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網絡語言變異詞語對中小學生語言發展的侵害探微
網絡語言變異詞語對中小學生語言發展的侵害探微
網絡語言日益顯示出它強大的滲透力和影響力,網絡語言在語詞、語法、語用等方面都出現了變異。中小學生群體,駕馭語言能力較差,辨別能力不夠,判斷是非模糊,可塑性很強,很容易受到網絡語言中的不良詞語的侵害。網絡信息傳播者和語言文字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如何正視網絡語言,抵御網絡語言不良詞語對小學生的侵害,是當前擺在網絡信息傳播者和語言文字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一、網絡語言詞匯對小學生言語交際的侵害現在中小學生上網人數越來越多,而且無時無刻不在接觸網絡語言。網絡語言在網民“推波助瀾”下,從網上走到網下,從虛擬走向現實。
網絡語言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滲透到年輕人甚至孩子們的生活中。而且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語言形式,離開了它,他們會失去許多樂趣,生活也少了某些色彩。如果對網絡語言不加控制,他們很可能成為不規范網絡語言的受害者。目前網絡語言詞語已大量出現在中小學生的口語中,并成為新新人類的語言,成為一種新的流行時尚語言。還經常有小朋友這樣說,“偶稀飯粗稀飯(我喜歡吃稀飯)”、“介素蝦米東東(這是什么東西)”、“你在了什么(你在聊什么)”、“血洗完了(學習完了)”、“偶系斑豬,上課6,8吵6”、“還米打鈴呢,就敢醬紫管偶們,真是BT”、“949”(“我是班主,上課了,別吵了”、“還沒打鈴呢,就敢這樣子管我們,真是變態”、“就是就是”),看了這些,你一定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吧……這些都是中小學生“網蟲”們的網絡語言。
如今很多同學不僅將“網絡語言”常掛嘴邊,而且不少在學生中間十分暢銷的口袋書里也充斥了如“青蛙”、“大蝦”、“稀飯”這樣的網絡語言,“網絡語言”現在幾乎已經是許多學生們之間交流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他們的談話過程中,什么“恐龍(長得丑的人)”、“稀飯(喜歡)”、“東東(東西)”、“GG(哥哥)”、“MM(妹妹)”幾乎都成了口頭禪,還真是讓人聽得一頭霧水。然而,對這些看起來十分雜亂的網絡語言表達方式,小學生卻認為它們不僅活潑幽默,有利于調動談話的氣氛,而且用起來也十分方便,當然也覺得很時髦。口語交際中使用網絡語言詞匯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用數字代碼諧音表示例如,4242(是呃是呃),7456(氣死我了),51396(我要睡覺了),5555555(哭聲嗚嗚嗚……),8147(不要生氣),“8系”、“8素”(不是),886(拜拜了)等。
2.用漢語的諧音例如,介(這)、大蝦(大俠)、醬紫(這樣子),偶來樂(我來了)、蟀哥(帥哥)、霉女(美女),點心局(電信局);你猜(泥才);密馬(密碼);米啦(沒了)等。
3.運用表情符號表示例如,(-_-)”表示神秘笑容,“:?-?o”表示哇塞、驚呆了,“Zzzzz……”指睡覺的樣子等。
4.肆意曲解詞語有一些傳統詞匯在網上被賦予新的含義。例如,偶像(嘔吐的對象),潛水艇(沒水平),化妝(意指粉發涂強,轉意奮發圖強),天才(天生蠢材),神童(神經病兒童),蛋白質(等于“笨蛋+白癡+神經質”),黃昏戀(晚上鍛煉),后起之秀(最后一個起床的)等。
5.用昵稱表示例如,“東西”說成“東東”等。
6.用自創英文簡縮略語或拼音字母表示。例如,PF(佩服);BT(變態);PMP(拍馬屁);BD(笨蛋)等。 7.借用動物名稱表示例如,恐龍(丑女);青蛙(丑男);大蝦(超級網蟲)等。
8.新造詞語例如,“你真是個286”(速度慢的處理器,傻,笨、智商低)等。諸如此類的網絡語言,不枚勝舉。
現在這樣的網絡語言在中小學生的現實生活中非常流行,而且會說網絡語言是一種時髦,是一種時尚。有些學生甚至以會用網絡語言為榮。不會說或聽不懂的同學會被別人恥笑,被認為是落伍。如果誰要是還在一本正經地和別人聊天,肯定會被人當成“老古董”。
二、網絡語言對小學生語言學習的侵害網絡語言在學生中使用范圍較廣泛。學生使用網絡語言多數在網上聊天、游戲。網絡語言確實有快捷、簡便的特點。如果只是用于網上聊天、日常口語運用倒也無大礙,可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是很多粗俗、低級、胡編亂造等應該摒棄的網絡語言已大量出現在小學生的作文、日記、作業、書信當中,由此不難看出,網絡語言對相當一部分中小學生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網上聊天的工具,這種態勢在小學生中還在不斷擴展,沒有停止的跡象。嚴重影響中小學生對規范語言的學習和運用。
