停下來吃粽子,接著觀察的3號舟,小朋友乘機也吃一塊……舟沖,吃粽;舟停,吃粽;一口一個粽子,就在這驚心動魄的不經意間吃了個精光。
端午節,真有趣。充滿了民族特色,彌漫著濃郁的水鄉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人們緬懷先烈忠貞愛國,代代相傳、繼承發揚,祝福祖國美好人人幸福安康。
我們的傳統文化征文 9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中國人民同歡喜共度過,雖然各地的習俗不同,但是歡樂仍在每個人的心中蕩漾。照我們家鄉的習俗,春節的開端大約是在臘月二十幾吧,一過臘月二十,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過年的物品,孩子們也陸續放了假。歡天喜地的和伙伴們一起玩耍,大人們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榮景象。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時候。媽媽的廚藝在我們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嘗她為我們準備的豐盛晚餐啦!面對著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桌邊,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們一群小朋友,手里拿著鞭炮,在大人們的帶領下放鞭炮,在天上炸開時,一朵朵七色花朵出來,好像彩虹一樣,五彩繽紛;又好像仙女撒花,送給人們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媽媽去看春節晚會。家家燈火通明,熱鬧極了。
在第二天,天沒亮,媽媽就催促我快點起床,我起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起了。媽媽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盤子里,我們有說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會,天亮了,大部分的人都穿上新衣服去走親訪友給長輩拜年去了。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媽媽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顯得更英俊瀟灑,媽媽變得更年輕美麗!“噼噼叭叭”,陣陣清脆的鞭炮聲迎來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親戚們拜年。走著走著,我們來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見老奶奶就好像跪下給老奶奶磕頭,可是被老奶奶攔住了!“唉,你說你磕什么頭呀!來快吃點瓜子,抽根煙!”“不用不用,我不抽煙!”。拜完老奶奶家,我們又去給大媽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們終于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節就結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去上學了。新的一年開始了,人們紛紛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標進發、努力了。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邊吃著香甜的湯圓,一邊看著精彩的電視節目呢?
我們家鄉,每年的元宵節都要放煙花,看花燈,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來到街上看花燈。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節,除了湯圓,我想更多人會想起賞燈。而在我的家鄉,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鬧元宵”卻更被人們看重。
清早五點多鐘,便有大批人馬在水鏡廣場聚集。老人,小孩,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隊伍里滿面春風。打腰鼓、劃旱船、扭秧歌,無人不迫切地表達著自己的歡喜。游行隊伍從大街小巷走過,路邊觀看的人摩肩接踵。調皮的小孩,拿出過年沒放完的鞭炮,“刺啦”一聲擦燃往人群里一丟,吐吐舌頭跑掉了。只剩下母親無奈的苦笑、抱歉的賠罪及眾人寬容的笑聲。獅子在街上上躥下跳,長龍在人海中上下翻騰。夾雜著震天撼地的鑼鼓聲,歡樂的氣氛沸騰到了極點。
元宵是團圓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頓豐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點開始,萬家鞭炮齊鳴,當滿城的地面都被喜慶的紅色鋪滿時,人們便開始吃飯了。湯圓當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湯圓最令我掛念——奶奶不會夾餡,所以總是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團。但是這一點都不影響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來,一人面前一碗湯,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絕不亞于蔣雯麗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湯圓”。
吃完湯圓,我們又來到廣場觀看禮花。只見深藍色的天空布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好像一顆顆拖著彩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舍得離開了。但是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好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我相信,隨著祖國的日益發達,今后的元宵節一定會更好、更令人們期盼!
這就是我家鄉的元宵節!
老、敬老、愛老。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了,因為重陽不光是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為身邊的老人么做些什么呢?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干些什么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非常揮霍的`買很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夠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干著急。
說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么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隆A偕涎埃蓯嵌V鲆瘓洌骸奧飛閑⌒目闖擔鴯饌娑!”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了那么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是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最后,祝全社會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節最早源于戰國時期,當時有個叫屈原的楚國人,他在楚王身邊做官,是一位忠臣。昏君楚王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而賽龍舟是楚人因為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很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而粽子則是百姓不忍心忠臣被魚蝦吃食,故而將米飯等食品做成粽子投入江中,以求保屈原全尸。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僅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端午節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于堂中,剪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于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呀,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們要好好的繼承下來!
