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通用10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 篇1
當我n+1次和娃爹因為娃的教育問題起爭執時,他無奈的對我說:“自從你成了育兒專家后,你整個人都變了。以前的你是多么溫柔可愛、美麗動人、賢良淑德......”好吧,我承認那幾個形容詞都是我瞎編的,他只說了一句“以前的你沒有這么強勢。”
我聽到的當下其實是有點發愣的,因為我忽然意識到我的強勢并不因為我正確,而是因為我極度的焦慮。我害怕娃因為我的無知而毀于一旦;我害怕娃的爹不是一個完美的爸爸;我更害怕自己是一個糟糕的媽媽。
上周跟閨蜜聊天,對,就是那個上班想娃的辣媽,她跟我說她認識的一個巨牛逼的女老板最近在焦慮一個事情,什么事情呢? 她覺著吧,自己太有錢了(這樣的媽請給我來一打兒),孩子每天車接車送的,從沒跟小伙伴們擠過公交車什么的,萬一孩子將來不食人間煙火,吃不了苦可咋辦?
我啞然,我們這一代父母咋就這么難當呢?沒錢的時候,捶胸頓足;有錢的時候,擔驚受怕。仿佛我們一個不注意,娃本可以成為科學家的只能“過家家”了。
書知道答案,所以我又去看書了——《教養的迷思》。這本書我看了兩遍,第一遍非常看的時候其實是一種很厭惡、很抗拒的感覺,不僅是因為作者朱迪斯哈里斯是一位并沒有拿到博士學位的家庭主婦,當然我并不是輕視沒有畢業證的人,而是我對她知識的深度和邏輯的維度有所懷疑。
更是因為這本書的主題是“家庭無用”,這無疑是在告訴我,我辛辛苦苦、廢寢忘食、引經據典的育兒經歷都將是炮灰。因為當我的孩子走出家庭,進入社會時,我教給她的終將被她拋棄!
一、父母的教養真的有用嗎?
哈里斯說:你對孩子的教育、對他性格的影響僅在家庭環境中有用,離開家庭這個環境,孩子會自動切換到適應當下環境的模式。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憂心忡忡,懟天懟地甚至于使家庭破裂的那些育兒分歧對孩子來說其實很無所謂,因為對他們的影響真的沒有你想的那么重要。甚至可以說,你自己也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這感覺糟心不?
現在許多有關人格特質的研究都運用了行為遺傳學研究的方法,研究結果明確且具有一致性:大體上,在被試的差異性中,遺傳因素占50%,環境因素占另外50%。
實驗告訴我們,孩子最終成為怎樣的一個人一半是來自基因的掌控,也就是你父母什么樣,你的孩子會跟你很像很像。正如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孩子會打洞。”如果你自己都不是天之驕子,也別強逼孩子了。
那剩下的一半環境呢?請劃重點,很多育兒理論甚至于科學文獻都把環境幾乎等同于家庭環境,或者說過分的強調家庭環境的重要性,也就是父母的教養特別重要。
而且這個 教養假設 幾乎毋庸置疑,每個家長都奉若金科玉律。就拿我來說,育兒專家說:“父母不要對孩子說嬰兒語,比如果果、水水之類的,這樣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 于是我三令五申不準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對我娃說這些萌萌噠的詞,一律一本正經。
結果大家都很別扭,就連我自己都覺得話都不會說了,說錯了恨不能抽自己耳光,生怕把孩子的語言敏感期給糟蹋了。
但我仔細想想,真是這樣嗎?孩子的語言真的是被我們這幾個人左右的嗎?如果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的話,那同性戀家庭收養的孩子豈不也應該偏好同性嗎?顯然不是。
哈里斯提到,孩子并不會把自己在一個環境中習得的能力自然的遷移到另一個環境中去,他們只會快速的學會其他環境中的規則,進而在不同環境中來去自由。 她還舉了一個有趣的小實驗,發展心理學家卡洛琳洛夫科利爾將嬰兒放置在嬰兒床上,絲帶系在腳踝上,嬰兒腳一抬上方的搖鈴就會擺動,嬰兒很快就能學會。但如果把床更換一個房間,或者把搖鈴換成別的,嬰兒就不會輕舉妄動。她得出結論: 嬰兒與生俱來的學習機制就是:在某個場景中學到的東西,不一定適用于另一個場景。
所以我們不能想當然的認為只要我們傾盡全力去灌輸、改造一個孩子,他就能按照我們理想的去成長。這可能僅僅是一廂情愿,孩子注定是要離開父母,融入到整個社會當中。
當他脫離了父母的視線,接觸到更多的人群,他發現他從家庭中帶來的那些與周圍格格不入,他會怎樣呢?
