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樂經濟學》讀書筆記(精選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那要怎么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牛奶可樂經濟學》讀書筆記(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書筆記1
《牛奶可樂經濟學》很簡單,聞其名就可以知道這是一本與經濟學有關的書籍,但大多數的人聽到“經濟學”這個詞時,往往會感到頭疼。而當你讀了《牛奶可樂經濟學》這本書時,你就會以一種全新的視角理解“經濟學”,也會改變經濟學在你心里的那個枯燥乏味的印象。
《牛奶可樂經濟學》的作者羅伯特·弗蘭克教授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管理學院的教授。弗蘭克教授喜歡在自己的課堂上給學生布置“博物經濟學作業”,羅伯特·弗蘭克教授會在書中舉出很多千奇百怪的例子,讓學生寫小論文,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問題,并以經濟學的視角做出回答。教授的這些基本原理簡單而又生動,很容易被人理解。經過幾年的積累,這些問題被收集成冊,就成為此書的藍本。
在本書的各個章節中,作者通過一系列通俗易懂的例子,向我們講述了生活中的經濟學。例如在作者講述產品設計中的經濟學時,讓我懂得了產品設計既要包含最符合消費者心意的功能,又要滿足賣方保持低價、便于競爭的需求,產品設計要實現二者的平衡。產品設計的功能要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則。還有作者講述的供求關系實踐原則也讓我尤為深刻。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舉出了一個“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錢,卻又提供免費的花生米?”這個例子很真實,免費花生米可以隨意索要,而花生和酒是互補品,酒客花生吃的越多,從而點的酒就越多,因此,酒就可以給商家帶來相對可觀的利潤率。
而水和酒又互為替代品,既然酒客吃花生米對水和酒有需求量,而酒吧買的水的價格相對較高,那酒客們為什么不買酒呢?這樣何樂而不為呢?這些例子讓我理解到了市場中的不少重要模式。通過這些例子,我理解了“一價格定律”,也告訴我任何試圖利用富人愿意多花錢的想法的供應商,都會給競爭對手創造出直接的獲利機會。書中生動鮮明的例子數不勝數,通過這些例子,改變了我之前那個以數學為核心的硬學科“經濟學”的觀點,讓我知道了經濟學應該是一門根植于經驗和觀察的社會科學。《牛奶可樂經濟學》把經濟學從數學中解脫出來,并為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生根發芽提供了無限能量。因此,如果我們也能在生活中多提幾個“為什么”,我們也會從中收益很多噠。
用經濟學家的眼光看待生活,讓每個人都成為經濟學家。
根據具體事例理解這些原理,誰都能毫不費力地掌握它。他提取日常生活經驗中一百多個事例,教會了我們用經濟學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并在不同環境下巧妙地應用經濟學原理,與此同時,體驗到作為“經濟學家”的美妙之處。
弗蘭克的書告訴我們,多多觀察生活,就會發現有趣的東西,而且經濟學基礎概念會給這些行為和事件以合理的解釋。這是學習經濟學的好方法,適用于我們所有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索洛。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書筆記2
因為這本書的名字而對其產生了一些興趣,便買來了上部,不過只是看了自己感興趣能理解的一些章節。作者的解釋我能理解,但又疑惑如此簡單的交易中真的藏了這么多的經濟學知識嗎?在這些簡單的過程中真的體現經濟學了嗎?
“經濟學”在我的印象中是個高大上的晦澀難懂的概念,但作者的一些解釋很接地氣。我驚訝生活中的很多我們熟悉的,認為理所當然而從未思考過的買賣現象竟然包含了不少經濟學知識,例如男女襯衫的扣子安排,牛奶可樂分別裝在方盒子圓罐子的原因,作者給的解釋完全在老百姓能理解的范圍內,卻又不顯得牽強。沒有高深的定義和惱人的圖表,但卻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用經濟學的角度思考正常問題的方式。
作者不是死板的教授,而是一個在生活中具有超強洞察力的有趣且熱愛生活的人。他和本書內收錄的其他作品的作者都是有趣的人,讓我有了生活中處處是經濟學知識的感覺,只是不易察覺或者我們缺少了一雙發現的眼睛。很多你賣我買中都蘊含了一定的經濟現象,只是我們覺得太小或者司空見慣而忽略了而已。同時也讓我明白不是每一個人都是經濟學家,但至少我們可以更積極地去思考,并把思考用于生活。
作者和他的《牛奶可樂經濟學》才是真正剖析經濟現象的人與著作,曾經有許多的經濟學家被看作瘋子一般的存在,他們口若懸河,口無遮攔,預言未來的經濟走向,放出很多長篇大論,只把經濟學看做是一種理論概念;而作者羅伯特弗蘭克教授把理論用于實踐,真正的對社會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切理論知識都要在現實中才能體現它的價值,如果一種學術只能停留在理論,而不能惠濟與人,我認為它不是成功的。
我的另一個感受是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和強大的聯想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是學習理論知識而兩耳不聞窗外事,對身邊的人與事以及物麻木不仁,勢必會走火入魔而一無所得;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事而不思考學習則走入了另一個極端,又難免落得愚昧無知吃力不討好的境界。正如古語所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兩種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如果不能把所學用于生活不如不學,而如果只是空想而不思考如無頭蒼蠅一般也是可悲的,所以唯有在學習中把學與思二者辯證地結合起來才是最佳的狀態。
《牛奶可樂經濟學》這本書中的很多例子都來源于生活,并且是我們熟悉的現象和事件,讀起來有趣而且收獲頗多,真的適合初學經濟的人閱讀也適合有值得對經濟學有興趣的.非經濟學學習者閱讀學習。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書筆記3
看到這本書的題目的時候,我就產生了個疑問,牛奶含鈣的,可樂碳酸飲料,牛奶和可樂一起喝是不對的。為什么要取一個矛盾的題目呢?
