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黃土地觀后感范文(精選8篇)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黃土地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黃土地觀后感 1
《黃土地》從抗戰初期的一個八路軍文藝工作者顧青來到陜北收集民歌開始展開,講述了這個具有革命的覺悟和心態的人慢慢融入翠巧一家的生活,并給翠巧一家帶來的沖擊和改變的故事。
整個影片中最主要的有四個人物,顧青,翠巧,憨憨(翠巧的弟弟),還有翠巧的父親。而我認為這四個人就代表四種不同類型的人。首先顧青代表的是接受的新思想,很大程度上突破的思想束縛的人;其次,翠巧代表的是剛接受心思想的沖擊,產生極大震撼,卻也愿意積極接受改變,融入新社會的人;第三,憨憨代表的是游離于新思想和舊社會之間,無所適從的人;最后,翠巧爹則代表的是受封建束縛荼毒太深,以至于難以自拔,甚至主動去維護封建陋習的一類人。而影片中的鄉親們也大多和翠巧的父親一樣,綿延幾千年的祖先文化中的陋習在他們心目中根深蒂固。例如影片開始的婚宴,一個年僅十一、二歲的女娃卻就要結婚,然而參加婚宴的鄉親們卻沉浸在一片歡樂中,這是一種對當時愚昧農民含蓄的諷刺?
影片之中很為精彩的是新思想與舊思想的“對決”,這種對決主要體現在顧青和翠巧爹的身上。最開始,顧青來到陜北高原后住在翠巧家,就在他到的當晚,想起白天的童婚,他談到的在延安的婦女已經婚姻自主,開創新生活的事,然而得到的卻是翠巧爹的長久沉默,沉默后的回答卻是對所謂“婚姻自主”的抨擊,翠巧爹還是認為婚姻大事,應該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由女人自己決定不就亂套了嗎?這是第一次對決,明顯的反映了當時的新思想對于遙遠的陜北人民來說是陌生的,他們還難以接受,在排斥新思想的同時還極力維護封建習俗。后來,顧青再收集民歌時也幫著翠巧一家勞作,看到翠巧爹將稀飯灑向黃土地,顧青驚訝的問,人都沒有吃的,為什么還要將米粒灑向黃土地?翠巧爹的回答是黃土地養育了我們,這米粒是用來祭祀黃土地,用來祈禱上天賜予足夠的糧食的。可見,已經到了20世紀,國際上已經風云變幻,科技已經在當時變成第一生產力了,但是在中國的社會底層,在遙遠的陜北高原,卻仍然有靠天吃飯,相信有神明,將自己的希望寄托于上天的想法。這也預示著一場徹底革命即將到來,同時暗示了這場巨大革命的必要性。這兩次比較明顯的對決揭露了當時中國社會的特點與現狀,也深刻顯示了影片具有的寫實性。電影是一種敘事藝術在此種對決中也得到很好彰顯,其敘事意義也是引起人們深刻反思的。
另外,影片通過敘述一些矛盾來更好揭示主題。在這個遙遠的陜北黃土高原,有許許多多的`矛盾。首先就是影片中多次出現的黃河,翠翠一家以及整個陜北高原的人都和黃河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人、牲畜、黃土地都要仰仗黃河水生存,可以說是黃河水養育了黃河邊的人,但是最后翠巧乘著小舟去找顧青時卻是淹沒在黃河水中的,“成也黃河,敗也黃河”!其次,可以在那一片黃土上艱難生存下來的人可以說是超乎尋常的勇敢堅毅的,可是仍然是這一群勇敢的人,他們最終還是抵不過大自然的考驗,仍然是需要通過六月祈雨來渴望得到上蒼的憐憫,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本身就是一種諷刺。是否又象征著民族的劣根性以及農民的命運的艱難曲折?通過這一系列的講述,既凸顯出這許多的矛盾,更好的揭示了對民族和人民命運的思考,反應創作者對在當時特定時代的國家和人民的關懷。
整個影片中,新的思潮產生的反響也是顯而易見的。這種反響很好的體現在翠巧和憨憨身上。翠巧是一個勇敢的同封建思想習俗斗爭的姑娘,在剛聽到延安的姑娘可以自己追求婚姻幸福時,她就透露出極大的興趣,后來漸漸的她跟著學共產黨的歌,也想成為“公家人”,甚至不惜在結婚當天勇敢逃婚,獨自去追尋顧青,希望成為一個新時代的女性。而憨憨呢,他從最開始的排斥顧青,膽怯,不開口說話,不愿意敞開心扉,到后來逐漸接受顧青這個大哥哥,并也開口大膽唱共產黨的歌!他們兩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新的思想的影響,這說明農民也是有覺悟的,說明實踐的可實施性。這種反響透漏出莫大的積極意義,是對追求進步的莫大鼓舞。影片敘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這時共產黨尚未奪取革命的勝利,影片反映的是當時共產黨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心,以及中國共產黨在艱苦的時代對解放民眾的拼搏和努力。對今日也是有很大的啟發和振奮意義的。
