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精選18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 篇1
《地球脈動》是一部歷時5年拍攝,由外國人講解的自然紀錄片。一經開播,不止在國外獲得了超高人氣,在國內更是收獲了空前絕后的追捧。沒看過的人總會問:“原因是什么?”,看過的人也許知道答案:因為地球的背后,還有一群人。
《地球脈動》的制作公司——英國廣播公司(英語: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簡稱BBC。它是英國的一家政府資助但獨立運作的媒體,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體之一。從60年代便開始播出一系列的紀錄片,如《昆蟲帝國》、《與海怪同行》等,深受大眾喜愛。BBC還單獨成立了“自然歷史小組(BBC Natural History Unit)”,為觀眾獻上了最優美,與大自然最為近距離接觸的紀錄片精品。
講解員大衛·艾登堡,也是“自然歷史小組”中的一員,同時是英國生物學家、英國廣播公司電視節目主持人及制作人,擁有60余年拍攝自然的經歷。我們所看到的很多BBC的經典記錄片系列都出自其手,策劃、制作、旁白、主持等,他都是一條龍多面手。《地球脈動》的解說便由他完成,同《人與自然》的講解員趙忠祥的聲音媲美,大衛·艾登堡的嗓音同樣極富感染力,一開口,便會俘獲很多觀眾的心。2012年,英國BBC還推出了獨家紀錄片,紀念他于1952年加入英國廣播公司,此后60年的自然探索歷程,畫面中幾乎都是他個人的鏡頭。所以,大衛·艾登堡在紀錄片中出現,談不上有什么新鮮,但卻很有意義,因為大衛·艾登堡就相當于是BBC自然類節目的重要標簽一樣!其代表作生命三部曲:《生命的進化》(Life on Earth)、《活力星球》(The Living Planet)及《生命之源》(The Trials of Life)。這些片子更是陪伴了太多人成長。
《地球脈動》的背景音樂由英國皇家“愛樂樂團”配音。它于1946年創立,1966年英國女王為樂團冠上“皇家”頭銜,奠定了其在英國樂壇無可替代的地位,樂隊還配有一些世界上最好的指揮家魯道夫·肯佩、安塔爾·多拉第等人,曾以豐富、流暢的音色和近乎完美的配合以,及對經典曲目的駕馭能力征服了世界。本片中,無論羚羊被追殺時扣人心弦的音樂,還是信天翁等待愛人回歸的落寞時的低沉音樂,以及母子情深的陪伴之情所配的溫馨音樂等,愛樂樂團配出的音樂,都讓觀看記錄片的觀眾人心潮澎湃。再加上使用革命性的超高速攝影機,4K分辨率(4096×2160的像素分辨率)來拍攝,以及細膩的空中和衛星畫面,為了使影集能夠捕捉到最神奇的畫面,團隊使用拍電視的經驗結合了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特寫。甚至有觀眾說:“從里面任意拿出來一個鏡頭,都可以用來做海報。”
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 篇2
生存的法則是什么?是迷惑敵人,還是隱蔽自己?NO!《地球脈動》這部紀錄片告訴我:生存的法則是速度和耐力。
在《地球脈動》中有這么一個場景:一頭狼對一頭和媽媽走散的小馴鹿窮追不舍。那頭小馴鹿拼了命地快速奔跑,只要它可以堅持跑1000米,狼就會放棄。這注定是一場速度和耐力的較量戰爭。可是最終那頭小馴鹿還是沒有堅持下來,這也意味著他將會走向滅亡。果不其然的,狼最終撲到了馴鹿的身上,看到這我不禁想著:如果那頭馴鹿能夠一鼓作氣堅持下來,狼也會就此放棄,也許就不會有這場悲劇的發生。
是啊!速度和耐力都是生存的法則,生活中也不正是如此嗎?那次跳繩比賽,練習集體跳的我因為站在最后,而那位甩繩的同學又甩的很高,所以我跳的有些吃力。“一、二、一、二、一”口號又喊了起來。我心里想著:為了班級,為了集體,我要堅持!“啪”,繩子打了下來,我便再次跳起,我跳過去了!事實上,我跳過去的不只是繩子,還有一道催我放棄的坎兒,還有成功道路上的一塊絆腳石。是的,生活中既需要耐力,又需要堅持。只有鍥而不舍,才能催開希望之花,結出勝利之果。
《地球脈動》這部電影讓我知道生存的法則是速度與耐力。同時他還讓我體會到成功的法則是努力與堅持,只有努力與堅持共存才能成功。
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 篇3
今天下午我們學校觀看了科技電影《地球脈動》,主要寫了北極熊、獵狗、黑斑羚、企鵝和食人鯊等動物。它們互相殘殺,并且環境也很惡劣,地球遭到了破壞。我們一定要保護地球,保護那些可愛的小動物們。
那些小草都因為環境的惡劣有的變黃、有的都枯萎了。《地球脈動》上面講了許多的動物怎么捕獵,可是地球受到了破壞,許多的小動物們都沒有了自己的家園。因此捕獵當然更困難。有一次,幾只獵狗在捕殺黑斑羚。有一只小黑斑羚跟隊伍走散了,獵狗的目標于是轉向了它,那只獵狗把它追到了河里面,因為獵狗不會游泳,所以它們只好在河的四周等待。過了一會兒,從森林的另一頭傳來一聲叫聲,這叫聲表示已經抓到了獵物,獵狗們一聽到就趕快跑回森林里,共同享受美餐。而這只黑斑羚安全了。鬣狗雖然很兇狠、很殘酷,但它們的團體精神令我感動。它們這樣做是因為地球的環境很惡劣,獵狗們實在忍不下去了,就去捕殺獵物。
所以我們以后一定要保護地球,讓地球沒有互相殘殺,多種植花草樹木,多保護那些可愛的小動物們!
