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讀書筆記范文
論語的讀書筆記范文1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孔子說:“滿口花言巧語,一幅和氣善良的臉色,這種人是沒有多少仁德的。”
巧言令色的人,在古代不受人喜歡,被認為缺仁愛之心或缺少寬厚的道德。巧言令色常常帶有欺騙性,人們對虛偽、欺詐很反感。
但如果把巧言令色理解為能說會道,對溝通人際關系也有一定好處。把巧言令色恰當地運用在外交或談判上也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論語的讀書筆記范文2
“經典”雖然看上去年紀一大把,其實火力旺盛的很,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遠方來,不亦說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集序》,都熠熠的展示著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論語》這本書,主要集中孔子及其弟子所教授給我們的道德。禮儀,做人等方面的知識,是儒家經典,一直深受我的喜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那就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定有我的老師。這句話讓我受益匪淺,出自于儒家的圣賢孔子之口。這句話之所以能讓我受益匪淺,是因為它包含著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
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的壯力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啊!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快樂的嗎?告訴我們,對待朋友要真誠,萬不可以虛情假意。
真的,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岔路,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典詩文,因為他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驗,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揚這一民族的瑰寶。
假如說,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典詩文,論語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只要你愿意時時刻刻去允吸去領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開得艷,持得很久。
《論語》,一本儒家經典,所傳授的知識更是讓我大大地受到啟示,讓我先學會了做人,在學會了學習。我要感謝《論語》,是你,讓我重新獲得生命之源,讓我再為之奮斗!
那我們就繼續誦讀《論語》吧!好好的擁有它、記住它,讓它在凈化我們的心靈,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提升我們的品味,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我們克服種種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論語的讀書筆記范文3
原文: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譯文:有子說:“做人,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卻喜歡冒犯長輩和上級的,這種人是很少見的;不喜歡冒犯長輩和上級,卻喜歡造反作亂的人,這種人是沒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產生了。所謂‘孝、悌’可為‘仁’的根本吧。”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人之根本。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給予的,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來,這是永遠都無法回報的。不孝敬父母的人,永遠不能和他做朋友。尊長愛幼是做人的根本之一。
所謂”仁、義、禮、智、信。”有可能是當時缺失的東西。當時亂世,缺失的東西太多,所以被提倡的東西也多。當今社會亦是如此,問題嚴重了,就會被重視起來,大家都提倡的、都重視的,恰好是人們缺失的。
論語的讀書筆記范文4
《論語》是凝聚我們中國人智慧的一本書。四年級的時候,爸爸就給我買了一本孔子的論著—《論語》,并語重心長的對我說:“《論語》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它可以教給我們很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我聽后迫不及待的翻開《論語》,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意思是說:做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就必須做到隨時隨地都在學習中,內心充滿著掌握真理的愉悅。“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知。”這句話是令我感悟最深,受益最多的。它的意思是說:要學習別人的長處,用別人的短處來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且改正。
讓我明白了善于學習別人的優點,是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別人的缺點呢,就用來當一面“鏡子”,看一看自己身上有沒有這些缺點,有,就要把它及時改正。沒有,就用來告誡自己,以后不要犯這些錯誤。這句話一直伴著我健康快樂的成長,無時無刻的給我警示,指引我如何去做。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論語》應當是階梯中非常重要的一級,學習《論語》,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好多做人的道理。
論語的讀書筆記范文5
古人云:“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可見《論語》這本書在中國古代的地位。孔子在周游列國時無意中的言行變成了世人的楷模,《論語》于是問世并名動天下。
打開《論語》,像是走進了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來到了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的謀略,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是由于此原因了。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的孔子,一個誨人不倦的孔子。我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自己敞開心扉,說無愧于天,無愧于地,不用察言觀色。
子曰:“君子周而不必,小人比而不周。”現在一想可不是嗎!君子在品德上團結人,而秦檜之類的小人,以錢取人,用榮華富貴來團結人,所以朋友可能會勾結的很多。