但是,產生了反響并不意味著斗爭是件簡單的事情,相反,這種斗爭充滿了艱巨性,我們也可以從影片中找到相關提示。首先,翠巧是一個用于接受新思想的人,這是一種很大的勝利,可是翠巧最終卻被黃河淹沒;而憨憨是一個初具啟蒙意識的人,這種意識只是些微萌芽,遠不能和他頭腦中的舊思想抵抗,影片最終,憨憨看到了顧青,奮力向顧青跑來,但是這種方向是與所有那些鄉親相反的,憨憨拼盡全力,卻仍然湮沒于人群。這兩個人,最終都沒有達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很深刻揭示了革命的艱巨性。帶來這種艱巨的,有整個“吃人”的社會,還有這個社會的瘋狂、腐朽的人。畢竟,以翠巧爹為代表的人是整個村子的人,是大部分人,要他們這些人的改變還是很緩慢艱難的。然而,就是這種暗示斗爭艱巨性的方法卻沒有讓人產生對追求進步的氣餒。我們不要忘了,影片記錄的是過去,而影片是在取得勝利后的新時代制作播放的。這種敘事方式,在記錄斗爭艱巨性的同時,變相凸顯了革命的偉大,謳歌了共產黨的努力與奮斗,贊美了共產黨帶來的希望與勝利。這種手法近似文章寫作時的“春秋筆法”,比正面言志要深刻成功的多。
從影片的藝術手法來看,影片在音樂、畫面、色彩等方面也是十分優秀的。先說整個影片的音樂,《黃土地》基本上是由陜北民歌貫穿著的,其中的主題曲也帶著濃濃的陜北意味兒。這種由陜北人民在勞動中創作并傳唱的歌曲與其他歌曲不同,它產生于黃土文化氛圍之中,似乎不受歌詞和限制,具有很大的一種隨意性。這部影片展現給了中國人乃至世界人一種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傳播中國傳統民間文化這個方面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再說畫面和色彩,整個電影的畫面不能說是輕松活潑的,可以說是有一點沉重的,大片大片的黃土的,奔騰喧囂的滾滾黃沙,都有一種歷史的凝重感,給整個故事奠定背景基礎。色彩方面,電影以一種有一點夕陽紅和接近日暮黑的色彩為主,里面的人物也多著黑灰色的服裝,當然,穿著亮麗的紅色的翠巧自然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她就像是“黑云壓城”下的一抹絢麗的希望。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陳凱歌用一種非常獨特卻又合適的藝術手法,將其“藝術特性全面綜合。敘事性和表意性、逼真性和假定性、造型性和節奏型、運動性和靜止性、寫實性和抒情性等藝術性質顯而易見地在電影文本中得到具體、全面的化合”。《黃土地》理所當然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值得借鑒的是,整部影片的畫面與拍攝背景是十分真實而獨特的。這部影片的畫面很有很多是大片大片的大地,這種與天空比例十分不協調的質感,給陳凱歌影片的成功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拍攝方式,陳凱歌用這種自成一家卻又十分契合所要表達情感的方式,使影片獲得莫大的成功。影片在1985年獲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同年獲第七屆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這都是觀眾對其成功的認可。再說拍攝背景,陳凱歌以真實的陜北黃土高原,真實的陜北農民,真實的陜北習俗來講述了這個故事,影片除了情節加工意外,其它基本保持它的純天然性。
最后,回到整部影片的主題來說,就像是我的標題所提到的一樣,這時一場掙脫藩籬的抗爭,是一場“無聲”的硝煙。“掙脫藩籬”指的是翠巧的努力,翠巧的勇敢是十分值得欽佩的,這是一種偉大的掙扎,翠巧代表著千千萬萬為革命、為迎接新世界到來而努力的人。之所以說無聲,原因有三。第一是因為這場新舊思想的較量沒有打仗與流血,是無聲的。第二則是許多人尚未意識到有這么一場戰爭,尚未從中獲得真正的改變,新的思想并未給使他們覺悟,這是無聲無息的,也間接說明革命的困難。第三,翠巧的死所產生的一種沉寂感是無聲的,也許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一場革命的硝煙正在接近......
陳凱歌這部電影,對許多矯揉造作的、虛假構造的影片來說又是一大借鑒與反思,當今的導演也許會禁不住自省一下。影片所表達的令人振奮的主題告誡現在許多導演應該保持導演所應有的良心,多拍一些令人振奮的的影視作品,而不是庸俗的“藝術品”。陳凱歌拍攝采用真人真物真地方的拍攝方式肯定會有很多困難,但這并沒有讓他對這部影片有一絲的松懈,他對這部影片的嚴格把關也告訴我們“態度決定一切”。現今的許多導演,也應該好好反省一下了,也應該保有一個導演在影視界的良心。現階段中國從事電影工作的人,應該多從獲得成功的好的電影制作人的身上學習借鑒,是電影真正的成為一門藝術。
