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器觀后感(通用19篇)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領悟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國重器觀后感(通用1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國重器觀后感 1
當看到《大國重器》播出V58項目產品在連云港碼頭裝船的鏡頭時,作為拍攝的親歷者,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擺個攤位,放幾張圖片,與世界工程機械巨頭相比,簡直就是不能看的產品”當聽到徐工集團王民董事長評價徐工第一次參加德國寶馬展時,不禁有些心酸;當聽到王民董事長說“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已經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殺出了一條血路,在世界工程機械的最高頂峰上,我們必須要有位置”時,作為新一代徐工人,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責任之重。
從美、歐、日主導,中國的位置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到成為工程機械的重要出口國,穩穩占據“一席之地”,中國工程機械的“走出去”之路可謂越走越穩、越走越寬。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走出去”、“走進去”后努力“走上去”,以產業報國為己任,以技術創新為驅動,鑄就了敢與國際抗衡的國之砝碼、創造出了屬于中國的大國重器。
在《大國重器》在徐工的六次拍攝期間,徐工國際化就不斷傳來好消息:2012年7月,徐工集團謀劃布局全球市場在歐洲設立了研發中心;今年10月11日,徐工歐洲研究中心、徐工歐洲采購中心新址在德國北威州克雷菲爾德市正式啟用;與此同步,美國、巴西等海外研究中心也正在籌劃建設中,一個全球協同的徐工創新體系正在逐漸形成……
“徐工是一個有著70年光榮歷史積淀和深厚底蘊內涵的企業,中國工程機械的原創主要在徐工。徐工也是靠著不斷變革創新,才有了今天……沒有任何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給徐工,我們要成為最優秀的世界級企業,還有差距,這個差距,要通過自主創新來填補”。正如王民董事長所言,正是憑借著一代代中國裝備制造人,用汗水與智慧,才成就了今日中國的裝備制造規模全球第一的.位置。在2012年,中國的工程機械制造行業遭遇到了史無前例的寒冬。面對全球性的市場低谷,以徐工為代表的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硬是打破了行業頹勢、走出了行業低谷。今年徐工已完成13.2億美元的出口額,連續十年位居行業出口第一。
大國重器觀后感 2
在公司組織觀看《大國重器》我已經是第3次觀看,對這部影片的導演我還是比較贊。
這影片中能突出現代社會企業的緊迫感,心酸,努力,創新,追趕,領先等情節。從第一集國家博弈到第六集制造強國。對我的感觸很大,能在表面看出一個國家由落后走向強盛的波線。
在另一方面影片表面上我們對那些企業感慨不易。但是我們還可以在另一方面看出,中國還有點自己的東西外,更多的是緊迫感。如果這個影片能拍到50集,那中國才算真正強大起來。我們這些是世界領先的企業,其依賴核心還是國外,大部分依然是粗活。中國也許軍事航空方面有些技術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能夠大規模相對廉價的生產,大型艦船發動機的生產,客機發動機生產,戰斗機的發動機的'生產,高性能汽車發動機的生產以及各種尖端科技的研究和普及能力等等。
當然也有許多比較高端的裝備,比“如嫦娥3號”和“玉兔”月球車的電容和太陽能電板。能承受在-100℃到+100℃環境里長時間工作而不被影響還普及社會當中。這就是企業努力和奮斗創新的成果,這就是不日不夜的研究創新和實驗加失敗最終才能出合格的高端產品,縮短差距,這都是走向強國的必走之路。
我們只有不斷勞動創造,而決不是整天埋怨,只有創造一個又一個輝煌才能支撐起中國的支柱。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國家的強盛在于工業,工業在于裝備制造,裝備制造在于創新,創新在于人才。
建設強大的國家就是我們永不退色的中國夢,這個夢想正在實現,因為有我們在。好好努力活著,我們都會看見。
大國重器觀后感 3
這部片子很主旋律,主旋律的不得了,所以我不喜歡。
學的是理工,片子里面講的或多或少了解一點點,因為去過航空企業制造車間,金工實習練過車銑刨磨鉆,整過熱處理。我很懷疑片子中宣傳的我們工業裝備業的日漸強大,并討厭那種“外國人說我們不行,我們就要爭這口氣”的八股文氣息。
誠然,片中也有短暫的透露,我們近年來低端裝備產能過剩,高端不足的尷尬境地和大多裝備的核心零部件都要進口,可導演的鏡頭語言還是想一個勁的`唱贊歌。
讓我們實在一些吧。
說說自己稍微熟悉一些的航空業吧。假期在GE航空實習,了解到航空發動機的高溫渦輪葉片就連清洗都不放在中國,一來是技術保密問題,二來是你也真沒那個能力。航空發動機的大修在國內基本上是組裝測試,我們在這方面差的太多。最近新聞報道,我國又從俄羅斯進口了一批AL-31發動機,據說是給J20和H6k換裝,提升了性能。航空發動機這樣的工業制造頂端產品,我們確實差了很多。這其中就涉及片子中介紹過的大葉片的制造,高溫合金材料,五軸聯動機床等等方面的技術。光靠打雞血是攻克不了技術難關的,不然我們的飛機早就裝上了中國心。
我自己沒有工程的天賦,很羨慕片中出現的工程師和工人(那些不僅僅將它看成一份工作,更多是事業的人)。祝福他們能在未來突破那些尖端的技術,在自己的專業上走的更遠,請你們加油。
大國重器觀后感 4
期待已久的電視紀錄片《大國重器》終于在中央臺二頻道播出了。身為一個長期在一家機械行業紙媒體工作過的退休人員,看過第一集之后,便心潮澎湃,無限感慨,禁不住大叫一聲“好”!
