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弘揚傳統文化作文800字
傳統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下面小編收集了弘揚傳統文化作文800字,歡迎閱讀!
弘揚傳統文化作文800字【1】
不管怎樣,中國人都不能忘“本”。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在緊急情況下,推開了兩名學生,自己卻被車輪碾壓,雙腿高位截肢。不少人感嘆她的舉動,但也有人替她感到惋惜。對比《二十四孝》中的某些類似“埋兒養母”的極端行為,這種行為更讓人尊敬。
文章中提到的有違當今社會主義所“規劃”的和諧藍圖的“傳統道德”如今注定要被剔除,倘若繼承這些糟粕,必定會收到法院的“通知書”和“警察的手銬”。對那些垃圾道德必須剔除,毫無疑問。“三綱”,“五常”,男尊女卑,為千年后的我們描繪了一個男權社會。“裹腳”定義了當時的審美標準,那也注定要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被巨浪沖走,盡管它在某些人的腦海中根深蒂固。——正所謂“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今天的我們可以用千年后的眼光重審過去的歷史事實,諷刺當時的文化糟粕,卻不知道后人千年后亦會用這樣的眼光打量今天我們的一切。
千年前“精忠報國”的英雄與現在騙津貼的`“士兵”形成鮮明對比。過去文化的精華大都隨時間的拉長減輕了質量,甚至湮滅了。
不可否認,自中國打開大門迎接外來文化的同時,我們便遭到外來文化的侵襲。新舊思想道德文化的激烈碰撞,新時代的先進文化才能占到上風,而中國本土的傳統文化精華大都失去了,或者改變了最初的形態,遭到扭曲,甚至泯滅,無跡可尋。“圣誕日”“復活節”充斥店家“商戰”,“七夕”演變成了“情人節”;——這是多么的遺憾。
我們承認,中國傳統道德中是精華與糟粕并存,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就成了必然。中華上下五千年所孕育的未間斷的文化精華,留傳至今是一筆無法用金錢丈量的巨大財富,更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驕傲,是區別于其他名族血脈的獨特精髓。換言之,這就是“本”這就是“源”。
我們應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傳統道德文化,衡量其思想價值,繼承并發展精華,保持傳統道德的內在思想形態,維護精華的本原,將它帶入當今的生活實踐中去,在它的基礎之上構建符合這一時代的道德文化大廈。
弘揚傳統文化作文800字【2】
隨著社會的變革,一個嚴峻的現實是,我們很多傳統節日都被冷落了,誠然,圣誕節、復活節等“洋節”的到來帶給了我們新鮮活躍的西方文化,拓寬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見聞,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如今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似乎對“洋節”過分偏愛從而忽視了我們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這個農業文明向城市文明、工業文明轉化的時代,傳統節日儀式上的.淡化雖難以避免,但節日若是被人們淡忘,甚至尋覓不到一息對傳統節日的記憶,那將是危險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需要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不尊重不善待傳統文化,難免逐漸喪失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在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如何堅守傳統文化,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重視的課題。
每一個佳節都寄托著華夏兒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在中國,每個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寓意,每個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都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里面所蘊含的是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人類智慧的結晶。當下,只要我們記住傳統節日內涵,牢記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深刻韻味,改變傳統節日的慶祝方式未嘗不可。
當然,堅守傳統文化內涵意在守住民族文化的深刻內涵,這并不意味著墨守陳規或固步自封,而應是呼應時代、順應發展要求、創新形式和突破。
弘揚傳統文化作文800字【3】
如今相對開放的國際環境,使得各種地域文化交匯融合,過各種洋節日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這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漸漸地不被重視。現今保護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肩負著的使命。
中國的傳統和文明需要傳承。這些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存和發展的產物。現在的中國人,未來的中國人,若是無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發展,輕視這些傳統和文明,那么這樣的中國人也就失去了屬于自己的特色。