我們的傳統文化征文 10
苗繡是指苗族民間傳承的刺繡技藝,是苗族歷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現形式之一,是苗族婦女勤勞智慧的結晶。主要流傳在貴州省黔東南地區苗族聚集區。雷山臺江等地的苗族服飾至今仍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傳統風格,精美絕倫的刺繡技藝和璀璨奪目的銀飾讓人贊嘆不已。苗族服飾的刺繡工藝有其獨特性,如雙針 苗繡、鎖繡、縐繡、辮繡、破紗繡、絲絮貼繡、錫繡等。刺繡的圖案在形制和造型方面,大量運用各種變形和夸張手法,表現苗族創世神話和傳說,從而形成苗繡獨有的藝術風格和刺繡特色。苗家婦女擅長紡織和刺繡,清《開化府志》、《廣南府志》、民國《馬關縣志》、《邱北縣志》都記載有苗族婦女“能織苗錦”之句。苗家姑娘個個會繡花。由于環境的熏陶,苗族女孩四五歲就跟著母親、姐姐和嫂嫂學繡花了。到了七八歲,她們的繡品就可以鑲在自己或別人的衣裙上了。
苗繡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服飾文化的瑰寶。要數中國少數民族功夫絕技,苗繡以其古老、神奇以及文獻特性著稱。
苗繡也是相當著名的民族文化遺產,已名列“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精美絕倫的刺繡技藝和璀璨奪目的銀飾讓人贊嘆不已,已被世人公認為是最精美的刺繡藝術品。這種民族文化遺產目前的情形是僅僅依賴民間傳承,顯然,這只是將其處于自生自滅的自然狀態,大有將流失之虞。媒體報道說:百年后,中國人要研究苗族的服飾文化,或許要到法國的博物館來研究。
只有將苗繡做成產業,方可不負其盛名,并以此拉動地方經濟。在吸引眼球的基礎上,再能換來收入,善莫大焉!現在的問題是,苗族繡品只有少數當地人在以家庭作坊式生產,在全手工操作下,出產極為有限,銷售渠道也極為仄逼,靠當地旅游商店銷售、網上銷售等,其銷量極為有限。而據相關行業人士市場調查,苗族繡品的價值,在識貨人那里,可以達到昂貴天價的地步,尤其是外賓樂于作藏品收購,這種狀況只能說明,我們還沒有建立起一種有效的產銷渠道,并且,讓人憂心的是,如果洋人們學會了苗服和苗繡技藝,并經工廠化大量生產,將給純手工的苗族服飾制作帶來巨大沖擊。
苗繡的特色
繡以五色彩線織成,圖形主要是規則的若干基本幾何圖形組成,花草圖案極少。幾何圖案的基本圖形多為方形、棱形、螺形、十字形、之字形等。苗族婦女刺繡不打底稿,也不必先描畫草圖,全憑自己天生的悟性,嫻熟的技藝和非凡的記憶力,數著底布上的經緯線挑繡。她們憑借豐富的想象力,布局謀篇,將一個個單獨的局部的圖形巧妙組合,形成一個豐滿的繡品,達到和諧完美的境地,美觀大方。
苗繡最講究對稱美、充實美和艷麗美。所謂對稱美,就是上下左右不論圖形、色彩、空間,都完全要求對稱;所謂充實美,就是整個繡品不留空白;所謂艷麗美,就是用色大膽,大紅大綠,鮮亮奪目。 苗繡主要用來鑲嵌服裝的衣領、衣襟、衣袖、帕邊、裙腳、護船邊等部位,亦可用它來縫制挎包、錢包等。一件布料價格平平的上衣,一條普通麻布制成的褶裙一旦鑲上了苗繡,便會光彩奪目,身價百倍。苗繡顯示了苗族婦女高精的工藝水平。近些年來,苗繡這朵藝術奇葩已享譽海內外,成為觀賞、收藏的藝術精品。
苗繡是獨具特色的一種中華刺繡藝術。苗族刺繡有著悠久的歷史。唐代時,東謝苗族是“卉服鳥章”,即在服裝繡上許多花、鳥圖樣。明代時,貴陽苗族喜用彩線挑成“土錦”,“織花布條”,“繡花衣裙”。清代文獻記載苗族刺繡織錦的很多,如黔東清水江苗族刺的“錦衣”和繡的“苗錦”。古州苗族刺繡亦多,今榕江縣平永地方一戶苗族農民至今還保存著兩套乾隆時代的男女服裝,都滿繡彩色花紋。關于貴州、云南、川南、湖南、廣西各地苗族繡花、織錦,各種史書及地方志多有記載。可見刺繡織錦是苗族人民美化生活的不可缺少的工藝,是人們一種愛美的體現。
圖案內容的選擇是人們審美意識的反映。苗族人民忠厚樸實、勤勞勇敢、富有感情,是一個愛好和平,有著美好向往的民族。他們善于運用裝飾紋樣來美化生活,常常借豐富的物象來反映喜慶、吉祥、人壽、年豐、友誼等生活內容,表達自己的生活感情,反映內心的憧憬。這些物象有獸類的龍、麒麟、獅子、鹿、猴子、狗;花果類的桃李、牡丹、玫瑰、芙蓉、金瓜、石榴;鳥類的喜鵲、鳳、錦雞、鴛鴦、畫眉;中文的福、祿、壽、喜、康、日;自然界的山川、河流、云霞、日月、人物、用具、建筑物以及傳說中的仙人善神和他們的道具等等。
由于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組成本民族的氏族部落很多,并且在很早以前的長期的戰亂遷徙中,形成了居住分散、互不同屬的狀況。他們為了崇拜、銘記自己的保護神,或區別本民族內部的各氏族,都以某一動植物作為自己氏族的代表,裝飾自己。所以裝飾的紋樣,各地氏族有各自的主體內容。一般情況是:蠻氏族以鳳為主體,戎氏族以龍為主體,夔氏族以麒麟、獅子為主體,僚氏族以花果為主體,萊氏族以魚蝦、水、草為主體,樊氏族以蝶蛾為主體,盤氏族以狗為主體,近山者多配花、鳥、走獸,近水者多配龍、蝦、魚、藻。當然,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和文化藝術的交流,苗族的氏族間裝飾紋樣越來越相互滲透;但由于圖騰崇拜的影響,以圖騰為主的構圖內容,到近代以至當今仞或多或少地在流傳和應用著。因此,圖紋設計亦應考慮這些重要因素。
