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八佰有感(通用25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八佰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八佰有感 篇1
我看了《八佰》,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一股熱血馬上沖上心頭,每個人的刻畫仿佛自己身臨其境一般,四行倉庫的英雄們守護住了國家的最后一點尊嚴,不屈不抗,英勇就義,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祖國同胞們做出的犧牲,國人們銘記在心。
在觀看中段期間,日軍揚言三小時之內攻下四行倉庫,想要擊潰這上海的最后一絲反抗,當日軍試圖通過工事摧毀墻體,讓倉庫中的中國士兵失去作戰的陣地。緊要關頭,有人身體上綁了炸彈,開啟了自己犧牲式的爆破,去摧毀日軍的工事。緊接著就是一個接一個的士兵排成隊,身體都綁了炸彈,只留下自己的姓名,然后就為國獻身了。
看到這兒的時候,眼睛里滿是淚水與激情,國人的勇敢與拼搏,外寇怎能成功,英雄是偉大的,國家的民族氣概是偉大的,任何人都無法戰勝,國家威武!民族威武!國人威武!
天空中的飛機中有各國的觀察員,為了向其他國家表明中國的立場,冒著挑釁敵軍的危險,中國士兵決定升旗,護旗手被機槍掃射,旗桿將倒之際,中國士兵用身體繼續護旗,不顧生命的成為旗桿下的水泥樁。戰斗機中的士兵對這種舉動甚是驚訝,飛機的玻璃時不時被中國士兵打中,展示了我們的決心和大無畏的精神。
最后為了保存實力,去喚醒更多的中國人,四百名士兵決定沖過橋的對面,沖到安全區。明知道會被機槍掃射,但是這是我們必須的選擇,就好像那幾個冒死將電話線送到倉庫的英雄一樣,多活一個就是多一份希望。
危難之際,我們能看到同胞之情,安全區的教授也會拿出自己的槍,不愿再忍受別人的欺負,混血后代也會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因為身體里流著一半中國人的血。無數的人們拿出最珍貴的物資,為的就是爭一口氣。
戰爭是萬惡的,處在和平時代的我們,要感謝英雄的先驅們,給了我們現在幸福美滿的生活,同時作為現代的我們也要學習先驅的英雄精神。最后一句話: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觀八佰有感 篇2
“東北淪陷了,華北淪陷了。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在四行倉庫的樓頂上,謝縉元團長慷慨激昂地鼓勵著八百壯士們(其實只有400人)。這是電影里最讓我記憶深刻的一句話,正是因為有他們,才會“中華不亡!”
電影主要講訴了在1937年松滬會戰末,八佰壯士在團長謝縉元帶領下,堅守最后一道防線——四行倉庫的故事。這個電影最吸引我的不是激烈的交戰,而是壯士們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仍然毫不畏懼,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打動了我。
在戰斗的第二天,日軍揚言要在三小時內占領倉庫,并且派出工兵妄想炸毀倉庫。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一個身上綁滿手榴彈的士兵在倉庫上毫不猶豫的跳進了敵群,在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和敵人同歸于盡了。他叫陳樹生,在犧牲之前他僅僅塞給別人一條汗衫,并留下一句:“給我媽!”就離開了。當別人打開汗衫,發現上面用鮮血寫下八個字:舍生取義,兒所能及。當時看到這,我不禁留下了淚水,心中有說不出的難受。
還有一個是小湖北,他才十幾歲。因為戰爭,他和哥哥跟著舅舅來到了這里。在這里,他目睹了戰爭的殘酷,看到身邊一個個戰友、親人死去。我想,如果我是他,我會不會在那個戰場上臨陣脫逃?在他這個本該上學的年齡,卻參軍打仗。他原本有著美好的憧憬,想看看上海。可戰爭卻打破了這一切,在夜晚,他常常面對倉庫河對面繁華的租界美好的幻想著。在掩護戰友們撤離時,他仍然跟在敢死隊后面一起阻擊敵人,他們的結果可想而知。
還有那些河對岸的中國人,他們無時不刻關心四行倉庫里的壯士們,他們積極參與募捐,為壯士們送補給。還有記者冒著生命危險進入倉庫記錄戰士們作戰的每一刻。這些溫暖的細節,卻使我為此感到欣慰。
電影雖然在戰士們過橋的那一刻結束了,可我的內心卻久久無法平靜。現在中國雖然非比前惜,可我們要勿忘國恥。畢竟這雖然是一場失敗的阻擊戰,卻透露出了“落后就要挨打”這一句話。盡管如此,我覺得我還是在這里向先輩們致敬,正因為有了無數個像他們一樣的人在努力,才能有今天的中國。
觀八佰有感 篇3
在久違的電影院里,和家人們一起看了點映。一邊是炮火紛飛、斷壁殘垣,一邊是燈火通明、歌舞升平。一邊是地獄,一邊是天堂。河兩岸的人們生活在同一個社會,又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堅持戰斗的一身肝膽;明知此去不歸,依然身圍炸彈縱身跳下同歸于盡的不回頭;明知此生再難見爹娘妻兒,仍然為國捐軀的一往無前……沒有人愿意犧牲,卻有人不得不犧牲。
縱使是市井混子,在國難當頭時,也愿意舍得頭顱去碰那子彈一顆。生如螻蟻亦有鴻鵠之志,命如紙薄卻有不屈之心。民族血性一直如此。面對著中華民族共同的敵人,拼了。
租界里的人看著四行倉庫里的八百壯士浴血奮戰,現在的我們在這大熒幕上看著那段黑暗無邊,泣血掙扎的歷史,不是全貌,卻也掀開了一角,讓我們窺見那無奈、無助、無望被裹挾著、推動著,那無畏、無懼和無窮的力量在守護著,奔涌著。
沒有戰爭不慘烈,以前的飛機大炮、狂轟濫炸,如今的明搶暗箭,防不勝防。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新的時代,新的挑戰,新的戰斗,如今的我們,能做些什么?又該做些什么呢?
至少,我們可以再多一點努力,去多了解一些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歷史不只是課本上的一個個數字,是來時的路,也是未來前行的燈塔。
觀八佰有感 篇4
抓住暑假的尾巴,爸爸帶我們去看了《八佰》這部電影。看完之后,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這真是一部值得我們深思的好作品。
電影剛剛開始放映時,我覺得不甚理解,畢竟那是一個遙遠的年代,然而情節越往后推進,我小小的心靈仿佛受到了巨大的觸動,多次握拳含淚。是呀,戰爭已經過去,壯士也早就被寫進了歷史,然而生活還在繼續,愛國的主旋律不會暫停,先烈的精神將始終引領我們前進。
其中最讓我深受觸動的是《八佰》中的逃兵。這群逃兵大部分都是新兵,他們很多家里都是農民,還有很多人年紀尚小。在他們眼里,此次出行的任務就是打掃戰場。他們期待著任務完成后盡快回家與家人團聚。然而當他們面對日本人的殘酷打擊后,他們才發現這次危險重重,隨時可能丟掉性命。這里有許多人想要逃離,一些在逃亡的過程中失去了自己的性命,還有一些成功逃脫。然而在這群逃兵中,更多的是在血與火的磨礪中戰勝了自己的恐懼,鳳凰涅槃,揮灑熱血,保衛國家的戰士。其中,我最喜歡端午。
原來的端午在我看來唯唯諾諾,哪怕面對手無寸鐵的日軍,他依然不敢開槍。電影中,我們還看到他曾經想要游到河的對面,逃到安全的地方。那時候,我的內心充滿了對他的鄙夷,與其說鄙夷,倒不如說是恨鐵不成鋼。我多么希望他能用手開動槍的扳機,我多么希望他不要再逃了。可后來,當他看著無數戰友在槍林彈雨中倒在自己的面前,當他親眼目睹了叔叔被日軍處死,當他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戰友們自愿背著炸彈跳樓自爆,只為守護倉庫,只為祖國,他的內心受到了撞擊,他在一次次面對死亡中戰勝了對死亡的恐懼。終于,他為護旗為救隊友而獻身。當相機拍下他生命中最后的那一幕時,我的眼淚不自覺泛濫了
《八佰》中,每個人物角色都有著不一樣的個性,但他們都有著共同的目標保衛國家。這個電影不禁讓我感嘆如今我們的國家這么強大,都是靠那些戰士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如今的和平是來之不易,分外珍貴。作為一名少先隊員,也許在如今的好時代,我不需要拋頭顱和灑熱血,但是我想我會好好努力,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長大報效祖國!
