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通用21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1
59年前,一部《冰山上的來客》讓《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唱響大江南北。一甲子時光轉瞬即逝,今天的新疆又響起了《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旋律。
為庚續紅色血脈、傳承偉大“建黨精神”,引領全院黨員干警汲取榜樣力量,近日,沙雅縣人民法院組織機關各支部黨員干警觀看了根據“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真實事跡改編的主旋律電影《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影片講述了拉齊尼·巴依卡祖孫三代堅守帕米爾高原邊境線,為國戍邊的真實故事。日復一日枯燥的巡邊守邊戍邊工作,不僅沒有消磨拉齊尼·巴依卡的意志,反而鑄就了他忠誠、堅定的黨性,磨礪了他堅毅、果敢的性格。所以,即使在巡邊最危險的'“死亡之谷”吾甫浪溝,拉齊尼·巴依卡也毫不猶豫冒著生命危險救下墜入冰縫的邊防戰士王烈;更會舍命相助,在寒冬臘月第一個跳入刺骨的河水中,為墜落冰窟呼救的孩子托舉出生命的希望,直至耗光所有力氣……
觀影結束后,黨員干警深受震撼,第二支部預備黨員龍蓮激動地說:“紅色精神代代傳,59年前,一首《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唱響了新疆各族干部群眾共同守邊護疆的情懷;今天一部《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弘揚了拉齊尼·巴依卡祖孫三代人庚續紅色血脈、踐行偉大‘建黨精神’的先進事跡,歌頌了拉齊尼·巴依卡本人英勇救人、不怕犧牲偉大壯舉,是我們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干警們紛紛表示,要以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為榜樣,立足本職崗位,勤勉敬業、甘于奉獻、勇毅前行,積極回應群眾司法需求,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以實際行動護航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2
根據“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的真實事跡和人生經歷改編的電影《花兒為什么這樣紅》,3月18日起在英吉沙縣幸福影城播放。連日來,觀影干部群眾絡繹不絕,并引發了熱烈反響。
3月23日下午,100余名干部群眾在觀影過程中,完全被影片的故事情節、鮮活的.人物形象所震撼。電影《花兒為什么這樣紅》以“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的真實人生經歷為創作藍本,生動還原了拉齊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邊護國70余年的故事,并重現了拉齊尼·巴依卡為救落入冰窟的兒童而英勇犧牲的光榮事跡。影片深深打動了每一位觀影群眾,大家紛紛表示,要學習拉齊尼·巴依卡愛黨愛國、無私奉獻的精神,扎實做好本職工作。
“拉齊尼·巴依卡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崇高精神永在,而且會散發出愈加璀璨的光芒,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英吉沙縣青少年活動中心教師李靜思說,將守教育初心、擔教育使命,用實際行動堅守為民情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今后將進一步學習宣傳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先進事跡,引導學生要向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學習,學習他樂于助人、甘于奉獻的精神品質。”
整部影片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始終在傳遞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英吉沙縣幸福影城也加大了《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排片率,進一步滿足各族干部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傳遞榜樣力量,弘揚社會正能量。
“這是一部弘揚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家國情懷的優秀影片。拉齊尼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用生命譜寫了對黨的忠誠與無限熱愛。”英吉沙縣艾古斯鄉黨委委員、宣傳干事姑麗米熱·阿布來提說:“作為一名黨員,我深受激勵,要永遠忠于黨、忠于人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全心全意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中。”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3
今天下午,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電影《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看完電影心里有很多情感在涌動著。
這種情感叫敬佩。在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的帕米爾高原上,天氣極端寒冷,還時常伴隨著大風,但拉齊尼一家三代人仍然堅守在這片土地上。他們抗風霜,斗嚴寒,渴了就著雪,餓了吃點馕,和邊防戰士一道,一遍又一遍走在護邊的路上。帽子上、眼瞼上的冰碴是他們的徽章;手上、腳上的凍瘡是他們不變的信仰。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他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筑城了保護我們的新的鋼鐵長城!
這種情感也叫感動。印象最深的是拉齊尼勇救落水兒童的'那一幕。當聽到結冰的湖中孩子的哭聲,拉齊尼沒有多想便奮不顧身地跳入了湖中,最后他用盡全力奮力托舉將孩子推向了他的父母,自己卻因為體力不支永遠的沉入了湖中,就像當初劉紅軍奮不顧身將他推離了山上落下的滾石一樣,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一種精神的傳承,這種精神叫無私奉獻,也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堅守與初心!這讓我想到了焦裕祿、孔繁森、黃文秀……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始終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他們的為民情懷讓人動容!
純凈潔白的帕米爾高原,天空上翱翔的雄鷹,呼呼的風聲,被風揚起的晶瑩雪花,一家三代人護邊的執著與堅持……一幅絕美的圖畫,一種高尚的精神!走出電影院回到現實,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汽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在平凡而又瑣碎的生活重壓下,我似乎快忘了共情的能力,但看完電影后我提醒自己,在自己看得見看不見的地方,確實有許多像拉齊尼這樣的人,正是因為他們的無私奉獻,才將病毒、災難、戰爭、饑餓擋在了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我盡量讓陽光撒滿全身,用力呼吸著周圍新鮮的空氣,肆意而熱烈的活著,只為不辜負他們的付出!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4
