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反思的作文九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反思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反思的作文 篇1
這學期,學校組織的一次道德講堂,并且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們班。這次道德講堂的主題就是”學雷鋒,我們一直在行動。做好事,我們從未停止。”
道德講堂一開始是自我反思,大家集體起立,低頭沉思,我們的心都靜下來了。靜靜的思慢慢的想:在你身邊有沒有需要幫助的人?在她需要幫助時你是否亦無反顧地伸出援助之手?在你幫助他時有沒有讓他覺得自己的自尊心受損?是呀,在我們身邊確確實實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而我們有沒有去幫助他們呢?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沒有這樣做,而其實是幫助過別人的人也很少,我也一樣。可又為什么不幫助別人呢?其實大家都應該可以盡自己的一份力去幫助別人的。
我們接著又看到張紀清老人的短篇,我不得不承認張紀清老人確實是一個活雷鋒。張紀清原本可以以自己的勞動能力致富的,可他的善心卻阻擋了他致富的腳步。他將自己多年積攢起來的心血全部捐給了那些貧困兒童。張紀清老人說:“幫助別人是應該的,我們都是在別人的幫助下長大的。這只是一種回報,我們要報恩。”張紀清老人做慈善事業做了30多年,我們必須要佩服他。
雖然我們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有道德樂于助人的人。這堂課真讓人受益匪淺啊!
作者:田維茜
反思的作文 篇2
李白堅教授編寫的《筷子翻書》學案作文,形式新穎,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詞語積累,學生敢于說,樂于寫,課堂氣氛活躍。本次執教了李白堅教授的《筷子翻書》學案作文,我受益頗多。
1、相信自己,相信學生。
正如李教授所說,我們的學生很棒,我們作為老師一定要相信學生。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給學生講太多,講的越多,學生的依賴性越強。久而久之,學生就是去了獨立行走的能力了。所以,本次執教過程中,我有意識地讓學生自己對照學案學習,適時地檢查一下學生看學案是否仔細,是否看懂。按照本節課來看,四年級學生已經有很好的自學能力了。所以,課堂上老師就不需要說太多“廢話”,節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給學生學習更多知識,也可以給學生補充更多課外讀物。
2、充分挖掘學生掌握的詞匯。
原來一直以為小學生經歷的事情較少,大多數學生讀過的文章也較少。所以,總認為學生掌握的詞匯也較少。但是本次給學生上課,才發現原來學生腦海里有那么多詞匯,只是平時缺乏正確引導,沒有被充分挖掘。當學生看學案的時候,完全把時間放給學生,讓學生充分讀學案,了解學案的內容。這一過程讓我明白了學生的理解能力遠遠超過自己的預料。所以,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也可以運用同樣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
3、文章不需要過分修改。
任何人在作文的時候,都會有語句不通順的現象,更不用說四年級的小學生了,都是需要有訓練的過程。有的人會感知,卻不會思考;有的人會思考,卻說不出來——壺里倒餃子;有的人說得很不錯,卻不會文字表達。
三年級的孩子的這個“物-意-言-文”的轉化水平,當然更成問題,而這正是我們語文老師要做的工作——也許所謂“語言的工具性”,就是要為學生打通這四個方面的關節,這四方面做好了,習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孩子作文只要文從字順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像大學生修改論文一樣,需要推敲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標點。
4、孩子們作文就是“我手寫我口”——口里如何說,手里就如何寫。
剛學習作文的學生作文中出現口語現象并不為錯,很正常,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能把自己心里想的話寫出來,就很不錯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見識廣了,慢慢接觸書面語多了,閱讀加強了,語言文字自然會發生改變。通過了解,平時的閱讀量非常多,很愛讀書的孩子寫出的文章不僅文從字順,而且語言優美。所以說,孩子的閱讀豐富了,語言文字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新課標》指出:“第二學段是習作的起始階段,要鼓勵學生大膽習作。”還指出:“第二學段開始‘習作’,是為了降低學生寫作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
我覺得既然對于三年級的孩子,應該重在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那么,老師最重要的指導手段,就必須是鼓勵、表揚和驚嘆,是在道義、心理和感情上的支持和幫助,就必須減少或者消除指責、遺憾和嘆息,不必要在寫作技術上做過高的和過度的要求。
學案教學注重的是學生寫文章之“前”的教學誘導過程,而不是學生開始形成文章以“后”的教學輔導工作;我們致力于學生文字的形成過程,而不是學生思維的發生狀況;我們運用的是學生已收取在大腦里的生活素材,而不是教給學生通過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指的觀察現時攝取活生生的生活素材;我們依賴于學生開始寫作時的理性思索,而不是寫作醞釀時的感情積聚。而生活作文教學模式注重教會學生“攝取生活素材”的本領,注重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正因為有案可循,所以學生寫得輕松,寫得靈動。
反思的作文 篇3
什么,為什么,畢業了,我們班的人品不可以好一些?偏偏打籃球卻輸了?坑啊!