苗族裝飾圖案內容一般都來源于生活,它在應用時以按照藝術的要求,結合生產制作的特點進行加工處理, 大膽而帶有幻想色彩,有意削弱或增強其中的一些布分,使之比人們生活中的更鮮明、更強烈、更美好。
圖案設計除了要考慮到苗族人民審美心理外,還有考慮到裝飾所采用的材料和裝飾對象。苗族裝飾紋樣有著特定的外部形狀。如胸部花邊是由幾個長方形組合起來,有的呈帶條伸延;衣袖、褲腳、帳沿、扇形圍裙上檐花樣呈長條形;扇形圍裙下角花樣,背群花樣是直角等腰三角形;鞋口花為馬蹄形;枕頭花是圓形或方形;高圍裙花樣呈船頭形等等。它們各有一定的尺寸。構圖時要認真布局,根據不同的情況,考慮各個組成部分的變化和統一,對比與和諧。一般來說苗族圖案的'構圖都要求對稱、平穩、嚴謹、經湊,豐滿而疏密虛實得當。在衣袖、褲腳花邊、圍裙花樣等小幅裝飾品中,布局時就要求密一些,而在大幅裝飾作品中,就可以疏一點,粗一點。老年人采用的常偏稀,青年采用的則要密一些。
圖案的組成,大抵分為枝紋、坨紋、角紋、邊紋、方紋五種形式。枝紋是完全獨立的個體花樣,如一支花,一枝鳥,一條魚,一只蝶等。它用于點補圖案中的空稀部位,使之平穩、經湊、活躍。坨紋是與周圍沒有連續、重復的一種較大的獨立單位,用幾種枝紋按照一定的形式組成圓形、四方形、五方形、六方形、八方形、菱形等規則和其它不規則形狀。規則形式的坨紋包括向內或向外的輻射式,上下或左右對稱的橫立式,上下或左右互相調換方向的轉換式,繞一基點(面)周圍轉向的回旋式。坨紋的用途很廣,小的可組成花邊,大的可用于大幅裝飾品中間或單獨應用,如被面、枕頭、門簾等。角紋是一種能單獨應用或和坨紋等配合組成一個完整的裝飾品的圖案。它包括兩邊對稱、兩角對稱、三面對稱和自由式幾種形式。如在背裙、扇形圍裙中作單用角紋;在手巾、被面上作配合角紋。邊紋是依照一定的邊周兩向延長的圖紋。它分為直線和非直線兩向延長,又分為對稱連續和非對稱連續以及對稱不連續等幾種。它可單獨應用,如衣褲花邊,也用來襯托坨紋。方紋是由一個基本紋樣向周圍循環連續組成大的紋圖。它有散點式、點綴式,還有些在花段上構圖刺繡而成特殊的重疊式。方紋一般用在白衣繡花、衣背花、動物圖紋身子的“填心”等,使大面積或局部顯出整齊劃一的效果。
我們的傳統文化征文 11
清明節是四月五日,人們要上墳,同時有踏青的習俗,把新土往墳上揚,添墳。以前清明也叫寒食節,曾長達百日,曹操改為一天,唐改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滅,出寒食后,從宮中傳出新火。清明還要插柳枝,戴柳條帽,放風箏,蕩秋千。
寒衣節在十月初一,人們上墳祭祖,最主要是制冥衣,買紙扎成,包起來晚上在門前燒。欽天監要在這一天頒布新的皇歷。
至于中元節則是有道佛兩家的共同節日,說起它的由來和習俗確實還有些說法。
中元節的源頭,應與我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關。道教盛行后,附會傳統,創立了天、地、水三官神祗。據說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賜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稱為萬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解厄。
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了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說:“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一種植物的葉子,有香氣),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講究孝道的中國人,例要向先祖報告,并且請老祖宗嘗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我當年在江浙一帶就看到人們視中元為大節,這一天家家團聚,如除夕一般熱鬧,還要吃一種專門用青樹葉包裹的菜團。
傳說地宮掌管地獄之門,中元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所以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內容是為死者的靈魂超度。
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旱日安息。在法事中,他們不單只超度亡魂,而且更為無主孤魂和那些為國捐軀,戰死沙場的死難者施予救儕。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錢,主要是用作購買祭品之用。
按佛教典故,關于“盂蘭節”的起源,有著以下一個典故:相傳佛祖在世時,收了十位徒兒,其中一位名叫目連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連很掛念死去的母親,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親在地府生活的情況,原來他們已變成餓鬼,吃的、飲的都沒有,境況堪憐。目連看了后覺得很心痛,于是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可惜飯菜一送到口邊,就立即化為火焰,目連看到這種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將這個情況告訴佛祖,佛祖教訓他說,他的母親在世時,種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墮入餓鬼道中,萬劫不復,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夠化解的,必須集合眾人的力量,于是目連就聯同一眾高僧,舉行大型的祭拜儀式,以超渡一眾的亡魂。
