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觀后感(通用24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電影《八佰》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1
電影《八佰》“轟炸式”的宣傳讓我的心蠢蠢欲動,昨日,我和媽媽終于一起去看了這部最近很火的國產抗日片,看完后心里對那些抗日犧牲的英雄們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敬佩。
這部影片是從1937年10月底“淞滬會戰”的尾聲戰役改編而成的,主要講了“八佰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最后成功突圍到租界的故事,場面非常的震撼。
當然影片中也有很多讓人淚崩的地方,觸動我的淚點是一位戰士把炸彈綁在身上,然后拉開引線往樓下跳,因為當時日軍要用炸彈炸樓,如果一旦成功爆炸,那么四行倉庫就全沒了,然而日軍他們有盾牌舉在上面,手榴彈根本扔不下去,所以戰士們只能這樣從高空跳下去,一個、兩個、三個,越來越多的戰士犧牲,且在跳樓前還報了自己的名字,一句“娘,孩兒不孝了!”徹底讓我忍不住了大哭了起來,他們也是有爸有媽的孩子啊!但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他們奮不顧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這部電影淋漓盡致地詮釋了中國軍人的精神,我為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感到自豪,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是和平年代,但我們那份愛國的精神和那顆愛國心是一成不變,是一直長存的。同時,我們更不要忘記那些為國捐軀的先烈們,是他們用鮮血換來了現在繁榮昌盛的祖國!
看完這影片,我的眼睛哭腫了,遲遲都緩不過來,能讓我哭得這么厲害的電影,這是第一部,等長大了我一定要去四行倉庫看看,一定要記住這些先烈們,勿忘國恥!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2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和燒結廠的同事們一起觀看了《八佰》,感謝公司,感謝闞總給予我們這次特殊的觀影機會。
電影剛開始的幾分鐘,感覺很壓抑,透不過氣。同事說我,這是最基礎的戰爭題材,你連這個都看不了?看完整部電影,在我看來這不是戰爭題材,這是一部民族主義歷史沉淀片。引起了我們強烈的共情:當他們在自己身上綁上炸藥喊出自己的名字義無反顧的跳下去的時候,當他們說來生再見的時候......
四行倉庫與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鮮烈的對比,一線天堂,一線地獄。連接租界和四行倉庫的橋叫浙江路橋,也叫老垃圾橋,長59.741米。影片的最后是生的希望,而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這59.741米,許多人留在了這59.741米上。
觀影后覺得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實在是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當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壓力。許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晝的時間無法自處。或許這是社會現狀,形成這樣的原因是我們不夠強大,對社會的認知不夠多。和《八佰》里面的戰士一樣,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對自由的向往,就不會再有崩潰的時刻。
我們沒有生在戰爭時代,我們的今天是祖祖輩輩為我們創造的。當我們有了夢想,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要去拼搏。為我們美麗的特鋼,我們的德龍集團貢獻出一份力量!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學習上。努力學習自己沒有接觸過的知識,學之所用在闞總的帶領下會建設出一個更美好的新特鋼!在廠領導的推動與鼓舞下我們會更出色的完成每一項任務,努力向上!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3
在國慶前夕,我在單位的組織下觀看了電影《八佰》。《八佰》的故事是描寫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黨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420人留守蘇州河畔四行倉庫、狙擊日軍的故事。為壯聲勢,對外號稱800人。
電影很長,感人的地方也很多,似乎數都數不清,觀影過程中口罩已經被我的淚水打濕。電影中有兩個片段讓我久久無法釋懷。
舍身取義
日軍開始拼命挖四行倉庫墻洞,企圖安裝炸藥。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年僅21歲的陳樹生直接抱著炸彈從樓上義無反顧地跳下去,給母親留下“舍身取義,兒所愿也”八個字。而其他戰士不但沒被敵軍的槍炮嚇倒,而是一個個綁好炸藥,排著隊,依次報出自己的名字、籍貫,毫不猶豫。戰士們逐個跳下去,用自爆來阻止敵軍攻擊,無人畏懼。而僅僅一河之隔,如天堂般的租界,老百姓望著對岸如地獄般的殘忍恐怖的戰場,咬牙切齒著,義憤填膺。
保護旗幟
盡管知道升起軍旗會遭到敵人更猛烈的攻擊,堅守會更加困難,但大家還是義無反顧地升旗。日軍飛機低空俯沖,子彈射在一根根支架上,眼看旗幟就要倒下,將士們不畏犧牲,把肉體之軀暴露在敵人強悍的軍機下,用自己的雙手頑強地支撐著,將滿是彈孔的旗幟高高地揚在了四行倉庫的樓頂。正是因為壯士們迸發出的超強信念、無懼無畏的精神和前赴后繼的決心,才讓敵機大減囂張氣焰而撤去。即便犧牲慘重,輸了性命,卻激起無數國人的愛國熱情。
電影播完了,故事講完了,但它給我的震撼已無法描述,它會永遠保存在我的記憶中,滋潤著,蕩滌著我心靈。致敬戰士!也致敬當年的愛國者!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4
暑假里的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一部名叫《八佰》的一部電影。
1937年,日本侵略上海,國民黨組織70萬軍隊發動了淞滬戰役,由于當時國家不夠強大,淞滬戰役失敗了。國民黨在大規模撤退以后,組織420人留守四行倉庫,為上海抗戰保留了最后的希望,史稱“八佰壯士”。
看完電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們的這種愛國和不怕犧牲的精神值得所有中國人學習。如果我長大了,中日再發生戰爭,我一定會獻出生命,像那些英雄們一樣,奮勇保護自己的國家。我希望,中國人民團結起來,讓中國更加強大,永遠屹立在世界之林。特別讓人感動的是所有貼近人性的真實表達。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在成為英雄前他們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轉變非常貼近人性。害怕,想回家,最后無論是正規軍,雜牌軍,還是游擊隊,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榮譽而戰斗,用謝晉元團長的那句話,是作為種子去叫醒另外的人。當那英演唱的片尾曲《蘇州河》響起,遲遲不愿離開影院,只因想看看很多真實人物介紹,知道他們的名字和籍貫,有的戰士甚至連張照片都沒有留下……
影片盡量給我們還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拍攝場景震撼,拍攝手法巧妙,鏡頭設計總是巧妙從租界記者的望遠鏡內轉場到戰場,強烈的對比感震懾著每一位觀眾,無論是彩色繁華的租界,灰黑破舊的四行倉庫形成的對比,還是鏡頭的最后,高樓林立的現代大魔都依然挺立的滿布彈孔的大樓舊址。看完影片,心中除了感動佩服,更多的是致敬,致敬那場戰役中犧牲的以及幸存的人們,無論是留下姓名的,還是不知名的英雄,無論是軍人還是平民,你們都是好樣的。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5
看了電影《八佰》,在我心中,有一種感覺,那是佩服;有一種希望,那是全世界的人和平相處。我不想再看到那么多人的無謂犧牲,不想。
《八佰》這部電影有兩個多小時,原來我看這種關于戰爭關于打仗的電影、電視劇,都坐不住。但是這部這么長的抗日電影我居然完完整整地看下來了,而且它讓我淚流滿面,為什么呢?大概是電影中的場面太讓我震撼了吧。
我佩服那些人,那些抗日時期不怕艱難,不怕吃苦的人。有些人還很年輕,就在戰場上倒下了。電影里的小湖北、謝團長、老算盤,這幾個人給我印象最深。老算盤一心想逃命,想著他的那個還沒見過面的肉嘟嘟的女人;謝團長是八十八師的一面旗,為了喚醒更多的人起來抗日,他率領戰士們頑強抗戰;小湖北呢,我想,他應該就是那顆種子吧!