為弘揚偉大的愛國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3月22日,師市司法局組織干警、輔警、專職人民調解員、律師以及公證員代表觀看電影《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深入學習“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的先進事跡。
電影《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是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出品,天山電影制片廠創作拍攝的重點獻禮影片。該片以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巡邊護邊的真實事跡為敘事線索,講述了拉齊尼·巴依卡一家三代為國巡邊護邊的英雄事跡和勇救落水兒童犧牲的英雄壯舉,抒發了拉齊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對偉大祖國的`赤子忠心和深厚的家國情懷。
觀影結束后,大家紛紛表示,影片情節真摯感人,人物形象鮮活,畫面音樂優美,詮釋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值得每一位干警深入學習,今后將把偉大的愛國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奮發有為、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干好本職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5
拉齊尼·巴依卡一個普通卻閃著光芒的名字,他的事跡讓無數人動容。
一個英雄,催生了一部電影,讓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帕米爾高原。
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組織策劃,天山電影制片廠創作拍攝,高黃剛擔任出品人、編劇、總制片人,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執導,庫提魯克江·艾沙胡加、艾克白爾·斯拉木、賀剛、賈宏偉主演的電影《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再現了英雄的成長史,讓人們在大氣、滂沱、真實的畫面中再一次感受到心靈的震撼。
影片講述了帕米爾高原護邊員拉齊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邊護國的故事。
少年拉齊尼·巴依卡從小耳濡目染著爺爺凱力迪別克·迪里達爾、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義務守邊護邊,為邊防官兵做向導,和邊防戰士們親如家人的場景,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早早地就埋下了愛國主義的種子。
當兵復員后,拉齊尼·巴依卡接過了父親手里的牦牛鞭,繼承了爺爺和父親的護邊事業。
在巡邊最危險的地段“死亡之谷”吾甫浪溝,他冒著生命危險勇救墜入雪崖冰裂的邊防戰士王烈,后二人結為生死兄弟;一直陪伴他十幾年巡邊的牦牛“汗恰”,在巡邊路上不幸摔斷了脊梁,最終凍死在茫茫雪域,成為他心中永久的痛。
拉齊尼·巴依卡的人生不斷抒寫著新的輝煌。2021年初,拉齊尼·巴依卡走進喀什大學開始進修生涯。在校園里,他勇救落水兒童,不幸壯烈犧牲。
整部電影全部是真情實感帶來的陣陣沖擊波,似乎那些陡峭山崖、刺骨冰河、護邊牧道以及風雪歲月都在觀眾腳下,那一塊塊邊防戰士和幾代護邊員用生命守護的高大界碑,儼然成為愛國的主題,并營造出宏大的場面,讓影片具有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這部反映英雄成長史的電影催人淚下,但電影中始終貫穿的.主旋律又催人奮進。
主人公質樸的眼神,帕米爾高原純凈的背景,步步緊扣的故事情節,一步步敲擊著觀眾的心扉,引發人們深深的思索,似乎再告訴我們,英雄不光用來仰視,我們更應該向英雄靠近!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已于3月18日在全國公映,影片將帶領我們走進拉齊尼·巴依卡的內心世界,感受英雄的精神高度。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6
拉齊尼·巴依卡12歲開始跟隨父親巡邏,在爺爺巡邊故事的熏陶、父親戍邊生活的感染和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的注視中長大。他總覺得自己身上流淌著衛國戍邊的血液,也萌生了參軍入伍的想法。2001年底,拉齊尼·巴依卡被父親送到部隊,成為一名光榮的邊防戰士。在部隊,他愛軍精武、恪盡職守,不怕吃苦、勇于爭先,經常利用晚上時間讀書學習、加班訓練,五公里武裝拉練打破所在武警支隊紀錄,參加全疆武警邊防系統大比武成績名列前茅。兩年的軍旅生活升華了他對部隊的`深厚感情,更加堅定了他巡邊戍邊的信念。
退役后,拉齊尼·巴依卡立即加入護邊員隊伍,成為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給邊防官兵做起了巡邏向導。巡邊路上,他每次都走在最前面探路,憑著自己多年的經驗幫助邊防官兵指引方向、化險為夷。2004年9月,拉齊尼·巴依卡第一次單獨帶著巡邏分隊參加吾甫浪溝巡邏,隊伍遭到暴風雪襲擊,官兵冷得直打哆嗦。他想起父親教過的方法,把15頭牦牛聚集在一起形成一道“擋風墻”,官兵們緊緊靠著牦牛身子度過了一夜。第二天,隊伍到達鐵干里克又遇見山體滑坡,七八十度的陡坡,異常艱險。在不停地有碎石塊滑落的情況下,拉齊尼·巴依卡不顧個人安危,只身前往懸崖峭壁上探路。突然,一塊碎石片砸在了他的額頭,鮮血直流,拉齊尼·巴依卡強忍劇痛,歷經2個小時,終于探出一條比較安全的道路,帶領官兵們順利通過。2011年11月,拉齊尼·巴依卡和官兵們在巡邏途中突遇暴雪,戰士裴濤突然從牦牛背上摔下掉進了一個雪洞里,周圍的冰雪還在垮塌。千鈞一發之際,拉齊尼·巴依卡立即示意大家保持鎮靜不要動,自己爬到雪洞旁邊,不顧寒風刺骨,脫下衣服,打結做成繩子,花了兩個小時將戰士從死亡線上救了出來。因為長時間在雪中,拉齊尼·巴依卡被凍得不省人事,經過縣醫院三個小時的搶救才挽回性命。傷勢剛愈,他又帶著牦牛踏上巡邊路。2013年9月,巡邏小隊經過亂石灘斷崖時發生山體滑坡,曾經的標記和路都消失了。正在大家一籌莫展之時,拉齊尼·巴依卡主動請纓,只身前往峭壁探路,不料山上落石將他砸暈,鮮血直流。官兵們趕緊搶救、包扎傷口。拉齊尼·巴依卡清醒過來后,官兵們勸他回去,他卻堅決拒絕:“這是任務,絕不能因為我的一點小傷耽誤了巡邏。”
拉齊尼·巴依卡把衛國護邊當作崇高事業和畢生追求,16年如一日守衛在我國海拔最高的紅其拉甫邊防線上,每年巡邊10多次、行程1500多公里,每次都要冒著生命危險翻越雪山達坂、蹚過冰河,穿越經常雪崩的“死亡之谷”,家里隨他巡邊的牦牛累死了7頭,自己身上大大小小負傷多處。“只要大叔在,心里就踏實。”這是邊防官兵們眼中的拉齊尼·巴依卡,他屬于帕米爾高原,他熟悉喀喇昆侖,是真正的“帕米爾雄鷹”。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7
拉齊尼是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提孜那甫村牧民。2004年8月,拉齊尼開始義務為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當巡邏向導,被邊防官兵和當地牧民稱贊為云端上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位于帕米爾高原東南部,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接壤,邊境線長80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自然條件十分惡劣。