下面這段話據說出自中學生作文:“周末,讀大學的GG回來,給偶帶來很多好東東,都系偶非常稀飯的。就醬紫,偶就答應GG陪他去逛街吃KPM……”懂得網絡語言的規則,讀解也不十分困難。“稀飯”是“喜歡”的諧音,“KPM”是肯德基、比薩餅、麥當勞三個洋餐館英文名稱的頭一個字母。用英文縮寫外國機構的名稱已經是一種時髦,漢語的大量簡寫況且都難弄得清楚,而對洋文縮寫,除CEO、WTO、GDP這些常見名稱外,不是業內人士,誰能知其中究竟? 在網絡語言中,我們會經常看到,如:“菌(俊)男、霉(美)女、油餅(有病)、板斧(版副)、幽香(郵箱)、打雪丈(打雪仗)、密馬(密碼)、粉發涂強(奮發圖強)、氣死我樂(氣死我了)、偶是窮銀,木油米(我是窮人,沒有米)”這對于網絡語言的“門外漢”而言,理解起來確有困難。類似這種“語言形式”的作文在中小學生中已是屢見不鮮。我們到抽樣調查顯示,被調查的學校每個班級都存在學生或多或少使用網絡語言寫作文的現象。平均在100名中學生當中,受網絡影響特別深的就有50人,更有甚者,有人滿紙都是網絡語言。網絡上流行的故意寫錯別字或歪曲本意全都出現在作文中。這些與這種洋涇浜式的詞匯并生的,還有語法的混亂,這些新的詞匯和語法混亂會給老師和家長帶來一頭霧水,更為嚴重的是,會給小學生認字和語言學習造成極大的誤導,會給漢語規范帶來極大的破壞。現在校園里中小學生的日記、周記,甚至試卷中,也頻頻出現類似的網絡語言。很多人還故意使用錯別字或者運用其他符號或縮寫形式代替。在那里,完全病句、數字、符號、拼音、漢字、英文字母雜糅表達式成了“正宗語言”,成為網民的習慣用法,規范漢語卻變成另類表達。
因為學生對于新奇簡便的網絡語言情有獨鐘,而且小學生對于復雜的漢字確實還不太會寫,于是,受網絡語言的影響大量用數字、字母、諧音借代的`辦法使用語言文字。這種由好奇、方便而采用的書寫形式,很可能成為他們今后難以改變的書寫習慣。量變會引起質變,習慣會成為自然,一旦他們有了長期使用網語的習慣,其正規語言的運用能力就會下降,這對語言的健康發展是不利的。再進一步,對年紀很小的學生來說,在未掌握規范語言之前就過多地被不規范語言所熏染,這對其今后的成長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語言的發展是遵循“積非成是”、“約定俗成”的規律。網絡語言也是“害你沒商量”作業、作文、日記中出現不規范的網絡語言,是網絡語言“病毒”對小學生的語言學習侵害最突出的表現。
三、使用網絡語言詞語會造成語言隔閡語言隔閡是指由于人們使用語言習慣的不同而造成交流、溝通、理解上的困難。使用網絡語言在語言交流上會產生很多方面的隔閡,給生活學習帶來嚴重的影響。
對于中小學生來說,使用網絡語言詞語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形成語言隔閡:
1.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語言隔閡有位家長都會從自己孩子的日記中發現這樣的文字:“7456(氣死我了),今晚米電(沒電),偶不能跟斑竹了了(我不能跟版主聊了)”。也會從孩子的談話中聽到這樣的句子:“偶稀飯粗稀飯”(我喜歡吃稀飯),“偶恨不得一腳TST(踢死它)”,“偶8素米女,偶素恐龍”(我不是美女,我很丑)等新新人類的網絡語言。難怪許多家長都無奈地說:“這是什么話呀,日記本成了密碼本,根本看不明白。口頭語成了外星話,根本聽不懂,看來我們和孩子之同已經有了‘網絡代溝’了。”長此以往,父母也許真有一天不知道孩子到底在說什么,如果連他們的語言都不了解,就更別說走進他們的世界了。那么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就會更加擴大。有些隔閡很容易就會被填平的,比如因年齡和閱歷差異而產生的隔閡。有些隔閡就不那么容易消除了,特別是由于語言習慣的不同而造成的隔閡,更難消除。
2.造成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語言隔閡網絡語言是一個“拼盤”式語言,它使用了各種各樣的造詞和表達方式。這種五花八門的“拼盤”,使“外行”解讀起來確有很大困難。可正是這種“拼盤式”的書寫形式,在學生中十分流行。教師和學生是一種教與學的關系,從某個角度來說也是一種高級的語言交際。網絡語言的出現打破了這個規范的語言交際中的完整性,造成了教師和學生之間在交流中的語言文化隔閡。走進各所中小學校,我們隨處可以聽見“恐龍”、“青蛙”、“灌水”、“泥才”、“密馬”、“米啦”、“泥血洗玩了米(你學習完了嗎)”等網絡語言,試想,“神童”何以變成了“有神經病的兒童”,“偶像”何以解釋為“嘔吐的對象”。大量地使用縮寫、錯字、別字是網絡語言的一大特色。對于這類網絡語言,一部分學生認為網絡語言幽默詼諧、風趣生動,并把它當成語言“新寵”,使網絡語言迅速在校園內流行起來;也有一部分學生認為,語言的使用本來就應該不拘一格。生動有趣的網絡語言其實和相聲、小品一樣,也是語言魅力的體現。絕大部分教師對網絡語言持否定態度,認為它不倫不類,不能登大雅之堂。濫用網絡語言是對現代漢語的污染。師生之間語言難以交流,批改作文作業試卷時很費神,對于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是一大障礙。
