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輝煌中國觀后感(通用7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輝煌中國觀后感(通用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輝煌中國觀后感1
9月21日晚,中央電視臺播出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第三集《協調發展》。
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我們可以從攝影師的記錄中,看到天梯上孩子們的笑容,扶貧干部的汗與淚,姑蘇小鎮城鄉統籌的奇跡,“閩寧模式”東西部牽手的成功跨越,一個個特色小鎮、中心城市、城市群的興起。而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以及縈繞著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輝煌中國》正給我們展現了國家協調發展的宏大敘事。
這是輝煌中國五年來的發展變化,從一個個小人物的奮斗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國家正在為東南西北中的協調發展努力,正在向一體化、一元化發展邁進。中國經歷了幾十年快速發展之后,西方經濟學中那道所謂繞不過去的“中等收入陷阱”橫亙在眼前。如何避免國家落入“陷阱”而停滯不前,中國正在用實際行動應對這些發展中遇到的難題。
五年來,國家從縮小發展中的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區域差距入手,努力回答幾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讓千百年來共同富裕的夢想照進現實,讓中國的發展更加平衡協調、持續健康。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制度展示了特有的優勢,而中國正在獨具智慧地創造中國方案,更能增強中華民族的制度自信。
《輝煌中國》記錄下的時代烙印如此立體而真實,雖然北京的文化和科技,天津的金融和新制造,河北的現代商貿和物流,定位、優勢完全不同,但是協同發展的魅力卻如此大,京昆高速、津保城際鐵路、北京新機場,1小時通勤圈初步形成,13908億元構筑起三地交通一體化的立體骨架。2016年,京津冀經濟增速達到7.5%,經濟規模占全國的10%,已經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步伐加快,從交通、人才、教育、產業、城市布局等方面入手,我們可以發現,如今炙手可熱的雄安新區正成為協調發展的全新樣板。“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當協調發展與中國制度優勢有機結合,必將能夠碰撞出輝煌中國的新《輝煌中國》觀后感篇章。
輝煌中國觀后感2
日月如梭,時間總是按它的規律悄然運轉。最近我看了一部紀錄片——《輝煌中國》,這部紀錄片記敘了中國的一個個龐大成就:中國天眼,港珠澳大橋,藍鯨一號等。經過這個紀錄片,我了解到了中國的農業與工業的展開水平,以至有些地域都能夠運用機器人來替代人類中止機器的消費或農產品的培育,這都表現了中國的富強,彰顯了中國在國際上的位置。
記得在《輝煌中國》的一個片段里說到了港珠澳大橋的海底隧道最后的沉管銜接,每個沉管之間的距離,必需牢牢地控制在十幾厘米的內,在這銜接沉管之前,港珠澳大橋的總工程師反重復復的檢查了這最終的沉管。在銜接的過程中,有一大批的潛水員下水中止實時勘察,避免這最后的沉管有著任何的漏洞,隨著離海底的距離越來越近,空中人員也越來越慌張,五米四米三米兩米一米,隨著銜接沉管的勝利,大家在指揮室里熱烈喝彩,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勝利的喜悅,這個銜接著香港,澳門,珠海的大橋終于能夠通車了!
這不但表現了中國的富強,更凸顯了中國的科技研發水平的高度,證明中國的科技研發水平是位于世界前列的。我為我們國度的科技水平感到無比的自豪,中國速度!中國科技!中國力氣!