觀八佰有感 篇5
掀起歷史凌亂、凄慘的瓦礫堆,拉開抗日戰爭悲壯、沉重的血色大幕,聽著歇斯底里的恐懼和聲嘶力竭的吶喊,以及聲聲撕心裂肺的沖鋒聲,感受著國民軍隊為國恥家恨殊死抗戰的英勇氣魄。
名曰“八佰”,是為了震懾敵軍、渲染抗日的熱情、告訴國人軍隊還有更多的人在戰斗。然而,此刻的四行倉庫內,實則只有區區一半。他們為了掩護主力部隊撤退,為了爭取國際社會援助,為了證明中國軍隊還在抗戰,為了喚醒國家,喚醒已然麻木、落魄的中華民族,生生決然與數以萬計的日軍抗衡,堅守在上海的最后一塊陣地上,用血肉筑起堅不可摧的防線,打退日軍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擊,用慘烈的犧牲贏得了世界的尊重和支持,播下了抗日不息的種子,引燃“星星之火”、造就“燎原之勢”。
對岸就是燈紅酒綠、歌舞聲揚的租界,一個充斥著麻木和冷漠的“天堂”。然而,僅在一河之隔的四行倉庫內,他們卻在“壘自己的墳墓”、卻正經歷著戰爭的凄慘壯烈、卻早已血肉模糊……
“丈夫許國,實為幸事”,不假,但他們也有父母妻兒,都是血肉之軀,更何況,他們很多并不是真正的軍人,面對死亡的恐懼,誰能不怕?只是此刻,面對民族存亡的危難時刻、“國之不存,民將焉附”,面對國恥家恨、在“死有所值”時,他們毅然選擇視死如歸。
當國軍特派員向謝晉元團長傳達上級命令時,說道:“戰爭背后都是政治”時,我看到他們的眼角含著淚和滿眼的絕望。絕望為浴血奮戰的戰士的犧牲感到“不值得”,絕望在強大的日寇面前國軍的卑微和無能,絕望國際社會的綏靖態度、絕望國人的麻木、絕望民族即將走向衰落……
但在死神又一次來敲門的時刻,聽到謝團長說:“東北淪陷了、華北淪陷了,但是現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時,戰士們眼中閃爍著無比堅毅的目光。那目光,重重地刻在他們的臉上,此刻,即使是魑魅魍魎,也要讓他們三分。
面對國際社會對日本侵華的綏靖和麻木態度,國民軍隊以血的犧牲,告訴世界中華民族沒有倒下,中國人民還在戰斗,“中華不會亡!”喚醒國人、贏得援助,不只要死守,更需要用鮮血和無所畏懼“演”給他們看。
當國軍旗幟飄揚在四行倉庫頂上的那一刻;當日軍戰機掃蕩護旗戰士的那一刻;當旗桿被擊倒,又再一次豎起來的那一刻;當一個接一個血肉模糊、嘴角流著鮮血,卻仍面無懼色的戰士,不斷補位護旗隊伍,用尸體筑牢旗桿的那一刻;當旗幟已是千瘡百孔卻屹立不倒的那一刻;對岸的“另一個世界”震撼了……
當對岸的人民向戰士們的英勇頑強敬禮時,當對岸伸出接納的雙手、揮動振奮鼓舞的拳頭時,民族再次燃起了希望。
雖然終是一死,但他們的犧牲重于泰山。他們用鮮血演繹抗日的悲壯;他們用鮮血詮釋英雄的本色;他們用鮮血喚醒落魄的民族;他們用鮮血矗立不朽的豐碑;他們讓“慫”變成了“雄”!
觀八佰有感 篇6
“活下去就是勝利”,伴隨著謝團長最后一次嘶聲力竭的命令,電影逐漸落下帷幕。
1937年淞瀘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了維持三個月,隨著四萬多國民黨的撤離,第88師團謝團長率領420余人,孤軍堅守最后防線。留守在上海四行倉庫四天,浴血奮戰,直至上峰命令,撤往租界。
《八佰》給了我情感沖擊,片中有很多觸人心弦的時刻,其中最讓我覺得戳心戳淚的一幕,是發生在敵軍要鑿開四行倉庫墻體引爆的時候,當時敵軍已深入倉庫墻角,一旦引爆墻體,整個倉庫都會失守。而戰士們也沒有足夠的火力阻止敵人,危急時刻,陳樹生挺身而出,他采取了:“自殺式”引爆,他身上幫著滿滿的炸藥,走到樓前,大喊自己的姓名,利落干脆,沒有絲毫猶豫,直沖沖地跳了下去,“呼”,一聲巨響與一團火光震撼了對岸的民眾。隨后,接連的戰士都采取了“自殺式”引爆,他們用身軀與生命來抗衡火力的不足,那奮不顧身的背影,令我淚流滿面!
這部電影中的一個人物,給了我很大印象,那便是——端午。他是一個被沖散的“兵”來到四行倉庫,他膽小懦弱,在前幾次的進攻中,他縮在墻角,身子忍不住抖,連槍都不敢開,更是在他救一個女學生時,被炸藥擦傷了脖子,而驚慌失措,大呼自己要死了。可在執行“升國旗”活動中,他那躍躍欲試的軀體,咬緊的牙關、堅定的眼神,與之前的他截然不同。這次活動,他的腹部受傷,里面的腸子都留了出來。但他渾然不知,沉浸在勝利的喜悅。
“八佰”,不是一個數字,而是“人”、“壯士”,更是中國民軍十四年頑強抵抗的縮影。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向所有為保家衛國貢獻過力量甚至生命的戰士們致敬!
觀八佰有感 篇7
他們用昔日的血填滿了太平——題記
我是一個很感性的人,這一次我看了一部在開場之前就已經知道會讓我哭的稀里嘩啦的電影。畢竟,我前幾天看08年奧運會開幕式的時候也哭了。我們其實生活在太平年代,我們現在不愁吃不愁穿,可能什么任何東西都有所缺陷,但是我認為和平永遠都是我們唯一追求的,它沒有任何缺陷。我們都知道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一共經歷了24個朝代,如成吉思汗的大元國,還有大唐盛世,清朝的閉關鎖國,我們都耳熟能詳。
可是,說實話,我們真的了解歷史嗎?準確來說,似乎我們都不是特別了解。
我不能確切的說《八佰》完完全全的反映了當時的淞滬戰爭的所有悲歡喜樂,但我們可以從電影中剖析出它所蘊含的精神內涵是如何的。例如科幻電影你可以看到驚艷所有人的特效,喜劇電影你可以擁有很多歡笑,但是喜劇的結局并不是所以的都是快樂的,有的也是悲劇。值得感人淚下的深層次內涵依舊存在,如果是愛國片呢?它不好笑也不是讓人欣賞特效的地方。
我可以說那是一個神圣的地方,值得每個人去那安安靜靜坐上兩個多小時。等待著幾年的歷史陳述從三小時的幀幀畫面緩緩流過。你何敢想象今日的太平是他們用昔日的血填滿的。
當所有的刀槍刺入腹中我不敢睜開眼看,當炸彈將身體四分五裂,我不敢想象那樣的痛苦,我就像個怕死鬼想躲在一個安安靜靜的角落里像老鼠一樣東躲西藏,藏在下水道里永世不得見光。我更想象過路的戲子讓眾人鼓著掌,也想當個湊熱鬧的官民去賭——賭這世間終究誰為王。
我怕死,看完這部電影,我確切的明白,我怕死,可死是什么,到插入腹中,心臟不在跳動,入土人間,這叫死嗎?