拉齊尼一家就居住在這里,祖祖輩輩都在山溝里放牧。從爺爺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到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再到拉齊尼,他們一家三代接力擔任民兵護邊員,拉齊尼已經在這里做了16年的護邊員。
1957年,拉齊尼的爺爺凱力迪別克自薦成為邊防連第一位“牦牛向導”,隨后,他的父親巴依卡在紅其拉甫邊防連擔任義務巡邏向導38年。拉齊尼十幾歲的時候便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2004年,從部隊退役的他正式接過父親手中的鞭子,和其他塔吉克族護邊員一起,騎著牦牛行走在這條邊防線上。
60多年來,拉齊尼祖孫三代的足跡踏遍了帕米爾高原邊防線上的每一塊界碑、每一條河流、每一道山溝。在拉齊尼的.心里,巡邏是國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他說:“沒有界碑,哪有我們的幸福生活。”
巡邏路上,拉齊尼總是走在最前面探路,和父親一樣,他憑著自己多年的經驗無數次幫邊防官兵化險為夷。
有一次,拉齊尼單獨帶著巡邏分隊參加有著“死亡之谷”之稱的吾甫浪溝巡邏。巡邏第一天,隊伍遭到暴風雪,受阻的巡邏隊只好在離鐵干里克村不遠的一塊山谷地露宿。看到官兵凍得直打哆嗦,拉齊尼就用父親教過的方法用牦牛身體來取暖。他把15頭牦牛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堵厚厚的“墻壁”,官兵僅靠著牦牛身子,既能擋風雪,又能取暖,讓官兵們順利度過了風雪夜。
第二天,隊伍到達鐵干里克村,但由于山體滑坡,只好停了下來,前一年父親做的標記沒有了。“這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們怎么過呀?”上等兵普合毛擔心地問。“再難再艱險我都會帶你們渡過難關,放心吧。”拉齊尼說。
說完拉齊尼就起身探路。突然,從山上滑落下來的一塊石片砸在了拉齊尼額頭,鮮血直流,官兵們幾次勸他返回,但他簡單處理了傷口,堅持繼續探路。“這是任務。”強忍疼痛,歷經兩個小時,拉齊尼終于找到了一條比較安全的石壁路,官兵們順利通過。
每次巡邏都是太陽出來出發,太陽落山就在山里搭起帳篷將就一晚,有時還會遇到雪崩、滑坡、泥石流等危險,往返一次需要近10天時間。
有一年11月,拉齊尼像往常一樣和官兵們奔波在山高路險的邊境線巡邏時,突然間天氣驟變,突降大雪。行走在最前面的戰士皮濤不慎從牦牛背上摔了下來,掉進雪洞里,周圍的冰雪不斷垮塌。危急時刻,拉齊尼高喊:“大家都不要動!”然后自己迅速爬到雪洞旁邊脫下衣服打成結,做成繩子,花了兩個小時將皮濤救了出來。體力透支的拉齊尼被凍得不省人事,送到縣醫院搶救3個小時,才挽回了生命。
在16年的巡邏路上,拉齊尼和邊防官兵結下了深厚情誼。“不光是我,我們周圍的牧民都把邊防連官兵當成自己的親人。”拉齊尼掰著手指說,大雪壓塌了房子和羊圈,他們來修;孩子上不起學,他們主動捐款,還給孩子補課;吐爾迪罕大媽家里困難,他們就買來羊羔幫她致富;紅其拉甫沒有醫院,牧民生病了都到連隊找軍醫,到連隊就像到自己家一樣……
“這不是親人又是什么呢,我們本來就是一家人!”說著,他用力地拍了拍胸口。“看,我們的安居房漂亮吧?”拉齊尼向記者展示手機里的照片,講起這幾年護邊員身邊的變化:牧民們放牧有補助、種地有補貼,每年還享受一次免費健康體檢,孩子上學的學費全免;邊防修好了巡邏路,建起了執勤房,還給護邊員配發了摩托車、對講機、望遠鏡。“以前步行巡邏需要好幾天,現在騎摩托車只要5個小時,而且再也不用風餐露宿。”拉齊尼笑著說。
“雖然現在條件好了,但很想念從前和邊防連的兄弟們頂風冒雪巡邏的日子,一起吃過的苦,才是最想回憶的甜。”說話間,拉齊尼的電話響起,是兒子拉蒂爾打來的。他邊接電話邊說:“拉蒂爾說長大了也要像我一樣做一名護邊員。我告訴他好好上學,將來要成為一名解放軍,守衛祖國,保護人民。”
2021年1月4日,新疆喀什,一名孩子陷入冰窟。拉齊尼·巴依卡循聲趕去,腳踏冰面去拉孩子。冰面突然坍塌,自己不慎跌入水中。他奮力舉起雙手,拼盡全力把孩子盡量托在水面。聞訊趕來的人們紛紛參與救援。孩童成功獲救,但拉齊尼·巴依卡卻再也沒有上來……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1歲。拉齊尼·巴依卡是全國人大代表,也是一名全國勞動模范,一家三代守邊的故事在帕米爾高原家喻戶曉,被當地牧民稱贊為“帕米爾雄鷹”。他生前常說:“這輩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永遠守好祖國的邊境線……”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8
3月18日,電影《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全國公映,新疆各大影院同步上映。這部電影以“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的真實人生經歷為創作藍本,生動還原了他們一家三代守邊護國70余年的傳奇故事。
影片開頭,一座形似饅頭的山峰刺破云霧,白雪映襯著藍天,純凈肅穆。此乃青藏高原北緣第二大高峰——海拔7509米的慕士塔格峰。這件大自然的神來之作地處阿克陶縣與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交界處,屹立于帕米爾高原之上,故事的脈絡由此展開……
“這么多年終于把你找見了!”喀什機場外,拉齊尼·巴依卡見到工程師劉朝,激動地給他一個大大的熊抱。然后,兄弟兩人驅車向帕米爾高原駛去。劉朝欣賞著沿途壯美的高原雪山景觀,父輩的經歷仿佛昨日般一幕幕閃現在眼前。
帕米爾高原地形復雜,氣候多變,屯墾戍邊需要請當地人做向導,由此漸漸形成了一支獨具特色的護邊員隊伍。他們沒穿軍裝,沒有正式編制,卻承擔起保衛邊疆的責任,為當地的安定與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正是在這種合作下,解放軍與當地的護邊員及廣大百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其中包括小拉齊尼·巴依卡的爺爺凱力迪別克和爸爸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父子相繼接力,足跡踏遍帕米爾高原邊防線的界碑、山谷、河流,遇到的艱難險阻不計其數。護邊數十年,家里犧牲了上百頭用于運送物資的牦牛。
在劉朝出生那年,身為邊防連連長的父親劉紅軍退伍了。“紅軍叔叔”心里放不下當地翻山越嶺上學的'孩子們,退伍后放棄了與妻兒團聚的機會,堅持留下來,與當地百姓一起修建公路。在他的帶領下,項目克服了重重障礙,公路建設一點點向前推進。“路”是整部影片的主線,從吞噬人畜性命的危險山路到新時代寬闊平整的盤山公路,體現幾代戍邊人在艱苦的自然條件下,一次次突破生命的極限,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為子孫造福。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小拉齊尼·巴依卡興高采烈地跑去項目地,準備告訴紅軍叔叔一個好消息:他的妻子帶著襁褓中的兒子從外省來提孜那甫村與他團聚了。可就在這時,他身后的巨石突然滾落,劉紅軍一個箭步沖上去,推開小拉齊尼·巴依卡,自己卻被石塊砸中,不幸犧牲。這一高尚人物的塑造,配以感人至深的情節,反映出在高原艱苦的生活條件下,軍民一家親的和諧環境,更營造出邊防軍人以守護家園、保衛人民生命財產為天職的思想和精神氛圍,而這恰恰奠定了現實中拉齊尼·巴依卡堅毅善良、樂于助人的品格。
飾演成年拉齊尼·巴依卡的塔吉克族小伙庫提魯克江·艾沙胡加與故事主人公竟有幾分相像。據了解,在拍攝《花兒為什么這樣紅》之前,庫提魯克江并沒有表演經歷,但他的父親和多位長輩都是護邊員,十分熟悉影片所要表現的情節和人物的精神氣質,因此,他近乎完美地再現了拉齊尼·巴依卡的生前事跡。
