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通用27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1
又是一年端午節,各家各戶都包起了粽子,聞著淡淡的粽子香味,往事一幕幕涌上心頭,我又想起了姥姥的粽子,想起我那心愛的姥姥。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姥姥會把買來的糯米加上水浸泡,第二天早早起床,第一件事是捏起幾個米粒,用拇指食指中指一捻,米粒就會成面,姥姥會自言自語道:好嘞!說著踮著輕快地小碎步,將山上采來晾干的桲欏葉,桑樹皮繩,集上買來的紅棗,都放在溫水里泡上。將冰糖用蒜臼子搗成碎末。
一切都準備就緒,姥姥就坐著矮凳包起粽子來。在桌子上有泡好的糯米、紅棗,被碾成粉末的冰糖,還有煮好的桲欏葉。先用勺子舀半勺米,再加上紅棗,冰糖,再加點米,將桲欏葉左右向中間一折,再將兩頭朝中間一包,一只手拿著,另一只手用桑樹皮繩纏起來系好后,一個小枕頭狀的粽子就包好了。
姥姥用她粗糙的手,把一個個粽子包好,個個都十分精美。我也曾試過,老覺得葉子太小,包不過來,老是露出了米,弄得滿手都是米,姥姥總是笑瞇瞇的幫我纏繩,看著姥姥那滿是皺紋的臉,感覺慈祥可親。
不到半晌,半鍋粽子就包好了。放上水,蓋上鍋蓋,就這樣,我焦急地等著,整個院子都彌漫著濃濃的粽子香味,肚子里的饞蟲不禁作起怪來,我會跑到廚房里,一遍又一遍地催在燒火的姥姥。姥姥總是笑著對我說:不急不急,這粽子越煮越香!最后我直接蹲在了灶臺邊,監督姥姥讓她多添柴,姥姥會拖著腔說:你這小傻瓜,得慢火燉,香味才會散出來,米才會更粘,急不得,急不得,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于是姥姥講起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終于,一鍋粽子煮好了,一掀開鍋蓋一股香氣撲面而來。姥姥把它們放到水里泡著,不一會兒,姥姥撈出一個粽子,輕輕解開線,剝開桲欏葉,一顆顆米粒晶瑩剔透,輕輕咬一口,里面含著棗香、米香還有淡淡的桲欏葉的香味,簡直是人間美味。
我把粽子遞到她面前,我舔著嘴邊的米粒,好吃,姥姥你嘗嘗。姥姥說:乖,你吃吧,姥姥待會兒再吃。我硬把粽子放到姥姥面前,她撮著嘴咬一小口,臉上漾起了笑容。同時,我看到她眼睛里閃著淚花,我的東東長大了,知道疼人了,不像小時候那么淘氣了。聽完,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的種種:有一次,因我淘氣,使姥姥手臂骨折,直到今天,手臂還會疼。我一直覺得非常愧疚,我暗暗發誓,今后一定好好聽話,不再讓她受到傷害,永遠做姥姥的乖外甥。
我愛姥姥包的充滿愛意的粽子,更愛我的姥姥。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2
粽子飄香的端午節到了,街市上又開始扎堆賣粽子了。有時拎幾只粽子回家解解饞,可總覺得不如兒時吃到的粽子香。
小時候,記得只有端午節,才可以吃到糯糯的粽子。壓根兒就不懂端午節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反正那個粽子甜、糯、軟、香。
母親是包粽子的好手。端午還未到,家里就開始張羅著買粽葉、泡糯米、碾棗泥、洗粽葉。
母親包粽子的手藝極好,不僅速度快,而且還可以包出許多花樣來。五角形的、倒牽牛的、小寶塔樣兒的,說不出多少種。最常見的是倒三角的,那青蔥小粽看上去就是一件藝術品。母親也會包各種味兒的:紅豆、棗泥餡兒的,蛋黃、肉沫餡和水果餡兒的應有盡有。
在我眼里,包粽子是極其復雜的工序,可在母親那里卻有條不紊。母親早早地把從早市上買來的新鮮的箬葉,用水洗凈,放在一旁;再把浸泡過的潔白糯米盛在小缽里,各種餡兒都依次擺放好,就挽起袖子開包。看到我們姐妹在一旁觀看,母親說:“你們也學著包啊,將來嫁人總是要給孩子包的。”
我們姐妹幾個就來了興致,也想顯顯身手。可不是糯米放得太少,就是箬葉卷得太松,要不就是繩兒系得不緊,怎么都包不成形。母親說:“女孩子家,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還要有細心勁,不要沒學會走,就開跑。來,跟著我樣兒,一步一步來。”就這樣,我們姐妹幾個在母親的調教下,總算是學會包粽子了。
母親把包好的粽子系成一串,放進冷水鍋里慢慢地煮。我們幾個就眼饞地看著鍋里咕嘟咕嘟地冒泡,等到滿屋絲絲飄香,母親就掀開鍋蓋,用長筷夾出粽子,一粒粒放在清水里拔一拔,等熱勁剛下去,母親就拎出粽子來,往笸籮里一放道:“饞丫頭,吃吧。”我們姐妹幾個就你摘一個我揪一個,沾著細沙白糖開吃。那個香和鮮啊,至今想起來還是口舌生津呢!
現在,我們都已經成家立業,和母親分開過活了,母親也上了年紀,很少或幾乎不包粽子了。每過端午節,我們都會去超市買各種口味的粽子,可總是找不到兒時的口感和味道。
想想,兒時盼過節吃粽子,那是怎樣的一種快樂?最近幾天,母親的棕香總是飄在了我夢里。
那青青的箬葉、尖尖的粽兒、甜甜的味道和包粽子的場景是我兒時最珍貴的記憶!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3
“我家曾經赤闌橋,鄰里相逢路不透……”外婆的歌聲是清晨的布谷鳥起的調。我本還想在含有余溫的床褥里懶會兒床。那悠揚的歌聲卻已輕輕把我拉起。
今天是端午節,外婆起了個大早,來給我做粽子。
她先從櫥柜中取出一盆泡著的棕葉。微微卷曲的葉尖,僵硬的身體已完全舒展開來。整個水都仿佛染上了一層翠綠。外婆換掉冷水,端起剛燒好的榮壺,一股涓流(一只)落在了掠葉上。手輕輕向上提,另一只手托住蓋。氤氳的白氣夾雜著一股清香,升騰,旋轉。瞬間充滿了整個屋子。原來,在外婆手里,香氣可以生長。
接著,外婆又掀開鍋蓋,昨晚的糯米也泡好了!
