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辛亥革命》有感(匯編11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辛亥革命》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辛亥革命》有感1
今天是10月9日,這是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日子。因為就在100年前的今天,無數的革命先烈,為了我們偉大祖國復興而拋頭顱,灑熱血。在這個有著重大歷史意義的時刻,我觀賞了《辛亥革命》這部影片,心中不禁對那些為國捐軀的革命先烈充滿了敬意。
《辛亥革命》這部影片,記錄了那一段早已被世人所淡忘的歷史:同盟會發起了一場為清王朝覆滅打下了堅實基礎的戰役——廣州起義。雖然,這次起義犧牲了無數的革命戰士,最終以失敗告終,但這場戰斗還是給清政府迎頭痛擊,也奏響了清政府滅亡的樂章。
在影片的開始部分,我真正地體會到了革命者的堅定信念:為了革命,獻出一切。我想,也正是因為每一位革命者心中都有這樣一個信念,才使得我們有了現在這個安定美好的生活環境。
我們現在安定的生活,全都是來自于革命先烈們的付出。先烈們付出了許多:時間、精力、金錢、家庭,甚至是他們那年輕而充滿活力的生命。我們為什么不好好珍惜現在的時光呢?我想,革命先輩們用他們的寶貴生命換來的,是為了后人過上美好的生活。可是現在的人們都在做些什么事呢?社會治安不安定;不文明現象隨處可見,市民們隨地吐痰,說臟話;社會上也沒有了那種互幫互助的情景……
請問:誰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誰又知道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是什么呢?難道非要再來一次那種血與火的革命,才能重新喚醒埋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那股正氣呢?我想這是誰也不愿意再看到的。
我曾經讀到過一遍文章,我把它收藏在我的空間里。這篇文章記錄了讓我感到非常心酸的一些事情:一個富二代開車差點撞到一位年邁的老人,還對老人大罵:“老東西,擋什么擋。”那位被罵的老人低聲說了一句:“年輕人,當年我開蘇制T—34坦克時也沒有你這么沖。”聽了這句話,不知你們會有怎樣的感受呢?每當我想起這句話,心中總會涌起一絲憤怒。一位革命前輩被一個墮落的富二代罵了聲“老東西”,你認為一個只知道貪圖享樂的富二代,有資格罵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嗎?答案當然是沒有資格。
還是出自同一篇文章,一幢政府大樓造價3000萬人民幣,而就在距政府大樓僅8公里的一個小山村,一間用泥漿壘起的小屋,仿佛風一吹就會倒塌,就是學生們的教室,看上去令人感到心里非常難過。我倒想請問一下,為什么政府舍得花高價來建造一座只能看但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大樓呢?為什么就不肯節約出一小部分錢,為祖國的花朵建一所可以遮風擋雨的堅固校舍呢?
所有的中國人啊,我們要明白,我們今天的幸福安定的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請不要讓幸福成為你們最終“喪命”的地方!
觀《辛亥革命》有感2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部電影《辛亥革命》。電影講的是以孫中山、黃興為首的革命者們發動了辛亥革命,建立民國政府,也講了清朝封建統治的衰亡。
我對廣州起義的印象最為深刻,雖然沒成功,但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這場戰斗犧牲了很多同盟會的重要骨干,他們有的才華橫溢,有的家境優越,有的馬上要當父親了。但他們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民族的尊嚴,沖上火線,不畏生死。犧牲的烈士有林時爽、方聲洞、陳更新、喻培倫……
在后來的起義中,革命者們發動了越來越聲勢浩大的戰斗,給了清朝政府致命一擊。最終清朝滅亡,袁世凱想當總統。孫中山為了不讓兵將傷亡,主動辭去總統職務。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辛亥革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無數英雄烈士為了信仰,為了自由,為了民族的崛起,毫不畏懼地走上戰場,讓我感到敬佩與向往!