中國的傳統節日和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形成的品性的緊密聯系,也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不容被西化。中秋節寄托了游子對家的思念;端午節展現了耕作的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喜悅;清明節表達了親人對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則體現了人民向往和平快樂生活的樸素愿望。這些節日背后所存在的意義,是任何一個洋節日無法替代的。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倡保護重視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端午從原來沒有節假日變成了休假一天,電視媒體也日益加大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提高人們的了解和重視程度。
在這個受到外來文化強烈沖擊的21世紀,我們太多地關注于西方萬圣節的南瓜;情人節的玫瑰;圣誕節的白胡子老人。從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餅,對于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這都是一種本土文化的丟失,沒有了這些文化和傳統,我們也將丟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處于現今社會的我們依然要懂得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國的傳統和特色往往不適合擁有古老歷史的中國。就像君主立憲制不適用于中國;刀叉無法成為中國人吃飯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說話方式無法改變中國人的婉轉一樣,洋節日也不應該成為中國人的節日。
一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歷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長期積淀和凝聚之后又經后人總結和實踐而成的,從種種節日風俗里,后世的人們可以清晰地體驗到先民生活的歷史文化圖景。當承載著民族傳統文化的節日不再受重視,節日的文化內涵漸漸被遺忘,中國“文明古國”的盛譽也將不復存在。
我們需要加強對傳統節日的宣傳與弘揚,從自身做起,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
弘揚傳統文化作文800字【4】
據人民網消息,教育部擬在北京、天津、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廣東、甘肅等10省(市)中小學開展京劇課程的試點工作,并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在全國推開。同時,教育部確定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等15首京劇經典唱段作為中小學音樂課的教學內容。
初看該消息,我不禁從心里叫出一個好字,作為一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京劇愛好者,我深知此舉對于弘揚國粹京劇的重要性。弘揚傳統文化是一項長期工程,要從“娃娃”抓起。京劇進入校園,有助于兒童了解進而喜歡京劇,也有助于國家發現和培養京劇人才,專家也指出,京劇進校園非常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
京劇進入中小學校園的消息在“哈韓”、哈日”蔚然成風的時代風潮下;在《九成孩子知圣誕沒人知端午》這樣的新聞標題下;在兒童“將墨汁當醬油”的笑話里,更顯得振奮人心。
但是,在我為此舉叫好的同時,有個疑問也一直在腦海中盤旋———京劇能夠真正走進校園嗎?
確實,京劇是我國最有影響力的劇種,與其他戲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徽班進京后吸收昆曲、京腔、秦腔等各種戲曲藝術的成就,衍變為京劇。但京劇在長達五六十年的演變過程中,受到北京的語言、風俗等潛移默化的影響非常深,盡管有其他地方戲劇的元素,但京劇在骨子里與北京的風俗習慣以及文化底蘊密切相關。所以,京劇本質上仍然姓“京”,具有強烈的地域性。
任何藝術都不是短期可以速成的技巧,而需要在濃郁的藝術氛圍的浸潤下滋生、成長、盛開乃至遍地開花。帶有強烈地方色彩和地方文化底蘊的傳統文化更需要地方風情的滋養,當地濃郁的氛圍使得學生容易有親近感,有利于學生耳濡目染;另外,也可以緩解師資不足的窘境。
但一些地方傳統文化,在傳承和弘揚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遭遇著尷尬。2002年,佛山市率先將傳統民間藝術剪紙、舞獅、粵劇、武術等引進校園,而且有小學用武術取代了廣播體操,在強健學生體質的同時也弘揚了當地文化,取得了較好的藝術效果。但佛山也同樣面臨著學生因學業壓力大對傳統文化缺乏興趣、家長對傳統文化認知淺薄的困境,曾經火熱一時的.武術興趣班也煙消云散。
粵劇在其故鄉廣東都面臨著觀眾流失、人才青黃不接的窘境,字正腔圓的京劇在廣東的“遭遇”可想而知。
弘揚傳統文化需要循序漸進,對于底蘊深厚的京劇的弘揚更是如此。《紅燈記》是現代京劇的代表,其中的經典唱段《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要求演員具有深厚的京劇功底,能夠充分體現出現代京劇強烈的時代氣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可以學到、悟到多少呢?有關部門可以嘗試性地在中小學校開設一些京劇欣賞課程,讓學生對京劇有起碼的了解和感知,而不是一次性地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教學生學唱京劇。
確實,京劇是國粹,但傳統文化沒有優劣高低之分,每一種傳統文化都鐫刻著中華歷史的烙印,弘揚傳統文化真正的題中要義是讓傳統文化不要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真正形成中華文化大家庭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盛景”。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當務之急,中國傳統文化最講究的是“和而不同”,所以,弘揚民族文化并不是要一刀切,而是要因地制宜和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