這一集講述的三家重型機械設備制造和總承包企業,大膽創新,勇于拼搏,敢于和全球頂級對手同臺競爭,攻占世界技術高峯的成功事例,有力地說明了裝備制造業對繁榮經濟和實現“民富國強”的中國夢的無可替代的作用,每個細節都散發出凝聚民心、激勵斗志的正能量。片名為《大國重器》,實際上也在宣示著裝備制造業乃國民經濟甚至整個國家的脊梁,堪稱“強囯利器”、“富國金器”。
甕福集團的故事很有說服力。他們不但戰勝全球十七家強勢競爭對手,成為世界最大的沙特磷肥選礦廠總承包方,取得巨大的成功:過去十年在國內造化肥、賣化肥總共賺的錢,比不上這一個項目。還把其“無水氟化氫”專利技術以1.2億美元的好價格轉讓給了南非。這里有個小挿曲很有趣:初次談判時,甕福開價1億美元,并明確表示“言不二價”。南非不甘心,整整花了一年時間滿世界搜尋,最后不得不回到談判桌前,比原價增加20%,以1.2億美元成交。原因無他:這是獨家研發的專利,而專利本來就是無價的。同樣動人的是,振華重工研制生產出20層樓高的港口岸橋后,不但直銷到美國邁阿密和歐洲某些國家,還逼退了這類產品的名牌老廠韓國三星、德國克虜伯,美國更慘,他們的市場份額從70%直降為零。看了這些故事,能不為之動容、為之狂喜嗎?此外,湘電集團、振華重工研制的礦用超常裝載力自卸車、鉆井深度達一萬米的全球技術水平最高的自升式鉆井平臺、全球最大的5兆瓦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世界難度最大的鋼結構橋、每臺造價高達30億元人民幣的海洋石油鋪管機,也都由于質優價廉,紛紛落戶澳大利亞、美國、丹麥和阿聯酋。這也同樣令人不能不擊節叫好,高呼“快哉”!那些客戶可都百般挑剔,狂氣得很,倒退幾十年,哪會正眼瞧一下中國產品!
毫無疑問,這些企業的老總和成千上萬名掌握“緘默技術”的設計、生產人員,都是民族英雄、國家功臣。十分遺憾的是,片中的.甕福集團、湘電集團、振華重工竟然都名不見經傳,他們的掌門人何浩明、周建雄、管彤賢也都生疏得很。由此想到,我們的主流媒體應該調整思路,加大對裝備制造業的宣傳力度,扭轉“重文體輕科技 ( 裝備制造業應視為大科技的一部分 ) ”的國民心態。至少應該達成這樣的共識:片中何、周、管幾位老總對國家乃至人類的貢獻比任何一位星姐星哥絕不會小。莫說文體,就連人們普遍認同、張口閉口的“高精尖新”,也都要靠機械裝備來實現,忽視機械裝備,豈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嗎?
大國重器觀后感 5
"農業是立國之基,工業乃強國之本。"《大國重器》,一部記錄新中國工業崛起的長歌史詩;《大國重器》,一簾見證中國工業創新裂變的長廊畫卷。這股從民族工業血脈中迸發出的最強音在11月的深秋,劃破寂靜的夜空,向全球昭示中國民族工業的全面崛起。
作為中國首部工業紀錄片,《大國重器》以其驚艷的恢弘畫面、先進的創新實例在徐工集團引起了強烈反響。6天的時間,300分鐘的精彩連續,畫面、配音、明星產品、技術創新、人物故事等等,都成了徐工集團連日來最"熱門"的話題。在人才公寓、在職工餐廳、在車間一線,《大國重器》讓徐工人再次看到了民族工業創新的實力,也更加堅定了振興中國工業的使命。"我們從一個小攤位到全家族震撼亮相,不僅僅是量的提升,更是核心技術質的超越。"徐工起重機械事業部技術中心任印美激動地說道。在徐工研究院,科技研發人員更是集體"抱團"觀看,時而安靜思考、時而歡呼雀躍。"《大國重器》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裝備工業的巨變,讓我們又一次直擊徐工核心制造的雄厚底蘊,身為徐工人,高興啊!"徐工鏟運機械事業部張涵在微博上第一時間曬出了自己的`感受。
在《國之砝碼》中,徐工王民董事長那句"在世界工程機械的最高頂峰上,我們必須要有位置"激蕩著所有徐工人的內心。話語背后,是中國裝備制造人多年來的不懈努力突破。在技術創新的這片沃土上,徐工一直深耕創造,不遺余力。大型技術研究中心、核心零部件實驗室等。從當年的蹣跚學步到今天的世界第一,徐工已將技術創新的基因深植全球,依靠先進的技術創新,國際大佬對徐工的技術壟斷被一一沖破。
放下鏡頭里的精彩,我們更要看到中國工業的未來。"大國重器"向"強國重器"的邁進,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科技廣度、創新高度、核心深度是中國工業留給徐工的"萬畝技術良田".深鑄強國重器,放飛強國之夢,中國制造再創新高;智領技術先機,成就國之大器,徐工創造風華正茂!
大國重器觀后感 6
首先我想說的是這絕對是個增加正能量的記錄片。最為工科科普文章我還是很推薦的。
初看起來讓作為一個工科博士的我熱血升騰,甚至于都開始再反思自己出國的決定是否正確。
但是細細回味就對它有了種雞湯文的感覺。
我們有這么強嗎?我博士期間所接觸的高端設備一水的進口貨,就沒有發現有國產的。甚至設備用的實驗太都是進口的。在精度方面我們還是相差甚遠。想起來為了有一套合格的夾具,我們的所工廠直接孔打歪,設計好的不能用。工業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啊,至少在工科基礎研究方面,我們還沒有值得信賴的實驗設備。
重器,這一重字說明了,我們在大型的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還是有相當優勢的。比如低精度要求的`產業。我國勞動力成本低還是優勢明顯的。前段時間有新聞,說是山東一個村N多人利用電焊技術移民袋鼠國,過上了高薪有車有房的日子。不知道在振華的焊工們日子如何。
什么時候在紀錄片中可以聽見說現在我們不行缺點的時候,就好了啊。
大國重器觀后感 7
寫在前面:是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CCTV—2)制作的大型高清紀錄片,展現中國裝備制造業成就,講述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制造故事。
近日,我觀看了《大國重器》,片中再現了30年來中國裝備工業取得的偉大成就,講述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從小到大,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背后的艱辛歷程,看后令我熱血沸騰。
《大國重器》以獨特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個鮮活的創新發展的例子。
如大型風力發電機、高級數控機床、汽車沖壓生產線、高鐵列車、石油管道壓縮機等等。但是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我們還是一窮二白,我們有的東西都是進口的,但我們是大國而不是強國,我們開始了自主創新的過程。經過了近50年的奮斗,中國的.許多制造技術趕超了世界水平,但能源消耗還是很大,很多技術還處于落后。
好的公司離不開好的技術,好的技術離不開好的人才啊!長大以后我一定要當一名工程師回報祖國!