原來的干硬早已不復存在。每一顆米都水靈靈地,晶美透亮。外婆取了根竹筷,往里面輕輕一戳。飽滿的米粒瞬間溢出淡黃的汁水,仿佛剛睡醒的胖娃娃。濃睡不消殘酒。
材料齊全,接下來就是包粽子了外婆的粽子特別簡單。餡只有紅棗,但另有訣竅。別人是棕心放兩個棗,那樣開頭沒味。而外婆一顆放上面,一顆放中間,那樣一樣到底都有甜。
只見她一捏,一繞,一包,一個小小的圓錐在棕葉底形成。然后拇指與食指捏住一個小竹簡,舀一匙米,輕輕倒入,放一顆棗。又倒一小半的,再放一顆棗。完了后拇指捏葉尖,食指扣葉中,環繞三圈,用細繩綁上。一個小小的四角棕就做好了。我也曾試著學過,但不是錐沒做好,米漏了,就是包成了三角。外婆見后,也不罵。過來用她的大手包住我的小手,說“俺孫子手小,以后不是干活的料。”并不經地撫摸。
我在煮粽子時的嚕嚕聲和午后的暖陽中睡著。起來后,粽子早晾在盤里,不涼也不燙口。我一提紅繩,粽子便如花朵般綻放開來。葉片上滾落下幾顆水珠。我不愛吃紅棗。外婆便拿竹筷輕輕一劃,兩顆紅棗便乖乖地滾了出來。
我拿著一個小調羹,輕輕地挖,慢慢地品。先是一股粽葉的清香,然后是糯米中淀粉的微甜。最后紅棗的味道也在舌尖綻放。吃完之后,依然回味無窮。
吃完后,外婆掀起我的衣服,把我抱在懷里。邊說:“吃粽子會肚脹,”邊用那硬硬地,有著粗糙紋路的大手揉著我那柔嫩的肚皮。常常逗得我“嘎吱”直笑。
我后來吃過道滘的咸肉棕,云南的五彩竹筒粽。好像都不及外婆做的紅棗粽。那股味道我一生難忘。
外婆的粽子,把我與故鄉緊緊連住,永不分離。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4
一年里有好多個節日,我最喜歡的還是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我喜歡端午節時滿街飄散的好聞的藥香。用五色絲線纏繞的精致的香囊,一排排地掛在街邊小攤販的竹竿上,晃悠在許多年輕人和小孩子們的胸前或是腰帶上,把一縷縷撲鼻的香味帶到四面八方。
我最喜歡吃媽媽帶著我一起包成的粽子。這不,我們仔細地洗干凈每片葦葉,然后把淘洗后的糯米放在葦葉上,再加入胖嘟嘟的大紅棗,最后用細絲線把它扎起來。
粽子終于出鍋了,那碧綠的葦葉,那雪白的糯米,那紅亮的大棗,看著就誘人。輕輕咬一口,那真叫香甜啊!
爸爸從來是只吃飯卻不做飯的。這不,他一邊大口地吃著粽子,一邊又開始教育我了:“記住沒有?這粽子的起源是啥?”
“知道,起源于古代人們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屈原自投汨羅江了。”我自信地回答。
“路漫漫其修遠兮——”爸爸接著考我,“下句還記得嗎?”
“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回答。
“好,再獎勵一個粽子!這粽子可是傳承了兩千多年的中華文化啊!”爸爸拿了個粽子獎勵我,好像粽子是他做出來似的。我和媽媽看著爸爸都笑了。
粽子的清香縈繞在我們全家,我拿著爸爸獎勵給我的粽子,心里又是喜歡又覺得很神圣。
我喜歡端午節,那粽子的清香里,可是有我們中華的大文化啊。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5
這是又一年的端午節。每個家庭都包了粽子,聞著粽子的清香。往事一件接一件浮現在腦海。我想起了我祖母的粽子和我敬愛的祖母。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奶奶會把她買的糯米泡在水里。第二天她將早起。第一件事是撿起一些米粒,用她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扭轉它們。米粒會變成面條。奶奶會對自己說,“好吧!”說著踮起腳尖輕輕小步,將采摘下來的桑葉、桑皮繩在山上曬干,擺好買紅棗,泡在溫水里。用蒜泥將冰糖打成粉末。
一切都準備好了,奶奶坐在矮凳上包粽子。桌上放著浸泡過的糯米和紅棗、冰糖粉和桫欏的煮葉子。首先用勺子舀半勺米飯,加入紅棗、冰糖,再加入一些米飯。將構樹的葉子從左到右向中間折疊。然后用一只手在兩端之間包一個袋子,另一只手用桑皮繩包起來。綁好后,會包一個枕頭狀的小粽子。
奶奶用她粗糙的手一個一個包粽子,每個粽子都很精致。我以前試過。我總覺得樹葉太小,包不住。我總是把米飯露出來,用米飯蓋住我的手。奶奶總是微笑著幫我包繩子。看著奶奶布滿皺紋的臉,我感到親切和親切。
不到一會兒,半罐粽子就被包好了。加水,蓋上鍋蓋。就這樣,我焦急地等待著。整個院子充滿了粽子的濃濃香味。肚子中貪婪的昆蟲忍不住發出奇怪的聲音。我會跑到廚房,一遍又一遍地催促正在生火的奶奶。奶奶總是笑著對我說:“不要急,不要急,這個粽子煮得越多,越香!”最后,我蹲在爐邊,監督我的祖母讓她添更多的柴火。奶奶會拖著嗓子說:“你這個小傻瓜,你得慢慢燉,香味會散發出來,米飯會變得更粘、更急、更急。讓我給你講個故事。”所以奶奶講了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最后,一壺粽子煮好了,當鍋蓋揭開時,一股香味撲面而來。奶奶把它們放入水中浸泡。不一會兒,奶奶拿出一個粽子,輕輕地解開線,剝掉葉子。米粒晶瑩剔透,輕輕咬了一口。它含有棗香、米香和樹葉的清香。這簡直是人類的美味。
我把粽子遞給她。我舔了舔嘴上的米飯,“好吃,奶奶,嘗嘗吧。”奶奶說,“好孩子,吃吧。奶奶過會兒會吃的。”我把粽子放在奶奶面前。她抿了抿嘴,咬了一小口,臉上露出了笑容。與此同時,我看到她眼里閃著淚花。“我的東西已經長大了,我知道它會傷害人。它沒有我小時候那么淘氣。”聽了這話,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的種種事情:有一次,我祖母的胳膊因為我的頑皮行為而斷了。直到今天,我的胳膊仍然疼。我一直覺得很內疚,我暗暗發誓,今后一定會乖乖聽話,不再讓她受到傷害,永遠做奶奶的好侄子。
我喜歡奶奶包的粽子,更喜歡奶奶。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6
端午節這天,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葛藤等。而我也“大飽口福”,會品嘗到外婆給我包的各種風味的粽子。但今年,我想自己學著包粽子。正好,梅州日報社和梅州錦繡國際聯合舉辦了“親子包粽子”活動,我懷著興奮的心情報名參加了。
活動現場,包粽子的桌子上擺滿了粽葉、餡料等原材料。只見師傅正在示范如何包粽子。只見他先把粽葉卷成一個“漏斗”,再把糯米和紅豆舀在“漏斗”里面,然后把漏斗上面多出來的粽葉蓋緊、對折裹在另一邊,攏成一個四個角的形狀,最后用繩子捆牢、系緊,一個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試試。我按照師傅的步驟做了起來,可卻是“粽子好吃,粽難做”:不是粽葉卷不好,就是糯米包不緊,弄得我大汗淋漓。有幾次我都試圖放棄,但一想到回到家就能吃上自己做的美味粽子,便振作起來,耐心地包,最后,終于包好了一個像樣的粽子。