我一直在剖析死的深層含義。
我非常推薦大家看一看。不是看什么虎頭蛇尾,也不是所謂的爛尾。我們需要銘記的是屹立不倒的血肉之軀和即使怕死心系家人,但為了國家英勇奮戰的精神。
當一部愛過劇供人娛樂,那才是淪落世間最大的悲哀。
觀八佰有感 篇8
當我成塵時,你必然看見我的微笑。
——題記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夜,日本在中國東北發動了一場侵華戰爭。而89年后的今天,當警報再次長鳴,我們對那些保衛國家領土的英雄們依舊有發自于內心無比真摯的敬畏。
《八佰》這部電影,再現了發生于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六日至十一月一日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影片由一段老人的獨白,將人們瞬間帶入劇情。在戰爭爆發前夜,垃圾橋對面的租界,燈火通明,歡聲笑語,而此時的上海卻一片狼籍,死氣沉沉。正像那位長官所說:前面是天堂,那后面便是地獄。中華民國,當時的泱泱大國,擁有雄兵百萬,為什么墮落成這樣?是人心!鴉片戰爭的爆發,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的簽定,割讓出香港島給英國的那一刻,中國人的心就散了!群龍無首,上海幾乎淪陷,不是因為打不過,而是不敢打!八百人可以守住六天,70萬大軍若都像他們一樣舍身忘死,誰敢侵犯中華半步!
士可殺,不可辱。當國旗在倉庫上空高高飄揚的時候,中國軍人的風彩才真正展現給全國人民:“我們這些軍人,一步都沒有退守!”當士兵把炸彈緊緊綁在身上,用血內之軀硬生生炸退敵人時,人們才意識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當人們冒死紛紛向對岸的軍人送電話線時,我們才真正看到——中國還有希望!
前方深淵,身后地獄。這是八百壯士的處境。前方有勢不可擋的日軍,后方又是通往天堂的死亡之路。要知道有許多人正在暗處阻擊,九死一生來形容他們毫不過分!但他們甘愿以生命做賭注的無畏,已經振奮了所有中國人民的心!
他們失敗了,沒守住上海;他們贏了,激起了千萬同胞的斗志!“偉大的中國人民萬歲!”不知是誰在電影院喊了一聲。掌聲,瞬間在全場炸響,久久不息。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國總算完成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過度。今天,中國已經成為屹立在世界東方的巨鷹,翱翔于天際!落后就要挨打,現實就是這么殘酷!不是我們的世界和平了,只不過我們出生在了和平的時代!在一個個漆黑的夜晚,我們曾幾次在奮斗?數不清了。在一顆顆子彈下,有多少英雄倒下?天文數字!此時不搏,更待何時?難道要等到戰爭再次打響,才開始奮斗嗎?是無數先烈用鮮血換來了今天,就讓我們用汗水,書寫祖國輝煌的明天!
觀八佰有感 篇9
“此岸是戰火硝煙,彼岸是夜夜笙歌”。影片講述的是淞滬戰役的一役,描寫的盡是普通戰士誓死保衛上海的畫面,那些戰士有的在殘酷的戰場中掙扎,有的在戰場里猶豫動搖,但面對保家衛國,他們挺身而出,無畏生死,用血肉之軀,建起一道堡壘,用血性和尊嚴讓旗幟在戰場飄揚。僅一橋之隔,那邊是天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也許說的便是這番場景了。此景我想說,勿忘國恥,吾輩當自強。
影片中的八佰壯士,其中有幾位從貪生怕死到英勇就義,從膽小畏懼,到大義凜然。因為看到了一位又一位戰士的犧牲,喚醒了他們最后的民族之魂,促使了他們的轉變。“舍生取義,兒所愿也”,“信念不會亡,中華不會亡”。
影片中最讓我震撼的,是那些戰士們在倉庫將被攻破時,綁上炸藥,報完姓名和籍貫后一個接一個地跳下去,頓時成為一團血霧的畫面。那些人還來不及留下一點點念想,甚至一張照片。
當謝晉元升起青天白日旗,當樓頂的戰士鳴槍為死去的壯士哀悼,當他們說著“中華不亡,中華不會亡”時,河對岸的人有的駐足低頭默哀,有的摘下帽子停下腳步表達敬畏,有的贊揚他們是英雄。他們將戰士們的浴血奮戰看在了眼里,于是,開賭場的拼死送去了電話線,唱戲的不再用言語表達他們所謂的愛國,學生偷偷渡河進入戰場,平民百姓用簡易的投擲器送去食物和用品。當女記者問起那戰士“這場必然失敗的戰爭,再繼續下去的意義是什么?”,那戰士的回答是“意義——這里是我們的家”。
在他們撤退過橋時,他們不問是生是死,也不求勝利與否,只為喚醒中華人民的靈魂。在他們全體沖橋時,對岸的人嘶吼著,沖開了阻擋著他們的柵欄,從那漆黑的網格鐵門里,伸出手,那一刻,我看見了他們覺醒的民族之魂!在中華悠久的歷史中,不僅有流芳百世,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更有無數人在中華危難之際喚醒人民。有棄醫從文的魯迅,有戊戌變法的康有為和梁啟超,有讓人們睜眼看世界的嚴復……還有無數為國捐軀,拋頭顱灑熱血的民族英雄,他們是永遠屹立不倒的榜樣,永遠矗立的標桿。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勿忘國恥,吾輩自強。
觀八佰有感 篇10
9月14日下午,在久違的電影院里,和同事們一起觀看了電影《八佰》,聽之前看過的同事說帶足紙巾,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可還是被震撼了......
蘇州河一側是四行倉庫,一側是租界。倉庫內筑工事、救傷員、槍林彈雨,一時間人間地獄;租界內燈火通明、歌舞升平,好一出美景天堂。租界里的人看著四行倉庫里的八佰壯士浴血奮戰,外族在飛艇上冷眼旁觀記錄著這一戰役。國家積貧積弱,民族倍受欺辱。在這弱肉強食的戰爭里,上演著一出孤感無奈又英勇無畏的戰役。
抱著“此處即是我們埋骨之處”的決心,眾將士死守四天四夜,利用四行倉庫的天然優勢,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下,一次又一次地擊退日軍的沖鋒。他們的奮戰也引起了蘇州河對岸市民的關注,不僅為他們搖旗吶喊,還秘密為其籌集物資。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堅持戰斗的一身肝膽;明知此去不歸,依然身為炸彈縱身跳下同歸于盡的不回頭;明知此生再難見爹娘妻兒,仍然為國捐軀的一往無前......沒有人愿意犧牲,卻有人不得不犧牲。
縱使是市井混子,在國難當頭時,也愿意舍得頭顱去碰那一顆。生如螻蟻亦有鴻鵠之志,命如紙薄卻有不屈之心。民族血性一直如此。面對中華民族共同的敵人,拼了。
沒有戰爭不慘烈,以前的飛機大炮、狂轟濫炸,如今的明槍暗箭,防不勝防。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新的時代,新的挑戰,新的戰斗,如今的我們,能做些什么?又該做些什么呢?