大國重器觀后感 8
《大國重器》觀后感 過去的三十年,我國依托三峽機組、大秦鐵路等國家重大工程,重大技術裝備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按圖加工到自主設計、從單機生產到工程總包的偉大目標。 今天,國家之間的競爭,從來就是實體經濟的競爭,強大的裝備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在全球,機器制造每天都在創造著奇跡,機器制造的競爭每時每刻都體現著國家之間的博弈。 百萬千瓦水電機組、特高壓輸變電設備、連鑄連軋成套裝備、百萬噸乙烯成套設備、海上石油鉆井平臺、高速動車組等一大批重大技術裝備不僅書寫了裝備工業的輝煌歷史,更為工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國重器》用獨特的視角和震撼的技術,記錄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的歷史,再現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取得輝煌成就背后的艱辛歷程。展現30年來中國裝備工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記錄和傳播為振興中國裝備工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人物及事跡,以及他們為“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所做的孜孜不倦的探求。 裝核心技術是王道。實現技術突破,才有討價還價的資格,才能勇敢地對老外說不。從百萬噸乙烯工程到高端數控機床,再到工程機械的全面超越,國際壟斷被一一沖破。后來者居上。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在實現趕超的征程中,中國的裝備企業默默堅守并勇往直前。“智”造轉型勢在必行。在智能制造引領全球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向“智造”轉型,向“高端”升級,中國企業深諳順其“自然”。創新驅動是關鍵。在創新驅動的戰略下,我們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向裝備強國的`陣營進發。制造強國漸行漸近。隨著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克和突破,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縮短著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距離。
《大國重器》緊追為實現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和我國工業發展的“中國夢”。展示和宣傳我國裝備制造業的自主創新成果,將使人們在感受機械加工的神奇造化及中國裝備非凡歷程的同時,更加提振信心,并矢志為工業轉型升級和打造裝備強國而不懈努力。激勵當代裝備人傳承幾代人的希冀與夢想,為把我國建設成為裝備制造業強國,再創輝煌。
大國重器觀后感 9
聽說為紀念國務院《關于抓緊研制重大技術裝備的決定》頒布30周年,拍了一部大型高清工業電視紀錄片《大國重器》,以宣傳中國裝備工業30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共六集。《大國重器》講述了十八家裝備工業企業的成就,以及他們的領導人、技術工人的學習先進技術并加以創新、創造的精神,鼓舞人心,他們的事跡成就值得效仿。
花了幾天時間看完這部系列片,感觸很多。
首先,雖然這么多企業獲得的這些成就都很值得說道,但除非是與之密切相關的人員,知道這些企業的國人是非常少的。可以看到,這些企業基本上都已經上市,對這些企業的宣傳,一是在全國樹立一個可以學習的典型,二是鼓勵"胸前貼著的是濟二,但是事實上你們代表的是我們中國人的形象。"這是濟南第二機床廠人的信仰,他們以自己的行為在維護著中國企業人的尊嚴,他們用普遍接受和認同的人生價值觀組成了自己的信仰——團隊的榮譽。并使得他們的信仰贏得了福特汽車公司全球沖壓設備主管鮑爾的高度評價:"這個團隊向我證明,他們能安全的.作業,并遵守規定,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這是一個企業的信仰,是一個團隊的信仰,有了信仰,就有了一個團隊的榮譽,更有了并且堅定的一個團隊的目標。
有這樣一篇寓言故事:蝦子、天鵝、螃蟹拉一輛貨車,蝦子一個勁的往有水的地方蹦達,天鵝一個勁的往天上飛,螃蟹橫著使勁,結果可想而知——貨車是不會動的。這個寓言告訴我們,集體需要一致的目標。
團隊意識——很多時候不是問題怎樣,而是團隊怎么樣看待、解決這個問題。
團隊中不是每個人都是最強的,他們是通過相互無間的合作達到了完美。他們相互合作、相互競爭、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關懷。相互合作能一起發揮每個成員的長處;相互競爭能決定每個成員最佳的崗位;相互包容能促進每個成員關系的密切;相互信任能使每個成員專致自己的工作;相互理解能讓每個成員知道團隊的重要性;相互關懷能讓每個成員溶入團隊。這就是一個團隊的信仰!
"世上沒有完美的個人,但是有完美的團隊。"
是的"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完美的團隊有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有自己的榮譽,有自己的信仰。
只有被信仰才有價值,而且是首先建立在團隊自己的信仰、員工信仰然后逐步被社會認同和接受,才是有價值的信仰。
大國重器觀后感 10
回到《大國重器》。我看到了很多高精尖的設備,看到了高端制造業中聰慧的善于創新的現代工人,也看到了國內這些走在行業前沿的領軍企業如何在國際商業環境中沖鋒陷陣。就連歐洲人在北車集團面對即將出廠的CRH系列動車組也在感嘆,這才是歐洲的大工業夢想啊!可是很遺憾,我依然只看到器物層面的革新和創造,對于制度層面的改革,我沒有很深的體會。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心中還有很多感想要說,而我要提的是,中國高端技術產業的研發和生產產業是必不可少的民生文化;并且,它與美國、西方乃至整個星球在進行著如火如荼的科技創新、市場競爭,及國力、國民智慧、毅力的較量。這句話其實在一開始要說的,中華的全體為高端產業奮戰在第一線的工人們、技術員、工程師們,您們辛苦了,你們的故事,比衣著華麗的明星們要耀眼、感人得多,你們憨厚的`面孔,其實展現著樸實無華的東方面孔的美辛苦了,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這個世界,追趕的時間、追趕的是速度,這個世界,不管哪個領域,我們要用勤勞、堅強、勇敢和實力來贏得人們的尊重和欽佩。加油!還有很多感想要說,從今天起,我學會了尊重科研的這一群人,制造產品的這一群大眾,我敬愛你們,尊重你們的貢獻,欽佩你們的勤勞,加油。現代化,國家要強大、民族要富強,我們不能停止我們追趕世界的腳步!