專家把社會化的責任安在父母的頭上,覺得那些問題少年是父母沒教好。但其實,父母無法無孔不入,孩子的社會化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他們自我完成的。
二、孟母三遷真的有必要嗎?
我們已經知道父母的影響僅僅是家庭中的一畝三分地,那誰是真正能夠影響孩子的品質和行為的呢? 每個中國人對孟母三遷這個故事一定都不陌生,而這個故事也恰恰能夠說明哈里斯的核心思想:同伴的力量 。
我們人類是群居動物,我們長期生活交往的對象往往是我們的同齡人,而且我們骨子里是極度抗拒被邊緣化的狀況。所以我們大部分人會不顧一切甚至會放棄所謂的原則,只為能和大群體和諧相處。
這也就解釋了孩子的社會化是通過群體社會化模式來完成的。他們相互模仿、學習、爭奪、妥協,最終長成了一個個成熟的大人。
而孟母正是看到優秀的同伴對孩子的正面影響,才一而再的選擇新的居所。這和我們大部分家長瘋狂的送孩子去好學校,交好朋友是同一個道理。
在我上初中的時候,其實并不是一個愛看書的人,但是我交了一個愛看書的朋友,她那種氣自華的感覺深深的打動了我,為了能夠和她有共同話題,我也愛上了看書和寫作。
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孩子們會選擇那些和他們從家庭中帶來的習慣較為相似的群體,因為完全的改變是痛苦的。
綜上可知,我們身為家長,需要做的是盡可能教給孩子大眾所接受的行為標準,同時做好孩子伙伴的篩選器。
育兒是一個持續高熱的話題,而我們也愈加的恐慌,社會也在不斷的制造恐慌,仿佛孩子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上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們這個時代太多的專家,太多的觀點,我們聽從這個,膜拜那個,但卻忘了養育子女這個最自然最原始的行為難道不應該是follow your heart嗎?如果心不在,何談愛?
正如哈里斯所說,你父母沒有教給孩子的東西,社會會教給她。
不要去理會專家們怎么說。愛你的孩子,因為孩子很可愛,不是因為你認為他們需要愛。享受養育孩子的過程,交給他們你所知道的一切。放輕松點,他們將來如何并不能反映出你對他們的照料,你既不能使他們變的更加完美,也不能毀滅他們。他們是屬于明天的。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 篇2
朱迪斯哈里斯在《教養的迷思》一書中提出——父母的教養并不能決定孩子的成長——的觀點,讓根深蒂固的“教養假設”支持者無法接受這樣的論斷。毫不避諱的說,作為傳統的教養方式的擁躉者,希望可以從本書中發現一些能夠被反駁的觀點和破綻,然而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漸漸會被作者所提出的觀點改變立場。
作為一個沒有拿到博士學位的失業教科書作者,朱迪斯哈里斯用中立和思辨的態度,寫成了這本書,從拋出一大堆專業性的名詞開始,“教養假設”、“基因效應”、“組間對照效應”、“社會化演變”…… 就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用各種論文研究中的實例和數據,來闡述并提出她的教養觀點。她的目的不是為了打敗傳統的“教養假設”,而是為了讓父母多一點思考的空間和獨立判斷的能力,讓父母不用再帶著負罪感和內疚之心來教養孩子。
作為父母的我們,在教養子女方面,總是存在焦慮和疑惑的。社會環境的復雜和大眾媒體的尺度,總是讓我們擔驚受怕,我們的孩子以后能否有自己的能力去面對這個世界。我們是否能夠讓孩子遠離犯罪、毒品、反社會等現象。但朱迪斯哈爾斯所提出的觀點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新的思路,如果父母不是最重要的影響體,那我們在教養孩子的時候,需要重視的方面是什么?