孔子講究孝道。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在今天的人們眼中卻在褪色。因此對我們來說重提孝道是非常必要的。當我們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時,我們才會有一顆感恩的心。父母給予了自己生命并把自己精心養育成人,期間父母付出的何止是金錢與精力,更多的是濃濃的愛心以及無私的愛。孔子說:“事父母能竭其力”。即為父母要竭盡自己的所能。此句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強調為人子女要孝順父母,而這是考察一個人品德好壞的一個重要依據。現在的我們習慣于依靠父母,索取多,奉獻少。這看在古人的眼里,應該是大逆不道吧。另一層含義是指孝敬父母要憑自己的真實能力,如為此而觸犯法律,則會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為父母提供充足的物質并不是孝的根本,按照父母的教誨行事做人,才是真正的孝。
時代在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著。也許孔子的一些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吻合,但對于這部影響了中國文化幾千年的經書,是非常有必要一讀的。讀《論語》可以使我們更好的與人相處,讀《論語》可以學會求知的方法,讀《論語》更能體會與人相處的道理,做人的哲學。讓讀《論語》吧,讓我們在中華古老文化的滋養中成長,讓它打亮我們的精神底色。
論語的讀書筆記范文6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文化,對中華民族的統一種獨特文化心理定勢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沒有中國古代文化,就沒有中華民族;沒有強大的文化支撐,中國不可能延續五千年。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名叫《論語》,《論語》是一本中國傳世經典叢書,內容涵蓋了政治、軍事、文化、宗教、藝術、醫藥、民俗等各個領域,多方位、多角度地介紹了源遠流長、內容宏富的中國古典文化寶庫中之精華。其中,有一段使我深有感觸,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就是孔子說:“勤求學問但不用心思考,就會迷惑;只是挖空心思去想卻不認真讀書,那還是疑難叢生得不到確實的知識的。”
對啊,學習要勤學好問,學問是要自己用心去學的,有了學問但沒有用心思考,就會迷惑,是沒有作用處的,不能領貫通和有新的發現。相反的,有了思想就要用學問來培養,如青少年們,天生聰明,但不愛學習,就像美國有些青少年一樣,由吸毒而裸奔,以后還不知道會玩出什么花樣。所以人要有思想也要有學問,兩者必須兩相兼顧,只想不學終究一無所得,只學不想會糊里糊涂。像我們現在這么小就應該用功讀書,做什么事都從娃娃抓起,像我看書都是家長催的,不催就不看不學,但有時一有興趣的話,就會看看一兩眼。一個人只知道讀書,而不是用心去讀,那么只如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也就是讀書必須用智慧來分辨書中所講的道理是否正確,要從書中找出一個自我。書讀多了,想深了,見廣了,便會離開書本,足見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認識,成為自己的精神世界的組成部分。
這也使我懂得了,讀書就要用心讀,而不是讀了就過了,還要反復的讀幾遍,不懂的地方要不恥下問,這樣才能吸取里面的知識,相反,讀書不認真讀,那就不要讀,因為那都是惘然,所以從今天我懂得了這個道理開始,一直到未來,都要有方法的去學習。
論語的讀書筆記范文7
原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學習了而時常溫習,不也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高興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學習有僅指學習書本知識,還應包括學習生活技能、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則等。學習的重要原則是學以致用,學了就要應用于實踐中,而且要常溫、常用、常練。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方能學懂、悟透、靈活運用。在學、用、練中體會成功的快樂,體會成長的快樂,達到熱愛手頭上的事兒的地步,沒有什么學不會的,沒有什么做不好的。
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人遠來造訪,何其快樂!幾千年來,真正讀懂孔子的人都是他遠方的朋友,跨越時空的交流,精神領域的深層對話,找到知音、找到心靈家園,那是人生最滿足、最快慰的事情。
別人不了解自己,不必怨恨,報怨是修養不夠。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應該了解你、理解你、認同你,干嘛非強求那么多人去了解你呢?你有實力、有魅力,首先應先推銷給自己,然后再推銷給別人。讓別人了解你、理解你、認同你,你自己應先了解別人、理解別人、認同別人。
論語的讀書筆記范文8
聽了黃部長關于論語的講解后,真是受益匪淺,給我以心靈上的震撼!黃部長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但每個人理解的程度不同,感受也會有所不同,我的理解就是教導世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好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而做人的起點就是要有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與人為善、修身養性,做好自我。有同事問我《論語》2500多年前的經典語錄,今天還能啟發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生觸動嗎?我很斬釘截鐵回復他!能“絕對能”他從如今人們面臨的心靈困惑,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論語》,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
穿越兩千多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我看到他舉的例子,打的比方,他的經典妙句,真叫人折服。解讀之精妙,文學功底之深厚,無不叫人連連稱絕。我決定去買一本養心、交友、處世、有利于工作的好書來苦心修讀希望我們都有啟迪和收獲人的一生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磨難甚至有權財的誘惑,如何來面對生活給自己帶來的不幸又怎么樣拒絕誘惑,黃部長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思想,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他說:“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一次再一次怨天尤人,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歡要的東西,也不要強壓給別人。
在孔子老人家這句話的基礎上我想在現代人,將其意思改為日:“已所欲,施于人”,就是把自己想要的東西,讓與他人,把自己喜歡的東西,送與他人,把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傳授給他人!因為在現代社會中,可以肯定的說沒有!沒有多少人會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讓給別人呢?現在的我們都有這等心胸嗎?人人有了,集體多和諧,社會多美妙!我們現代的得修煉。“人與人之間,事情與事情之間的比較,沒有單純的技巧高下之分,而只有境界優劣之辨,那么這種境界的標準就取自于“大道合乎自然”。又有誰會真正想到和做到(吾日:“已所欲,施于人”)應該放下時且放下,你要寬容別人,“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對于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要忘卻,不要抑郁于胸,要學會自己勸自己,想開些,何必計較那么多呢?