記得第一次看這個紀錄片還是兩年前,那時它剛開播,當時自己還是學生,感覺介紹的東西很新穎,看著挺熱鬧,并沒有很深的印象。工作后,一次公司組織的培訓讓我忽然間想起了它,于是花了幾個晚上的時間又溫習一遍。作為一名制造行業的員工,再次觀看讓我印象深刻,感觸頗多。
該紀錄片共分六集,涵蓋了我國裝備制造業的工程機械、軌道交通、電氣裝備、船舶及關鍵零部件等多個重點領域,展示了我國制造業發展的歷程和取得的成績。農業是立國之基,工業乃強國之本。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裝備制造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以前的一貧如洗、全部依賴進口,到今天的工業制造大國、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大國重器》為我們呈現了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路上的艱辛,是一部記錄我國工業發展的史詩巨制。
大國重器觀后感 11
11月6日,我國第一部大型高清工業電視紀錄片《大國重器》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正式開播,吸引了全國人民的眼球,更是成為行業關注焦點。正如攝制組負責人劉寶恒說的一樣:“拍攝這樣一部電視紀錄片,是我國幾代裝備人的夢想,是獻給全國人民一次視聽盛宴。”
這部電視紀錄片歷時兩年多的時間,攝制組北上南下,深入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工程機械、重型裝備、通用裝備、港機裝備、軌道交通、關鍵零部件等十余個重點領域,精選了全國18家行業領軍企業,講述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國家博弈》、《國之砝碼》、《趕超之路》、《智慧轉型》、《創新驅動》、《制造強國》系列專題故事。該片重點關注重大裝備企業自主創新和轉變發展方式的成功經驗,以全景式、史詩式、政論式的磅礴氣勢,用感人的講故事手法,展現和謳歌了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國家隊方陣”,反映中國裝備制造業艱難發展的曲折道路,以及振興與崛起于當代的輝煌歷程。
主攻高端制造,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這是中國工程機械制造業呈現的新突破、新亮點。在《智慧轉型》專輯片中展現的“開天神推”——中國最大馬力推土機SD90-5,給人印象頗深,讓大家看到了厚德堅韌的山推團隊精神,看到了推山填海般的巨無霸設備產品,看到了中國工程機械的希望。“開天神推”SD90-5開創了建國以來自主研發、實現國產裝備自主配套的先河,是目前國內最大馬力、最高效率、最智能化的推土機。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破了國外公司的技術封鎖,形成了我國大馬力推土機的整機技術標準及推土機大馬力傳動系統等關鍵部件的技術標準。對國家工程機械行業長遠戰略規劃、優化民族產業結構、實現國產裝備的自主配套具有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這個產品是完全我們自主開發的,隨著能源的這種大量的開采,這種使用大型設備的工礦越來越多,過去完全靠進口,我相信我們研制成功以后,能夠完全替代國外的進口產品。”山推股份董事長張秀文在片中的自信讓國人振奮,山推SD90-5的推出,也向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展示了中國自主創新取得的成績和貢獻。
在過去十年,中國迅速成長為一個制造業大國,中國的工程機械制造業也隨之快速壯大。然而,中國機械制造所需的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賴于國外進口,中國部分中低端產品,國內需求趨向飽和,產能過剩成為各家企業共同面臨的難題。在《智慧轉型》專輯中,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屈賢明一句話點中要害,讓人感受頗深——“核心的部件中國不能造,所以整個產品盈利附加價值就會很低,就不能根據這個主機產品的發展提供相應的零部件,現在發展到了這個程度,不解決這個問題就不行。”在鏡頭中,我們不但欣喜地看到了獨領風騷的山推系列主機產品,也看到了占據優勢的關鍵零部件的身影。其關鍵零部件涵蓋了底盤件,傳動部件、結構件、鑄造件、駕駛室等,這里生產的履帶全球聞名,包括小松、沃爾沃在內的眾多國際巨頭,都為自己的工程機械配上了中國生產的`履帶底盤,在行業內也形成絕對的競爭優勢。
與其他專輯表現手法不同的是,在對山推股份公司的講述中,重點展現了一個富有激情、勇于創新的山推團隊力量,從裝配技師、焊接技師、質量檢查員、設計工程師等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工作的一個個場景。讓觀眾如同置身于忙碌、有序的生產現場,融入到了山推的精益生產和嚴謹的研發團隊,奔赴在飛沙走石、機器轟鳴的新品驗證施工現場。在“焊神”的話語中、在質檢員的眼神里、在翻滾的三維設計中,我們看到了對產品制造的精益求精,看到了對產品檢驗的全程跟蹤,看到了對產品設計的盡善盡美。正是這一群人,在持續推行卓越績效管理中執著堅韌、創新奮進,使得山推在治理結果、戰略決策、運行機制、經營績效等方面發生顯著變化,打造了中國典范的制造產業鏈,成為支撐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堅挺的脊梁。
裝備制造業是國家綜合實力和技術水平的集中體現。是各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裝備制造業國家,要挺起大國脊梁,鑄大國重器。鏡頭中,再現威武雄壯的中國最大馬力推土機SD90-5緩緩開來時,被震撼的心依舊久久不能平息。《大國重器》將為實現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和我國工業發展的“中國夢”鼓與呼!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山推,更看到中國工程機械的勃勃生機和無限潛力。
