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弘揚雷鋒精神作文
毛主席親自為雷鋒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我們都要以雷鋒同志為榜樣。小編收集了弘揚雷鋒精神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弘揚雷鋒精神
雷鋒同志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共產主義戰士;他作為一名普通的解放軍戰士,卻在短暫的一生助人無數。
人們流傳著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雷鋒同志無論走到哪里,他都會做好事。雷鋒就是選擇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為人民做好事,人們一見到做好事的人,都會想起雷鋒,因為雷鋒是我們的好榜樣!雷鋒是人民的勤務員;是一位可敬的'“傻子”;是孩子們的知心人;是一名模范班長,為人謙虛謹慎。雷鋒有奉獻精神、“傻子”精神、釘子精神、艱苦奮斗精神和螺絲釘精神。
每年的3月5日是學雷鋒日。其實,我們身邊就有很多“小雷鋒”。“小雷鋒”們也像雷鋒一樣,默默無聞地奉獻著,做好事總是不留名,總是一看見有需要幫助的就會去幫忙。“大學生為了救一個落水老人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這一新聞引發了社會的爭議。有人說,這值得嗎?一個大學生為了救一個快死的人而犧牲了,簡直就是浪費人才。也有人說,這不是值不值得的問題,而是如果這個大學生見死不救的話,就算他活著也沒有意義。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做好事,可能會付出代價,就像那位可敬的大學生那樣,為了就一個落水老人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但是,如果他見死不救,那么他就不算是一個大學生了,學了那么多知識,卻連做人的道理都不懂。
毛主席親自為雷鋒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我們都要以雷鋒同志為榜樣。多做好事,做一個可敬的“傻子”,做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好學生!
第二篇:弘揚雷鋒精神
寒假過后,我們迎來了新的學期,同時也迎來了全國上下學習雷鋒同志的新高潮。雷鋒的名字伴隨著國人度過了四十多年風風雨雨,每到三月,人們便開始以不同的方式來紀念這位英雄人物。
雷鋒,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部隊工程兵某部班長,五好戰士。1939年12月30日出生于湖南望城縣安慶鄉的一個貧農家庭。7歲就成了孤兒。在黨和人民的培育下,雷鋒從一個苦孩子成長為一個自覺的共產主義戰士。1960年參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入伍前,他先后在鄉、縣當過通訊員,在農場當過拖拉機手,在鞍山鋼鐵公司當過推土機手,并多次獲嘉獎。參軍后,雷鋒勤學苦練基本功,各項科目成績都是優良。他克己奉公,助人為樂,為集體、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把平時積存的200元錢無私奉獻給撫順人民公社建設和遼陽災區人民,用自己的津貼費給丟了火車票的'大嫂補票,主動幫助外出老人,利用閑暇時間擔任校外輔導員……雷鋒始終“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愉快”。對自己他一向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生活上從不亂花一分錢。他認為“每一分錢、每一滴油都是人民的血汗,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1962年8月,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
幾十年來,許許多多的榜樣、模范,曾一個又一個走進中國人的生活,他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被樹立起來,或短暫或長久,成為人們學習、模仿、懷疑、拋棄的對象;但沒有一個像雷鋒那樣深刻地被注入這個社會。關于雷鋒的先進事跡我們每個人都耳熟能詳,從小到大我們一直都被教育向雷鋒同志學習,學習他毫不為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第三篇:弘揚雷鋒精神
1963年3月,毛澤東同志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鄧小平同志題詞:“誰愿當一個真正的共產主義者就應該向雷鋒同志的品德和風格學習。”1990年3月5日,江澤民同志題詞:“學習雷鋒同志,弘揚雷鋒精神”。雷鋒(1940年-1962年),這個熟悉的名字在我們心中閃爍著不滅的光輝,他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必將不斷被發揚光大。他那不可磨滅的美好形象,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雷鋒精神之所以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從根本上說,就在于雷鋒精神產生于社會主義建設的火熱實踐中,符合時代進步的潮流;就在于雷鋒精神與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展示了共產黨人的.特殊品格;就在于雷鋒精神繼承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良傳統,體現了偉大的民族精神;就在于雷鋒精神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建設美好社會、創造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雷鋒精神,就要把學習雷鋒同實現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奮斗目標結合起來,用雷鋒精神去激勵廣大青年建設小康社會。要像雷鋒那樣牢固樹立遠大理想,把個人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結合起來,把個人的奮斗融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歷史洪流中去。要像雷鋒那樣在學習上永不滿足,永不懈怠,以釘子般的擠勁和鉆勁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更好地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要像雷鋒那樣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創造美好的生活。要像雷鋒那樣大力弘揚文明新風,用實際行動促進團結友愛、誠實守信、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者、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實踐者、新型人際關系的倡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