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歷程》觀后感范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自閉歷程》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自閉歷程》觀后感1
打開一扇扇門,沖破一道道枷鎖。最近,我們觀看了一部名為《自閉歷程》的電影。這部電影沒有請來大牌影星,沒有華麗的特效,甚至在電影上映前沒有進行大肆宣傳。然而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反思,也給我帶來了啟示。
影片講述了一個出生在美國的自閉癥患者坦布爾,她對于擁抱極度敏感,同時社交能力極弱。所以她從小就受到了欺負與各種歧視,而唯一關心她的,也只有她的家人與卡洛克博士了。但即使坦布爾遇到了這些種種的麻煩,卻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
她努力去打開一扇扇門,并最終憑借她卓越的洞察能力所發明的.一個屠宰場設施設計取得成功。而她卻依然嘗試更上一步,她發表過上百篇論文,并到各地區演說,嘗試去幫助更多的自閉癥患者。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每個人都對精神疾病一無所知,坦布爾能發展到這種程度確實令人驚訝。但是仔細想想,其實我們跟坦布爾有著多大的區別?我們不也是擁有自己的理想并為之奮斗,在中途中有無數個嘲笑并打擊我們的人,而我們大多數最終都選擇了放棄。其實我們跟坦布爾沒有差別,只不過她一直堅貞不移地走著路并沒有因受到別人影響而放棄自己。
但是真的要說到坦布爾為什么會成功,那么這就僅僅只是原因之一。坦布爾是十分幸運的,因為那些幫助她的人都是真心去幫助她的。而她自己的心態也十分重要,她并沒有把那些挫折看做是挫折,而是把它看做是打開一扇門之前的歷練。也正是因為這樣,她才能將她面前的門一扇一扇地打開。
打開一扇扇門,沖破一道道枷鎖,唯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自閉歷程》觀后感2
電影《自閉歷程》是一部十分精彩的傳記電影,它的創作靈感來源于美國知名動物學家的真實經歷,從自閉癥兒童到畜牧學天才,其熠熠生輝不放棄的故事成為了當地有名的勵志傳奇。這部作品是由知名導演杰克遜傾情執導,其豆瓣評分高達8.9分,并榮獲了多項大獎。
主人公 坦普葛蘭汀 從小就被診斷為是一名自閉癥患者,其母親在撫養過程中,遭遇過很多的挫折。由于不擅長與人交際,極為暴躁,所以女主角葛蘭汀幾乎沒有什么朋友。然而一次偶然發現,畜牧學引起了她極大的興趣,她的導師還有家人用遵遵教誨和耐心,成就了她美麗的人生逆襲。
這部作品的人物關系十分的簡單,作為一部傳統的美式傳記佳作,其敘事風格簡單明了,更為貼合現實的演繹了自閉癥人群的成長與坎坷。導演用多角度的方式呈現了自閉癥兒童天賦的一面,這種積極的引導也呼吁著人們更加了解這個群體,用愛心接納他們的不完美。
這電影有很多細節很容易打動人。在temple做畢業演講的時候,感動的我差點兒哭了。一個自閉癥患者能一點一點的從自我,和別人的`幫助那里走出來,再去幫助自己和別人和世界真是一種非常偉大的情操。她說的很好,我們不需要那么殘暴,我們應該對它們給予尊重。我們就應該對任何事物都給予尊重。
《自閉歷程》是英國導演杰克遜的代表作,也是受到廣泛好評的一部電影,故事講述的就是自閉癥患者女孩坦普的一生,坦普懂事后,發現自己不喜歡和別的孩子玩耍,不喜歡交朋友,在這個年紀,幾乎所有人都想交更多的朋友,只有坦普靜靜獨處,甚至不喜歡說話,完全自閉。