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便是煮粽子,我把粽子放進鍋里煮,一個小時過后,粽子的香味便溢滿整個屋子。我想立刻品嘗,但轉念一想,明天就是父親節了,我便把粽子送到爸爸面前說:“爸爸,父親節快樂,請品嘗我親手包的粽子。”爸爸又驚又喜,嘗了一口,不禁贊嘆:“哇,真美味呀!”我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今年的端午節,我過得充實有意義!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7
又到了粽子飄香的時候。
小時候。
記憶朦朧。太外婆喜歡自己包粽子。說也奇怪,我就獨愛太外婆包的粽子。每逢端午前兩天,太外婆總會在灶臺那邊包粽子。那是我依靠在她的身旁,看著她用筋脈突兀的雙手顫抖著去包粽子。那飄香的粽葉中心包裹著白白的米飯,總會讓我涶誕三尺。我看著太外婆的手在不停地顫動著,然后我便問:“小太外婆,你是不是冷了?手怎么抖得這么厲害?”太外婆為了讓我吃得到那香噴噴的她親手包的粽子,竟然瞞著我說:“鳳兒乖,太外婆這是在幫你把粽子弄得更加好吃呢!”對了,那年的粽子充滿了溫情。
然后。
余音裊裊。“那年的龍舟劃得特別起勁!”小外舅回憶說。正是那年,我認識了屈原。其實也不能算是認識,是了解罷。那年,我們全家都坐在露臺上慶佳節。天空向刷過的藍緞子,雨下過后,大自然的芳香又煥發出來了,雖說沒有明月,但那情景貌似中秋。粽子還是粽子,但是就不是太外婆包的了。我正咀嚼著那白白的米飯,突然,突發奇想打算了解粽子,于是我問媽媽:“這粽子是怎么來的呢?”“……屈原……”媽媽向我講述了那個愛國志士的感人故事。對了,那年的粽子充滿了敬佩。
今日。
往事猶存。我已經學會了包粽子,我可以獨自做出當時那令我口水大流的噴香粽子了。坐在露臺上,我望著每一位親人,又望望那明凈的天空。每一位親人都老了,我得珍惜;可是,屈原那是的神話卻可以通過我們祖祖輩輩傳誦下去,直到永遠。死亡不會帶走恩念,歡笑也淚水總會在心中沉淀。
又到了粽子飄香的時候。對親人的懷念,對祖國的熱愛,透過那清香的粽葉緩緩飄到我的心間。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8
又到了粽子飄香的時節,菜市場忽然冒出了許多賣粽子的攤點,商販們都拉長了吆喝聲音,“賣粽子”有于唱歌。
聞到粽子的清香,總有饞涎欲滴的感覺,每次買菜我總要順便買幾個來吃,不知何故,幾十年來,我總覺得這些粽子雖然形狀各樣,價格也不同,但都不如家鄉粽子的味道好,尤其不如媽媽包的粽子好吃。
我生于五月,從小就愛吃粽子。每年端午節前后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這正是家鄉粽子飄香的時節,家家戶戶包粽子,就像過年一樣。家鄉的粽子以包純糯米的諸多,也有包綜合餡的,甜的、咸的,有的又尖又小,像個小老鼠一樣,有的又短又粗像狗頭一樣……媽媽包粽子的粽葉,都是爸爸一大早從山上采來的,剛剛舒展開來,還帶著露珠,這樣清香的粽葉包出的粽子最香甜。
媽媽包的粽子在家鄉遠近聞名。她包的粽子棱角分明,個頭勻稱,并且添的米和餡恰到好處,蒸熟后也不變形,粽葉也不會稀軟粘黏。家鄉的風俗,每逢端午,女婿總要挑上幾百個粽子孝敬岳父岳母。這樣的粽子當然要體面大方,否則惹人笑話。于是那段時間就成為媽媽最忙的日子。她人緣好,手藝精,幾乎每天都有人請她包粽子。
媽媽包粽子時,我最喜歡在一旁湊熱鬧,看他包粽子簡直就是一種藝術享受。她隨手抽出一片粽葉一疊一卷變成一個圓錐的筒,用勺子填點糯米和餡,用筷子搗實,再抽出一片粽葉三疊兩折包好頭,然后用細細的麻繩三纏兩繞,一個有棱有角的三棱粽子就包好了,整套動作一氣呵成,絕無半點拖泥帶水的感覺。一個挨著一個的粽子,被那麻繩串成一串,煞是好看。
一晃離開家鄉已經十多年了,因為離家遠,一直沒能吃到媽媽包的粽子。在這粽子飄香的時節,我夜夜能夢見故鄉,夢見媽媽,夢中的我正香甜地吃著媽媽包的家鄉的粽子。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9
天氣不知不覺就熱起來了,看看日歷,端午節快到了。說起端午節,就不能不說粽子。端午節人們過了幾千年,過到如今,好像就剩下粽子了,這也難怪現在不少人把端午節叫“粽子節”,也確實夠貼切。
關于端午節的起源,幾千年下來,大概有六七種說法,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為了紀念名人,比如屈原、伍子胥、曹娥;第二類是為了迎神,比如濤神、神龍;第三類是為了明確生活禁忌,古人認為五月初五是惡日,不吉利,所以在這一天禁忌頗多,還要驅邪避兇。說法這么多,誰說的對?不知道,總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咱們不去討論這些婆婆媽媽的事,只要把老祖宗留下來的財富繼承好就是了。
端午節其實有很多民俗,在配飾上有豆娘、畫額、艾虎、長命縷等,在醫療衛生上有采藥、沐蘭湯、飲雄黃酒、朱砂酒、制涼茶、掛藥草等,在民俗活動方面有賽龍舟、跳鐘馗、射箭等,在飲食方面有吃粽子、吃五黃等,林林總總,十幾種,但是現在流傳最廣的就剩下吃粽子一項了,而其他的活動由于地域條件的限制、歷史的變遷只在少數地區流行,甚至已經消失了。
端午節在古代有一個別名,叫做“解粽節”。這源于一個小游戲。古人娛樂生活比不了現在,所以想出這么個游戲來,就是在端午這一天大家一起吃粽子,在剝粽葉的時候比誰剝下來的長,最長的獲勝,最短的罰喝雄黃酒一杯。
端午節究竟怎么來的,沒有統一的說法,但是粽子到是有比較清晰的歷史傳承的。要是真的追起來可以追到50萬年前,發展了幾十萬年后,到了春秋時代,人們用菰葉裹米,包成牛角狀,稱為“角黍”,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食品,到了唐代,包粽子的米就已“瑩白如玉”,餡料豐富,形狀多樣。
唐代粽子中最富盛名的要屬九子粽。所謂九子粽,即為九只粽一組,采用不同的餡料包制,九種口味,九種不同顏色的絲線捆扎,吃起來咸甜軟糯口味各異,看起來五彩繽紛。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節宴請群臣時吃到九子粽,遂賦《端午三殿宴群臣》詩,贊曰:“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能夠贏得皇帝的贊賞,可見九子粽絕非俗物。從此九子粽名揚天下,物傳千秋。宋代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六·月節折楊柳歌五》中有:“折楊柳,作得九子粽,思想勞歡手”的記載。明代學者彭大翼在《山堂肆考》卷十一中談到端午飲食,援引宋王曾《皇后閣帖子》詩:“爭傳九子粽,皇祚續千春”來稱頌九子粽。
多少年來九子粽已經成為文字,見不到東西了。去年端午節,朋友送我一盒粽子,包裝清新典雅,上書三個大字“九子粽”!一看,不覺心中一震,莫非這歷史名吃又重現江湖了?莫不是什么小作坊生產的騙人的玩意兒?送走朋友,拿著盒子仔細端詳,是“西安飲食公司”生產的,心中一塊大石頭落了地,這么大的企業的產品,應該錯不了。打開盒子,九只粽子,九色絲線,再仔細看,九種口味,剝了一個,香甜軟糯,著實給人一個驚喜!雖然沒吃過唐玄宗的九子粽,但是我相信,我眼前的這盒九子粽肯定不亞于皇上的粽子。最起碼,這盒九子粽又重新讓我們體會到盛唐遺風,體會到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10
