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訓練教學設計
一、命題回放
加拿大魁北克的山上同時生長著紅松和雪松,紅松數量少卻株株筆直而粗壯高大;雪松數量多卻普遍較矮小枝干如虬。原來這里的冬天雪期長,寧折不彎的的紅松多是未長大就被積雪壓斷了;雪松枝干較韌,被大雪壓彎卻不會折斷,甚至整整一個冬天負著積雪,第二年春天雪消融才慢慢挺直。
根據材料“曲與直”選擇一個角度立意,自定文體,自定標題;不少于800字
二、寫作指導
本材料由兩個層次組成:第一層,紅松寧折不彎,數量少卻筆直粗壯高大;第二層,雪松枝干較韌數量多卻矮小枝干如虬。對紅松與雪松,命題者并未有明確的褒貶傾向,可圍繞材料內容任選一個角度立意即可。
從紅松角度立意:
①紅松寧折不彎,雖然有許多幼樹被淘汰,留下的是筆直而粗壯高大的紅松樹。由此可以肯定那種寧折不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節,這也是人所需要的,尤其是特殊時代更是需要。
從雪松角度立意:
雪松的“數量多,卻又普遍較矮小枝干如虬”、“枝干較韌,被大雪壓彎卻不會折斷,甚至整整一個冬天負著積雪,第二年春天雪消融才慢慢挺直。”
②關鍵詞“虬”、“韌“提示了它堅韌頑強的品質(忍耐)讓它戰勝嚴寒,這正是人生遭遇挫折時需要的精神品質。
③從“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忍辱方能負重)”的角度立意也不錯。
④也可否定雪松茍且偷生的人生態度。
⑤還可以綜合兩者互為補充,寫它們都是生命的兩種姿態,就象是屈原與司馬遷,我們該堅守時堅守,該忍耐時忍耐。
正確立意
1、《生命的精彩》“人生應該怎樣才叫精彩呢?是活得傲骨凜然,還是茍且偷生呢?”
“人生真的要經歷很多事,但我們要像紅松一樣寧折不彎,要像雪松一樣剛強堅韌,要像飛蛾一樣敢拼敢搏,生命會隨之精彩,人會隨之成熟,路也會隨之越好走。但我相信,有堅韌的精神,有敢搏的勇氣,人生就會精彩。”(點評:直奔主題,將自己文章的立意定位在生存方式的選擇上,觀點鮮明。)
2、《學會彎腰》
“學會彎腰,是對外界環境的暫時順服,是在彎腰的過程中思索翻身,是對世故的變通,是在減少對別人的傷害。”
“只有忍耐艱難困頓才能劫后重生。”
(點評:從一個形象的角度來闡述了觀點,將原本抽象的內容說得形象生動。)
錯誤立意:
①因為執著,所以成功。
②堅持就是勝利。(只是單純談“堅持”的作用)
③不同的選擇造就不同的命運。(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路)
④適應環境,(適者生存)。
⑤面對困難,后退一步海闊天空。
⑥經歷逆境,才能成就輝煌。(成功之路多磨難)
⑦弱小卻有強大的生命力。
⑧失去小于得到(舍才能得)(學會舍棄,換取成功)
⑨長處與短處。(紅松以最高傲的屹立姿態示人,所以人應以最完美的一面展現。)
⑩只有犧牲才能鍛造更偉大的成功。
作文(70分)
精彩例文1:
寧折不彎方為人中豪杰
(“引”“析”材料)
粗壯高大的紅松,昂首挺胸;矮小如虬的雪松,俯首哆嗦。紅松,有火熱的外貌,熱情的心境,而雪松,卻只有那蒼白的皮膚,冷漠忍受的不振之風。
翻開歷史的畫卷,有多少豪杰志士,寧折不彎,就有多少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前面:提——提出論點;后面:聯——聯想聯系,論證論點)