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 篇4
《地球脈動》在這部氣勢磅礴的紀錄片中,無論是千里冰封的兩極世界還是綿延萬里的雄偉高山,無論是幽深隱秘的洞穴迷宮還是令人望而卻步的靜謐沙漠,無論是一馬平川的遼闊平原還是暗藏玄機的豐饒叢林,無論是五彩繽紛的多樣淺海還是光怪陸離的無垠深海,都將為您呈現出它們最鮮為人知的神秘禁地,在這些人跡罕至,甚至被認為是根本不具備生命生存條件的地方,卻隱藏著這個星球上最不可思議的美麗,美得令人窒息。
2006年,BBC播出《地球脈動》第一季。不少人看完感嘆:再也看不到比這更好的自然紀錄片了。隔了十年,2021年這節目終于出了第二季。剛一上線,該季評分就超越了第一季——在IMDb和豆瓣上,節目逆天地獲得了10分,即便在評分人破萬后,也只降到9.9分。不少觀眾給出10分的理由是:“因為沒有11分的選項!”
群蛇圍剿初生海鬣蜥:海灘沙地下的小海鬣蜥破殼而出的時候十分脆弱,在加入成年海鬣蜥隊伍的過程中,它們險象環生。游蛇,是它們最大的威脅。生死時速,每一次逃脫都堪稱奇跡!
企鵝父母撫養孩子:出生起就在父母庇護下成長的企鵝寶寶看起來比蜥蜴要更幸運。為了養大寶寶,出去覓食的爸爸需要穿過風浪去到80公里外的深海。旅途艱險,有的企鵝可能永遠都回不來。但是因為有家人的等待,它們還是會義無反顧地外出覓食,然后用盡所有力氣朝著家的方向前進。
長頸鹿撂翻獅子:一開始,這只草原上的霸主似乎覺得長頸鹿一定會成為自己的囊中之物,萬萬沒想到,長頸鹿面臨危機時爆發出強大的力量。這只獅子被瘋狂的長頸鹿撞翻并一度躺在地上任其踩踏。
威氏極樂鳥開屏求偶:威氏極樂鳥吸引雌性的方法著實累人,它先要給自己布置一個舞臺,清理附近顏色鮮艷的樹葉,不能讓它們“喧賓奪主”。舞臺布置好后,就開始唱歌“召喚”雌性。它能這樣等待數周,只待驚艷一瞬——開屏。據說攝制組為了拍攝這個瞬間,花了300多個小時。
美洲豹捕食凱門鱷:美洲豹蹲在水源附近守株待兔,它們需要在1米之內發起攻擊。一開始,母豹失手了,它被一只蠢蠢的水豚調戲了。相反,公豹則不屑于捕食這些小家伙,它瞄準了叢林里另一種捕食者——凱門鱷。那頭公豹等待良久,捕食凱門鱷時一招斃命,畫面驚心動魄。
蜘蛛猴爸爸愛的抱抱: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嶼的蜘蛛猴,常年在距離地面30米高的樹枝上蕩來蕩去。因為長期從事這種“高危工作”,三分之一的蜘蛛猴活不到成年。其中,有只小猴在練習爬樹時,從高處跌落,幸好尾巴救了它一命。爸爸聽聞叫聲立即趕來救援,給了小猴一個安慰的擁抱。
一直覺得,非凡之作背后一定有非凡之人。《地球動脈》這部傳奇之作的制作人兼主持人,是同樣擁有傳奇一生的“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人類有史以來旅行路程最長的探險家——大衛·愛登堡。
今年已經90歲高齡的愛登堡是英國“國寶”,59歲時被授予爵位,是大英博物館、皇家植物園、國際自然基金會的托管人。作為如今世界上最知名的主持人之一,愛登堡幾乎親身探索過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態環境。南極,火山,沙漠,雨林,水底,叢林……
老爺子總是出現在千姿百態的生靈旁邊,氣喘吁吁卻充滿熱情。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他曾被起重機吊起在雨林上空,曾被眼鏡蛇噴過毒液,曾被蘇格蘭松雞扇倒。耄耋之年,他仍能乘坐熱氣球,飛越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還能吊在樹上講解飛蛙。
這個從小就對自然界癡迷的男子,早在28歲那年就制作了《動物園探奇》。對于BBC和愛登堡來說,這部紀錄片是里程碑式的存在。因為它,BBC建立了自然歷史項目,攝影團隊終于得以走出演播廳,去往全球各地拍攝各樣的野生動物畫面。
而愛登堡真正的巔峰在50歲,那一年,他做出了《生命的進化》。為了這部紀錄片,愛登堡的團隊幾乎走遍全球,運用了當時最尖端的攝影器材,讓世界范圍內的野生動物影像,出現在每戶家庭的電視機上。
然而,載譽無數的愛登堡沒有止步,他選擇五年磨一劍,全心投入高清巨制野生動物紀錄片《地球脈動》。如今,他打造的《地球脈動2》更是十年寶劍方出鞘。
老爺子做事一直都認真得讓人發指。就拿制作《地球脈動2》來說,他的團隊歷時2089個拍攝日,歷經117趟攝制之旅,走訪40個不同國家,才拍出了這部紀錄片。