觀《辛亥革命》有感3
21世紀的新中國,正如法國皇帝拿破侖所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一旦醒來全世界都會感到震驚的。”如今,這頭雄獅真的蘇醒過來了!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經濟效益日益提高,軍事能力不斷進步。照這樣發展下去,我們中國的潛能是不可估量的。
可是同學們有沒有想過,這繁榮富強的祖國,是無數前輩們改造的。他們是功德無量的“基石”,將“層層高樓”穩扎穩打地托上蒼穹。
最近我看了一部電影——《辛亥革命》,感慨萬千。電影主要講述了孫中山先生帶領同盟會會員黃興、徐宗漢等人決心廢除帝治,救治民族的堅定信念,堅決推翻腐敗清政府和廢除帝王朝的革命斗爭。讓我觀看之后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第一次廣州起義由于眾寡懸殊,同盟會成員功敗垂成,陣亡七十二名,慘不忍睹,血流成河,火光映天,尸橫遍野。我不禁為這些革命烈士的犧牲泣不成聲,更增添了對他們的尊敬。
身殘志不殘,戰敗志不垮。同盟會成員敗了一次又一次,直到陽夏保衛戰,戰士們浴血奮戰,臨危不懼,在危急時刻聽從了元帥黃興的指揮,從容不迫地將清兵逼退,保衛了大半江山。而此時,同盟會總理孫中山也未偷閑,在國外憑自己的機智過人,能言善辯,終于說服了外國銀行向清政府借款之事,使革命又前進了一大步。當身處在大洋彼岸的總理聽說歷時四十余日的陽夏保衛戰,革命軍將士陣亡四千余人,為全國革命勝利付出了巨大代價的故事,忍不住淚流滿面,他握緊了雙拳。我想,此時孫總理一定在暗下決心,要完成革命吧!
陽夏保衛戰中,涌現出許多感天動地的故事。在千鈞一發的危急關頭,一個小戰士要犧牲自己去向敵方投手榴彈。大元帥硬是不讓他去,堅決要自己去。幾個士兵一起上前,堅決不讓元帥冒險。小戰士沖上前一把奪回手榴彈,深情地望了望戰友,義無反顧地與敵人同歸于盡,為戰斗的勝利殺開一條血路。多么偉大的壯舉!一個人寧愿犧牲自己來保全集體的事跡,是會百世流芳,千古流傳的,為我們的英雄戰士驕傲!為他自豪!
同盟會驚天動地、家喻戶曉的英勇故事,迫使末代皇帝溥儀在大臣袁世凱的施壓下宣布退位。辛亥革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而臨時大總統,受人愛戴的孫中山先生也于1911年辭去職務,毅然決然、心甘情愿地讓與說服清帝退位的袁世凱做民國大總統。辛亥革命結束了!
“革命不是傷人性命,也不僅是改變百姓生活,更是改變新中國的命運。”中山總理經常這樣對戰士們說。我認為,革命是替天下人謀求永久的幸福;是為了改變命運;革命是許多烈士用生命的代價,換取存活之人生活的美好。辛亥革命雖然沒能完全使新中國誕生,但是廢除了封建制和許多陋習,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直到現在,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仍然受到廣大人民的贊成,并不斷發揚光大。
辛亥革命,打響了新中國誕生的第一槍。想想前輩們用生命換來的今天的幸福,我們祖國未來的棟梁便沒有理由不刻苦讀書,發奮圖強,卓越發展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不僅是孫先生個人的思想理念,更是全國青少年共同奮斗的堅定決心!
