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1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城南舊事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
用了三天的時間重溫了《城南舊事》這本書,重新審視了當年看這本書的心態。不記得具體是哪年曾經翻過,但是沒有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去體味過作者用意,但是,這次,幾次三番讀到某處曾一度讓我落淚。或許作者描寫的那一部分正正好好契合了我曾經的經歷吧!就像現在老師開班會每次點名批評或表揚時都會不自主地為自己貼標簽一樣,感謝作者的心思縝密讓我走回到她那個年代用心體會一番……
現在的生活過得算不上凌亂,但也沒有想象的那么美好!這里所說的美好并不是不幸福,總是覺得事情很多很雜,總也理不清頭緒,我相信大部分人是這樣的。也或許是階段性的吧!這時候,不妨讀讀書,它就像一座燈塔,燈光雖算不得耀眼奪目,但可以讓有心人有個方向指引。曹文軒說過:“現在的書紛繁復雜,并不是讀書越多越好”,他還提到了書分高貴血統和一般血統之分。今日所讀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收獲頗豐。
當我讀完整本書把書合上的一瞬間腦海里突然冒出一個問題。“七歲時候我在干什么”?回想自己的童年,幾乎一路玩著、瘋著就過來了。而故事的主人公英子,她是何等的有勇有謀啊,這個詞或許形容英雄比較合適,但是,此刻形容她卻一點不為過。首先,英子不帶著有色眼鏡看秀貞這一點讓我佩服!周圍的鄰居唯恐瘋子秀貞傷害到自己的時候都躲得遠遠的,他們所代表的是社會上的一類人,我們不能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他們。但是英子的做法非常的勇敢,她敢于瞞著家人接近秀貞走進她的內心,真心和秀貞成為朋友,并幫助秀貞找到自己的親生女兒。一個七歲的孩子心思縝密,自己的內心竟然不言于表,在自己生病的時候毅然偷了母親的首飾幫秀貞母女逃走,對于七歲的孩子來說是多么善良多么仗義的朋友啊!
英子走到哪,總會發生一點讓人贊嘆的事情。當他們舉家搬到新簾子胡同時,他又鬼使神差的認識了一個“賊”。當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我在反思此刻的自己,直到現在多少人還分不清好人和壞人。當然好人和壞人都是相對的,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來判斷。他和英子之間的友誼是真實的,從他最后送給英子的傳家手釧可以看出,他又是善良的,他能為了母親和弟弟而去做自己并不愿意去做的事情,讓我感受到了他的無奈。這個所謂的賊在現在的人看來可能道德品質有悖常人的道德標準,但,好人壞人到底怎樣才能說得清呢?
最后一次落淚,是英子父親離世。也正是她小學畢業麻煩畢業證書的那天。“爸爸的花落了,我也已經長大了”這句話刺痛了多少人?望著那幾個還沒有長大的弟弟妹妹,責任感一下子涌上來了,當時她才13歲。她快樂的、充滿探險與刺激的童年一去不復返,當往事一件件從眼前掠過,一切是那么安詳、靜謐,如緩緩的流水流過童年的生涯,流進再也回不去的金色童年,難免讓人心生悲戚。
讀一本書,就像跟作者做了交心得朋友。它得魅力在于不動聲色的讓你跟著文字一起高興、失望、驚險、刺激和心痛……你的思想就跟它一路遠行。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2
今天,我看了一本自傳體的小說——《城南舊事》。這本書上面寫的是林海音她小時候在北京城南的一些有趣的故事。
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人們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和人世間復雜的情感。里面寫了《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其中,《惠安館》講了一個叫秀貞的阿姨,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后來大學生被警察抓去,秀貞生下的女兒又被家人丟棄,生死不明,人也變得瘋了。
