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傳統(tǒng)作文2篇【必備】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傳統(tǒng)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傳統(tǒng)作文1
月出于東山之上,蘇東坡如是說。
生活在這個屬于太行山余脈的小城,看見月亮在東山或西山上懸掛,游移,是司空見慣的。
而今天,九月中秋,月亮緩緩的升起在東山之上,靜靜地揮灑著薄涼的清輝。仰視著她的靜默,她的沉著與淡定,心忽然揪了一下;雖然兒子代表我去看望了他的外公外婆,畢竟我沒去,心里的牽念依然;雖然通了電話,幾句家常,心里還是過意不去。
我的家鄉(xiāng)是平原,記得小時候,到處是望不到頭的田野,看到的都是莊稼和樹木,對山?jīng)]有多少概念,直到小學時離開家鄉(xiāng),來到這個很少有平地,除了上坡就是下坡的小城,山的概念才漸漸清晰起來。
家鄉(xiāng)的月亮總是從屋頂或樹梢上升起,很大很亮,月光如水,清澈明媚,感覺很近,仿佛上到房頂或爬上樹就可以夠得著。
每到中秋這天晚上,家鄉(xiāng)的習俗是祭拜月神。一張小供桌放在庭院西側,上面擺上自家蒸的月果,以及蘋果,梨等水果。媽媽會一直注意著東邊的.天空,看月亮是否上來了,可以看到了。當月亮在屋頂剛一出現(xiàn),如水的月光傾瀉下來,照亮了院子的一切,媽媽就會虔誠地跪在供桌后,雙手合什,沖著月亮祭拜,口中喃喃有詞,F(xiàn)在想來,雖然那時不知道媽媽念叨些什么,一定是乞求即將到來的秋收會有一個好的收成。之后我們就可以吃掉那些供品,因為據(jù)說,吃了上供用的祭品可以去災祛病。
后來,月餅代替了月果,但這個習俗依然傳承至今。有時趕到中秋這天回家,晚上上演著多少年來延續(xù)下來的對月神的祭拜,一家人在一起,歡聲笑語不斷,在靚麗的月光里,樹影婆娑,親情無限,愛意濃濃,月圓人圓。
今天,九月中秋,月光如水,拉長我的影子,也拉長我的思念......
中秋傳統(tǒng)作文2
中秋佳節(jié)來臨,那為什么我們中國會有中秋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習俗呢?讓我給大家娓娓道來吧!
許多人都認為,中秋節(jié)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據(jù)傳說記載:嫦娥吃了西王母的不死之藥之后,飛向了月亮。嫦娥此舉是為了代替后羿受罪,并終生不能返回人間。李白為此頗為傷感,寫有詩句:“白兔搗藥秋復春,女亙娥孤棲與誰鄰?”相傳,嫦娥自已雖覺月宮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所以會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圓夜之時,返回到人間與夫君團聚,但在天亮之前必須回到月宮。后來世人每逢中秋,不僅想登月與嫦娥一聚,還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許多人在焚香拜月的時候,會祈求男的早日登步蟾宮,高攀仙桂……女的則希望相貌似嫦娥,圓如皓月。年復一年,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為節(jié)日來慶祝了。
另外有人認為,中秋節(jié)是由唐明皇賞月開始的。唐代《開元遺事》這本書中記載:中秋夜,唐明皇和楊貴妃在月下游玩兒,游到興處,二人登入月宮,唐明皇還在月宮學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來補充完整,成為傳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這月宮之行,每年到此時刻,必要賞月一番。百姓也來效仿,月圓之時歡聚一堂,享受人間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種傳統(tǒng)沿襲下來。
而有人提出,中秋節(jié)原本是推翻元朝統(tǒng)治的一次起義紀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統(tǒng)治,在中秋季節(jié),把寫有“殺韃、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字條藏在鉻好的小圓餅內(nèi)相互傳遞。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戶戶齊動手,一舉推翻了元朝統(tǒng)治。后來,每逢中秋節(jié),都吃月餅來紀念這次歷史性的勝利。
中秋的由來,眾說紛紜,你覺得哪一種才是最符合邏輯的呢?你又最喜歡哪一種呢?
【中秋傳統(tǒng)作文】相關文章:
中秋傳統(tǒng)作文12-06
中秋的傳統(tǒng)作文12-05
中秋傳統(tǒng)作文12-01
(精選)中秋傳統(tǒng)的作文07-30
(精選)中秋傳統(tǒng)的作文10-31
中秋傳統(tǒng)的作文07-23
中秋傳統(tǒng)風俗作文03-31
[合集]中秋傳統(tǒng)作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