為了拍攝《草原》一集,工作人員在兩年時間內到奧卡萬戈三角洲露營長達五個月之久,就是為了看沼澤獅獵捕非洲岬水牛。他們身處險境,不但衣服被劍葉草劃了個稀巴爛、身上被蚊子咬了個遍,還得時刻擔心可能會受到鱷魚的攻擊。
在《山川》一集,制作團隊動用各種自動感應小型攝像機,把攝像機放在絕壁上雪豹可能經過的各個角落,守候了整整幾個月。在零下幾十攝氏度的山洞里,攝制人員在黑暗中沒日沒夜地等待雪豹“經過”。就在這種孤獨、絕望的等待中,他們拍下了近景雪豹。是的,這就是愛登堡的團隊。
在這個兩個月拍出一部電視劇、三個月資金回籠的年代,他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的“不可理喻”。在紛繁蕪雜的影視圈,也只有這樣的人,能讓大家尊重。以前在采訪一個紀錄片導演時,他說過這樣一段話:“以后,也許再也不會拍這樣的紀錄片了,因為,這樣深入地去做一個歷史紀錄片實在太孤獨了……”
看到《地球動脈2》,雪豹經過的那一刻,極樂鳥開屏的那一幕,小蜥蜴逃生的那一秒,大家深深感受到創作者深入骨髓的孤獨。也唯有孤獨與寂寞,才能成就一部經典紀錄片。
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 篇5
構成地球血脈的是什么呢。是島嶼,山脈,草原,森林,沙漠,海洋,城市上的動物,植物。今天看的是山脈專題。剛開始映入眼簾的是羱羊。別看它是一個食草動物,但它可以在陡峭的山峰間來回穿梭。用它軟軟的蹄子,踩著綴在陡峭坡度上的碎石上山下山。攝像頭按照小羱羊視角位置照了一下,媽呀,視線拉到了好遠,頭腦一陣眩暈感。有恐高的人立馬就會想趴下。
然后出來的金鷹。金鷹的翅膀一張開長度足足有兩米,飛起來就像一架小型的戰斗機。它們盤旋在高聳的雪山上,目距可遠達三公里,地攤式的搜索它的獵物。有一只金鷹找到了一塊腐肉,帶到了自己的領地準備食用,然而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飛來了另一只更加兇猛的金鷹,來勢洶洶,要爭奪它的食物。背景音樂瞬時變得緊張急促起來,它們擺出來一副即將開戰的架勢,緊接著有一只先發出了攻擊,用自己的利爪朝對方的肚皮勾過去。
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 篇6
看完《地球脈動》這部電影,中間有一個片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段中有一個剛出身不久的小鹿,它那種頑強的意志,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下永不放棄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有一群鹿在河邊喝水。突然,有一只狼打破了這安詳的畫面。鹿群開始分散。有一家三口成為了狼的捕獵對象。一開始,一家人手拉著手,絲毫沒有向惡狼投降!就在這時,鹿一家好像發生了爭執,鹿分兩路,一隊是鹿母親和鹿爸爸,一隊便是剛出生不久的小鹿。惡狼急中生智,朝著小鹿追去。小鹿不甘示弱,使出了吃奶的勁。它那四條又細又短,毫無力氣的小腿像離了弓的箭似的,飛快地向前奔跑。雙方各有各自的優點,鹿和狼的距離忽遠忽近,同學們的心里真是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經過幾分鐘的你追我趕,小鹿快跑不動了,但是它依然在前進。這是小鹿不是在與狼挑戰,它更是在和自己的生命作斗爭。狼乘勝追擊,把小鹿捕獲了。最后,小鹿成了狼的美餐,雖說弱肉強食是動物世界里的自然規則。但是看到這只小鹿奮勇地為生命奔跑,我還是被深深震撼了。想到我們人類正在一步步地破壞生態環境,河流正在枯竭,森林正在減少,冰山在慢慢融化,到時該有多少無辜的生命被葬送?動物也是有生命的,它們也有爸爸母親,爺爺奶奶。也富有人的情感。我們是不是更應該保護動物呢?
電影中小鹿,雖然它最后被狼吃了。但是,它那對待生命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看看小鹿,像是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鹿在十萬火急的情況下,仍不向惡狼屈服。在回頭看看我們人類,想到還有很多人為了一點挫折就放棄自己,甚至放棄生命,我們是不是該思考一下?
同學們請把電影中的小鹿當做你學習的榜樣吧!
