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送子圖》觀后感范文
中國的藝術永遠超越我們人類的思想,《天王送子圖》又名《釋迦降生圖》,吳道子的《天王送子圖》,是他的代表作,遺存的是宋人李公麟的臨摹本,乃吳道子根據佛典《瑞應本起經》描繪佛祖釋迦牟尼降生為悉達王子后,其父凈飯王和摩耶夫人抱著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廟時諸神向他禮拜的故事。《天王送子圖》這幅畫反映了吳道子的基本畫風,他打破了長期以來歷代沿襲顧愷之的那種游絲線描法。
吳道子開創蘭葉描,用筆講究起伏變化,和內在的精神力量。他在創作的時候,處于一種高度興奮與緊張狀態,很有點表現主義的味道。
此作圖寫異域故事,而畫中的人、鬼神、獸等卻完全加以中國化、道教化,當是佛教與中國本土變化至唐日趨融合之勢所致。此圖意象繁富,以釋迦降生為中心,天地諸界情狀歷歷在目,技藝高超,想象奇特,令人神馳目眩。圖中天王按膝端坐,怒視奔來的神獸,一個衛士拼命牽住獸的韁索,另一衛士拔劍相向,共同將其制服。天王背后,侍女磨墨、女臣持笏秉筆,記載這一大事。這是一部分內容。凈飯王抱持圣嬰,穩步前行。王后拱手相隨,侍者肩扇在后,這是又一部分內容。就這兩部分來看,激烈與平和,怪異與常態,天上與人間,高貴與卑微,疏與密,動與靜,喜與怒,愛與恨,構成比照映襯又處處交融相合。天女捧爐、鬼怪玩蛇、神獸伏拜的`另一部分內容,則將故事的發展表現出了層次,通過外物的映襯將主要人物的內在心態很好地表現出來。畫卷中人物神情動作、鬼怪、神龍、獅象等都描繪得極富神韻,略具夸張意味的造型更顯出作者“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藝術追求和藝術趣味。
此圖技法首重線條和用筆,筆勢夭矯,行于所當行,止于所當止,故線條流轉隨心,輕重頓挫合于節奏,以動勢表現生氣,具有“疏體”畫的特性,是典型的“吳家樣”。《天王送子圖》構思獨到,氣勢磅礴,功力深厚,物象紛繁,給日后的宗教題材繪畫尤其是佛道壁畫帶來深刻的影響。吳道子壁畫原作已不可見,現存紙本是后人的摹本,形神俱佳,亦頗可觀。
觀看了《天王送子圖》之后,心里油然升起一股無法描述的感覺。突然想到了之前黃老師要求我們練習畫白描人物的任務,其圖像就是《天王送子圖》,然而面前的這幅《天王送子圖》正是課堂中我們將要臨摹的對象。看!這是一個怎樣的長卷,橫338厘米,縱35.5厘米,我第一次這樣近距離的接觸這幅讓我興趣燃燒的長卷,我心里暗自決定,一定要以吳道子作為榜樣,學習他的筆風,把這幅《天王送子圖》畫的栩栩如生,如同最初故事情節中所體會出的人物形象一樣如妙如俏。為了不辜負黃老師對我們的期望。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用了長達三周的時間把《天王送子圖》畫完了。通過了對《天王送子圖》的學習和欣賞,同時在畫《天王送子圖》的過程中,我就好像感覺自己身在《天王送子圖》的故事情節中,我在慢慢去琢磨每個人的神態和周圍事物的發生。
在畫《天王送子圖》的時候,我同樣被吳道子的這種筆勢夭矯,行于所當行,止于所當止的韻律所吸引,觀賞《天王送子圖》和自己動手去畫《天王送子圖》這讓我開闊了視野,同時讓我張開了理想的翅膀在藝術的世界里翱翔。也使我對傳統中國畫得到了深刻的了解。然而,由于現代名人畫家對中國畫的風格看法不一致,所以都會以不同的眼光來衡量作品的好與不好,提出了很多對各種作品不同的評價。我相信我們的中國藝術會得到傳承和創新,使我們的中國藝術文化發揚光大。我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的夢想飛翔!
【《天王送子圖》觀后感】相關文章:
大耳朵圖圖觀后感06-23
大耳朵圖圖觀后感07-16
父母送子女的婚禮賀詞04-06
影片《狄仁杰之四大天王》觀后感01-05
《圖斑》觀后感08-29
《圖斑》觀后感01-09
天王初三作文08-23
天王劉德華的勵志故事07-16
料理天王老媽作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