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通用33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1
傳統的幼兒園繪畫教學以幼兒習得繪畫技能為目標,注重臨摹訓練。以畫的象不象作為繪畫的評價標準。教學內容也按老師意圖基本固定,總體上可以說是一種帶有封閉式的技法訓練。在大力提倡創新的今天,這種封閉性之繪畫教學顯然是應摒氣的,必須加以改革。那么,作為幼兒繪畫活動的指導者到底應做些什么呢?也就是說到底應該如何指導幼兒的繪畫活動呢?
一、更新繪畫教育活動觀念
繪畫活動要以幼兒發展為中心,以促進幼兒發展為根本目的,教師要突破以傳授知識技能為主要目標的傳統繪畫教學的束縛,挖掘繪畫活動的素質教育功能,注重幼兒個性、創造力、成功感,繪畫興趣和習慣等有益于幼兒終身發展的大目標的培養,繪畫活動內容要以幼兒發展為中心,不一定從技能開始,也不一定從臨摹開始,幼兒畫畫完全是一種游戲,一種能獲得快樂的活動。他們全然不知要畫得怎樣才好,只要自己快樂就行,所以教師要將選擇內容之出發點由以老師為主的“我要他畫什么”轉到以孩子為主的“孩子想要畫什么”上來。
二、善于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1、開展多種形式的繪畫活動,提高幼兒繪畫興趣。
小班幼兒受年齡之限制,小肌肉發展還不完善,同時對一項單一的活動興趣不能持久。所以在這學期我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繪畫活動,讓幼兒對繪畫活動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比如:“手掌印畫”、“拓印圖形”、“紙團壓印”、“泡泡畫”,以及“涂色”等活動。我們把這些稱之為玩色活動。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去接受色彩的刺激,對色彩產生一種情緒表達的需要和欲望。
2、在教學中運用趣味形象語言提高幼兒時繪畫興趣。
小班幼兒在繪畫過程中,不會邊觀察邊畫,往往急于求成,畫出的作品往往粗糙、散亂,有的孩子則表現得無從下手,有畏難情緒。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盡可能地運用形象性之語言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幫助幼兒掌握繪畫要領,使其大膽地作畫。
三、正確評價幼兒的作品
幼兒繪畫教學是以“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為目的的,決定了我們對幼兒作品的評價標準,必須建立在尊重幼兒創作意圖和繪畫心理的基礎上,只要是幼兒能夠解釋的作品我們都應該給予肯定,評價的`目的在于激了幼兒繪畫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幼兒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發現自己之能力和才干,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促進幼兒發展,因而教師要用肯定的方式評價幼兒的繪畫活動,多鼓勵、多表揚而沒有否定和批評。教師要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激勵性評價,充分挖掘幼兒繪畫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肯定,如對小班小孩子說“畫得真有趣”、“與別人不一樣”,或者說:“如果怎么怎么樣就更好了。”千萬不能打擊幼兒的積極性。
總之,一堂成功的繪畫教育活動,應讓幼兒在看看、說說、畫畫中得到智力、個性的發展,獲得成功的滿足。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2
對一本教育類書籍的的閱讀方式有多少種可能性呢?安靜地進入,讓作者帶著你簡單游弋在各種教育觀念間,尋覓著教育中的清風明月,陳震老師的《做溫暖的教育者》一書做到了。
陳震老師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語言功底深厚,善于敏感把握身邊事物,對各種話題,信手拈來,皆從教育的角度進行敘述,日積月累,堅持書寫,構成了二十七萬余字的教育類著作。
書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煉,無贅言贅語,給人很強的閱讀愉悅感。書中話題涉及豐富,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師為師、為學、為人的自在尋覓過程。應對現實的瑣碎與繁雜,陳震老師始終以教育者的智慧關照教育現實,展現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與生活姿態。
書中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姿態提出了很多推薦,如:教師的基本要求是發奮創設寬松的和諧環境,調節構成寬容的內部心境,堅持寬厚關愛的溝通心態;“小疑獲小進,大疑獲大進”,能夠發奮培養出有懷疑態度,批判思維與創新精神的學生等等,這些都是需要教師不斷尋求的!
對于教育者的工作姿態陳震老師認為有境界為上,借鑒王國維先生對于境界的經典描述,即: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調,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并無優劣。教知識,教方法,教心態能夠成為教育的三種境界,對于成長中的人來說,知識,方法,心態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層次是知識獲得,高層次是心態培育,只要能夠有效整合,就能促進終生的和諧發展。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3
“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還要小。”——陶行知先生的《小孩不小歌》。從這首生動的小詩里可以看出,陶行知兒童教育思想的根本點在于正確地看待兒童。和成人比較,兒童小的只是生理,只是年齡,不小的是他的“心”,是他的精神生命;在陶行知先生的心目中,兒童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兒童的精神生命與成人是平等的。
陶行知先生奉行教育民主,強調兒童與成人的`平等。表現在兒童教育上,特別強調三個理念——
1.信任。信任的是潛能。教育學、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智慧充其量開發不足10%,每個孩子,哪怕是殘疾孩子,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2.尊重。尊重的是人格。兒童與成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應當給予極大的尊重。在人格結構中,自信是根基。因此教育者應當格外注意保護和激發兒童的自信心,幫助他們樹立成功者的心態,這才是握住了開發巨大潛力的金鑰匙。
3.理解。理解的是心靈。人是千差萬別的。各人所處的環境也是千差萬別。因此,決不能用單一的尺度去衡量每個人的生命價值。成功的真正含義是各自盡展潛能,人人創造最好的自我。在不承認差異的教育里,大多數兒童是找不到自信的,因而其潛力開發的路徑必然被阻塞。差異不僅應當可以接受,而且應當成寶貴的財富加以開發。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很多教育者呼喚的教育平等。“蹲下來看孩子的世界”,這句話或許就能充分體現這個教育理念。現在,我們的班級中,有不少是外來民工子弟,這些學生剛轉來時,其中有部分學生基礎差且思想、道德與老生有著不小的差異,如果對這些學生有羞辱、嘲笑、蔑視和冷漠的現象出現,只會損傷他們的自尊心,干擾他們的學習,破壞和諧的教學氛圍,只會給教育帶來不利的因素。
為此,我們將牢記陶行知先生的教誨,樹立平等育人的理念,本著“愛滿天下”的精神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真正為學生服務,讓他們人人得到尊重,人人享有機會,人人有所追求,人人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4
今年我帶的是大班,為了能更好地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我認真閱讀了《幼兒園大班班級管理》一書。幼兒園的工作是復雜而具體的。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就包括:專門的教育教學活動、游戲活動還有生活常規活動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其中的生活常規活動又包括:用餐、就寢、入廁等很多小的細節和工作。這些活動雖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視,但卻是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幼兒園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此,認真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讓班級工作井然有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么,教師在面對繁瑣而緊張的教育學活動時,要怎樣做才能二者兼顧呢?看了這本書后就自己的觀點談幾點思考:
班級管理是班級教師通過組織、計劃、實施、調整等環節,把幼兒園的人、財、物、時間、空間、信息等資源充分運用起來,以便達到預定的`目的。
我們每天都和那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在一起。只要和幼兒打交道,最能打開局面的就是“情”,而班級的管理中,情更應是始終貫穿其中的主線。
我認為對幼兒要做到:關愛、友愛、慈愛。
教師與幼兒是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兩個最主要的因素。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幼兒之間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才能有助于開發幼兒的智力,培養其能力;有助于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有助于教師與幼兒的身心健康。而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必須要做到“熱愛”二字。贊可夫說:“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前國家教育部長柳斌同志在貫徹幼兒園兩個法規座談會上明確指出“要愛孩子,不愛孩子的人不能當幼兒教師,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因此,“愛”是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生長素。作為教師要做到熱愛每個孩子。首先要主動親近幼兒。課上,從教態到語氣都要十分真摯而親切,使幼兒感受到母愛般的溫暖,課下,要主動接近幼兒,愛撫幼兒,給他們講故事。其次,要真心體貼幼兒,既要關心幼兒的教育問題,還要注重幼兒的養護問題。從睡眠、起床到用餐、喝水,都要事事關注,事事細心,還要隨時觀察幼兒的身體健康狀況。這些看似婆婆媽媽的小事,正能夠體現出幼兒園教師母愛般的師愛,要正確引導幼兒,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幫助幼兒認識善惡美丑,以科學的教育思想塑造幼兒美好的心靈。
總之,班級的管理工作要求教師要有一顆敏銳而細致的心,洞察一切事,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系,切實為為幼兒,為家長營造一個寬松、和諧、安全、衛生、舒適的精神環境和物質環境。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5
《小學數學教師》津潤了無數數學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為許很多多的小伙子數學教師架起了走向樂成的橋梁,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她的風格十分質樸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質樸、精致、人類社會文化是其獨具的特點。她的教學點評中肯,教案預設新穎,教學隨記精致。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小學數學教改的沖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小學數學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專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小學數學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碰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小學數學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立異時,都是《小學數學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很多意外收獲,在這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一如繼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扯起帆遠航。同時我想《小學數學教師》也一定將與我聯袂同業,共同成長,共創未來!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6