一打開書就解決了我的疑問。這本書同樣也是采取了問答的形式,向我們解釋生活中的經濟現象。第一章有個問題是:為什么牛奶裝在方盒子里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里賣?原因之一可能是,碳酸飲料大多是直接就著容器喝的,由于圓柱形容器更稱手,抵消了它所帶來的額外存儲成本。但牛奶則需專門裝在冰柜里,冰柜很貴,運營成本也高。所以冰柜里的存儲空間相當寶貴,從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裝牛奶的效益。這大概就是這本書為什么叫做《牛奶可樂經濟學》的原因吧。
文中大多的例子都是我們司空見慣的現象,但是我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現象,我們沒有思考過為什么生活中是這樣子的。看過這本書之后,我想我對生活多了一點好奇心。
但由于是"外文中翻",且書中案例皆是外國的例子,有些案例具有典型的國家地域特征,不容易代入。同時這本書看過之后很容易忘記,當我看到中間的時候,我已經開始忘記開頭他講過的一些問題。這大概就是一本入門級的經濟學類的書的缺點吧,它沒有知識的系統性,它在于向大眾推廣經濟學的奧秘。
以前看過一段話“經濟學往往從飛機的角度看待經濟,也就是從上往下鳥瞰,這樣一來,經濟制度的輪廓倒是看清楚了,可地上棲居的人卻變得如螻蟻一般大小”。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經濟學高深莫測,站在一個上帝的角度俯瞰人世。為此雖然我一直想學習一些有關經濟學的東西,但是總是被它高深莫測的大門所阻擋住,并沒有付之于行動。但看過這本書之后就會發現,其實生活中無不是經濟學。
有時看完一個小例子,就會自己聯想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類似的事情,不由得對應起來,原來商家在搞這種小伎倆啊。
縱觀全書,如果讓我想選出一個詞兩個字來形容概括它的話,那我想就是成本。成本,可以指機會成本可以指時間成本。就像是火車票,學生票雖然便宜,但是必須得去人工窗口取票并且上車后還要檢查學生證。而消耗的時間成本抵消了和普通票的差價。看完這本書之后,你會發現生活中真的是處處都是算計啊。果然是應了那句老話“買家沒有賣家精”。
我的另一個重要感受是要有問題與生活現實結合的能力。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所以,只有所學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結合起來才是學習的最佳狀態。就像我們所學的專業,雖然很多是課本上的知識,但是現實生活中會有實際的案例可以去感受,可以去經歷,可以與我們的所學相聯系。我們的專業,還算是比較通俗易懂的。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總的來說,挺喜歡這本書的。也許在眾多經濟學書中本書談不上是有深度的,但它所引領的,對知識的一種趣味掌握,確實很重要。讓你我對身邊的現象有一種理性的思考。這時,身邊的現象不是一晃而散的浮云,更是你的教材,也是你一種趣味的談資。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書筆記4
拜讀了弗蘭克教授的這本《牛奶可樂經濟學》,我感觸很深:
改變習慣思維,善于觀察身邊的事物并學會總結。經濟學認為,人是有理性的,通常會以自身利益來權衡行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對我們周圍事物的習慣,就不會對事物的存在性和合理性進行思考,不會對事物的表象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其實生活有其自身的魅力,生活中的各種事物背后都蘊含著經濟學道理,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理所當然,只是習慣罷了。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就是這種思維方式影響著我,理所當然的想法是我忽略了探究的意義,看過此書后使我意識到了以前的認識水平有多槽糕,理論與實際脫離的程度有多大,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換個角度思考就會有新見解。
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了解經濟學基礎里面的概念。雖然我學會計,對經濟學也涉及頗多,之前上《西方經濟學》課程時,就學的云里霧里的,連公式、專業名詞都記不住,又談何繼續探究,當考完就覺得一身輕,暗暗發誓再也不碰了。經濟學家的書都是“貴族經濟學”,一大堆表格、公式、怪名詞、英文縮寫。這就讓我們產生的錯覺,認為經濟學很抽象,難以理解且與生活聯系不大。《牛奶可樂經濟學》讓我懂的將抽象的理論用身邊的例子去理解,如此便簡單明了了,在與人溝通時也是同樣的道理,讓對方理解我所表達的意思最快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舉對方熟悉的身邊例子。特別在以后工作中,遇到的人不一定都懂財會專業名詞或術語,用身邊的事例就會使工作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
整本書讀下來,不會覺得晦澀,徹底打消了“經濟學”這座大山造成的心理障礙。至少這本書使我明白了“理論來自于生活”這個樸素的道理,向我展示了經濟學的有趣,生動。對于生活中所看到現象的解釋,全書闡述了作者認為最基礎最重要的兩個經濟學概念:機會成本和成本效益原則。機會成本是指為從事某活動而放棄其他事情的價值;成本效益原則意為唯有當行動所帶來的額外收益大于額外成本時,才值得這么做,它外成本時,你才應該這么做。這就是開頭問題的答案。
比如:為什么牛奶裝在方盒子里賣,可樂卻裝在圈瓶子里賣?