歲月如水,沖盡了從前的足跡;歲月如夢,夢醒一切都化為幻影;歲月如刀,只刻下一道道歷史的痕跡……
鄉愁,似乎就是那片天上的云彩,隨風而去。
記得小時候喜歡吃粽子,母親總在端午采粽葉,買糯米。在樓后有一片葦葉林。清晨,她披著長發,踩著露水,漫步到葦葉林中,聞著葦葉那獨有的清香,慢慢挑選心怡的葦葉。有時,我也會跟在她身后,一起去采葉。
家鄉的清晨,總會有幾聲鳥的和鳴,草地上的露珠似乎總是被我的腳步聲吵醒,落到泥土里的家。母親摘葉時會發出清脆的響,劃破了清晨的靜。而我,總會興高采烈地猛吸一口氣,去聞那粽葉的清香,頓時,整個人都被這香所籠罩,透過香,我仿佛看見了母親在廚房里包粽子,再把一個個綠三角端到我眼前。
母親采完粽葉,她就要淘米,洗葉。包粽子的糯米也很香,一股醉人的香氣便也撲鼻而來。而后,她用彩線將粽子包起來,放到鍋里煮。等那鍋蓋開一條縫,熱氣便從那小小的縫隙中噴出來,又是滿滿的香!粽香不由自主地從米中鉆出來,遍布房間的每一個角落。整個小屋便沉浸在粽香中,久久不散。有時我會覺得小小的屋里飄滿了幸福,窗戶在大笑,呼出嘴里的粽香;墻壁在隨風搖擺,熱情地招呼睦鄰來;家門偷偷開了縫,俏皮地看著門外的風景…。
母親滿臉幸福地看著我吃粽子。我貪婪地咬著米,一塊塊的咽下肚。滿嘴都是粽香,一片片粽葉被我放到一邊,我聞著粽葉的香,吃著白白的米,享受著母親注視下的愛,這時的她大概只想著讓我多吃些吧。我默默享受著溫馨的時刻。我覺得,母親柔和的眼神好似一屢屢光籠罩著我,外面是母愛的暖,里面是粽子的香,里里外外都裝滿了幸福,浸滿了愛的味道,小屋里一派溫馨…。
可是,這一切都已成為了回憶!
現在,母親依舊包粽子給我吃,但是,那葉不是樓后的葉,是從集市上買來的葉;米也不是從前的味道,總覺得哪里不對。一切似乎都變了味,家里的面積大了,不再是那間充滿溫馨幸福的小屋;家的陳設都換了,不再是以前簡單快樂的裝飾;家的地址也變了,不再是那個臨著小河,周圍有青蔥樹林的家。就連鄰居也變了,換成了一張張陌生又冷酷的面孔!
一切都變了,童年化為一個美麗的思鄉夢……又是槐花飄香時,母親,你再給我包一個出自那小城的粽子吧,再讓我聞聞那粽葉的清香。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11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關于端午節還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呢。相傳,我國春秋時期,楚國有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他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一心想振興楚國。可是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讒言,疏遠屈原。屈原悲憤欲絕,于是,萬般無奈之下,投汨羅江而亡,想以此喚醒昏庸的楚王。楚國人們便劃著小船帶著食物,尋找這位偉大詩人的遺體。久而久之,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便流傳至今。
端午節是家鄉三大節日之一,在我的家鄉,每當農歷五月到來,家家戶戶便忙碌起來。老人們開始準備包粽子了,他們從江邊采來粽葉后,將碧綠的粽葉放入開水中燙一下,再撈出來剪好放在冷水中待用。扎粽子用的不是細繩子,也不是包裝帶,而是一種綠綠的挺結實的水草,家鄉人管它叫“蓑衣草”,我覺得用它來扎粽子真是絕配。糯米是做粽子的主要原料,如果想吃甜的話,包上紅棗或是桂圓;如果想吃咸的話,放進一些切碎的火腿肉;還有的老人心靈手巧,放上什錦菜,百味俱全,無論是視覺還是味覺上都是一種美的享受。
我的外婆是個包粽子的能手,每年的端午節,她都會大顯身手,包出各式各樣、各種口味的粽子。經外婆的手包出的粽子不僅個個有棱有角,形狀各異,而且結結實實、久煮不破。左鄰右舍請她幫忙,她都樂呵呵地答應著。看著鄉親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時,外婆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該煮粽子了,外公把包好的粽子輕輕地放到大鍋里,加上滿滿一鍋水,就開始生火了。我不停地跑進廚房里問外公粽子熟了沒有,外公笑著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呀!粽子是需要小火慢慢地煮的呀!”我極不情愿地又走開了。終于我的鼻子里鉆進了陣陣清香味,我迫不及待地跑過去嚷著要吃粽子,外公這才打開鍋蓋,拿出一個粽子笑著說:“小饞貓,快吃吧,別噎著。”我也顧不上燙了,剝開粽子,咬了一口,頓時一股更加濃郁的香味在嘴里彌漫開來,那熱氣騰騰的松軟的粽子令我愛不釋手,一口氣吃下好幾個,把肚子撐得滾圓滾圓的。
除了吃粽子,我的家鄉還有吃“五黃”的說法。所謂“五黃”是指黃鱔、龍蝦、烤鴨、咸鴨蛋黃、莧菜。據說,這些食物具有驅邪、正氣、保健的作用。每到端午節,這些食物在市場上總是供不應求。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來到了,我不禁又想起家鄉那誘人的粽子了,更思念我那擅長包粽子的外婆了。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12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驅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馬上又到粽子飄香,艾葉芬芳的時候了,它意味著一個重要的節日就快到達中國,那就是最美妙,也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一大特點就是吃粽子。粽子,是由艾葉包成的一種傳統美食。做法有一些難,卻難不倒經驗豐富的奶奶。僅僅是糯米、紅豆、紅棗、一塊豬肉等幾樣再普通不過的東西,在奶奶手里卻變成了一個個有棱有角又美味的粽子。年幼的我最愛吃奶奶的的粽子,粽子剛一出鍋就香味撲鼻,奶奶總是笑著剝開粽子,撒上糖,吹涼后一口一口喂著我,寵著我這個小饞貓。
據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為了不讓他的尸體被江中的.魚蝦啃食,當地的人們就會把飯團扔進江里,還會在江中倒雄黃酒。小時候的我就趁爺爺不注意偷拿了幾個粽子,貼心的為魚兒們剝了皮,丟進了爺爺家的魚缸里,看魚兒不吃,我心里十分納悶,以為它們要喝酒,因為家中沒有雄黃酒,傻乎乎的我就將爺爺家的紅酒、葡萄酒和白酒一混,往魚缸里倒了一瓶,嘴里還念念有詞魚兒,魚兒,您大人有大量,就饒了屈原吧!后來,魚兒們被我用酒醉死了。爺爺哭笑不得地說:你個淘氣鬼,看看你做的好事。而那時的我還特別高興,以為自己真做了件好事,盼望屈原來感謝感謝我呢。
粽子,是一種人們對美好的寄托,那艾草更是人們以后生活的向往。用艾草包粽子,用艾草做香包,還有一些人會把艾草插在門前,據說是可以避邪的哦!