剛拿到這本書時便隨手翻了翻,覺得這是一本純理論書。可是,當我認真翻閱時,卻發現這本書所講述的每一個理念都會有一個個案例來幫助我們理解,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實際進行反思,能使我在看的時候聯系到平時的工作情況。
翻開這本書的的第一頁是導言,它一開始便向我提出了一個問題:社會、家庭、兒童與幼兒園之間究竟是怎樣一種關系?而這也是我步入幼師這個行業首先要弄清楚的基本關系。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對理論與實踐進行反洗,結合當今社會與家庭的發展狀況思考,發掘自身的理論發展能力,構建理論與實踐對話、理論實踐結合具體教學情境、教師與具體幼兒在具體教學情境中對話的智慧的幼兒園教育學。
通俗化、故事化的語言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豐富的教育活動案例剖析說明一些原理或新的理念。讓我了解到其實我們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所處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就像有一位哲人說得好:“如果你一直向上看,就會覺得自己一直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會覺得自己一直在上面。如果一直覺得自己在后面,那么你肯定一定在向前看;如果你一直覺得自己在前面,那么你肯定一直在向后看。”目光決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卻永遠因為目光而不同。關鍵是,即使我們處于一個確定的位置上,目光卻依然可以投往任何一個方向。
教學方式要隨著理念更新,對待幼兒我們要進行一次重新的定位,多關注教學實踐操作層面,教學細節與實效,多關注幼兒的認知程度和今后的發展,并將其作為自己教學的出發點,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智慧,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才能適應當前教育改革形勢的發展要求。學前教育關系到兒童一生的可持續發展和國之興盛,這對我們的幼兒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對實施素質教育的挑戰。
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孩子的行為,你會發現他們只是比我們多了一下好奇與期待,多了些童真與可愛,我們要對孩子多一份愛,兒童不是成人的附庸,不是承認的預備,他們都是有獨立的生命試題,有著獨特的身心結構,我們應該尊重了解兒童自己的心靈世界、興趣、需要、獨特的人格,他們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這些都是幼兒成長的內在需要,就如著名的教育家孫云曉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愛,要從尊重開始”。作為一位幼師,一定要尊重每一位孩子。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7
《童年的秘密》是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的著作,全書分為三大部分,介紹了兒童生理、心理各階段的發展;兒童的教育;愛的智慧;成人與兒童的沖突等等。很多部分讓我有很多的思考。
《童年的秘密》告訴我們,教育可以采用一種幫助兒童的自然發展的方式去保護和培育兒童,從而對這些自然特性產生影響。所以教育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發現兒童真正的本性,進而幫助他正常發展”。在這里,除了環境和材料之外,某些條件是特別重要的,那便是“成人中立的特征”。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靈魂,滋潤著你的生命。只是因為日常的瑣碎生活的紛雜,才掩蔽了她的環佩妙音,朦朧了她的清碧透明。
夜闌人靜,天籟無聲。每逢這個時刻,你才能卸下沉重的面具,拆去心園的.柵欄,真實地審視自己,在生命的深處,你終于傾聽到一絲悠然的脆鳴。這是一首真善美的詩。像甘霖,像春風,柔慢而雋永。
月隱星現,露重風輕。每逢這個時候,你才能正視裸露的良知,走出世俗的樊箱,在靈魂的高處,你終于感念到一波必然的律動。這是一支真善美的歌啊!像皓月,像秋陽,淡泊而寧靜。
逆風逆旅的你,每當回望身后的坎坷與泥濘,一道一道,一程又一程,你的心泉便豁然翻涌……終于了悟:生活不相信眼淚,失敗也并不意味著扼殺成功!世上沒什么永恒的僥幸讓你永遠的沾沾自喜,世上又有什么永恒的不幸讓你永久地痛不欲生?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8
書中有4個”人物”———兩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他們生活在一個迷宮里,奶酪是他們要追尋的東西.有一天,他們同時發現了一個儲量豐富的奶酪倉庫,便在其周圍構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見了!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他們的心態暴露無疑:嗅嗅,匆匆隨變化而動,立刻穿上始終掛在脖子上的鞋子,開始出去再尋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鮮更豐富的奶酪;兩個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對變化卻猶豫不決,煩惱叢生,始終固守在已經消失的美好幻覺中追憶和抱怨,無法接受奶酪已經消失的殘酷現實.
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唧唧終于沖破了思想的束縛,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進入漆黑的迷宮,并最終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卻仍在對蒼天的追問中郁郁寡歡??”奶酪”自然是個比喻,代表我們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東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錢,愛情,幸福,健康或心靈的安寧等等.生活在這樣一個快速,多變和危機的時代,每個人都可能面臨著與過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們時常會感到自己的”奶酪”在變化.各種外在的強烈變化和內心的沖突相互作用,使人們在各種變化中茫然無措,先是追問———到底是誰動了”我的奶酪”?然后對新的生活狀況無所適從,不能正確應對并陷入困惑之中難以自拔.如果你在各種突如其來的變化中,總耽于”失去”的痛苦,”決定”的兩難,”失望”的無奈??那么生活本身就會成為一種障礙.生活的'迷宮很大,你會滯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久了,年紀漸長,就”懶得變動”,或者是”沒有勇氣和激情”再去變動和追尋.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是一個可愛的故事,輕松愉快地便澄明了混沌的生活.當一位被變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骯臟的鏡子前,希望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不得時,《誰動了我的奶酪?》就像一位智者,用一條白毛巾從容不迫地擦去鏡子上的污跡,讓困惑者真正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9
《和孩子一起跳舞——給中國幼兒教師的50封信》這本書以信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吳放教授在幼教之路中的心路歷程,文中的吳放老師在第32封信中談到如何讓孩子們既活潑自由又能遵守一定的常規,做到活而不亂,讓我很有感觸。
我帶的是小班,剛入園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他們好動,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完全沒有規章制度,像一盤散沙,這種過度讓我有點措手不及。同時我覺得小班的孩子就像一張張白紙,可塑性很強,老師應該給他們足夠的空間,讓他們自由發展,但是又怕過分的自由讓他們松散,變得沒有紀律,導致不能順利開展活動,這一點一直讓我很困惑。
看了吳放老師的《幼兒常規培養與行為自由度》一文讓我豁然開朗,文中說幼兒園常規管理中很重要的一個任務是幼兒常規培養,"活而不亂"必須以幼兒形成常規行為習慣為先決條件才能夠實現。對幼兒進行常規管理要考慮自己班級幼兒的年齡特征、心理特點、行為水平、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并要針對自己班級幼兒的具體控制能力,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活而不亂"的班級常規是我們老師追求的最高教育境界,吳放老師介紹的一些教育方法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
吳放老師說到孩子們已有的行為能力與范疇,這是老師用來確定"活"的程度與范圍的標準。小班的孩子年齡小,而游戲是孩子的天性,通過設置游戲情境,引起幼兒主動遵守規則要比老師直接一句語言提示的效果要好的多。比如活動前后孩子如廁,一開始孩子們要上廁所就全部跑進去了,因為人多空間小,一方面孩子在里面也要等,另一方面孩子都擠在一起存在安全隱患。于是我們讓孩子分成兩組,做開火車的游戲去如廁。這樣一來,解決了擁擠的問題,同時也在游戲中讓孩子遵守了如廁的規則。
另外,我們在培養孩子的常規時應多鼓勵、少批評,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每個班里總會有那么幾個調皮的孩子,他們往往坐不住,甚至老師在說而他們在做自己的事。這時我們只要說一句"看,某某某坐的真神氣!"那些不能好好坐的孩子立馬就坐端正了,相信每個老師在平時的教育中也深有體會。俗話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幼兒的點滴進步受到老師的贊許后,他會便自信、更快樂,因為愛與尊重的心理環境有利于幼兒主動地學習,多用鼓勵表揚的`方法進行下面引導,幼兒更易接受。
培養幼兒常規習慣的方法有多種多樣,但是所教的常規習慣必須要反復的進行,經常滲透幼兒在園生活的每一個時間段,不斷加強日常的鞏固;在培養常規時,我們還要根據孩子現有的水平,注意讓孩子成為常規的主人,激發孩子的主動性,同時加上老師的提醒引導,相信"活而不亂"的常規秩序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10
我認真讀過《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后才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對幼兒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其實,讀過此書之后感受頗深。很多時候成人自以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則教導孩子,而我們并沒有發現是我們有意識的闖入了他們的世界,破壞了兒童世界的法則,還沾沾自喜的認為我們是為他們好。
孩子的敏感期即為關鍵期,而幼兒關鍵期的發展是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作為一名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幼兒各年齡層發展關鍵期的方面的同時,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正確的引導幼兒,最大限度促進幼兒更快更好的成長。