當我看到英子和秀珍一起玩的時候,我真擔心秀珍會不會做出傷害英子的事,看到英子幫妞兒和秀珍母女重逢的時候,還將鉆石手表和金手鐲送給她們當盤纏去找妞兒的爸爸,此時此刻,我真為英子感到驕傲,我也感到奇怪:別的小朋友都怕秀珍,可是英子為什么不怕?看到最后我才知道,那是因為英子有一顆善良寬容的心。
小英子的童年很真實、很純樸、很溫馨,雖然她有時和我們一樣不懂得人世的悲歡離合。最后,讓我們向英子學習,有一顆善良寬容的心吧!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3
摘抄①: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壩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讓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
——摘自《冬陽童年駱駝隊》
摘抄②:
“不是的,爸!”它們軟軟的腳掌走在軟軟的沙漠上,沒有一點點聲音,你不是說,它們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聲不響的咀嚼著從胃里倒現來的食物嗎?一定是拉駱駝的人類,耐不住長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給駱駝帶上了鈴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摘自《冬陽童年駱駝隊》
摘抄③:
妞兒只有一條辮子,又黃又短,象媽在土地廟給我買的小狗的尾巴。第二次看見妞兒,是我在井窩子旁邊看打水。她過來了,一聲不響的站在我旁邊,我倆相對笑了笑,不知說什么好。
——摘自《惠安館》
摘抄④:
嚇了我一跳!正是瘋子。咬著下嘴唇,笑著看我。她的眼睛透亮,一笑眼底下——就象宋媽說的怎么也有兩個淚坑啊!我想看清楚她的。我不由得對著她的眼神走上了臺階。太陽照在她的臉,常常是蒼白的顏色,今天透著亮光。揣在短棉襖里的手伸出來拉住我的手,那么暖,那么軟。
——摘自《惠安館》
摘抄⑤:
算術算得太苦了,我就要背一遍《我們看海去》,我想,躺在那海中的白帆船上,會被太陽照得睜不開眼,船兒在水面搖呀搖,我一定會睡著了。“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我收拾鉛筆盒時,這樣念著,我把書包掛在床欄上時,這樣念著;我跳出了屋門坎,這樣念著。
——摘自《我們看海去》
摘抄⑥:
吃的東西取名叫“驢打滾兒”,很有意思,我哪有不吃的道理!我咽咽唾沫點點頭,宋媽掏出錢來給我買了兩個。她又多買了幾個,小心地包在手絹里。
——摘自《驢打滾》
摘抄⑦:
咬不動燒餅,實在是我每天早上吃早點的一件痛苦的事。我的大牙都被蟲蛀了,前面的又掉了兩個,新的還沒有長出來,所以我就無法把燒餅麻花痛痛快快的吃下去。為了慢慢吃早點,我遲到了;為了吃時碰到蟲牙,我疼得哭了。那么我就寧可什么也不吃,餓著肚子上學去。
——摘自《我們看海去》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4
閉緊的雙眼,再度睜開。瘦弱的臉頰,被刀子般的風劃過,是那樣的生疼。眼前的,不過還是那棵老洋槐,枝芽嫩綠嫩綠的,掛著一抹抹不起眼的花兒與骨朵。米黃色的香氣又浮到了面前,幻化出了那個熟悉的身影。好想好想拉著你的雙手,與你一起相依在風里,一同感受這不知名的美妙。伸出手去拽住你的那一瞬間,你,隨風兒走遠。在遙遠的天邊,忽悠不見。剩下的,只是眼前的那棵老洋槐。
小桂子,你在哪里。
“我要找到你,我要找到你,我一定要找到你……”無聲的吶喊。刺骨的風兒還在呼嘯著。晶瑩的風里,夾了一些金黃色的細沙,猛地,進了眼眶,一陣刺痛。“我苦命的小桂子啊……”。淚水,模糊了雙眼。雪白的,不知從何處飄來的楊絮,綴滿了混沌的天。一個純真而潔白的眼神,落在了臉上。直勾勾望過去,她卻沒了蹤跡。
又是一日,那個陽光格外扎眼的日子。那個小女孩,那個與你同齡的小女孩,那個叫英子的小女孩,成了我的朋友。她就和你一樣,那么親切,那么熟悉,那么溫暖。我把你的事情,告訴了她,于是,我便開始幻想她把你帶回來的場景。每天上午,當惠安館那扇漆黑而沉重的大門被推開時,我就知道她來了。漸漸地,我的生活、我的世界的顏色,竟豐富起來。