朱迪斯哈爾斯從基因遺傳學、社會化理論演變史、發展心理學等角度,分析了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的因素,無論是屬于先天的基因遺傳,還是后天的環境使然,這些都不會對孩子的人格發展產生長久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于孩子的人格發展來說,他們所在的群體造成的影響才是他們日后人格發展的指向標。這讓我想起了中國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的良苦用心是想告訴我們社區環境的重要性,但朱迪斯哈里斯認為,社區環境所形成的同輩群體才是輻射源,你的小孩被正受他的同伴的影響,這些同伴的作用力大于父母在家中教養孩子所形成的那股影響力。童年中期和青少年時期是孩子人格發展的定性時期,而這個時期在群體中獲得的人格特質,將伴隨孩子的一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則是對她提出的教養觀點最言簡意賅的總結。
新的觀點總會帶來新的問題和思考,假使朱迪斯哈爾斯這個論斷是正確的,既然父母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影響源,而孩子所在的社區環境形成的同輩群體將變為父母日后重點的關注對象。對于焦慮型的父母來說,最開始的選擇權又會回到父母身上,誰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為壞分子或是反面教材,為孩子挑選良好的社區環境以及日后的同伴就變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但對于正處在青春期荷爾蒙超標的青少年來說,我們的循循善誘和苦口婆心并不一定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而能否正確引導孩子對于同伴群體的選擇,將會成為擺在父母面前的另外一道難關。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 篇3
胡適先生曾言“沒有證據,只可懸而不斷;證據不夠,只可假設,不可武斷;必須等到證實之后,方才可以算作定論。”概括說來就四個字“拿證據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司空見慣和約定俗成的事太多,我們被那些所謂的“定論”折騰得疲憊不堪,甚至忘記思考事情本身應該是什么樣子。
《教養的迷思》是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的,該書作者朱迪斯.哈里斯未讀完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沒有指導教師,也沒有經歷過常規做研究的過程。或許要感謝這些,讓她有勇氣來提出這樣一個看似瘋狂且激進的論斷:“專家們” 是錯的,父母的教養并不能決定孩子的成長。
當今社會中,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所謂養生除了鍛煉還有就是健康飲食,然而當我們習以為常的拿起花椰菜的時候,是否想過它真的是健康食品嗎?它是如何一步步被變成健康食品的?來看看研究者的方法多么簡單而直接:調查大量中年人—詢問他們吃多少花椰菜—五年后看他們是否還活著(活著就意味著健康),結論吃花椰菜更長壽。看明白了吧?“專家們”已經通過大量的數據來“證實”才得出的結論,我們當然應該接受并付出實踐,可是這些證實卻忽略了問題的開始就是多變量的。這就像調查親子閱讀甚至離婚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一樣的道理,很多“對孩子有利/不利”的教養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理所當然。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任何一個“微環境”都可能會對其形成影響,我們又何必苦苦“折磨”自己,苦苦說是家庭教養的問題呢?
刺激會引發反抗,反抗會誘發思考,通過對比與尋根究底,人們往往會得到更貼近事實且更加完善的結論。作者開篇觀點就刺激到專注于家教書和專家育兒理論的讀者們,接下來步步緊逼讓讀者們意識到“教養假設”可能真的就僅僅是個假設,然后步步為營,從心理學、人類演化史、行為遺傳學和文化傳承等眾多方面提出證據來否定“專家們”的教養假設,最終通過自己多年的觀察和研究證據提出自己的觀點,并且在“父母能做什么”一章給出了建議。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專業的內容,她用幽默的態度論述嚴謹的問題,通過閱讀我們能看到作者對讀者的誠意,更能看到她對待沒有實證研究支持的理論那敢質疑的態度。