0--2歲:新生兒從剛剛出生就開始敏感的對待這個世界,無論從視覺、聽覺、口腔、手、還是行走和語言方面,都是幼兒在這個年齡階段的關鍵期。當新生兒睜開眼睛的那一霎那他們就從視覺開始觀察這個充滿陽光的世界,這時的我們要為幼兒提供科學的視覺環境,這不僅單純的是為幼兒鍛煉眼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視覺敏感期的階段的幼兒的視覺與大腦發育與治理的發展都有一定的關系。視覺是人腦獲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顯著影響腦部發育。這一時期的幼兒開始用口認識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現象不斷出現。當我們發現吃手指的現象在幼兒生活中發生的時候,要正視這個問題,而不是絕對性的禁止。幼兒在不會用語言表達的.階段,他們用口去探索這個未知世界,從口到手這需要一個時間過程。當我們在安全的條件下,采取滿足孩子口腔的味覺和觸覺,給孩子提供較硬的食物的科學方法并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會出現敏感期,到那時,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會悄悄的退居二線了。
2--4歲:這階段的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由獨立個體成長到集體生活。很多時候,我所在的小班經常會出現“搶玩具”、“在椅子上爬來爬去”、“從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這些現象,最初的我是采取制止的方法告訴孩子們這些行為時不正確的,而不沒有深刻的反思到這些正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在自我意識的產生、空間感、和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發展。
在正確引導幼兒的同時,要給他們足夠的權利自己決定。而幼兒對細小事物的觀察,皮亞杰認為:兒童首先是通過簡單圖式發展認知和認識外在世界的。因此,兒童起初對世界的認識一定是從微觀開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們眼里也是微觀的。“亮晶晶”這一現象幾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天都在上演。從開始的制止到現在的別隨意丟棄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兒,我深刻體會到觀察細小事物對孩子的重要性。為孩子“創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帶領幼兒進行一節對“亮晶晶”的觀察教育活動課遠比經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學、實際且更能解決問題。針對每一年齡階段的幼兒的發展情況和哪些關鍵期在這階段發展對幼兒進行了解,是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幼兒發展的一項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環節。不僅如此,很多時候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還會出現“排斥一些幼兒”的奇怪現象,原來這正是孩子處在人際關系的敏感期。這時我們要正確認識到幼兒的人際交往關系的重要性。人際關系很好的幼兒和人際關系很差的幼兒的區別不是在他們喜不喜歡交往,而是在于他們的個人心理品質和社交能力。行為表現是一項很重要的因素,表現友好、積極的交往行為就會受歡迎,而那些搶奪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兒童。這時候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行為指導便顯得至關重要。但很多時候,這兩種幼兒都會受到老師的關注,而經常會不記得 “受忽略兒童”,不受歡迎,也不受排斥。這時,我會經常發動全班幼兒進行“記名字”的游戲。那些孩子們都不記得名字的幼兒在某一階段我會采取著重讓他們進行表演、回答問題等方式使其受到關注。
年紀再大一些的兒童,比如4--5歲的中班幼兒會出現一些關于婚姻和性別方面的問題等,5--6歲的大班孩子會在秩序方面、文字符號和數的排列組合等抽象方面產生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最為兒童導師的我們在生活中認真觀察、正確指導幼兒走出困惑,不進如此還要重視家園教育,幼兒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是孩子成長的沃土。
很多時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但是當他們一旦意識到就會自己反省,他們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而作為教師的我們,要耐心的等待幼兒改正錯誤,這是每個孩子在成長中的必經過程。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11
《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作為學前教育的經典著作,勇于創新,與時俱進,注意關注兒童教育工作的新形勢,引入新的理論成果。目前的第五版就融入了近期的語言研究的成果以及對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的研究成果,進一步融合了皮亞杰關于兒童發展的思想。第十二章針對引發特殊關注的兒童群體論述了觀察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提供了豐富的記錄實例,并列出大量詳細的觀察要點,使我受益良多。
一、記錄需要特殊關注兒童的必要性。
每個幼兒園都會出現少數程度不同的特殊兒童,這類兒童的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既對早期教育給予期望,同時還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和其他兒童進行交往,受到同伴的影響,減少孩子的孤獨,讓孩子愉快地渡過幼兒園時光。對每一名兒童和每一個動作來說,他們都是獨特的。因為沒有兒童在不伴有一系列行為的情況下使用材料或者參與任何形式的游戲。我們可以通過這些細節猜測兒童對材料的情感反應,從而更好的對兒童進行“診治”。當教師們遵循維果茨基的教誨,力圖發現這些兒童可以“獨立地或在她人的幫助下”在“最近發展區”中做到什么時,觀察和記錄可以為教師們提供支持。觀察是教師與行為怪異或惹是生非的兒童建立同情關系的關鍵所在。
二、如何觀察需要特殊關注的兒童。
從社交/情感、身體、認知/交流/語言以及游戲等更方面,觀察兒童如何協同運作。書中通過觀察現實案例,分析出案例中的存在的問題。例如:該兒童傳達了什么信息和想法?該兒童能夠獨立地將自己的游戲組織好,還是需要另外一名兒童或者老師的外部協助?如果需要協助,是多大程度、什么類型的協助等。通過這些問題,進一步指導教師應該如何觀察并記錄。當然,我們也必須記錄對個別兒童的特殊意思。我們必須記下兒童如何做手頭的事情。每一次的觀察和記錄不一定要給出怎么的結論和解決方法,要做的僅僅是客觀如實的記錄孩子的一言一行,即使不是成年人期望的行為和言語,經過數月的跟蹤觀察和記錄,也許過了半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才會看到孩子有一點變化和進步,這才是觀察和記錄的意義。
三、特殊關注兒童的總體印象。
除了個別類型的行為之外,引發特殊關注兒童有一項突出的`特征可以預示他們存在發展性異常、障礙或學習能力欠缺問題,那就是他們給人的印象遠遠小于其生理年齡。肢體、社交、情感、認知、語言以及言語交流,當這些行為中的多個結合起來,特別是當它們反復、持續地發生時,便可以預示著兒童身上存在著某種需要教師進行干預的問題。
回想自己以前的觀察記錄,基本都是籠統的描述,這些都忽略了觀察記錄本身的意義,正確的觀察應該要抓細節、記要點、全面具體,“他做了什么及如何做;與他有關聯的人和材料的質量及數量,也包括他說了什么”。類似于這些細節的記錄似乎從來沒有出現在我的觀察記錄中,因為這些細節從來沒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我們的記錄也是建立在主觀臆想和大致觀察的基礎上就進行了概括的籠統的總結性表述,所謂的分析和措施現在看來也成了膚淺的解決方式。看了這本書讓我對自己有了進一步的反省,對觀察和記錄有了新的認識。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說明中指出,教師應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同時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因此幼兒教師在日常中更應該對幼兒行為進行觀察與記錄,能夠讓幼兒得到充分的關注,并且因材施教。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12
借著假期時間,我讀了一本關于區域活動方面的書——《幼兒園自主性學習區域活動指導》,這本書從區域游戲入手,圍繞教師在開展自主性學習區域活動中最關心的五大方面,即區域活動內容與關鍵經驗、區域活動的一般流程、評價要點、問題與對策以及活動案例,進行了理論結合大量實踐案例的闡述。區域活動是幼兒通過參與游戲達到教師預期的教學目標,從某中意義上說,是一種幼兒的主體活動,它具有自由、自選、獨立而主動的特點,區域活動賦予了幼兒極大的自由度,使幼兒能夠按自己的意愿,獨立自主地進行活動,為幼兒自主習慣和能力養成發展提供了條件。
我班幼兒是大班孩子,每當他們玩完區域活動后,總會有一些材料被破壞,比如說搭建區的紙箱,孩子們就很隨意的坐在上面或用腳踢來踢去,通常遇到這樣的事件后,我都會批評不愛惜的孩子,然后自己把箱子修整一下或扔掉,可是,孩子仍舊不愛惜箱子,導致搭建區的紙箱越來越少。看了這本書以后,我才發現我的做法都是錯的。我們制作材料時首先要考慮材料的實用性、耐用性、這樣可以減少幼兒在使用材料的過程中不小心導致的破損;擺放材料的`位置也要適合幼兒的取放,防止幼兒在取放過程中的自然破損;每當投放新的材料時,我們要有目的的引導幼兒討論這種材料是什么做成的,使用時要注意什么問題,了解材料的制作過程,使幼兒產生愛惜材料的責任感,培養幼兒愛惜材料的良好習慣。我們還要制定游戲規則,和幼兒一起商討,每個區域應有什么樣的規則,比如:輕拿輕放、擺放整齊、材料分類,放在固定位置、按正確方法使用材料、及時整理清潔等;對不愛惜材料的幼兒要及時提醒勸告制止。在材料破損后要指導幼兒及時修補破損材料,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既能體會到愛惜材料的重要性,又能掌握一些基本的修理辦法。
看完這本書后,我認為我班幼兒之所以不愛惜材料道具,教育過后又屢教不改,就只因為我沒有把他們放在主導的位置,當發生不愛惜材料的情況發生時,我批評他們幾句后,剩下的“爛攤子”就我收拾了,孩子們并不能深刻了解、體會到愛惜材料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日子里,如果再遇到不愛惜材料的的情況發生,我會用以上的方法采取措施,我相信我班幼兒不愛惜材料的情況一定會越來越少,會越來越好。
讀了這本書后,我學到了很多,為我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指導,我會努力成為幼兒游戲的發現者、支持者,角色扮演的引導者、矛盾沖突的協調者,在孩子的區域活動中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讓更多的孩子在游戲中快樂成長。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13
《慢教育》為你打開的,是一種慢慢氤氳心靈、慢慢豐富生命、慢慢滋養職業的教育之美。我們現在需要給自己的教育生活找尋一個生命的原點,一個思想的源頭,一個美好的上游,讓自己有清醒的頭腦和從容的心情,去面對那些可能熟悉得厭倦的教育場景和各種意料之外的教育事件。
《慢教育》這本書既有理論色彩,又有人文風采。樸實平和的內容中充盈著深刻的哲理,從而給人一種獨特的享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俗語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教育是一種等待的藝術,再好的教育也不可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這也決定了她特有的“行走姿態”——慢一些,平穩一些。
“讓真的教育成為心心相印的.活動,從心里發出,打到心靈深處”(陶行知語)。我們的教育應該關注學生的精神生活,讓學生在學校生活中有刻骨銘心的經歷,學生在和同伴、老師的交往中能體會到快樂,有自己施展才華的領域,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展。因此,需要放慢教育的腳步。
以“慢”的心態來對待教育,陪著孩子慢慢地走,尤其是那些淘氣的孩子、接受新事物遲鈍的孩子,教師就如一個母親面對蹣跚學步的嬰兒,站在他的對面,微笑著耐心地看著他,等待著他邁出第一步,哪怕是搖擺的,哪怕是瞬間的跌倒,允許他失敗,給他鼓勵,給他目標,吸引他向前,一步,兩步,從搖擺到平穩,從磕絆到連續,從害怕到從容。在不可預知中,慢慢地感受成長的喜悅,慢慢地等待著孩子成長,何嘗不是一種睿智,一種氣度?