著急的父母去尋求醫生的幫助,母親才知道,原來坦普已經換上了自閉癥,而這種心理疾病并不是吃藥動手術就能治好的,醫生告訴母親,坦普需要愛來拯救,雖然母親是哈弗大學的高材生,對于女兒坦普的病卻束手無策,雖然母親已經無微不至,但是坦普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母親索性把坦普送到寄宿學校,希望能有驚喜的回應。
于是坦普遇到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恩師,物理學家卡洛克,卡洛克博士發現坦普雖然有著自閉癥,但是對科學很有天賦,別說同齡孩子,就是長大的成年人也不及坦普,隨著博士的鼓勵,坦普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雖然坦普沒有治好自閉癥,但是也許給她留下了很快樂的回憶,畢業后的坦普不愿意繼續學業,去了親戚家的農場。
為了讓角色更加的符合現實,女演員克萊爾丹尼斯讓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這個身份之中,她不斷地去摸索情緒,性格,所以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們可以感受到人物角色上的戲劇化沖突,她的一言一行,反映,都表達了自閉患者的內心世界。值得一提的是,該電影以正面的形象演繹了主人公一生的成長,較為弱化了其人物上的歇斯底里。此種方式深刻表達了他們與常人之間的距離,也喚醒了人們不在有對于他們的偏見。
每一個人都是被老天眷顧的孩子,身上的優點與天賦都是自己可貴的標記。這部電影作品用暖人心弦的主題,增進了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愛,它勵志的形式給予了絕境之中人們對于人生的期盼,或許我們都會逆襲自己的人生,關鍵就是在于敢不敢面對,然后挑戰自己。
《自閉歷程》觀后感3
傳記電影《自閉歷程》為我們講述了美國動物科學家坦普爾.葛蘭汀的真實故事,這讓我想起了作家楊朔曾經說過:“每個人的心里都埋著一團火種,只要善于撥弄,它就會熊熊燃燒。”對于教育者而言,咱們應該如何探尋孩子心靈深處深埋的火種?如何撥弄孩子心中希望的火種?影片已為我們指引了路徑----這就是尊重、理解、欣賞每一位學生。
在我看來那些八九歲的孩子都應該是快樂幸福的,而在我的教育歷程中有這樣一位特殊的學生,她叫李靜,是個長得很乖巧的小女孩,李靜卻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不愿上學,即使硬把她留在校也是沉默寡言,課間還躲在角落里,上課不愿發言,性格孤僻,學習成績也不太好。為什么陽光般的年齡卻是如此漠然呢?我在腦子里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于是,我聯系其父母,希望從他們那能得到答案。通過了解我才知道:她從小都是外婆帶大,外婆也沒什么文化,平日里只管她吃飽,很少與孩子交流,更別說教孩子了,將要上四年級了,父母才把她接到身邊。由于父母工作很忙,她經常一人呆在家,也很少與父母交流,加之原本間的感情就很淡薄,環境又陌生,導致她性格孤僻,行為也較散漫。在學校里,她總覺得老師、同學對她冷淡,因而自卑心理嚴重。許多要求得不到滿足,不愿和人交往,膽小,時間久了,便成為班上的后進生。
班上的`孩子都對老師特別熱情,經常會圍著老師轉,我也很習慣在課后把孩子們叫到自己身邊,和他們聊聊天,李靜同學也在其間,不過在同學們嘰嘰喳喳的談論聲中,我看到她總是欲言又止,于是在課間十分鐘我常常關注她,請她教教我那些新鮮的玩具怎么玩;問問她這件漂亮的新衣服是誰買的?考考她學懂了嗎;對她說老師想聽聽她的觀點,告訴她這幾天進步了!
今天和同學吵架不應該……告訴她老師想聽聽她的心里話……在這種輕松的聊天氛圍下,及時把握好了教育的契機,自然而然地提出對她的一些要求。與此同時,并把她在校的進步及時打電話給家長,讓家長予以表揚。一個學期下來,她愿意主動與同班同學聊天了,偶爾還能聽見她爽朗的笑聲......