回想,我們很是不爽,一個是41:22,今天,14:10,為什么?這樣的,打籃球,我想總結:我們幾乎是有一個人是單打獨斗,而其他人是只傳給他,而他再投球,而今天,我們靈活的打,可是這8班,一犯規,就馬上說沒有那沒有那,我真想不通,為什么,你們犯規了,不敢承認?你們犯規了,為什么不好好反省一下?我想也不會,但是,我們輸了,為什么?并不是我們技術不到位,而是配合,今天這球,打得很好,雖然輸了,但還是有勝的,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所以,我們雖敗猶榮,但是我們打得以及夠好了,雖然沒有13班厲害,但是,我們有經驗了!
雖敗猶榮,我們敗了,但我們也勝了!
反思的作文 篇4
今天一大早,我背著書包早早來到了學校,到了門前,畢晨飛走出來說:“王圣澤,你掛了,昨天的小練習冊作業你打了甲……。”一聽到甲這個字,我的心跳一下子加速了。進了教室,情況比我想象的還要糟……
“哇!王圣澤竟然得了甲!不是吧!全班就王圣澤得了甲,太差了!……”聽到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和猜疑。我的心里猶如潑了一桶冷水,對生活沒了自信心,隨后我走到講桌旁,一下子就看到了我的卷子,上面用紅筆鮮明地標出“甲”這個大字,我低著頭,分析了自己的錯因,發現無一不是粗心造成的,看過自己的卷子后,我仿佛像是丟了魂了似的走在走廊,不知不覺撞了好些人才坐到了自己的座位,這一天早讀,我第一次覺得早讀時間過得漫長無比,過了一會兒郭老師來了,我的眼睛注視著老師臉上的表情,又聽著聲音,郭老師忽然嚴肅地說:“昨天下午有位同學作業做得不好,那就是王圣澤!”我慚愧地低下頭,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下了課,我認認真真反思了我這兩個月所做的事:我上課時,有時總有種思想,全班那么多的人,為什么我就要站起來回答問題,把這個機會讓給其他人好了,反正有那么多人,不差我一個人,老師不挑我,我還是盡量少地不回答吧;小組上課討論時,我經常是答非所問,有時自己會了就不管其他組員會還是不會,常常在討論的時間說一些沒用的閑話,使討論的時間白白地浪費;第二節課后做課間操時根本不認真去做,在那里瞎蹦亂跳,做眼保健操時,我睜著眼睛觀察著這校園里發生的事,或與別人嬉笑交談,就在今天,被老師看見;自己早讀時聲音不大,甚至站在我的身邊才能聽見……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我與張哲愷、吉峻屹拉開了距離,在好學生與差生之間,時刻都有變成差生的可能,就在這次小小的測驗中,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和好友的差距,全班這次就我一個人是甲,正是因為這次是甲,我發現自己是多么的不足,所以我更要好好學習,改變自己。
最后我想說,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會在上課積極發言,小組討論時認真,做操時好好做……。各方面的改變自己,讓嘲笑我的人知道這次得甲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但也是最后的一次。
反思的作文 篇5
平時,大多數學生只是把作文看成是一種令人頭疼的常規作業,往往在敷衍和推脫中,徒然地消耗著自己的熱情與靈氣。寫作教學,若是僅憑教師之力,顯然只會走入困境和誤區。在作文指導課上,為使學生轉變觀念,積極作文,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從“要我寫”到“我要寫”,刻意喚醒創作意識。
愛,是平凡的世界里,卑微的泥土中,開出的一朵會讓人感動落淚的花。東方式的隱忍犧牲和默默付出,很多時候就像空氣一樣,平凡到讓人幾乎很難感覺到它的寶貴和重要。太多人坦然享受著,坦然忽視著,坦然到情感枯竭心靈麻木卻不以為意,
但當心靈在某個特定的時刻醒來,他們必定會在那些神圣的沉默前潸然淚下,并終將明白,所有那些平凡而偉大的言行原來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愛
朱自清的《背影》真實地表現出了父親對兒子細致入微的關愛和父子間的深情。但很多學生學完課文之后,并沒有產生要寫自己親人的創作欲望。他們困惑的眼神傳達出一種信息:父母的愛,真有那么感人嗎?為什么我感覺不到呢?這時,我及時抓住時機引導,在課堂上學生們暢所欲言之后,利用“頭腦風暴”法,我不失時機地將他們引回自己的生活,喚起他們對身邊親情的感悟。
“如果你愿意,請用手中的筆記錄下自己此刻的所思所感。這樣的感覺和感動是稍縱即逝的,請大家好好把握住啊。讓我們記住身邊每一個關愛我們的人,并學會去關愛他們吧。”如此,學生們也很自然地取出紙筆,記錄下自己的心聲。此時,欲望被喚醒了,還愁學生寫不出有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的文章嗎?