很多內容一閃而過,我也記不清了。但是,有兩個場面,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是他們升國旗護國旗的場面,為了讓紅旗不倒,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中國人的反抗精神,英勇的戰士們用滿是傷痕的身體撐起了國旗,雖然他們都知道,日本的槍炮一定會瞄準他們,但他們沒有人退縮。另一個感人的場面就是最后戰士們沖橋的時候,那一雙雙伸出來的手,那手是那樣的美麗,那樣的溫暖......
我喜歡《八佰》這部電影,因為它除了讓人感動,更給人力量。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6
1937年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八一三事變)。
10月26日晚,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8師第524團400余人(報界宣傳稱“八百壯士”),在副團長謝晉元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
這是一項死亡任務。
當時,大勢潰敗,為了保住大部隊撤退,留下了這400余人,他們都是亂世中的小人物,也是日后無名的英雄。
指揮官謝晉元接到的命令是:死守上海最后一塊陣地!
最后的陣地,便是后來的文具市場,曾經的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始建于1931年,五層樓高,曾是4家銀行共用的倉庫,毗鄰蘇州河,河的另一邊是租界。
站在最高處,可以看見國際飯店。
1936年3月初,卓別林攜帶新婚妻子寶蓮·高黛等一行四人到亞洲蜜月旅行,與梅蘭芳和電影明星胡蝶等100多位上海文藝界人士就在那座國際飯店談笑風生。
沒成想,一年后的上海,已陷入硝煙之中。
1937年10月,上級對謝晉元說:你們是孤軍,沒有后援。
這句話,等于間接的判了他們死刑。謝晉元帶著400多名士兵在四行倉庫里宣誓:此地就是我們埋骨之處!
10月27日,日軍開始進攻四行倉庫,但毗鄰租界,日本人不敢使用重型武器瘋狂轟炸。
悲壯的一幕出現了,對岸的上海市民隔著蘇州河親眼目睹了這場戰爭,成群結隊的人站在那里為對岸的將士們吶喊、助威。
有人舉著大黑板高呼,告訴將士們日軍的行動,當一個日本兵被擊斃后,岸那邊就會響起陣陣歡呼聲。
這是歷史上少有的一幕悲愴,多年后,每當聽到上海的老人提起,那眼神里除了泛著淚花,還有一種堅定且無法言說的力量。
往事藏著吾輩之氣節和精神圖騰。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7
整場電影看完,心情無比沉重,久久不能平復。
回想小時候,爺爺跟我講述他們在戰場上的悲烈,奶奶跟我說白洋淀百姓在日軍侵略時對槍炮聲的恐懼。至今還記得他們最喜歡看電視劇是《長征》。
電影《八佰》場景高度還原歷史,代入感非常強烈,給人一種置身蘇州河對岸的真實感。四行倉庫保衛戰是淞滬戰役的最后一役,留下的是以謝晉元為首的第八十八師524團,堅守四行倉庫,他們這四天的生生死死就是《八佰》。
四行倉庫,一個特殊的戰場,蘇州河兩岸,一邊是燈火輝煌的英美租界,光怪陸離,歌舞升平;一邊是浴血奮戰的四百戰士,血肉橫飛,硝煙彌漫。一邊“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一邊“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是一場歷史直播戰役,通過電影形象描述了當時歷史背景下,戰士們保家衛國,壯懷激烈的決心,電影中微觀戰場的刻畫,擊爆無數人淚點,螻蟻尚且貪生,影片中就連老鼠也要求生,有人卻在赴死,為抵擋日軍進攻,陳樹生抱著兩捆炸藥包,縱身一躍,留下血書:“舍生取義,兒所愿也”,在他之后,一個個戰士拉響身上的炸藥包,大喊著自己的姓名,跳下倉庫。“護旗手”堅毅的守護旗幟,整個過程,就像是接力賽,那面飄揚的旗幟卻更顯悲壯。
電影的燃點與淚點太多,戰士們保護的不是旗幟,而是民族尊嚴,戰士們激發的是整個民族的血性!這場電影用歷史警醒我輩,勿忘國恥,奮勇前進。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8
看完這部電影,有種悲痛和自豪的感情從心底里涌動著。我好像通過屏幕,真實的感受到了那些戰士的勇敢和無畏。這些有血有肉的戰士就是我們的民族英雄,他們放棄小家,保護國家,用生命和鮮血喚醒了我!讓我懂得了身為中華兒女應該怎么去做。
面對日軍無法用手榴彈炸開的鋼板,戰士們把身上綁上炸藥,毅然從樓上跳了下去。他們的犧牲不是無謂的掙扎,無用的.表演!每一位高聲報下自己的名字,伴隨著硝煙消失的戰士,都是默默無聞的英雄。
一開始百姓隔岸觀火,硝煙飄到眼前,卻依舊毫無警戒之心,總以為有外國人保護是安全的。后來親眼目睹戰士們用血肉之軀筑起保衛國家的血肉長城時,這些生活在租界的人們慢慢的覺醒了,他們就開始自發的為守備軍捐錢捐物,接電話向,送國旗和藥品,做一些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場戰斗不僅僅是400人的戰斗,更是中華人民的戰斗。
影片最后,軍隊需要向租界撤退時,他們面對敵人的瘋狂掃射一點都不畏懼,看著戰士們身后的血霧,我不禁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茍活者在淡紅色的血色之中,會依稀看見渺小的希望,真正的勇士,將更奮然前行。”沒錯,在血色之中。我看見了中華民族的希望。那希望穿越時間。在我胸口燃燒,這800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國人,他們且行在血霧之中,喚醒了沉睡的麻木的自以為是的中國人民!八佰,不僅僅是八佰人,更是一種向死而生的八佰精神。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9