至少,我們可以再多一點努力,去多了解一些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歷史不只是課本上的一個個數字,是來時的路,也是未來前行的燈塔。
觀八佰有感 篇11
蘇州河靜悄悄的流淌,
一水之隔,一橋之距,
一岸天堂,一岸地獄,
一邊燈紅酒綠,歌舞升平,一邊炮火連天,滿目瘡痍。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河這邊,身處地獄的八佰勇士沖鋒陷陣、浴血奮戰,守衛著河那邊流光溢彩的繁華,正如片頭所言:待我成塵時,你將見到我的微笑。
八佰的佰字旁邊是個人字,八百人的生命定格在四行倉庫,也印在中華兒女心中。槍林彈雨中,他們身捆炸藥包,大呼姓名只身跳下,用年輕的身軀護住了四行倉庫,守住了最后一道防線;重炮轟炸中,他們前赴后繼,用血肉之軀為國旗筑臺,讓國旗屹立不倒,也讓祖國人的脊梁傲然挺立。再堅持下去的意義是什么?意義是這里是我們的家。即使平凡如塵,他們仍懷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氣魄,四天四夜,有血有淚,他們用血肉之軀直播的壯舉,振奮了隔岸觀火的國人,鼓舞了全國民心士氣。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蘇州河依然靜悄悄的流淌。
致敬每一位守一方故土,護山河安寧的革命先烈,致敬每一位中國軍人。
觀八佰有感 篇12
也許一個英雄終會老去,當他的颯爽英姿奔赴烈火,他的風燭殘年。他的蒼顏華發皆是歲月的饋贈,如星火般在他短暫的一生中熠熠生輝。
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是一支被主力軍獨留的軍隊。那天晚上,他們駐守在上海的四行倉庫,準備著這屬于他們的最后一戰,他們就是由謝晉元率領的“八佰”戰士。
這是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八佰》,使無數人淚流滿面的英雄故事。這部電影完美詮釋了當時的租界和大陸“一面天堂、一面地獄”的兩種生活。電影開頭滿地廢墟、血流成河。鏡頭轉換,燈火通明、花天酒地。酒樓上有歌女在唱歌,戲臺上有戲劇在表演……這讓我想起一句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戰斗歷經四天四夜,戰士們傷亡慘重。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來保護公共租界的人們。整部影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四川軍人陳樹生,為了阻止日軍炸開四行倉庫的墻體,在身上綁滿手榴彈,拉下引爆線,毫不猶豫的跳下去,與日軍同歸于盡。而后就有很多位戰士奮不顧身……,為了保家衛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陳樹生赴死前,他用鮮血在一條白布上寫下了給母親的遺書_舍生取義,兒所愿也!短短這八個字卻不知看哭了多少人。
電影還有很多感人的畫面,“八佰”戰士不過是一群小青年,但穿上軍裝,戰死沙場。因為他們心中的信仰和眼中的光,所以他們愿意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護人民。因為他們對祖國堅貞不屈的愛,所以他們愿意前赴后繼,為國效力。
他們用死證明了梁啟超先生的一句話:“國一無旁觀者,國雖小而必興;國人盡為旁觀者,國雖大而必亡。”他們的死是值得的,喚醒了無數中國人的民族魂。
英雄就是普通人擁有一顆偉大的心,一顆無私奉獻的心。致敬所有抗日英雄!勿忘國恥、吾輩自強!
觀八佰有感 篇13
還記得一個月前,媽媽想帶我去看電影,她提議去看八佰。可爸爸卻反對,說它:“它有‘鼓吹國民黨’的‘嫌疑’”。一部抗戰片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罪名”?老師一再推薦,我終于看完了這部電影。
事情發生在一九三七年的四行倉庫。對于這個名字,我既熟悉又陌生。它的名字出現在歷史書中,而我又對它剩下的一切一無所知。
這部影片,讓我最感到震撼的是不同人對戰爭的不同反應。有些人被直接拉去戰爭,有些人本來就是國民革命軍的一員,有些人是自愿奔赴戰場,還有的在租界,一河之隔卻好像與戰爭無關。
這部電影里,想要逃跑的人得到的鏡頭并不比那些慷慨赴死的人少。每每看到老算盤掙扎著要逃跑去娶老婆的時候,我心里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既心酸有憤怒的情感。淞滬會戰終究會失敗,四行倉庫最終會被炮轟成一座廢墟。面對一場注定要失敗的戰爭,我又哪敢保證自己不會有逃跑的心呢?我會為了它而付出生命嗎?
當八百壯士或者主動、或者被迫舍生赴死、保全國之尊嚴的時候,河的另一旁,圍觀看戲的人們也因為他們而改變了態度,紛紛捐款捐物給倉庫。他們用生命喚醒了人們的民族意識!
我需要跟爸爸進行一場對話。
觀八佰有感 篇14
今年八月份,國產軍事電影《八佰》正在點映,我有幸在正式上映前一睹為快。“在蘇州河的南岸,喝著咖啡就能看見北岸在打仗殺人,這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事。”1937年淞滬會戰,國軍88師524團堅守在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與租界僅一河之隔。謝晉元團長奉命率軍在四行倉庫阻擊敵人,掩護大軍撤離。當進入了四行倉庫就意味著變成了孤軍,他們連接擊退敵人多日,做出了頑強抵抗,守護著xx最后唯一屬于中國軍隊的國土。。倉庫中僅有420人,但為了迷惑敵人,對外聲稱800人。很快,他們受到租界的民眾支持,并舉行了升旗儀式,雖然招來了日軍的空襲,卻讓戰士們的信念更加堅定,讓人們抗日的信念更加堅定。最后得到特派員的撤退命令時,謝晉元團長才知道,這不過是蔣介石給英美等國逢場作戲罷了,他們抱著必死的決心,冒著日軍的強大火力,最終撤退至英法租界。影片中,我看見了國難當頭英雄的豪情壯志;看見了“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看見了那些冷漠的人被打動,自發地捐獻物資;也看到了戰爭的殘酷冷血與無情。這部電影讓我體會到祖先們前赴后繼以生命,傷痛和鮮血為我們換來的和平是多么的可貴,因為戰爭奪走了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一個個家庭的幸福,一個個國家的繁華。戰爭是人類歷史上的慘痛教訓,是心中無法抹去的陰影。戰爭讓生命脆弱而渺小,讓和平顯得更加可貴。我們這一代人接觸不到狼煙,戰火的紛擾與威脅,但在地球上的某些地方,戰爭正無時無刻地摧殘著一切。我們現在的安逸和平是無數個像八佰壯士一樣的革命戰士以生命為代價為我們換來的,如今我們心念猶存,堅定的信仰,堅強的意志,不可亦不曾磨滅。5000年的中華民族摔倒了就再站起來,繼續向前行,民族的意志永遠與我們同在。
觀八佰有感 篇15
快消品行業,都在講金九銀十,九月份顯得格外的重要,所有的商家都在這個季節拿出各自的本領進行各種促銷活動。恰巧,今年的國慶節和中秋節又是同一天,因此9月20日前的銷售結果就會非常的重要。
選擇“沖鋒”作為本月的命題是我在看完《八佰》后的獲得的一些感觸。有人會問,一部愛國情結的戰爭題材的影片和我們銷售人員有什么聯系呢?我想說的是,銷售行業就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有人勝利,就會有人失敗。沒有人愿意失敗,但是勝利的結果一定是建立在堅實的平臺上。
這部影片給我的感覺就是沒有人會在大義面前放棄尊嚴,放棄努力,哪怕付出的代價是無比的,但是我們曾經努力過。這就好比是我們青啤營銷人員,面對競品的猛烈進攻,我們需要的不止是資源配置,我們還需要沉著的心理,多變的手段,踏實的技戰術,必勝的信念。拿我負責的長治、晉城、臨汾區域來說,雪花在20年疫情后的投入是顯而易見,這就是敵軍的重炮,不斷的擊打著我們的防線,因為,從去年打到今年,雪花在市區的店是越來越少,而我品在穩定存量的基礎上,不斷的去瓦解競品,通過我品淡爽發揮小尖刀的作用,隨后我在客情已經相對穩定的終端內開始做產品結構調整,這樣的話我們在滿足銷量的基礎上還做了進一步的產品調整,整體銷售環節處于良性閉環狀態,也提高了我品的防御高度。
其次,老人帶新人,這就像影片里的端午,老算盤這樣的角色,他們也是從最初的貪生怕死當逃兵,到最后為了民族尊嚴,舍生取義,成為了人民心中的英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轉變,這就是老兵起到的帶頭作用,每個英雄的自報家門,一個個的飛身一躍,在敲打著每一個人內心。就像我們銷售人員一樣,如果在日常推進中,我作為負責人如果自身懶散,如果帶領隊員在市場沖鋒陷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如果不夠嚴于律己,隊員們又如何能服從我的推進安排。那市場就不會得到改善,持續下去的話,我們就是這個市場第一罪人,所以為了尊嚴,為了我們的信仰我們也要不斷沖鋒,向競品發動攻擊。讓我們擰程一股繩,博盡一份力,狠下一條心,共圓我們的青啤夢!
