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鶯電影觀后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夜鶯電影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夜鶯》算不得公路片,沒有一路走一路解決問題的實質表現。說風光片吧雖然景色確實清新可人,但展現的種類又略顯寒酸,整體感覺有一種八十年代老電影的質地,不吹毛求疵時滿滿都是溫情,若認真起來,段段皆有槽點。
有意思的是,這種帶著八十年代國產片質地的電影卻是出自一位法國導演之手原諒我一直久聞《蝴蝶》大名卻遲遲疲于欣賞,看他人多拿兩片對比,還以為不過同是講爺孫兩代故事的緣故,卻原來正是同一個導演。看來補課得提上日程了。
導演是因為驚異他對國人代溝的精準把握,比之某些國人導演更為本土。在觀看開頭爺爺剛帶著孫女出行,兩人不尷不尬的距離與對抗時,我總是不時想起從前與自己奶奶的事情,因此倍感溫馨。
親子沒有隔夜仇。縱然如兒子責怪父親癡鳥弄丟了孫女而四年不肯和父親同處一室,間接導致孫女與爺爺不能建立正常的.隔代親情,直到二人(爺爺和孫女)荒郊野嶺朝夕相處幾日才漸入佳境。乍一看,兒子與父親在老家重修于好的情節過于急躁,其實感情不就是這樣,兒子與父親四年來的僵持皆源于國人的不溝通,怨也好愛也好都埋在心里,演練千百遍演算千百種答案,都還是在心里,就不告訴你,越親的越難開口,直到某一天一個外來事件打破僵局在這里,就是父親和孫女的又一次與鳥有關的出行。這種含蓄而內斂的親子隔閡,在李安的父親三部曲里體現的更加確切。《夜鶯》與之相比,太多細節做得不夠到位,這是它注定普通而無法成為精品的原因,但是考慮到導演國籍,他能把握到這么微妙的國人情感,已然是下了一番功夫值得贊揚了。
以為不應該給《夜鶯》打上文藝片的標簽,文藝片三個字曲高和寡直接拉開了影片與觀眾的距離。像《夜鶯》這種接地氣的溫情電影,若是主打親情牌,倡導把爺爺奶奶帶回影院要知道,他們那一代在小廣場上看的電影,可不比我們年輕人少想必對影片最終的結果,又是另一番境遇。況且里面那么多有關爺孫間代溝的小細節,好笑又溫馨,絕對是日常中親子間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不讓他們一起在大屏幕上重溫一下,實在可惜。
【夜鶯電影觀后感】相關文章:
夜鶯電影觀后感12-12
夜鶯電影觀后感范文09-19
電影夜鶯觀后感800字09-05
《夜鶯》觀后感09-06
《夜鶯》觀后感07-25
夜鶯觀后感01-19
電影的觀后感03-07
電影觀后感01-22
電影觀后感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