二.“從沒得寫”到“寫個性”,引導精選獨特視角。
教學實踐中,倡導個性化閱讀和推薦閱讀。平時,我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并作相應的摘錄和點評。逐步明確自己的思想觀點,形成自己的閱讀風格和審美趣味,建立自己的閱讀素材庫,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與篩選整合能力。
當然,在閱讀資料魚龍混雜的資訊時代,推薦閱讀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說個性化閱讀的目的是保證閱讀的精深,推薦閱讀便是為了保證閱讀的廣博。閱讀訓練,只有將經典與流行、精讀與泛讀、學生自主選擇與他人推薦結合起來,才是最完善而有效的。
“厚積而薄發”“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是克服“作文貧血癥”的惟一良方。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正確而廣泛的閱讀,為寫作技能的訓練奠定基礎。例如某校一關于“被咬了一口的蘋果的看圖作文。平時注重課外閱讀的同學,無論作文的立意還是內容的選擇上都要占盡優勢,比如有的同學自擬的題目為“蘋果與維納斯、“誠信的缺口”等從審美及社會的角度來對問題加以闡述,從蘋果想到斷臂的維納斯,想到商家的誠信,不僅具有文學立意,而且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其次,多讀可以豐富語言儲備,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文章的門面,引人人勝的文章首先在語言上就讓人限睛為之一亮。語言的養料從哪里來,只能到古今中外優秀的名篇佳作中去汲取,僅僅讀讀課本上的幾百篇文章顯然不能根治語言的營養不良。當然,多讀也可以豐富人生體驗,提升人文素養。獨特的視角,自然彰顯著作文的個性,
三、從“潦草應付”到“精心修改”,逐步養成修改習慣
“文成于改”,魯迅先生說:“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可見他們在修改上所下的功夫之深。
我認為,很多時候學生的寫作水平遲遲不能提升的根本原因,不是寫得不夠多,而是改得不夠多。“玉不琢,不成器”,寫作如治玉,學生的文章可以說都是璞玉。
我的做法是:①當面批改,修改給學生看,并說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這樣,學生就可以知道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和道理了。再讓學生自己動手修改。如此反復修改三四次,直到學生的文章大為改觀為止。所用時間和精力雖然較多,但此法對寫作水平中下的學生頗為有效。②教師修改后,讓學生比較文章修改前后有何不同,從中學習修改方法。進而提高他們的修改能力。與其給學生一些不痛不癢的評語或虛浮空洞的鼓勵,讓他們周復一周地原地踏步,還不如讓他們用兩三星期的時間去精心創作并修改一篇文章,切實提高自己的修改能力和寫作水平。
從潦草應付“作業”,到精心修改“作文”,這樣長期堅持下去,自改能力和修改習慣就會水到渠成。
四、從“不是寫作文的'料”到“出乎意料”,充分調動創作激情。
采用表揚、激勵等多種激勵手段。比如說,教師可以對基礎差的同學“沙里淘金”,只要有一個好的段落,有一個好的構思,甚至只要有一個創造性的句子,用得準確傳神的一個詞語,就提出采表揚,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使其覺得只要認真作文同樣可以寫好,自己并非“不是寫作文的料”。同時,教師也應注意鼓勵要針對學生的個性,我們知道,學生的個性存在差異,這種個性差異也往往表現在他們對自己寫作能力和文章水平的認識和評價上。有的學生個性自卑,他們敏感脆弱,經受不住批評和歧視,同時更渴望得到重視和贊同。對這種個性的學生,我們在作文評改中要“出乎意料地滿足他們的渴望”,帶夸張性地去肯定他們作文的優點,培養他們為人的尊嚴感,這有助于提高他們作文的自信心。而對于有自負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在集體場合給予鼓勵,在個別指導中指出其不足,在單獨面改時,要盡量避免夸大其辭,鼓勵時宜適可而止。從而,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創作激情。
“每個學生的心里也都沉睡著一個作家,而他們最需要的則是來自教師的呼喚。”只有學生有了創作欲望,創作儲備,創作方法,創作激情后,才能用心去打造自己的作品,才能去體驗寫作帶來的價值感與成就感、生命感與愉悅感,才能寫出文質兼美的好文章。
反思的作文 篇6
昨天,我們六年級組老師要去小會議室開會,其他班級里的老師都找別的老師代課,祖老師非常的信任我們,讓我們自己開展語文活動,自己就放心的去開會,可是班里的同學舉動大大出她的預料之外,等老師回來時,我們班里已經亂成一鍋粥,甚至校長都被我們吸引過來。祖老師大失所望,默默地用眼神看著我們,我們都不寒而栗,因為老師的眼神透射出著一種失望、傷心、不相信,她的那些乖學生上哪去了?為什么她的這些“娃兒”表里不如一。
面對昨天的事情,我們應該做深深的反思,就在今天,祖老師為我們上了一節思想教育課。
