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元宵節的初一作文600字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元宵節的初一作文6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元宵節的初一作文600字1
今天我們要煮湯圓了!不是你們平常吃的甜湯圓,而是我們老家的特產:咸湯圓!
先說說怎么做湯圓餡吧!媽媽把碎肉放進鍋里先炒熟,再放進切碎的落湯青混著豆腐干一起炒,加入適量的鹽,等它們熟了,湯圓餡也就做好了。
接著就開始做湯圓皮包湯圓了。先取出適量的湯圓粉加入水揉成面團,再把它搓成長條。然后將長條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緊接著把小塊面團搓成圓球狀,用大拇指往球中心一按并向兩邊揉捏使得四周變得厚薄均勻,最終捏成一個小”碗”的形狀。接著在小“碗”里放進餡料,封上口,封口的同時捏出一個可愛的小尾巴,這樣一個湯圓就做成了。一個個湯圓像一只只白白胖胖的.大蝌科,可愛極了!
我看爸爸媽媽做湯圓那么有趣,也很想試一試。我按著媽媽教我的方法來做,卻怎么也捏不好那小”碗”,理想中的袖珍“碗”被捏成了平平的餃子皮,裝上餡封好口后餡都漏出來了,而且這個湯圓頭小尾長,一點也不像爸爸媽媽做的那么好看。爸爸看我笨拙的樣子笑了,說要改造一下我的小湯圓,最后我那奇形怪狀的小湯圓變成了一個花湯圓,看上去好奇怪,不過也有趣極了。
煮湯圓了,一個個惹人喜愛的湯圓漂浮在水面上,說明它們都熟啦!我們的湯圓終于可以出鍋啦!嘗了一口,啊,湯圓皮粘粘的又很有嚼勁,再加上美味的餡料……嗯!真好吃!我連吃了四個大湯圓都覺得沒吃夠,我的胃可真大呀!哈哈哈!
看到這里,你們也都饞了嘛?如果到我們老家蘭溪來的話,請一定要嘗嘗我們老家蘭溪的特產:咸湯圓!
有關元宵節的初一作文600字2
“腹內香甜如蜜,心中花花綠綠,白沙灘上打滾,清水池中沐浴。”這是什么呢?
對了,這就是湯圓。每逢過年吃年夜飯時,聽說湯圓象征著幸福團圓,更代表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愿!
今天,我和奶奶在家一起包起了湯圓。
奶奶先幫我把糯米粉和好,只見奶奶先把糯米粉倒進盆里,用開水調和后,把它揉成一個粉團,然后每一次從粉團上抓起一小團粉。
開始包湯圓了。我先拿了一小團攪拌好的糯米粉放在掌心,用兩手搓圓,再用拇指在中間按一個小坑,像個窩窩頭,然后豆沙放進去。最后在封閉湯圓口的時候,我捏住這一邊,那一邊的餡就出來了,捏住那一邊,這一邊的又出來了。我干脆兩邊都一起捏住,這下可好了,它的“肚皮”破了一個大洞。奶奶說:“包湯圓要有耐心,捏的時候不能太輕,也不能太用力。”我急忙拿了一團糯米團按住了它的“傷口”,然后雙手再搓了搓,終于成形了。有了上次的教訓,我的手也靈活多了,一會兒又包好了一個湯圓。現在就差包蘿卜絲肉餡湯圓了。我拿起一個湯圓就搓,由于用力過大,沒想到把湯圓壓成肉餅了。就這樣,一個湯圓就“死”在我的“惡魔之手”里了。經過一次次失敗,我終于學會包湯圓了。
等鍋里的水開了之后,奶奶就把湯圓全部放下去。她蓋上鍋蓋,便只剩下焦急而漫長的等待了。貪吃的我,常常偷偷揭開鍋蓋看看,只見那一個個白色的小球擺放在水底,不一會兒,卻有幾個先漂了上來,接著又是幾個,漸漸的,便漂的'漂,落的落了,非常可愛。