近期有一部名叫《八佰》的電影上映了,于是我和姑姑就趕往電影院觀看。
電影開頭就講述的是戰爭的殘酷,一幫來自各地的人們被征集去保護上海,可到了上海才發現殘破不堪的上海已無人煙,日軍的襲擊把征集來的人們嚇得到處跑,我都有點看不起這幫人,這么貪生怕死,這么沒骨氣,氣的我都想打他們,他們成了逃兵,可他們又誤打誤撞的被撿進了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弟五二四團,來到了上海最后一個陣地四行倉庫進行鎮守,日本鬼子連續四日不斷的襲擊四行倉庫,四行倉庫死傷無數,國民黨軍人明知道憑這些人是趕不走日本鬼子的,可他們還是選擇犧牲自己去拯救大家,去守著這最后一塊陣地,國人的援助,送來了國旗,讓他們燃起了希望,即使要面對更猛烈的襲擊,也要在樓頂莊嚴的升起國旗,讓它在風中飄蕩,帶給所有中國人希望,看到他們為了保護國旗一個一個的被槍殺,甚至連貪生怕死的逃兵也都參與進來,扛起支撐國旗的重任,后來為了延續中國的希望他們選擇沖橋,一個一個的沖,一個一個的被殺,最后對面的友人大聲的為他們吶喊,為他們加油,對他們伸出了雙手,影片結束了,我還沉浸在里面出不來……
在這些貪生怕死里的逃兵中有幾個典型人物,小小年紀的小湖北,有想法的哥哥,怕死的老算盤等等,他們看著蘇州河對面的天堂,他們羨慕對面的人,他們在地獄里絕望,他們想盡一切辦法逃離地獄,可終歸回到了四行倉庫,他們在四行倉庫經歷了連續四日的日本轟炸,看著軍人為抗日救國,舍棄生命,身綁炸彈縱身跳躍下去炸毀日本的攻擊,他們的精神感染了這批逃兵,他們變得一次比一次勇敢,我也被他們的愛國精神感染,我感覺自己充滿了力氣,我要努力學習,要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10
恨!恨!恨!我們的祖國曾受太多的打擊,有太多的傷痕和割肉之痛。為什么?只有戰爭、反抗才能換來和平。
從1937年7月7日那日開始,中華大地上,戰爭的煙火滾滾,中國軍人血濺云霄,中國人民遭到了無數次的侮辱屠殺和野蠻蹂躪。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祖國的河山,如秋風掃落葉般的炮火在我們的母親身上留下千瘡百孔。
在這之前,甲午戰爭,日本依仗國家財政、軍事力量強于滿清政府。硬是將大批的軍隊運往中國,攻占城市。中國戰敗,賠償日本大量白銀。但是日本野心未泯,繼續發展軍事,為再次侵略中國做準備。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中國的土地上曾經樹立著“中國人與狗不得入內”的警示牌;你們知道嗎?被日本人追殺的中國人在自己的家園里流連失所,他們留的血曾一度染紅了這片沃土;你們知道嗎?一雙雙渴望著自由、和平的眼睛在沾滿鮮血的武士刀下不瞑!
我憤慨,我無法原諒日本帝國主義在祖國母親身上所犯下的暴行;我慶幸,我激奮,因為,在那之后就是中國人民強烈的反抗!
將日軍引入包圍圈,使其精良裝備無法發揮作用。山林、峽谷、巷道就是日軍的葬身之地。“西安事變”后,“國家臨到最后關頭,地無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奮起抗戰,以救國家生存!”,國共開始合作,萬眾一心,團結一致,全世界中華兒女一致抗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自力更生、自強不息、持久抗戰,采用運動戰、陣地陣、游擊戰、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等多種作戰方法,使數百萬日軍陷入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不能自拔。八路軍利用地形優勢,最終,正義戰勝了邪惡,日本法西斯受到全人類的唾棄!
同學們!“警鐘長鳴,勿忘國恥!”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11
“我聽到對面的樓里有人在喊,父親說:‘那些人在保護我們’,我只記得那時候酒釀圓子很好吃,卻不記得發生了什么”。
熒幕上炮火連天的場景看的我心驚肉跳,甚至都有一種想要找一個日本人打一架的沖動,即使我知道那樣是不對的。像我這種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人自然不會知道那種感受。但是即使是在觀看電影,我也能深刻的體會到當年的生活在那種情況下人的感受。我相信很多人也是這樣,認為這就是家國情懷。
電影中的各個角色扮演的十分真實,開始很多人想當逃兵,但后來漸漸的變得勇敢了起來,最后竟加入了掩護部隊逃生的敢死隊,被人們稱作英雄。有的人肯定想說,他們憑什么算英雄,他們一開始可是想方設法的逃跑的人啊。對啊,他們是人啊,他們也有血肉有感情的啊,再說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
回家的路上,心里百感交集;本以為可以快樂的看完一場電影,但電影那沉重的內容卻讓我怎么也開心不起來,而此時已經到家了,于是我決定玩會手機解解悶。正要的起勁時,我忽然想到電影中有很多人在對岸看著那些保家衛國出生入死的軍人,一邊說著軍人加油,一邊放著煙花說笑,對于這種隔岸觀火,還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行為我很厭惡;但我看了看自己現在的狀態:了解到這些沉重的歷史,卻不因為自己生在和平年代而努力學習將來建設祖國,而用手機來麻痹自己。這和那些隔岸觀火的人有什差別?