觀《辛亥革命》有感4
今年暑假,我在家里看完了《辛亥革命》這部電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在里面,有許多仁人志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電影里,廣州起義的時候,包括林覺民在內的七十二個人被捕。在牢獄里,清政府對他們嚴刑拷打,想讓他們歸順清政府。可是他們死活不答應。最后,清政府把他們七十二人全部沉潭。這些革命先烈們,為了祖國的繁華昌盛,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這種為了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不是我們人人都應該有的嗎?我對革命先輩們的敬佩如黃河泛濫,而波濤不絕啊!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更應該向革命先輩們學習。現在大多數人都是獨生子女,在父母的愛的淋浴下養成了很多壞習慣,如:不會分享,有好東西的時候第一時間只想到自己,而不是想到其他人。亂花錢,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買,不知道父母賺錢辛苦。懶惰,父母叫他去干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愿意去做。如果那些革命先輩還在世的話,他們一定會為我們現在的行為嘆息,感到非常憤怒。
在生活中,我們要處處為別人著想,為祖國著想。現在要刻苦、努力學習,長大以后,成為祖國的棟梁,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來報效祖國,來保衛祖國。
我們現在的美麗生活,全是革命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眼前的生活,要熱愛祖國。
觀《辛亥革命》有感5
今天我們住在大房子里,吃著可口的飯菜;今天我們坐在汽車里,聽著美妙的音樂;今天我們過著舒適的生活,更不用提饑餓難當。然而在100多年前,沒有那些革命烈士,我們能有這樣的生活嗎?我們的中國能有現在這樣的強盛嗎?一個國家的由弱變強,都要經歷一個過程,孫中山那時候要推翻帝制,建立起以民為主的社會,這個過程就叫革命。孫中山曾說過:我想要一次不流血的革命;然而也有人說:革命就要流血。
如今我們看待秋瑾、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壯烈犧牲的戰士們,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呢?是敬畏的瞻仰還是哈哈一笑?現在的人根本不能理解那時的苦,更別說吃冰、吃雪、吃草根,就連吃不飽也已成為笑談。有些人覺得革命很簡單,想回到那個時代,然而那個時代的人們向往的何嘗不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呢?革命并不好玩,革命是用烈士 的鮮血換來的美好生活。
觀《辛亥革命》有感6
5月1號,我和室友一起去了武漢,特意參觀了辛亥革命博物館。一上午的參觀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對辛亥革命有了更深的了解。
博物館有四層,包括地下層,分為五個展廳,從清末新政講到臨時政府的建立再到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博物館內容很全面,有些文物是我從來沒見過,有些事件也是我第一次聽說,很多在歷史教科書上粗線條的知識可能兩三頁就能講完,可是博物館不一樣,它可以用很大一個展廳,有圖有文有實物地展示,很細致,令人印象深刻。
在我看來,辛亥革命的發生是必然的。清政府的腐朽統治讓中華民族活在列強掠奪下,搖搖欲墜。當我走到一號展廳,看見石柱上刻的各種喪權辱國的條約時,我內心是一陣刺痛。《天津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等刻得那么醒目,在譴責清政府的無能的同時更多的是警示后人勿忘國恥,發憤圖強、振興中華。一百多年年過去了,這種震撼還能在我們后人心中產生,更何況是活在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愛國人士呢?
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的戊戌變法沒有根本挽救中國被瓜分的命運,但是他們的思想卻引起了社會的輿論,甚至激起了另一種更為激進的思想的產生--革命派思想,要革命,要共和,要民主、要自由。這些革命派正是辛亥革命的主力,他們在文化輿論,革命抗爭中雙管齊下發動一系列讓清政府惶恐的活動。興中會的成立,同盟會提出比較系統的政治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再到“三民主義”的提出,民主共和開始迎接了希望的曙光。
在三四號展廳,我見證了封建帝制是怎樣覆滅以及武昌起義是怎樣爆發。在這兩個展廳,我內心是復雜的。歷史雖說是歷史,已經過去,可是看到那些蠟像老照片,我似乎有點感同身受。從初中教科書就學過,這些歷史是如何發展,可是等真正見到實物的時候就是另一種榮辱共存的感覺了。黃興率領的“黃花崗起義”告訴我革命烈士用獻血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孫中山的嘔心瀝血讓我明白武昌起義一定能夠勝利。
辛亥革命在中國歷史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它推翻了封建勢力的政治代表、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統治,沉重地打擊了中外勢力,使中國反動勢力在政治上亂了陣腳。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使民主觀念深入人心也推動了中國人民的思想解放和社會變革。
通過這次參觀,我對現在的生活更加珍惜,對以前為革命而奔波的偉人們更加敬仰,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機會讓我學習歷史,了解歷史。
觀《辛亥革命》有感7
今天,我看了一部對中小學生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辛亥革命》。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孫中山帶領眾多起義者,經過重重困難,最后打敗清王朝建立新政權的事情。
這里面我佩服的革命英雄非常多,如黃興、孫中山、林覺民等。都是讓人豎大拇指的英雄好漢。
黃興,不畏不懼,英勇果斷。在打爛一根手指時,毫不猶豫的切下了自己的手指。在敵人的猛烈炮擊下,英勇的帶著起義軍沖鋒陷陣,在廣州起義失敗后,頑強的伏擊敵人,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一切為了革命。
孫文,能說會道,能說多種語言。在困難面前,勇往直前。遭受別人的歧視和侮辱,但從不放棄。在四大銀行面前他是英雄,他用他的真理說服了所有的人。又用自己的信念和信仰成功的評上了大總理,讓王后退下了王朝,開創了新政權。
林覺民,我覺得雖不及前兩位,但還是要說說,他才是真正的臨危不懼,信仰、信念。高高至上,無人能比。他說過這樣一句話:“大清索我命,我誅大清心”。當我聽到這句話時,我被震撼了,感動了,在死亡面前能說這樣的話,不是英雄是什么!當然他犧牲了,但是他在我心里永遠活著,我相信他在全國人民心里活著!