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 篇7
今天,學校組織了我們觀看了《地球脈動》科技片,這個劇里面介紹了許多動物,如:食人鯊、帝企鵝、鬣狗、馴鹿、錦雞等。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帝企鵝。在嚴寒中,它們擁擠在一塊,這樣就可以相互取暖了。帝企鵝毛茸茸的皮毛下藏著企鵝蛋,它們對蛋要百般呵護,因為蛋一旦掉在冰面上幾秒鐘,里面的企鵝寶寶就會被凍死。雄性帝企鵝必須等正在海里捕食的雌企鵝回來才能去再捕食。南極短暫的夏天來了,企鵝寶寶破殼而出,企鵝寶寶睜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爸爸要吃的。不久雌企鵝回來了,帶回了新鮮的魚給企鵝寶寶。然后雄企鵝將企鵝寶寶轉交給雌企鵝后,自己也要去捕食了。
另外北極熊同樣也深深地吸引著我。北極熊在洞里呆了一個冬天,雌北極熊生了兩只小北極熊,小家伙們第一眼看到的是廣袤的雪原和母親。為了哺育小熊,僅僅一個冬天,雌北極熊的體重就要減輕一半。太陽出來,冰面就要融化了,雌北極熊必須要趕在冰面堅固時捕到海獅,否則它的兩個寶寶就會因為缺少食物而餓死。通常一年當中,兩只小北極熊中只有一只能存活下來,因為不是所有的雌北極熊都能在冰面堅固時捕捉到足夠小熊們生存下來的食物。
鬣狗是非凡的捕獵能手,現在它們正以團隊的優勢圍捕一群黑斑羚,它們能用耳朵說話。追逐開始了,鬣狗有超強的耐力,而黑斑羚的速度也非同尋常,兩者到底誰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呢?對黑斑羚來說,這是一場生死逃亡;而對鬣狗來說,這是能夠填飽它們肚子的一次機會。其中一只黑斑羚前后左右都有鬣狗,于是在萬般無奈之下,它只能跳入了水塘,擺在它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要么被水淹死,要么被吃掉。但這只黑斑羚是個幸運兒,鬣狗們逮到了另外一只黑斑羚,水里的這只黑斑羚就趁機逃走了。
《地球脈動》讓我體會到了動物們為了生存而付出的辛苦努力,同時我也在這里看到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變換。如果你有時間的話,可以看一看這部《地球脈動》,它能讓你見識到自然界的各種精彩。
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 篇8
就在昨天,我們看了一個很好看的科教影片——《地球脈動》。聽唐老師說這部影片可是獲了很多國際大獎的,觀看了以后,果然精彩絕倫!電影的每一個畫面都是那么精美,每一秒鐘都讓人賞心悅目,每一個片段都那么緊張刺激,同學們不時發出驚嘆,感嘆電影的不可思議!
里面有一個場景是介紹鹿群的生存經歷,可憐的小鹿最終還是讓大灰狼給吃掉了,同學們看上去都很討厭狼,因為狼太殘忍,就連很小的鹿都不放過。我也不例外,真想上去幫小鹿一把啊!
電影里面還介紹了南極冰川的企鵝。企鵝個個憨態可掬,張開翅膀,昂著頭像個紳士一樣走來走去。更讓我們敬佩的是,企鵝母親很勇敢,因為企鵝寶寶要在冬天才能孵化。在孵化的過程中,企鵝母親要一直守候在蛋寶寶的身旁,相信企鵝母親要在南極受冷受餓,我就覺的企鵝母親特別勇敢無私。
動物們真是充滿活力與激情,只要好好觀察就一定可以看到許多美妙的東西。原來我們的地球這么美麗,大自然如此的神奇,科學真是他奇妙了,只要我們用心去探索,就一定能體會到其中的奧秘!
也許你會問科學是什么?也許你會和我同感,科學為什么這么神奇,那么就來看看《地球脈動》這部電影吧,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 篇9
這個節目我覺得簡直是無得嘆,無論音樂,畫面,還是它背后表達的意義都是非常讓我感到震撼的。很喜歡看到那群大象踏入由冰川融化的綠澤之國,很喜歡看那對座頭鯨母子越洋的緩慢情形,很喜歡看北極熊從雪坡上滾下來的笨拙。
海鬣蜥一出生就遭遇游蛇群的捕殺,必須要躲過饑餓的蛇群,才能與族群匯合,獲得生存的資格。這是一場剿殺,一場生死較量,場面堪比刻意渲染過的好萊塢大片。對于幼小的海鬣蜥而言,破殼而出的瞬間便意味著死亡的隨時降臨。即便如此,依然為了生存奮力躲避。生存是一種本能,但這種本能卻無法不讓人動容。
雄性信天翁在小島上默默的等待分離6個月的伴侶,一天、兩天、三天……孤獨的守望,直到雌性信天翁的出現。看著相別已久的伴侶,雄性信天翁竟害羞起來了。那一刻,我也跟著笑了。整個等待的過程我一直很緊張,生怕信天翁等不到伴侶會孤獨一生,也從來不知道動物們可以如此的長情。
企鵝父母為養育后代,冒著生命危險出海捕魚。歷經激流險灘,跋涉了八十海里的企鵝爸爸,不小心受了傷,血染紅了羽毛,帶著一肚子食物蹣跚著回家,將肚子的食物喂給早已饑餓難忍的幼仔,而夫妻間簡單的點頭示意后,企鵝媽媽又開始了同樣的捕魚旅程,如此循環。受傷還算一種幸運,每一次的出發都是前途未卜,不知是否還能回家,然而每一次都毅然決然的啟程,從不退縮。
從這三個片段中,我看到了關于生存的本能,更看到了愛和責任。片中的每一種動物都值得你去認識和探究,所有的萌點和淚點也需要你自己去發掘和體會,
小時候,喜歡趴在地上看螞蟻搬家,有時惡作劇般將螞蟻的途經路線用小棍子劃掉,然后看著找不到回路的螞蟻四處亂竄,非常驚奇與滿足于自己的發現。而今想來,他們只是在努力儲備過冬的口糧,與我們任何一個人努力工作的樣子,別無異樣。
最最最最值得我關注的還有每集后的地球日志。即是拍攝花絮,每次的拍攝花絮都讓我笑趴。不過他們也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最記得他們說的一句話……他們在洞穴拍蝙蝠時,因為要整個月蹲在成千上萬的蝙蝠糞便與蟑螂中。某人一邊用膠布貼著自己褲襠說“我……呃……不想讓蟲子鉆進一些特殊的部位……而且,一個正常人是不應該在糞便里生活半個月的!