其實,一開始那個吃酒釀圓子的人就象征著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燈火輝煌的大城市里,又有多少人記得那老舊倉庫里曾經的戰火。
既然我們愛國,那就要多多少少為國家做一些貢獻,而不只是在嘴上說說自己愛國啊!所以,我們要居安思危,懂得國泰民安來之不易!山河雖已無恙,吾輩更當自強!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12
星期五下午,媽媽帶我和妹妹去電影院看了一部抗日愛國電影。它的名字叫——《八佰》。電影里的故事讓我感動地哭了!
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后一役,“八佰壯士”奉命堅守上海的四行倉庫,在以少敵多的情況下頑強抵抗日軍四天四夜而最終取得勝利。
在這部電影中,有兩處場面令我熱淚盈眶。第一個場面是日軍來臨,他們有防強盾,組成了一個大盾瘋狂向倉庫攻擊,想把四行倉庫鏟成平地。國民黨用槍打,無疑是以卵擊石。在這危難的時候,他們毫不猶豫的往自己身上綁炸彈,跳下樓去犧牲自己,一個沒有炸死,第二個跳下樓去炸,直到日本人全都炸死為止。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抗日英雄用身軀和鮮血換來的,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成為國家有用之人像他們一樣保衛這個國家。
這部電影中還有一個場面,讓我感動的地方。在第三天的時候,要把中國國旗立起來的場面,因為掛國旗是無疑是對日本人說的“三天拿下四行倉庫”是個極大的諷刺。所以日本人開著飛機用炮彈掃射他們。那個場面看起來很憤怒,他們按原先的計劃一隊一隊護住紅旗不倒,第一隊倒下第二隊繼續上,他們用身軀護住國旗不倒。其中一名戰士雖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撐著國旗也不讓它倒下,直到飛機被另一個戰士打跑了,但這個戰士不幸中槍犧牲了。這時我發現我的口罩早已被我的眼淚浸濕。我對國旗意義的認識更加深刻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非常難過,有這么多的英雄犧牲自己的生命保衛這個國家,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為生活在中國感到自豪,我愛中國!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13
螻蟻尚且貪生,在戰爭的巨大威脅下,老鼠也要求一個生。正如預告片中,閘北的大批難民正在涌向燈火輝煌的租界。
有人求生,有人卻在赴死。
上海郊外的田野中,一群軍人正在艱難地行軍,操著湖北口音問離上海還有多遠。這個細節很帶感,因為該團其實之前已經打殘,一半士兵是從湖北保安團補充的。
而遠處的上海城,已經在連番戰斗之后遍地烽煙、殘垣斷壁。
一座倉庫,四百多人,四天四夜,淞滬戰場的血肉磨盤,已經將整個城市化為廢墟。當謝晉元站在樓頂遠望南岸,那一片燈紅酒綠的繁華氣象,越發襯托得北岸宛如地獄。
預告片有一點非常有趣,至今沒有出現任何一位主演的正臉,但這或許就是電影的本意:沒有個人命運,只有家國;沒有個人生死,只有八佰。
電影的歷史考據也做得很好。因為怕重武器打到對岸的租界引起國際沖突,當時的日軍也只能用輕型坦克和步槍攻擊四行倉庫,雙方大多數時候都是短兵相接,而預告片里短兵相接的鏡頭,可以說是驚心動魄。
包括后面,幾名戰士在樓頂牢牢抓住一桿千瘡百孔的戰旗,這應該就是四行倉庫戰斗著名的護旗之戰。電影中將如何呈現,非常值得期待。
從預告片來看,管虎導演一貫的手持寫實畫風和快節奏敘事依然得以延續,電影可看性極強。那種血火之間的殘酷與忠誠,得以一覽無余地表達。
對應片頭的偷生老鼠,預告片結尾也是動物,一匹雄壯的白馬從殘破的戰場中一躍而起,颯沓飛馳,其中的隱喻意味令人無比亢奮。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14
昨天,爸爸帶我去看了,最近很火的一部電影——八佰,講的是800個壯漢保衛上海的故事。
故事就是這樣子的,一個叫端午的人,帶著他的弟弟小湖北,跟著湖北保安隊去拯救上海,到達上海之后發現那里已經是一片廢墟,正當眾人的爭吵的時候,還留在這里的日本人發現了他們,端午小湖北和他們的叔叔,躲在一面墻后面躲過一劫,小湖北他們跑出去之后親眼目睹了那些日本人把逃兵通通殺掉的場景,而這時,他們的隊友找到了他們,帶她到了一個上海,惟一一個沒有被占領的地方,租界和四行倉庫,這里科普一下,為什么日本人不轟炸租界呢?因為租界是租給外國人的,所以日本人不敢炸,他們炸了的話全世界都會聯合起來反抗他們,到了四行倉庫之后,小湖北被派出去施工,而上海的難民,則搬到租界去住,第二天因為逃兵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一匹大白馬,這批巴巴拉到處亂跑,引來了日本人的眼球,日本人認為他們是在挑釁他,于是發起了第一次進攻,這回他們可慘了,被中國人給埋伏了,被打得落花流水,滿地找牙,但是,日本人也抓到一些中國人,他們打算拿中國人當人質,可我們中國人的槍法可不是蓋的,將對面的日本人打了個精光,第二天日本人想拿炸藥來炸塌整個樓,結果中國士兵跟拼了命一樣,身上打著炸藥一個一個跳了下去,第三天,中國人在樓頂升起了中國的旗幟,這簡直就是在跟日本人說這是我們的地盤,你們誰呀?日本人憤怒極了,派出了飛機來掃射,可是我們中國人骨子里就是硬,拼命不讓中國的旗幟倒下去。第四天對面的人完全被打動了,拼命的捐錢,把那些唱戲的專門為對面的英雄唱了一個趙子龍威震長坂坡的故事,這時一個士兵的皮影戲被另外一個士兵給修好了,有個士兵問他,“我們老家每天都演關二爺,你怎么搞個趙子龍啊?”而他回答道,“那當然不一樣,關二爺講的是兄弟情誼,而趙子龍講的是護國。”