老師對我們說了很多真心話,老師曾說過:“我們浪費了一節課,但是我們卻收獲了比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東西。"
通過這節課,我覺得我們應該做深深的反思,我們已經是六年級的大學生了,老師都把我們當大人來看待了,可我們卻是這么的不懂事,還像幼兒園里的小孩子一樣,這么不讓老師放心。
老師,請您原諒您的學生,原諒你們這些“娃兒”們,原諒你的這些可愛的孩子們,祖老師,我們都知道您在我們身上所付出的一切一切,我們都非常感激您。
記得每天當校園剛開門時,您和我們一起進入校門,利用早自習來幫我們聽寫,默寫,從不遲到,每個老師都沒您來得早,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我們語文期末考試奪得了第一名,您笑了,是那么的欣慰。
還記得那天,王俁哲與人打鬧不小心在操場上把頭磕破了,您急忙把王俁哲到醫院,接受檢查,而且自己把檢查費、藥費都掏了,本來嘛,這件事根本與您無關,但您非常著急、難過,比自己手上都痛苦,我才知道您是我們的另一個母親。
當我在這個大家庭里張開笑臉時,您比誰都開心;當我們在這個大家庭中受委屈時,您比誰都難受;當我們在這個大家庭中學不到知識時,您比誰都認真的備課,好教我們;當我們在這大家庭里受到獎勵時,您比誰都欣慰!
老師,孩子們都知道錯了,請您原諒我們!每個人都理解的您那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感謝您對我們所付出的,老師您辛苦了。
您的教誨像雨露一般滋潤我們;像綠葉托起紅花;像紅燭照亮別人辛苦您了老師;親愛的老師呀!請您這次放心吧,我們會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你的這幫“娃們”是最優秀的,不會再辜負你的。
反思的作文 篇7
[內容摘要]當前,農村中學教師新課改培訓少而不力,語文教學缺乏生機。作文教學更是形式單一,教師主要把精力花在作文批改上,忽視了學生閱讀和觀察的培養,寫作素材積累的培養,寫作興趣的培養。造成了學生作文無話可說、或錯字滿篇、前言不搭后語的局面。學生升入初中,由于課程的加重,再也無暇顧及作文了,這樣就永遠是個作文的“低能兒”。造成這種局面的責任人是語文老師。
[關鍵詞]農村中學;作文教學;問題
農村中學學生基礎普遍較差,小學階段抓得不夠緊,學生作文主要是老師為了應付上面的檢查而作的,要么質量不高,要么抄上一篇“優秀作文”,連人家文章的意思沒弄清楚,或者不符合教師所命題目的要求。而作為老師的,則要么一撕打下去讓其重做而不見蹤影,要么粗略一看,給個“語句通順”打發。如此年復年、月累月,就造成了學生作文無話可說、或錯字滿篇、前言不搭后語的局面。學生升入初中,由于課程的加重,再也無暇顧及作文了,這樣就永遠是個作文的“低能兒”。造成這種局面的直接責任人是語文老師。
一、對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的現狀分析(基礎差,目的不明確,重視不夠)
當前,農村中學學生基礎普遍較差,小學階段抓得不夠緊,教師和學生對作文的目的不夠明確。如果問學生作文為什么?可能會回答“因為考試唄!”學生這樣說一點都不奇怪,作為十幾歲的少年,要求他們超越與之命運相關的考試是不太可能的;為了在考試中得高分在平時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也算是一種直接的作文動力吧!但作為教師,如果這樣認為,就不免有些悲哀。早在1941年,葉圣陶先生就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寫作是極平常的事》,文中這樣寫道:“寫作就是說話,為了生活上的種種需要,把自己要說的話說出來;不過不是口頭說話,而是筆頭說話?”
葉圣陶先生在60多年前說的這些話,今天聽起來還讓我們汗顏,因為,在一些老師的心目在中,教學生寫作文,就是為了在考試中得高分,就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就是為了搪塞家長的監督,這種情況很普遍,尤其是在農村。
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令人擔憂的地方很多,主要表現在: 1
1、作文的數量少,遠遠達不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學生到第四學段(7~9年級),學生每學年作文一般不少于140萬字,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45分鐘能完成500字的習作。而農村中學每學期每生習作超不過15篇,按每篇習作1000字計,每生每學年30000字,遠遠達不到要求。記得我們念小學時,除了作文,還有周記,日記,作文是周記日記當中最好的習作。現在的中小學幾乎全部取消了周記、日記,學生的平時練筆只是個人喜好,隨他的便。教師在這方面也不作強調,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的積極性,不提倡學生“超額完成任務”,怕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這歸根結底是學習負擔主義帶來的惡果!