大國重器觀后感 12
聽說為紀念國務院《關于抓緊研制重大技術裝備的決定》頒布30周年,拍了一部大型高清工業電視紀錄片《大國重器》,以宣傳中國裝備工業30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共六集。《大國重器》講述了十八家裝備工業企業的成就,以及他們的領導人。技術工人的學習先進技術并加以創新。創造的精神,鼓舞人心,他們的事跡成就值得效仿。
花了幾天時間看完這部系列片,感觸很多。
首先,雖然這么多企業獲得的這些成就都很值得說道,但除非是與之密切相關的人員,知道這些企業的國人是非常少的可以看到,這些企業基本上都已經上市,對這些企業的宣傳,一是在全國樹立一個可以學習的典型,二是鼓勵更多的中國企業能夠在當代的企業轉型中實現自主,三是為中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型指出方向。
其次,這次宣傳的主要還是一些先進裝備的制造,宣傳的目的性很強。這些企業都很典型的在一些領域站在了世界一流水平,甚至是世界最先進的水平。這充分的說明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在制造業水平上的極大提升,從一個基本沒有重工業基礎的制造業弱國,到現在的制造業大國,我國的很多企業的領導者和基層的技術人員經歷了很多,也有了非常多的發展,應該說是基本上完成了進入跨國企業行列的初始積累并逐步進入國際市場。 再次,這些記錄篇針對企業的領導者和技術工人的篇幅很多。一方面是對他們在促進中國制造業發展中做出的貢獻,更主要的是為中國眾多的企業領導和廣泛的技術工人樹立一個先進典范,告訴他們只要〝真的〞想要完成一個目標,憑著中國人的能力和智慧,這個目標一定能夠完成,只是實現的時間的長短不一。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做人必須要有相當強烈的自信心和實踐能力,這樣才能夠完成自己的目標。
最后,這些企業多是打破了某些領域的壟斷而獲得相當大的成功的當今的'大企業大多已經發展了很多年,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勇氣在一個有壟斷的領域中創建一番事業,這部紀錄片的宣傳,不僅宣傳了正能量,更是要讓人們有一種打破壟斷,開創新事業的信念。 總體來說,我看到了裝備工業的幾個方向的發展,一個是總體的大型的集成的裝備制造,一個是材料的零部件的基礎裝備部件的制造加工,還有一個是小型精密儀器裝備的制造加工。但不論那一個,只要有成為世界一流的愿望,都要做到更高的效率。更高的精度。更低的成本,最主要的是有自主的先進的核心技術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有光明的未來。未來的制造裝備業可能會競爭的極其激烈,但只有在激烈的競爭中,才能火中出金,實現自身的升華。我們不僅要成為制造業大國,更要成為制造業強國,以實現中國夢,實現共產主義。
大國重器觀后感 13
《大國重器》記錄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的歷史。該片將鏡頭對準了普通的產業工人和裝備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創新中的關鍵人物,真實記錄了他們的智慧、生活和夢想,講述了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制造故事,再現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從無到有,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背后的艱辛歷程。
雖然我國制造業發展突飛猛進,然而依然面臨中小企業沒飯吃;勞動力成本逐漸增高競爭優勢減小等現實問題。不過無論如何,作為一部略顯特殊的紀錄片,《大國重器》給了我們一次機會,去關注默默支撐著我們的工業制造業。 片中為我們介紹的楊建華,是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個普通的焊接工人,自己琢磨著學會了小提琴,但就是這雙按動琴弦的手,當年制造出了百萬噸乙烯壓縮機的外殼,現在大型壓縮機的外殼焊接中,普遍采用的分體焊接制造技術,這套工藝是楊建華靠自己的經驗,在工作中一步一步摸索出來的,不得不令人佩服!還有來自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印建安,在一次全廠大會上,把一封來自云南云峰化工廠的信念了一遍又一遍。信里,一名工作在一線的女工,訴說了她在使用硝酸機組時的困惑,由于機器性能的不穩定,讓她隨時都擔心自己的機組出現故障。這封信震動了所有員工,他們把云南的這套機組拉回了西安,并捐款130萬元,為這家化工廠更換了最新型的設備。
《大國重器》反映了這樣一批有信念、有堅守、默默奉獻的中國工業人。這些工業人中,有雄心勃勃向高端領域進軍的企業家,有數控機床研發中屢敗屢戰的工程師,有動車制造中精益求精的女焊工師傅,更有無數個車間里那些最普通最尋常的一線工人。這樣一些人,如果不是《大國重器》的播出,可能根本不會被一般公眾所知曉。然而,正是有了他們的熱情、理想、信念、汗水、青春和付出,這個國家的產業才有了脊梁,這個國家的夢想才有了最堅強的依托!打造大國重器需要知識和技術,同樣需要信念和風骨。
作為第一部反映中國裝備工業的紀錄片,盡管《大國重器》仍存在著缺陷與不足,對于中國裝備工業“大而不強”的`警示處理得還是比較淡化的,但是它見證中國工業創新裂變的長廊畫卷,“農業是立國之基,工業乃強國之本”,《大國重器》向全球昭示中國民族工業的全面崛起。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裝備的工業的希望,燃起了我們做工業人士的對工作的熱愛和信心,讓我們為我們的工作感覺到由衷的自豪!