革命是為了給天下的孩子造一個寧靜溫和的世界,革命是替天下人謀求永久的幸福,革命是讓社會進步的理念從此深入人心,革命,革命——辛亥革命。
觀《辛亥革命》有感8
幾天前,我上網觀看了《辛亥革命》這部電影,盡管很令我震撼,但我并沒有真正看懂這部影片。
經過幾天對“辛亥革命”這段歷史的了解和對影片內容的琢磨,我雖沒有多么偉大,多么深刻的感受,但從中懂得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二十世紀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大變化——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通過革命推翻阻礙中國發展的封建王朝清政府,結束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的辛亥革命整個過程。影片生動地刻畫了孫中山、黃興、徐宗漢、秋瑾、黎元洪、袁世凱等歷史人物。
也許是我因為對段歷史還不夠深刻地理解吧,盡管情節十分令我震撼,可我并沒有多大的感悟,但影片中的一句話讓我感慨萬千——“他是個無私的人!”
“他是個無私的人!”正是因為孫中山的無私,他才能引領革命的步伐,才能擁有革命派等人的信服和支持。正是他的無私,感染了同盟會的眾人,最終推翻了清政府,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國。
100年前是這樣,如今的.社會上不也是一樣嗎?被大家信服的人,不都是無私的人嗎?又有哪個吝嗇小氣只為自己著想的人真正能成功呢?
往小里說,班級中那些盡職盡責,被老師稱贊,讓同學信服的班干部們不都是無私的人嗎?他們永遠在為班級著想,犧牲自己寶貴的學習時間。往大里說,歷史上各朝各代有流名千秋的官吏,哪一個不是清官?他們大都一貧如洗,把自己畢生的精力和財富都奉獻給了人民。他們都是無私的人。
也許這部影片讓我得出這種結論并不是編導者拍攝影片的本意,但我相信這種感受必會讓我個人受益匪淺。
觀《辛亥革命》有感9
一百年前的滿清,是一個目光短淺,用傲慢掩飾自私落弱的虛偽官員,對外奉承,對內進行種種殘酷壓迫,官吏肆意搜刮民財,帝國主義在我國土地上蠻橫霸道,對中國的能源,經濟,文化進行侵略,水生火熱的同胞們無以聊生,國將不國,又何懼犧牲!