2、作文質量之差,令人痛心!
作文質量之差,主要表現在:
(1)形式上。
現在的學校,不知在抓什么,升入初中的學生連請假條都不會寫的占相當一部分。一是錯別字隨處可見,不會寫的字懶得查字典,隨便找個同音字代了算了,對學習生活工作極不負責任。二是書寫問題大,大多數學校缺少寫字教學,教師書寫不規范,學生書寫更不規范,若嚴格要求起來,個別同學的作文,90%的字是差字。而作為教師,不是不知道這種情況,而是覺得問題很普遍,反正不是“我”造成的,課堂上隨便強調一下就行了。對問題的嚴重性了解不深,重視不夠。
(2)內容上。
大多數學生的作文一塌糊涂,不知要說個什么,滿篇病句,思維好像很亂,考試作文、平時作文好像都在湊字數,“口里說的不是心上的話”,不寫認識的人、身邊的事、熟識的物,導致了人和文的扭曲變形。學生作文不打草稿,更不修改,不管好壞,“一氣呵成”,塞給教師。教師對這樣的作文,要么扯了讓其重寫,要么給個“語句不通順”的批語,成績也不及格。學生的不足得不到老師的點撥,問題依舊,錯誤還原。
3、學生缺乏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親身感悟。
一個人寫作的源泉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對書本知識的學習、繼承,二是對生活的切身感受。古人對治學之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正是說這兩個方面嗎?新課標明確要求:“要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但是,目前的中學生,眼中只有高考,再加上功課的繁忙,還有來自家庭、學校的壓力的影響,他們疲于應付,哪有時間觀察生活、豐富閱歷?根本無暇顧及對語文的扎實學習,更不用說對作文的學習了。
4、學生的閱讀缺乏正確的指導,閱讀量少。
語文教學中讀與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詩人杜甫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現在的中學生普遍不讀書,連最基本的一些文學常識都不知道。大多數農村中學有圖書室,里面也有許多好書,但是都沒有對學生開放,而學生將大量的無比寶貴的課余時間用于扯閑、上網、聽MP3,大量的網絡小說、言情小說、武俠小說在學生中泛濫,他們的文學價值我們不敢妄加評論,但對學生思想的負面影響不可低估。
5、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缺失,缺乏良好的寫作習慣。
現在的中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這在農村中學的表現尤為嚴重。在農村中學,如果沒有教師的強要硬逼,恐怕連一個學生也不會去自主寫作,能夠連續寫日記、周記的學生寥寥無幾。他們視寫作為一種負擔,而不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甚至可以說,有些老師的主導思想存在問題,他給學生布置作文、批改作文是為了應付學校的檢查,教學生學習寫作是為了對付考試,更有“高明”的老師給學生考前猜題,說這次考某某題,讓學生考前寫好,考場上一股腦搬出來,或者教學生背上一篇與之相關的“優秀作文”,考場上一字不漏地默寫出來。這就大大違背了語文新課標的初衷和學習學作的根本意義。
二、對農村學生的特點分析。(信息量少,條件差,寫作興趣不高)
時下,農村中學生的素質著實令人擔憂,說他們的信息量多吧,肯定比不上城區學生,說少吧,電視已經普及,電腦正在普及,與原來的學生無法相比。但信息量的多少又有何用呢?現在農村的學生與過去的相比,思想上存在許多缺陷,他們不喜歡學習、不喜歡勞動、不喜歡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沒有正當的志趣和愛好,只喜歡看電視、上網打游戲、打牌抽煙,好吃懶做,他們缺少吃苦耐勞的品格,學習搞不好就東怨西怨,自己不刻苦有什么辦法?缺少向別人討教的習慣,什么都覺得無所謂。當然這并不代表全部,有許多學生還是很好的。 當前素質教育呼聲迭起,創新減負更是熱門話題,但此舉要想真正落實,教師不僅要向傳統觀念挑戰,而且要與厭學之風搏擊! 我認為,當前學生厭學不外乎以下三個原因:衣食住行靠父母,得來全不費功夫。我離高考還很遠,臨陣磨刀抱佛腳。家長嫌我不用功,老師怨我基礎差,埋頭苦學眼昏花,作用效果并不大。他們不想學、不愛學、不會學。不想學 這類學生看到的是苦學仍有落榜的,也就打消了學習的念頭。不愛學這類學生看到的是學習很苦,我什么都不怕,就怕吃苦受罪!不會學這類學生也有遠大的理想,也愿意努力學習,用了功也不見成績,缺少持之以恒的決心和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當前,農村人們群眾的生活并不富裕,各方面的條件并不是很好,我們的前 3
輩和同輩正在用智慧和汗水努力建設自己的家園,他們過去由于受條件的限制,沒有學到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但他們有一顆努力拼搏的心,許多方面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我認為,廣大農村才是鍛煉人的好地方,有許多感人故事應該大書特書。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講究命題藝術,尋找生活情趣,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葉圣陶先生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論到根本,除了不間斷的向著求充實的路走去,再沒有更可靠的預備方法??”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通過開展一些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動,進行寫作訓練,通過勞動實踐,學生因為有了切身體驗,寫起來自然有話可說,熱情高漲。這樣,不僅讓學生完成了寫作訓練,還讓學生體會到父母勞動的艱辛,培養其獨立生活的能力和吃苦耐勞的品格。