粽子的香糯,雄黃酒的苦澀,龍舟的飛馳、艾草的清香湊成了我們完美的端午節。
走在大街上,可愛的鼻子妹妹嗅著各家的粽子香味,真的成了粽子飄香香滿城!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13
端午節快到了,各大超市的貨架上早已滿滿當當地擺上了各式粽子,有用筐散裝的,有包裝在真空塑料袋里的,三角形、四角形、方形、長形應有盡有,最近還流行起一種火炬粽,細長的圓錐形,餡子在上面,看起來和火炬真有幾分相似,讓人不得不佩服商家的精明。
在合肥,一年四季路邊的小吃攤都有賣粽子的,那黃綠的色澤、飽滿的形狀,常讓我禁受不住誘惑上前購買,之后坐在小攤上慢慢地剝開粽子皮,美味地吃起來,因為原料簡單相似,我感覺每家的口味都差不多,雖然有時免不了把手弄的黏乎乎的,但飽了口福還是很心滿意足。有時也會去超市買些粽子帶回家慢慢吃,那口味可就多了起來,鮮肉、花生、叉燒、豆沙等等,連糯米都有一種叫血糯的,實在是很豐富,一樣買幾個,吃的時候各種口味隨機選擇,好不快活。
在我心目中,粽子可謂色香味俱全,你想,新鮮翠綠的蘆葦葉包裹起雪白的糯米,經過長時間的熬煮,蘆葦和糯米的香氣與營養已渾然一體,吃的時候再一層層剝開綠色的外皮,露出鮮美的粽肉,輕捧起來,咬上一口,軟糯中略帶彈性,滿口盈香,真是極致的享受。
關于粽子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北甜南咸”,和傳統對于南北方的飲食習慣的定義截然相反。我家在北方,所以一直吃得是蜜棗豆沙類甜粽,上大學來到合肥第一次嘗到了咸的肉粽,味道還不錯,只是竊以為咸的肉粽似乎少了些清雅之氣,而且糯米用醬油浸泡過,視覺上也沒那么享受,不過咸粽有一大特點就是口味變化極多,象叉燒粽、板栗肉粽、蛋黃肉粽、玉米肉粽、綠豆肉粽等,五花八門,極大滿足了人們的口味變化。
粽子再好吃,一個人時也難有閑情包它,離開父母的這些年,每個端午都是隨便買點粽子了事,那時便會格外想念家里包出的粽子。記得早年在家時,端午前幾天,父親便會帶我到附近的湖邊摘蘆葦葉子,要摘滿滿一布袋,到端午節的前一天,用清水泡上滿滿一盆蘆葦葉子、一小盆糯米,放一碗事先準備好的蜜棗、一小捆結實些的細繩子,一家人就可以圍坐在一起包粽子了。兩片蘆葦葉部分重疊地放在一起,卷一下一個圓錐形的空間就出來了,把雪白的糯米放進去,有的中間塞上一個蜜棗,把粽葉卷好,用繩子捆結實了,一個三角形的大粽子就出來了。那時母親會把蘆葦葉撕成一條一條的細絲捆粽子,我學不來,每次都把米和餡撒出來,最后還是用繩子捆。
粽子下鍋煮到快熟時一種屬于粽子的特有香氣就會飄散出來,清馨香甜,光聞味道就讓人食欲大振,沒有餡的白粽子剝了皮略微有些黃綠,香氣撲鼻,要蘸著糖吃,蜜棗粽就不用蘸糖了,一個蜜棗配一個粽子綽綽有余,又香又甜也不會膩……
想起今年端午有假,該回家嘗嘗家里的粽子了。到時粽子在大鍋中翻騰,空氣里彌漫著葦葉、蜜棗和糯米混合出的濃濃香氣,深吸一口,感覺一定很好。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14
柳綠麥黃樂農事,清明已過端午至。黎豆糯米大紅棗,又是粽子飄香時。
自從端午節被納入法定節日,人們對端午的盼望之情愈加強烈了,但現在的人們更多的只是盼望放假休息。不由得想起小時候盼望端午的心情,那是把手指吮在嘴里,蹦跳撒歡,望眼欲穿的渴盼。
其實,紀念屈原雖然是全民族的事,但是,畢竟端午是南方傳過來的節日,北方端午節的節目也遠遠沒有南方的豐富,南方可以賽龍舟、喝雄黃、掛香囊,而北方人過端午的樂趣就只剩下一個了,那就是——包粽子。可別小看包粽子,這里面的樂趣可多著呢。
首先來說,是備辦的樂趣。包粽子的排場可不小呢。要潤粽葉、泡糯米、煮豆子。這泡著粽葉、糯米、豆子的大盆在堂屋里一字排開,還真有點節日的熱鬧氣氛呢。頭天就要把粽葉泡在水里,浸濕泡軟才能使用,院子里到處都飄著粽葉的清香。這些都是陳葉,因為粽葉要到七八月才成熟,這時候的新葉子太小了。所以每年夏天,我們這些小孩子都要隨著大人到蘆葦叢中打粽葉。小孩子其實就是去搗亂,在蘆葦叢中跑來跑去,看大人們采粽葉,或者鉆到蘆葦深處掏鳥蛋。等大人們采完了,跟著一塊兒把粽葉扛回家,晾在屋頂上,墻頭上,晾干了就捆扎起來,留待來年使用。然后是泡米,一般都是白糯米,泡上一夜,第二天就變成了一個個白胖子,用手輕輕一碾,碎了就可以用了。最后就是備陷。北方主要是甜粽陷。將紅豆、白豆、黎豆之類,泡好煮成豆沙,拌上紅糖,再搭配一些紅棗啊,花生啊,蓮子啊之類。備置好的餡要藏起來,因為我們這些貪吃的孩子,經常趁著大人不注意偷偷往嘴里塞。