孩子是一個極具辨識力和適應力的個體,家庭為他們提供知識和訓練,他們學到的同時也會在群體社會中逐一“審核”,人格的塑造會受人類演化史、同輩以及家庭的多重影響,愛孩子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享受孩子成長的過程,找回 本就屬于家長們的快樂與輕松。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 篇4
小時候沒有看過什么書,長大些忙于除讀書外的各種雜事,讀書的習慣一直沒有培養起來,自生了寶寶之后,開始尋找教育寶寶的“科學”方法,各種的找育兒書來讀,在讀育兒書的過程中,反思自己成長的過程,覺得自己曾經缺失的知識太多,開始大量的讀書。
相比之前各種育兒大家的暢銷作品,我更愿意稱《教養的迷思》為一部邏輯嚴密的理論性著作,讓我震撼的幾點如下:
一、這是一本邏輯嚴謹的書。
論述如此清晰,在之前眾多作品中未曾經見過,一般作者都是提出一個觀點,運用各種論據去支持這個觀點,基本沒有從相反角度去反證觀點的,而本書是一個另類。這也足見作者對自己的觀點非常有信心,也增加了讀者的信心。可能也與本書是批判社會上廣為人接受的“教養假設”相關。
二、這是一本學術氛圍濃厚的書。
從作者在書中對行為遺傳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關于各種教養的理論觀點及研究文獻的引用來看,這位“新澤西老奶奶”對以上知識有廣泛而又深刻的理解,如果是一位兒童教育研究入門學者,完全可以根據此書的引用文獻去溯源,將會大大節省檢索文件的時間。
三、這是一本考驗家長智慧的書。
這一點對一個普通的家長來說最為重要,給孩子什么樣的教育?一直是困擾許多家長的問題,總擔心過猶不及。這本書不同于市面上主流的育兒理論,她在傳遞一種引發家長進行理性的思考的聲音,什么是給孩子最好的?孩子有自己的個性,個性的形成與先天遺傳及后天的所處的同輩環境相關,家長應該去結合自身的個性特點在孩子身上的投射,給孩子的社區成長環境,引導孩子去逐漸成長。這個過程可能對一些家庭很順利,恭喜你!你遇上個省心的孩子;也可能是一個曲折甚至艱難的過程,那就心平氣和的看待這個事情,不要責怪自己或過分苛責孩子,因為可能孩子的基因中就存在這些人格的缺陷。
作者質疑“教養假設”但并不是強調家長對孩子來說不起任何作用,相反,在作者歸納她三個命題(命題1:父母沒有能力塑造孩子的人格;命題2:是孩子被社會化,他們的人格是被家庭以外、與同輩在一起的體驗塑造的;命題3:與類化有關,孩子不會被迫將以前習得的行為吃力地帶到新的情境中,他們完全有能力根據目前的環境習得新的行為。就是說家長對孩子只是在家里起作用)的第三個命題時,強調家長在家里的重要作用,可是現在很多家長都忙的不在家,孩子忙于在各種學習班的學習,家長把自己起作用的最后一塊堡壘也丟失了還不知覺。
最后說點時下流行的家長瘋狂的購買學區房的行為,和這本幾十年前出版的書中觀點正好形成應證,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幫助的!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 篇5
我喜歡朋友推薦的書,可以擴大閱讀半徑,擴展思維。
這本<教養的迷思>是從朋友圈看到的,看到朋友貼出劃粗線的地方,我就不太能認可,但是他說可以擴展思維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我立刻找了一本看。
這本書很有意思,不僅是她的觀點,也包括她對心理學的學術研究的疑問和鞭撻。她諷刺了學術研究的不嚴謹,為支持自己的觀點而歪曲事實,把弱相關性放大為結論,誤導了媒體和大眾。
書末,作者自己總結道,這本書包括你沒有見過的三個命題。命題1是父母沒有能力塑造孩子的人格。在人格方面,孩子與父母相像有兩個原因:因為他們繼承了父母的基因,因為同屬于一種文化或子文化。
命題2是孩子被社會化,他們的人格是被家庭以外、與同輩在一起的體驗塑造的。
命題3與類化有關。長期以來,心理學家們認為行為方式,以及與行為方式相關聯的情感,會從一個社會情境遷移到下一個社會情境中。根據命題3,這個假設是錯誤的。一個個體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中有相同的行為模式傾向,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基因的作用。你的基因與你如影隨形,但是你與父母和兄弟姐妹相處時習得的行為模式,只有當你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才是有用的。孩子不會被迫將以前習得的行為吃力地帶到新的情境中,他們完全有能力根據目前的環境習得新的行為。
當人們總結我的理論時很少提到命題3,但我認為這是我的理論中最重要的部分。我的觀點被媒體總結為以下幾個字:“家長不起任何作用。”家長當然起作用!但是他們在哪里起作用?如何起作用?我對“哪里”問題的回答基于命題3:家長在家里起作用。我對“如何”問題的回答是,關系對所有的人類都起作用。
家長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孩子,是對不同孩子的行為的回應,而不是影響孩子行為的原因。兄弟姐妹之間的'行為差異部分原因是他們之間的基因差異,家長只是對這些基因差異外部表現作出回應而已。