黃土地觀后感 2
頭頂一片天,腳踩一方地,雄偉的黃河之水孕育了無數中華兒女的英魂。在這片沉默著的黃土地上,中國共產黨在此誕生,在此成長,帶領著人們走向著光明的未來,引領著時代的潮流。導演黃建新聯合張藝謀讓這片富于變化的土地以最熱烈的方式展現出來,定格一幅幅動人心弦的畫面。其中光的運用,色彩的搭配以及鏡頭語言的使用更是讓影片增加了不少亮點。
光的運用是影片最獨具特色之處。影片中的光以溫暖沉穩的土黃色為主基調,既有一定的統一性也傳遞著無數的感情元素。傳統的黃,一般代表著金錢,權利,富貴,大氣等等寓意,而《黃土地》當中的黃,代表著黃土地和黃土地上養育著的人們,而這種土黃色,不僅給人深沉寬容的厚重感,也隱藏著讓人沉重壓抑的窒息感。去過黃土高原的人或許都知道當太陽光照在黃土地上時,鏡頭中所顯現的光是一種類似于美國西部片的淺黃色,而在鏡頭中這種光往往給人以煩躁而且粗獷的感覺,但是陜北的黃土地上養育了我們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更是黨的搖籃,它既是貧瘠的,也透著如母親般溫暖,給人以力量和希望。張藝謀更是抓住了這一點,將《黃土地》中的光線拍出了一種溫暖沉重感,即使是影片剛開始時顧青剛到窯洞的那場戲,也給人一種暖色光,而不是冷光,因為這些人物之間的關系并不存在冷漠的一面,只是暫時不熟悉而已。在《黃土地》中使用高反差照明的低調光將窯洞內顯得暗而深,如同封建思想一般壓抑,而且在布光上也多采用了非標準不光技巧,把窯洞內的陰暗與窯洞外的強光形成對比,翠巧坐在門前做鞋子等顧青回來時的畫面就用了剪影布光。
色彩是影視畫面的重要組成部分,色彩的運用更加使影片的情感表達出來。《黃土地》中除了以土黃色暖光之外,也著重運用了白,黑,紅這三種色彩。黑色,既是陜北的農民的服飾,也是陜北農民的性子。陜北的老漢正如這黑色的棉襖一樣穩重,不愛說話,不愛動,像一個樹墩似的坐在炕上,默默地抽煙,喝水,不講說話也不吭聲。同時黑色也表現著痛苦恐懼與絕望,黑暗的窯洞內父親高大的黑色身影,將翠巧那嬌小的身體壓抑在身下,這是一種無助,更是一種翻不了身的絕望。白色,既是天空中那充滿著無限希望的光明,也是陜北人民純潔的心靈,白色的羊肚毛巾,正如純潔的心靈一樣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是憨憨陪著顧青放羊時那純潔清脆的笑聲,是翠巧送別顧青時那最后一首嘹亮的歌聲。紅色,即表現著封閉落后買賣性質婚姻的'悲劇色彩,也是新一代青年蓬勃的朝氣和探索自我拯救道路的決心,在《黃土地》中紅色反復出現:紅轎簾,紅蓋頭,紅門簾,迎親婆娘的紅繡鞋,百褶紅裙,馬頭上的紅花,嗩吶上的紅綢等等。這里給觀眾的婚禮場面的熱鬧。但是當看到翠巧看紅門簾和窮漢唱小曲時的神情,不覺能感受到這紅色的喜悅中夾雜著一絲絲說不出的辛酸和惆悵,這里的紅色既是一種熱烈,更是一種痛苦。
大多數的電影都應該是表現運動的,但是《黃土地》中的鏡頭主要是以靜為主,這是對于傳統的打破。也是一種大膽的創新。黃建新在《黃土地》中的靜似乎也恰如其分的表現出了陜北黃土地的韻味和風貌,將那歷史的時代感表現的淋漓盡致。鏡頭的不動是對那個時代環境氛圍最真實,最有利的表現。而且攝像機不動也表現了陜北的實際風土地貌。陜北的黃土高原是一望無際的平坦土地,像一塊巨大的土,穩穩的坐落在此。鏡頭一直未動,這是一種解釋一種土地的深厚博大以及土地和人的關系,顧青遠遠的走來,又漸漸地隱入土地當中,這是人與土地一種血肉相連的關系,人被這塊土地孕育出來,又投入它的懷抱中去。這不動的鏡頭正如陜北人的生活一樣,日復一日緩慢而又平穩。中華民族就這樣走過了漫長的路。當然影片中靜中有動。在《黃土地》中求雨和打腰鼓的場面運動幅度很大,這既是一種靈魂與感官的沖擊,也是對于黃土地上人們那爆發的力量,就像這鼓聲一樣,一旦掌握自己的命運,就會迸發出移山填海的力量。
天之廣闊,地之沉厚,黃河之水一瀉千里,這是民族的自強不息,也是人生命運的強悍和脆弱。導演黃建新和攝影張藝謀僅僅用了土地,人,黃河,窯洞,天空就將黃土高原上那無盡的力量和無限的深沉表現了出來,傳達到全世界。不僅是對黃土高原的贊美,對黃河的贊美,其中更強的表達了對中國共產黨的偉大贊歌。
黃土地觀后感 3
該電影于1985年在加拿大首映。由中國第五代導演陳凱歌所導演。類型為劇情。主演:王學圻、劉強等人。攝影:張藝謀。片長89分鐘。色彩:彩色。
陜北黃土高原一條貧脊的溝壑里,鼓樂聲聲。這里,正在舉行一場千百年來毫無變化的傳統婚禮。下鄉采集民歌的八路軍文藝工作者顧青也來到這里。他見到:新娘,竟是個十二、三歲的女娃。然而,貧困、愚昧的莊稼人都沉浸在難得的歡樂之中。他在翠巧家住,顧青從白天所見的童婚,談到延安婦女婚姻自主,翻身做了主人的新生活。雖然這些話在老漢身上沒有什么積極的反響,卻使翠巧心中漾起了波瀾。最后翠巧逃婚。