三、農村中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學生閱讀量小,缺乏對生活的直接感受;教師水平低,新課程培訓少,缺乏熱情)
(一)學生閱讀量小,缺乏對生活的直接感受;
作文教學究竟存在什么問題?首先是大部分學生沒有感受到寫作的愉快,他們的閱讀量很小,寫作基礎較差;其次是應試作文模式過早地影響了正常的寫作教學,使他們的寫作變得功利并趨于程式化;其三是課堂寫作缺乏有效指導,陳舊的教學觀念阻滯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沒有把寫作作為一種有價值的思維活動。
語文教師都有這樣的感覺,現在的學生讀文學作品很少,讀過一些經典名著的學生更少,學生的文學閱讀量持續下降,質量也不高。這種狀況困擾著語文教學,但一直沒有引起全社會的注意。
學生的生活積累較差,沒有“底子”。為對付考試,學生終日重復家庭與學校兩點一線的生活,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極少。在農村,學生普遍不參加勞動。甚至許多學生看不起勞動群眾,認為勞動可恥。因為學生沒有切身感受,所以只能胡編亂造、說假話。
實際上,寫作也是一種美育。如果學生在生活中沒有對美的追求,他有什么必要寫作?對青少年來說,寫作應當是一件快樂的事,因為可以通過寫作展現自己的心靈;寫作是一種創造,可以讓思想自由地飛翔,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質的提高。在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比讓他們獲得知識更為重要,如果學生的想象力得不到發展,那這個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可是如果學生畏懼寫作,就無法獲得寫作的技能,他也就注定不可能獲得想象力和創 4
造力。
(二)教師水平有限,新課程培訓少,熱情不高。
當前,農村中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困難是:
1、教師的作文水平不高。
常言道“打鐵還需本身硬”。現在的教師,從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以后,再沒有高考前的那股鉆勁,平時的教學當中,懶得去寫一些東西,工作不積極不努力,嫌學生這不好那不會,讓學生寫作文,自己卻懶得動手寫范文。這樣天長日久,知識老化,思維禁錮,焉能為師?
2、新課程培訓走過場,思想理念轉不過來。
新課程改革開展以來,三套新版初中語文教材全部出版完畢,并恰好使用了一輪。實踐證明,全新的教材必然有全新的教法,而全新的教法又必須建立在新課程理念之上。語文新課程提出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育學生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的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進行寫作。
3、教師對作文教學缺乏熱情。
學生的作文水平不是一年半載能夠提高的,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需要教師不斷的艱辛的勞動,我們可以粗略地估計一下,批閱一篇作文用30分鐘,批閱60篇要用30小時,如果用一周批閱完兩個班的作文的話,每天要連續工作10小時以上。雖然工作量大了點,但我們應該知難而上。為了學生的成長,這是我們分內的事。
四、對作文教學的反思。
(一)尊重學生的思想感情
讓學生成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應該成為作文教學的根本。
教師應該給學生作文以思想個性和感情自由。“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和信任,而且在這個基礎上的“教育”應是教師對學生的人格感染、情感熏陶和思想引導,而非空洞的說教。
教師要解除學生作文的種種心理束縛,告訴他們:“真實”是作文的生命,作文就是“我手寫我口”,同時,教師更要具備一種寬容的民主胸襟:對學生的作文積極向上、體現時代主旋律的思想感情,當然要熱情鼓勵并大力提倡;而對學生作文中流露出來的一些幼稚的想法,甚至消極的情緒,也應當予以理解、尊重和疏導。所有“真實的消極”都比任何“虛假的積極”珍貴。當你不能容忍學生作文中的任何“灰色”時,你便把學生的真誠永遠拒之門外了。對于成長中的 5
學生出現一些糊涂的認識是正常的真實的,相反,如果學生作文中全是清一色的“正確思想”、“健康感情”那才是反常的、虛假的。
(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除了關注學生生活、感受生活,在具體的寫作訓練中,我們還可以從三個方面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1、盡可能把寫作變成學生的生活需要。
如果學生為作文而作文,那么,他很難對寫作產生真正的興趣。只有當他覺得寫作不是老師的要求而是自己的需要時,這樣的寫作才會真正寫好。訓練記敘文,可以請學生們把班上的某個有個性的同學或某次有趣的活動寫成文章給爸爸媽媽看;訓練說明文,可以讓學生寫《主題班會設計方案》,并進行征文比賽;訓練議論文,可以請同學們就語文教學的改革談自己的看法,或者就各種社會問題發表意見??平時更可以結合一些特殊的日子或一些活動,盡可能地讓學生在實用中寫作。
2、盡可能為學生作文提供發表的機會。
幾乎每一個人都有發表欲,這是一個很正常的心理。就像我們說話總希望有人聽一樣,我們寫的文章也總希望有盡可能多的人讀到。但是,現在學生的作文往往只有語文老師這一個讀者,這就好比一演說家在滔滔不絕地演說時,下面只有一個聽眾,學生的寫作興趣如何談起?相反,如果學生意識到他的作文有許多讀者,那么他的寫作積極性會更高,而且寫作態度也會更認真。
3、讓學生寫作形式多樣化。
只有作文的寫作,學生是很難有興趣的,寫作形式的多樣化,實際體現了學生思想感情表達方式和途徑的多樣化,而且,在這多樣化的寫作中,學生往往不知不覺地將作文與自己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因此,我們學生不拘一格地寫作,隨心所欲地表達。常見的寫作形式有:課堂作文、日記、隨筆、班級日報、讀書筆記、小論文、劇本、小說、詩歌、自編廣告詞??