他還說
——生命有限,流光苦短,每一個人的生命(命運)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用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生命有限,流光苦短,而在天地之間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或儒或道合乎自然大法,最終每一個生命的成全就是這一句話:每一個人的生命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對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
一個人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后悔、不愧疚,這個標準說低也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說高就是個至高無上的標準,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又是極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為君子的人格標準。
“只有理想而沒有土地的人,是夢想主義者不是理想主義者;只有土地而沒有天空的人,是務實主義者不是現實主義者。”而在我年輕氣盛的時候,是一個只有理想而沒有土地的人。現在的我是一個只有土地而沒有天空的人。我想以后還應該看看藍色的天空。
聽完后我在想:《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是循循善誘思想的老師,是一個映射著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一面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在現代生活匆匆的路途上,多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一份清涼與閑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我要常讀更深入的讀,以理論指導我的行動。
論語的讀書筆記范文9
讀了《論語》這篇著作,我受用不盡,不僅知道了做人的道理,還親密接觸,讓我對孔子了解的更深更多。
《論語》書是對孔子日常生活的舉止與語言方式,還有記載中國史代偉人對孔子的評價與生活故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反應了孔子與別處倆人行走中,必定有一位是其師傅,還反應了孔子好問好學的不屈不撓的學習精神;他還非常謙虛,自己成了老師,還是求學,對問題都不恥下問;不像我們,遇到獎勵就萬分驕傲,遇到困難就不理不睬。
在我練字期間,我在書法班的名譽上是大名鼎鼎的;于是,我非常驕傲,在學校的作業本上寫得亂七八糟,還差點被批入“差字黑名單”;自從讀了這本著作,我在數學方面的字體大有進步,連老師都對我刮目相看;有一次,還在課堂上公開贊揚我的作業本呢!原來論語是多么重要啊!
因此,我們要向孔子學習,不能驕傲自大,要做一個謙虛有學問的人,并向孔子取長補短,讓自己更完美!
論語的讀書筆記范文10
這段時間,我們把《論語》這本書學完了。還記得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封面非常的精致,上面還寫著非常大氣的兩個字——論語。剛翻開書頁,就看到了人物介紹。這本書的作者是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今山東曲阜),中國古代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的師業,被中國人尊稱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俗話說: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其中著名的弟子有:顏回,曾子,子路,子貢,管仲……
《論語》主要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書,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輯而成,內容以倫理教育為主,包括歷史,哲學,政治,經濟,藝術等方面,有許多富有啟發性的至理名言是我國古代名言之一。全書語言精練,意義深刻,有許多言論被人視為至理名言。
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起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改之,這句話的意思是三個人一起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如果有缺點的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我有沒有這樣的情況,許果有的話就立刻改正。
《論語》是孔子智慧的精華,書中講到的做人的道理,值得我們一生去慢慢體會。
【論語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論語》讀書筆記08-07
《論語》讀書筆記06-12
《論語》讀書筆記05-08
論語讀書筆記09-15
論語譯注的讀書筆記07-13
論語讀書筆記摘抄09-07
孔子的論語讀書筆記01-05
《論語》讀書筆記感悟05-31
《論語》優秀讀書筆記12-08
論語精選讀書筆記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