后面中國人被允許逃到租界,而是日本人早有陰謀,在中國人正在通過時,忽然射擊,對面的老百姓看不下去了,一,各一各把手伸出門外,有的伸大拇指的有的聲加油站有的聲求救的,日本人不敢打了,士兵們成功到了租界。
不知道為什么,看完這篇電影我想哭,沒有他們當年的英勇犧牲,怎么會我們現在的國富民強?為什么他們會一各一各的跳下樓,讓自己的身體被炸藥撕裂?為什么他們死了也要護著國旗,不讓他倒下?因為他們堅信,未來的中國會更好,中國上下五千年有多少人,為了自己的國家不負犧牲英勇沖鋒,國家撫養他們,他們守護國家,我剛看完的時候,我問我爸爸我覺得那匹白馬猜應該是這篇電影的主角,不然他為什么能活這么久?爸爸語重心長的對我說,那匹白馬代表的是人民的支持與信任,或者他代表的就是中國。而在電影最后一個鏡頭,從今天的四行倉庫,慢慢地展現到現在的上海,東方明珠,世貿大廈,都是在他們犧牲的基礎上建立上來的,不管怎樣,我們都不能忘記當年人民的痛苦。就算現在的祖國國富民安,山和水秀。可能有人不可以正視日本,讓我一句話把你拉回現實:歷史沒有仇恨,時有記錄,日本能把這樣一個貧窮的小國發展成這樣已經很厲害,我們的國家人有很多不足他們的地方,所以與其湊合,他們不如努力學習,不能讓未來的祖國,跟當年一樣受他們欺負。加油吧!后浪!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15
《八佰》長2個多小時。
時間長,信息量不一定大。但是《八佰》講上海租界的花花世界,也說復雜人性,所以它的信息量不小。
它傳遞的最重要信息有兩個:一是當時從個人的角度揭示,中方對戰爭的準備多么不充分。且不說戰火燒到門口了,租界里老百姓照樣過自己的小日子、做自己的小生意(唱戲的唱戲、開賭場的開賭場)。就連戰士們正一心想著回家收割莊稼,卻糊里糊涂地進了戰場。
二是怕死和怕殺人多么難克服。怕死、不敢殺人是人的天性。只有在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后,人才能克服天性。而軍人中最優秀者,才能成為軍事機器。逃兵是《八佰》的主角。開始時,他們和老百姓沒有什么區別。打了那幾天仗后,部分人成了英雄,但還有一部分人(比如老算盤)沒有變化。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16
壯烈是一碗酒,灑在一百零八條浩瀚的身軀上;壯烈是一汪淚,留在孟姜女踏著的萬里長城上;壯烈是一束花,躺在一位烈士墳前,八佰壯士,四行倉庫,一顆顆彈道,一個個烈士仍在腦海中浮現,四百官兵?八佰壯士!
1937年,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威脅南京。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展開淞滬會戰,當一只被沖散的湖北軍淪落至此時,他們被冠以“逃兵”的恥辱暫收留至四行倉庫內,羊拐瓜慫,小湖北只好在此留守,可等來的卻是日本鬼子,將在四天之內鏟平這里的這一可怕信息。
然而,諾大的蘇州河北岸的上海僅有一座四行倉庫抵擋日本法西斯的步伐。第一日,日軍開始進攻四行倉庫,副團長謝晉元通過昨晚一夜未眠的準備,炸死、殲滅敵軍數人,日軍原定三小時踏平四行倉庫的計劃失敗,只得撤退,蘇州河南岸響起了“日軍三小時未攻下四行倉庫”的聲音,讓許多洋人又重新看待這滿目瘡痍的中國。夜里,蘇州河南岸燈火輝煌,而駐守在北岸的壯士,望向南岸,也望向家鄉親人……
可在這夜,日軍侵略者沿水道進入倉庫內,但是計劃被及時發現。壯士們與敵人浴血拼殺,打退了敵人,度過第一個夜晚。第二日,日軍更加囂張,不僅公然違背國際條令,使用毒氣彈,還用坦克等重型武器。這一仗不好打,壯士們拿著德式軍械與日軍進行抗爭,拼命鑿墻,炸毀一架架坦克,日軍拿著防護盾,準備避開手榴彈,并深入其內部。
手榴彈一個個被炸開了,眼見此,壯士們欲身披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陳樹生將自己所剩的財物交給隊友后,跑向洞口處,已身中數彈說:“娘,孩兒不孝了!”縱身一躍,跳下去與敵人同歸于盡,其他壯士也將自己名字報出后,跳了下去。一個個聲音感動了蘇州河南岸的人們,人們悲泣、落淚,發出“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的感嘆,三個小時又結束了,日軍又一次以失敗撤退。
這天晚上,蘇州河南岸的戲曲聲吸引了北岸的壯士。一句句唱入了壯士們的心里,南岸天堂,北岸地獄;艱苦的一天再次結束了。第三天,一位位勇士沖橋,只為送取一根長長的電話線。刀子本是可以安安心心地跟著蓉姐開賭場,避開戰爭紛擾。可他通過這幾天蛻變了,依然印下血手印沖橋,一步兩步、十米、二十米……等到到橋頭時已身中數槍,拼盡自己最后的力氣,甩出電話線,自己也被一槍爆頭倒了下去。副團長謝晉元撥通了電話,可得到回應卻是“這場無力的戰斗,只是一場作給國際的戲,一切只是為了博取國際同情所做的罷了”的答復。晉元聽此,心中惱怒,卻無能為力,同時南岸的市民也紛紛捐錢捐物,蓉姐捐出了一面青天白日旗,團長決定明早舉行升旗儀式。可這場升旗儀式無疑會讓日軍惱火,可即使這樣,一個“升!依然升!必須升!”的聲音響起,早上一起便舉行了升旗儀式。將士們身桿筆直,向旗敬禮。日軍則更加猖狂,派出了戰斗機,對旗旁的將士進行掃射,旗被槍彈掃倒了,可將士們用血肉之軀一遍遍護旗。旗在空中飄揚,橫尸遍野,只為守護那面殘破的旗幟。烈士們緊緊抱在一起,護著了那希望。