天高地闊、氣勢磅礴的黃土地,濁浪滾滾的黃河,鼓樂齊鳴的迎親隊伍,150人組成的腰鼓陣,烈日炎炎下的求雨場面等眾多中國象征和風俗民風的描寫,比如陜北民歌,加上人物命運的壓抑悲愴,使影片集敘事、象征、隱喻于一身,在土地、民俗與人物命運之間反思了中國文化和傳統的民族特性。影片表現了陜西高原古樸、蒼涼、深厚的民風,以及創作者對農民的思考與關注。影片大部分場景運用高反差照明的低調光,背景暗而深。如在顧青走的前晚,翠巧爹唱歌的.場景,窯洞內油燈的火光十分微弱,正好照亮翠巧爹的臉,這樣就看清了他臉上如枯樹藤蔓的皺紋,一張典型的黃土地人的臉。此外、影片善于運用廣角鏡頭,使用大景深手法,使得視線開闊。如開頭及片中幾個轉換場景都始終使用盡可能大的景深來映現景物,表現了黃土地的空曠與遼遠。影片除了表現出“父權社會”,“包辦婚姻”以及對國民性的簡單批判外、殺死夢想的,根本上,正是養育你的黃土地。溫暖而貧瘠的黃土地!它養育你,賜福你;它也禁錮你,殺死你。這里面有一種無可奈何的宿命式的深層悲哀。
黃土地觀后感 4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器晚成”,陳凱歌以老子之言解釋“深谷回聲”,即《黃土地》的原名。與陳凱歌唯一一次合作并在本片中擔任攝影的張藝謀,充分的將這一片無垠的黃土地充滿畫面之中,孕育這一方陜西人民的黃土地。娶親的隊伍被包裹在養育他們的黃土地中,他們是渺小的,無邊無際到每個人都走不出去,亦是沒有想過走出去。他們沿襲著“規矩”,無論是成親嫁女還是祭天求雨。
影片以一場規規矩矩的婚禮開始,新娘穿著紅襖伴著“然后子,一輩子,和和美美過日子”在未滿十四周歲時嫁了人。相親們參加觀看,沒有歡天喜地的氣氛只有習以為常的無聲。相親們是沉默的,如同自己的故鄉,沿襲著這片土地的風貌,憨厚樸實不多言。在和顧青的打招呼中,他們只有“哦。”“吃。”“喝。”這樣簡單的對話,卻讓我們在不多的臺詞中讀到更多更加深刻的潛臺詞,亦令我們感受到影片的基調是如此,沒有對抗和紛爭,沒有需要打垮的邪惡勢力,只有一貫如此的靜默,可是這沉寂是千百年不破的規矩造就的,我們感受到了沒有展現給我們的,是埋藏在這沉默土地和規矩下波濤洶涌的力求改變思想,如主人公翠巧。
陜西人民話不多,他們依然會表達自己的心聲,那便是本片男主角來到北邊的源頭——民歌。他帶著收集民歌的任務,將民歌改編成朗朗上口的革命之歌,教給戰士軍人們唱鼓舞士氣。同時,他也給翠巧一家帶來了南邊兒的變化——五尺大男動針線,女孩剪了辮子打鬼子,女孩子讀書寫字自主支配婚姻。這些讓女主農家女孩翠巧動了心思,如果媒婆不來和翠巧父親說娃娃親,如果沒有顧青在此時離開,只怕這些只是翠巧作為少女時經歷的小插曲。但是南邊兒的“滿園春色”是管不住的,翠巧再不想認命和人做米面夫妻。然而,她無法做出反抗,阻止她的是一貫對她好的家人,是生她養她的黃土地,所以她只能離開。她讓顧青帶她走,顧青卻說組織有規矩。北邊兒的規矩讓她安于舊生活,南邊兒的規矩讓她不能步入新生活,最后她連夜離開投奔顧青描述過的'組織。然,她的歸宿確是哺乳她的滔滔河水,葬于這片黃土地。
翠巧是一個符號,代表著時代變換交替中必然的犧牲品,犧牲在即將被新生活取代的舊禮教中。現在重新看這部電影,確有時過境遷之感,但是留給觀眾的絕不僅僅是歷史,絕不僅僅是第五代導演的輝煌印記。
時間箭頭讓時間一去不回,而鐘針卻在鐘盤上畫著圓圈,現在總是會和過去相逢,同時昭示著未來。以翠巧的爹為代表的人將生活歸結為命,想沖破預設命運的人,有些如翠巧成為犧牲品,有些如憨子在尊天命的人群中逆流而上,不知多久才能走到顧青身邊。從畫面移開,看看當代世界的周遭人再看看自己,是否依然認命,是否隨波逐流的生存?
黃土地觀后感 5
這是一部關于土地和生存、關于命運和覺醒的電影;也是標志著第五代導演探索影片真正崛起的石破天驚典范之作。
一、天高地闊,黃河遠望
黃土地是一種博大和寬厚,她孕育了華夏文明養育了一方生靈生生不息;黃土地又是一種傳統和束縛,亙古蒼涼貧瘠冷漠逃不掉掙不脫留給我們多少傷痛。
這部電影意在要“以養育了中華民族、產生過燦爛民族文化的陜北高原為基本造型素材,通過人與土地這種自氏族社會以來就存在的古老而又最永恒的關系的展示”,來引出一些“有益的思考”。“黃土地”成為整個影片的核心意象:畫面構圖始終以大面積的黃土為主,溝壑與土塬連綿不絕,山形地貌經歲月的銷蝕,大起大落,高原一片荒涼,沒有一點生命的痕跡。“黃土地”看上去或溫暖、或冷漠、或貧瘠、或深廣,總是傳達出一種特別沉重和壓抑的感覺,在影片中,它的意義已遠不只是單純的故事背景,成了整個民族的人格化的象征體。
而黃河,博大開闊、深沉舒展,它在黃土地上平鋪而去,自由的身姿和安詳的底蘊,使我們想到充滿了力量的民族形象。它沉沉的、靜靜的空自流去,身邊就是無限蒼莽的群山和久旱無雨的土地,它卻不能解救這片為它的到來而閃開身去的廣漠荒野。這又使我們想到數千年歷史的荒涼。
二、厚重悲愴,震撼靈魂
如果說現代的外國經典大片給人的是視聽上的強烈沖擊,那么,毫不夸張地說,《黃土地》給人的是心靈上的巨大震撼!