書中很多社會化的觀點我都很認同,但卻不能同意她的結論。
作者沒有親自做研究和實驗,都是從報刊和書本上讀到并重新解析了別人的實驗結果,以及一些她看來和聽來和親身經歷的例子,看似很有說服力,其實也經不起推敲。
比如說,她反復強調,孩子生下來就具有某種特質,他們的基因使他們傾向于發展某種人格。但環境可以改變他們,這個環境不是父母提供的教養環境,而是家庭以外的環境,是孩子與同齡人共享的環境。
但我認為不單是家庭以外的環境,而是外界對她持久的打擊,這個打擊很可能來自父母,但也可能來自同齡人。兩方面持續的刺激或傷害都可能對孩子造成終身的人格影響。我們每一人都可舉出這樣的例子。
作者認為社區對孩子影響很大,同一社區出來的孩子發展經歷相似,但同時又極力否認家庭對孩子的影響,認為兄弟姐妹的性格各異,他們所受的家庭環境影響在他們成年之后幾乎蕩然無存。可是一個家庭的孩子也必然生活在在一個社區,如果一個社區的孩子性格和發展類似為什么反而一個家庭的孩子不同,這不是很矛盾嗎?我想作者一定沒有經歷過像中國這樣的農村社區以及父母同在一個單位工作的家屬社區,爸爸媽媽同在一起勞作,孩子們除了上學和回家吃飯睡覺,整天呆在一起玩,整個童年時代都是關系密切的好伙伴,彼此性格依然千差萬別,人生的發展軌跡也是迥然相異。
這本書里面為父母的全責開解我很贊同,畢竟我們十八歲以后就是成年人,如果受到足夠的教育,就應該為自己負責,努力擺脫父母帶來的負面的影響,治愈自己,成為自己理想中的樣子,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一輩子生活在對父母的埋怨和責怪之中。是的,責怪父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父母是最容易被擊中的目標。自從弗洛伊德點上第一支雪茄之后,父母就成為攻擊的對象了。可是,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是勿需質疑不容否定的。父母給了我們基因,決定了我們的家庭經濟條件,對作者所強調的社區也就是學區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除此之外,父母的性格和行為方式都會對我們帶來潛移默化的作用。就用書中作者提到的一位母親的例子,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遠離壞朋友,快速地將其轉學到一個偏僻地區,從這種同齡人的負面影響中擺脫,從而走上正途。這也是 孩子的父母力挽狂瀾,決策果斷,為孩子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這個母親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繼續煩惱和怨天尤人,眼看自己的孩子走上不歸路。所以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這種影響也許是直接的,也許是間接的,擔卻是不能被輕易抹殺的。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 篇6
關于教養,自然是要回到人之初。性本善性本惡在中國爭論兩千年,養不教父之過,在國人心目中雖然不是鐵律,大致也是認可父母的教養作用。
西方來說,洛克的“白板論”盛極一時,但是白板本身也是假設。人生來白板一塊,好壞完全依賴后天,洛克是政治哲學家,這個假設奠定了美國《獨立宣言》所謂的“人人生而平等”,這個政治正確的理論,如今看來并不成立!生物學的各種證據證明人類并非生來大腦空空,不是blank slate。從進化論,進化心理學的角度看,人類一出生,就是帶有某種“操作系統”的功能,才能夠后天習得一些東西。科學是個很討厭的東西,經常推翻過去千百年的所謂經驗。行為遺傳學第一法則否定了白板論。當然也不贊成我國的所謂性本善,畢竟有天生惡童這樣的先例。
美國焦慮的家長,跟我們其實一樣。
美國的過去正在成為今日的中國,我們今日那種焦慮的父母,曾經在美國也有過,社會到某個階段的產物。事實上,既不存在完美的父母,教科書意義的好父母,都是幾乎不可企及的目標,如果以此為方向,家長不焦慮才怪,追逐一個可望不可即的目標,雖然有那么點兒勵志,但是十幾年如此,焦慮成病,父母難免成禍害。
看完這本書,能否對撫養孩子有實際的意義?我不清楚。人生是一場冒險,要為一個孩子擔起指導人生的責任更是風險巨大。所有的育兒理論,甚至是成人生活手冊,其實都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上,無法作為絕對遵循的金科玉律。至于運用本書的理論,為人父母者最可能需要做的,是讓自己身處一個好的團體,為孩子選擇一個好的團體。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 篇7
父母的教養方式能否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呢?作者朱迪斯哈里斯經過很長時間的探索,給出答案——不能!