影片中,劉朝渴望沿著父親的足跡,像一位邊防戰士那樣走一趟吾甫浪溝。這里是邊防全線唯一需要騎牦牛巡邏的邊防線,也是牦牛死亡率最高的區域。拉齊尼·巴依卡拗不過劉朝,只好瞞著父親巴依卡,偷偷從家里牽出兩頭牦牛,擔當起了劉朝的私人向導兼救護員。路上,兄弟二人談起了很多往事,劉朝問拉齊尼在塔吉克語中是什么意思,后者驕傲地說:“雄鷹。”
在父輩的影響下,拉齊尼·巴依卡長大后應征入伍,光榮地成為了一名解放軍戰士。2003年從部隊復員后,他從父親手中接過牦牛皮鞭,繼續義務為紅其拉甫邊防部隊巡邏帶路,守衛神圣國土、捍衛祖國尊嚴。
位于慕士塔格峰西南方向的紅其拉甫平均海拔超過5000米,氧氣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風力常年在七級以上,最低氣溫低于零下40攝氏度,被稱為“死亡之谷”。就在這片生命禁區,拉齊尼·巴依卡多次冒著生命危險救助巡邏戰士。一次巡邏時,戰友不慎掉入冰窟,拉齊尼·巴依卡奮力施救。戰友得救了,他自己的身體卻多處凍傷,在醫院昏迷了十多天。
2021年1月4日,正在喀什大學參加培訓的拉齊尼·巴依卡與舍友準備去餐廳吃午餐,忽聞從校園人工湖傳來的一陣陣哭喊聲。他急奔過去,看到一個小孩在湖中央掙扎,無助的母親在湖邊哭喊求助。危急時分,拉齊尼·巴依卡不假思索,踏上冰面,以最快的速度靠近落水兒童。他俯下身,趴在冰上,伸出雙臂,就在快要拉住孩子的一瞬間,身下的冰面“啪”地破碎了,他也一同落入水中。隆冬臘月,他在冰冷刺骨的湖水中掙扎了足足10分鐘,拼盡全力將孩子托出湖面,而他卻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年僅41歲。
英雄生命里的最后一刻在電影中得到了充分演繹。作為該片的英文審校,我必須了解故事背景,多次觀看特定場景,細細揣摩人物話語中的情感,反復修改對應的英文表達,直到自己滿意為止。每每看到這一幕,我都會為之動容。
在影片結尾,一只雄鷹從帕米爾高原騰空躍起,掠過一片純凈的湛藍,飛向一輪暖陽。
英雄走了,可他們不怕吃苦、不畏艱險,不求物質豐裕生活安定,只為他人托舉起生的希望,哪怕犧牲自我也在所不惜的精神長存。
何為英雄?美國作家約瑟夫·坎貝爾給出了一個簡單明了的答案:“英雄是為超越自我的事業而奉獻生命的人。”同樣,我國明朝建文年間重臣、文學家、思想家方孝孺有云:“君子之為利,利人;小人之為利,利己。”“超越自我”“利人”,從本質上說都是對他人不分高低貴賤的尊重,尤其是對生命的敬意。拉齊尼·巴依卡對一個幼小生命近于本能的救助,就是對這些釋義最有力的當代注解。
其實,英雄從未離開,他的生命會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延續。那是放下一點自我后,工作中每一個奮進的腳步,逆境中每一份尋找出路的勇氣,生活中每一次對同胞關切的言行,危難中每一刻對大愛的守護。這樣的力量多一些,再多一些,便能共同構筑起國家的脊梁。
拉齊尼·巴依卡生命里的最后一句話——“別怕,叔叔來救你”,最讓我動容。雄鷹依舊翱翔在那片純凈的天空。我看到了,你呢?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9
70年來,拉齊尼·巴依卡一家祖孫三代的足跡踏遍了帕米爾高原邊防線的每一塊界碑、每一道山溝、每一條河流,成為了一個個不穿軍裝的邊防軍人,他們默默無聞、甘于奉獻,始終為祖國的邊防安全進行義務巡邏,用他們自己的一句話說:“邊防部隊的官兵日夜巡邏邊境線,使祖國的邊關得以安寧,牧民得以安居樂業,我為他們帶路,只是做了一個塔吉克族邊民應該做的事情。2004年1月,拉齊尼開始義務為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當巡邏向導,被邊防官兵和當地牧民稱贊為在云端上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
接過戍邊的“接力棒”
位于帕米爾高原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是我國唯一的塔吉克族自治縣,這里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以及克什米爾地區接壤,邊境線長888公里,也是我國唯一一個與陸地三國接壤的邊境縣,距離首府烏魯木齊市有1700多公里。在雄偉的帕米爾高原上,有一個叫紅其拉甫的地方,塔吉克語意為“血染的通道”。紅其拉甫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氧氣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風力常年在七級以上,最低氣溫達零下40多攝氏度,被稱為“死亡之谷”。1949年12月,紅其拉甫邊防連正式成立的時候,拉齊尼的祖父凱迪拜克就成為邊防官兵的義務向導。1972年8月,凱迪拜克老得再也走不動了,就把義務向導的“接力棒”交給了20歲的兒子巴亞克。在此后的近40年里,巴亞克常年與邊防官兵巡邏在帕米爾高原至喀喇昆侖山脈、中巴邊境的冰峰雪嶺之中。2009年5月,被高原風霜雨雪摧垮了身體的巴亞克無法再從事向導工作。 2004年9月,拉齊尼從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先進個人”稱號、當了33年向導的父親巴亞克手中,接過了戍邊的“接力棒”。
邊防戰士的“保護神”
巡邏路上,拉齊尼總是走在最前面探路,和父親一樣,他憑著自己多年的經驗多次幫邊防官兵化險為夷。拉齊尼第一次單獨帶著巡邏分隊參加吾甫浪溝巡邏的時候。在巡邏第一天,隊伍遭到暴風雪襲擊,夜里只好在離鐵干里克不遠的一塊山谷地停下歇息。看到官兵冷得直打哆嗦,拉齊尼就用父親巴亞克教過他的方法用牦牛身體來取暖。他把15頭牦牛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堵厚厚的墻壁,官兵僅靠著牦牛身子,既能擋風雪,又能取暖,讓官兵們順利度過了一夜。巡邏第二天,隊伍到達鐵干里克停下了,“由于山體滑坡,去年父親做的標記已經沒有了”。“這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們怎么過呀!”上等兵普合毛回應。“再難再艱險我都會帶你們度過難關,放心吧!”拉齊尼說。山上不停地有碎石塊滑落,說完拉齊尼就起身前往懸崖峭壁上探路。突然,一塊碎石片砸在了拉齊尼額頭,鮮血直流,官兵們幾次勸他返回,拉齊尼都會說:“這是任務”。拉齊尼強忍劇痛,為官兵探路。歷經2個小時,拉齊尼終于找到一條比較安全的石壁路,才讓官兵們順利通過。
甘于奉獻的“向導員”
連隊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祖孫三代護邊員卻始終堅守帕米爾高原,堅守紅其拉甫。 拉齊尼2003年從部隊復員后回家放牧,2004年入黨,如今他和媳婦、8歲的女兒還有6歲的兒子住在山上牧區。從2004年至今,拉齊尼給邊防巡邏戰士做向導已經是第15個年頭了。拉齊尼已經從父親巴亞克手里學到了獨自帶領官兵巡邏的`本領,連隊每次組織巡邏他都會提前到達連隊,與連隊官兵一同完成巡邏任務。拉齊尼臉上最顯著的特點是,他白色的額頭與黑臉膛形成的強烈對比。多年巡邏下來,拉齊尼家的10頭牦牛先后累死在巡邏路上,9頭牦牛摔傷失去了勞動能力,但他家不要一點報酬。拉齊尼說:“現正在訓練家里的4頭小公牦牛,現在他家跟著部隊巡邏的牦牛只剩一頭,三年后這些牦牛訓練好了,家里就有5頭牦牛能參加巡邊了”。每天,無論刮風下雪,天氣有多寒冷,拉齊尼總要把自己家的牦牛牽出來練練手,為官兵使用打基礎,他還會經常討教父親巡邏路上會遇到什么困難,應該怎樣避免。正是這種“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軍民魚水深情,在祖國的西部邊陲筑起了堅不可摧的鋼鐵屏障!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10
“為宣傳褒揚他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中共中央宣傳部決定,追授拉齊尼·巴依卡同志‘時代楷模’稱號。”
催人奮進的音樂聲中,拉齊尼·巴依卡的父親、妻子以及一雙兒女從頒獎者手中接過紀念章和榮譽證書。