在一個下著大雨的天氣里,她,真的讓我見到了你。看見你的第一眼,我便認出來你。這一天,我等了那么久,那么久。我別了英子,不顧一切帶著你,在這漆黑的下著大雨的寒夜里奔向火車站。我們,一定要離開這里。在風里雨里,雨里夾著風,風里夾著雨。唯有我們倆都身影在這片漆黑里狂奔著。積水的地上,濺出了一朵朵晶瑩美麗的水花,飛到了我的臉頰。那么冰涼。火車的聲音在耳邊不停地回蕩著,與水的聲音,交織成了一首絕美的旋律。躺在地上,唯還拉著你。最后看一眼你,眼前只剩一片殷紅色。慢慢閉上眼睛,我還會夢到你。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5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吟唱這耳熟能詳的曲子,我再一次拿起了《城南舊事》這本書。
林海音筆下北平,沒有那么多悲歡離合,沒有多那么禮尚往來,但一個個文字,雖然平凡,卻在溫潤中把南城的故事娓娓道來。
歲月不饒人,當年那個在胡同邊和妞兒玩耍的姑娘,轉眼間,已成了一位雙鬢斑白的老婦人。再回想起童年,記起的不僅有駝鈴,有沙果,有流水,還有那西廂房的小油雞。。
遙望遠處,走來的是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女孩——英子,她純真而善良、聰明而勇敢。在她眼里,整個世界都是天真的:她不懂為什么大家要把胡同口的秀貞稱之為“瘋子”;她不知道為什么大家要說那個厚嘴唇的哥哥是“小偷”;她不明白為什么媽媽會以仇視的目光去看“蘭姨娘”。于她而言,這個世界她不知道、不理解的還有很多很多,但她也正是用她那雙童稚的雙眼,向我們講述了大人世界里的喜怒哀樂和悲歡離合。
細觀林海音童年經歷你就會發現,這些其間提到的故事,都是她自己的親身經歷。我還記得當初作家曹文軒先生來我們學校舉辦簽售會時說過:“財富不在遠方,財富就在你自己腳下。”那時的我還小,還不能深刻領會這句話的內涵,只清晰地記得語文老師在聽到這句話后,有共鳴般地、重重的點了兩下頭。 時至今日,我終于明白了中間的奧秘:“寫作文不能光寫虛,一定要有寫實。而寫實的素材來源于我們的生活經歷,來源于我們的學習經歷。而“財富”不一定指的是錢財,更是我們生活閱歷的積淀和所能支配的精神財富” 。比如,書中寫到的碧云霞這個人,妞兒說她在城南游藝園唱戲。我以前從未聽說過,但憑感覺就知道不是我們這個年代的人,那她是英子書中虛構的人物還是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的人物呢?后來,我上網一查,碧云霞是真有其人,她是當時北京戲院里,唱的最好的旦角,在當時,曾轟動一時,是最早在“游藝園”一唱而紅的第一批坤角女演員。這就是一起典型寫實的例子,我應該多多鑒賞它其間的寫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來。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再次輕快地哼唱著這首歌,我放下了手中的書。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6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影,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長篇小說,也可視作她的代表作。它描寫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著英子一家。《城南舊事》曾被評選為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八十年代還被拍成電影,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等多項大獎。
半個多世紀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隨著爸爸媽媽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胡同里。會館門前的瘋女子、小伙伴妞兒、出沒在草叢中的小偷、乳母宋媽、沉疴染身而終眠地下的慈父……他們都曾和英子玩過、談笑過、一同生活過。《城南舊事》描寫的是平民百姓間的尋常故事,是部具有極強的平民意識的純美的散文式小說。
書一共六個章節,分別代表著六個跌宕起伏的小故事,其中“惠安館”讓我印象十分深刻。故事講的是英子在惠安館中遇到了一個被大家稱為“瘋子”的一個女人,而那個女人對英子卻十分關心體貼,英子也不懼怕她。
