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道德作文素材:人物事例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大家都避免不了的要寫作文吧?如果有不錯的作文素材,就好辦了!你知道作文素材有哪些類型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經典道德作文素材:人物事例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諾千金
季布是秦朝末年楚地(泛指今江淮流域)人。他年輕的時候很喜歡結交朋友,很講義氣和信用,凡事答應過人,就一定會竭盡全力去做到。季布言而有信的品質使他在同輩的朋友中贏得了聲譽。后來他的名聲更加遠揚,連北方的許多游俠之士都知道了,以至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為新法。秦孝公有些擔心,猶豫不決。商鞅終于說服了秦孝公實行變法,發布了新的政令。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北門的,給予10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沒有敢去移動這塊木頭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國人,能移動者給予50金。有個大膽的終于移動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就給了他50金,以表明誠信不欺。這一立木取信的事實,終于使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的,從而推行了新法。
學海揚帆終不悔,為報祖國殷切情
5月11日是陽光明媚的一天。我國駐加拿大大使館舉行頒獎儀式,由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盧樹民代表教育部向我國在加拿大自費
留學的優秀博士生頒發獎金和證書,表彰他們在各自領域取得的優異學習成績和研究成果。
在張白羽從盧大使手中接過獲獎證書的那一刻,她興奮得滿面生輝,讓每個在場的人都感染到她的蓬勃朝氣和興奮心情。座談時,她滿懷激情地一連道出五個“何其幸”:“何其幸,我擁有一個偉大祖國!祖國繁榮昌盛,蓬勃發展,讓每個海外兒女都為她感到驕傲和自豪;何其幸,祖國關愛我們,祖國令我感到溫暖,祖國就在我心中;何其幸,有那么多可尊敬的師長,教我治學之道。同窗可愛可敬,他們的激昂上進令我振奮……”發言結尾,情濃而詩成:韶華數載紙上留,家國萬里沐春風;揚帆學海終不悔,為報祖國殷切情!氣節
徐悲鴻拒絕給蔣介石畫像
1935年,名聲鼎盛的大畫家徐悲鴻從巴黎剛回來,蔣介石就特意差張道藩來請徐悲鴻給他畫一張半身像。張道藩盡管說了許多好話,可是都被徐悲鴻斷然拒絕了。徐悲鴻說:“我是畫家,對你們季員長絲毫沒有興趣。你還是另請高明吧!”張道藩非常吃驚地說:“對委員長你沒有興趣,你對什么有興趣?”徐悲鴻冷冷地笑了笑說:“我對人民大眾感興趣。”張道藩說:“這么說肯定不愿給蔣委員長畫像了?”徐悲鴻說:“是的,是這樣。”張道藩急。“徐先生,你是才華橫益的藝術家,我奉勸你還是不要做這樣愚蠢的事,免得后悔。”徐悲鴻看了張道藩一眼說:“我永遠不后悔。”
齊白石憤然拒日寇之求
40年然,齊白石在北平藝專任教。由于齊白石在字畫上的成就,許多人都以得到一幅他的字畫而感到自豪。盧溝橋事變后,當地日本駐軍和漢奸也附庸風雅,仗勢向徐徐石老人索要字畫,遭到拒絕。后來,為了擺脫這些人的糾纏,齊白石憤而辭去教授職務,閉門謝客,還在門上貼著“自己已死”的條子,表現了他高尚的民族氣節。
寧死不從敵命
抗戰時期,有一天日本特務機關命令北平梨園公益會出面組織京劇界捐獻飛機的義演。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當即拒絕:“我不能給日本人唱義務戲,叫他們買飛機去炸中國人。”
公益會的人很害怕:“以程先生在戲曲界的地位,如果堅決不答應,同仁受影響是小事,恐怕于您更不利呀!”