觀八佰有感 篇16
壯烈是一碗酒,灑在一百零八條浩瀚的身軀上;壯烈是一汪淚,留在孟姜女踏著的萬里長城上;壯烈是一束花,躺在一位烈士墳前,八佰壯士,四行倉庫,一顆顆彈道,一個個烈士仍在腦海中浮現,四百官兵?八佰壯士!
1937年,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威脅南京。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展開淞滬會戰,當一只被沖散的湖北軍淪落至此時,他們被冠以“逃兵”的恥辱暫收留至四行倉庫內,羊拐瓜慫,小湖北只好在此留守,可等來的卻是日本鬼子,將在四天之內鏟平這里的這一可怕信息。
然而,諾大的蘇州河北岸的上海僅有一座四行倉庫抵擋日本法西斯的步伐。第一日,日軍開始進攻四行倉庫,副團長謝晉元通過昨晚一夜未眠的準備,炸死、殲滅敵軍數人,日軍原定三小時踏平四行倉庫的計劃失敗,只得撤退,蘇州河南岸響起了“日軍三小時未攻下四行倉庫”的聲音,讓許多洋人又重新看待這滿目瘡痍的中國。夜里,蘇州河南岸燈火輝煌,而駐守在北岸的壯士,望向南岸,也望向家鄉親人……
可在這夜,日軍侵略者沿水道進入倉庫內,但是計劃被及時發現。壯士們與敵人浴血拼殺,打退了敵人,度過第一個夜晚。第二日,日軍更加囂張,不僅公然違背國際條令,使用毒氣彈,還用坦克等重型武器。這一仗不好打,壯士們拿著德式軍械與日軍進行抗爭,拼命鑿墻,炸毀一架架坦克,日軍拿著防護盾,準備避開手榴彈,并深入其內部。
手榴彈一個個被炸開了,眼見此,壯士們欲身披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陳樹生將自己所剩的財物交給隊友后,跑向洞口處,已身中數彈說:“娘,孩兒不孝了!”縱身一躍,跳下去與敵人同歸于盡,其他壯士也將自己名字報出后,跳了下去。一個個聲音感動了蘇州河南岸的人們,人們悲泣、落淚,發出“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的感嘆,三個小時又結束了,日軍又一次以失敗撤退。
這天晚上,蘇州河南岸的戲曲聲吸引了北岸的壯士。一句句唱入了壯士們的心里,南岸天堂,北岸地獄;艱苦的一天再次結束了。第三天,一位位勇士沖橋,只為送取一根長長的電話線。刀子本是可以安安心心地跟著蓉姐開賭場,避開戰爭紛擾。可他通過這幾天蛻變了,依然印下血手印沖橋,一步兩步、十米、二十米……等到到橋頭時已身中數槍,拼盡自己最后的力氣,甩出電話線,自己也被一槍爆頭倒了下去。副團長謝晉元撥通了電話,可得到回應卻是“這場無力的戰斗,只是一場作給國際的戲,一切只是為了博取國際同情所做的罷了”的答復。晉元聽此,心中惱怒,卻無能為力,同時南岸的市民也紛紛捐錢捐物,蓉姐捐出了一面青天白日旗,團長決定明早舉行升旗儀式。可這場升旗儀式無疑會讓日軍惱火,可即使這樣,一個“升!依然升!必須升!”的聲音響起,早上一起便舉行了升旗儀式。將士們身桿筆直,向旗敬禮。日軍則更加猖狂,派出了戰斗機,對旗旁的將士進行掃射,旗被槍彈掃倒了,可將士們用血肉之軀一遍遍護旗。旗在空中飄揚,橫尸遍野,只為守護那面殘破的旗幟。烈士們緊緊抱在一起,護著了那希望。
三個小時過去了,日軍再次撤退,但那面旗幟也倒下了,晚上接到了撤軍至蘇州河南岸的命令。晉元不甘,卻只得放棄駐扎四天的四行倉庫。全體將士在夜晚向對岸沖,奮力沖!可狡猾的日軍早已埋伏好,對壯士們進行掃射,一些勇士在后方托住,而另一些能沖進幾個就代表這場苦仗沒有白打,在倉庫樓頂為壯士們歌唱。自己也一改之前慫樣,坦然面對,置生死于度外,一個、兩個、十個、20個……沖進了鐵絲網之隔的蘇州河南岸,晉元身中數槍,但依然指揮撤軍,舉著槍跪在地上,昏迷倒下了……
他們是真正的壯士,壯士一去不復返!今日的幸福就是有這樣一群有志之士為我們肩負的,請珍惜少年時,把握當下!