”而他們……卻做到了。天與地的所有事物都讓我感到震撼。無論是大自然·還是拍攝組的每一位。
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 篇10
從昨晚的熱烈討論中足見有許多人在關心著,也在身體力行著環境愛護的事情。這當然值得褒獎。
但是我總覺得,這個問題在根兒上就不是那么方向正確。
愛護這個詞,從來都是用在強者與弱者之間,從來都是大的愛護小的,強的愛護弱的;環境是什么,他/她/它為什么需要你的愛護?環境是比我們弱還是小?
這樣的說法,根本上是人們借著科學理性狐假虎威。因為手中的科學,就以為自己可以掌控環境,破壞了環境,然后在修補環境。美其名曰愛護環境。偽善的人們哪。
其實,環境問題的凸顯,是在人們眼見身邊的環境今天不似昨天,今天糟糕甚于昨天,身體的某個部位昨天好好的今天就疼了癢了變樣了,才開始抓后腦勺了,人就是這么短視和近視。
人們為了環境做點什么,不是愛護環境,而是愛護自己。自我愛護從來都是人第一位的事情。所以無論你借著環保的名義做了什么都沒有那么大公無私。
關于環境問題,人不改變對待自然對待環境的態度,不理清人與環境的關系,是無法改善環境惡化的狀況的。
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 篇11
今年的暑假過的輕松多彩,因為老師讓我們看了紀錄片《地球脈動》。我覺得故事講得非常精彩,雖然是英文版的,我聽不懂,但是故事所描述的內容卻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對它充滿了好奇心。
《地球脈動》一共十一集,其中我最喜歡的一集是關于“深海”的內容,因為現在是夏天,外面非常炎熱,而且從手機上看到的海是藍色的,感覺非常清涼,仿佛把我帶到了海邊。
我從手機上看到形單影只的鯨鯊體型不大,影片的字母顯示:體重30噸,長12米。這令我驚嘆不已。
成群結隊的海豚在覓食,幾秒鐘時間游過去數不勝數的海豚,在海里奔跑,這種互幫互助,團結一心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海底世界除了像海豚,鯨鯊這樣大型的魚類以外,有一些小魚值得我們注意,他們通常尋找食物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我們現在的糧食來之不易,雖然不用付出生命去獲得,但是我們也得珍惜糧食。
海底世界真是一個五彩繽紛,神秘奇幻的世界,海洋中有無數小秘密?等著我們不斷去發掘,這就是美麗的海底世界。
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 篇12
《地球脈動》這個名字,一下就讓我想起了喝的飲料“脈動”,其實它是一部系列紀錄片。
昨晚,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地球脈動》紀錄片第一集——《島嶼》,講了地球上部分島嶼的獨有生物,特別是動物。
其中,我對巨型蜥蜴印象深刻。這種蜥蜴名叫“科莫多巨蜥”,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物種,媽媽告訴我,意思是很容易在地球上消失的物種。所以,我能在電視上看到它就很幸運了。它們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島嶼上。
巨蜥身體龐大,(有2-3米長,)我以為它們沒有敵人(天敵),可是小巨蜥能生存下來就很不容易了,因為巨蜥媽媽要把蛋藏在沙灘上的沙子里,沙灘離海邊(大海)有一段距離。小蜥蜴破殼出來后,要從沙灘奔向(生活的)大海,就要通過這段危險重重的沙灘,很多巨蜥寶寶就喪生在這段距離里,原因是有很多游蛇在獵捕小巨蜥,小巨蜥們要與眾多游蛇斗智斗勇,能活下來的巨蜥寶寶只有少部分。
看到這段時,我和媽媽嚇得蜷縮在一起,巨蜥的生存真不容易啊!
