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春節》作文合集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春節》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1
我的家鄉是美麗的鞋都——晉江,她不僅養育了善良淳樸的晉江人民,還孕育著獨具特色的文化習俗,家鄉的春節便是這樣一個獨具特色的節日。
每年農歷的十二月份,便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每逢這時,我們便能擁有一大把的零花錢去和爸爸媽媽一起上街。
春節時,爸爸媽媽帶我去逛街。剛到街上,我便被春節歡樂的氣氛給渲染了。大街上人來人往,車輛川流不息,好不熱鬧!正當我目不暇接之時,一排形態各異的花燈映入了我的眼簾,有兔子燈、老虎燈、牛燈、老鼠燈……它們制作得惟妙惟肖,讓人看了忍俊不禁。更有意思的是制作花燈的人別出心裁,運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不僅使花燈會動了,而且還會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仿佛站在你面前的就是一只活生生的動物。
春節,當然少不了拜年啦。大年初一,爸爸帶我去爺爺家拜年,一進門,我便看到了一輛嶄新的電動三輪車。原來,那輛電動車是家電下鄉時爺爺買的。我爺爺靠賣菜賺錢,但是腿腳不方便,每天只能騎著人力三輪車一趟一趟地來回。這下好了,有了這輛電動三輪車,爺爺可高興啦,他拉著我的手對我說:“玲玲啊,你看現在黨的`政策多好啊。你可要好好學習,將來回報黨和祖國。”我連連點頭稱是。
改革開放給祖國和家鄉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在這新春佳節里,我在心里暗自祝愿我們的祖國飛速發展,我的家鄉能夠更加美麗,人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評語:小作者用流暢的語句介紹了家鄉春節的習俗,逛花燈、拜年………具體描寫逛花燈時街上熱鬧的景象,尤其寫到下鄉電器,體現了改革開放新變化。習作語句通順,結構合理。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2
我的家鄉——濮陽,是一座美麗而熱鬧的城市,在這座城市里,當然也有一個年味十足的春節。
春節是臘月二十三開始的,這一天,要吃芝麻糖,傳說是用來祭祀灶王爺的,要用芝麻糖粘灶王爺的口,讓他上天言好事,保下屆平安。這天傍晚,鞭炮響起來,年就開始了。
二十三過去,要購年貨和大掃除,在除夕來到之前,必須把屋子從頭至尾好好打掃一次,象征除舊迎新、萬象更新。還要備齊年貨:大紅燈籠、門對、福字、窗花等,做出大批花饃、菜,在這里要特別提到魚,它象征年年有余,過年還要吃餃子。
大年三十早上六點左右,我們全家人都早早的.起床了,手持一幅幅紅燦燦的對聯,與許多鄰居一樣,喜氣洋洋的開始了這熱鬧的一天。
一吃過午飯,包餃子便開始了:姥姥很快的辦好了餡,而這邊姥爺和好了面,媽媽搟好餃子皮,我托著皮在一旁快速的包餃子。這是,窗外飄進了一陣夾雜著年味的飯菜香,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個個餃子出產了。
噼里啪啦······在一陣陣的歡笑聲中,鞭炮放起來了,其樂融融的年夜飯開始了。
吃完年夜飯,全家人都在這快樂的氣氛中看春晚,守歲。
初一,是拿壓歲錢的日子,這天,小孩子跟著大人到親屬家串門派年,收壓歲錢,歡天喜地的度過這快樂的一天。
春節要一直延續到元宵節,熱鬧的氣氛才逐漸退去。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的《元日》,早已深入人們心間。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人們滿懷喜悅的心情,回到了各自家鄉。
今年的春節,在不知不覺中悄然來到。我回到了我的家鄉——福建省浦城縣。母親常跟我說:“越小的地方,年味兒越重。”浦城這個小縣城,年味兒自然不少。這個春節,我要去的地方,則是浦城中少有的更小的地方——澤潭村。澤潭村是母親小時候生活的地方,今年的春節,準備在這里過。
一下車,撲面而來的便是濃濃的春節氣氛:家家戶戶門口都掛上了大大小小的燈籠,木墻、磚墻、石頭墻,都洗得發亮,門上的春聯紅得似火,處處都洋溢著喜慶和歡騰。
我走上石階,心中暗想:幾年不見,這兒變化可真大。這時,阿姨從廚房里探出頭來:“你們幾個,要不要來包燕丸?”燕丸,是浦城特有的一道菜。它色澤金黃,味道噴香可口。我們歡歡喜喜地跑進廚房,見到姨父正在用一口平底鍋煎著蛋皮。我趁姨父還沒有把蛋皮煎好,跑到一旁和阿姨閑聊起來。“阿姨,這么多年,這里的變化可真大呀!”我說。阿姨笑著說:“是啊,你看這房子,空了二三十年,想想那時,床啊椅啊都不夠用,更不用說像這樣的平底鍋、電磁爐了。一日三餐也基本上全是素,只有過年的時候能吃到豬肉。但現在人民生活水平高了,國家富強了,我們的老房子也能‘換新衣’、‘添新物’了!”我聽了,喜悅之情涌上心頭。