一是因為消費的習慣,可樂圓的適合拿在手上喝。而很少有人拿著牛奶盒子喝,雖然有的配了吸管。二是產品的不同特性,牛奶需要專門裝在冰柜里,運營成本高,如果是圓的,會使得冰柜的利用率降低。而我們在超市看到可樂大多放在開放式貨架上。
這是書上給出的答案,我相信這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可以聯系現實生活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如王老吉、旺仔牛奶,有方的紙包裝,有圓的鋁罐包裝。至于哪種利潤高,我并不清楚,但從隨處能買到的情況看,不同包裝,不同定價的同種飲料在飲料市場都占領一定的份額。我覺得,不管方或圓,更多取決產品定位和市場需求。
由此也說明這本書更多的是喚起了我們思考的熱情和對經濟學的興趣,是從一個例子去學從哪個角度怎么分析,書中還說了很多小事,不要太較真里面的例子,因為作者和我們所處的環境不一樣,有些例子不免無法理解。在以后,我們要運用經濟學來解決問題感受生活的魅力,它不僅對我們的事業有幫助更能優化生活。雖說并非每一個人都是經濟學家,但我們至少可以更積極地用心去思考,并把思考用于生活。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書筆記5
讀了這本《牛奶可樂經濟學》以后,發現了很多淺顯易懂的生活中的經濟學示例,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打折經濟學的這一章。大家都愛打折,打折可以購買到自己心儀的東西,有的時候甚至會購買一些平時用不到的東西,這一點在我母親身上尤其明顯。
理性的分析來說,打折對商家和消費者都是是一件好的事情。巴菲特就說不管是買襪子還是買股票,我都喜歡在打折的時候買高檔貨。
而對商家來說,客戶分為對價格敏感性和對價格不敏感的類型。價格敏感型的人,當他看到打折信息,就會對他有促進消費的作用。
好多商家對打折采用了一個門檻式運營。比如淘寶里面的優惠券,如果價格敏感型的人,比如說我自己,當我買一個東西,我會先進首頁去看一看,有沒有這個店鋪的優惠券可以領取,或是將鏈接發給專做返利的查詢下,有沒有隱藏優惠券。但是有的人買東西,是對價格不敏感的,他可能覺得做這些事情很浪費時間,他可能就不會做到這一步,就會直接直接購買。對于商家來說,兩種顧客他都可以掙到錢,所以都需要。
通過打折,商家可以一方面是可以消耗掉自己的庫存,如果沒有庫存,也可以采用打折來作為一種營銷的方式,賣出更多的產品。
打折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普遍,比如伊藤,晚上八點鐘以后他的食材區:熟食、面包、蔬菜等,好多東西都是打五折的。比如我們買衣服,換季的時候都是要打折的。比如好多服裝或者是品牌店鋪的VIP是有VIP折扣的,有很多人甚至會為了這個折扣,越過一些門檻成為商家的VIP的會員。
那么我們以伊藤的這個打折的策略,來分析一下里面蘊含的經濟學。伊藤對打折設置了門檻,就是晚上八點鐘以后。如果價格不敏感的顧客,他可能就不愿意等到八點鐘以后再來逛商場,他可能在白天的時候就來了,而價格敏感的人呢,他有可能會特意等到八點以后才,或者是他本來沒有這樣一個購物的需求,那么他也會在八點以后,逛上一逛,說不定就會購買一些的東西。伊藤采用這個打折的策略,如果他能夠獲得的總的利潤額比不采取打折策略獲得的利潤總額有所增加,那么他這個策略就是成功的。很顯然他各個門店都在使用這個策略,說明這個策略的確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策略。
打折和股票有什么關系呢,巴菲特在好股票打折的時候買入,那么股票為什么會打折,股票打折其實有可能是因為市場環境導致整個基本面不好,也有可能是因為,這家公司犯了什么錯誤導致市場對它不看好,比如之前的茅臺塑化劑超標的事件,茅臺不可能主動往酒里面加塑化劑,但是事實客觀存在,導致市場對它有消極的反應,股價跌到了一個相對低點,其實這個時候就是買入的好時機。總之,好的公司都是需要等機會的,有可能是幾年時間等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