其實,這些還都是序曲,包粽子的場面才是真正的熱鬧呢。家家戶戶包粽子數量都比較多,而且要在較短的時間里完成。所以,包粽子就要請外援。你看吧,東家的嫂子,西家二嬸,南院的伯母都趕著來幫忙了。大家伙圍成一圈,邊包粽子邊說笑,說說今年的收成啊,說說村里的新鮮事啊,說說家里的雞鴨鵝啊,隨著一陣陣笑聲傳出來,包好的粽子也從靈巧的手中飛出來,越摞越高。
包好的粽子整整齊齊碼在鍋里,多得冒了尖兒,像個小山一樣。你可能會奇怪,包這么多粽子吃得完嗎?當然吃不了,村里包粽子可不是自己一家人來吃的。因為每家包粽子的時間不相同,而且風味也各具特色。所以包好的粽子要送給左鄰右舍,三親六故都嘗嘗。孩子們樂意做這個活計,騎上自行車,姥姥家送一趟,姑姑家送一趟,村里鄰居嘗一嘗。雖然累得滿頭大汗,但是聽到親戚們夸贊自家包的粽子好吃,心里就樂開了花。這甜甜的粽子還是聯系感情的紐帶呢。
又是粽子飄香時,可是現在自己動手包粽子的人家卻越來越少了,端午節的時候,更多的人是到超市買來模樣相同的粽子,冷冷清清的吃掉,就算過完了這個節日。再也沒有了包粽子的熱火朝天,沒有了鄰里相助的歡聲笑語,沒有了親戚往來的深情厚誼。我們要過節日,要紀念先人,但是,我們不要把節日只看成臺歷上的日子,把節日過成普通的假期。我們最好參與到其中,動手去實踐,用心去體會,讓我們在濃濃的節日氛圍中感受我們古樸的習俗,讓粽子香溢九州。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15
今天是一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今天既是端午節又是我媽媽的生日,我們揭開了鍋蓋,熱氣迎面而來,一個個又大又香的粽子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屋里滿是粽子的香味。
我們拿出了幾個粽子,放在盆子里面,涼了一會兒,我們便開始吃香噴噴的粽子。吃完了大家都稱贊這個粽子很好吃,好像不管吃多少都不會吃膩。
中午,天氣炎熱,我們在樹林中乘涼時都能聞到的粽子的香味,仿佛這種香味能飄千里一樣,我們一家人都沉醉在了粽子的香氣中。
傍晚,一家人吃完蛋糕后,又吃了幾個粽子節的粽子,越吃越香,好像比蛋糕還美味,當然我們家的小狗也都沉醉在了這香氣中,都想嘗嘗這傳說中的粽子。
夜晚,我獨自一人在床上看著月亮,想象著人們賽龍舟的景象,漸漸地進入夢鄉。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16
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據說端午節的由來是楚國詩人屈原受小人陷害,被趕出皇宮,但不愿看國家滅亡,所以就跳汨羅江自殺了。
后來,大家發現他那么愛國,就家家戶戶包粽子丟進江里,不讓水中生物把他的身體給吃了,并且開船下去找屈原的尸體。久而久之,包粽子和劃龍船便成了每年端午節的習俗。另外,插艾草也是端午節的習俗哦!據說當年鬧瘟疫,有一位婦人有一個兩、三歲的小孩,以及親人寄放在她家的小孩,那位婦人帶著小孩們逃難去了,后來因為瘟疫傳太快,婦人竟把自己的小孩丟下,背著別人的兒子準備逃難,天上的仙人看到了,覺得很感動,就下凡來送給婦人一枝艾草,并叫她回家插在門前,就不會傳染瘟疫了,那婦人一試,果真靈驗了,不久,大家也學她插艾草,就也不再感染了。
今年端午節,我們家一邊包著粽子,一邊看著劃龍舟的時況轉播,好不開心。我還跟哥哥比賽吃粽子,吃得好飽,雖然很開心,但一想到屈原悲慘的命運,心中又出現了一股莫名的哀傷,心想:屈原真偉大呀!
端午節家家戶戶都飄著一股粽葉香,但吃歸吃,也不要忘了屈原偉大的事跡。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17
不一會功夫,小組長把材料端來了,我好奇地打量著它們:白白嫩嫩的糯米如一粒粒晶瑩的珍珠;小巧而又精致的紅豆似一顆顆紅瑪瑙;狹長的箬葉墨綠墨綠的,青翠欲滴。香噴噴的肉令人口水直流。黃奶奶來教我們包粽子,只見她手法嫻熟,先把箬葉卷成個“小三角”,再把剩下地翻上去,用繩子綁一圈,就完成了。我心想:這可真簡單!
可我拿到箬葉時卻慌了,怎么把粽子卷成個錐形來著?自己笨手笨腳卷了大半天也沒卷成,在奶奶的幫助下才卷起來。開始放餡料了,左手拿勺右手鉗著箬葉,飛速倒入餡料,紅棗,如幾朵紅花,鑲在中間。最難的一步來了:封口。我把葉子翻了上去,可一個不小心,沒抓穩,糯米就像瀑布一般,“嘩啦嘩啦”往下瀉。第一個粽子失敗了,沒關系,繼續堅持,“失敗乃成功之母”嘛!
包第二個粽子時我更加小心翼翼,一步一步,秩序井然,成功了!喜悅與自豪互相交加著。粽子們下鍋了,經過了漫長的等待,它們終于熟了。輕嗅,一股淡香撲鼻而來,透過鼻翼,傳到心扉。五臟六腑都為這香而醉了,哦,清香,醇香,濃香!我迫不及待地拆開了箬葉,是個豆粽,輕咬一小口,米的糯,棗的甜,頓時溢滿了整個嘴,真香!