李靜同學的轉變、電影《自閉歷程》的主人公坦普爾.葛蘭汀的成長,讓我深深認識到,尊重、贊賞、理解在教育實踐中對孩子的激勵作用。獲得他人的贊賞與肯定,達到自我實現,是人們基本生活需要滿足以后精神上的一種高級需求。心理學也研究表明:受到表揚后的行為,要比挨訓后的行為更合理、更有效。
教育專家韓鳳珍曾說過:“所有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好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每個孩子都不是命中注定要做后進生。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團希望的火種。只要我們做到像影片中的導師卡洛克博士那樣,一如既往地鼓勵、支持、指引我們的孩子們,用尊重、理解、支持去撥弄每一團火種,用欣賞去關愛每一團火種,用《一個也不能少》的師德底線去呵護每一團火種,我相信每一團火種都會熊熊燃燒……
《自閉歷程》觀后感4
“自閉癥”在現代社會里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心理疾病,自我封閉,孤獨,不善與人交流,遠離正常的社交環境是廣義上的定義。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社會生存壓力與日俱增,自閉癥的現象已不再是異數。大多數人對自閉癥患者存在猜疑、鄙視,甚至是排斥。不經了解的妄下定論,將他們歸類于“精神病患”。
其實,自閉癥患者在他們更為深切的痛苦中掩藏著更為豐富的內心世界,這些是常人所不能體會的。傳記電影《自閉歷程》為我們講述了美國動物科學家坦普爾·葛蘭汀的真實故事,她也是一個自閉癥患者,但她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堅持,成為了當今世界數一數二的牲畜處理設備設計與建筑專家。影片帶領我們走進這類特殊的人群,感受他們內心的掙扎和夢想。
影片的前半部分,用片段式的記敘,概括了坦普爾從4歲到大學畢業的生活歷程。在影片的一開始,坎普爾的一段自我介紹,開啟了影片,也開啟了她的人生。
從4歲起,坎普爾就活在自我中,她害怕被人擁抱,拒絕和人交流,只關注她想看到的,想聽到的,并且對圖像極其敏感。
人們常說,上帝關上了一道門,會為你開啟另一扇窗。隨著年齡的增長,坎普爾在科學領域方面的天才展露無疑。幸運的是,這時候,他遇到了人生中很重要的導師卡洛克,他看到了坦普爾的天賦,并給予她很大的鼓勵和支持。
除了在學術上的教導之外,卡洛克還告訴她,每當她不敢嘗試新事物,恐懼煩躁的時候,就想象前面是一道或者是幾道門,而這些門是開啟新世界的大門,只要勇敢地走過去,那么全新的世界就將呈現在她的.眼前。正是這小小的鼓勵,支持坎普爾走過高中,走入大學,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大學學業。
坎普爾有顆純真善良的心,她看到農場的工人們用不科學的方法養牛、宰牛之后,決定設計出一條最人性最科學的養牛生產線。在這個過程中,她遭遇到很多苦難,碰了很多釘子,但憑借自己鍥而不舍的努力和實踐,她成功了。
坎普爾的自閉視角一直充斥著心酸、彷徨與無助,電影運用一幕幕的有聲畫面讓無聲的情感流入我們平靜的心田,激起漣漪,激發共鳴。我們深深的為主人公的坎坷命運而嗚咽,現實就是這樣的殘酷,我們應該怎樣面對這紛繁的世界?步入社會的坎普爾沒有一味對自己的恐懼妥協,而是將這種恐懼化為意象——門。
當坦普爾勇敢地打開一扇又一扇門時,一片又一片新的天地隨之而來。坎普爾不僅做到了突破,還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就。除了天賦之外,坎普爾還擁有極強的韌性和永不放棄的可貴態度。正是這種無畏的精神,讓我們深深動容,聯想到我們普通人和我們的普通工作,幸福的我們身心健康者;幸福的我們,和孩子們每天快活的工作。幸福的我們沒有煩惱沒有困難嗎?有,并且太多。幸福的我們是如何對待自己的生活呢?比之坎普爾,我們有著太多的抱怨,對生活,對工作,對社會,對孩子……
我們都是不同程度上的“自閉者”。因為我們也非常依賴秩序和渴望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面對陌生和變化本能的具有抵觸與恐懼,安于現狀和循規蹈矩是我們的常態。
影片的結束,又是一段演講,這一次她是在全美自閉癥大會上演講。她克服了內心的恐懼,熱情地把自己的經歷告訴給那些同樣患有自閉癥的人們。
這部影片不像傳統的勵志片那樣,用各種動情的橋段,企圖催人淚下。它只是用一種真誠的態度,向你敘述著一段真實且令人敬重的人生。
這是一部很豐富的電影。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易于常人的人,這部電影應該只是個開始,而我們要做的是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關愛。
【《自閉歷程》觀后感】相關文章:
《自閉歷程》觀后感06-10
自閉歷程觀后感01-30
電影自閉歷程觀后感01-19
自閉歷程電影觀后感「集錦」01-30
自閉歷程觀后感600字11-26
《自閉歷程》觀后感2篇02-03
電影自閉歷程瑪麗和馬克思觀后感范文11-07
假鈔的歷程05-22
路的歷程作文01-21
軍訓歷程作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