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領悟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1
有這麼一些人:有一位老人,他是從一段歷史中走過來的,有人說,他代表著一個時代,有人說,他是中國科技的帥中之帥,仰望星空的時候我們知道,天上有一顆星是用他的名字來命名的,而他自己卻說:“我很不敢當。”;有一對夫婦,他們是教師,然而他們同樣是孩子,可是卻不能守候在自己年邁的父母身邊,去了遠方,因為在遠方有一群孩子要把他們當做像父母一樣的老師;還有一位好醫生,我們對好醫生的要求是:醫術高超、治病救人,而他不僅能治病還能暖心,甚至溫暖整個世界……他們是《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中的十大感動中國人物。
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是那么令我們感動,那么令我們崇敬。然而最令我感動的是這其中的劉偉。
劉偉10歲時因觸電意外失去雙臂,但他堅強的挺了過來,并學會了彈鋼琴,23歲時他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舞臺,讓世界見證了中國男孩的奇跡。如果你認為他的故事就這么簡單,那么我告訴你:你錯了。
12歲那年,劉偉被推薦到北京市殘疾人游泳隊,開始了游泳訓練,劉偉的傷殘程度在這里是最重的,付出的艱辛也是常人無法想象的。沉下去,堅強的昂起頭,再沉下去,再用力昂起頭,他不屈的身體一次次從水里鉆出來,與命運頑強的抗爭。終于,在兩年后,劉偉站在了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的冠軍領獎臺上。就在劉偉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滿懷信心備戰2008年殘奧會的時候,萬萬沒有想到,又一個巨大的不幸降臨在這個原本已經殘缺的身體上——他患上了嚴重的過敏性紫癜,不能再做劇烈運動了,一心想拿奧運會金牌的劉偉不能游泳了,這是他失去雙臂后命運給他的又一次致命打擊。他陷入深深的迷茫,此時的他多麼渴望找尋到一個新的方向。決不放棄的劉偉選擇再一次從頭開始,再一次向命運挑戰。為了支持兒子的夢想,劉偉的父母借錢買來了鋼琴,卻因為找不到能教他的鋼琴老師,19歲的劉偉無奈開始了自學,從最簡單的單音練起,一開始就遇到了難題,由于腳的大拇指過于粗大,超過了琴鍵的寬度,按下去的時候經常會帶鍵,后來想出的辦法是將它立起來,然后斜著摁,但是,更大的難題是,由于腳趾很難岔開,連最基本的三和弦音都彈不了。劉偉冷靜分析自己的條件,他發現自己能利用的腳趾只有三個,可是,三個腳趾怎么才能達到別人用五個手指的效果呢?他想出的辦法是兩只腳一塊去,靠速度來切換這個八度的東西,那時候一天要練習七個小時以上,最后腿都抬不起來了,腳也磨出血泡了。使用自己設計的指法,劉偉的.彈奏居然有了調式,1年后,劉偉彈鋼琴達到了用手彈鋼琴七級的水平。
劉偉,用事實告訴人們,努力就有可能。今天的中國,還有什么勵志故事能趕上劉偉的鋼琴聲!當命運的繩索無情地縛住雙臂,當別人的目光嘆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執地為夢想插上翅膀,用雙腳在琴鍵上寫下:相信自己。那一段段輕盈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飛翔的軌跡。
我想,我已不需要再抒發更多的感想了,因為我相信任何一個人看了劉偉的故事,都會感動,都會為他的堅強折服。
我們永遠也比不上他的堅強,因為他不幸了,而我們所面臨過的困難在他的不幸面前簡直是小小巫見大大巫。但我們不需要跟他比,只需要學習他的堅強。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想想他的事跡,像他一樣,冷靜思考,就一定能找到解決的辦法,渡過難關。
“堅強”這兩個字屢屢被人們提到,它是一種美好品質。我們不需要舍棄它再去開發新的美好品質,劉偉的事跡告訴我們,它永遠都不會過時。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2
十個人,十段故事,他們之中的絕大部分,我接觸不到,無法想象他們的偉大,處境完全不同,又怎能體會?但是何玥,我卻能真正體會到她的不易。
死,對我們來說,這是多么遙遠的一個字眼!無法想象它是如何降臨的,或許,它離我們還有無數個光年的距離,而它與病床上那個瘦弱的人兒,卻是無比貼近,死神的鐮刀,隨時隨地會奪取她的生命,她與死神抗爭,爭奪留在這個世界的時間,或許只是為了完成遺愿,憑著執念堅持著。
她的愿望——捐獻器官。得知將死,她臉上沒有惶恐,沒有驚慌,甚至連一絲理所當然的難以置信都找不到。平靜,平靜得讓所有人都震驚了的一句話從她口中逸出:“我死之后,請把我的器官捐獻掉。”試問,她要有多么強大的承受能力,才能面不改色地,說出這番話?!
那一天,死神帶走了她的生命,那短暫的,只延續了十二個春秋的生命!