包完燕丸,又來了一輛車,車上下來了一個扎馬尾辮的女孩。我一看到她,不由自主地喊道:“表姐!”表姐把我拉到一旁,神秘兮兮地遞給我一本厚厚的冊子。我定睛一看:“這是什么?‘澤潭村百草養生谷改造計劃’?”表姐笑嘻嘻地說:“對啊!這時我爸爸的!”表姐的爸爸——也就是我的'舅舅——是一個了不起的企業家。“這就是爸爸的建設計劃書。爸爸準備把澤潭村打造成一個養生谷。澤潭村將會變好很多!比如說進村的那條小路,只能容納一輛車通過,如果對面正好也有一輛車開過來,那就麻煩了,所以準備把路拓寬;再比如隔壁爺爺家的土墻,經過那么久的雨水沖刷,遲早會散的,那多危險啊。爸爸決定把土墻改成堅固的石墻,這樣他們的安全就有保障了……”我聽著聽著,對澤潭村的未來有了無限的憧憬。
這個春節,讓我感受到家鄉已經越來越好!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4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的后幾天,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
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正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明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民族的傳統習慣。
春節前十幾天左右,每家每戶準備年貨。年貨中包括雞鴨魚肉、茶油醬、南北炒貨、糖果、都要采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在過節前要在住宅粘貼上紅紙黑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黑字寫成的春聯。門前掛著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要倒貼,因為路人看見后念一聲“福到了”,也就說明這家的福氣到了。這些傳統使節日增添了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親人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前一夜叫做除夕,也說明了新的一年即將來到,舊的一年將要過去。這一天又叫團圓日,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一起守夜,歡聚甜甜,共享天倫之樂。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穿著盛裝,吃團圓飯。然后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其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初二、初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喜發財的話。
春節要鬧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過后,才算真正結束。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5
話說得好,“大人望種田,小孩望過年”。這知話說得一點兒也不錯,沒有一個小孩會不喜歡過年。“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鞭炮聲中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春節。在春節時,我們小孩子都會早早地起床,然后去跟大人們拜年,最后當然是拿著壓歲錢一蹦三丈高地滿載而歸嘍。都說“姑娘愛花,小子要炮”。可我卻喜歡拿壓歲錢買炮放。被王大嬸見了,她驚奇地說:“你真是個假小子呀!”我笑著答道:“可我就是喜歡放炮呀!”我走到大街上,看見家家戶戶都把屋子裝扮得喜氣洋洋的,到處洋溢著喜慶的味道。
到了大年十五更是熱鬧。聽媽媽說,十五晚上,要偷青。我心中暗喜:嘿嘿,終于要到我“齊天大圣”大顯神通的時候了。我信心十足地向爸爸媽媽夸下海口說:“你們就等著我凱旋歸來吧!”媽媽說:“那就看你的表現了。”于是,一整天我都盼望著晚上的到來。終于到了晚上,我迫不及待地拿著一個大口袋和一把手電筒就出去了。到了田里后,我正要打開手電筒,可是怕被發現,所以就亂抓一通。直到把口袋裝滿為止,我才戀戀不舍地回去了。回到家后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得意揚揚地跑到爸爸媽媽面前炫耀起來。可當我打開口袋的時候,臉“唰”地一下就紅了。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我抓了一大口袋的青草回家。爸爸媽媽哈哈大笑起來,我更羞愧了。媽媽笑著說:“這些草還是拿來喂喂家里的`小兔子吧!”第二天出門時聽見李叔叔在和大家說他地里的草“神秘失蹤”了!我笑了笑,又邊放炮邊走開了。一眨眼,春節就結束了。大家又都該干什么干什么了。怎么樣,我們家鄉的春節很有趣、很好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