廣大人民為了挽救清朝這一現狀,發動了多次起義;一些有主見,有良知的官員也組織了改革。可這些都由于國內腐敗官員,國外各國列強的阻止以失敗告終。但他們并未放棄,他們壓抑自己最大的能力,保護國家,推翻清朝的統治。
時勢成就英雄,總有勇士犧牲。1907年7月15日凌晨,年僅32歲的秋瑾就義,寫下絕命詞痛同胞之醉夢猶昏,悲祖國之陸沉誰挽。日暮窮途,徒下新亭之淚;殘山剩水,誰招志士之魂?不須三尺孤墳,中國已無干凈土,好持一杯魯酒,他年共唱拜倫歌。雖死猶生,犧牲盡我責任;即此永別,風潮取彼頭顱。壯志猶虛,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腸堪斷!慷慨赴死。臨行前,她說:“我的死是為了全大清的孩子。”她希望今后的孩子能不被封建思想束縛,擁有一片自由廣闊的天地;她希望,今后的中國能真正的富強起來,不用受人歧視,受人侮辱。
《辛亥革命》以此為始拉開序幕,1911年4月27日至1912年2月12日,孫中山辭任臨時大總統,圍繞武昌起義的歷史畫卷。孫中山先生發動的革命前后有十一次,公元1911年10月10日,發動武昌起義,賜予不僅為中國證據開創新里程碑,也替中華民族翻開新頁。
對于當時的艱苦歲月,如今的我么似乎有些生在福中不知福了。高科技,新產品,如今生活越來越好,便有不少人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荒廢學業。你可知道,如今的生活是我們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那鮮紅的熱血換來的;你可明白,現在我們唯有努力學習,提高水平,中國才可在世界立足,不然,100年前的悲劇依然會在我們身上重演。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們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觀《辛亥革命》有感10
“革命是什么?革命是替天下人謀求永遠永久的幸福,是給天下所有孩子們一個崇尚寧靜溫和的世界”。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這是一部關于革命重要意義的電影,本片描述了孫中山,黃興為首的同盟會,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拯救中國,于1911年發動武裝起義的史實。中國終于由君主制度走向咯民主制度,是一部全景展現辛亥革命的電影。
看完這部影片后,我的感觸很深。那催人淚下的場面,那令人悲憤的場面,那動人心弦的場面,無數的中國人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看到這里,我不禁潸然淚下,為了利益為了富貴為了詮釋,清朝的官員無不自相殘殺,針鋒相對。又把臺灣送給了---,把香港送給了----。看到這里,我無不-----。把國家的倆大寶貴區域送給了其他國家,這個國家還完整嗎?他們忍心將自己的國家就這樣遭人踐踏嗎?大家都是中國人,為什么不能團結起來,共同努力,廢除腐朽的制度,推行嶄新的制度,將中國推向一個嶄新的階段。但是,他們并沒有這么做,最終是又一步步走向滅亡。1912年元旦,一個激動人心的日子——孫中山正式就職中國臨時大總統,帶領中國人民走向了三民主義,民族民生民權,中國初步由黑暗走向了光明。孫中山先生當天承諾,他將親自把臨時大總統位置交給讓清朝徹底滅亡的人,對此許多人表示不解,孫中山先生是個無私的領導人,他給了大家一個滿意的答復;中國不是個人的,是全天下人民的,需要全天下人民共同去維護。
一路坎坷,一路悲壯,一路奮戰,終于送走了磨難,迎來了和平;終于送走了黑暗,迎來了光明。
如今,我們的中華民族早已強大起來,瞧,那火箭的發射及“神舟”飛船的突破,不都是時代進步的見證嗎?毫無疑問,隨著生產力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狀況的提高,我們中華民族逐漸走向“和平”“幸福”“富強”。然而,對那些無私奉獻,不怕犧牲的革命前輩們,我們將更加懷念、敬佩,對那些用革命鮮血換來的大好河山、美好環境,我們將更加珍惜;對那些展現民族不同特色的文化遺產,我們將共同保護。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是歷史發展最悠久的國家。如今共有五十六個民族,我們國家的兒女早已作足準備,要共同殲滅企圖迫害我國領土的敵人。中國早已不再是那個受人欺凌,遭人辱罵的中國了,現在的中國絕對不會屈服于任何一個國家之下。
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富則中國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的富強國家需要大家共同去維護,中小學生便有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的好習慣。對于我們來說,愛國并不需要那么轟轟烈烈,只需要努力學習,態度端正,樹立積極樂觀的思想,尊師守紀。強身博學,做一名優秀的學生。這些便就足夠了,中學生的愛國方式,就是這么簡單,這么單純。
清晨的一縷陽光照射在中華民族的五星紅旗,旗下站的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少年,他們更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更象征著祖國未來的希望。今天,我們雖是棵棵小草,明天,我們將成為棵棵大樹,是為祖國無私奉獻,遮擋風雨的大樹。我相信,我們的祖國明天將更美好,同學們,讓我們從小事做起,攜起手來,共同創造祖國美好的明天吧!