這當然很讓我們吃驚。不過,說實話,目前父母和原生家庭的功能都被夸大了,我們忙著用悲慘的童年解釋我們為什么是目前這個不理想的狀態,我們通過指責或教導父母怎樣為父母(愛與自由,溫和而堅定)等等來緩解我們自身的焦慮,尤其是老師這個職業,經常做的就是分析,那個孩子有那樣的問題是因為他所處的家庭,他的父母不作為或者非常糟糕。但也許,這一切都是誤解呢?
作者在本書開始,先指出我們長期相信的理論——父母的教養方式決定了孩子的人格,這個觀點的支持證據不足。比如也許父母的基因對孩子人格的影響更大。并且,同一家庭孩子個性常有不同,有些家庭孩子性格甚至比較互補,但他們家庭氛圍是相似的。作者還用學語言為例,介紹移民的孩子們外語學習很少受父母影響。作者提出,我們的教養方式是文化的產物,每一代有每一代的理論觀念指導。而孩子更多,是在同伴中接受影響。孩子會在家庭中學習到一些技巧和規則,當他到他所在的社會群體中,不能應用的會保留下來,他可能會發展出新的一套規則來適應環境。所以,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人格影響并不大。
我一直很努力,想把我的孩子培養好。不過我跟他互動過程比較艱難。如果是孩子爸爸在場,更是舉步維艱。所以有時會有些絕望。但當我把孩子帶出去,他都異常聽話懂事。當我帶他去表弟家,表弟酷愛玩手機游戲和IPad,他立刻就沉迷于此,整天跟他表弟搶著玩游戲;當我帶他去他表哥家,表哥家很多書,他立刻變成小書蟲;當我帶他去給我陪讀,住民宿,有很多大哥哥大姐姐在旁邊,他又變得獨立懂事,完全不給我添麻煩。我也很驚訝,他會有如此迥異的表現。但看到這本書,我才確定,這一切很正常,孩子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其實孩子在不斷摸索這個世界的規則,所以,不同的環境,他會有不同的表現。在父母面前唯唯諾諾的孩子,或許出門后膽大冒進。
李天一犯罪時,跟他在家里表現肯定不一樣。所以常常有少年犯罪,父母驚呼:“我家孩子不是這樣的人啊!”這時我們責怪父母跟孩子隔閡太深,父母完全不理解孩子,這或許也是我們的一種偏見。書中甚至給了一個例子,有心理學家收養了一只黑猩猩,讓它和自己的兒子完全一樣的待遇,希望看到黑猩猩經過人類的教化,能夠有不同。黑猩猩養到十九個月,實驗進行不下去了,因為他們的兒子被黑猩猩教化得十足“猩猩化”,會“嗷嗷”叫,行為動作都模仿他的猩猩兄弟。父母趕緊把猩猩送動物園,把孩子送幼兒園。(可憐的猩猩,從小包著紙尿褲,被當做人來養的猩猩,從此就被關在鐵籠子里,它怎么適應這個變化呢?)
那么,父母究竟能給孩子帶來什么?父母影響孩子在家的行為,也為孩子提供知識和訓練,幫助孩子走出家門后能應付外面的世界。這才是父母最需要做的。所以我們中國有句古話,“慣子如殺子”。如果我們在家里過分溺愛孩子,但孩子出門后面對的是另一個不能寵愛他,以他為中心的世界,他就會特別痛苦。那時就會出現很多情緒問題和心理問題。我們要教的是各種知識、社交技巧,管理情緒技巧等等。醫學世家的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各種醫學知識,雖然不當醫生,也比別家孩子懂醫學常識。但是,孩子的性格,我們影響沒那么大。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 篇8
美國心理學家哈里斯撰寫的教養的迷思顛覆了我們傳統的觀點,即父母的教養決定孩子的未來。哈里斯認為,人的社會化、人格發展以及文化傳承不是由父母決定的,而是由孩子的同僚團體所決定的。孩子與同僚團體共享的世界是塑他行為和性格的地方,同僚團體決定了他以后會是什么樣的人。
哈里斯同時認為:第一,父母對子女的人格塑造幾乎完全沒有影響力。子女的性格和行為之所以與父母相似,是因為子女從父母那里遺傳到他們的基因。第二,子女社會化以及人格塑造的過程是在家庭以外的經驗中,也就是在他們與同僚共處的環境中完成的。第三,一個人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之所以傾向于表現出相似的行為模式,主要是因為基本傾向這么做。無論你走到哪里,你的基因是跟著你。但是與父母和兄弟姐妹相處的行為模式,只有與他們在一起時才有用處,孩子沒有必要將舊的行為模式帶到新的社會情景中,他們完全可以順應新的環境學習新的行為模式。