抬頭,只見有的同學狼吞虎咽,完全不顧自己的形象了!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18
又到粽葉飄香時,這一段時間里,我免不了大飽口福,所以我特別喜歡端午節。
這一天,我早早的起床和媽媽準備包粽子。我從廚房里拿來昨晚準備好的粽葉。對了,粽葉在我們這里的土名又叫“大柴葉子”,一聽就很有趣。媽媽又端來一大盆浸泡一會的糯米,說泡糯米是為了讓糯米容易煮熟而且會更香甜。當然還有我喜歡的:紅棗,花生,紅豆,葡萄干,讓粽子更加好吃。
準備開包了,媽媽熟練的把四片粽葉疊成一個漏斗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放紅棗,再在上面撒一層糯米,這樣讓紅棗的甜味傳遍整個粽子。我看媽媽包的那么好,也想大顯身手一番。我拿起粽葉有模有樣的包了起來,開頭很順利,可是到最后我卻包成了一個“四不像”。媽媽看見不禁笑了起來,“我來教你吧。”媽媽做一個步驟我也做一個,最后和媽媽包的一樣好。這也應了那句話“有志者事竟成。”后來我越包越好,很快把包粽子的任務完成了。下面該煮粽子了,媽媽倒了一盆清水在鍋中,把粽子下滿了鍋。不一會兒,滿屋子都是粽香味,讓人口水流的三千尺。我讓媽媽拿出來讓我嘗,媽媽說我是個“小饞貓”,要待會兒會更香,我不好意思的紅了臉。原來煮粽子的時間越長越好,糯米會又香又甜。終于好了,我迫不及待的拿出一個粽子和著白糖來吃,更有味兒。
這次端午節我比以前都開心,不僅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粽子,而且學會了如何包粽子。我希望下一次端午節快點到來。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19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了,我看見奶奶正在包粽子,就纏著奶奶教我包粽子。
奶奶見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包粽子。就勉為其難的給我一片粽葉,我開心的像小兔子一樣跳了起來,因為奶奶終于答應教我包粽子了。
開始包粽子了,奶奶說:“首先把兩張粽葉重疊,折成漏斗的形狀。”我按照奶奶教的方法拿出兩張粽葉折成漏斗狀。緊接著放一些糯米,我認真的聽奶奶說的一字一句照做將少量的糯米放入粽葉。奶奶緊接著說:“然后將事先準備好的糖棗放入。”我依舊照做。再在糖棗上放一層糯米,直到看不見棗才肯罷休。奶奶說:“再用力將粽葉裹緊。”我不會,只好看著奶奶的樣子,奶奶嫻熟的將粽葉包好。奶奶看看我又看看我手中的粽子說:“你也試試。”我模仿著奶奶的樣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把粽葉裹好了。奶奶又說:“最后也是最關鍵的的一步用繩子把包好的粽子勒緊。”可是我怎么也系不好,只好求助奶奶幫我系一下了。奶奶說:“如果不系好的話煮粽子的時候就能把粽子煮爛了那就不好吃了。”
終于包好了,我拿著包好的粽子跑到媽媽面前讓媽媽看,媽媽一邊摸著我的頭一邊說:“我的寶貝真聰明都學會包粽子了。”
今天我真是高興極了,不但學會了包粽子還知道了粽子分好多種,有紅棗粽、紅豆粽、鮮肉粽……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20
端午節的習俗便是吃粽子。今天我來到鄉下要拜訪一位包粽子大師我的外婆,來體驗一下端午包粽子。
看,外婆的粽子包好了!外婆舉著手中的成品,一個棱角分明,后面拖著一根小尾巴的粽子,便呈現在我的眼前。外婆真厲害,不用線扎,全是用粽葉就做出如此好看的粽子。
哇!我驚嘆道,外婆那飽經風霜的手異常靈巧,她把粽葉卷成漏斗狀,嫻熟地舀上一勺糯米,再放入一顆蜜棗,又蓋上米,然后將粽葉把漏斗蓋起來。纏來繞去,再加上一片粽葉,把粽葉穿進針孔,插入粽子里拉出,一個粽子便又完成了。
我怎么努力也包不出一個緊實美觀的粽子來了,只好做外婆的小助手。她裹粽子我幫她舀米、穿針。兩人配合默契,不一會兒,粽子就擠滿了整個盆。
你瞧,每個粽子都是碧綠的,整齊,大方。仿佛一顆顆小彗星,身后拖著一道長長的尾巴
粽子爭先恐后地進了鍋里,我焦急等待著煮熟出鍋的粽子。過了很久,從廚房傳來外婆悠長的聲音粽子熟啰我一個健步沖進廚房,撲面而來的是粽葉的清香。顧不得燙,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一個。潔白晶瑩的糯米,咬一口粘稠有嚼勁,再一口下去,就是香甜的蜜棗。還不盡興,再咬一口,整個粽子便全部滑進我的肚子。不一會兒,我就啃完了兩個粽子,不覺肚皮已經撐得像個皮球了。
端午,家家戶戶都飄出粽子的香甜軟糯味道。在這個初夏時節,我們紀念屈原,更感恩出生在這樣一個和平富強的時代。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21
我喜歡紅紅火火的春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喜歡熱熱鬧鬧的元宵節,但我更喜歡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我問媽媽:為什么人們在端午節要包粽子,吃粽子?媽媽告訴了我一個動人的故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為遭讒去職后,被流放,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抱石投進汩羅江死去。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尸體,便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撲通、撲通”地扔進江里,那天正好是農歷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把這天定為端午節。
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我最喜歡看大人們包粽子了。先要把綠油油的粽子葉洗干凈,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舀起糯米往里放,再加些紅棗、蜜棗、葡萄干、花生豆等,包起來用繩子捆緊,這樣一個錐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放在鍋里,煮上大約一個小時,熟透了就可以吃了。煮出來粽子的香味飄滿整個房間,就算不吃,聞一聞,都會令人垂涎欲滴—那香味直往心里鉆。
這時我便會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輕輕的包開粽葉,里面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小學生,咬一口,那蜜棗的甜汁、糯米的香味直往嗓子里鉆,好吃極了!吃飯的時候,一家人會聚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品嘗著美味的佳肴,說說笑笑,開心極了。
啊!我太喜歡這樣充滿溫馨和歡樂的端午節了!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22
“年年端午風兼雨,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
據說端午節和古代的一位愛國詩人有關。這位詩人叫屈原。他的國家滅亡了,他很傷心,就投江自盡了。老百姓聽說了,都劃著小船去打撈他。人們還將糯米用蘆葦葉子包起來,煮熟投入江中喂魚蝦,不讓魚蝦吃他的尸體。這一習俗流傳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了。
說到端午節的習俗,當然離不開粽子。哈哈!我最喜歡吃粽子了,誰讓我是個“小吃貨”呢?
粽子的形狀很奇特,不是圓形,不是正方形,也不是三角形。你瞧,它穿著一身軍綠色的外衣,還系著五彩的花繩。解開它的軍衣,就能看到黏黏的米團,米團里還藏著肥嘟嘟的豬肉。你看,這些豬肉就像淘氣的娃娃,正在和我們玩捉迷藏呢!
雖然粽子長得很奇形怪狀的,但是味道實在是太吸引人了!不信?你用鼻子聞一聞,是不是香氣撲鼻?粽葉的清香能讓人精力十足,神清氣爽。哈哈!你是不是已經“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呢?那就趕緊嘗一嘗吧!怎么樣?是不是粘粘的、軟軟的,肥而不膩?好吃吧?
你們知道嗎?粽子不僅是驅邪消暑的開胃美食,也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佳品哦!所以,人們都嘖嘖稱贊,夸它是“舌尖上的美食”!