晚上,全家人團圓在一起,吃著自己包的湯圓,我感覺有一股幸福的暖流涌遍全身。
有關元宵節的初一作文600字3
元宵夜,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包湯圓。記得那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外公、外婆一起在廚房里包湯圓。我們先準備好材料:糯米粉、水和芝麻餡。就要和面了,我先把白花花的面粉倒在一個盆子里,然后在面粉上倒水,但我一不小心倒多了,面粉幾乎成了面粉湯。沒有辦法,我只能將計就計,多拿了一把糯米粉放上,這才好些。看著動作利索的外婆已經捏了許多的湯圓,整整齊齊地放在盤子里,我也趕緊拿了一塊面粉放在手心里搓,小面團在手掌間滾來滾去,越滾越圓,好像一顆大珍珠。接著我把它壓成圓片,在里面放上芝麻餡,又用力一合,在手中滾呀,滾呀,不一會兒就變得又白又胖又圓,真像一張白白胖胖的小圓臉。就這樣一只可愛的湯圓在我手中誕生了。跟大家的一比較,才發現我的湯圓整整小了一圈。爸爸風趣地說:“小孩子包的就是小孩子樣!”我反唇相譏:“這叫與眾不同!你瞧,多可愛呀!”
經過大家的一番勞動,盤子里的湯圓越來越多,沒多久就把所有的面粉都包完了。最后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由外婆把關,在煮開了的水中把一顆顆湯圓放進去。過了一會兒,湯圓從鍋底慢慢地浮了上來,不時地翻滾著,猶如一個個小銀珠在鍋里跳著歡快的舞蹈。
“開鍋了,開鍋了!”我開心地歡呼起來。好香啊!我圍在鍋前,尋找到了自己做的湯圓,美滋滋地想:這鍋中的湯圓里包的不僅僅只是芝麻餡,還包進了無窮的歡樂啊!
有關元宵節的初一作文600字4
今天是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要聚在一起吃湯圓。往年都是媽媽一個人做,我在一旁看著吃現成的。今天我決心試一試,讓媽媽享一次現成福。
媽媽聽了很高興,為我作了準備。第一道工序是揉米粉。我往粉里倒進一點水,然后用手摻和。可是水太少,摻和來摻和去,就是粘不成團。我又倒進半碗水摻和。可這回水又放多了,盆里的粉成了糊糊。忙了豐天卻一事無成,我有些灰心了。媽媽在一旁鼓勵我說:“做事要有耐心。再試著加點干粉,慢慢來。”于是,我按媽媽的指點,邊加干粉邊揉搓,終于把粉團揉成了。
開始做湯口了。心想,這回要容易多了,搓圓粉球誰不會做!我抓起一小團粉,捏成半圈,把餡放進去,輕輕合上口,用手搓起來。誰知用力太猛,粉團散成了碎塊。我把餡和粉分開,重新把粉捏成半圈,放上餡再搓。由于不取用力,搓了半天,粉團也沒搓固,還裂開了一條縫。我又小心把縫壓緊再搓,好不容易才把第一個湯固做成。我把湯固放到大盤里,看見它中間大兩頭小的怪樣子,我和媽媽都笑起來。媽媽又告訴我:“搓湯固的時候,用力要均勻,兩只手要合起來,不能仲得太直。”我照媽媽的指點調整了姿勢和力度,結果一個比一個好。在媽媽的鼓勵下,我高興極了,不一會就做了滿滿一大盤。
看著盤里又白又圈的湯因,心里真高興。我終于在媽媽的指導下學會做湯圈了,從原來只知吃不會做,變成了一個會做會吃的人。同時,通過這個“第一次”,也讓我真正體會到了勤動手、勤動腦的重要性。因為任何一件事情要想熟能生巧,掌握規律,有親自實踐,反復練習,并不斷總結、改進,才能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