觀八佰有感 篇17
在“九一八”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組織學生觀看電影《八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目的是讓學生銘記民族的苦難歷史,勿忘國恥,奮發學習,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2020年9月18日晚上7點30分,電影開播。斷壁殘垣、戰火連天的場景一下子就讓全場靜悄悄的,瞬間安靜下來。電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后一役,導演管虎將視角聚焦在戰爭中底層小人物身上——他們都是有父母子女,有兄弟姐妹的蕓蕓眾生,這些普通士兵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展現出一幅英勇頑強的抗戰群像。在觀影過程中,同學們一次次被影片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所吸引,一次次被影片中的情節感動落淚,一次次被中國軍人和人民群眾為了抵抗外敵侵略、拯救民族危難而不懼犧牲的精神所震撼。
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用熱血和生命守家衛國的故事深深感動和震撼了學生。“老師,你哭了嗎?”走出電影院,這是學生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普通士兵揮灑民族氣概,小人物舍生取義哭倒學生是我真實的感受!”這就是老師的答案。到了淚點,整個影院抽泣聲一片,中華民族的無畏精神是不可磨滅的。
看完電影后的學生被片中平民英雄的堅守感動,也被他們的家國情懷與民族大義振奮,有學生真摯表達:“電影《八佰》,特別棒特別感人的一部電影。這些感動,來自民族苦難的共情,也來自同胞向死而生的義氣,小人物在家國大義面前,舍生取義。他們大多數沒有名字,但他們真實地活過。”一位學生在返回的路上說:“看到那么多戰士壯烈犧牲前喊娘,忍不住流淚,愿世界和平,永不再戰。”我們生活在這個幸福的時代,沒有戰亂,沒有饑餓,我們很多同學卻不好好讀書,沉迷手機,活在網絡世界;也有同學在學校不想努力學習,只圖安逸享受;更有同學在教室不認真學習,不尊重老師……我們不指望一部電影能夠改變什么,我們只愿大家有所觸動即可,哪怕是一丁點的都不枉費13元的電影票錢。
電影中,一條蘇州河分隔了倉庫與租界,地獄天堂,形成強烈對比,給予觀眾強大的視覺沖擊力,我不由感嘆:南岸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北岸炮火連天尸橫遍野,這種直觀視覺沖擊太過于震撼,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在今后的日子里,同學們一定銘記歷史教訓,珍惜和平生活,立足學習,錘煉本領,奮發有為,以千萬個“小我”之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觀八佰有感 篇18
今年八月,電影大作《八佰》上映的消息紛紛刷爆了朋友圈,各位觀眾也對這部電影非常認可。《八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看完后,我這整個人都熱淚盈眶,感動、激動、憤怒不已。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1937年,國民革命軍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倉庫與租界只有一河之隔。孤軍奮戰的四個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
電影《八佰》由管虎導演,是全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影片。
想不大家都知道,這部電影,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而這起歷史事件,便是抗日戰爭時期的著名的淞滬會戰。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后,日軍便加快了進軍的步伐,并提出了三個月都將攻下哪里。而電影《八佰》講述了發生在淞滬會戰期間的一個小的歷史故事。
1838年,淞滬會戰進入相持階段,為掩護我軍的行動,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軍駐守四行倉庫。此時的四行倉庫西面和北面已經被日軍占領,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與未被占領的中國地界完全隔絕,成了一個“孤島”,進入四行倉庫也就成了孤軍。部隊進駐后,謝晉元與一營團長楊瑞符集合部隊做簡短動員,說明奉命掩護大軍撤退并駐守四行倉庫——這個當時上海唯一屬于中國軍隊守衛的一塊國土,第一營已是離開大部隊的一只孤軍。他要求團體官兵,抱必死決心,與倉庫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堅守陣地。
后來,謝晉元與全體官兵齊心協力,對次打退日軍的進攻,全團410人左右,一個機槍連,三個迫擊炮排。為迷惑敵人,在記者采訪時,謝晉元假告800人。這才有了“八佰壯士”之說。
《八佰》電影的最后,電影鏡頭從四行倉庫的斷壁殘垣慢慢過渡到了今天的繁榮的傷害,當東方明珠出現在眼前,蘇州河靜靜地流淌。歷史和現實交映,才懂得今日的可貴。
《八佰》對淞滬會戰的收尾的這場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并沒有可以煽情,而是理性的,導演管虎就用了一個“佰”字,體現了中國人都懂得中國軍人的內涵。他們400多名戰士都十分勇敢,為了不讓四行倉庫成為他們的墳墓,他們只能在那里抵抗,最后贏得了勝利。這部電影充分發揮了中華民族堅持不懈的精神,這些都應該是我們學習的。
觀八佰有感 篇19
“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敢尺寸與人,”曾經的抗日戰爭為我們烙印下了落后就挨打的道理,《八佰》這個電影也重現了當時抗日的情景。
《八佰》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在1937年東北淪陷之后,日軍進一步侵略上海發生的事。日軍轟炸上海,除對面的租界外整個上海幾乎都是廢墟,四行倉庫中有八十八軍團,但人數只有四百多人,租界是一片繁華。晚上,大樓上圍滿了金色彩燈,穿著華麗的服裝,該玩兒玩兒,該吃吃。而四行倉庫卻是破爛不堪,簡直走灰頭土臉,用恰當的詞就是對面為“天堂”,四行倉庫卻是“地獄”。后來,為了鼓舞對面的同胞共同加入戰斗,不怕艱辛過橋,卻一直受者日軍阻撓。
有一個畫面,就是在人當做炸彈炸敵人時,日軍背著一個鋼板,拿手榴彈和槍都無法打死他們,有勇者,在身上綁炸藥,用自己的`性命而換取日軍的死亡,他們的威武在所有人睹目下證實。所有人都是有血有肉有家人的,只為中華人民的勝利不顧一切沖上去,從而在炸彈的爆炸中死去。他們跳下去的那一瞬間是多么的英勇而悲壯!
在日軍開飛機的機槍掃蕩下,為了證實我們中華民族還在,不顧身上的傷口甚至用滿是血的身軀,牢牢的支住國民黨國旗,不讓國旗倒下,對面的租界向我們敬禮、吶喊,我看見他們正咬牙堅持支撐國旗,仿佛那旗桿和旗幟有千斤重,在敵人的暴擊下國旗慢慢倒下。
為了獲取租界四百萬人的支援,四行倉庫的所有士兵冒著槍林彈雨向橋的前方沖去,身體中彈了,就是爬也要爬出去,滿身是血的士兵在不斷挑戰自己的耐力,只為沖出去!
《八佰》這部電影讓我們懂得了只有不怕犧牲,團結一心才可攻無不克!
觀八佰有感 篇20
因為疫情,已經有半年多沒有走進電影院,昨天拿著讀書打卡兌換的電影票終于觀看了2020年第一場電影—八佰。實實在在地被感動哭了,怎么能這么好。
電影出現的人物眾多,能被記住的角色多達十幾二十個,卻一點不凌亂,很多情節點通過個體以及幾個群體間自由切換的視角下得以完整順暢呈現,不得不說,管虎導演為這個故事選取的視角以及所做的視角轉換是一劑敘事的良藥。一部熱血沸騰的愛國教育片,讓我們再次感受到華夏熱血兒郎的家國情懷!
淞滬會戰末期,中國軍隊西撤,只留下四百二十余人固守上海。在生與死的抉擇中,“八百壯士”愿為和平、奔赴沙場,發出了不當亡國奴的怒吼。他們以血肉之軀誓死堅守,彰顯了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氣節。開頭,一條河隔著四行倉庫和租界。河的這邊斷壁殘垣滿目蒼痍,河的那邊萬家燈火歌舞升平。八百壯士,真實又熱血。不是神劇,他們是真實的人,會死,會害怕,也想逃,一堆男人在一起也想討媳婦,也看著對面一河之隔的美女眼神發直。這群真實的人,守著一個倉庫,守護上海群眾的信念。明知是死,還拼盡全力的樣子,有著讓人無法直視的美。我們都知道現實,可是若在現實里完全丟失了理想,就真的有點無趣,是吧?!