大國重器觀后感 14
《大國重器》最近剛在中央2臺播完,我是通過網絡電視臺看完這6集的。觀后感可歸納為4個字:“振奮,自豪。”
新中國成立時,中國工業根底很差,經過幾十年的追趕,我們國家在許多方面已經趕上興旺國家,(當然,沒趕上的也不少)。在這方面,50,60,70,80,90年代的都付出了許多。中國許多老牌企業:上海汽輪機廠,北京第一機床廠,濟南第二機床廠等等,歷經風雨,掌握了世界一流技術,終于成為行業巨人。后來的振華重工,徐工,山推,正泰電器,雙良等企業集團也后來居上,成為世界著名的企業集團。
今天,中國已成為世界制造業第一的工業國家,中國有許多工業產品已經是世界第一,中國已經由弱變大,下一步是由大變強。看看那些企業負責各個工程的年輕,自信的面孔。我相信這一天應當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
作為上個世紀50年代出生的,我們這一代經歷了太多的風雨,對歷史的了解,讓我們心底有著歷史的陰影,憂患意識是每個50年代人都揮之不去的歷史烙印。希望祖國早一天強大,人民富足的愿望是我們這代人一生奮斗的動力。今天我們這代人都已進入老年,但是看到了我們為之奮斗的國家,終于成為世界名副其實的大國。我們在前輩的根底上為祖國添磚加瓦,后來者在我們的根底上,建造起工業強國的大廈。
很希望每個都能擠時間看看《大國重器》,尤其那些熱衷于“追星”的年輕人。在今天的社會里,那些“娛樂至死”的年輕人,保不定也是兢兢業業的從業者。個性自由和國家責任應當是今天的人生信條。以強大的.國家實力維護世界和平,造福人類是中國必然的大國責任。從中國的開展歷史來看,“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對世界各國還是很有研究價值的。那些盲目信奉歐美治國理論的人,應當從中悟出點東西。
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學習了“最美教師”的感人事跡。她們的救人不在于偶然,是無處不在的責任心所致。她們使我對“愛與責任”有了更一步的認識。愛事業如愛生命,她們的事跡鼓舞著大家,我們要像她們那樣,懷著對工作的愛,對學生的愛,熱愛教育事業。她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大國重器觀后感 15
《大國重器》是我國第一部大型高清工業電視紀錄片,記錄我國裝備制造業振興發展歷程,其中涉及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工程機械、重型裝備、通用裝備、港機裝備、軌道交通、關鍵零部件等十余個重點領域,精選了全國18家行業領軍企業,講述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國家博弈》、《國之砝碼》、《趕超之路》、《智慧轉型》、《創新驅動》、《制造強國》系列專題故事。重點關注重大裝備企業自主創新和轉變發展方式的成功經驗,以全景式、史詩式、政論式的磅礴氣勢,用感人的講故事手法,展現和謳歌了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國家隊方陣”,反映中國裝備制造業艱難發展的曲折道路,以及振興與崛起于當代的輝煌歷程。
裝備制造業對繁榮經濟和實現“民富國強”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作為中國裝備制造企業的員工,我深深為國家裝備制造業能有這如此的發展騰飛而感到自豪。我們的企業雖然沒有片中企業那樣屹立于世界裝備制造業之林的實力,但我們企業的員工卻有著和片中企業員工一樣兢兢業業的奮斗精神。截取片中的幾個鏡頭,在我們的企業當中都能找到其中的縮影。
1、焊品如人品的嚴謹工作態度。講到鋁合金焊接時,女焊接教練說:“嚴謹的工作態度或許比技能更為重要。”我們企業制造廠的女焊工也不乏佼佼者。禹立霞是金結公司制造廠唯一的一位女班長,她務實進取,技術精湛,以出色的工作能力贏得廠領導和周圍員工的認可和稱贊。禹麗霞現在是“鐘秉銳電焊班”班長,她初當班長之際有著很大的壓力,不斷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掌握了雙絲自動焊的焊接方法,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技術要領,為以后順利的工程施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她帶領班組人員通過制作一些輔助胎具對埋弧自動焊進行改造,使其代替CO2氣保焊焊接鋼管的對接縱縫和環縫焊接,保證了焊接質量和制作精度,提高了管結構的整體制作質量。禹麗霞連續四年榮獲“唐山市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她如一朵絢爛綻放的鋼構之花,用自己展現出來的赤誠和熱血、辛勤和務實的風采,為金結公司這片廣闊的鋼結構熱土增添光彩。
2、拉小提琴的高級焊接技師想必給大家留下了較深的印象,從他身上我們可以感悟到以廠為家的工作精神。他對創新的理解更是值得學習,他說:創新不僅僅是科學家的事,我們工人在實際工作中把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制造出來,也是創新,而且是非常了不起的創新。我公司富君同志是制造廠鉚工班班長,他技術全面、務實進取、勇于鉆研、善于創新,參與完成了多項國內外重點工程的技術創新任務。天津津塔工程是天津市的地標性建筑,整個津塔工程建筑平面為橢圓形狀,每根鋼柱與鋼柱之間連接的`部位和尺寸都不相同,確定鋼柱的中心線成為組對工作中的難點。富君結合多年工程制作經驗,與計算機輔助放樣方法相結合,找到了鋼柱中心線的正確定位,最終采用以中心線為基準的方法進行鋼柱牛腿的裝配。在實際制作過程中,富君還帶領班組人員認真組對構件,精確測量牛腿尺寸和間隙,最大限度的減少誤差,保證安裝精度,為天津津塔精品工程的鑄造奠定了堅實基礎。馬福江也是富君班組中成長起來的技術骨干。馬福江對施工技術問題有著天生的興趣,在富君的指導下,他更是對技術創新、改革發明癡迷不悔。目前,馬福江在日常工作中的小創新已經多達十幾項,并連續兩年被公司評為“十佳技術標兵”。
3、片中講到一位工人,通過長期記錄自己工作的數據,最終總結成冊,編成軟件。我們車間可以說不乏這樣的工人師傅,他們心中裝滿了圖紙,裝滿了一個個實際的解決方案,我想如果把這些經驗匯總起來,然后把它規范化、標準化,一定會形成一項很了不起的智慧創造。譬如說鐘秉銳師傅,他從電焊工、電焊班長、技術部骨干一路走來,勤勉質樸、篤學多思,躬于實踐,細心探索、參與了阿爾及利亞奧蘭體育場、俄羅斯KIMKAN鐵礦選礦廠、北京財富中心、北京望京SOHO、天津津塔、天津現代城、煙臺海灣世茂1號項目、青島財富中心、黑瞎子島現代生態植物園、山西大同體育中心等多項國內外重點工程,不斷的攻克鋼構焊接難題,為公司榮獲全國優秀焊接工程、電力行業國家優質工程獎、建筑工程魯班獎、國家鋼結構金獎作出突出貢獻。多年來不斷探索和創新班組管理模式,在班組建設、節能降耗、技術革新等方面成效顯著,他曾獲得國家“五一勞動獎章”的榮譽稱號。
通過鏡頭中的精彩,我們看到了中國工業的現狀,我們今后要在從“大國重器”向“強國重器”的路上大步邁進,這條路上不乏這樣一群人,他們執著堅韌、創新奮進,在中國裝備制造業的這片沃土上,深耕創造,不遺余力。打造了中國典范的制造產業鏈,成為支撐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堅挺的脊梁。