北方寒風凜冽,一望無際的荒野上,有一個這樣的人,他每天挺胸昂首,手上緊緊地握著一個符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符節上的裝飾已被歲月的流光沖刷去了,而他還是站在那兒,遠眺南方中原大地,懷念著他的故土;他曾被勸降,他曾被逼降,但他寧死不屈,在那個荒野上,食草飲雪;他忍受著各種屈辱,無奈地服從那個荒誕的命令:“公羊生下羊羔,你就可以歸國!”他憑著一個信念,堅持;他憑著一個符節,愛國;他憑著一個身份,漢朝官員,使他忍受屈辱,十多年后,寧折不彎的他最終光榮歸國,成為后世傳頌的人物。
他是誰?他是愛國主義者蘇武。他有如荒野上的一棵紅松,堅持著自己的信念,永不屈服,寧折不彎。
紅松挺拔于高山上,那里寒泠,險峻;但他仍能挺拔,只因它有寧折不彎的精神。
(論據一)
再次回首,我們不難發現,巾幗英雄的英姿颯爽,也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過度自然)
她帶領軍隊,沖鋒,陷陣;敵軍的到來,她更為激動,激昂的熱血使戰士們士氣高漲,一次一次地戰勝敵軍,一場一場的戰斗大捷,戰士們都封她為圣女;一處一處的傷口,一條一條的刀傷,戰士們以她為榜樣。然而,在敵軍的吶喊聲中,她被捉了,被綁在十字架上,在她腳下,柴草如山,敵人手執火把,準備著。但可惡的敵人在行刑前對她和她的部下進行辱罵,皮鞭的抽打……但她仍然昂望,泰然自若,寧折不彎的她在熊熊大火中犧牲,但她見到了真理——也是她的信念——寧為戰死鬼,不為亡國奴!
她是誰?她是英法戰爭中的巾幗英雄——圣女貞德。她,有如高山寧折不屈的紅松,站在火堆上,怒視敵人,憧憬著和平。她憑著戰勝敵人,爭取和平的信念,成為一代女英雄,女豪杰!
(論據二)
(結——重申材料,深化論點)
人生雖有百味,但只要我們有著桑蘭的不屈,海倫?凱勒的勇敢,和奧斯特洛斯基的堅強,寒風凜冽的高山,白雪皚皚的冰封天地我們也不怕;只要有紅松的寧折不彎,堅韌不拔,再大的困難也不怕。
請相信,寧折不彎方為人中之杰。
點評
這是一篇規范的考場應試作文。開篇即提出“寧折不彎方為人中之杰”的觀點,鮮明而有力。論述部分運用了“蘇武”與“圣女貞德”的事例,一中一外,一男一女,充分證明觀點。語言流暢,句式上有變化,中間過渡自然。在用例后不忘扣題進行抒情。結尾干凈利索。思考的深度略為不夠,缺乏獨特而具有個性的解讀。
失敗例文:
寧折不彎的紅松
在加拿大魁北克的山上,在這樣一個遙遠的國度里,紅松雖少,卻株株筆直高大,是因為他們寧折不彎;雪松雖多,卻普遍矮小,是因為他們寧彎不折。人應該像紅松那樣不屈不撓。(點評:材料引入,開門見山,擺明觀點,雖然普通,但很明確。不足之處是觀點表述不全面,不太準確。“不屈不撓”與題目中的“寧折不彎”不照應,可改為“寧死不屈”。)
時間回到一千多年前,蘇武持著國家交托給他的旌節,把單于榮華富貴的.引誘看得一文不值,把那段不起眼的旌節化為一段不朽的歷史。他拉著羊群在大漠黃河中且行且歌,把忠誠于祖國的信念銘記于心,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為一個不屈的象征。正是因為他有著“寧折不屈”的紅松精神,才讓他為后世所頌揚。(點評:語言表達較好,但有些地方不太合情理,更重要的是只強調了“不屈”,而忽略了“寧死”。因此,陳述事例時可以強調蘇武自殺和北海牧羊都不投降的情節。還可以深入分析:蘇武寧死不屈的原因是什么?)