(三)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對于農村學生,基礎差,底子薄,我們應大力倡導,要將課文中汲取的寫作技巧創造性的運用到自己寫作中去。如果學生老是跟在名篇后模仿,就永遠學不會作文。為此,特強調以下幾點:
(1)立意要新,就是要在忠于生活和自己心靈的基礎上,勇于沖破陳舊的思維模式,寫出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
(2)題材要新,就是引導學生留心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普通的但又能反映社會本質和社會意義的一些素材。
(3)語言要新,就是摒棄作文中公式化的描寫、雷同的形容、陳舊的比喻等 6
等,而代之以樸實、新鮮而富有生活氣息的言語。要鼓勵學生沖破思想牢籠,勇于展示個性。
(四)增加學生閱讀量,積累寫作素材。
閱讀本身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閱讀有三個好處:一是通過閱讀他人的文章,感受他人的語言美、結構美、文風美、心靈美,只有感受了美,才有占有美的欲望,創造美的沖動,才會大大提高寫作興趣,提高寫作的自主性。二是通過閱讀他人的文章,學習他人的寫作經驗,豐富語言詞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三是可以通過閱讀學到許多現成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知識檔次。
呂叔湘先生說過:“學習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課外閱讀。”古今中外的名人、學者都得益于對書籍的大量閱讀。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及早引領學生走進豐富的閱讀世界,讓他們博覽群書,開拓視野,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五)排除學生的畏難情緒,加大寫作量。
在農村,學生普遍不善于交流,許多學生課堂提問臉紅,不說話。這樣的學生最怕別人說他這不行那不行,當教師的要多鼓勵,即使沒有進步也要說一聲“你不錯嘛,好好努力吧!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要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一定要讓學生寫日記,寫周記,有意地去觀察身邊的人、事、物,養成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的好習慣。
新課程標準要求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萬字,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對這一要求,語文老師應不折不扣地落實到底。在沒有形成興趣之時,逼著寫,逼著學應該是個可取的辦法。
(六)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積極性,增強教師的責任感。 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在每次的評比中,為什么校與校之間、班與班之間差距那么大?我認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責任心。因此應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培訓質量,尤其應該重視校本培訓,讓教師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 ,真正讓教與學結合起來,培養教師終生學習的良好習慣。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習型教師,研究型教師,奉獻型教師。學校應加大作文教學的獎勵力度,鼓勵老師發表文章,鼓勵學生發表文章,堅持長期不懈辦校刊,為學生提高表現自我的平臺。教師要與學生打成一片,走進學生中間,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為學生解疑釋難。
學校的關鍵在領導。在每次的作文檢查中,總是存在著大量的問題,有時候領導礙于情面,沒有直接指出,造成老師得過且過的局面,給今后的工作造成困難。而當教師的,也缺少聽取他人意見的謙虛態度,工作不甚努力,見了利益搶,碰到工作躲。因此抓師德建設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總而言之,興趣是成功的金鑰匙。“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循循善誘,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多閱讀,多思考,多練筆,就一定能培養出學生對作文的濃厚興趣,激起寫作興趣的浪花,成為寫作的“弄潮兒”。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年7月。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陜西師范大學雜志社。20xx。2(下旬)
3、《語文教學論》。李景陽主編。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年12月第二版。
反思的作文 篇8
不管老教材,還是新教材,在寫作方面份量都重,同時一篇文章就能反映出一個學生的文化素養與基本寫作功底,因此,作文水平高低,它制約著一個學生語文成績的高低成敗,也影響著其它文字學科的學習。