大國重器觀后感 16
《大國重器》是我國建國以來第一部記錄中國裝備制造業振興發展歷程的大型高清電視紀錄片,它將鏡頭對準了普通的產業工人和裝備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創新中的關鍵人物,鮮活地講述了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制造故事,再現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從小到大,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背后的艱辛歷程。
中國高速鐵路的發展,就是我國重工業發展的一個典型。
2004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歷史上第一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以大氣魄繪就了超過1.2萬公里“四縱四橫”快速客運專線網。
同年,中國在廣深鐵路首次開行時速達160公里的國產快速旅客列車。廣深鐵路被譽為中國高速鐵路成長、成熟的“試驗田”。
2004年至2005年,中國南車青島四方、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和唐車公司先后從加拿大龐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國阿爾斯通和德國西門子引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高速動車組。
2007年4月18日,全國鐵路實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車運行圖。繁忙干線提速區段達到時速200至250公里。這是世界鐵路既有線提速最高值。同時,“和諧號”動車組從此駛入了百姓的生活中。
2008年2月26日,鐵道部和科技部簽署計劃,共同研發運營時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車。
2008年8月1日,中國第一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工程類型最復雜的武廣高速鐵路開通運營。
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條修建在濕陷性黃土地區,時速350公里的鄭西高速鐵路開通運營。
2010年7月1日,滬寧城際高速鐵路的開通運營。
如今,“中國高鐵”這個名詞已經開始讓世界耳熟能詳。從2006年8月30日第一組200KM/H級別的CRH1A列車在青島出廠到2010年5月27日長春中國北車長客股份高速車制造的'“首輛車”(注:不是“首列車”)CRH380A下線,新一代高速列車超過京津、武廣上運營的高速列車,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運營速度最快紀錄,持續運營時速達350KM,最高商業運營速度達380KM/H,為世界之最。其中,最高運營時速于2010年12月3日的先導試驗中達486.1KM。
一系列的數據表明了中國高鐵在世界軌道交通行業“后來居上”的發展歷程,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智慧和汗水。時下,中國高鐵正漸漸進入行業“深水區”,其科技創新的先導性也將日益顯現出來。
大國重器觀后感 17
充分展現了中國工業體系在近30年發展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艱難經過,直到現在我們在某些領域已站在世界頂峰。泱泱大國,國大業大,推動和伴行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元素,就是被譽為全人類歷史上最轟轟烈烈的基礎設施建設。工業是這一轟轟烈烈大事業中的核心部分。只有大工業,才能帶來大發展;只有大工業,才能快速帶領中華民族實現期盼已久的“中國夢”。 目前中國工業面臨諸多因素的制約,亟待轉型升級。例如,許多城市可用的工業用地所剩無幾,原材料、勞動力等生產經營成本不斷上升,一些重要資源、能源的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
智能制造是指工業企業廣泛采用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自動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統并實現集成應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比較順暢、柔性、敏捷,產品的電子信息技術含量也較高。智能制造是工業信息化發展的`高級階段,也是生產方式變革的重要方向。
工業的智能化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企業關鍵環節的智能化,包括研發設計智能化、生產制造智能化、經營管理智能化、市場營銷智能化。二是通過相關信息系統的綜合集成應用產生的企業智能。例如,通過研發設計和生產的集成、生產與管理的集成、市場營銷與研發設計的集成等,實現產供銷一體化、業務與財務一體化、集團管控一體化。三是產品的智能化,即在產品中嵌入電子信息技術,增強產品的功能和性能,提高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
在生產加工方面,鼓勵軟件企業開發智能化的工業控制軟件、數控系統,推廣智能控制、工業機器人、快速成型、計算機輔助制造(CAM)、網絡協同制造、制造執行系統(MES)等技術,提高生產設備和生產線的智能化水平,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進料設備、加工設備、包裝設備等的聯網協作,打造“無人工廠”。 在企業管理方面,鼓勵軟件企業開發智能化的管理軟件。鼓勵工業企業開展ERP和MES集成應用,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車間管理,實現生產管理的智能化。推廣商業智能(BI)系統,鼓勵企業建立知識庫和知識管理系統,發展輔助決策的“儀表盤”系統,通過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種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聯機處理和數據挖掘,實現管理決策的智能化。
促進企業信息化集成應用和融合創新。在企業內部信息化集成應用方面,以信息化推進研發設計與生產制造的集成、生產與管理的集成、生產與銷售的集成、業務與財務的集成、總部與分支機構的集成,實現產銷銜接、管控一體,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效率,減低成本,控制風險。在企業之間信息化集成應用方面,以信息化推進產業鏈協同,鼓勵行業龍頭企業與配套企業之間進行信息系統對接,相互共享設計、庫存、物流等信息,以提高協同效率,降低總成本,實現即時生產。