時光不斷流逝,讓我們一起來品讀宋代的東坡居士。“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他對人生的態度,面對愛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漩渦的掙扎,他選擇了不屈不撓,他選擇了“竹杖芒鞋輕勝馬”。(點評:這個事例主要體現了蘇軾面對打擊持坦然豁達的態度,而非“寧死不屈”的精神,所以建議換用屈原為堅持氣節和理想不愿同流合污而投江自盡的例子。)
清代的文天祥,面對戰敗的恥辱與被俘虜的現實,他果斷地選擇了對國家的忠誠,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展示了他對敵人的不屈。是的,大丈夫生當不屈,死又何懼?(點評:這個例子用得恰當。但最好強調文天祥對敵人的寧死不屈是指他寧死不投降。)
古往今來,不屈不撓的紅松精神不乏典型的例子,林則徐就很好地詮釋了這種精神。“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誠然,“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國家有難,是不應該去國家茍且偷安的。因此,他不懼惡勢力,從此,“虎門銷煙”事件載入史冊。(點評:這個例子不太好,建議另外換一個。)
外國人也是有著紅松精神的。居里夫人發現鐳元素,馬克思著成《資本論》,以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保爾?柯察金對生活困難的不屈,都無不向我們展示著紅松精神。(點評:這三個外國人的事例都只是強調他們對困難的態度,與觀點“寧死不屈”有較大距離。建議更換。)
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大到國家大事,小到生活中瑣碎之事,不屈不撓的精神都有所體現。當我們成績不如人意時,是不屈的紅松精神支撐著我們奮發;當我們在人生旅途中遇到挫折時,也是紅松精神促使我們圖強。
人,真的該有寧折不彎的紅松精神。(點評:結尾兩段總結上文,照應開頭,使文章結構完整,但不足之處仍是只強調了“不屈”,而忽略了“寧死”。)
點評:
文章審題較準確,材料豐富,結構完整。但沒能扣緊紅松“寧折不彎”的特點把觀點貫穿始終,部分材料使用不夠恰當,構思不夠精巧,思維的深刻性不足。
精彩例文2:
寧折不彎的紅松
在遙遠的加拿大的魁北克的山上,紅松雖少,卻株株筆直高大,是因為他們寧折不彎;雪松雖多,卻普遍矮小,是因為他們寧彎不折。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成就兩種不同的人生。但我認為,做人就是要像紅松一樣,無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都要寧死不屈。
古往今來,不屈不撓的紅松精神不乏典型的例子。
時空折轉,我們來到汩羅江邊。一個瘦弱的身軀在江邊徘徊。他就是楚國大夫屈原。為什么“世人皆醉”只有他獨醒,為什么他就是不能放棄自己的原則,和那些奸臣叛國者一樣,把理想的花朵埋沒。因為,他也有著紅松“寧折不彎”的品質,寧死也不放棄自己的理想,自己高潔的身軀。浩浩江水,可以洗濯雙腳,洗凈世間一切的污垢。屈原,毅然抱著石頭沉入江水中,讓自己的清白永留人間。紅松“寧折不彎”的精神,在那一瞬間,化成了永恒。
時間回到一千多年前,蘇武持著國家交托給他的旌節,把單于榮華富貴的引誘看得一文不值,把那段不起眼的旌節化為一段不朽的歷史。他拉著羊群在大漠黃河中且行且歌,把忠誠于祖國的信念銘記于心,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為一個不屈的象征。即使是面對死亡,他也始終雙手緊握節杖,沒有讓自己高大的身軀倒伏在大漠漫漫的黃沙中。是什么在支持著他,支持著這個充滿力量的身軀呢?是那“寧折不屈”的紅松精神。對,就是這“寧死”也“彎曲”的紅松精神,才讓他為后世所頌揚。
清代的文天祥,面對戰敗的恥辱與被俘虜的現實,他果斷地選擇了對國家的忠誠,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展示了他對敵人的不屈。他像紅松一樣,傲然挺立在寒風中,寧斷頭,也不彎下腰。是的,大丈夫生當不屈,死又何懼?
不僅是中國人有著“寧折不彎”的精神,放眼神州之外,我們也可以看見有著紅松般身軀的外國人。
圣女貞德面對死亡,毫不退卻,寧愿在熊熊的烈火中化成美麗的天使,也決不向敵人低頭。布魯諾面對死亡,面對教會的死刑,他沒有屈服,因為他相信真理,他在自己的“堅持”中,也走向了熊熊的烈火。……這一個又一個不屈的身軀,都無不向我們展示著紅松精神。
生活是曲折而艱辛的,但無論面對著什么的困難,我們都不能沒有自己的“堅持”。山上的紅松,雖然數量少,但它卻以偉岸的身軀,成為山上獨特的風景。
人,真的該有寧折不彎的紅松精神。
點評:
修改后的文章觀點鮮明,思路清晰,結構嚴謹。從古到今,從中到外,舉屈原、蘇武、文天祥、圣女貞德、布魯諾等例論證“做人就是要像紅松一樣,無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都要寧死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