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直播觀后感及啟發(通用11篇)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直播觀后感及啟發(通用11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直播觀后感及啟發1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經歷。沒有屈服長津湖的冰雪,也沒有向困苦低頭。與自己抗爭,向貧窮宣戰,一直在戰斗,一生都在堅守。人的生命,應當像你這樣度過。
在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現場,朱彥夫女兒帶來一幅父親專程寫下的字:“光榮屬于二連。”二連是朱彥夫曾戰斗過的連隊,那里有他一生最牽掛的戰友。在這之前,他用殘臂夾筆寫下長津湖犧牲戰友故事,在作品出版那天將自己關進房間,將書點燃,“給戰友們補上沒完成的任務”。網友:致敬最可愛的人!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直播觀后感及啟發2
2021年是中國航天的豐收年,本年度《感動中國》的特別致敬環節聚焦了一個特殊的群體——中國航天人。
從1970年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到今天,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從近地走向深空、從無人走向有人、從月球走向火星。“敢上蒼穹攬月,不畏艱險啟航,豪情問天,壯志報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道路上,中國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強,用一個個堅實的腳印,把夢想化作現實。
頒獎詞直抵人心,感動背后是對真善美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直播觀后感及啟發3
夫妻二人加起來只有一只手、兩條腿,面對這樣的狀況,生活該怎樣度過?《感動中國》講述了張順東、李國秀夫婦堅強、自信、樂觀的故事,他們依靠僅有的勞動能力,讓一兒一女考上大學,讓全家人徹底告別了貧困。
像張順東、李國秀夫婦這樣的,還有被譽為“中國的保爾”的朱彥夫,槍桿子、鋤桿子、筆桿子,每一段人生都書寫精彩;從小幾乎完全喪失聽力的大學生江夢南,在父母的幫助下,通過讀唇語學會了“聽”和“說”,不僅沒有失學,還走出了偏遠的瑤族鄉鎮,考上了清華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這些“平民英雄”彰顯的堅強、自信、樂觀精神,為社會前行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直播觀后感及啟發4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與祖國同心同向,一起向未來是本次感動中國人物身上共同的底色:中國核動力事業的奠基者彭士祿“深潛”一生,只為永遠守望祖國海洋;超越年齡、傷病、體能局限,被稱為“中國飛人”的運動員蘇炳添,始終堅信“我們中國人可以跑得更快”;投身高原醫學研究50余年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讓青藏鐵路14萬筑路大軍免于高原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愛國精神之外,自強不息是年度人物身上又一顯著特點。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直播觀后感及啟發5
彭士祿是革命先烈彭湃之子。1925年生于廣東海豐,1949年就讀于大連大學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應用化學系一年級,1950年大連大學建制撤銷,就讀于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系二年級,1951年在大連工學院化工系化工機械專業讀三年級時赴蘇聯留學。1958年回國后一直從事核動力的研究設計工作。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彭士祿院士是我國著名核動力專家,中國核動力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顧問、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核動力學會名譽理事長。
彭士祿院士是中國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為中國核動力的研究設計做出了開創性工作。從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到大亞灣核電站,再到秦山二期核電站,彭士祿院士為之傾注了大量心血,被譽為中國核動力事業的“拓荒牛”。2021年3月22日,彭士祿院士因病逝世,他曾說:“活著能熱愛祖國,忠于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足矣!”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直播觀后感及啟發6
TVB主持人陳貝兒在《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獲評“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去年陳貝兒憑紀錄片《無窮之路》深受歡迎,在《無》中,她每到一個拍攝地,都盡可能深入體驗當地生活,親身經歷各種職業,融入當地人生活。
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陳貝兒的頒獎詞:“從霓虹燈的叢林中轉身,讓雙腳沾滿泥土;從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過偏見,用鋼梯超越了懷疑。一條無窮之路向世界傳遞同胞的笑容,以記錄這時代最美的風景。”
對于獲評“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陳貝兒謙稱:“作為媒體人,通過鏡頭傳遞真實故事是份內事。2021年很難得有機會拍到《無窮之路》這部紀錄片,見證并展示了祖國脫貧攻堅成果,傳遞正能量給觀眾。未來將再接再厲,用心說好中國故事。”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直播觀后感及啟發7