智能工業是先進工業的重要內容。中國工業要實現轉型升級,向產業鏈高端躍遷,使“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必須大力發展智能制造。隨著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信息化與工業化正進入深度融合階段,大力發展智能工業將成為我國工業突破發展瓶頸、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大國重器觀后感 18
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與成就,作為建國以來第一部記錄中國裝備制造業振興發展歷程的大型高清電視紀錄片,《大國重器》將鏡頭對準了普通的產業工人和裝備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創新中的關鍵人物,真實記錄了他們的智慧、生活和夢想,通過人物故事和制造細節,鮮活地講述了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制造故事,再國現了中裝備制造業從小到大,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背后的艱辛歷程。
從這個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裝備制造業的迅速發展及巨大的潛力。從幾十年前我國的裝備不被其他國家認可,出口一臺機器簡直比登天還難,還要看盡外商的臉色,但如今世界各地的施工現場上都有中國制造的機械裝備的身影,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每個中國人都為之自豪的轉變。
例如在世界上最大的磷肥選礦廠,這也是沙特政府礦業開發的一個重要項目,這個項目需要很多的設備,把幾百家生產的設備集合起來,變成一套完整的設備,如果沒有一套完整的設備系統,就無法做世界上工程的總承包,而在這個項目中有中國制造的機械在參與運轉。裝備制造,尤其是高端裝備制造,在一個國家的發展中是不可或缺的,裝備中國是為整個中國的`發展提供一個基礎的手段。
裝備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以前中國是磷肥進口國,但現在我們所用生產的這套機器核心設備已經完全國產化,中國現在是磷肥第一大出口國,這就是裝備制造業對一個國家的影響。現在中國已經擠進全球225家承包商的行列。這些發展與我國各行業的創新是離不開的,我國有著自我研發系統,有些技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數控機床,這是裝備制造業的核心,一個國家數控機床的發展對一個國家有著很大的影響。我國現在的各項裝備都是依靠自主研發,這些研發都是那些創新人才的努力,還不乏一些女性,這是讓我尊重與崇拜的。
中國在進步,由以前的進口到現在的出口僅僅在幾十年之間,我們已經追上了世界發展的腳步。這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感到自豪的,我們不會因為沒有獨立自主的技術而讓其他國家小看,這是我們的能力。看到那些機器發揮它們各自的功能時,我覺得真的是很震撼。但是我們有些技術還是要依靠其他國家,還不能與世界上強大的裝備制造國相比,例如美國和德國,我們還是要努力,我們現在已經意識到裝備制造業對一個國家的影響,這不僅僅影響裝備制造本身,還對新能源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我們要靠設備發現及利用新能源,我國新能源占到全部能源僅僅百分之幾,與有些國家的將近一半還是有很大差距,所以尚未獲得真正的成功,我們還是要努力,但我對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有著無窮的信心,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的潛力是巨大的。
大國重器觀后感 19
《大國重器》記錄了中國的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及創新,機床,軌道交通,工程機械,電器裝備,重型裝備,海港裝備,關鍵零部件等, 首先我想到的是片中有那么多的優秀技術人員敢于拼搏,敢于擔當,“嚴謹的工作態度比工作技能更為重要”,有個好的態度,不會的技能可以學,但如果有技能只是把工作當成任務草草了事,那照樣是做不好一件事情的,一個德國學習回來的女焊接技術說了一句“焊品如人品,要表里如一”我在想我們公司人員真能做到把公司當成一個大家庭嗎?片中也講到一個拉小迪琴老工程師從年紀輕輕進公司一直到退休一直在做一件事情,他說:“我們工人把高科技的產品做出來也是一種了不起的創新”,在他身上可以看出公司的事情就是他的事情,那種工作精神,很讓人感動,而且他的創新就是把東西做好,其實也是我們沒有那么多的東西要去設計只需做好,如都像那老工程師那樣就沒什么是做不好的了,我們都能做到嗎?所以我們要建立更完善的生產制度,但監督好像更為重要,我們制定過一系列的制度,但執行到最后好像都沒有執行了,(就像一個《員工提案》一樣,今年好像就執行過2次,前2次都無果而終)現在是第三次,標準文件還沒有最終下發.我覺得我們好像缺少這種擔當,負責,及嚴謹的態度。
我們都知道數控機床以后的發展只有那么幾點,更高的精度,更高的速度,更高的穩定性,更完善的功能,片中也講到一家數控機床廠有那么多的機床賣不出去為什么?因為它沒有好的精度,沒有快的速度,注定要被好的機床替代,因為現在產品的精度越來越高,大家也許都知道現在有些機床都論斤賣的,那樣的話是在賣高科技的數控機床嗎?不是的,是在賣鑄鐵!高精度的'產品沒有高精度的機床它生產的出來嗎?我在想,近快一年了的絲杠熱變形我們解決了嗎?我們討論過的方案落實了嗎?難道是我們公司解決不了?難道要像機床漏水的問題一樣要處理一兩年的時間?的確我們做的不好,我們做的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其實還有很多,就像客戶要求的打樣產品一樣,我們認為可以了,其實有的還沒有達客戶要求,嚴謹的工作態度很重要,樣件不合格就失去一個訂單,就像片中清潔船內部如不穿厚衣服,不戴手套,不拿毛巾,汗水滴在上面就會有隱患一樣,他們對工作進行了標準化,我們現在也在做,我想我們也可以做好。
每集都會講到自主創新,我想我們也一樣沒有自主創新技術,也是無法形成核心競爭力,現在市場上的機床憑借低成本,低價格優勢聚攏客戶,機床也越賣越便宜(高端除外)便宜后它的質量肯定會下降,當產品性能,質量存在一系列問題時,終究還是會失去所有客戶,就我們而言唯有掌握核心技術,(我們的核心技術在哪?有哪些是我們需要去努力的)生產高精,高速,穩定的產品才能走的更遠,“片中有個數控加工的拿個深度尺還講解說道,加工這個高精度產品”有點不符合實際,但我們要做的是需要實實在在去做,讓“品質改變未來 服務成就夢想”離我們更近一點。
【大國重器觀后感】相關文章:
大國重器觀后感04-11
《大國重器》觀后感03-22
大國重器觀后感(精選15篇)07-18
大國重器的觀后感(通用16篇)07-25
大國重器觀后感(通用17篇)02-04
大國重器觀后感600字(通用9篇)08-26
《大國工匠》觀后感07-18
大國工匠觀后感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