在多次的交流之后,才知道這個女人在她年輕的時候,曾與一個知青生下了一個孩子,而她的婆婆不愿接受這個被她看作丑陋的現實,便將那個孩子扔掉了,于是這個女人便瘋狂地尋找她的女兒,甚至有一次迷迷糊糊地把英子當成了她的女兒。
直到有一次,英子帶著她的朋友妞兒去看望這個“瘋子”時,通過一個胎記,才破了一個多年的真相,妞兒就是那個被遺棄的孩子。于是神智不清的女人便連夜帶著孩子出城。但據說,她們倆乘坐的車從城墻上摔了下去,再也沒有見到這對母女的身影,而“惠安館”的“瘋子”的故事在英子大病一場之后,成為了英子搬家后的回憶。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7
說《城南舊事》是一本回憶錄絲毫不為過,從“舊”這個字可見一斑,但是這本書又有些不同,因為它是從孩童的角度看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人和事,看完后讓人陷入淡淡的沉思,那個時候的我在哪?我在做些什么?那些記憶中的人和事現在又是怎樣的光景呢?書不長,由5個小故事組成:《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講述了主人公英子從7歲到13歲的生活經歷。
《惠安館》中主要人物是因想念孩子而有些癡狂的秀貞和英子的兒時玩伴妞兒。母親、宋媽都讓英子避開秀貞,說她是瘋子,但是英子卻覺得秀貞一點都不可怕,而且秀貞還會沖她笑,她喜歡秀貞。英子常常偷偷去找秀貞,聽她講她過去的事情,講她的小桂子。英子和妞兒成為了好朋友,經常一塊玩,但是妞兒需要吊嗓子,到一定時間就得回去,后來英子知道了妞兒的悲慘身世,她是撿來的,父親經常打她,只想著她唱戲來掙錢,妞兒萌生出了要找自己親生父母的想法,秀貞也想著要去帶小桂子去找她爹。秀貞和妞兒過去的經歷讓英子覺得似曾相識,在英子生病的情況下,她把妞兒帶到了秀貞家,并且偷了自己家的金鐲子給秀貞,作為他們去找思康的盤纏。最后是英子大病一場,對于過去發生的事記不清楚了,家人對于她忘記的事也避而不談,但是從媽媽和宋媽的談話中,可以推測秀貞和妞兒搭上了去找思康的火車。我不知道秀貞和妞兒的將來會是如何,也做不出任何想象,但是我想他們既然做出了選擇,會堅持著走下去的。英子不肯稱呼秀貞是“瘋子”,反而和她成為了好朋友,認為收了人東西是要說“謝謝”的,不肯吃她養過的小雞,不忍看被打的馬,她是善良的、重感情的。我想到了小時候我們家附近有個姐姐,大家都不和她玩,覺得她腦子不好使,也不常說話,但媽媽會讓我去找她玩,現在她有了孩子了,我很開心。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他們接受的東西很多都是來自外界的,父母以及生活的環境更多的教給他們的應該是用善意對待人、事,而不是早早地就用某些字眼去評定人。
《我們看海去》講的是英子和一個后來證明是小偷的人的'故事。英子因為一個踢到草叢里的球結交了一個收買破爛的人,雖然兩人年齡差別懸殊,卻很聊得來。當他問英子她覺得他是好人還是壞人的時候,英子說:“我不懂什么好人,壞人,人太多了,很難分。”英子還說了一句:“金紅的太陽是從藍色的大海升上來的嗎?可是它也從藍色的天空升上來呀?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壞人。”英子在學校六年級畢業典禮上登臺表演,她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臉影,但是她卻躲起來了,眼睛也不敢看他那個方向。最后這個收銅破爛的人被逮住了,因為發現了贓物。當媽媽讓她寫篇一個壞人如何做了賊,落得個這樣的現場時,英子拒絕這么做,而是要寫一本《我們看海去》的書,這是她的承諾么?我喜歡英子說的那句“金紅的太陽是從藍色的大海升上來的嗎?可是它也從藍色的天空升上來呀?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壞人。”我想,把人分成好人、壞人是不是太簡單了,人那么復雜,豈是能用好、壞一概而論的。英子是一個很單純卻又有自己的想法和辨別力的孩子,真希望她不要過早的陷入到非黑即白的二元論中。
《蘭姨娘》這個故事很有趣,講的是英子在察覺父親喜歡蘭姨娘后,暗中撮合蘭姨娘和德先叔,最后兩人決定離開了他們家,一起去上海了。一方面稱贊英子的聰明,另一方面又有些淡淡的感傷,我們常常會覺得小孩子嘛,什么都不懂,卻并不是這樣,他們心里有自己的辨別能力的,大人的所作所為他們都看在眼里,心里也會有定論的。英子成功地救了自己的家庭,成全了一對有情人,讓媽媽恢復了笑臉,卻又覺得有些對不起爸,更同情他,這種情感可以稱之為饒恕吧!