這不是一部娛樂電影,沒有驚心動魄、緊張刺激或溫馨浪漫、峰回路轉的情節,總之沒有十足的戲劇性,甚至連“波瀾”都沒有。“黃土地”上什么也沒有,沒有愛情,沒有欲望,沒有希望好干凈的一部電影,最后,女主人公也在滾滾黃河中逝去了她的歌聲和身影,“留下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凈”。《黃土地》講述故事的目的,不是以情節的發展和沖突來吸引觀眾,而是為了情緒、情感的抒發尋找背景與依托,人物很少,慎用對白,故事簡單,脈絡清晰。它那昏暗的畫面、單一的線索和平實的情節傳染給觀眾的是一種超越時空的惆悵。
影片中陜北農民在黃土地上默默耕作的身影,顯出一種巨大的韌性和耐力,但土地的凝重也映襯著心靈的閉塞、保守和無奈。電影的故事情節主要是從一個啟蒙者的目光來看這塊古老土地上人民的愚昧落后:搜集民歌的八路軍顧青,喚醒了少女翠巧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但她卻難以抵抗自己作為女性的悲劇命運,她所面對的是養育了她的親人,是那種平靜和溫暖中的愚昧,最終她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了死的代價。黃土地”的象征意義就在于那種沉積在民族文化深處的保守性格和無法掙脫天命的悲劇感。
但是同時,在影片的結尾,我們也看見:顧青在地平線上執著走來,翠巧的弟弟憨憨在求雨的人流中逆向奔跑我們看見,那種長期被壓抑在古老黃土之下的年輕的生命力被喚醒并噴勃而出。
三、電影風格,視覺語言
《黃土地》是陳凱歌執導的第一部電影,而攝影就是張藝謀。影片突破了傳統敘事的規范,強烈地表現了自我意識和審美理想,以詩化的電影語言創作了獨特的視覺風格,以其磅礴的氣勢震撼了整個電影界。陳、張這次唯一的會合,決定了“第五代電影”的奠基。也從會合的那一天起又決定了他們必然的分離,這又導致了后來第五代電影的擴展、分化和嬗變。陳、張之所以成為第五代電影的兩個代表,是緣自他們都深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乳汁。從《黃土地》創作的構思中,就明顯地反映出這種相知和相通。
從《黃土地》開始,第五代們終于擺脫了舊有的敘事模式,用畫面直接與我們對話,而情節是次要的。氣勢磅礴的黃土地,濁浪滾滾的黃河,鼓樂齊鳴的.迎親隊伍,150人組成的腰鼓陣,烈日炎炎下的求雨場面,眾多中國象征和風俗民風的描寫,加上人物命運的壓抑悲愴,使影片集敘事、象征、隱喻于一身,在土地、民俗與人物命運之間反思了中國文化和傳統的民族特性。影片大色塊和色覺強烈的攝影、西北黃土地的民俗以及對中國文化的反思性敘事基調,讓中國電影呈現了另一番不同的風貌,也標志著第五代視野不同與以往中國導演的歷史視角。
影片多處以長鏡頭構劃出一種“大環境小人物”的意境。這種視角轉換中表現的“大”與“小”的差別,將人物在大環境、大時代的命運通過對比表現出來,制造一種視覺與心靈的雙重沖擊。與燈紅酒綠的都市片相比,《黃土地》的鏡頭有些單調,看不到任何多余的畫面,卻包含著深刻、富足的命題。大有響入云天的腰鼓陣,哀吟動地的求雨聲,小有入夜深談,河邊淺唱。長鏡頭,特寫,寬廣,壯闊,一幕幕,極富震懾力:婚禮,熱鬧中的悲涼;腰鼓,似突兀而又那么和諧;求雨,古老的悲壯與嘆息
總有一些影片能夠觸動我們的心靈,《黃土地》就是這樣一張“中國制造”的藝術電影“名牌”。看《黃土地》,忘不了翠巧的那雙眼睛,純凈透明卻有著無盡的欲說還休;忘不了黃土地的信天游,高亢昂揚卻有藏不住的蒼涼與悲戚;忘不了那一片黃土地,縱橫連綿跌宕起伏卻有著驚心的靜謐看《黃土地》,如同欣賞羅中立的油畫《父親》,讀海子的詩:“半尺厚的黃土 /
麥子熟了”,聽崔健那“一無所有”的吼聲我們懷念《黃土地》,懷念這部片子所洋溢著的一種質樸和力量,思考那些深深埋在黃土層深處的更多、更多的東西
黃土地觀后感 6
《黃土地》是我接觸的中國本土電影中比較優秀的代表之一,本來覺得1984的中國電影,沒什么特技效果,沒什么大批資金投入,應該難以認同,但看完后才覺得只要用藝術的心去拍出的電影,絕對比用錢堆出的一堆貌似電影的文化泡沫要好得多。篇幅時間有限,就主要從技術入手吧。