“我一人做事一人當,決不能讓大家受連累。”程硯秋氣憤地喊起來。然而,他又想到公益會的人也是為自己好,再說日本侵略者也確實兇殘。于是他的語氣緩和了,說:“獻機義演,我程某人寧死在槍下也不從命,請轉告日本人,不要找梨園同業的麻煩,有什么讓他們直接找我說話就行了。”
由于程硯秋寧死不從敵命,獻機義演只好吹了。
歸還
有“中國首善”之稱的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2010年9月5日發表了寫給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的公開信。他說:“2009年11月3日晚,我接受比爾·蓋茨先生的邀請在北京進行私人會晤,就慈善事業進行了親切交流。這次又應你們共同邀請再商慈善事業,感到非常愉快和高興。今天,當你們來到以‘勤勞、智慧、善良’聞名于世的中國時,我在此鄭重宣布:將做第一個響應并支持你們行動的中國企業家。在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將不是捐出一半財富,而是‘裸捐’——向慈善機構捐出自己的全部財產。”
陳光標想借此告訴世界,中國富人絕不做財富的守財奴,而是有博大的胸懷,在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把全部財富歸還世界,讓更多遭遇不幸和貧困的兄弟姐妹共享,自己清清白白地離開這個世界。
適用方向:慈善;清白;大愛無聲;無私無畏;轉變觀念
笑看生死
著名作家史鐵生,青年時期因病癱瘓的史鐵生堅強樂觀,曾以《我與地壇》等作品,打動千千萬萬讀者。他曾表示:“對待生死我選擇一種樂觀的態度,讓我如此幽默地看待生死還得感謝卓別林。”
史鐵生不幸癱瘓,后來身患尿毒癥,需要靠透析來維持生命。命運對史鐵生不能不用“殘酷”來形容。每周3次的透析,1000次針刺,讓他的血管變成了蚯蚓狀。史鐵生卻用筆來超越生命的困境,寫出了大量優秀作品,其詩性的語言和深邃的哲思打動了千千萬萬讀者。對于他來說,生命的意義更加特別,他在作品里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并展現了他自己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了意義,這些或許都是他過往經歷留給他的精神財富。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史鐵生的文字有一種蒼涼的況味,是那種從煉獄中發出的不屈吶喊,是穿越苦難在風雨中翱翔的黑色海燕。
適用方向:堅強;樂觀;奮斗;磨難;生命
愛心小院
在河北省灤南縣洼里村,有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與眾不同的是,小院里生活著一個特殊的“大家庭”:39個患有腦癱、智障或肢體殘疾的孩子組成的大家庭。孩子們在這里免費讀書、免費吃住,快樂地生活著。孩子們的“家長”是當地一個名叫高淑珍的普通農村婦女。
高淑珍的兒子王立國4歲那年患上類風濕,經過治療,但仍不幸落下了殘疾,走路一瘸一拐的。1998年,孩子到了入學年齡,很想讀書,因身體等原因他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樣進校讀書。為此,高淑珍安慰兒子說:“咱家離學校遠,趕明兒媽媽在炕頭給你辦個學校。” 不久,高淑珍發現,附近村莊也有一些因肢殘而不能入學的兒童,他們和自己兒子一樣渴望讀書。當初哄孩子的那一句話,迅速成為她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念頭——辦一所學校,讓不幸的孩子也能讀書。就這樣,為了兒子,也為了和自己兒子一樣渴望讀書的殘疾孩子,高淑珍一咬牙在家里申請創辦了“洼里民辦特教學校”,義務教授知識。為了30多個孩子每天的開銷,高淑珍將自家種植20畝水稻所得以及自己和丈夫打工掙來的錢全額補上,讓這些殘疾兒童得以快樂地生活和學習。
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于是接見客。
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后世儒家尊他為宗圣。
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里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鉆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戲彩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后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于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于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后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行傭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欲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后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雇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流傳百年的契約
一個富甲一方的農場主深愛著他的兒子。然而,一次意外中,他的兒子墜崖而亡。農場主傷心欲絕。為了能夠天天看見兒子,他在莊園里壘了一個小墳冢。這一年是公元1797年。
幾年后,他家道中落,不得不轉賣自己的莊園。出于對兒子的愛,他對承買人提出了一個要求:我兒子的墳墓必須作為土地的一部分,永遠不要毀掉。并且,將這一要求鄭重地寫進了契約。
多少年過去了,土地的主人換了一茬又一茬,孩子的名字都流失了。但是,這個無名孩子的墳墓在一張又一張契約的保護下完好無損。
一百年后,這塊風水寶地被政府圈定為格蘭特將軍的陵園。紐約市政府遵守關于墓地的契約,把這個無名孩子的墳墓保留下來。格蘭特將軍就安置在這個無名孩子墓旁。1997年,時任紐約市市長的朱利?安尼來到格蘭特將軍陵園,隆重紀念格蘭特將軍逝世一百年。與此同時,市長作為土地主人的代表親自簽約,承諾讓無名孩子墓永遠存續下去。
【經典道德作文素材:人物事例篇】相關文章:
正能量作文素材人物事例11-12
2016高考素材勵志人物事例08-15
關于友情的人物事例作文素材02-20
作文人物事例素材積累10-28
有關正能量作文素材人物事例11-11
傳遞正能量作文素材人物事例01-24
權利與道德事例作文09-07
作文素材 挫折的事例03-27
感恩作文素材事例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