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許昌三國文化征文
三國文化像春雨浸潤著古魏都的土地,讓許昌處處散發著古韻的幽香。小編收集了2017年最新許昌三國文化征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許昌三國文化
一段歷史,一種文明,總可以追尋出一些起源,一個發源地。而三國文化中 —— 劉備、曹操、孫權這三位重要的人物里,由于民間諸多樸素、美好的傳說,加之羅貫中筆下的演義,劉備已然是最受人們同情,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
今天,在這條路上,一座小城中最普通的農田包圍的路上,我們一行人正將三國文化踩得更實、更真切。盡管涿州這個地方遠離四川,但它卻又與“蜀鄉”有太大的聯系。一提到“蜀”,人們最多是想到 —— 四川、蜀國、劉關張。是的,這里是劉備的家鄉,是張飛世居的土地,是關羽遇到兩位英才的地方。這里更是他們結義之地,三國文化的發源地。“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的故事想必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當年,劉關張結義于涿郡桃園,招募五百鄉勇,又妙遇張世平,蘇雙這樣的大商,贈與良馬、繽鐵、金銀,而后投奔劉焉,艱苦創業。憑著“初出便將威力展”的勇氣和才智,逐漸興旺。見徐庶,遇水鏡,得諸葛等等,勵精圖治,成就了一番事業。雖然劉備匡扶漢室的心愿未了遺恨而去;關羽敗走麥城;張飛則是伐吳未克身先死,身在閬中,頭在云陽。但他們留給后世的,卻依然是忠心,勇毅。
就這樣思索著,不知不覺間三義宮的形象竟展現在了我的眼前。三位義士的廟宇,顯得那樣古樸,寧靜。可能由于心中的敬畏,這廟宇竟也顯得雄壯了一些。不大的廣場上,一尊后人為他們修筑的忠義鼎正對于廟門,只此這些——總之,一片祥和,一片的與世無爭。再向鼎前面看去,同樣正對廟門的是一條農田間的阡陌,人、田、廟三者和諧在了一起。這一座廟宇也好,宮殿也好,已是這里農人生活的一部分了。不知修建者為何把廟建在這里,或許這與樓桑的華蓋有關,或許這是劉關張三人曾走過的地方,如果真是這樣,我們便是將他們走過的地方再次依依踏實與重溫。腳步中不僅有方位的變化,更有紙片的文化的遺影。這廟宇是這樣古樸,就像它正對的農田一樣,它也與小城現有的.一些文化相符合。它的氣息與這里的人們,與這座小城的呼吸融為一體,盡管這里沒有三位英雄的遺體,卻遺留了他們的英魂。
不論怎樣,一向憂國憂民從民間底層走出的漢昭烈帝,見到這一幅景象也該安息了吧!他生前沒有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沒有讓他的子民真正過上沒有征戰的生活,而現在他的家鄉已經和平繁榮,祥和安定,他已應安息了。他同自己的二位兄弟,向著那些正在農田里勞作的農人們,又會想些什么呢?
第二篇:許昌三國文化
作為一個青少年,我們需要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特別是作為今天21世紀新一代的青年,我們擁有著更多的歷史責任。《三國演義》是一部廣為人知的名著,其中有一點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那就是“義”,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結拜,擁有的是兄弟情義,他們發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效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下共戮!”
是啊!“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多么豪壯,于是今人便效仿,的確,其誓言中表達著濃厚的兄弟情義,也委實使劉、關、張成就了一番霸業,可也正因此誓,才是張飛和劉備都死于心中所郁之中呀!此謂,成也在義,敗也在義焉!但是,作為我們如今的青年,決不能依然停留在那種“同生共死”的豪邁氣概上,即使我們的兄弟不幸先去,我們也不能為遵守諾言而輕視自己的生命。生命是最寶貴的東西。如今的我們應是你走了,我會更好的活,為了我們曾經共同的誓言。我們要的是那種共同向上的誓言,而不是那種使我們走彎路的誓言。試想如果我們都講義氣,那豈不是一個兄弟死了,要用生前許多兄弟來賠命,否則就是違背誓言之罪,那也太荒謬了。
所以,我們是要講情義,但并不是那種為你上刀山、下火海的情義,也不是與你同生共死的.情義,而是那種死守著我們的目標理想前進,永不退縮的情義。
21世紀的青少年應該是講情義的,是為祖國的富強而一起建設美好未來的情義,為國家獨立而衛守邊疆的情義,為心中的理想而奮斗不息的情義。
第三篇:許昌三國文化
相信同學們都知道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吧,這部書以七分實三分虛的內容結構,以高度的藝術性展現了波瀾壯闊的三國歷史而蜚聲中外。但同學們是否知道,在這部120回的小說中,就有51回的內容與我們許昌有關,有172處涉及許昌。
由此可見,在三國文化中,我們許昌占據著怎樣的位置。另外,據中國三國文化研究會公布的有關數據顯示,在為數不多的三國歷史古跡中,我們許昌占80多處,如此多的歷史遺跡是其他任何地方都無法比擬的。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位于許昌市區的春秋樓、灞陵橋、曹丞相府等,位于許昌縣境內的射鹿臺、漢魏古都遺址公園、毓秀臺、漢張公(張飛)祠、華佗墓等,位于襄城縣境內的曹操練兵臺、曹操割發代首處等,位于鄢陵縣境內的曹操議事臺、曹彰墓等。這些古跡因其分布廣,真跡多,保存好,品位高而備受海內外熱衷三國文化人士的青睞。
“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這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郭沫若在了解了許昌的三國文化之后作出的感慨。一代偉人毛澤東年輕時經過許昌,特地步行到許昌漢魏故城遺址憑吊懷古,并寫下著名的《過魏都》一詩。
現如今,我們漫步在許昌市區的大街小巷,到處都能感受到農厚的三國文化氣息。以三國文化為主題的'路名,店名,學校名,游園名等隨處可見。比如建安大道、華佗路、灞陵路、魏文路、魏武路、毓秀路、議臺路、屯田路、春秋廣場、魏武游園、運糧游園、三國大酒店、桃園大酒店、銅雀臺大酒店、思故臺市場、建安中學、灞陵高中、華佗醫院等等。
在農村,也有很多鄉(鎮)名、村名就是三國時期留下來的,比如陳曹鄉,望田鄉,榆林鄉,張潘鄉,郭連鄉,碾上村,屯里,槍桿劉等。真是繁若晨星,不勝枚舉。
三國文化像春雨浸潤著古魏都的土地,讓許昌處處散發著古韻的幽香。
同學們,你們了解我們身邊的這些古文化的淵源嗎,你們有興趣和我一起探尋三國在許昌的蹤跡嗎?那以后,我就在《……》欄目中和大家一起探討吧!
【最新許昌三國文化征文】相關文章:
最新許昌三國文化征文03-19
許昌三國文化征文(最新)08-15
2015許昌三國文化征文精選08-15
2017許昌三國文化征文作文03-27
2017年許昌三國文化征文精選03-19
2016許昌三國文化征文1200字08-15
2017年許昌三國文化征文范文03-19
2015許昌三國文化征文選登08-15
2015許昌三國文化征文800字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