孩子的成長受基因和環境的影響。基因如何影響青少年去選擇不同類型的同僚團體?基因會影響青少年的人格、智力、天賦等,如果基因讓孩子比較聰明,他就比較可能加入知識導向的同僚團體。攻擊性的少年通常和那些愛冒險尋求刺激的人在一起。所謂物以類聚。這種人格特質是由基因的成分在里面的,所以當孩子去尋找跟他一樣的人做朋友時,他其實是在尋找跟他相似的基因的人。離婚父母的孩子比較可能離婚,完全是在于遺傳,而不是在于他們童年的家。雖然人格有一部分是遺傳的,文化卻不能遺傳。態度、信仰、知識和技術都是文化一部分,可是都不能靠著基因把它從一代傳到另一代。文化正常傳遞的方式是,從父母的同僚團體到孩子的同僚團體,不是從父母到子女而是從團體到團體。孩子認同他們的同僚團體,并依他們團體的常態行為來修剪自己的行為。
環境對孩子成長影響至關重要,特別是孩子同僚團體的影響。像一個外國移民孩子大多數比父母更快的熟練使用當地的語言,發音和言談舉止很快被當地孩子同化,而并不像他們的父母那樣終生帶口音,甚至終身都無法學會使用當地語言。一個底層社會的家庭孩子搬到中產階級社區去住時,這家的孩子自然就變得跟中產階級的孩子一樣。因為學校中每一個人都這樣時,孩子就有附和大家的壓力,他們自己就有動機想要變得跟其他的同學一樣。
幾點啟迪:
不管是傳統認為的父母的教養決定孩子的未來,還是哈里斯認為的孩子的同僚團體決定孩子的性格和行為。其實這些理論都是建立在一種假設基礎之上的推論,并沒有像數學和物理那樣用準確的實驗來驗證。因此,他們這些理論學說都無法作為絕對遵 循的金科玉律。但是他們的這些理論學說給我們最大的啟迪是孩子的成長是受遺傳和環境影響的。這就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一要重視遺傳。尋找配偶時,要挑選身體健康智商高的配偶,以獲取大概率的優秀基因。二是盡量給孩子一個物質有保障的家庭,并挑選一個好的孩子同僚團體,以保證孩子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因為你的家庭收入決定了孩子居住在什么社區,讀什么樣的學校,從而結交什么樣的同僚。因此,為了下一代我們也得努力呀!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 篇9
在《教養的迷思》一書中,朱迪斯·哈里斯用眾多的證據證明,在孩童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影響力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輩群體。
換句話說,雙親并不能教導孩子社會化,兒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們的小伙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經驗影響。專家們都是錯的!
為什么移民的第二代說話口音是和同輩人相同,而不是和他們的父母相同?
在英國的早期上流社會,許多男孩生命中的前八年是和保姆在一起,接下來的十年是在寄宿學校生活,結果,言行舉止還是和他們的父親相似?
“教養的假設”不能解釋這些現象,但是哈里斯可以。
在《教養的迷思》一書中,朱迪斯哈里斯用眾多的證據證明,在孩童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影響力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輩群體。
換句話說,雙親并不能教導孩子社會化,兒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們的小伙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經驗影響。專家們都是錯的!
為什么移民的第二代說話口音是和同輩人相同,而不是和他們的父母相同?
在英國的早期上流社會,許多男孩生命中的前八年是和保姆在一起,接下來的十年是在寄宿學校生活,結果,言行舉止還是和他們的父親相似?