而近些年,因為我們人類的活動太多太廣,影響了野生動物的生存,使野生動物面臨更多更艱難的挑戰。所以我們要保護環境,保護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學會與大自然和諧共生。
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 篇13
今天,我看了一部很好看的科教影片——《地球脈動》,里面的每一個鏡頭都特別的緊張,刺激與神奇。
第二集《多樣淺海》主要講的是地球陸地被淺海所包圍,這里擁有著世界上比較豐富的海洋動物群落,正是淺海環境的多樣生態養活了如此眾多的生物。本集展示了棲息在炙熱的巴林沙漠地區的神秘海鳥群落,以及獨特的沖浪海豚,這種海豚會把魚驅趕到海岸附近然后飽餐一頓;而這些海鳥群則和舞姿曼妙的海獅一起潛水,圍捕巨大的鳳尾魚群。追隨著鏡頭我緊張地看著動物們為了生存而各施其法。
在這一集中我認識了很多奇形怪狀的海洋生物,比如狀如一塊大黑板的儒艮;像一把長劍的樽海鞘;星狀的葵花海星;墨斗似的黒喉;狀如其名的黃帶擬羊魚等等,還有些見也沒見過,聽也沒聽過的海洋生物。當然我也見到了我經常吃的烏賊與小蝦,曾在海洋館見過的海馬和鯨魚。海洋生物對我來說太陌生了,將來我一定要去探討海底世界,去跟它們親密接觸。
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座頭鯨了。它雖然龐大無比,但特別可愛。小幼鯨累時,它媽媽就會把它托出水面,讓它更容易呼吸。小座頭鯨雖然長達三米,體重近一噸,但它還是很脆弱,需要媽媽的照料。貪玩的小幼鯨一天要喝五百升母乳,為了孩子的食量鯨媽媽每天都忍受著饑餓,這是多么偉大的母愛啊!看到這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除了座頭鯨我還如愿以償地看到了我比較喜歡的海豚寶寶,胖胖的滑溜溜的身體憨態可掬,它是海洋生物中比較善良的,也是我們人類的“海上救生員”。
通過影片,我了解了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比較多珊瑚礁的地方,珊瑚蟲與海藻它們共同把荒蕪的海洋變成茂盛的花園,我覺得珊瑚蟲神奇至極。我還知道了海草是能在海里生長的開花植物;儒艮是海里比較大的食草動物;磷蝦是地球上比較多的——
《地球脈動》讓我見識到了海洋世界的無窮無盡,科學領域的奇妙無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變換。以后我會認真學習,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
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 篇14
看了這部電影我感受到了大自然兩極之間的奇妙之處和壯憾的景象。如南極的冬天雪花飛舞,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上百只企鵝搖搖晃晃的向前走去,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它們的蛋。那時我就想希望企鵝寶寶快快出世,這樣就不用媽媽再辛苦的帶它們。其它還有很多:比如動物尋水源、大鹿群遷徙、野狗巧捉鹿等。
大鹿群遷徙————播放時我被嚇到了,因為從上面汪下拍,鹿群密密麻麻的像小黑點,我都不知道那是什么,那個景象實在是太壯觀了,上千上萬只鹿羊都一起遷徙,但是遷徙不是都一帆風順的,幾只餓狼邁著沉重的步伐,緩緩向它們走近。這時我心砰砰跳動,希望狼不會得逞。狼瞄準時機嗖地沖了出去,鹿群被這突如其來的危險驚恐萬分,整齊的隊伍也立馬解散了。狼群向幼鹿追去,它們的目標是幼鹿,果不其然有一只幼鹿落單了。
狼群用盡全力追補。這將是一場速度和耐力的較量,跑了好久好久,我以為小鹿會慢下來,但出乎意料,小鹿速度絲毫沒有慢下來。這時我心中為它鼓勁,小鹿,加油啊,可能過一會狼就半途而廢了,小鹿加油啊,生死之別就在一念之間。
最后小鹿還是被狼追到了,但我覺得它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敬佩!