端午節的粽子真是人間美味!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23
馬上就要過端午節,每年的端午節“五月五”前我家都要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大姐早早就準備好包粽子了。
端午節最主要的習俗,要數吃粽子,我就介紹一下我家的包粽子的步驟。一大早大姐就把精心挑選好糯米掏洗好,用盆子把米浸泡著。就開始準備清洗粽葉,去市場訂好上好的五花肉、咸鴨蛋黃、綠豆等等。每塊肉切的大小均勻,用香料包腌制五花肉,讓五花肉充分入味。就可以正式開始包粽子了。
我家有人喜歡吃甜粽子,也有人喜歡吃咸的,因此要是包甜粽子時就要在糯米里加上一種堿的東西伴在里面,包咸粽的米里就要伴上鹽。包粽子也是有講究的,用葉子打個卷,做成圓錐體,地下放糯米,中間放肉、綠豆、咸鴨蛋黃,上面再鋪上一層糯米,包裹時四個角的米不能漏出來。甜粽就相對簡單多了,只有把米放入粽葉里頭包好,就行了。在壓力鍋煮上1—2個小時就能出鍋了。
一開鍋的那一剎那真的是肉香滿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粽子,甜粽灑點白糖粘著吃。真的是滿口留香。
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很多,如:端陽節、龍舟節、粽子節、詩人節……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畫門符、掛艾草等。在我們這里還有賽龍舟呢!下次再介紹一下其他的傳統文化,你看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是不是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呢?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24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日子。
端午節的習俗,每個地方都各有特色。有的地方戴五色線,有的掛香囊,有的賽龍舟,還有的灑雄黃酒……我們家,主打的就是包粽子。
“是粽箬的清香,要包粽子了!”每一次聞到粽箬的味道,我就知道可以一起包粽子了。我們把材料擺好:散發著清香的粽箬,浸泡好的糯米,甜甜的蜜棗和結實的繩子,就開工了。首先,選一片完整的粽箬鋪在左手,右手捏住葉尖往里旋轉,做成一個“小漏斗”。用手握好漏斗,抓一把米鋪滿漏斗的下半部分。拿兩顆蜜棗鑲嵌在糯米里,再抓一把糯米蓋好,與粽箬齊平。接著,把多出的粽箬覆蓋住“漏斗”。最后,用繩子上下左右都繞一圈,打好結,一個小巧四方的粽子就包好了。最后一步對我來說最難,手一抖就全灑了,總需要家人幫忙。
粽子包好了,就等著煮好細細品嘗。“來吃粽子啦!”媽媽話音未落,我早已奔到了廚房,真是滿堂飄香。粽子在煮過之后,都胖了一圈。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箬,看著晶瑩的糯米,一口咬下去,便嘗到糯米香和蜜棗甜,令人口齒生津。
每次家里包粽子,我都要參與其中。從泡米到包粽子到剪繩子……雖然會有一次次的失敗,但每一次嘗到自己包的粽子,我都只記住了它的香甜。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25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一個傳統習俗,從戰國時期起一直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包粽子既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象征之一,更是一種民族文化的傳承。因此,包粽子儼然成為了端午節的一個甚是重要的活動。今天端午節,母親把我送到了鄉下奶奶家,讓我跟奶奶學習包粽子。
端午節,家家包粽子,“粽”香四野。但各家包法頗不相同,各式各樣,各有各的風味和韻味。奶奶家里包粽子的材料已經備好了,午飯過后,就開始包粽子。由于我是初學者,而其它粽子難度稍大,所以我只能包灰水粽,還很有可能會失敗。我拿起奶奶已經洗凈了的粽葉,舀入幾勺已經浸過灰水調好味的糯米,再小心地折起葉子,用線纏起來,一個灰水粽便做好了。在這個過程中,一開始我不知道應該怎么盛糯米,舀入一整勺的話,總會有許多的糯米從一個小洞中溜了出去,浪費了許多糯米。而且就算折起來后,我也不會纏線,也只是仿照那些“合格品”的纏法,總有一些地方老犯錯,樣子還不美觀,為此我浪費了許多的時間。后來媽媽發現我不會包粽子,便手把手地教我。漸漸地,我熟練了許多,把粽子做得又快又美觀,連奶奶都夸贊了我好幾句。我心里美滋滋的,心想:我終于學會包粽子了!
晚上,我們全家人坐在一起吃著又大又香又甜的粽子,想到其中還有幾個是我自己包的,我的心里像是吃了蜜一樣甜。伴隨著粽子的飄香,這個特別的端午節就這樣在大家的歡笑聲中度過了。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26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當奶奶再唱起這首童謠時,我知道又要吃粽子啦!
正在包粽子的奶奶是個“魔術師”。只見她拿起兩片粽葉疊放在一起,也不知玩了什么把戲粽葉就卷起成了圓錐狀,有時卷成船型,放一顆棗,有時也放豆子,再填一把白瑩瑩的米,然后用線捆捆,就捆成了一個個好看的粽子。奶奶包的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有的像鞋子,有的像菱角,有的像小船,還有的像枕頭。看著奶奶這么容易就包了那么多好看的粽子,我也想試試,可每次都把米撒得到處都是。看來很多事情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奶奶包的粽子既好看又好吃,所以在等粽子煮熟的時候是我最難熬的時候。奶奶好像知道我的“難受”,這個時候她總會講一些端午節的故事,我聽著屈原的悲壯故事,想著劃龍舟時的熱鬧場景,粽子也就熟了。
熟透的粽子又糯又甜,清香撲鼻,聞著香香的味道我的口水就要流下來,奶奶總是一邊給我剝粽葉一邊看著我叫我慢點吃,我叫奶奶也吃,她總說你先吃。我跟媽媽說:“奶奶不愛吃粽子。”媽媽告訴我:“奶奶很愛吃粽子,只是舍不得吃,留給我們吃。”
哦,原來粽子里裹滿了奶奶對家人濃濃的愛,怪不得那么好吃!我愛端午節,愛好吃的粽子,更愛疼愛我的奶奶!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 篇27
又到粽子飄香的端午節了。街上賣粽子的多了起來,超市里各式各樣的粽子也擺滿了櫥柜,有大禮包,有禮盒,也有一小盒一小盒的粽子。端午節一到,家家戶戶都是出來買粽子,但是我們家卻是自己包粽子的。
早早的,爸爸媽媽去市場買來了粽葉,買來了蜜棗、花生、蝦仁、火腿,又把一些糯米泡在水里,說是要包粽子。幾個小時之后,媽媽就開始包了,我看媽媽要包粽子,欣喜若狂,因為粽子是我愛吃的食物之一。我看著媽媽,說:“媽媽,我也來包吧!”媽媽同意了。我看著媽媽想學會怎么包,只見媽媽拿了兩張粽葉并排放整齊,用手把粽葉彎成一個圓錐形,然后把糯米和蜜棗放進去,以粽葉一層一層的裹起來,最后把粽葉系起來,一個完美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學的很認真,可是我一裹就把米漏了,最后全亂了,媽媽笑了,我急的滿頭大汗,心想我一定要堅持住,媽媽好像知道了我的想法,對我說:“別急慢慢來,你一定會包好的。”聽了媽媽的話,我心想:相信自己,我一遍又一遍的重復著,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成功了,雖然沒有媽媽包的好看,但是我成功了。看這自己的成果,心里美滋滋的。我迫不及待的把我們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
過了好大一會兒,媽媽說:“好了!粽子熟了!”在打開鍋蓋的一霎間,粽香飄滿了我溫馨的家,我迫不及待的盛了一個,脫下它的“綠衣服”,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又香又甜,香飄十里。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通用27篇)】相關文章:
又到中秋時作文05-12
粽子飄香作文(精選20篇)05-31
又到中秋明月時作文03-22
又是桃花飄香時作文05-17
又到花開時初三作文01-31
又到清明歸墓時作文03-21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06-02
又是桃花飄香時作文3篇05-17
又是菊花飄香時作文(3篇)04-16
奶奶包粽子-端午粽飄香作文900字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