戰場的刻畫從小角色入手,角色有成長,最后家國之情是自然的流露。電影首先展示他們是普通的真實的人,伴隨著他們親歷了一些事情,最后都成長為英雄。堅韌的抉擇與覺醒在重壓下更顯彈性,每一個底層士兵的人性被解析重構,中華民族抵抗外侮的民族氣節未曾改變。我歌頌每一位英雄。
無論從何種角度解讀,2020年能夠在影院看到《八佰》都意義非凡,久違的熱血浪漫,愿世間再無喧囂。
一直想去看《八佰》,剛好昨天下午有時間,和老婆一起去看了,深有所觸,說上幾句。
先說數據,加上點映,上映三天,票房7.7億,由于疫情對觀眾入院觀看信心的沖擊,我覺得成績什么可觀。貓眼評分9.2,心想豆瓣評分絕對會-1,果不其然,豆瓣7.8,豆瓣早已失去國民評判準信力,國外電影再爛評分至少+1,國內電影自動-1,這不是電影工業發展滯后帶來的附加影響,而是長期外部文化價值觀輸入帶來的直接影響,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影評人根據地多在豆瓣。扯遠了,男女觀眾比接近7:3,20—35歲觀眾占比75%,你別嚇一跳,再過三年我都不算一個適齡觀看群體了,很難過,我覺得我至少還能常進電影院15年,拭目以待吧。
再說感受吧,票房已經確定《八佰》是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戰爭片,但也更像是一部優秀的紀錄片,它以悲壯的表達手法向后人闡述了抗戰史上先輩們不屈的斗爭精神,現實只會比電影更殘酷,因為工作原因,十多年來,接觸了很多上過戰場的老兵,當你坐在他們身邊聽他們親身講述戰爭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電影中士兵被子彈擊中的畫面還原度應該有85%,我見過很多現實中被槍擊的照片,指頭大小的槍口,后面是碗口大小的創口,擊中重要部位斷無生還可能,我經過系統的軍事訓練,深知一個人在槍林彈雨中穿行需要多大的勇氣,活下來的運氣占了一大半,上了戰場,都抱著一顆必死的決心。后人,只是看到一個個數據,傷亡多少人,幸存多少人,真正上了戰場和敵人廝殺,九死一生,十不存一,是常事。
電影中大家都看到的是河對岸租界隔岸“觀看”的人們,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句是叫做“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我覺得人數在55開吧,亂世之中一半的人為了生存而自保,只要活著,誰主政并無所謂,河對岸另一半的人大多是無能為力罷了,只能眼看著戰士在一側和敵人廝殺。所以電影中也用不小篇幅描述了送物資、跑橋送電話線,包括后面的募捐。不過電影對上海女人一點都不友好,也算是一個地域的縮影……
我從不會懷疑士兵們會不會向影片中描述的勇敢、無懼生死。我覺得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是給我們一次中繼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青少年群體,過去很多年我們疏忽對青少年群體的愛國主義教育,每次你看到網上一些無腦的評論肯定會恨得牙癢癢,甚至有時也會附和一句。教育始終是國之大計,鍵盤俠并不是多了,而是會使用鍵盤的人多了,有句話叫“人出一百,必有鳥人”,甚至你回想一下,自己上學時班級里是不是總有一個格格不入的人,生活群體中總有一個言行相異的人,別去做這個人,善待他人。
其實也想帶兒子去看一看,不過才四歲,應該也看不懂,留在日后再說。經過三十多年坎坷起伏又始終徘徊在地面的人生告訴我,一個人培養好的心性遠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學習主要靠自己,但路走歪了,回頭就難了。
觀八佰有感 篇21
一寸山河一寸血,《八佰》在靜謐的蘇州河畔演繹著曾經一段真實且慘烈的革命故事。僅僅一河之隔,此岸,繁華熱鬧,紙醉金迷;彼岸,炮火連天,生死搏斗。
這部電影講述了1937年淞戶會戰末期,國名革命軍為守上海最后防線四行倉庫,僅與英美租界相隔一條蘇州河,孤軍奮戰4個晝夜。營造了罕見的被圍觀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壯士。這部電影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絕望與希望相纏繞的情景,更有民族恥辱感與自豪感相交錯。
影片開頭的人們像看戲般望著對面的倉庫,與身旁的人打賭他們能堅持幾日。可這四百壯士真的只是讓人看戲用的嗎?他們是有血有肉的人啊,他們也會害怕也有正常人的七情六欲,他們也有生命啊!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景了吧。四百壯士里有人很透徹地說了這樣一句話;“靠我們這區區四百人是扛不住的,得靠身后這四萬萬人來抗,我們不只是在抵抗日本人,我們是在給他們看,中國人還在……”這句話能夠很好地表現出“絕望中的希望”。這四百人便是喚醒河對岸的一劑猛藥!
影片中令我一瞬間便淚目的就屬陳樹生身綁炸彈,首當其沖,跳下倉庫,以一己之力喚醒其他壯士的愛國之志,若國人皆如此,倭寇怎敢”?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那一具具燃燒的血肉之軀,是燒醒對岸的熊熊烈火啊!
片中,四百壯士在日軍的阻撓下,升起了國旗,在四行倉庫始終屹立不倒,壯士們用自己的身軀護住了他們的信念。他們向蘇州河對岸的中國人,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不會倒下,中國不會亡,在國難當頭,外敵入侵之際,我們會前仆后繼的去堅持戰斗,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屹立不倒。
最后,河彼岸冷漠的人們不再冷漠,他們紛紛落下眼淚,推開鐵門,伸出一雙雙希望之手,就像打敗了內心面對戰爭的恐懼,對未來重新有了希望。沉睡的東方雄獅已然覺醒“來生再見”四字訣別感動了河對岸的看客,也感動了身處和平時代的我,我想這是一種對情懷的激發。‘八佰’不只是八百壯士,更是八佰精神。“夠花在淡紅色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前行。”是的,在血色里,我看見了希望。
帶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曲未終,人未散,回歸如塵的生活,是‘八佰壯士’最大的心愿,那渴望的雙眼望向的大概是我們的現在。此情此心,青天郎朗,日月可鑒,作為后輩的我,不希望戰爭,但也不懼怕戰爭!和平時代的負重強行,同樣匹夫有責。
觀八佰有感 篇22
經過了一波三折,我終于如愿觀看了《八佰》這部熱播電影。
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歷史故事改編的。1937年日本軍隊發動盧溝橋事件,侵占華北,隨后中日全面開戰。淞滬會戰期間,日本與在上海的租界保持了微妙的默契,因此制造出蘇州河一河兩岸截然不同的場景。
此時,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余名官兵(對外為壯聲勢稱共800名官兵,故稱“八百壯士”),堅守上海閘北的四行倉庫。這場四行倉庫保衛戰,也是整個淞滬會戰的最后一戰。
在四天的頑強抵抗中,國軍戰士抱著必死之心保衛著祖國的領土和人民的生命安全。他們在蘇州河的這一面血流成河、尸橫遍地,而另一面卻是繁花似錦、歌舞升平。正如團附林晉元說:“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
身處地獄,”八百壯士”毫無怨言,堅守自己的信念,以彈丸之地抗擊日本侵略者,激戰四晝夜,用血肉之軀打退敵人十余次瘋狂進攻。劇中的端午、小湖北、瓜慫等幾個膽小懦弱的人,經過戰火的洗禮,最終也成為了勇敢的戰士。還有一位叫陳樹生的士兵,身綁炸藥與手榴彈,從樓體跳下、墜入敵人的鋼板陣中,用自己的身體炸毀敵人的防御。隨后,機槍連的戰士們跟隨陳樹生,紛紛給自己綁上炸藥,接連從樓上跳下,阻止日本軍隊在墻根安放炸藥。蘇州河南岸觀戰的一名愛國人士滿含熱淚感嘆道:“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看到這里,我不禁熱淚盈眶,身邊也傳來此起彼伏的抽泣聲,我們被戰士們大無畏的精神而感動。
戰士們用自己的生命,點燃了人們的愛國之心。蘇州河對岸的民眾開展了各種募捐,舍命扯電話線、想盡辦法投放急需物資、冒著生命危險送來國旗……這些讓我看的熱血沸騰,恨不能成為他們其中的一份子,去幫助他們。
最終,謝晉元接到上級的命令,要求部隊撤到對岸租界。謝晉元命令部隊全體同時撤離時,插敘了特派員對謝晉元說的心里話:“歷史一定會記住這場戰斗,記住參與過這場戰斗的人。而你們,才是真正的中國人。”是的,我們會永遠記得你們為祖國做出的犧牲,也會繼承和發揚你們的愛國情懷!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依然存在著各種“戰爭”,應對這些,就需要我們去好好學習,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去報效祖國,抵御外患!