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 篇15
地球脈動拍攝團隊走遍全球各地,才拍攝到地球脈動。地球上的野生動物正在減少,逐漸走向滅絕。
如大鼻羚已從100多萬只減成幾十只,如居住在懸崖峭壁上的阿比西尼山羊因戰爭時戰士們饑渴難耐食物匱乏,打山羊吃,所以被逼到懸崖上生活,在遷往懸崖前,還有幾千只,現只剩下150只,在保護后,又起死回生般增加到了600只。如全球蛙類三分之一已滅絕。因天氣變暖、冰層流失,使北極熊失去了大多的繁殖區和狩獵區。東北虎只剩下30多頭了,在剛果盆地,一只只無手的猩猩在地上跑,就因為人們盜獵。人們在剛果盆地反盜獵巡邏,動物才得以生活。
就因為人們獵殺動物,所以才滅絕,就因為人們醒悟,動物才得以生存。我想說:“保護動物,人人有責,不破壞食物鏈,人和動物,和諧相處,地球才會更美。”
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 篇16
《地球脈動》第三集主要講了地球的淡水湖、淡水河流與淡水生物的關系,讓大家明白了淡水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講述了淡水河流,河流最終會流向什么地方,經過千萬年的沖刷而演變出不一樣的地形。淡水多數是由降雨形成的,水流匯聚在一起就成了淡水河的上流,上流的水從高處直線落下,就成了我們看到的瀑布。繼續向下流淌,因速度的減慢,慢慢形成彎彎曲曲的河道,河道在不同方向的水流沖擊下又形成了支道,但流到最下方的就匯入海水中。其實最終流向海里的淡水是很少的,途中會被土壤吸收大部分,也會被動物當做飲用水,也有可能會被污染,所以地球上只有百分之三的是淡水,我們應該珍惜淡水資源,減少對水源的污染。
第二部分講淡水湖的內容,淡水湖里有很多水草、石子可以讓魚生活和隱藏。影片里講述魚類的生存方式:有的魚為了保護孩子和防御天敵,便在沙石中像地鼠一樣打洞;有的魚為了保護孩子,便把它們“吃”進嘴里,讓魚寶寶躲進兒袋里;有的魚既沒有速度又行動不靈活,便找對時機做突襲,不同的魚有不一樣的生存方式,這是萬物根據大自然生態不同形成的。
最后講述了各種生物依賴淡水生存,形成了一個循環的食物鏈。鱷魚會吃魚和鳥類,鳥類也會吃魚,魚呢也會吃落入水中的鳥,大魚吃小魚,小魚吃水草,食物鏈里的生物們相互依賴,又相互制約,如果少了如何一方面,就會使食物鏈受阻,嚴重的.話會導致生態系統發生紊亂。
這就是《地球脈動》告訴我們的知識,如果你也感興趣,就一起來看看這部紀錄片吧。
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 篇17
《地球脈動II》,是BBC團隊耗時4年時間打造的自然類紀錄片,涵蓋島嶼、山脈、叢林、沙漠、草原、城市,40個國家117段旅程,足跡遍布全球。
《地球脈動2》攝制組的路線從南極到北極;從赤道到寒帶;從非洲草原到熱帶雨林;再從荒涼峰頂到深邃大海,難以數計的生物以極其絕美的身姿呈現在世人面前。紀錄片還以全方位視角,為觀眾展現了Okavango(奧卡萬戈)洪水的漲落,及其周邊賴以生存的動物們的生存狀態。我們可以看到罕見的雪豹在漫天大雪中獵食的珍貴畫面;看到冰原上企鵝、北極熊、海豹等生物相互依存的嚴苛情景,也見識了生活在大洋深處火山口高溫環境下的驚奇生物。當然還有地球各地的壯觀美景與奇特地貌。
5年下來,《地球脈動2》攝影組拍出了最多具有權威性的鏡頭。狼群追逐獵物的速度之快,使得拍攝小組難以為《地球脈動:迎向未來》片頭錄制整體畫面,于是他們透過一種全新系統穩定空中攝影機,在長達幾十天之后,拍攝小組才得以從直升機上追蹤狼群獵食的全程。在成功拍到雪豹獵食喜馬拉雅山的螺角山羊之前,從沒有人以長鏡頭拍到雪豹在野外的特寫鏡頭,之前唯一的影像是以遙控攝影機拍攝而成。落基山脈的北美灰熊帶著新生小熊從洞穴中爬出后,畫面中有北美灰熊吃蛾的罕見鏡頭,也是第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攝影組還首次使用低照度攝影機捕捉到極樂鳥的影像,其中還包括藍極樂鳥在野外生活的珍貴鏡頭。能看到一條雨傘旗魚已屬難得,可在《地球脈動2》的影像中,我們能看到一百多條雨傘旗魚成群獵食。
攝制組在處理細節上,更是播出了各種行為的完整呈現,包括母豹與小豹的親昵畫面、金雕趁著蓑羽鶴在喜馬拉雅山脈遷徙途中,攫住它們的翅膀等。每一個鏡頭背后,都展現了攝影師的良苦用心。
在以高畫質攝影機拍攝拉秋古拉洞穴內部時,拍出了世界最美的洞穴系統之一,它直到1986年才被發現,在登月前兩年才有人對其進行了探索。洞穴中住滿了蝙蝠,為了拍它們,進入洞穴的攝影師,需要整個月蹲在高達300米的蝙蝠糞便與滿是蟑螂的表面上來拍攝。其中一個攝影師一邊用膠布貼著自己的褲襠,一邊說:“我不想讓蟲子鉆進一些特殊的部位,而且,一個正常人是不應該在糞便里生活半個月的!”但是,他卻做到了。不僅與蟑螂同吃同住了半個月,還拍出了地下洞穴里最真實的食物鏈。
在喜馬拉雅山脈上拍攝金雕,與傳統方式不同,攝影師要用最近的距離拍攝。但是金雕俯沖時的時速可以達到300公里,即使動用直升機也捕捉不到。所以想要拍攝到金雕飛行的角度變換,就得采用更加極端的方式。攝影師亞倫和艾瑪,雖然都是非常有名的滑翔傘高手,他們也是第一次決定像金雕一樣來飛翔,在爬上3000米的雪山頂后,卻遇到了喜馬拉雅山脈多變的氣候,讓他們不得不在高山上呆很久,終于迎來能拍攝,也得反復嘗試從高山上飛下來十來遍。而另一個著名拍鳥人巴里。布里頓,為了拍到最近的金雕鏡頭,更是在高山上潛伏了100多個小時,才捕捉了那短短的幾分鐘鏡頭。