端起父親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拉齊尼·巴依卡的女兒都爾汗·拉齊尼動情地說,“爸爸答應要帶我一起來天安門看升國旗,這一次我終于親眼看到了。我會聽他的話,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拉齊尼·巴依卡的兒子拉迪爾·拉齊尼手中捧著一件衣服。拉齊尼·巴依卡是全國人大代表,這件衣服,是專門為來開會準備的,但他還沒來得及穿。
“我以后也想和爸爸一樣去部隊當兵,退伍回來在家鄉當一名護邊員。這也是爸爸一直的心愿。”拉迪爾·拉齊尼擲地有聲地說。
拉齊尼·巴依卡平時工作很忙,在家時間少,一家人連一張全家福都沒有拍過,這也成為全家人的遺憾。當天,孩子們帶來他的衣服,就是想在臺上用這樣的方式拍一張全家福。
“咔嚓!”照片定格,伴隨著塔吉克族樂器熱瓦普的琴聲,拉齊尼·巴依卡生前最喜歡的歌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漸漸響起。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是因為它用青春的鮮血澆灌。巡邏路上,每到拉齊尼·巴依卡感到疲憊時,這首歌總能給他力量。
悠揚的歌聲中,發布儀式徐徐落下帷幕。望著屏幕上那個激情飛揚、用一生踐行入黨申請書中所寫“盡我所能,為人民、為祖國多做好事”的拉齊尼·巴依卡,所有人都投去滿懷敬意的目光,靜靜感受楷模的力量。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11
神秘的帕米爾高原,處處暗藏殺機。但無論多苦多險,都阻止不了戍邊官兵和護邊員前進的腳步。
紅其拉甫邊防連巡邏的目的地是中巴邊境的一條重要通道——號稱“死亡之谷”的吾甫浪溝。吾甫浪溝地勢險峻,是全軍唯一一條只能騎牦牛巡邏的邊境線,往返一次要花3個月。路上,巡邏隊要翻越8座海拔5000米的達坂,需蹚過刺骨的冰河80余趟,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都是“家常便飯”。如果沒有熟悉當地地形的人作向導,巡邏隊根本寸步難行。
一次前往吾甫浪溝巡邏時,拉齊尼·巴依卡擔任向導,不料隊伍中途突遇山體滑坡。“那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們怎么過呀!”戰士普合毛回憶道。
那一刻,山上碎石不斷滑落,一塊石頭擊中拉齊尼·巴依卡的額頭,鮮血直流。強忍劇痛,拉齊尼·巴依卡繼續探路2個小時,終于找到一條石壁路,確保官兵們安全通過。
戍邊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拉齊尼·巴依卡卻始終堅守。他生前曾告訴記者:“現在我們國家越來越強大,各族群眾生活越來越好,我們在邊境上更是一天都不能放松。”
“他是英雄!他的足跡遍布了帕米爾。” 上士劉宗鑫一字一句認真地說。接著,他講述了一個拉齊尼·巴依卡與牦牛之間的'感人故事:“最刻骨銘心的事是在一次巡邏中,一頭白牦牛踩進水中的石縫里,腿拔不出來,因用力過猛,腿骨折斷了。這位‘戰士’已不能繼續同行。我們真傷心啊,全都流下了眼淚。”
劉宗鑫停頓了一下,接著說:“在邊防,牦牛就像我們無言的戰友,同樣親密無間。面對受傷的牦牛,拉齊尼·巴依卡給它打針、敷藥、喂料,但它還是站不起來。他抱著白牦牛失聲痛哭,這頭通人性的牦牛流著淚,不停地用頭蹭著拉齊尼·巴依卡的胳膊。拉齊尼·巴依卡撫摩著牦牛的頭無奈地說:‘實在沒有辦法帶你回家了,等你傷好了,一定要自己走回去!’他抱來一大捆草料放在牦牛身邊,邊哭邊回頭,期待白牦牛能好起來,因為它認得回家的路。可當我們巡邏返回再次路過那里時,這頭白牦牛已經變成了一堆尸骨……”
視頻中,劉宗鑫無意中哼起拉齊尼·巴依卡生前最喜歡的歌曲《懷念戰友》,哼著、哼著,便哽咽了,淚水順著臉頰往下流……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12
這是拉齊尼·巴依卡創作的詩歌《南湖》,也是他的朋友圈最后一條動態。
視頻中,一個月前剛做過心臟搭橋手術的巴依卡·凱力迪別克,顯得非常消瘦、憔悴,與4年前我采訪他時相比,明顯蒼老了許多。老人剛剛給牦牛喂完草料,說話聲音很小。在這之前,兒子拉齊尼·巴依卡心疼他,不讓他干重活。
通過手機鏡頭,我看到老人身后的景象——從提孜那甫村望出去,遠處皚皚的雪山,便是“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和綿延崎嶇的邊防線。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位于帕米爾高原東南部,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及克什米爾地區接壤,邊境線長達888.5公里,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1949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紅其拉甫邊防連成立。在塔吉克語中,紅其拉甫意為“血染的通道”。這里常年積雪,平均海拔超過4300米,氧氣含量不足平原地區的一半,風力常年在7級以上,最低氣溫達零下40攝氏度,自然環境十分惡劣。
“我年輕的時候,長年累月在外巡邊,拉齊尼·巴依卡主要由他媽媽帶大。”談起自己的兒子,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的話多了起來。他又一次講起三代人接力護邊的.故事——
新中國成立之初,拉齊尼·巴依卡的爺爺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自告奮勇,給連隊當向導巡邊。每次巡邏,他們都會帶上3樣東西:水泥、油漆和馕。馕在路上是干糧,水在山溝里隨處都是。到了界碑,大家用水泥修補損壞的地方,用油漆刷新,還要描字,爾后敬禮、宣誓。
“我爸爸巡邊23年。1972年,他年紀大了,走不動了,我就接過‘接力棒’,與連隊官兵一起走了36年。”他的語氣很平靜。實際上,這位曾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全國愛國擁軍模范”的老人,也是一個傳奇人物。在巡邊護邊生涯中,他曾50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1998年“八一”前夕,縣領導到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家里慰問,問他有什么困難和要求。“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國共產黨。”樸實的話語感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第二年,滿頭銀發的他在黨旗前莊嚴宣誓,成為一名共產黨員。之前,他曾9次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
就這樣,兩代人在帕米爾高原樹起一面旗幟,這面旗幟也飄揚在拉齊尼·巴依卡的心中。
在5個兒女中,拉齊尼·巴依卡無疑是父親的最愛。受父親影響,拉齊尼·巴依卡從小就有當兵的夢想。2001年12月,他如愿以償參了軍。在部隊,他的軍事訓練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還被評為“優秀士兵”。2004年7月,退役的拉齊尼·巴依卡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也是從那年開始,他接過“接力棒”,沿著父親的足跡,義務為紅其拉甫邊防連擔任巡邏向導,其間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被邊防官兵和當地牧民譽為“帕米爾雄鷹”。
2011年冬天,邊防連一支巡邏隊伍遭到暴風雪襲擊。途中,戰士皮濤突然滑入雪洞,周圍冰雪不斷塌陷。危急時刻,拉齊尼·巴依卡迅速爬到雪洞旁脫下衣服、打成結、系成繩子,花了2個小時才將皮濤拉出來。皮濤得救了,拉齊尼·巴依卡卻被凍得不省人事,被送到醫院搶救了3個多小時才挽回生命。傷剛好,他就立即回到護邊隊伍當中。
“沒有祖國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為國護邊是我們家的榮耀!”拉齊尼·巴依卡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視頻中看著老人喃喃自語,我的內心也如刀絞一般。我小心翼翼地問他:“將來有什么打算?”