影片中的光的運用很具有代表性,但由于觀看條件的簡陋和部分主關條件的影響(個人所學有限,領悟力一般),就談一點吧。影片大部分場景運用高反差照明的低調光,背景暗而深。如在顧青走的前晚老爹唱歌的場景,窯洞內油燈的火光微弱如豆,正好照亮翠巧爹的臉,這樣就看清了他臉上如枯樹藤蔓的皺紋——一張典型的黃土地人的臉。在布光上也多常采用非標準布光技巧如窯洞內的陰暗對比布光,翠巧坐在門前做鞋子顧青回來的畫面就用了剪影布光,主體黑暗而背景明亮。當然影片也充分利用自然光照進行平調布光,營造影片的真實感和自然化。 色彩是影視畫面的抒情符號,能夠傳遞感情表達情緒。在片中色彩的運用,則是寫意與寫實的完美結合,一方面使畫面產生油畫般的效果,另一方面則以其表述主題。主要為黃、紅、黑三色,三色各有代表,但隨情節變換與主題表達也改變其含義。黃,代表黃土地和黃土地養育著的人,黃土地既有高能量色彩的展示—早晨的橘黃色,給人深沉寬容的厚重感,也有著低能量色彩的表現—傍晚時分的灰黑色,給人沉重壓抑的窒息感。紅色一方面是表現封閉落后買賣性質婚姻的悲劇色彩如新娘的小紅鞋,一方面也是年輕一代蓬勃的生機及探索自我拯救道路的決心如憨憨的紅肚兜。而黑色在這里表意相對單一,主要表現痛苦、恐懼與絕望,如翠巧新房內粗糙灰黑的手。三種色彩有機結合,使影片極富表現力。還有一種顏色的運用極特殊也極重要,天空的蔚藍色的出現,影片中天空總是灰白或灰藍,但顧青出場、在求雨時的再次出場和在延安腰鼓表演后都出現大片蔚藍的天空,亮度極高,這是希望的形象化表現,包含著美好的情感和訴求。
影片大部分為水平構圖,大片連綿起伏的黃土地占據大部分畫面,地平線處于畫面上方,展現了黃土地的厚重遼遠,高低起伏。對于人則使用主導性的負體積,使人所占的空間極少,只在畫面的一角勞作休憩運動。這樣強烈的對比顯示了個體于大環境傳統大文化背景下的無力。就連通常常以高大形象出現的“公家人”也不過如螻蟻蜉蝣寸在其中,如開頭公家后生顧青的出場,就是運用這樣的手法。黃土地是就是其中的'主角,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是陪襯,在廣袤的黃土地主導下他們渺小而蒼白。但也有部分構圖的不穩定平衡,主要體現在傾斜地平線的運用上。
影片鏡頭的使用也極具特色。影片善于運用廣角鏡頭,使用大景深手法,使得視線開闊。如開頭及片中幾個轉換場景都始終使用盡可能大的景深來映現景物,表現了黃土地的空曠與遼遠。而這片黃土地正是養育中華民族的母親。它養育出了中國厚重、封閉、隱忍的中國內陸文明,充滿了人情味但以其傳統固守的本性對人產生巨大束縛力。
空鏡頭的使用也很頻繁,主要為黃河、土地與太陽,沒有人物的參與,只有景物的此外甩鏡頭造成為影片注入極大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如耍腰鼓的鏡頭,凝聚力量,通過攝影機的搖甩推拉表現畫面,用廣角鏡頭夸張形象增加其粗獷豪放,極具情緒沖擊力和精神力度,沖擊感官與靈魂,反映了從貧瘠的黃土地中生發出來的蕩氣回腸的聲音。 從拍攝角度來說,片中用了大量的俯拍和仰拍,也具有一定的表意功能。如片頭顧青的出場和求雨時他的再次出場都用了仰拍。在空曠的地平線上漸漸出現顧青的身影,向屏幕前運動,然后鏡頭上移,以一個大仰拍,照出一片蔚藍的天空。這是在形象塑造上對顧青的一種肯定,同時也暗含著顧青代表的公家人對于黃土地人擺脫困境的希望的可能。對于廣袤的黃土地的仰拍,則表現人們對于這片“母親地”的深沉的熱愛和敬畏。俯拍可讓觀眾通過攝像機鏡頭概覽全景,展示了黃土地上因風沙侵蝕而形成的千溝萬壑的面貌,又可以產生特殊的表現效果。如對于黃河邊纖夫的俯拍,從而體現對于掙扎于生存中的弱小個體的憐憫與同情。還有就是翠巧在聽完顧青的歌后,呆坐在擔子上的片段,這是翠巧感情變化的一個轉折,但鏡頭卻以以高遠的天空,貧瘠空曠的黃土地與依稀可見的弱小身影形成強烈對比,頓時將人的渺小感以及在大環境下的無力、無奈感凸顯出來,也暗示翠巧悲劇性的結局。 音樂是影片的靈魂,片中陜北民歌形成影片的另一種講述語言。翠巧爹、翠巧、憨憨、顧青,四種人不同的歌聲都體現了他們的性格、命運,歌聲緊扣情節的發展,將主題更表達得入木三分。除了這些,片中還有很多其他電影技巧的純熟運用。特寫鏡頭的運用,將人物的心理變化等細致地展現,比如翠巧喜悅地擔水回家一開門卻看到媒婆,那一瞬間臉上的欣喜當然無存,轉而是無奈的失落和順從地點頭。還有如多處疊化的的運用,開頭顧青在山坡上行走,背景就出現虛化的太陽和山崗,這些說明了他夜以繼日披星戴月地趕路,也從側面表現黃土地的廣闊,還有翠巧挑水時背景的渲染模糊則起到烘托主體人物的作用。在翠巧挑水回去時人是朝攝像機移動,但滔滔的黃河水則持續往右流,Z軸的制兩個分離的矢量的分離運動給人造成一種人物隨時會被河水吞噬的假象,而這偏偏與人物的結局相吻合。影片在剪輯上使用重復蒙太奇的手法,如兩次娶親的表現上都是一樣的小紅鞋,一樣的嗩吶喇叭,一樣的毛驢,一樣的前進動作過程,表明在這種婚姻之下不同的女子重復著同樣悲慘的命運。還有很多,都得我們去好好品味。 一部好的電影可以允許有扣人心弦的情節發展,但能在簡單的情節下仍能運用出神入化的電影技巧,將大主題蘊于小故事中,更能看出實力來,可以說,《黃土地》做到了,在電影快餐充斥影院的今天,選擇這樣的電影,也許我們會收獲更多,思考更多。