《驢打滾兒》講述了在英子家一直做奶媽的宋媽的故事,宋媽經常被丈夫打,逃了出來掙錢養家,雖然很想自己的兩個孩子,又舍不得英子的弟弟,還要照顧英子的媽媽,到最后才知道自己朝思暮想的小栓子死了,而小丫頭子被丈夫送了人,宋媽便帶著英子去找丫頭子,自然是無功而返,宋媽最后離開他們家,回自己家去了。宋媽是一個很盡職盡責的人,對英子姐弟倆視如己出,照顧的很用心,他們也很依賴她,卻失去了一雙兒女,悲痛也只能接受,離開時仍然惦記著自己照顧的幾個孩子,看到這的時候心里有些悲從中來的感覺。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是最后一個故事,也是英子成長的一個轉折點,主要回憶了她和爸爸之間的故事。這次是她的畢業典禮了,爸爸卻在醫院躺著沒能參加。回到家后的英子知道了爸爸去世的消息,她并沒有慌張,而是鎮定地承擔了起來,她好像一下子成長起來了,接受了自己不再是小孩子這件事了。實際上,她依舊是個孩子。
宋媽臨回她的老家的時候說: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還小。”
蘭姨娘跟著那個四眼狗上馬車的時候說: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媽媽生氣了!”蹲在草地里的那個人說:“等到你小學畢業了,長大了,我們看海去。”
小時候希望自己快快長大,長大后又希望自己回到無憂無慮的小時候,但是無論我們是孩子的時候,還是現在,都有需要我們自己去承擔的事,也有各樣的煩惱,小時候我們可以寄希望于父母,終究我們都會長大,就像英子的爸爸說的,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成長是一扇樹葉的門,童年有一群親愛的人,那些愛我的人,那些我愛的人,那些離逝的風,那些沉淀的淚。回不去的童年,只能在記憶里相見。舊事雖已過去,卻不會忘記,而是成為搖曳的花在那默默開放著。
珍惜現在吧,直面前方一扇扇未知的門吧,推開也許會有更精彩的畫卷向我們展開!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8
那一縷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思相情,深深地印在童稚的記憶里,永不消退,最忘不了的還是那本《城南舊事》。
閑暇時,它讓我臉上帶著微笑享受午后曖曖照撫;學習苦悶時,它為我放松心情;有事不開心時,它為我排憂解悶,解除煩惱。它真的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好書。
《城南舊事》分六部分:《冬陽童年駱駝隊》、《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它們形象生動,具體的寫出了作者小英子在北京的快樂生活,我想她體現出來的天真、無邪的孩子氣難道不是我們現在想擁有的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嗎?
《我們看海去》里的那個至始至終沒有名字的在草地里的人,為了供弟弟讀書去偷東西,卻向我這三年級的學生吐露心事,難道不是種諷刺嗎?他不敢向大人去說,因為在大人眼里,偷竊就是人人喊打的壞事,而在我眼里,他是個好人,就像我說的,“我將來要寫一本書,我要把天和海分清楚,我要把好人和壞人分清楚,我要把瘋子和賊子分清楚,但是我現在卻是什么也分不清。”到了某個年齡,突然開始懷疑這個世界的價值觀,這對孩子來說是多么大的沖擊啊,我弄巧成拙的幫助便衣警察抓住了小偷,故我眼中好人是壞人,我眼中的好人是瘋子,這些都使我的人生觀有了改變。