輝煌中國觀后感3
近日,觀看了大型紀錄片《輝煌中國》,這是一部讓每個中國人充滿自豪的紀錄片,《圓夢工程》給我們拉開了感悟“輝煌力量”的序幕,又在《創新活力》《協調發展》《綠色家園》《共享小康》和《開放中國》中開啟一次次美麗的振奮人心的文藝旅行,讓輝煌力量激蕩我們全身。
無論是港珠澳大橋、胡麻嶺隧道、鄭萬鐵路、還是復興號、上海洋山港自動化碼頭、中國移動互聯網等一個個“超級工程”,無不展現出了中國基礎建設的強大的實力和輝煌成績。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也由此得到提升。同時,整個世界不僅感受到“中國制造”的強大力量,更驚嘆于“中國創造”的迅猛速度。
中國經歷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以后,終于又一次以 “主角”的身份走進了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曾幾度站在了歷史的制高點,指點江山,號令群雄;又幾度沉淪,落后挨打,國家主權慘遭戰爭鐵蹄的踐踏。重塑大國風范,中國人民等待這一刻,實在太久了!看著電視紀錄片中一個個令世界矚目的“圓夢工程”鋪展宏圖,讓人無不為之驕傲自豪,在這優異的成績單中,人們找到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只有上下同心,求真務實,真抓實干,中國才能實現真正的富強。從《輝煌中國》感悟“輝煌力量”,輝煌力量激勵我們輝煌前進,取得新的輝煌成就。輝煌中國,砥礪前行。
輝煌中國觀后感4
日月如梭,時間總是按它的規律悄然運轉。最近我看了一部紀錄片——《輝煌中國》,這部紀錄片記述了中國的一個個巨大成就:中國天眼,港珠澳大橋,藍鯨一號等。通過這個紀錄片,我了解到了中國的農業與工業的發展程度,甚至有些地區都可以使用機器人來代替人類進行機器的生產或農產品的培育,這都體現了中國的富強,彰顯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記得在《輝煌中國》的'一個片段里說到了港珠澳大橋的海底隧道最后的沉管連接,每個沉管之間的距離,必須牢牢地控制在十幾厘米的內,在這連接沉管之前,港珠澳大橋的總工程師反反復復的檢查了這最終的沉管。在連接的過程中,有一大批的潛水員下水進行實時勘察,避免這最后的沉管有著任何的漏洞,隨著離海底的距離越來越近,地面人員也越來越緊張,五米四米三米兩米一米,隨著連接沉管的成功,大家在指揮室里熱烈歡呼,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成功的喜悅,這個連接著香港,澳門,珠海的大橋終于可以通車了!
這不但體現了中國的富強,更凸顯了中國的科技研發水平的高度,證明中國的科技研發水平是位于世界前列的。我為我們國家的科技水平感到無比的自豪,中國速度!中國科技!中國力量!
輝煌中國觀后感5
這部紀錄片,以紀實手法拍攝,用講故事的方式、用一系列數據來展示成就。這是和前面播出的幾部片子的最大區別。我們從上千個成就案例中,精選了65個故事、250個成就點位、采訪了108個人物,還呈現了200組國家成就數據,使這部片子非常接地氣、非常好看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后感5篇讀后感、觀后感。在審片過程中,各方也都給予很高的評價,普遍認為讓人耳目一新,引人入勝。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科技創新是現代化的發動機,是一個國家進步和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是的,如果沒有“創新”和“科技”,那么中國也不會如此強大,我們也不會如此幸福。
2004年,蘇州工業園區以“一天創造1個億的GDP,一天上繳1260萬元人的財政收入,一天引進4000萬美元”的實力,贏得了“國內開發速度最快、競爭力最強的開發區之一”的評價。
2005年起,實施“產業升級”“科技跨越”“服務業倍增”三大行動計劃,是園區21世紀的大手筆。2009年又提出“生態優化行動計劃”。四大行動計劃成為領跑園區前行的“四輛馬車”。
2008年,“十四歲”的園區實現GDP1001.52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5.08億元,分別比開發之初增長了近100倍和300余倍,人均GDP接近德國平均水平。
從以上幾個例子也可以看出“創新”和“科技”對中國的重要性和嚴重性。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學習,長大把自己的“創新”和“科技”獻給祖國,使中國更加繁榮昌盛,使人民更加幸福和諧。
一組組數據,一福福圖片,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在新時期激情拼搏的印記,是無數普通百姓品味喜悅擁抱幸福的 刻,是中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生動證明。我們要努力,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把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奉獻給祖國,使祖國更加強大。
輝煌中國觀后感6
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口、中國……昨晚,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首集《圓夢工程》在央視播出,通過港珠澳大橋、胡麻嶺隧道、鄭萬鐵路、復興號、上海洋山港自動化碼頭、中國移動互聯網等一個個超級工程,講述了五年來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張張大網。