黃土地觀后感 7
電影講述的是陜北黃土高原上的貧苦女孩翠巧,自小由父親作主定下娃娃親。八路軍文工團團員顧青(王學圻飾),為采集民歌來到翠巧家,一段時間后,與翠巧家彼此仿佛自家人般。顧青講述起延安婦女婚姻自主的情況,翠巧聽后,心生向往。
父親雖善良,可又愚昧,他要翠巧在四月里完婚。顧青行將離去,翠巧要隨去延安,顧青有心無力。翠巧弟弟憨憨跟著顧大哥,送了一程又一程。翻過一座山梁,顧青看見翠巧站在峰頂上,她用甜美歌喉唱歌送別,顧青深受感動。
四月,翠巧在完婚之日,心有不甘決然逃出夫家,劃船渡河去追求新的生活,可惜湍急的河水吞沒了她。顧青來找翠巧和憨憨時,憨憨正隨大家在河邊求雨,他扯下頭上的樹葉子編成的頭箍,逆向從人群中向顧青跑去。
張愛玲說過,年輕人的生命三五年就是一生,老年人的生命十年八年只是一瞬。電影中的老年人、年輕人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被《黃土地》感動,是因為導演的投入和攝影的藝術感染力。其中,電影中很多細節的把握都讓我佩服。比如婚宴上,除老肥肉,另一道葷腥,就是僅僅作為“擺著是個意思”的“木魚”。這“魚”,不能供人用嘴來享受,而只能飽人“眼福”,因為它就是鋸成魚形盛在餐盤中的木頭。
電影《黃土地》雖然是八十年前,一個年輕人熱烈追夢的故事,但是追夢在古往今來任何歷史地理背景下,都是激動人心的。翠巧這個角色就是個追夢的人。這部片子并不是可以表現對“父權社會”、“包辦婚姻”的憤怒,也不是對國民思想愚昧進行簡單批判,更不是在貶低黃土地上落后生態,同時為革命者大唱贊歌。
導演只是在千里走陜北之后想講述一個見聞:在一種殘酷生存之道下,夢想是如何被喚醒、又是如何死亡的。讓人情感上難以接受的是:殺死夢想的,從根本上來講,正是養育你的黃土地。溫暖而貧瘠的黃土地!它養育你,賜福你;它也禁錮你,殺死你。這里面有一種無可奈何的宿命式的深層悲哀:帶著鐐銬的新生,最終還是猝死于簡單而殘酷的生存法則。
“生存”,是導演想表達的核心,民以食為天,只有黃土地,才是真正的主人。在黃土地面前,所有人都是做不得主的。而在這種殘酷生存之道勵練出的人的韌性,導演則持有一種苦澀的肯定態度。
革命者顧青是代表先進觀念的闖入者,但是始終是無法深刻進去。一開始他描述南方男女平等的美好情景,他笑話翠巧爹一邊說“五谷發芽,早降雨水”一邊用小米敬天老爺的愚昧行為,這些可以解釋為不懂得黃土地的艱難而被原諒;但是面對被自己喚醒、決心為自由破釜沉舟的少女,用“公家人的規矩不允許”來搪塞她,以免除他自己對翠巧父親、對組織交代的麻煩,就讓人覺得他軟弱,而同時覺得他只是被觀念包裝起來的空殼,并沒有想從根本上解決翠巧等問題。
翠巧是影片關注的焦點,她讓人感到夢想被喚的欣喜以及引起人們對夢想死亡的'深思。憨憨所唱尿床歌里頭的“只想尋下個好女婿,誰想尋下個尿床郎”,父親所唱的“大眼花花就兩張燈,彎彎眉毛就兩張弓,十五上守寡到如今,你說心疼不心疼”,都在同情著女孩們作為買賣婚姻的代表,世世代代的不幸。
翠巧在家的時候,頭頂上有父親和弟弟,嫁人后得到的嫁妝要給弟弟做聘禮,一生一世有莊稼人的規矩在約束著她,她一輩子都做不了主;然而在她要跟隨顧青而去,去延安做主人時候,又被“官家人的規矩”拒之門外。我十分痛恨翠巧新婚夜伸向她的那只黑黑的大手!讓我如同看到了魔鬼一樣的恐懼。
影片《黃土地》中父親的形象很豐滿、很復雜。革命者借宿翠巧家當晚,只看得見輪廓的爹巍峨地坐在正中,著紅衣的翠巧隱在他背后拉風箱燒水,縮成一個微小的身影,弟弟沉默地退在墻根,暗得讓觀眾眼睛發酸,只覺得他整個人溶解在黃土高坡的空氣和泥巴里了,就連顧青問他叫什么名字他也沒敢回答。
父權下的孩子似乎都是祭品,雖然多少都各自秘密地懷揣著希望。只有風箱下噴出的火花,掙扎出一個自由的形狀,給觀眾一點安慰。父親一開始就明白顧青所說的“改改規矩”只是善心的外來人開出的一張無用藥方,同時也對“南方的女娃都能讀書寫字”充滿一絲好奇與向往,他不是什么頑固不化、以賣女兒為樂的封建衛道士,他遵守黃土地立下的“莊稼人的規矩”,勸導大女兒不能嫌貧愛富,“咱吃苦人說話得算個數”。
他愛孩子,吃小米的時候把自己的飯倒給正在長身體的憨憨;他怕革命者搜集不全酸曲被撤了差而為他唱了一支。但他終究身不由己。在革命者問他為什么他的女兒受苦,他只說了一個字“命!”。從始至終,他都只是黃土地的奴仆,是一種生存之道的服從者與執行者。他吃飯敬天地的一幕尤其蒼涼。然而他又是保護者,父親是可靠的,在黃土地的冷酷威嚴之下,他當爹又當媽,用雙手一犁一犁地維持了一家的生存。