《蘭姨娘》里不管是德先叔還是蘭姨娘都是不明不白來了我家,一個是落跑青年,一個是離家的有錢人家小老婆。蘭姨娘的出現讓我第一次明白了父親作為一個正常男性,是會喜歡上年輕貌美的女性的,父親對蘭姨娘的某些舉動讓我不知所措,不敢告訴母親,而我的行動就是撮合德先叔和蘭姨娘,最后在我的努力下,他們在一起了,而傷心的父親直到最后也不知是誰撮合了他們。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部分是最后一部分--《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這一部分前半部寫了小英子回憶過去歡送畢業生的情景和六年后自己即將踏入中學的情景。還有爸爸在我遇到困難時的鼓勵。后半寫的是她剛回到家,滿心歡喜的要爸爸為自己慶祝畢業在花池里種滿蒲公英,可看到的是被日本人害的吐血的爸爸己經不能再給心愛的石榴和夾竹桃上肥,……。又聽到廚子話更是像從頭到腳澆了一盆冷水,心一下就涼了半截。爸爸去了……走過院子看著那垂落的夾竹桃心里默念“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他們寫下來,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字里行間無法辨別她的童年是否真實,但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似乎是隨手可及的。讓人看完,胸口好悶,仿佛回到了遠古,好遙遠的相思。
也許,童年,是記憶的開始,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它代表經歷滄桑后的人對純真年代的懷念。讀著《城南舊事》,看著英子在城南度過的幸福童年,它們就像是一股細流靜靜地,慢慢地滲入我的腦海中∶緩緩的駱駝隊、惠安館、胡同的井、鬧市僻巷、草垛子、這些地方所浮現的人物:冬陽下的駱駝隊、井邊的小伙伴妞兒、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躲在草垛里的小偷、斜著嘴笑的蘭姨娘、不理“我們”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與“我”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筑成的,但是他們都是在歲月的步影中消失了。童年美夢,頓然破碎。
小小的孩子,喜歡惠安館里的“傻子”,和小偷叔叔約定一起去看海,答應爸爸要做個小大人……她把人性最純真的一面盡收眼底。世界是美好的,但是有時也充滿著無奈,讓人不禁心生疼痛起來。
寒意襲來,不禁打了個寒顫,聽著JJ的《我還想她》,苦苦地對自己笑了笑。總希望有個載體來運載一下我的思緒,萬事萬物的糾結,是我這個年齡本不該有的。和英子一樣,喜歡去捍衛有尊嚴的東西,但又禁不住誘惑,總使自己處于矛盾之中。
讓實際的過去,讓心靈的留下。哪怕是折磨人的,但總是幸福的,就像含淚的微笑一樣,淚水是幸福的詮釋,微笑是美好的化身。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9
半個世紀前,一位小女孩林英子跟著她的父母來到這熱鬧非繁的老北京,住在城南一條胡同里。京華古都的殘陰駝鈴、鬧市僻蒼……朝夕相處的宋媽、遍體鱗傷的小伙伴妞兒。這些記憶都藏在英子的腦海中,而爸爸的花兒落了,英子再也不是小孩子了。
一朵生命之花的傷心,一片紅葉的哭泣,帶走了一串串快樂的笑聲,帶走了童年的時光。
《城市舊事》這本書在我三年級時就讀過了,如今,我再次翻開這本早已破破爛爛的書本,但是回憶和感覺已是截然不同。翻開這本書,一抹紫色的悲傷隨之而來。這些“舊事”流露了英子童年的記憶已被藏入腦海。畢業那天,爸爸的花兒落了……讀到這里,眼淚就從眼睛里“跑”出來了,記得幾年前爺爺的生命結束時,觸目驚心的情景。
一副冰冷,鮮紅色的棺材在我面前,爺爺靜靜地躺在白布里。在我的腦海中,爺爺以前經常陪我玩過家家,他總是裝扮得特別搞笑,讓我哈哈大笑。我是多么想再叫一聲爺爺,在讓他和我一起玩過家家。但是,他已經走了——爺爺和林英子的宋媽一樣,總逗我笑。可是,爺爺走了,他不用再逗我笑,不用為我操心了。爺爺,他就這么走了。
童年的時光,在歡樂的笑聲中滑過,就如英子的童年在媽媽的慈愛中,爸爸的嚴格中飄過似的。
我現在猜想,小學畢業后、十幾年后,再翻開這本破破爛爛的《城南舊事》,想法應該又會不同了吧!也許,這就是時光的變遷,我們也只能慢慢適應,而不能改變過去的,歲月留給我們的是從傷悲中醒來的時間;童年,留給我們的,是從懷念中懂得珍惜。兜轉一圈后,才明白時間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公正的,只是很多人都沒有去好好珍惜這個機會。