在《地球動脈2》影像里,那些真正能打動人的畫面,必定是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
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 篇18
《地球脈動II》,是BBC團隊耗時4年時間打造的自然類紀錄片,涵蓋島嶼、山脈、叢林、沙漠、草原、城市,40個國家117段旅程,足跡遍布全球,以自然生物的視角展現了人們所不熟知的地球。紀錄片展現自然奇觀與生命奇跡的同時,自然哲學貫穿始終。目前,豆瓣評分已高達9分。
該片的推出,距離《地球脈動I》已相距10年。10年時間發生了太多變化,10年前你可能都不知道霧霾這個詞,而如今霧霾是一種天氣現象。10年前我正面臨畢業一場場的跑招聘現場,10年后已婚已育,沿著普通人的路徑前進。10年前我們的世界是怎樣,我們的自身怎樣,現今又是如何的一種狀態,這其中的變化可能是翻天覆地,也可能是10年如一日,但歲月鏤刻的印記必定清晰可見。我們在關注自身、關注人類社會之變化時,我們的地球,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系統又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間隔10年才推出的《地球脈動II》,正是為了凸顯這一重要的主題:變化。《地球脈動II》共六集,每一集都在闡述這樣的變化,環境的變化、人類活動的影響引起的生態系統內其它動物們生活的變化。在這部紀錄片中,你會看到,所有動物們都在為了生存而奔走、突破極限,在變化中妥協、適應,終其一生。
《地球脈動I》由于技術的限制,給觀者以“上帝的視覺”。這種視覺是第三者的旁觀,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冷靜,一種與己無關的獵奇。《地球脈動II》借助新技術的使用,如4K攝像機、遠程遙控攝像機等,加之BBC團隊一貫的高水準制作,以動物的視覺展現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觀者不僅僅是觀看,而是走進了動物們的生活,能夠將人類自身與動物們放在同一個平行面去思考共存的問題,能夠感同身受動物們的每一場經歷、每一次遭遇、每一次掙扎。這或許也可以理解為人類看待世界的角度、理解世界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
海鬣蜥一出生就遭遇游蛇群的捕殺,必須要躲過饑餓的蛇群,才能與族群匯合,獲得生存的資格。這是一場剿殺,一場生死較量,場面堪比刻意渲染過的好萊塢大片。對于幼小的海鬣蜥而言,破殼而出的瞬間便意味著死亡的隨時降臨。即便如此,依然為了生存奮力躲避。生存是一種本能,但這種本能卻無法不讓人動容。
雄性信天翁在小島上默默的等待分離6個月的伴侶,一天、兩天、三天...孤獨的守望,直到雌性信天翁的出現。看著相別已久的伴侶,雄性信天翁竟害羞起來了。那一刻,我也跟著笑了。整個等待的過程我一直很緊張,生怕信天翁等不到伴侶會孤獨一生,也從來不知道動物們可以如此的長情。
企鵝父母為養育后代,冒著生命危險出海捕魚。歷經激流險灘,跋涉了八十海里的企鵝爸爸,不小心受了傷,血染紅了羽毛,帶著一肚子食物蹣跚著回家,將肚子的食物喂給早已饑餓難忍的幼仔,而夫妻間簡單的點頭示意后,企鵝媽媽又開始了同樣的捕魚旅程,如此循環。受傷還算一種幸運,每一次的出發都是前途未卜,不知是否還能回家,然而每一次都毅然決然的啟程,從不退縮。
從這三個片段中,我看到了關于生存的本能,更看到了愛和責任。片中的每一種動物都值得你去認識和探究,所有的萌點和淚點也需要你自己去發掘和體會,而我不想更多劇透。
如果說人類開始改變看待世界的角度和理解的方式,那么這部影片從微觀到宏觀,從個體到整個生態系統的演繹更加深了這樣的理解。這部影片讓觀者,至少于我而言,更加直觀的看清了人類在大自然中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在大自然這個微妙的生態平衡系統里,動物與人都是一樣的生命,每一種生靈的存在都是有意義的,生靈們向大自然的每一次伸手冥冥之中都是有計量的。其實這樣的觀點,大家都是知道的。只是,現今人們面臨自己的壓力,每個人都努力去獲取,想讓自己過得更好,就很容易忽視掉這些問題。
小時候,喜歡趴在地上看螞蟻搬家,有時惡作劇般將螞蟻的途經路線用小棍子劃掉,然后看著找不到回路的螞蟻四處亂竄,非常驚奇與滿足于自己的發現。而今想來,他們只是在努力儲備過冬的口糧,與我們任何一個人努力工作的樣子,別無異樣。
最后,要致敬BBC團隊,這個光靠情懷就可以上位的年代,他們卻在用生命拍攝。無疑,拍攝紀錄片是一項偉大的工作。
【BBC最佳紀錄片《地球脈動》觀后感(精選18篇)】相關文章:
紀錄片《華爾街》觀后感01-19
紀錄片《看見》觀后感01-19
紀錄片民主之戰觀后感01-19
紀錄片《天地神舟》觀后感01-19
紀錄片《知青歲月》觀后感01-19
紀錄片大國重器觀后感01-20
紀錄片公司的力量觀后感01-19
最佳嫌疑人觀后感01-19
紀錄片微觀世界觀后感01-19
紀錄片《商戰之電商風云》觀后感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