《黃土地》這部電影特別令我難忘的是攝影。當翠巧失魂落魄地漸漸淹沒在黃土地里,夢想夭折的哀傷被吸收進溫熱的黃土地里,只覺得從此便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包括后來被渾濁的黃河水吞沒的場景都是一樣有震撼力和感染力。中華萬民與土地的依存關系十分密切,以至于我們都能感知,我們并不是外在地站立在土地之上,而是應該沉浸于土地之中的。也許你看《黃土地》的時候,會有種想哭的感覺。那種感覺或許不是因為感動,而是因為沉重。
黃土地觀后感 8
看《黃土地》,心情是抑郁的,雖然有那遼闊的長空,無垠的黃土地,以及那浩浩湯湯、奔騰不息的黃河水,但是畫面之外的那種沉重的思想卻緊緊壓在人們心頭,一刻也不放松;雖然有嘹亮的信天游、奔放、歡快的腰鼓陣,但是蘊蓄其中的又有多少的心酸和悲苦!《黃土地》上的痛,不僅僅是翠巧的不幸,不僅僅是精神上的麻木,有更多、更多的東西深深地埋在那黃土層的深處。
影片的開頭以篆書交代故事背景,八路軍戰士顧青來到黃土高原上收集民歌。情節的發展由顧青搜集“信天游”這一陜北民歌形式貫穿,內中亦是摻雜著紅色政權與封建思想的矛盾和沖突。
《黃土地》的基色是黃、灰和黑,影片中亦是處處充斥著沉重和不明朗,而迎親隊伍出現用大大的營造了氣氛。
淳樸的農民與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生活在封建禮教下的“翠巧”,不說話的憨憨,像雕塑一樣的.翠巧爹。電影的語言內斂平靜,可是表面寧靜和諧的村莊卻抵擋不了人們激烈躁動的情緒。人終究仍不甘于作為蒼天之奴隸,亦不愿等同于地上之草木。顧青這個“公家人”作為包括農民土地革命在內的整個中國現代社會革命的星火,點燃了黃土地上新一代像翠巧、憨憨這一類真正有靈性的草木。
翠巧內心一直在默默反抗,她渴望沖破這座封閉的村莊帶給她的束縛,渴望走出這片黃土地去追尋屬于自己的幸福。她想要自由,想要完美的愛情。她夢想自己能把握命運。
當她看到顧青時,她想到自己的命運或許會被他改變。這樣暗自的喜悅令她充滿了對未來的幻想。她看顧的眼神透出的愛憐與喜悅,感情純凈而又含蓄。翠巧的內心充滿了對顧大哥敬佩和新生活的向往。
影片中昏暗的燈光同主人公向往光明的內心產生了強烈的對比。不多的臺詞卻透露出主人公豐富的內心世界。悵惘的感情在嘹亮的信天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顧青要走了,憨憨送了一程又一程,翠巧說出了那句“帶我走!”然,“莊稼人有莊稼人的規矩!軍人也有軍人的規矩“命運不會出現奇跡。顧青只是新文化的傳播者而非救世主,依依惜別之后,只剩下翠巧那孤獨的歌聲在這片貧瘠而豐腴的土地上回響。
舊式婚姻的迫害是翠巧無法擺脫厄運,翠巧只能借助“信天游”來抒發內心的痛苦,文中的”酸曲“的說法在這里得到了證明。在現實和命運的壓力下,無助的翠巧只好屈從了。
翠巧決心與命運抗爭,撫育她的黃河水無情的將她吞沒了,色調不斷的轉變,延安的鑼鼓方陣象征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一種對新生活的迫不及待的深沉的呼喚。出現了象征著中國千百年來封建遺毒的“海龍王”和祈雨的農民們,“祭天求雨”的村民們面對龜裂的土地,在那塊石頭的碑前,虔誠的祈禱,場面神圣卻心酸。
希望出現了!人們在奔跑,在流動的鏡頭后面,卻出現了一個凝滯的軍人的身影。憨憨從人群中擠出來,轉身向后奔跑,“憨憨”能奔向他的新生嗎?這似乎使人在這宿命的人群中看到了希望。
影片中的音樂是張揚的。陜北民歌的粗狂,風趣,哀婉貫穿了電影的始終,故事由歌聲起,由歌聲終。陜北民歌在這里就像人的一生,空曠且嘹亮。影片的劇情顯然并不是創作者想著力表現的,全片的對白簡潔卻有力,構圖大氣,大色塊的運用使畫面極富沖擊力,與貫穿影片始終的民歌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他們試圖通過這樣的形式來表現黃土高原上幾千來的歷史積淀與淳樸、愚鈍的民風和他們向往光明的意愿。
【黃土地觀后感】相關文章:
我的黃土地作文09-11
黃土地上的童年08-05
家鄉那片黃土地_600字01-27
那片黃土地高三作文10-01
以我的母親,黃土地為題的作文08-16
故鄉的那一抹黃土地作文10-11
黃土地里丹花開初一作文09-11
畫皮2觀后感-觀后感01-10
美麗的大腳觀后感-觀后感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