我仿佛已看到了遠方的日出和飄揚的五星紅旗......
革命是給天下所有孩子一個寧靜溫和的世界......
觀《辛亥革命》有感11
觀看主旋律影片,很多人都是抱著“數星星”的態度去的。我不敢說自己沒有這樣的心態,但至少我在影片中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每個人對于革命的那種堅定的信念以及他們為了各自的信仰拋頭顱灑熱血的無畏精神。
縱觀革命歷史,為了戰爭,為了正義,為了勝利,被逼死,被迫害死,為了守口如瓶被就地殺害的英雄人物有千千萬,還有那數不清的無名烈士。一次辛亥革命就能如此震撼我,更別說那8年多的抗日戰爭了。
有時候我經常在想,那時候的他們胸腔內到底活躍著怎樣的一顆跳動的心,何以讓他們如此激情澎湃,斗志昂揚,無懼無畏。那鞭子底下抽的,槍口對準的,刀子劈下去的可是活生生的肉體啊!他們面對這疼痛,這死亡為何能如此淡然?他們都風華正茂啊!
是信任,信念,還是信仰?我相信這是對孫中山的信任,對黃興的信任,更是對奮戰在沙場上的無數名革命人的信任;是堅定的信念讓他們選擇守口如瓶,選擇堅持革命,選擇放棄生命來捍衛自己的信仰。
無論是當初即將要做父親的林覺民,還是義氣凜然的秋瑾,還是那長眠于黃花崗的烈士們,包括那使節之女唐曼柔都選擇堅持自己的信仰,盡管他們知道前方的路到處是槍眼,是炮彈,但是他們依然義無反顧。
我相信他們曾經一定也掙扎過,畏懼過,但是最終他們選擇了前進,選擇了犧牲,選擇無愧于心。這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對于生在這樣一個和平年代的我們來說,做這樣的選擇更是無法想象的。如果此時我們身陷戰亂之中,是選擇保命逃避﹑舍家棄國,還是挺身而出保家衛國?如果此刻槍口對準著我們,是將組織的機密合盤托出,還是緊閉雙唇誓死不言?我不知道,也不敢說。
當今社會是安定的﹑和諧的,但有時候也是讓人心寒的。溫州動車事件,政府讓人心寒;廣州小悅悅事件,路人讓人心寒。是國家不夠強大,政府太腐敗,還是很多人內心的本質已經開始被腐蝕?個人的利益真的已經超過了內心的良知了嗎?100年前的他們為了國為了家可以戰死在殺場,而現在呢?是可以為了盡早通車而無視鮮活的生命,還是可以眼看著車輪一次次軋過一個小生命而無動于衷?
《辛亥革命》中,一位華僑賣了祖屋,集資給孫中山用于革命,他說:“家都沒有了,還要什么祖屋!”那么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如果聯最基本的尊重生命﹑保護生命都做不到,那還如何發展經濟,創建和諧,將如何得到人民的信任?如果作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那還如何保衛國家,如何在這片土地上有一個安穩的立足之地?
或許我們已經做不到像100年前的他們那樣大義凜然,無私奉獻。但我們依然需要人與人之間的那份信任,依然需要為了目標勇往直前的那份堅定的信念,依然需要一個民族的偉大信仰。現在的我們已不必為了革命而犧牲自己,也不必為了革命而受皮肉之苦,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找回最初的那份斗志,那份勇敢。
【觀《辛亥革命》有感(匯編11篇)】相關文章:
觀《辛亥革命》有感13篇01-23
觀《辛亥革命》有感(11篇)01-21
觀《辛亥革命》有感11篇01-21
觀《辛亥革命》有感初一作文09-10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觀《辛亥革命》有感01-20
觀《孔子》有感(匯編11篇)01-25
觀《洞穴之光》有感01-25
觀《北京鳥巢》有感01-21
觀《星際穿越》有感01-20
觀《壞爸爸》有感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