老人說:“兒子生前一直有個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后能去當兵,去保家衛國。我的責任就是教育好我的孫子孫女,把我們一家三代人守邊護邊的‘接力棒’一代代傳下去……”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13
作為被救孩子的母親,陳曉琴還沒有從悲痛中走出來。事情發生得太突然。1月4日中午,寒風刺骨。喀什大學中國語言學院的教師陳曉琴,帶著8歲的兒子在校園里的人工湖邊玩耍。冰面突然坍塌,兒子不慎落入4米多深的冰水中。救子心切!陳曉琴沖過去拉扯兒子,不料也同樣落入水中。
“救命啊!救命啊!”這時,路過此地的拉齊尼·巴依卡和舍友木沙江·努爾墩聽到撕心裂肺的呼救聲,迅速向湖邊跑去。只見孩子在冰冷的湖水中時沉時浮,情況萬分危急。拉齊尼·巴依卡沒有絲毫猶豫,第一個沖上冰面,直奔落水的孩子。伸手拉孩子的時候,冰面再次坍塌,拉齊尼·巴依卡也跌入水中。
刺骨的冰水很快浸透了拉齊尼·巴依卡厚厚的棉衣,迅速消耗著他的體能。他一邊拍打水面,一邊抓住孩子的`衣服,奮力向上托舉。
木沙江·努爾墩拿來長長的圍脖,和拉齊尼·巴依卡一起施救。見木沙江·努爾墩拖不動兩個人,拉齊尼·巴依卡松開了自己的手,使勁將孩子推出冰面。隨后,他又潛入湖中救孩子的母親。此時,喀什地區消防救援支隊世紀大道特勤站班長楊鵬飛和戰友聞訊趕來,陳曉琴和孩子得救了,拉齊尼·巴依卡卻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噩耗傳到帕米爾高原,拉齊尼·巴依卡的妻子正在家里喂牦牛。視頻中,她含淚回憶道︰“去喀什培訓之前,他還在訓練家里的4頭小牦牛,他說等這些牦牛訓練好了,家里就能有5頭牦牛參加巡邊任務了。”說完,她便提出結束視頻通話:“不想說了,心里疼得很……”
視頻中,被救孩子的母親陳曉琴未語淚先流。1月5日,剛剛離開醫院重癥監護室的她,放下仍在住院的孩子,奔向拉齊尼·巴依卡的家鄉——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她要送孩子的救命恩人最后一程。
汽車一刻不停地開了6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陳曉琴抱著拉齊尼·巴依卡的兩個孩子,哭作一團。晚上,兩個孩子來到她住的賓館。自從得知父親犧牲的噩耗,他倆就沒有合過眼。陳曉琴讓兄妹倆躺在床上,安靜地聽他們說話。
11歲的男孩拉迭爾說:“爸爸帶我去過北京,姐姐卻沒去過……”
13歲的女孩多爾罕說:“爸爸是為了救人才犧牲的,他是我心中的英雄。雖然我想爸爸,我沒去過北京,但我不怪他……”
看著兩個失去父親的孩子,陳曉琴一邊抹眼淚,一邊心里默默盤算:她要把兩個孩子接到家里,像親生孩子一樣呵護他倆。等疫情過去,她要帶多爾罕去趟北京,幫助她實現愿望……
“英雄把生命給了我的孩子,我也要把愛傳遞給他的孩子。”視頻中,陳曉琴說著說著,淚水又流了下來……
1月5日下午,拉齊尼·巴依卡的遺體告別儀式在他的家鄉提孜那甫村舉行。人們默然肅立,靜靜送他最后一程。悲傷和不舍,縈繞在每個人的心頭。
送走兒子后,拉齊尼·巴依卡的父親,年近七旬的巴依卡·凱力迪別克老人默默地抹著眼淚,一步一頓走進陳放一家三代人巡邊護邊照片和榮譽證書的展覽館。他拿起兒子的照片看了又看、擦了又擦,仔細地端詳,輕輕地撫摸,身體不時顫抖……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14
和嚴寒一起襲來的,是拉齊尼·巴依卡犧牲的噩耗。拉齊尼·巴依卡是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塔吉克族護邊員。這一天,正在喀什大學參加培訓的他,為救一名落水兒童英勇犧牲。
一周前,他還興高采烈地上街買了一套嶄新的民族服裝。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這是為兩個月后去北京參加兩會準備的。而這次在喀什大學參加漢語培訓,也是為了在兩會中克服語言障礙,更好地履行人大代表的'職責。
令人心痛的是,這套嶄新的服裝,卻永遠地失去了它的主人……
2017年12月,我和同事趙瑞熙專赴海拔4300米的新疆軍區紅其拉甫邊防連,采訪報道連隊官兵衛國戍邊的事跡,也被連隊護邊員拉齊尼·巴依卡一家三代人接力護邊的壯舉深深感動。
我一頁一頁地翻閱4年前采訪拉齊尼·巴依卡的筆記,頓時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被譽為“帕米爾雄鷹”的拉齊尼·巴依卡,那個騎在牦牛背上、頭戴塔吉克族氈帽、黝黑臉龐上總是掛著憨厚笑容的護邊員,一次次浮現在我的腦海里,淚水一次次模糊了我的雙眼……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15
拉齊尼·巴依卡同志,生前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提孜那甫村村委會委員、護邊員。他2001年入伍,2003年從部隊復員后,接過祖父、父親接力棒,成為紅其拉甫邊防部隊的義務巡邏向導,守衛神圣國土、捍衛祖國尊嚴,多次冒著生命危險救助巡邏戰士,10余年來足跡踏遍帕米爾高原邊防一線,一家三代人70年守衛邊境的愛國奉獻壯舉,傳遍新疆內外,感動無數軍民,曾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愛國擁軍模范”等榮譽稱號。2018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他忠實履行職責,積極建言獻策,努力推動民族地區發展進步。2021年1月4日,為解救落入冰窟的兒童,不幸英勇犧牲,年僅41歲。中宣部決定追授拉齊尼巴依卡時代楷模稱號。
拉齊尼·巴依卡同志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忠誠,他在危難時刻奮不顧身、舍身救人的高尚品質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根據上級安排部署,麥蓋提分局黨組決定,今后一時期要把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先進事跡納入理論學習計劃,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全體黨員干部開展專題學習及研討活動、自治區黨委九屆十次、十一次全會精神,反復學、深入學,并及時撰寫心得體會,進一步教育引導全體黨員干部做到思想上有觸動、作風上有轉變、工作上見行動,切實樹立共產黨人無畏艱險,始終為民的崇高精神擔當。
通過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的楷模事跡,干部職工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向拉齊尼·巴依卡同志看齊,學習他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本職崗位做出新的成績。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16
勇擔責任 繼續守好祖國的邊境線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達布達爾鄉熱斯喀木村護邊員其拉克·買買熱依木從事護邊員20年,常年放牧巡防在邊境第一線,被當地邊防連隊和農牧民稱作村里的“活地圖”。他說:“拉齊尼·巴依卡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錚錚誓言,用寶貴的生命譜寫了‘把人民利益高高舉過頭頂’的英雄贊歌!作為一名護邊員,我要以英雄模范為榜樣,守護好祖國的每一寸領土,保護好祖國的每一寸山河!”