三個小時過去了,日軍再次撤退,但那面旗幟也倒下了,晚上接到了撤軍至蘇州河南岸的命令。晉元不甘,卻只得放棄駐扎四天的四行倉庫。全體將士在夜晚向對岸沖,奮力沖!可狡猾的日軍早已埋伏好,對壯士們進行掃射,一些勇士在后方托住,而另一些能沖進幾個就代表這場苦仗沒有白打,在倉庫樓頂為壯士們歌唱。自己也一改之前慫樣,坦然面對,置生死于度外,一個、兩個、十個、20個……沖進了鐵絲網之隔的蘇州河南岸,晉元身中數槍,但依然指揮撤軍,舉著槍跪在地上,昏迷倒下了……
他們是真正的壯士,壯士一去不復返!今日的幸福就是有這樣一群有志之士為我們肩負的,請珍惜少年時,把握當下!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17
八佰電影真的很震撼人心,壯士血戰四天,誓以我命固我土!倉庫護旗過橋,這些場景在《八佰》中一幀幀的展現出來,可能當年的激戰比電影更加悲壯,但這部電影足以喚醒我們心中的對英雄的向往和尊重!謝團長的那句:迅速過橋!別回頭!壯士心中充滿著無奈和希望,但是他們是真正的英雄也是真正的軍人!吾輩之楷模!
關鍵時候有一些勇敢人沖出去保護了所有人,告訴我們不忘初心,不忘歷史,忘記過去就是背叛,中國能有今天太不容易了,我們要珍惜,愛國,銘記那些英雄們,做人不能忘本,才真切的明白什么是有國才有家!多少人揮灑熱血鑄成的今天之中國!銘記那些恥辱,居安思危!感謝管虎導演,感謝華誼兄弟。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18
昨晚看了管虎導演的電影《八百》,深深的喚起了我的愛國情懷,沒有那些戰士們的浴血奮戰,就沒有我們現在國家的富強!
從軍人出身而言電影很不錯,其實這部電影真正展現的就是對愛國情懷的一次:機會大反省,反省今天平安中國、繁榮中國的來之不易,貧窮就要挨打,不團結就會帶來分裂!
面對戰爭的殘酷很多愛國主義電影都不缺,八百真正無奈的地方是:在自己的國土、自己家里被動挨打的痛苦、悲慘與犧牲!本篇有一句話說的好四行倉庫這里都是英雄!望緬懷英雄、牢記英雄,勿忘國恥!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19
在“九一八”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組織學生觀看電影《八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目的是讓學生銘記民族的苦難歷史,勿忘國恥,奮發學習,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2020年9月18日晚上7點30分,電影開播。斷壁殘垣、戰火連天的場景一下子就讓全場靜悄悄的,瞬間安靜下來。電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后一役,導演管虎將視角聚焦在戰爭中底層小人物身上——他們都是有父母子女,有兄弟姐妹的蕓蕓眾生,這些普通士兵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展現出一幅英勇頑強的抗戰群像。在觀影過程中,同學們一次次被影片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所吸引,一次次被影片中的情節感動落淚,一次次被中國軍人和人民群眾為了抵抗外敵侵略、拯救民族危難而不懼犧牲的精神所震撼。
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用熱血和生命守家衛國的故事深深感動和震撼了學生。“老師,你哭了嗎?”走出電影院,這是學生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普通士兵揮灑民族氣概,小人物舍生取義哭倒學生是我真實的感受!”這就是老師的答案。到了淚點,整個影院抽泣聲一片,中華民族的無畏精神是不可磨滅的。
看完電影后的學生被片中平民英雄的堅守感動,也被他們的家國情懷與民族大義振奮,有學生真摯表達:“電影《八佰》,特別棒特別感人的一部電影。這些感動,來自民族苦難的共情,也來自同胞向死而生的義氣,小人物在家國大義面前,舍生取義。他們大多數沒有名字,但他們真實地活過。”一位學生在返回的路上說:“看到那么多戰士壯烈犧牲前喊娘,忍不住流淚,愿世界和平,永不再戰。”我們生活在這個幸福的時代,沒有戰亂,沒有饑餓,我們很多同學卻不好好讀書,沉迷手機,活在網絡世界;也有同學在學校不想努力學習,只圖安逸享受;更有同學在教室不認真學習,不尊重老師……我們不指望一部電影能夠改變什么,我們只愿大家有所觸動即可,哪怕是一丁點的都不枉費13元的電影票錢。
電影中,一條蘇州河分隔了倉庫與租界,地獄天堂,形成強烈對比,給予觀眾強大的視覺沖擊力,我不由感嘆:南岸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北岸炮火連天尸橫遍野,這種直觀視覺沖擊太過于震撼,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在今后的日子里,同學們一定銘記歷史教訓,珍惜和平生活,立足學習,錘煉本領,奮發有為,以千萬個“小我”之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20
今年八月,電影大作《八佰》上映的消息紛紛刷爆了朋友圈,各位觀眾也對這部電影非常認可。《八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看完后,我這整個人都熱淚盈眶,感動、激動、憤怒不已。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1937年,國民革命軍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倉庫與租界只有一河之隔。孤軍奮戰的四個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