我們現在需要把自己從“效率至上”的機械運轉及由此帶來的精神困頓中解放出來,進入“慢”的教育情境中,恢復教育本來的“慢”性。“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教育是崇高的事業,任何功利和浮躁只能與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我想,放慢自己教育的腳步,少一些浮躁與功利,多一些耐心與平和,這也是教育成功的途徑之一!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14
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學生時代所經歷的最不愉悅,且記憶猶新的事件。這些事件,涉及幼兒園、中小學以及大學的學生生活,包括班級管理、學生活動、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師生交往等等方面,內容豐富,舉例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的種種錯誤。讀著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著,對照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
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后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人的心理發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處一個手指責別人的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己”,“優秀的教師,善于挖掘不擅長表現的學生其他方面的優點”,“通情達理的老師會注意黑板禮節——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上黑板做題時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學工作十幾年來的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發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想想自己也許在不經意間我的言語傷害了孩子,我卻不知道。這本書中介紹的知識能讓我恢復平靜,保持心理平衡。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15
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所經歷的最不愉悅,且記憶猶新的事件。這些事件,涉及班級管理、幼兒活動、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師生交往等等方面,內容豐富,舉例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的種種錯誤。讀著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著,對照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孩子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孩子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
我不由地思考,教師和孩子究竟應該保持一種怎樣的關系才最有益于孩子的成長。現在我終于知道了,作為幼兒教師,在我的孩子面前,我們要保持著一份童心,去用自己的童心喚醒孩子的童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里面去,讓孩子們感受你的愛,并和你做朋友。
平時的工作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孩子們的內心,忽略了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東西,我想我們要成為一位優秀的幼兒教師,就必須做到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向孩子學習”,真誠地尊重孩子,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如果我們承認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過程便決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應該充滿人情味。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后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人的心理發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代教育理念,
作者強調了對孩子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孩子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處一個手指責別人的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己”,“優秀的教師,善于挖掘不擅長表現的孩子其他方面的優點”,“通情達理的教師會注意黑板禮節——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上黑板做題時的感受”等等。
從事幼教工作四年來的`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孩子還是批評孩子,促進孩子進步還是抑制孩子發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想想自己也許在不經意間我的言語傷害了孩子,我卻不知道。
有一句話說得好:“選擇一行,愛一行”,我也是這樣,我不知道選擇幼兒教師這個職業對還是不對,但是當我面對那一幫小鬼時,我覺得我應該做一個最好的教師,至少我要對得起這幫孩子!不知道我的將來會是怎樣的,但是至少我現在一直在努力,盡我的心去做我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該做的,應盡到的一切義務與責任。
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同時必定又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素質教育,首先應該是充滿人情的教育,一個受孩子喜愛的老師,一定是最富有人情味的,我立志要做一名最好的幼兒教師。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16
昨日,我讀了《兒童美術教育》一文后,感觸很大。在美術教學中,由于我們對美術教育的目的認識不清,所以對繪畫技能的傳授與幼兒創造力的發揮“度”的把握不夠準確,常常會教一些“概念化”的東西,機械模仿成分過多,創造成分不足。
我對美術形式的審美特征如:對稱、均衡、節奏、速度、韻律以及美術作品的整體美感效應不夠重視。還忽視審美能力的培養,在美術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上,沒有利用多種美術手段對幼兒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審美心理結構的培養,活動時間一味的拉長,活動內容如大拼盤,而且是事先準備好各種活動的拼湊表演,看不到幼兒對周圍事物真、善、美的理解與表現。
文中提到,任何幼兒都應享有與其心智成熟程度相適應的自由權利,我們不能以幼兒尚未成熟為借口,剝奪他們應有的自由。教師對幼兒的控制僅僅是因為幼兒需要幫助,而不是因為幼兒無知無能。控制也并不是意味著幼兒被動的接受教師的建議與命令。在美術活動中,幼兒主要需要表現的不應該是繪畫技巧,而是幼兒自身的情感和感受。教師應該真正讓幼兒自己去發現、認識并表現出周圍生活中的真善美。
傳統美術教育還存在一些弊端,在教育觀念上,過多的注重技能的培養,強調幼兒繪畫色彩、造型及其結果,以像與不像、是與非作為評價幼兒作品的標準。在活動的組織形式上,局限于課堂教學及運用有限的工具;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通常采用臨摹范例的方法,忽略了幼兒的創造性,扼殺了幼兒對美術的個性表現,抑制了幼兒創造才能的發揮。
我們教師在以往的美術教育中注重知識、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幼兒對美的感受和審美能力的培養,重視教育過程中內容的實現和教學方法、組織形式的`應用,忽略了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在活動中是否自由、大膽地表達其內心的情感與想法。
幼兒由于生活經歷、經驗不足,使他們常常把現實與想象、認識和情感交織在一起,使得他們的作品充滿了童真和童趣,而這正是幼兒作品的魅力所在。而且每個幼兒的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教師在指導和評價幼兒的作品時應該注重的不只是技能技法,而是看作品中所反映的情趣與豐富的想象力。
在欣賞幼兒的作品時一定要多傾聽幼兒的想法,了解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這樣,有利于我們對幼兒作品的理解,避免對幼兒作品的不理解和忽視幼兒內心世界的表露。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17
這兩天剛讀完一本書,書名《把話說到孩子心里去》,作者:盧志丹。坦白的講,這本書買了好久一直沒看,前兩天幼兒園說要寫讀后感。所有利用星期六星期天這兩天把這本書讀完,書寫的很實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恰到好處的例子,書中很多教育理念讓人覺得很接地氣,講到人們生活中和孩子溝通時,無論作為教師還是家長很多言談舉止,都忽視很多細節,做了一些禁忌的事卻全然不知!回想自己平日里有的做法,不禁有些慚愧。
我沉淀下,個人覺得比較受用的理念分享一部分給你。
如何夸獎、鼓勵孩子?
1.夸孩子漂亮,不如夸孩子品質。
每當看見漂亮的萌寶寶,好多人會不經意脫口而出:“好漂亮啊”,殊不知久而久之這種方式,反而讓孩子過于在意外貌,而以美驕傲,還會討厭長得不太漂亮的玩伴。
例如:你可以夸:你真懂事!你真有禮貌!你真善解人意!
2.表揚激勵孩子,重在細節。
你是否經常說:“寶寶你真棒!”“你真厲害!”坦白的講,都是廢話!你給的表揚太過模糊,不夠具體。鼓勵持續性低。只有細節描述性的句子才能讓孩子覺得印象深刻,持續久。
例如:孩子拿給你一篇剛寫好的'作文,如果寫的不錯,你怎么表揚她?
與其說“你寫的很好!”不如說:“嗯,很難得你會想到這樣的開頭,這個舉例很貼切,結尾這樣點題畫龍點睛!”
想想兒時,每次作文課,我心里都特別期盼老師的評語,而她用心和細節的表揚和激勵方式,才沒有扼殺掉我的寫作熱情。
3.夸孩子聰明,不如夸孩子努力。
科學家做了一個調查,100個孩子平均分成兩組,每人做一套題,成績公布分數都在90分以上,調查者對第一組孩子說:成績不錯,你真聰明!對第二組孩子講:“成績不錯,你真努力!”過一階段,再準備兩套難度不同的測試題,進行第二次測試,被夸聰明的孩子多數都選擇難度不太大的測試題。被夸努力的那組孩子,多數都選擇相對有些挑戰的測試題。
因為被夸聰明的孩子,會錯誤的認為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可以不用太多付出就很容易獲得成功。
書中寫道:“讓孩子懂得這個道理,聰明可以改變一時,努力可以改變一生!”