34歲的烏恰縣吾合沙魯鄉恰提村村民斯迪克·塔西坦也是一名護邊員,收看了拉齊尼·巴依卡同志“時代楷模”發布儀式,他感動地說:“拉齊尼·巴依卡是我們護邊員的榜樣,我會擔起他的責任,繼續守好祖國的邊境線,守護好我們的家園。”
“做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永遠守好祖國的邊境線……”這是拉齊尼·巴依卡生前常說的一句話,這句話激勵著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愛新舍里鎮烏珠牛錄村護邊員永新杰。“我要把拉齊尼·巴依卡的先進事跡作為一種自覺追求、一種精神支撐、一種持久動力,做守護邊境線的表率。”永新杰說。
完成未竟事業 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莎車縣莎車鎮加罕巴格社區干部喬江濤說,拉齊尼·巴依卡的先進事跡是黨員干部的一面鏡子、一桿旗幟、一盞明燈。作為一名基層干部將把拉齊尼·巴依卡同志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作為不斷激勵自己前行的動力,立足自身崗位,開展好社區各項工作,把社區建設得更好。
“正是一個又一個像拉齊尼·巴依卡一樣的共產黨員,努力拼搏、奮斗,乃至犧牲,使黨旗更加鮮艷,使共產黨員的形象在人民心中閃耀著更加奪目的光彩。”托克遜縣公安局城鎮派出所民警白克力· 熱西提說,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在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中打頭陣做表率,以實際行動向拉齊尼·巴依卡致敬。
“拉齊尼·巴依卡守邊護邊十多年,被當地群眾稱為‘帕爾米雄鷹’,他用生命踐行初心使命,用堅守詮釋愛國忠誠的先進事跡讓我深受感動。”精河縣樂助的士愛心車隊隊員劉振國說,作為愛心車隊的一員,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時代楷模為榜樣,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用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17
在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大同鄉,一場宣講活動正在進行。宣講內容是拉齊尼·巴依卡舍己救人的事跡。訴者悲痛,聞者淚目。巴合提亞爾·其拉克眼眶濕潤地向記者說:“他就是護邊員的模范,是我今后做人的榜樣。”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地處帕米爾高原,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接壤。高原之上,山峰林立。一個個山口,則成為了護邊巡邏的重點區域。這里,也是拉齊尼·巴依卡生前最牽掛的地方。
作為世世代代在帕米爾高原生活放牧的牧民,拉齊尼·巴依卡的父親、祖父都是守護祖國邊防的'護邊員。自然地,拉齊尼·巴依卡從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手中傳承了“接力棒”,在帕米爾高原守邊。邊防線上的界碑、河流、山溝都留下了拉齊尼·巴依卡的足跡。
一家三代,戍衛邊疆近70年,拉齊尼·巴依卡被當地牧民親切稱為“高原雄鷹”。他生前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獲得全國愛國擁軍模范、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十大最美擁軍人物等榮譽稱號。而他對一家三代所做的事,卻用再樸實不過的詞句來形容。“是共產黨和政府讓我們這里的牧民過上了好日子,我們要懂得感恩,我們為國護邊,是做該做的事。”
拉齊尼·巴依卡的腳步停在了1月4日。為營救落入結冰河水的孩童,拉齊尼·巴依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年僅41歲。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邊境派出所副所長阿布都賈米·龍吉克回憶起與拉齊尼·巴依卡共事的時光,感慨說:“他生前就是巡邏路上的‘活地圖’,給了我們很多幫助。今后,我會循著他的足跡,擔起他的責任,繼續為祖國守好邊。”
與拉齊尼從小一起長大的麥富吐力·坎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這樣做,是因為他從小就是這樣勇敢的人。”落水兒童的母親陳曉琴說:“他不顧一切救我的孩子,他的恩情,我們這一輩子都還不清。”
拉齊尼·巴依卡的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告訴記者:“失去兒子我心里特別難過,但他是為了救孩子犧牲的,我為他感到自豪和驕傲。我會把我兒子的事跡講給我的孫子聽,讓他們一代代傳揚下去。”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康厚強介紹,拉齊尼·巴依卡逝世后,社會各界的人士紛紛前往他家送去慰問。鄉里的干部也去他家幫忙接待來訪賓客,對其家人進行心理撫慰。目前,拉齊尼·巴依卡家人的心情已漸平復。
“高原雄鷹”雖已去,感人事跡永流傳。連日來,塔縣組織事跡報告團對拉齊尼·巴依卡事跡做宣傳。不論是與拉齊尼·巴依卡生前熟絡,還是初聞其事,拉齊尼·巴依卡默默奉獻為國守邊、舍己救人所展現出的品德和精神,都感動著每一個人,并將長存于世人心中。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18
今年40歲的拉齊尼·巴依卡是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的一名護邊員。那里位于帕米爾高原腹地,山區海拔高,終年積雪,環境非常惡劣。在大山深處分布著很多通往邊境的山口,這些山口就是護邊巡邏的重點區域。
20世紀50年代初,解放軍要去邊關建立哨所,由于山路崎嶇復雜,拉齊尼·巴依卡的爺爺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成為當地第一位義務向導員,并主動和邊防軍人一起護邊。20世紀70年代開始,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繼續在紅其拉甫邊防連擔任護邊員,一干就是30多年。
從2005年接過父親的“接力棒”開始,拉齊尼·巴依卡便把護邊當作自己的終生事業,再也沒有離開過雪山。他說:“我們是不穿軍裝的邊防衛士,我們會用實際行動守護好祖國的邊疆。”
過去近70年里,爺爺、父親和他一家三代護邊員的巡邏足跡遍布這里的每一塊界碑、每一個山口、每一道河溝。
護邊員們每次巡邏靠騎牦牛或徒步行進,拉齊尼·巴依卡和其他護邊員出門時都穿著厚棉衣。他說,山里面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夏季常常“一日過四季”,一會兒下雨,一會兒下雪,一會兒下冰雹,一會兒大晴天,如果天氣好的話,巡邏一次需要一個星期,遇上差天氣,則最起碼半個月以上。
“護邊是國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沒有國家的邊疆和平,哪有我們牧民的幸福生活。”多年來,爺爺和父親的`教誨深深地印在拉齊尼·巴依卡心里。
2018年,作為護邊員的拉齊尼·巴依卡有了新身份——全國人大代表。為了更好履行人大代表職責,拉齊尼·巴依卡去了很多農牧區走訪。他說:“我們那里農牧民已全部住進安居富民房,每個村都有了幼兒園,孩子們能享受到從幼兒園到高中的15年免費教育。”
談到護邊員的生活變化,拉齊尼·巴依卡說,10多年前護邊補貼一個月只有150元,現在每月2600元。有的牧民老鄉家里面有2個護邊員,家里有了這個穩定收入也實現了脫貧。此外,現在縣里所有護邊員都享受到了國家惠民補貼、草場補貼、社保醫保等,人們生活都有了極大改善。
一年下來,拉齊尼·巴依卡認為家鄉的生態環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以前這里有一些采礦場,灰塵特別大,很多牧場也被破壞了。現在根據縣委的要求,礦場全都停產了,原來的采礦區都種上了牧草。”
另外,2018年他還參加了在北京、四川、陜西等省市舉辦的觀摩活動,與當地的少數民族群眾交流學習。拉齊尼·巴依卡說,這讓他進一步認識到56個民族就是一家人,大家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我們互相介紹各自的民俗文化傳統,我還向大家表演了塔吉克族舞蹈,演唱了《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拉齊尼·巴依卡說,現在祖國發展日新月異,老百姓得到的實惠也越來越多,人們對生活都充滿信心,“但我們要居安思危,護邊工作一天都不能放松,我們每天堅持巡邏,保護好我們的美好家園。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19
拉齊尼·巴依克一家祖孫三代都是優秀護邊員,他的父親是紅其拉甫邊防連義務巡邏向導,拉齊尼·巴依克退伍后從父親手中接過使命也成為紅其拉甫邊防連的一名巡邏向導。幾十年來,慕士塔格峰和艱險崎嶇的千里邊防線見證了巴依克一家三代人守邊護邊的感人事跡。
駐守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的紅其拉甫邊防連,有一條全軍最長的陸地巡邏線。由于地勢險要,只能借助牦牛巡邏,不能乘車。拉齊尼·巴依克十幾歲便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他牢記父親的囑托,立志成為一名優秀護邊員。2004年,當了38年義務巡邏向導的父親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為將父輩愛國守邊精神傳承下去,父親拉著拉齊尼的手說:“邊防官兵日夜巡邏邊境線,使祖國的'邊關得以安寧,牧民得以安居樂業。我給他們帶路只是做了塔吉克族邊民應該做的事。現在我走不動了,你要把我走的路延續下去。”剛從部隊退伍的拉齊尼·巴依克繼承父輩使命,成為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軍人。