電影《八佰》由管虎導演,是全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影片。
想不大家都知道,這部電影,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而這起歷史事件,便是抗日戰爭時期的著名的淞滬會戰。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后,日軍便加快了進軍的步伐,并提出了三個月都將攻下哪里。而電影《八佰》講述了發生在淞滬會戰期間的一個小的歷史故事。
1838年,淞滬會戰進入相持階段,為掩護我軍的行動,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軍駐守四行倉庫。此時的四行倉庫西面和北面已經被日軍占領,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與未被占領的中國地界完全隔絕,成了一個“孤島”,進入四行倉庫也就成了孤軍。部隊進駐后,謝晉元與一營團長楊瑞符集合部隊做簡短動員,說明奉命掩護大軍撤退并駐守四行倉庫——這個當時上海唯一屬于中國軍隊守衛的一塊國土,第一營已是離開大部隊的一只孤軍。他要求團體官兵,抱必死決心,與倉庫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堅守陣地。
后來,謝晉元與全體官兵齊心協力,對次打退日軍的進攻,全團410人左右,一個機槍連,三個迫擊炮排。為迷惑敵人,在記者采訪時,謝晉元假告800人。這才有了“八佰壯士”之說。
《八佰》電影的最后,電影鏡頭從四行倉庫的斷壁殘垣慢慢過渡到了今天的繁榮的傷害,當東方明珠出現在眼前,蘇州河靜靜地流淌。歷史和現實交映,才懂得今日的可貴。
《八佰》對淞滬會戰的收尾的這場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并沒有可以煽情,而是理性的,導演管虎就用了一個“佰”字,體現了中國人都懂得中國軍人的內涵。他們400多名戰士都十分勇敢,為了不讓四行倉庫成為他們的墳墓,他們只能在那里抵抗,最后贏得了勝利。這部電影充分發揮了中華民族堅持不懈的精神,這些都應該是我們學習的。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21
“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敢尺寸與人,”曾經的抗日戰爭為我們烙印下了落后就挨打的道理,《八佰》這個電影也重現了當時抗日的情景。
《八佰》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在1937年東北淪陷之后,日軍進一步侵略上海發生的事。日軍轟炸上海,除對面的租界外整個上海幾乎都是廢墟,四行倉庫中有八十八軍團,但人數只有四百多人,租界是一片繁華。晚上,大樓上圍滿了金色彩燈,穿著華麗的服裝,該玩兒玩兒,該吃吃。而四行倉庫卻是破爛不堪,簡直走灰頭土臉,用恰當的詞就是對面為“天堂”,四行倉庫卻是“地獄”。后來,為了鼓舞對面的同胞共同加入戰斗,不怕艱辛過橋,卻一直受者日軍阻撓。
有一個畫面,就是在人當做炸彈炸敵人時,日軍背著一個鋼板,拿手榴彈和槍都無法打死他們,有勇者,在身上綁炸藥,用自己的性命而換取日軍的死亡,他們的威武在所有人睹目下證實。所有人都是有血有肉有家人的,只為中華人民的勝利不顧一切沖上去,從而在炸彈的爆炸中死去。他們跳下去的那一瞬間是多么的英勇而悲壯!
在日軍開飛機的機槍掃蕩下,為了證實我們中華民族還在,不顧身上的傷口甚至用滿是血的身軀,牢牢的支住國民黨國旗,不讓國旗倒下,對面的租界向我們敬禮、吶喊,我看見他們正咬牙堅持支撐國旗,仿佛那旗桿和旗幟有千斤重,在敵人的暴擊下國旗慢慢倒下。
為了獲取租界四百萬人的支援,四行倉庫的所有士兵冒著槍林彈雨向橋的前方沖去,身體中彈了,就是爬也要爬出去,滿身是血的士兵在不斷挑戰自己的耐力,只為沖出去!
《八佰》這部電影讓我們懂得了只有不怕犧牲,團結一心才可攻無不克!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22
因為疫情,已經有半年多沒有走進電影院,昨天拿著讀書打卡兌換的電影票終于觀看了2020年第一場電影—八佰。實實在在地被感動哭了,怎么能這么好。
電影出現的人物眾多,能被記住的角色多達十幾二十個,卻一點不凌亂,很多情節點通過個體以及幾個群體間自由切換的視角下得以完整順暢呈現,不得不說,管虎導演為這個故事選取的視角以及所做的視角轉換是一劑敘事的良藥。一部熱血沸騰的愛國教育片,讓我們再次感受到華夏熱血兒郎的家國情懷!
淞滬會戰末期,中國軍隊西撤,只留下四百二十余人固守上海。在生與死的抉擇中,“八百壯士”愿為和平、奔赴沙場,發出了不當亡國奴的怒吼。他們以血肉之軀誓死堅守,彰顯了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氣節。開頭,一條河隔著四行倉庫和租界。河的這邊斷壁殘垣滿目蒼痍,河的那邊萬家燈火歌舞升平。八百壯士,真實又熱血。不是神劇,他們是真實的人,會死,會害怕,也想逃,一堆男人在一起也想討媳婦,也看著對面一河之隔的美女眼神發直。這群真實的人,守著一個倉庫,守護上海群眾的信念。明知是死,還拼盡全力的樣子,有著讓人無法直視的美。我們都知道現實,可是若在現實里完全丟失了理想,就真的有點無趣,是吧?!