書中還提到很多細節,例如:和孩子講話的時候,不要心不在焉或者玩弄手機,要蹲下來,面對面平視,這樣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尊重,總之,收獲很多,下一步就是去實踐!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18
近期,我閱讀了一本關于幼兒教育的書籍,收獲頗豐。這本書深入淺出地解析了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讓我更加明白為何在游戲中、在音樂中、在繪畫中,孩子們總是能找到自己的樂趣。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作為教師,我們需要用更多的耐心和細心去發現他們的閃光點。
書中提到的“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讓我反思自己在日常教學中的.行為。是否真的做到了傾聽每一個孩子的聲音,是否真正關心了他們的情感需求。這本書提醒了我,教育不僅僅是教授知識,更是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
未來,我希望能將書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教學中,讓孩子們在幼兒園里不僅能學到知識,更能感受到溫暖和關愛。同時,我也會繼續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學習環境。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19
我是一名幼兒教師,最近我讀了一本名為《幼兒園教育學》的書。讀完這本書,我對幼兒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體會。
書中提到,幼兒教育不僅僅是讓孩子學會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品德和社交能力。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性,讓他們學會自己處理問題和解決困難。同時,我們也要引導他們在與人交往時尊重別人、關心別人,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除此之外,書中還強調了幼兒教育的游戲性和趣味性。孩子們在玩耍中學習,這是幼兒教育的獨特之處。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善于創造各種游戲和活動,讓孩子們在玩耍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認識到了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我會更加努力地工作,創造更多有趣的`活動和游戲,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
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認為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是極為重要的。最近我讀了一本名為《幼兒園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書,對幼兒園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
書中對于幼兒教育的重要性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提出了幼兒教育要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這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幼兒教育的工作并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和技能,而是注重孩子們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工作。
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應該注重孩子們的情感教育和社交教育。書中提到,孩子們在幼兒園接受的第一份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因此我要注重孩子們的情感交流,讓他們在與人交往中學會關心和尊重別人。同時,我還要注重發揮幼兒園的團隊作用,培養孩子們的團隊精神和合作精神。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認識到幼兒教育的責任和重要性。我會更加注重孩子們的情感培育和社交培養,讓他們在幼兒園度過快樂而寶貴的時光。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20
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閱讀了一本關于兒童教育心理學的書籍。這本書深入淺出地解析了孩子們在不同成長階段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習慣,為我日常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多寶貴的啟示。
其中,我較為觸動的是關于“情感培養”的部分。書中提到,幼兒園階段是孩子們情感發展的重要時期,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關注孩子們的知識學習,更要注重培養他們的情感表達和情緒管理能力。這需要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更多地傾聽孩子們的.心聲,理解他們的情緒變化,為他們創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學習環境。
這次閱讀讓我更加明確了自己作為教師的責任和使命,也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21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作為一名教師并不容易,而作為一名深受幼兒和家長親睞的教師更不容易,其肩負著是無數人的希望和重托。對新時代的教師也無疑是一次對知識、教養能力、綜合素養的考驗,其中教師對教學活動設計就是一個值得研討的問題。
在實踐與反思中,我覺得幼兒園的活動設計,必須以促進幼兒發展為出發點。教育活動設計應適應幼兒水平,對所提出的教育目標,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能盲目滯后。內容應以幼兒身心發展的成熟程序為基礎,注重幼兒的學習準備。幼兒發展的動力是內部矛盾,活動設計應促進幼兒內部矛盾的產生并解決,促進幼兒盡早盡快地獲得發展。教師不應該把著眼點放在幼兒今天知道了什么,明天將學會什么,而應該著重考慮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如何使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學習,以及該活動會對幼兒的發展起什么作用等方面。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生活化,就是要使幼兒園的教育具有生活的色彩和意義。要求選擇符合學前兒童學習的生活經驗,把富有教育價值的內容納入教學之中,增加教育的人文精神。眾所周知,對幼兒來說,生長是重要的,他的發展是隨著生命運動而進行的。兒童在自己的親身生活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學習,由此獲得各種生活知識,習得人際交往的經驗,為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幼兒園的活動設計,應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遵循生活化的原則。
學前兒童的生活是活動,愛活動是學前兒童的天性。活動化原則是指教育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應以活動為基本形式,其本質是通過調動幼兒積極進行外部活動而引發積極的內部活動。這種內部活動不僅僅是智力運演,也是情緒調節、態度形成、知識結構化過程。
一節成功的活動設計,不僅能教會幼兒許多本領,對我們老師也是一種成功,那么如何設計一節優質的教學活動是我們老師值得思考的,在我們選擇一節活動時,選材很重要,同時也需要教者有過硬的.教學能力
回顧自己以前的教學過程中也曾想“約束”孩子。當孩子們說話時覺得他們太吵了,希望他們安靜。可是這種“約束”對孩子們沒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們想說的、想做的欲望卻更強烈。因為在此時我是“主人”,而孩子們是“服從者”。所以他們的行為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外人強加的,所以孩子們的安靜時一時的,只要我一離開,他們便會很快的開始交談起來。
當我接觸蒙氏教育,開始了解蒙氏時,尤其當我閱讀了這段話語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讓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規則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讓他成為教室的主人。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忘記那些“不許動”的原則,因為這種“不許動”的背后,隱藏的是孩子們那種強烈的“我要動”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動,我們都應該讓孩子去動,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這時孩子們“安靜”了,有秩序了,這是孩子們自己的紀律。在自由之后所獲得的紀律。
所以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時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時,老師只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他就能很好的發展。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22
對父母而言,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傾聽孩子的呢喃細語,是他們最快樂的一件事。而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觀察兒童則能讓我們快樂地體味每個兒童的獨特之處。那么我們如何來觀察兒童呢?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單敏月、王曉平翻譯的《觀察兒童》一書是一本極具參考價值的工具書。
在還沒有閱讀到此書之前,我對如何開始一次觀察,如何來記錄觀察能說是腦中是空白的.。但通過認真的對每一個章節進行通讀后讓我獲益匪淺。本書章節的內容在安排上步步深入,引領著我們逐步掌握觀察實施的全過程,其中的一些觀察實例的呈現相當惹眼,稱其為工具書,是因為書中提供了大量的幼兒早期學習目標,能正確地幫助你去進行定位,明確目標,有科學的理論依據;其中還有許多具體的練習活動,能幫助我更好地建構起自己的觀察技術和知識體系。
通過閱讀此書,讓我對為什么要觀察兒童,怎樣觀察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如我們為什么要觀察兒童?——為了發現他們獨特的特點。
我們能看到什么?——兒童能夠做些什么;他們怎樣接近問題,以及嘗試怎樣解決問題;兒童自得其樂。
通過觀察兒童,我們能了解什么?——他們已經達到了什么水平;更好地理解兒童為什么做某事;強化我們關于兒童發展的知識;從兒童的視角去看事物。
通過觀察兒童,我們怎樣幫助他們?——通過提供活動、資源或支持,促進這些發展性技能。
通過觀察兒童:我們評估他們的需要,拓展他們的經驗,促進他們的學習。
其中以具體實例一步步教我們如何呈現觀察,讓初學者能更直觀地了解具體的操作與記錄方法,從而對每一次的觀察確定目標和目的,詳盡觀察情況的記錄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將自己觀察得到的發現與工作實踐聯系起來。
真正做到學會觀察,還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地練習、實踐、反思;才能做到科學、客觀,有效。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23
近日讀了《新課程教學問題與解決叢書》中的《備課新思維》一書,心中有很多感想,現想與大家同分享。備課無論在什么時代都很重要,撇開學生因素,一個教師一節課活動的成敗就在于備課是否成功。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各領域的要求更是越來越高。教師在備課時,必須明確自己的主角定位,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幫忙幼兒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并明確和協調的到達目標的最佳途徑;在教學過程中,全面體現新課改的基本理念,并常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等等。對于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應認真參加,吸取各項經驗,豐富自己理論知識。
在新課程理念中提出: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師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實踐中全面貫徹改革精神,讓每位學生都有其“個性”發展,每個人的優點各有不一樣,應針對每位幼兒的性格特點,年齡特征來因材施教。這些都是我們在備課時必須要研究的,僅有這樣研究幼兒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比如說:大班的語言活動看圖講述《一只襪子》,這是一節看圖講述活動,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我們要求孩子能夠完整地講述故事的資料,并注意到細節部分,這也是研究到大班幼兒要重點培養他們細致的觀察,能連貫的表達自己我所看的圖片等。因每個幼兒的能力各有差異,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幼兒期望他不僅僅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還需豐富故事的資料,說出好聽的詞語。這部分的幼兒我們在備課時就要用鼓勵的語言去讓她們自己發現圖書細小的部分,給予較少的指導語;而表達能力較弱的幼兒則需要她能夠連貫的說出故事資料即可。備課時教師要給予多點指導語言。
其次在教學目標上也應體現“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知識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相互滲透,從而促進學校教育中心的轉移,使素質教育的理念切實體現到日常的教育過程中。課程標準關注幼兒的興趣與經驗,精選幼兒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服務于學生發展的功能。
此刻幼兒的數學活動與幼兒的生活密不可分,如大班的10以內的減法運算,教師在備課時會研究到利用幼兒的生活經驗,設計一個超市的場景,每人手上有10元錢,超市里的商品都有明確的標價,“我拿10元錢去買2塊錢的橡皮,我還剩下多少錢同時轉換成減法運算就是10-2=8”等等,這樣的活動形式不僅僅提高了活動的趣味性,也將繁瑣的數學活動變得簡單化,讓幼兒更有興趣去主動地學。
最終我想談談我對教學設計的幾點看法,針對新課標的理念,我認為自學輔導模式、問題教學模式,“探究--發現”模式等等都是能夠體現其特點的',向幼兒高效的傳授人類積累下來的各類知識是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事實上,課堂教學室一個千姿百態、變化萬千的過程,它受學科的特點,教學資料、教學方法和教學對象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因而不可能用統一的超越特點的教學情景的模式來套用所有的教學過程,尤其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理念。
備課對于任何一位教師都是至關重要的,它是教學活動中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一環節,僅有做好它,才能上好課,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以上是我的一些感想,有許多不足,請諒解。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24
作為一名教師,從書本中吸取知識是再正常不過了。但作為一名幼兒園的幼教,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能去“讀書”了。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信息和知識的獲取變得方便,但同樣,生活的節奏也變的更快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很少再有機會去接觸書本,甚至是電子書籍。
而在這次的閱讀活動中,我們意外的得到了參與閱讀的要求。盡管很意外,但是對我來說,也不失為一種難得的充電機會。對于這次的閱讀,我選擇了基本與幼兒相關的書籍以及一些童話。這些都能給我的工作帶來幫助。以下,是我讀書的心得體會:
一、對幼兒知識書籍的感受
這次的閱讀,給了我很多的收獲,尤其是這些幼教知識書籍,這些書籍記載的都是一些篇幅較短的實用知識經驗,我每次都是趁著幼兒午睡或者自己休息的空閑時間來閱讀。
盡管只是利用零碎的時間來看書,但是這本書給我帶來的幫助可不小。這些看似簡單的知識中,有不少都是非常實用性非常強的經驗!我們老師之間常常互相交流,但是卻漸漸的沿用了一套在學校中教導的方法。但是通過閱讀,我學習到了不少更為出色的小技巧。這些不僅給我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方式,更讓我在各種活動和游戲中想出了不少的好點子!大大的豐富了我的`教學。
此外,我也學習到了不少的幼兒知識,并且認識到了我們平常一些習慣中的錯誤,我不僅僅自己吸收了這些經驗,并且還和老師們交流,經驗,將自己的收獲交流了出去,讓讀書的效益更大化!