“教養的假設”不能解釋這些現象,但是哈里斯可以。
斯蒂芬平克說,這本書徹底改變了他“對童年和兒童的看法”,并預測它將成為“心理學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哈里斯提出的理論,將改變為人父母既有的形象。同時,哈里斯也對父母們提出了忠告:你什么可以做,什么無法做到。同時也將父母從“不能培育出自信、快樂、舉止得宜的孩子”的罪惡深淵中解救出來。
我希望大家讀完這本書,能夠讓撫養孩子這件事變得容易一些,讓家長的壓力小一點!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 篇10
1教養假設
第一種:傳統觀念認為的教養方式影響的發展。
第二種:可能是孩子影響到了父母的教養方式。舉例:如果孩子很乖巧、聽話,父母可能就會更有耐心,更愿意在孩子身上多花時間。如果孩子很木訥,父母可能會減少和孩子的交流。如果孩子很乖張,很不聽話,可能會把父母惹毛,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就會很兇。
第三種:可能的解釋是,前兩種因果關系都不明顯,很可能是其它因素在起作用。比如,很可能是由于基因的作用。如果父母的基因都是樂觀的,那么孩子也遺傳到了樂觀的基因,因此,你看到父母和孩子都是樂觀的。或者,也可能是由于外在環境的影響。比如,這一家住在很開放、樂觀的社區,社區里人人都很開放、樂觀,這樣的外部環境也影響到了這個家里的父母和孩子。
然而實際上,“教養假設”是錯的。在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中,先天的基因因素很重要,后天的環境因素也很重要,但在后天的環境因素中,家庭環境只是一個方面,而且不是最重要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家庭之外的環境。比如社會環境,對于移民家庭第二代往往沒有第一代的英語口音。
有個笑話時:自從做飯了,再也不挑食了,因為自己能決定吃什么,愛吃什么,想吃什么,而不是以前在家里爸媽愛吃什么,做什么,不然不吃就落得個挑食的毛病。
2叛逆是孩子的成長
第一個原因:人在一種情境中學得的技能不一定可以直接應用在另外一個情境中。你在中國的待人接物之道,到了美國不一定好使。你跟兄弟們在一起時的社交經驗,拿來追姑娘不一定好使。同樣,孩子們在家里學到的技能,不足以應對在學校里的生存挑戰。
第二種原因:在孩子看來,孩子們是我們,而成人是他們。哪怕是很小的孩子,到了一起,都會很快地融入,這才是他們自己人。在孩子們看來,我們大人是一群望而生畏、不講道理的奇怪的物種。我們之前還講到,一個群體要是想更加團結,就會對外排斥。所以,你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在孩子群里經常會發現挑戰成人的小動作。在孩子群里,最酷的行為就是敢于挑戰成人的權威。
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盡快成為集體中合格的一員。越是長大,他們對兒童群體的認同感和忠誠度就越強烈。父母看到孩子們慢慢和自己疏遠,總會覺得心里難受,但是,你要記住:孩子們的未來不取決于父母有多愛他們,而取決于他們與集體中其他成員能否和諧相處,尤其是和同輩人的相處,因為他們要和同輩人一起生活一輩子。
找優秀的大孩子帶自己孩子。言傳身教。
3多數裁定原則
多數裁定原則就是,當某人的行為與群體中大多數成員的行為不一致的時候,這個人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
對孩子而言,更重要的事情是跟同伴搞好關系,而不是跟成人搞好關系。孩子們有孩子們自己的規則。這個規則的制定,遵循的是多數裁定原則,幫你劃個重點,
4組間對照效應
組間對照效應指的是,人在不同環境中,會融入不同的群體,每一個小的群體都會試圖強化自己的歸屬感,同時反對其它的群體。
領導者有三種方式影響群體。
第一,領導者可以影響某一個群體的行為規范,比如成員的態度和適當的行為。
第二,領導者決定某個群體的界限,也就是我們是誰,他們是誰。
第三,領導者會明確某一個群體的自我印象。
5引導孩子自我成長
不要期待改變自己的孩子。孩子跟父母也是朋友的關系。父母不可能賜予孩子在社會上的自尊和地位。你不能指望通過給予孩子柔情蜜語,讓他去抵擋外面世界的尖酸刻薄。認為自己是父母心肝小寶貝的學生,不一定在同齡人中有更高水平的自尊心,因為自尊是一個人在群體中地位的因變量。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路,你不可能替孩子走他或她自己的路。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范文01-13
《家庭作業的迷思》讀書筆記01-21
《旅行是最好的教養》讀書筆記09-14
《兒童技能教養法》讀書筆記07-16
《由內而外的教養》讀書筆記12-15
大班教養讀書筆記范文(精選5篇)06-10
《兒童技能教養法》讀書筆記(精選5篇)06-26
大班幼兒教養讀書筆記范文(精選7篇)07-15
教養的味道作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