2011年11月,拉齊尼·巴依克帶著巡邏的官兵們奔波在山高路險的吾甫浪溝。天氣驟變,積雪厚度幾乎可以將牦牛埋沒。走在最前面的戰士皮濤突然從牦牛背上摔下來掉進了雪洞。周圍冰雪還在垮塌,拉齊尼·巴依克高喊著“大家都不要動”,自己爬到雪洞旁邊脫下衣服、打成結、做成繩子,花了兩個小時將皮濤從死亡線上救了出來。皮濤得救了,他卻被凍得不省人事,急救3個小時才挽回性命。痊愈后不久,他又騎著牦牛給巡邏的官兵們帶路去了。2012年9月1日,在海拔4639米高的一處懸崖邊,1名戰士騎的牦牛突然四處亂竄,拉齊尼幫助戰士們將牦牛穩住,他自己因為牦牛鞍子肚帶斷裂,摔倒在冰河里,被河水沖出十幾米遠。
60多年來,誠信和責任一直激勵著拉齊尼一家默默無聞巡邏在祖國的千里邊防線上。他們家先后有10頭牦牛累死在巡邏路上,9頭牦牛摔傷失去勞動能力,但他們家卻堅持不要一分錢的補償。
拉齊尼·巴依克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勞動模范、愛國擁軍模范等稱號。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20
頭戴一頂塔吉克族特色氈帽,被高原紫外線曬黑的臉上總是露著憨厚的笑容。話很少,兩只明亮的眼睛透出的是堅毅與執著。這是拉齊尼·巴依卡生前留給人們的印象。這位塔吉克族第三代護邊員,全國人大代表,去年剛剛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卻在1月5日因為救助落水兒童永遠閉上了他那明亮的雙眼。
拉齊尼·巴依卡的家在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提孜那甫村。這里位于帕米爾高原東南部,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接壤,邊境線長達80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自然條件十分惡劣。作為世世代代在這里生活放牧的牧民,拉齊尼·巴依卡的爺爺、爸爸都是守護祖國邊防的護邊員。
“來人啊!救救孩子!”1月4日13時56分許,正在喀什大學進行培訓的拉齊尼·巴依卡與舍友木沙江·努爾墩正準備去餐廳吃飯,突然聽見一陣帶有哭腔的叫喊。循著聲音,他急奔過去,發現一個孩子跌入人工湖的冰窟,無助的母親正在湖邊哭喊求助。
來不及細想,拉齊尼·巴依卡踏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去拉孩子的時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齊尼·巴依卡落入水中。拉齊尼·巴依卡奮力舉起雙手,拼盡全身力氣把孩子托出水面。
此時,一同趕往湖邊救人的木沙江·努爾墩也跳進冰冷的湖水中,聞訊趕來的人們也紛紛參與救援。
10多分鐘后,當孩童被成功救起時,托舉生命和希望的拉齊尼·巴依卡卻再也沒有從水中露身,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1歲。
消息傳出,拉齊尼·巴依卡的家人、朋友,曾經得到他幫助的鄉親們,以及他所在培訓班的老師同學,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他們熟悉的那個忠誠正直、謙遜善良的拉齊尼·巴依卡就這樣離開了他熱愛的守邊護邊事業和摯愛的親人。
拉齊尼·巴依卡曾多次榮獲國家和新疆道德模范、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優秀護邊員等榮譽稱號,2020年10月獲得全國愛國擁軍模范榮譽稱號,同年11月獲得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2004年8月,剛剛從部隊退役的拉齊尼·巴依卡開始義務為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當巡邏向導,成為第三代護邊員,被邊防官兵和當地牧民稱贊為云端上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
1957年,拉齊尼·巴依卡的爺爺毛遂自薦成為邊防連第一位“牦牛向導”,隨后,他的父親也加入其中,在紅其拉甫邊防連擔任義務巡邏向導38年。拉齊尼·巴依卡還是十幾歲的青少年時,便跟著父親學習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
60多年來,拉齊尼·巴依卡祖孫三代的足跡踏遍了帕米爾高原邊防線上的每一塊界碑、每一條河流、每一道山溝。在拉齊尼·巴依卡的心里,巡邏是國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他多次說:“沒有國家安全,哪有我們的'幸福生活。”
高原巡邏路上,不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險情。有一次,拉齊尼·巴依卡單獨帶著巡邏分隊來到有著“死亡之谷”之稱的吾甫浪溝巡邏。巡邏第一天,隊伍遭遇暴風雪,無法趕到預定的地點,待第二天來到鐵干里克村時,由于山體滑坡,前一年父親做的標記已經沒有了。
“這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們怎么過呀?”上等兵普合毛擔心地問。拉齊尼·巴依卡毫不猶豫地說:“再難再艱險我都會帶你們渡過難關,放心吧。”
說完,拉齊尼·巴依卡立即起身探路。剛走出不多遠,一塊石片突然從山上滑落,砸中了他的額頭,鮮血直流。大家大聲勸他返回,但他只簡單地處理了傷口,堅持繼續探路。兩個多小時后,拉齊尼·巴依卡終于找到了一條比較安全的石壁路,官兵們順利通過。
說起這件事,他說:“這是任務,我必須完成。”
16年的巡邏路,拉齊尼·巴依卡和邊防官兵結下了深厚情誼。每當說起邊防官兵對他們的幫助,拉齊尼·巴依卡總是掰著手指說,大雪壓塌了房子和羊圈,他們來修;孩子上不起學,他們主動捐款,還給孩子補課;吐爾迪罕大媽家里困難,他們就買來羊羔幫她致富;紅其拉甫沒有醫院,牧民生病了都到連隊找軍醫,到連隊就像到自己家一樣。
“這輩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永遠守好祖國的邊境線……”這是拉齊尼·巴依卡生前常常說的一句話。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 篇21
我們要以拉齊尼·巴依卡為榜樣,學習他熱愛祖國、恪盡職守的奉獻精神,學習他見義勇為、舍己救人的崇高美德,學習他堅定信念、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
英雄已去,浩氣長存。拉齊尼·巴依卡雖然英勇犧牲了,但是他的精神永存,給人們留下了無限的感動和懷念,也帶給我們不斷奮斗的強大動力。我們要以榜樣為力量,立足崗位、履職盡責、愛崗敬業、勇于擔當,以優異的成績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要以拉齊尼·巴依卡為榜樣,傳承他愛國護邊、推動民族團結進步、舍己救人的精神,接續奮斗、勇往直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我們要以拉齊尼·巴依卡為榜樣,忠實履行職責,積極建言獻策,為家鄉發展獻計出力。努力奮斗,讓黨旗更加鮮艷。
我們將以‘時代楷模’精神為動力,以更加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干勁來守護好邊境,維護好穩定,加強民族團結,接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邊境各族群眾充分感受到黨的溫暖。
作為一名護邊員,我要以英雄模范為榜樣,守護好祖國的每一寸領土,保護好祖國的每一寸山河。
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拉齊尼·巴依卡同志為榜樣,堅守為民情懷,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把群眾當親人,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通過學習拉齊尼·巴依卡的先進事跡再一次受到了精神洗禮。作為一名基層干部,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用心用情做好每一件事。
拉齊尼·巴依卡勇救落水兒童的英雄壯舉讓人動容,我要學習他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的崇高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于擔當、扎實工作,以英雄為榜樣,傳承英雄精神,爭做新時代的合格黨員。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視頻觀后感】相關文章: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觀后感07-14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觀后感(精選10篇)01-11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觀后感(通用16篇)07-14
觀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觀后感(通用8篇)05-12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觀后感(通用6篇)07-14
小學六年級作文:花兒為什么這樣紅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