二、對童話閱讀的體會
選擇了童話,本身是為了讓我能更多的掌握也些教學材料,也能成為一些實用的比喻。但是,通過童話的閱讀,我發現受益的不僅僅是幼兒,看著這些童話中的美好故事,我自己也深受其感染,在教學中要和更能理解幼兒們的行為習慣,并且能更好的去引導他們。
童話并不僅僅是安撫孩子們的故事,它對于每個人都是一種幫助。
三、心得感受
此次的閱讀,不僅僅豐富了我的知識,更是讓我更加的熱愛這份工作。同時,我也在閱讀中認識到,自己如今的知識并不足以完成教學,作為一名教師,我必須不斷的累積,不斷的豐富自己!為此,我會好好的保留這個閱讀的好習慣,在今后的也不斷的提升自己!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25
杜威在《藝術經驗》一書中談到了“經驗”的概念,定義為“我們經驗過的物質完成了歷史,有了經驗”。這個定義表明“一個經驗”至少有兩個意義。一是完整性,即“完成歷史”。二是圓滿性,即“完成”。完整性和圓滿性共同構成了“經驗”的內涵。
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應該尊重幼兒對完整經驗的需求。例如,給幼兒講完整的故事,讓幼兒唱歌,幫助幼兒完全體驗科學的探索活動等。但是,很多幼兒園在追求幼兒經驗的完整性的同時,忽視了幼兒經驗的完整性。例如,在美術活動中,教師不斷催促幼兒完成作品,為了在活動結束時給幼兒答案,教師會縮短探索時間,給幼兒很多直接幫助。在這種情況下,表面上教育活動完整,教師引導幼兒獲得完成某種教育活動任務的經驗,但這種經驗膚淺,沒有積累性。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完整的任務,在關注幼兒經驗的完整性的同時,往往以犧牲幼兒經驗的圓滿性為代價。
那么。如何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使幼兒獲得的經驗完整圓滿?
一是分解。分解是將原來巨大的`“經驗”分解為小的“經驗”。例如。為了讓幼兒了解水的特性,他們可以通過幾次活動分別探索水的顏色、味道、流動、物體浮動等不同特性。一首歌的學習可以通過體驗理解歌詞、初步學習歌唱、歌唱和表演、音樂游戲和創造等幾個層次的活動逐步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幼兒每次都獲得比較完整的“經驗”,小“經驗”的積累構成了完整圓滿的大“經驗”。這就像我們大人讀長篇小說,看電視劇時的經驗模式。
第二,留下空白。留白是國畫創作中的構圖方法,接受虛實、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空白是在教育活動的設計時間歇地預約一部分不安排教育的時間。活動設計時有意識的空白后,教師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可能脫離緊急教育任務,可能用更多的心力觀察、分析幼兒:教師意識到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與活動計劃不一致時,可以根據幼兒現場的反應調整教育計劃
三是時間。充足的活動時間是幼兒獲得高質量經驗的條件。要想讓幼兒經驗完整圓滿,老師就要學會放慢腳步,善于等待,讓幼兒有足夠的時間按照自己的腳步去探索。有了豐富的活動時間,教師可以不急于給幼兒一個既定的結論,幼兒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自主探索,自己找結論,自己發現和修正錯誤。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幼兒體驗挫折和成功,感受到困惑、興奮、喜悅、失落、悲傷等各種感情,幼兒獲得的經驗豐富、充實,在與原有經驗的集合中成為推動幼兒成長的重要力量。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26
李躍兒教師所著的《誰拿走了孩子的歡樂》讓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真正好處上的用心去愛孩子,用情去感染孩子。我被書中的思想教育著,我被書中那濃得不能化解的愛融化著。
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回味多時:“在現實當中,成人對于孩子,大都只注意他們的身體和學習,卻很少注意背后的那心靈。他們這樣做就會像一無情的割草人一樣把把完美的東西割掉了,把孩子天生的、完美的品質給扼殺了。這樣下去,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的心理問題就會越來越多,人格、品質也會出現問題。”沒錯,關注孩子們的心靈,應當是安全防范教育的一部分,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可是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對于孩子的心靈關心卻是越來越少的,教師和家長所關心的大多是孩子的提高,孩子的退步等等。孩子真正要的是什么,孩子的內心又是如何的,卻無人問津。
書中提到李躍兒教師在對5歲的楊一凡的教育過程中時時刻刻都關注著她。從孩子的各方面著手,仔細觀察著孩子的每一點滴,用心去感受孩子的真實想法。這讓我認識到在現代教育過程中,我們也要秉承著這樣的理念,從各方面觀察孩子,觀察到孩子真正要的是什么?從而進行適當的活動。很多孩子是內向的,他們的表達潛質常常會跟不上自身的需求,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只是看著你。
我曾遇到過這樣一孩子,他不會與人溝通,和教師、同伴之前完全沒有正常的交流,不管怎樣同他說,都無法改善這樣的狀況。這就是他,有著自己的世界,不理解別人,僅有自己。這就是他,會用天真的眼神看著你,卻讓你無奈的只能發笑。應對這樣特殊的孩子,有改如何是好呢?