謝謝你,《城南舊事》這本書,我會像書中的林英子一樣,在追求未來的路上,不會忘了回頭看來時的路。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0
林海音先生的《城南舊事》早已是耳熟能詳,曾經在書店無數次的遇見它,卻又總是擦肩而過。總覺得離我已經十分遙遠,到我真正喜歡上這本書的時候,才發現它一直靜靜在那個角落等我,從來不曾遠離。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
伴隨著作者清新靈動的筆尖,我也不禁默默地讀,慢慢地想,仿佛又聽見冬陽下的駱駝隊悠悠的駝鈴聲,看他們緩緩走了過來……
緩緩的流水、緩緩的人群、緩緩而逝的歲月,在淡淡的哀傷中又涌起絲絲溫暖。作者以童年的自己——小英子為原型,用孩子童真的雙眼,觀察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整本書分為《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個短篇,每一篇都浸染了濃濃的惆悵,這是懷念的基調,憂傷綿長,令人嘆息。故事中每一個主人公在作者眼里都是溫暖而美好的:癡情瘋傻的秀珍和身世可憐的妞兒;其實心地忠厚,卻在無奈之下當了小偷的叔叔;嬌俏美麗,跟爸爸的朋友一起離開的蘭姨娘;為了生存丟下自己的孩子,卻將主人家的孩子視如己出的慈祥卑微的宋媽;在英子小學畢業那年去世的,嚴格而正直的父親。小英子喜歡、同情、真誠地幫助過他們,而最后他們都離去了。這就是最真實的生活,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才是人生百態。
小英子在六年之后終于如愿成為了畢業生代表上臺領獎,當她發現離別近在眼前的時候,驪歌聲早已響起。當英子拿著小學畢業文憑匆忙的趕回家中時,她的心里似乎在害怕趕不上什么事情。走進家門,弟弟妹妹們還坐在院子里玩耍,而爸爸種的夾竹桃卻落下來了。愛花的爸爸離去了,英子如此平靜地長大了。也許正是因為童年中,親愛的人們一次次的離去將她的心磨礪的愈發堅韌,才讓她可以更加從容的面對離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再聽這首憂郁的驪歌,匆匆遠去的人生中的人和事,躺在回憶的深處,不曾忘記也不需要想起,因為他們早已成為英子、成為我們內心深處的一部分。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1
城南舊事中的女性人物有:英子媽、秀貞、宋媽等很多女性人物,他們命運悲慘,社會地位低下,引起了我的思考。
宋媽
宋媽的悲慘命運在《驢打滾兒》這一部分里展現得淋漓盡致:一個不靠譜的丈夫,兒子溺水而死,女兒被賣掉。而且一雙兒女的不幸還是在事發多年以后,那不靠譜的丈夫才被迫告訴宋媽的。而且宋媽的社會地位低下,生活條件極差,在電影中,她所穿的衣物簡單且破舊。宋媽在書里是一個典型的社會底層的女性人物,與《朝花夕拾》中的長媽媽不盡相同。
英子媽與蘭姨娘
英子媽雖然表面上似乎并沒有什么可令人感到非常悲慘的,但是她丈夫卻曾經對日本女子產生“欲意”,也動過想要“納妾”之心。“一夫多妻制”本來就是對當時女性的不重視不尊重,是女性地位低下的表現。英子媽發現英子爸爸對蘭姨娘的“二心”時也傷心難過,但卻只能忍氣吐聲。連英子都對他用過“嘴臉“這個貶義詞來形容他。
蘭姨娘——雖說是她“勾引“的英子爸,但她的這種行為或者說“習慣”也是被人生悲慘的經歷和黑暗的社會扭曲而成的。不過蘭姨娘雖然出身“貧賤”,但她有一種一般婦女不敢的勇于反抗社會現況的精神!
秀貞和妞兒
一說惠安館里的“瘋子“就知道是秀貞。那秀貞到底瘋不瘋?她說著“瘋話”但她卻不瘋。她與大學生思康生了個孩子,但這孩子卻被扔了,為這,秀貞才變得”半瘋不瘋“——她的思想行為不被家人和社會理解,使他本就悲慘的命運悲上加悲。
妞兒和英子是好朋友,她很可憐,她的養父教她唱戲,是想利用她這個小孩子賺錢。妞兒天天“吊嗓子”,還要打水,還要被她養父母打罵。雖然最后找到了親生母親——秀貞,但后來卻在火車下慘死,短短地生命顯示著無盡的悲慘!
這些女性人物的悲慘命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