看著電視紀錄片中一個個令世界矚目的“圓夢工程”鋪展宏圖,中國人民無不為之驕傲自豪。首集《圓夢工程》既展示了中國裝備制造開拓創新的精神,又體現了我國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套。五年過去了,13多億中國人民收到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在這優異的成績單中,人們找到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輝煌中國》中大氣磅礴、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讓中國奔跑起來。蘭渝鐵路的建設構想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出現在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中,由于沒有足夠的技術實力,這條鐵路只能是定格于想象之中。蘭渝鐵路就像一碗“豆腐腦”,因為“天路”攻克的技術難題是凍土,蘭渝鐵路全線存在著“第三系富水粉細砂”地層,土質偏軟,因此“怕軟不怕硬”的隧道施工就像在“豆腐腦”里打洞,不僅難度大,而且極其容易涌水涌沙。中國智慧攻克道道難題,中國力量打破種種瓶頸,中國的鐵路建設者最終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施工方案,用226座隧道、396座橋梁實現了被稱為中國鐵路建設之最的850公里穿越,通過多項創新工藝,用傳統工法解決了世界難題,鐵路建設技術也因此在世界上大放光彩。
一座座新城因高鐵拔地而起,一家家企業因高鐵實現彎道超車,一條條旅游線路因高鐵由冷轉熱,海南環島高鐵、蘭新高鐵、哈大高鐵、京廣高鐵等,2.2萬公里的中國高鐵總里程超過第2至第10位國家的總和,其中近六成都是這五年建成的。這輝煌的五年,中國高鐵實現了由追逐到領跑,從制造到創造,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完美蛻變,這些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展示了一個泱泱大國的實力擔當,“復興號”綻放出的速度與激情,更為中華民族復興注入力量源泉。
時光如水,歲月如梭,《輝煌中國》真實記錄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這五年,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每一天都有驚喜,每一天都有奇跡,這樣的發展速度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民都滿懷期待,期待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早日實現。
輝煌中國觀后感7
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通過一個個創新故事集中展現中國各領域領先世界的科技實力。全片共六集,分別是《圓夢工程》《創新活力》《協調發展》《綠色家園》《共享小康》《開放中國》。通過觀看《圓夢工程》,紀錄片顯示,如今中國每三個手機用戶中就有兩個在使用移動支付。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并使用紙幣的國家,中國又在引領全球支付體系邁入新時代,并成為一個用創新科技鑄造起的時髦前沿、方便快捷的互聯網國度。
片中列舉了中國在多個領域的科技成就: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金額超過208萬億元人民幣,世界第一;中國超級計算機已經站上技術制高點,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完全使用國產芯片;中國每年要產生300億件快遞包裹,智慧物流體系建設領先全球;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接近9萬臺,位居世界第一;中國智能工廠已遍布146個行業領域……一項項尖端創新,正不斷拉伸人們對“頂配中國”的想象。
五年來,從移動支付到共享單車,從“中國制造2025”到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從空天領域、海工領域,到芯片等尖端領域,再到參與大科學計劃,中國的創新動力源源不竭,中國的創新人才也不斷涌現。
一個個的圓夢工程,鋪展宏圖,大大加快了中國現代化進程。 看完《輝煌中國》第一集《圓夢工程》之后,我感到十分震撼,從紀錄片當中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從人民眼中看到的中國輝煌,更加接地氣,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深感振奮和自豪,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始終秉承“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實際工作,解民憂、添民利,獲得群眾真心的擁護和信任。 五年來,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設成功,大大加快了中國現代化進程。
這是你我共筑的輝煌中國!全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脈絡,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充分展示五年來中國人民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真實記錄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關于輝煌中國觀后感(通用7篇)】相關文章: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通用15篇)03-19
輝煌中的倔強作文通用3篇06-02
典籍里的中國論語觀后感(通用7篇)03-25
感動中國觀后感結尾06-12
明天的太陽更輝煌03-08
雙贏,你我共輝煌作文12-26
認識國學,再創輝煌作文09-09
從困難中獲得輝煌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