這時候就需要我們教師仔細的觀察孩子,感受孩子的需要。于是我開始關注這不講話的孩子。經過幾次的觀察,我發現,他其實很想玩游戲,可是他根本就不會玩,完全沒有明白游戲規則,這樣就使得他在游戲中無法正常的介入。
于是再一次主角游戲時我說:“這天,我和你一起玩游戲,我牽著你的手,這天我是你的母親,我帶你玩,你好好看看母親是怎樣玩的,今后你也那么玩,好嗎?”他對母親這詞似乎很敏感,也似乎正因這詞,他愿意和我接近。我帶著他一一的玩,他很高興,拉著我的手,跳啊、蹦啊。第一次用別的眼神看著我,這也讓我的心頭涌起陣陣的暖風。我們來到了水果店,“你想吃什么水果啊?母親買給你好不好啊?”“是掛”也?什么聲音?“是掛”再一次的聲音,讓我明白我并不是在做夢,他開口講話了。“什么?剛剛母親沒有聽清楚,再說一遍好嗎?”“是掛”想了半天,沒有明白這“是掛”是什么。“對不起,母親聽不太懂,你能指給我看嗎?”他小小的手往西瓜上方一指,原先是西瓜。“跟母親說:西瓜”于是我開始第一次正面的和他語言交流。
雖然只是短短的言語,可是他愿意和你交談了,這是那么久以來我和孩子的第一次對話,這讓我的心激動不已。孩子的成長要靠溫暖推起的,每一次我都只是和他說,只是說,他一點也感受不到什么,似乎我只是簡單的在和他說而已。可是通過觀察我發現了問題,于是我用行動溫暖了他的心,同時的他也用他小小的舉動來回報了我,在我心中注入一股暖流。
簡單的幾次觀察、溫柔的一次交流,讓我和這孩子慢慢的'靠近。短短的幾音節讓我明白,什么是從真正好處上的愛孩子、教育孩子。更讓我明白教育需要我們能夠平等地寬容地走進每一孩子的內心世界。
在《誰拿走了孩子的歡樂》這本書中,作者并不簡單要我們一心一意去愛孩子就行了,而在愛的基礎上,要有智慧的愛,愛是有很高的文化的。就如李躍兒教師所說:“作為教師,首先,要有看見一孩子,就愛得眼睛都拔不出來的愛心。可是光有這一點是絕對不行的,光有這一點是不能做一合格教師的。正因這樣,你會愛得不到位甚至錯位,愛出許許多多的不好的后果。”所以,我們要用心去感受、了解、熟悉孩子。
李躍兒教師是有著一顆真愛之心的作者,她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養生活、用愛去升華生活的一人。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我也要做到這一點,堅信這樣孩子們的明天會是一片燦爛的陽光。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27
書籍是承載著人類智慧的階梯,他不僅是我們踏上學習的第一個臺階。也是我們在今后自我提升的最快“捷徑”。
作為一名幼兒園的老師,我同樣非常的喜歡讀書。這不僅僅只是因為我作為教師的身份。更是因為我是一名求學者,一名渴望知識和發展的人。對我而言,書籍中的知識和文章,對我都有著如同“花蜜對蜜蜂”般的吸引力。但不同的是,對比與僅能品嘗一會就得回味的`“甜食”,書本中的“花蜜”卻能長長久久的陪伴著我,甚至成為影響一生的思想。
如今,在的成為老師之后,我在書籍的閱讀上也不再像過去那樣雜亂和隨性。在閱讀和理解方面,也更加偏向作為一名老師的思考方式。現在,我對我近期閱讀的一些類型的書籍的感受心得記錄如下:
幼兒教育類: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這是我最主要的選擇。盡管已經參加工作了很久,但通過閱讀,我卻能發現更多、更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這讓我能在思想上對自己不斷的更新,改進,讓自己能深入的理解到幼兒教育并不僅僅只是在教材上的那一點知識!對他么而言,整個生活都是一個大課堂!這樣的認識,讓我在教育上不僅僅限制于課本和課堂,還引導他們認識的世界,認識生活。
思想心理類:思想是最難以琢磨的東西,遙記得最初來到幼兒園的時候,一位小朋友拉著我的手想說什么,但我卻絲毫不理解他想表達什么。如今,通過自己對幼兒心理書籍的了解,我深深的感到后悔,當時的孩子因該是有什么事情想要我幫助,但我卻沒有做出相應的回答,這不僅給幼兒留下了不信任的印象,也同樣是我作為老師的失職。
為此,對于幼兒心理學的知識我一直都有在研究,幼兒們很難說清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我們作為老師,更要去主動了解!這就是我對心理書籍的體會。
此外,還有疾病預防類的書籍,它教會我預防季節性幼兒疾病,并學會了緊急處理的知識與技巧。以及生活安全類的圖書,它的圖文生動的講解了生活中的安全問題和預防知識。還有管理類、啟發類……各種各樣的書,給我帶來各種各樣的知識。
越是閱讀這些書籍我越發的感到自己知識的貧乏。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但是,就像之前所說,“生活也是一個課堂”。為此,我不僅要讀書,更要更具實際的生活情況去讀書,將書本中的知識,確確實實的利用到生活上,工作上,讓自己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習型幼兒教師。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28
《指南》雖然細化描述了幼兒在五大領域的學習與發展,具有指向性和顯示可操作性,但是它并不是就簡單的“說明書”,《指南》同時蘊含著十分深刻的教育理念。正確明白其教育理念是幼兒教師和家長學習。運用《指南》的前提,是有效填補教師專業空白,開啟家長固化思維的工具。
一、快樂地玩,有效地學。
《指南》需要遵循的原則中將珍視幼兒生活的游戲的獨特價值放在首位,是經過多方論證和考量的。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兒童在游戲的過程中,自然地構成自我決策的潛質并實現自我的'價值,游戲會使得兒童體驗成就尤其獨特的價值,同時也有著強有力的法力支援,《兒童權利公約》中明確規定:締約國確認兒童有權從事于兒童年齡相宜的游戲和娛樂活動;
二、放慢腳步,慢慢成長
“教育即生長,教育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要盡可能讓兒童在充裕的時刻自由發展,成長雖緩慢卻發展徹底。
三、揚起所長,補齊縮短。
每一個兒童有自己的獨特學習風格,只能所長各不相同。引導幼兒教師和家長樹立新的教育觀念,改“揚長避短”為“揚長補短”,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并最終實現面向全體、全面的和諧發展。
當然,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并了解了到一些如何做的建議、方法,并不能給我們有什么實質性的幫助。關鍵在于實踐,針對不同問題具體的做法還是需要在實際情境中去不斷的探索。對于我剛參加工作,接觸這本書也就半年時間,沒有細細去挖掘,工作經驗較少,理解的也只是些皮毛。這本書需要經常的拿出來翻閱,我相信它在今后還會不斷的給予我們啟示與幫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29
好書如摯友,與之相伴,攜手前行,其樂融融。《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是南師大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實驗室》叢書之一種,由美國朱莉.布拉德著,陳妃燕、彭楚蕓翻譯。
本書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第一部分闡述環境重要性:為什么環境對兒童的學習很重要,因為環境影響我們的情緒、建立關系的能力以及工作和生活的質量,甚至是健康。第二部分要為兒童創造平等、合理的情感支持,健康、安全的環境,要創設有效的環境,在創設的過程中要考慮必要的因素。第三部分是各種區域的創設,包括讀寫區、操作和感覺區、科學區、數學區、建構區、戲劇游戲區、藝術區、音樂區等,每一項內容都有幼兒發展情況的分析,如何在教室里運用,怎樣床色號有效地區域,如何提供材料,對嬰兒和學步兒童的特別建議,教師支持學習的策略以及戶外區域的創設等。第四部分是在各個區域的創設中可以融入科學技術,創設特殊的興趣區,戶外環境有哪些相應的配套,如何為家長和教師創設環境,怎樣在小環境、在家庭環境中進行創設等。
本書不但提供了環境創設的基本信息,還提供了具體的.實例以及實踐中需要的各種材料,提供了應對教育實踐機會以及發展教育技能的聯系,對各年齡段的兒童設計活動內容和具體的案例,包括:嬰兒、學步兒童、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還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教師在各個活動區的具體角色,提供了不同區域中促進幼兒學習的策略,以及具體的話題與建議,幫助教師理解幼兒并滿足幼兒。豐富的案例,提供了教師如何在設計環境和課程時,考慮幼兒的個體需求和興趣的信息。
閱讀此書,給予我們創設環境時啟發和幫助:每一個區域是什么樣的概念,怎樣創設有效的區域。如何創設一個讓孩子可以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氛圍。在不斷地學習思考中調整,促孩子們更好地發展。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30
從事幼教10年有余,我對于教研活動的認識一直都覺得其高高在上,距離自己特別的遙遠。說起教研以前覺得都是專家在做,我們一線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看好孩子,在教學的過程中雖然能收集一手的活動資料但不知如何讓開展,無從下手。今年暑期的讀書活動當我發現《幼兒教師如何做研究》時,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它,希望在這個炎炎暑假這本書能帶給我絲絲涼意伴我突破做研究的瓶頸。
此書一入手,大體翻看了一下目錄共分為三部分《方法篇》、《團隊篇》、《成長篇》。《方法篇》講述的是一些常用方法例如:觀察法、訪談法、案例研究法、調查問卷法、行動研究法和實驗法等等。這些方法我們在平時也會經常用到,但無法將這些方法用到研究幼兒、教師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教師自身的教育行為的有效性上。說說前段時間幼兒園進行了案例撰寫征集活動,為了撰寫案例我們都絞盡腦汁、費盡心思,最后撰寫的內容還無血無肉。
通過拜讀此書中朱蘇靜、陳琦兩位老師撰寫的`案例,我找到了差距觀察不夠自己確切地說是對孩子的內心世界、態度、動機、需要等觀察不夠細致,有時我們對孩子們在活動中表現出的一些行為的處理太過武斷,沒有傾聽孩子的聲音或對事件了解不夠全面。在我觀察的《左手右手》體驗館中,我有時候看到幼兒將整個場館弄的亂七八糟,有時讓幼兒馬上收拾,有時把孩子引導另一個老師滿意的活動中,而沒有在這混亂中多問、多引導、多發現這其中孩子的想法。
通過學習了說中提到的“走進案例研究法”,我及時反思自己在觀察孩子活動、撰寫案例的過程中另一個不足就是觀察有余而反思不足。案例研究是教師通過記錄身邊真實的教育故事,反思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困惑或驚喜,從而尋找規律或問題產生的根源,從而尋求解決問題或改進工作方法。還說我們的區域活動,本學期為了迎接園領導的檢查,我們把區角材料投放的可算是玲瑯滿目。檢查過后本以為孩子們會留戀忘返于我們的各個區角當中,但事與愿違。
我們以為小班孩子掌握不了各種材料的玩法,教師們都對孩子們苦口婆心的指導,孩子們興趣依然不是很大,我們不停的更換各種材料希望能調動起孩子們的活動積極性,但收效甚微。當時我們只考慮到材料的原因而沒有反思教師在區域活動指導方面的問題、幼兒的興趣問題等等。
在這本書的《團隊篇》中著重介紹了四種常見的教研模式:問題式教研、診斷式教研、課例式教研、沙龍式教研,展現了教師在專業成長過程中是如何借助團隊的力量加速成長的。書中對每種教師介紹詳實并且在每種教研方法后面都附有真實的案例。切實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我們幼兒園也在摸索著開展各種的教研活動,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會將自己幼兒園的實際與書中提到的方法相結合探索出適合我園的教研興園之路。
“成長篇”中展現的是幼兒園的一線教師在教科研中的收獲和成長,她們有的是新手,有的是青年教師,有的是骨干教師但她們都工作在幼兒園的一線在這個群體中我們尋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和榜樣。
阿里巴巴說:“芝麻開門!”藏著寶藏的大門就會打開。幼兒園教師成長的過程中是否也有如此神奇的咒語?只要掌握研究孩子、研究教學的方法,我們也能實現成長的芝麻開門。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31
讀完《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選》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震驚,也給我很大的啟示。