觀八佰有感 篇23
一直想去看《八佰》,剛好昨天下午有時間,和老婆一起去看了,深有所觸,說上幾句。
先說數據,加上點映,上映三天,票房7。7億,由于疫情對觀眾入院觀看信心的沖擊,我覺得成績什么可觀。貓眼評分9。2,心想豆瓣評分絕對會—1,果不其然,豆瓣7。8,豆瓣早已失去國民評判準信力,國外電影再爛評分至少+1,國內電影自動—1,這不是電影工業發展滯后帶來的附加影響,而是長期外部文化價值觀輸入帶來的直接影響,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影評人根據地多在豆瓣。扯遠了,男女觀眾比接近7:3,20—35歲觀眾占比75%,你別嚇一跳,再過三年我都不算一個適齡觀看群體了,很難過,我覺得我至少還能常進電影院15年,拭目以待吧。
再說感受吧,票房已經確定《八佰》是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戰爭片,但也更像是一部優秀的紀錄片,它以悲壯的表達手法向后人闡述了抗戰史上先輩們不屈的斗爭精神,現實只會比電影更殘酷,因為工作原因,十多年來,接觸了很多上過戰場的老兵,當你坐在他們身邊聽他們親身講述戰爭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電影中士兵被子彈擊中的畫面還原度應該有85%,我見過很多現實中被槍擊的照片,指頭大小的槍口,后面是碗口大小的創口,擊中重要部位斷無生還可能,我經過系統的軍事訓練,深知一個人在槍林彈雨中穿行需要多大的勇氣,活下來的運氣占了一大半,上了戰場,都抱著一顆必死的決心。后人,只是看到一個個數據,傷亡多少人,幸存多少人,真正上了戰場和敵人廝殺,九死一生,十不存一,是常事。
電影中大家都看到的是河對岸租界隔岸“觀看”的人們,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句是叫做“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我覺得人數在55開吧,亂世之中一半的人為了生存而自保,只要活著,誰主政并無所謂,河對岸另一半的人大多是無能為力罷了,只能眼看著戰士在一側和敵人廝殺。所以電影中也用不小篇幅描述了送物資、跑橋送電話線,包括后面的募捐。不過電影對上海女人一點都不友好,也算是一個地域的縮影……
我從不會懷疑士兵們會不會向影片中描述的勇敢、無懼生死。我覺得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是給我們一次中繼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青少年群體,過去很多年我們疏忽對青少年群體的愛國主義教育,每次你看到網上一些無腦的評論肯定會恨得牙癢癢,甚至有時也會附和一句。教育始終是國之大計,鍵盤俠并不是多了,而是會使用鍵盤的人多了,有句話叫“人出一百,必有鳥人”,甚至你回想一下,自己上學時班級里是不是總有一個格格不入的人,生活群體中總有一個言行相異的人,別去做這個人,善待他人。
其實也想帶兒子去看一看,不過才四歲,應該也看不懂,留在日后再說。經過三十多年坎坷起伏又始終徘徊在地面的人生告訴我,一個人培養好的心性遠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學習主要靠自己,但路走歪了,回頭就難了。
觀八佰有感 篇24
昨天,爸爸帶我去看了,最近很火的一部電影——八佰,講的是800個壯漢保衛上海的故事。
故事就是這樣子的,一個叫端午的人,帶著他的弟弟小湖北,跟著湖北保安隊去拯救上海,到達上海之后發現那里已經是一片廢墟,正當眾人的爭吵的時候,還留在這里的日本人發現了他們,端午小湖北和他們的叔叔,躲在一面墻后面躲過一劫,小湖北他們跑出去之后親眼目睹了那些日本人把逃兵通通殺掉的場景,而這時,他們的隊友找到了他們,帶她到了一個上海,惟一一個沒有被占領的地方,租界和四行倉庫,這里科普一下,為什么日本人不轟炸租界呢?因為租界是租給外國人的,所以日本人不敢炸,他們炸了的話全世界都會聯合起來反抗他們,到了四行倉庫之后,小湖北被派出去施工,而上海的難民,則搬到租界去住,第二天因為逃兵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一匹大白馬,這批巴巴拉到處亂跑,引來了日本人的眼球,日本人認為他們是在挑釁他,于是發起了第一次進攻,這回他們可慘了,被中國人給埋伏了,被打得落花流水,滿地找牙,但是,日本人也抓到一些中國人,他們打算拿中國人當人質,可我們中國人的槍法可不是蓋的,將對面的日本人打了個精光,第二天日本人想拿炸藥來炸塌整個樓,結果中國士兵跟拼了命一樣,身上打著炸藥一個一個跳了下去,第三天,中國人在樓頂升起了中國的旗幟,這簡直就是在跟日本人說這是我們的地盤,你們誰呀?日本人憤怒極了,派出了飛機來掃射,可是我們中國人骨子里就是硬,拼命不讓中國的旗幟倒下去。第四天對面的人完全被打動了,拼命的捐錢,把那些唱戲的專門為對面的英雄唱了一個趙子龍威震長坂坡的故事,這時一個士兵的皮影戲被另外一個士兵給修好了,有個士兵問他,“我們老家每天都演關二爺,你怎么搞個趙子龍啊?”而他回答道,“那當然不一樣,關二爺講的是兄弟情誼,而趙子龍講的是護國。”
后面中國人被允許逃到租界,而是日本人早有陰謀,在中國人正在通過時,忽然射擊,對面的老百姓看不下去了,一,各一各把手伸出門外,有的伸大拇指的有的聲加油站有的聲求救的,日本人不敢打了,士兵們成功到了租界。
不知道為什么,看完這篇電影我想哭,沒有他們當年的英勇犧牲,怎么會我們現在的國富民強?為什么他們會一各一各的跳下樓,讓自己的身體被炸藥撕裂?為什么他們死了也要護著國旗,不讓他倒下?因為他們堅信,未來的中國會更好,中國上下五千年有多少人,為了自己的國家不負犧牲英勇沖鋒,國家撫養他們,他們守護國家,我剛看完的時候,我問我爸爸我覺得那匹白馬猜應該是這篇電影的主角,不然他為什么能活這么久?爸爸語重心長的對我說,那匹白馬代表的是人民的支持與信任,或者他代表的就是中國。而在電影最后一個鏡頭,從今天的四行倉庫,慢慢地展現到現在的上海,東方明珠,世貿大廈,都是在他們犧牲的基礎上建立上來的,不管怎樣,我們都不能忘記當年人民的痛苦。就算現在的祖國國富民安,山和水秀。可能有人不可以正視日本,讓我一句話把你拉回現實:歷史沒有仇恨,時有記錄,日本能把這樣一個貧窮的小國發展成這樣已經很厲害,我們的國家人有很多不足他們的地方,所以與其湊合,他們不如努力學習,不能讓未來的祖國,跟當年一樣受他們欺負。加油吧!后浪!
觀八佰有感 篇25
《八佰》長2個多小時。
時間長,信息量不一定大。但是《八佰》講上海租界的花花世界,也說復雜人性,所以它的信息量不小。
它傳遞的最重要信息有兩個:一是當時從個人的角度揭示,中方對戰爭的準備多么不充分。且不說戰火燒到門口了,租界里老百姓照樣過自己的小日子、做自己的小生意(唱戲的唱戲、開賭場的開賭場)。就連戰士們正一心想著回家收割莊稼,卻糊里糊涂地進了戰場。
二是怕死和怕殺人多么難克服。怕死、不敢殺人是人的天性。只有在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后,人才能克服天性。而軍人中最優秀者,才能成為軍事機器。逃兵是《八佰》的主角。開始時,他們和老百姓沒有什么區別。打了那幾天仗后,部分人成了英雄,但還有一部分人(比如老算盤)沒有變化。
【觀八佰有感】相關文章:
觀《八佰》有感06-17
觀《八佰》有感09-29
觀八佰有感02-12
觀《八佰》有感作文10-29
觀電影《八佰》有感11-15
觀《八佰》有感(15篇)06-20
觀《八佰》有感15篇09-15
觀《八佰》有感精選15篇10-29
觀《八佰》有感(精選23篇)04-08
觀影《八佰》有感400字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