我認為作文的精批細改,固然重要,但多寫作顯得更重要。因為長期的寫作訓練將使學生功到自然成,很多知識,會迎刃而解,無師自通,同時對理解力的提高也有相當大的幫助,作文的精批細改只能使學生們就其中一個主題,體裁的文章技巧略知一、二,但語文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與生活聯系緊密,每個側面都打上了語文的烙印,同時加上我們學校的學生人數多,基礎不扎實,純粹*精批細改很難讓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對此多寫作文往往更有實效,正俗話所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更強調了多進行寫作往往使寫作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我曾問過沙河中學的張均堯主任,他在那樣忙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每周一篇作文,也是他所教的語文能在同類學校出類拔萃的原因之一。
作文訓練除了多寫,適當的鼓勵、暗示,讓學生感受到他的進步,比精批細改更能讓學生產生前進的動力,特別是每次作文評講后將優秀作文張貼于學習園地,更能讓學生們產生一種成就感、優越感,同時對稍差的學生發現他作文的閃光點予以表揚,效力非同尋常。
反思的作文 篇9
畢淑敏的《請為你的夸獎道歉》,耐人尋味,也令人震驚。文中談到北歐一教授要求中國學者向她女兒道歉的事情,教授認為中國學者的夸獎傷害了她的女兒:“你是因為她的漂亮而夸獎她,而漂亮不是她的功勞,這取決于我和她父親的遺傳基因,與她個人基本上沒有關系。你夸獎了她,孩子很小,不會分辨,她就會認為這是她的本領。而且一旦認為天生的美麗是值得驕傲的資本,她就會看不起長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而且,你未經她的允許就撫摸她的頭,這使她以為一個陌生人可以隨意撫摸她的身體而不經她的同意。”
中國學者對教授女兒的夸獎和喜愛,反而惹得教授不高興,仔細想想,我們不能不反思我們的夸獎,反思我們的賞識教育。
反思一:我們賞識的是什么?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許多與生俱來的特質,比如相貌、氣力、智商等,許多的家長和親戚朋友總喜歡夸獎孩子聰明、漂亮,正如中國學者對教授女兒的夸獎一樣,這樣的表揚、賞識對孩子是極為不利的,因為孩子多是根據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來發展自己的。從教授的話語中,我們感到賞識應該著眼于受表揚者個人的勞動和努力,著眼于受表揚者今后的發展,否則,就會產生錯誤的導向。
反思二:我們是怎樣賞識的?
有的家長喜歡對孩子講“你比某某好”、“某某不如你”,采取這種與別人比較的表揚方法,容易使孩子形成自以為是、自滿、瞧不起別人等心理,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也有的家長在孩子每做好一件事情后,都要“真乖”、“真好”、“真聰明”的贊揚個不停,其實這種無節制的廉價的表揚,也會使孩子滋生虛榮、自負、驕傲心理。我們的一些教師經過多年的師德教育,漸漸摒棄了“懲罰”手段,開始想方設法去發現、尋找學生的優點給予表揚,有的教師在為學生寫操行評語時挖空心思、搜腸刮肚去尋找最美妙的字眼夸獎和稱贊學生,而在提到學生缺點時,卻總好像陪著一百個小心的樣子,什么“如果……就更好了”,什么“你要是……老師就更喜歡你了”之類,這樣的賞識純屬于走入“誤區”。
正確的賞識,應該做到兩點:(1)要細心地觀察和了解,準確、具體說出孩子的表現與成就,把孩子的良苦用心和艱難努力都看在眼里,然后再夸獎孩子。比如,孩子在寫完作文之后,你通過認真閱讀把孩子在作文選材、立意、表達、結構上所做的努力一一說了出來,愉快自信的笑容就會洋溢在孩子的臉上。(2)賞識表揚要及時。家長、教師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每一點細微的進步,每一個小小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夸獎和鼓勵,讓孩子產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孩子不斷進步。
反思三:怎樣理性看待賞識教育?
毋庸置疑,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鼓勵,離不開老師的表揚。夸獎是一種激勵,激勵比批評的效果要好得多,但也不能走向極端。反思我們的工作,也會發現由于不適當的表揚留下的后遺癥,比如備受家長、老師賞識的學生,往往經不起批評,心理承受能力差。這是為什么?實際上就是家長、教師濫用表揚給“寵”的!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家庭與學校應密切配合,達成一致,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徹底摒棄“棍棒底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的“懲罰”教育,積極地進行賞識教育,最大限度的促進孩子的成長,同時也要努力避免不恰當的“表揚”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反思的作文】相關文章:
反思作文01-22
反思的作文12-30
反思的作文11-06
反思的作文12-29
作文反思11-28
作文:反思11-02
反思再反思作文600字01-05
月考反思作文:在反思中進取07-30
期中反思作文:期中考反思04-09
在假期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作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