當通過一段段短小卻精辟的文字去了解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這些他所創立的教育理論時,不禁深深地佩服這位教育大家的遠見與深刻。因為他在多年前提出并研究的`問題,正是今天我們所倡導的的理念。
書中也談到民主的教師必須要有:
1、虛心;
2、寬容;
3、與學生同甘共;
4、跟民眾學習;
5、跟小孩子學習;
6、肅清形式、先生架子、師生的嚴格界限。
通過讀書,使我學習到了:
1、教師和孩子是平等的,我們的教育要以幼兒為本,有一顆寬容的心,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幼兒。
2、尊重,就要學會寬容與接納孩子,教師對孩子的內心深入的寬容,為孩子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
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尊重孩子還要學會欣賞孩子,特別是對個體幼兒、更要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讓每個孩子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如果我們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啟發、表揚、激勵會是另一種情景。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32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夕陽之輝。一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于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后于時代;歌德說過,誰落后于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特別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對于我們教師學習新的知識來面對新的挑戰,更是不可忽視的;它能提供我們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爾基所說,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們不能向學生那樣坐在課堂里學習,而讀書就成了我們最有利的知識武器,通過書本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業余時間,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方便的學到新的東西,擴展新的思路。總的來說,讀書對于我們個人成長的好處可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讀書可以讓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問題,從而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牛頓說過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遠,科學巨人的虛懷若谷自然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還可以從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書籍對于整個人類的關系,好比記憶對于個人的關系。書籍記錄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新發現,記載了古今歷代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只有認真的學習前人的經驗和理論,才能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看問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并有一個較高的起點。書本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的體現,通過對他們的學習,發現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來不斷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進了個人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這樣說,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也是這樣來實現的。試想,如果每個人都是從頭開始,那么,無論多么偉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貢獻,人類社會最終還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見讀書的重要性了。
二、讀書開闊人的視野
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萬象,他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的知識更全面。從而能夠更深刻的思考問題,事物都是廣泛聯系的,現代的許多實踐都證明了各種信息的相關性,如果只知道一個領域的信息,必然會有礙于自身的發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使未來的不確定風險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應了解當今的政治經濟形勢,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勢一樣。研究物理學的學者們都要有一定的化學和其他基礎,才能有所成就。記得一位諾貝爾獲獎者在復旦做講演時就曾說過,現代科學已沒有明顯的界限,你必須對相關的科學都有所了解才行。
在這方面,偉大的導師恩格斯就是一位廣泛學習的典范,他雖然只上過中學,但由于他發奮讀書,十九歲時就能用十二種語言說話和寫文章,在參加工作實踐后,他也沒有間斷過學習和研究,從而被馬克斯稱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書。廣博淵深的知識,對恩格斯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準確的傳播科學共產主義理論有很大的幫助。
從它的經歷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知識的力量,更能體會到書本做為人類掌握知識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讀書有助于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人生來無善亦無惡,關鍵是正確的引導。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一位良師益友就能起到很積極的作用,書本就是這樣的一位。一本好書就如一個好的導師,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個于己于社會都有用的人。書籍能安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擺脫悲哀和痛苦的羈絆;書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歲月化為令人愉快的時光。書必將各種信念注入我們的腦海,使我們充滿崇高的歡樂和思想,從而使我們入神忘情,靈魂升華。
所以我們要倡導并支持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稱職的教師,以帶動教育事業的蓬勃健康的發展。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33
最近,我在閱讀一本書名字叫《不會說話的孩子想說什么》。其中有一個章節談到培養快樂、負責、有潛質孩子的5個訣竅。
在學習這5個訣竅之前,要先了解孩子天生就會使用的9種情緒密碼:好奇、開心、驚奇、苦惱、生氣、害怕、羞愧、惡心、厭惡。
訣竅一,允許孩子充分、合理地表達所有的情緒密碼(盡可能不讓孩子的情緒受到壓抑)。表示開心、好奇的情緒密碼,都是正面的情緒密碼;表示苦惱、生氣、害怕、羞愧、惡心、厭惡,這些都是負面的情緒密碼。
訣竅二,盡可能鼓勵孩子多多表達好奇和開心的情緒密碼(盡可能讓正面情緒充分發揮,及至最大)。例如,孩子抓起一本圖書或是雜志,開始動手撕扯。如果這本書不是那么珍重,你不妨先觀察一會兒,看看孩子對撕扯所發出的聲音、撕扯時候的感覺、撕扯本身都有什么反應。或者你就應捫心自問,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父親撕報紙的動作。然后,要讓孩子知道,你認可孩子的興趣,也對此表示欣賞:這本雜志很棒,對不對?上方的圖案也很漂亮,紙張也很棒喲。如果你不想讓孩子撕雜志,那就那另外的紙換下它,同時要跟孩子說:這本雜志不能夠撕,這有一張紙,你能夠隨便玩。
訣竅三,排除引起苦惱的因素(盡可能設法消除因其負面情緒的因由)。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鏡的人就會哭,如果我們忽視孩子的這種表現,或者對孩子的哭鬧不予理睬,這樣做會讓孩子誤以為你沒有明白他發出的情緒密碼,這樣不僅僅僅對孩子沒有幫忙,反而會讓孩子越來越苦惱。在這種狀況下,我們能夠把孩子抱起來,讓孩子背對那個人,也能夠請那個人把眼鏡摘下來,或者還能夠問那個人是否介意讓孩子玩一玩他的眼鏡,以便消除孩子的負面情緒。
訣竅四,用話語幫忙孩子表達情緒密碼。例如,小孩子正因饑餓哭泣時,不好只是喂他,也要花時刻同他說話:我聽到了,孩子,你此刻餓了對吧,我們找點東西來吃吧!若孩子被汽車喇叭聲嚇到了,你能夠跟他說:那種聲音真可怕,把你嚇壞了。孩子開心地蕩著秋千,你能夠用話語增強這種經歷給孩子帶來的正面感受,能夠發出夸張的聲音,比如哇的一聲,或者說:你玩的很開心,對不對?這些語言描述不僅僅僅對孩子的感覺予以認可,同時也能把孩子身體的`感覺用語言描述出來。
訣竅五,明白孩子的愿望,他想要變得和大人一樣。1歲大的索尼婭走到電視機后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電線和插頭,這時父親平靜地說:索尼婭,若果插頭在插座里,電線就會有電,你碰它會受傷,到我這來,我給你看看這段沒有電的電線,看看到底是怎樣回事。要不來玩這個好玩的球吧!然后索尼婭走到父親面前,聽父親簡單描述了一下電線和電流的用途,就開心地玩球去了。這時父親不妨說一句:索尼婭,謝謝你不去玩那些電線,我愛你。在這件事情上,首先,父親以平靜的語氣和孩子說話,并干預了她的危險舉動,盡管孩子不能完全聽懂父親的意思,但她明白說話的含義和語調。其次,他還給索尼婭帶給了一種十分好玩的東西球。最后,謝謝你,我愛你!他用這樣正面的語言對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導索尼婭在行為上做出改變并給予獎勵。這位父親所有的舉動和反應,都是在給索尼婭師范一些寶貴的經驗,還會有助于她將來長成一個心地仁慈、態度冷靜以及情感和諧的大人。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06-14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02-24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摘抄03-04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大全03-16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精選28篇)05-25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精選29篇)08-21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范文(精選10篇)04-15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范文(精選12篇)06-14
幼兒園小班教師讀書筆記(精選24篇)08-26
幼兒園教師的讀書筆記摘抄(精選23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