后來,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后世,逐漸形成一種民間習俗,每年到了農歷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以化解其怨氣,不致于遺害人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節的風俗。
中元節這天,道教在七月十五日要設壇醮祭。道教和佛教,在這天的活動,都有具體的規定和做法。民間的祭奠,則相對較自由,供品唯恐不夠先人和孤魂野鬼享用,那些供品。由是形成了民間的節日。
在民間,除了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餓鬼外,人們在這一個月里會加多一兩件金飾來避邪,他們也會注意說話,盡量避免說出不吉利的字眼來。小孩子尤其慘,據說小孩子的眼睛特別靈,可以看到些不該看到的東西,為了不讓小孩受到驚嚇,很多父母在晚上會把小孩關在家里。
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后,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
現在已經不那么嚴格講究了,完全依據主人的情趣,羊、虎、牛、魚、兔、人各種造型的饃都有。人均一獸的花饃捏完以后,還要再捏許多瓜、果、桃、李、蓮、菊、梅等造型的花饃,點綴以花、鳥、蝴蝶、蜻蜓、松鼠。個頭較前要小,做為走親戚,看朋友的禮品。這些面塑蒸熟以后,再經過五色著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稱為絕佳的手工藝品。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經成了農家婦女一展靈巧手藝的節目了。
北齊時的《顏氏家訓》,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宋時的'《東京夢華錄》、《夢梁錄》,清時的《帝京歲時紀勝》等等書籍中都提到了中元節或盂蘭盆節。有的書中說,中元節前幾天,市面上就有賣冥器的,賣時鮮瓜果的,賣油餅餡餅乳餅豐糕的,色彩斑斕,叫賣聲不絕于耳。還有在水面上放燈的習俗,意為招水中孤鬼來享祭。兒童們玩著紙扎的荷花燈,大的有七八尺,引人注目。到城外去祭墓的,絡繹不絕,較之清明節尤勝。
清代文人王凱泰的詩《中元節有感》便描寫了福建一帶過中元節的習俗。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清代詩人龐塏的《長安雜興效竹枝體》一詩形象描繪了中元夜兒童持荷葉燈結伴游樂的情景。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照佛門的盂蘭盆會儀規來看,放河燈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節目,并不顯得多么要緊。而在民間的中元節俗活動中,放燈則是比較重要的。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現代女作家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注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大概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所以放燈這件事是件善事。可見活著的正人君子們,對著那已死的冤魂怨鬼還沒有忘記。
近代女作家肖紅在《呼蘭河傳》中也提到“七月十五是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到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脫著一盞河燈,就得脫生。”
【我們的傳統文化征文】相關文章:
我說我們的家風家訓征文02-08
傳統文化作文征文最新05-29
我們的節日端午征文(通用22篇)06-26
科普征文:科技在我們身邊(精選14篇)11-09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征文04-27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征文(精選16篇)06-08
檔案我們的共同記憶征文(通用7篇)04-25
檔案我們的共同記憶征文范文(精選11篇)06-13
我身邊的傳統文化征文(通用26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