3.造成中小學生與社會之間的語言隔閡這種網絡語言與社會產生隔閡以后,使網民和社會的正常交流發生變化,甚至產生困難。如一位學生去買東西,對一位伯伯說:“這系蝦米東東?”老伯伯撓撓頭聽不懂呀,被這一學生網民說“奔死”(笨死),老伯伯終于聽懂“奔死”兩個字,惱羞成怒,追這學生就打……差點釀成大禍。有的網民為了維護自己的語言習慣,保持自己的語言風格,會盡可能在現實社會中使用網絡語言,并且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可。現在網絡語言正日益滲透,并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但現實社會畢竟不是網絡世界,網民們時難以和不上網聊天或不經常上網的“菜鳥”(新手)很好地交流的。
四、如何面對變異的網絡語言詞語目前中小學生群體已成為使用網絡語言大戶。面對來勢洶洶的網絡語言,現行的語言規范正面臨著威脅和挑戰,網絡信息傳播者和語言文字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應正視網絡語言,抵御網絡語言“病毒”對小學生的侵害,是當前擺在網絡信息傳播者和語言文字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1.大力推行普通話的規范教育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大力推行普通話的規范教育,同時提高老師和學生的素質和水準,逐漸培養學生運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待網絡語言,并自覺地堅持使用規范化語言,讓穩定化、規范化的漢語語言得以傳遞。我們要利用推廣普通話這塊陣地做好宣傳工作,增強學生的規范意識。作為教育對象的中小學生是一群可塑性很強的群體,平時要求他們講規范的普通話,運用規范的漢字,為語言學習打下一個牢固的基礎,樹立正確規范的語言文字觀。在施教過程要更理智、更科學的設計教學方案,
2.在教育過程中,多疏導,忌堵壓目前網絡語言還處于良莠不齊階段,這種不規范的語言,勢必把學生推進一個難于自拔的怪圈,影響學生對規范的現代漢語語言的學習。網絡語言對中小學生現實的語言的影響是肯定的,我們對于網絡語言應該有一定的前瞻性,因勢利導,而不是一味反對,應該巧妙地“疏”而不是“堵”。應該正確對待網絡語言的出現和發展,正視網絡語言,研究網絡語言,批評網絡語言中不文明不健康的東西,引導網絡語言健康發展。要培養學生的評判、鑒別能力。由于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心理發展還不成熟,也缺乏鑒別和評判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中對他們進行引導,用他們所喜聞樂見、富有現代氣息的教育手段,多進行對比,教會他們什么語言予以傳承,什么語言應予以摒棄。我們積極地面對,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針對網絡語言中存在的問題,我們不能視而不見,必須防微杜漸,要有規范意識。讓他們充分認識到學好傳統語言的重要性和使用網絡語言的弊端,這遠比強行禁止他們使用網語的效果好。作為教育工作者,也要去“學一學”網絡語言,多了解網絡語言的特點,才能幫助學生進行對比,取之精華,去之槽粕。同時要研究學生的心理學生往往具有逆反心理,在對待使用網絡語言問題上,不要強行禁止,畢竟網絡語言也有其積極的一面,提高他們對正確規范的語言和和不規范的網絡語言的分辨能力。
總之,網絡語言的存在相對于中小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來說,既是一種侵害,也是一種創新。我們既不能聽之任之,不給予絲毫規范與引導;也不必談虎色變,視之為洪水猛獸,一味扼殺。教師、家長在教育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語言的特點,結合中小學生的心理和個性特征,因勢利導,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新能力。恰當地使用網絡語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能力,使學生獲得較為全面的語言能力,以適應未來學習、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如何乘著時代的東風,因勢利導,這是當前擺在剛絡信息傳播者和語言文字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參考文獻:
[1]宗麗,李菁.符號理論觀照下的網絡語言[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1)
[2]李宇明.信息時代的中國語言問題[J].語言文字運用,2003.[4]李蔚然.簡析網絡語言交際主體[M].理論觀察,2005,(5).
[3]周潤健.網絡語言:年輕人中流行的游戲文字[J].經濟參考報,2004-12-6.
【探究網絡語言變異詞語對中小學生語言發展的侵害探微】相關文章:
淺談網絡詞語的社會語言學06-05
簡論詞語變異及語境11-07
關于語言的詞語大全04-28
描寫語言的詞語aabb05-17
網絡語言作文10-10
描寫神態和語言的詞語01-03
神態語言動作描寫詞語04-14
描寫語言的詞語匯編05-17
網絡語言小學作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