3月3日晚,《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播出。以“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為核心主題,全面展現中國人所經歷的波瀾壯闊的`2021年。
202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名單:彭士祿、楊振寧、顧誦芬、吳天一、朱彥夫、中國航天人、蘇炳添、陳貝兒、張順東李國秀夫婦、江夢南。
其中,蘇州籍兩院院士顧誦芬在列。91歲,飛機空氣動力學家,兩院院士,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顧誦芬生于書香門第,7歲時在北平時,目睹日軍轟炸城市,立志投身航空事業報國。自1956年起,顧誦芬先后參與、主持我國第一款自主設計的噴氣式機型的氣動布局和全機的設計,并創造性解決了大超音速飛行的飛機方向安定性問題和跨音速的飛機抖振問題。顧誦芬的工作經歷與新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軌跡完全重合。他見證了中國航空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構建起現代航空產業體系的過程。
顧誦芬父親顧廷龍和母親潘承圭都出身于蘇州名門望族,舊居在望星橋。顧廷龍逝世后,顧誦芬按照父親臨終前“將藏書一部分捐贈母校”的囑托,分兩次從北京專程到蘇州,把父親生前收藏的4000冊(套)珍本、孤本、善本藏書捐贈給蘇州一中。為此,蘇州一中專設“顧廷龍贈書珍藏室”。
2019年8月,“清芬可挹:兩院院士顧誦芬”展在蘇州美術館舉辦,展出了顧廷龍、顧誦芬兩代名人的手跡、圖紙手稿、工具儀器等90件實物原件,以及成績單、珍貴照片等66件文獻資料,真實再現了顧誦芬院士從江南文化望族走向我國航空科研尖端的砥礪行程。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直播觀后感及啟發8
因核輻射早早離世的鄧稼先曾給楊振寧寫過一封書信:“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同途”。隔著幾十年的歲月和生死,已經百歲的楊振寧對兒時的同窗深情喊話:“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后50年,適合了你‘共同途’的囑望,我相信你會滿意的。”
楊振寧頒獎辭:站在科學和傳統的交叉點上,驚才絕艷。你貢獻給世界的,如此深奧,懂的人不多。你奉獻給祖國的,如此純真,我們都明白。曾經,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現在,你與國家一起向未來。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直播觀后感及啟發9
顧誦芬,我國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他在7歲時,曾親眼目睹日本的轟炸機從頭頂飛過,于是從小就立下了“保衛中國的藍天”的志愿。長大后,他報考了浙大、清華、上交三所名校的航空系,皆被錄取。畢業后,他就投入了祖國航空事業的建設當中。1967年,顧誦芬擔任殲-8戰斗機的總設計師,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他,瞞著愛人親自坐上飛機上天觀測。
顧誦芬頒獎辭:像靜水深流,靜水里涌動報國的火,似大象無形,無形中深藏著強國夢。心無旁騖,一步一個腳印,志在沖天。振長策,擊長空,誦君子清芬。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直播觀后感及啟發10
1958年,吳天一跟隨部隊來到了青海。那時,大量來支援高原建設的人都患上了怪病,一位患者飽受折磨痛苦離世的模樣,讓他深受觸動……于是,他開始了長達60年的高原病學研究,當時中國的這項研究,還是一片空白。2001年,青藏鐵路修建,吳天一擔任醫學專家組組長。5年里,14萬筑路大軍無一因高原病死亡,這是吳天一用畢生的心血,創造出的醫學奇跡。
吳天一頒獎詞:喝一口燒不開的水,咽一口化不開的糌粑,封存舍不下的親情,是因為心里有放不下的夢。缺氧氣,不缺志氣!海拔高,目標更高。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條路,開辟了一條路。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直播觀后感及啟發11
朱彥夫——當代中國的“保爾·柯察金”。他參加了抗美援朝的長津湖戰役,是他們連的唯一幸存者。經過47次手術、93天的昏迷,朱彥夫失去了雙手雙腳,僅剩下一只0.3視力的右眼。但他不想躺在功勞簿上度過一生。他回到家鄉,用殘肢夾著粉筆,教鄉親們認字;他拄著拐、拖著假肢,一步一步帶村民們走向致富之路。60歲時,他執筆寫下《極限人生》,將他和曾經戰友的故事捧給了世人……
朱彥夫頒獎辭: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經歷。沒有屈服長津湖的冰雪,也沒有向困苦低頭。與自己抗爭,向貧窮宣戰。一直在戰斗,一生都在堅守,人的生命,應當像你這樣度過。
【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直播觀后感及啟發(通用11篇)】相關文章:
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直播優秀觀后感(精選16篇)03-02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直播觀后感(通用16篇)03-02
感動中國2021十大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通用24篇)03-03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04-08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作文04-08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直播優秀觀后感(通用15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