戰場的刻畫從小角色入手,角色有成長,最后家國之情是自然的流露。電影首先展示他們是普通的真實的人,伴隨著他們親歷了一些事情,最后都成長為英雄。堅韌的抉擇與覺醒在重壓下更顯彈性,每一個底層士兵的人性被解析重構,中華民族抵抗外侮的民族氣節未曾改變。我歌頌每一位英雄。
無論從何種角度解讀,2020年能夠在影院看到《八佰》都意義非凡,久違的熱血浪漫,愿世間再無喧囂。
一直想去看《八佰》,剛好昨天下午有時間,和老婆一起去看了,深有所觸,說上幾句。
先說數據,加上點映,上映三天,票房7.7億,由于疫情對觀眾入院觀看信心的沖擊,我覺得成績什么可觀。貓眼評分9.2,心想豆瓣評分絕對會-1,果不其然,豆瓣7.8,豆瓣早已失去國民評判準信力,國外電影再爛評分至少+1,國內電影自動-1,這不是電影工業發展滯后帶來的附加影響,而是長期外部文化價值觀輸入帶來的直接影響,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影評人根據地多在豆瓣。扯遠了,男女觀眾比接近7:3,20—35歲觀眾占比75%,你別嚇一跳,再過三年我都不算一個適齡觀看群體了,很難過,我覺得我至少還能常進電影院15年,拭目以待吧。
再說感受吧,票房已經確定《八佰》是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戰爭片,但也更像是一部優秀的紀錄片,它以悲壯的表達手法向后人闡述了抗戰史上先輩們不屈的斗爭精神,現實只會比電影更殘酷,因為工作原因,十多年來,接觸了很多上過戰場的老兵,當你坐在他們身邊聽他們親身講述戰爭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電影中士兵被子彈擊中的畫面還原度應該有85%,我見過很多現實中被槍擊的照片,指頭大小的槍口,后面是碗口大小的創口,擊中重要部位斷無生還可能,我經過系統的軍事訓練,深知一個人在槍林彈雨中穿行需要多大的勇氣,活下來的運氣占了一大半,上了戰場,都抱著一顆必死的決心。后人,只是看到一個個數據,傷亡多少人,幸存多少人,真正上了戰場和敵人廝殺,九死一生,十不存一,是常事。
電影中大家都看到的是河對岸租界隔岸“觀看”的人們,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句是叫做“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我覺得人數在55開吧,亂世之中一半的人為了生存而自保,只要活著,誰主政并無所謂,河對岸另一半的人大多是無能為力罷了,只能眼看著戰士在一側和敵人廝殺。所以電影中也用不小篇幅描述了送物資、跑橋送電話線,包括后面的募捐。不過電影對上海女人一點都不友好,也算是一個地域的縮影……
我從不會懷疑士兵們會不會向影片中描述的勇敢、無懼生死。我覺得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是給我們一次中繼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青少年群體,過去很多年我們疏忽對青少年群體的愛國主義教育,每次你看到網上一些無腦的評論肯定會恨得牙癢癢,甚至有時也會附和一句。教育始終是國之大計,鍵盤俠并不是多了,而是會使用鍵盤的人多了,有句話叫“人出一百,必有鳥人”,甚至你回想一下,自己上學時班級里是不是總有一個格格不入的人,生活群體中總有一個言行相異的人,別去做這個人,善待他人。
其實也想帶兒子去看一看,不過才四歲,應該也看不懂,留在日后再說。經過三十多年坎坷起伏又始終徘徊在地面的人生告訴我,一個人培養好的心性遠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學習主要靠自己,但路走歪了,回頭就難了。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23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戰役爆發。80萬國軍慘敗于25萬日軍。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退,中校團副謝晉元奉命率領八佰將士進入上海閘北四行倉庫開始抵抗以拖延日軍侵略的步伐。
四行倉庫槍聲四起,破爛不堪,而對面卻是歌舞升平的租界。一面天堂,一面地獄。
在中國將士抵抗日本人這四天四夜中,視死如歸的感人場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久久不能忘卻,但卻讓我知道了落后就會挨打這個殘酷道理。年僅十三歲的小湖北親眼目睹了兩個哥哥慘死于日本人刀下,喝下酒說老子不怕,自愿加入敢死隊。在小小的年紀就有舍身忘死的氣概,這種精神深深影響了我。刀子,一個普通人,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用自己的生命接上了電話線。當日本攻城小隊即將破墻,陳樹生留下留生取義,兒所愿也血書后綁上炸彈與日本人同歸于盡。
當雙方戰役不分上下時,為壯我國威,激起國際社會支持,壯士們冒死在倉庫頂上升起了國旗。日本戰機不斷投彈俯射,護旗國軍傷亡不計其數,最終在戰友尸體簇擁下豎起了國旗。
我們要時刻銘記落后就要挨打這個警句,一定要勿忘國恥,自強不息,肩負眾望,砥礪奮進,讓中國屹立世界強國之林。
電影《八佰》觀后感 篇24
昨天晚上,我聽吳羽倫說《八佰》這個電影他希望大家去看看,正好昨天晚上媽媽有空,又是“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于是她帶我去看了這部電影,說是具有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讓我體驗一下戰爭的殘酷與血腥,記住“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不多廢話了,我們談一下觀后感吧!
這部電影名字聽上去感覺沒啥不同,但其實是一部戰爭片。它不像《三體》那樣悲慘,不像《星球大戰》那樣科幻,不像《樂高大電影》那么古怪,但人氣和評價很高。這是因為人們都被電影人物的愛國精神所感動。很多人看著看著都哭了,不是嚇哭而是感動得哭。影片中守衛上海四行倉庫的八佰壯士,最后為了守住上海租界,保護兩百萬人,奮勇作戰,為國捐軀,英勇無畏,幾乎全部壯烈犧牲,只有一個幸存者。他們都為國家為人民拼盡了全力,流盡了最后一滴血。尤其是看到最后他們過橋的片段時,看到他們都死于日本軍隊的炮火之下,我心里只想復仇,但仔細想想,這樣我們不就和日本鬼子一樣了嗎?這些勇士的精神值得后人稱頌和紀念。
通過這部影片,我明白了幾個道理:
1、打仗不像你所想的一樣,戰爭是殘酷的,生命只要一次。
2、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3、為了國家和人民,有時候自己生命就不那么重要了。
4、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也許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就是最真實的宣誓!所有的中國人都站起來,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電影《八佰》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八佰感悟 電影八佰觀后感09-14
電影《八佰》觀后感03-05
《八佰》電影觀后感04-08
看電影《八佰》觀后感12-10
愛國電影《八佰》觀后感03-28
《八佰》電影觀后感400字08-03
八佰電影觀后感550字08-03
《八佰》電影觀后感350字08-03
電影《八佰》觀后感450字08-03
電影八佰觀后感600字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