她父母妥協了,她的意愿,被他們理解、實現。
她唱著《五星紅旗》離開人世,五星紅旗為她驕傲,中國,也為她驕傲!
生的平凡,死的偉大!八個字,概括她一生,簡單,而又轟轟烈烈。
她,也只是一個孩子,與我們同齡的孩子!她不是不害怕死亡,只是,她有勇氣去面對!
我自問,沒有勇氣讓刀子劃過我的皮膚,那森寒的、讓人不寒而栗的刀鋒是怎樣劃過身體,我不愿去想象,即使那是在離開人世之后!
何等堅強的內心、何等堅定的信念鑄就了這個女孩!那瘦弱的身子里,強大堅韌的魂魄令人無法直視!
她的堅強,并不是看透了生死,而是因為她已經考慮清楚要為國家盡自己的力量,于是,她選擇了堅強。
我或許早已嚇得雙唇慘白,雙腿發抖,面無人色,她卻能平靜地接受,并且想到自己能為國家、為人民盡自己最后的力量,抱著對祖國的熱愛,懷著身為少先隊員的驕傲,靜靜離開,甚至不求人知道……
——同樣是人啊!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將國家收入納入口袋,而她,如此平凡,卻為國家奉獻出了一切!忍不住問:他們,真的,是一個國家的人嗎?
有人,能笑談無辜的人的生死,心安理得地做著人神共憤的事,有人,卻為了延續一兩個人的生命,雙手獻上一切!
為何那么多“人”,活了那么多年的“人”,學會了中飽私囊、勾心斗角,還比不上那個純粹的.、瘦弱且強大的小女孩……
胸前的紅領巾似乎驀地變沉重了,何玥讓我明白,它代表著的,是責任!
社會,各種人都有,無法強求所有人,但至少,我可以要求我自己向她學習!
我固然做不到如此偉大,但至少,當老人摔倒,我會扶起,即使那是碰瓷,人,不能對不起良知,我沒有善良到像何玥一樣,貢獻出一切,但卻能對得起良心!
少年強,則國強!
我們相信,何玥的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在人們心中,她的器官,在別人的體內散發著活力,她的精神,會以一種永恒而深刻的形式,活在所有知道她事跡的人心中,喚醒中國人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她,還未曾離開!
她多么傻,為國無私奉獻,卻連一絲報酬都沒有拿到,但是,她傻得可愛!她傻得令人敬佩!她,是中國的驕傲!相信,也是人類的驕傲!
請永遠記得,這個純潔善良無私堅強的女孩,將她的名字刻在心底,她叫——何玥!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3
《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于11月8日晚8點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和少兒頻道同時首播。由于觀眾的要求,第二天又在少兒頻道重播了一次。看完一個個感人的畫面,我不禁潸然淚下。
十位獲獎少年的故事感人至深,平凡而美麗。他們面對苦難時堅強地撐起整個家,用實際行動孝敬長輩,孝敬父母,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當同齡人心安理得地享受著來自父母的寵愛時,有一群孩子早早地擔起了家庭重擔。孝心少年的故事讓我們動容落淚。他們用單純、善良的孝行詮釋著血濃于水的親情。這才是這個時代真正的正能量!
這是一串閃光的名字,請讓我們記住他們吧:黃鳳(女)安徽省蚌埠市;趙文龍(男)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吳林香(女)重慶忠縣;徐沁燁(女)浙江省長興縣林城鎮;林章羽/何秀巡(姐弟)湖北省恩施市;高雨欣(女)黑龍江省望奎縣;路玉婷(女)成都市;龍花(女)湖南省鳳凰縣;邵帥(男)北京市;王芹秀(女)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
我想說,你們的孝心感天動地,你們的故事如燦爛的小花一樣璀璨,聽著主持人娓娓動聽的講訴,催人淚下,苦難沒有壓垮你們,你們用脆弱的身軀書寫大寫的孝字,大寫的人字。你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是你們讓家庭充滿溫馨,洋溢著濃濃的愛。你們的孝心雖不驚天動地,但濃濃的親情,偉大的精神卻感動神州,你們都是好樣的!愛的指引,帶我們眾里尋你;孝的承諾,溫暖了你我的.心。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因為孝心是從古到今我們都應該具備的一項美好品德。我國現存最早的漢字文獻資料殷商甲骨卜辭之中已有“孝”字。《說文解字》解釋篆體孝字云:“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孝字寫的就是老人與子女的關系。《詩經》中有這么一段話:“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父母生我養我,拉扯我長大,呵護備至。我想好好報答,但父母的恩情如天一般,大而無窮,怎么報答得完呢!
“孝”,上為老、下為子,是上一代與下一代,融為一體,稱之為孝。由此觀之,也許可以理解為:子女須盡全力做好每一件可以做好的事,以期使父母不因為子女多擔操煩。
爸媽看著自己的孩子慢慢地長大,卻沒有發現自己在慢慢地變老,變得更需要孩子的關心和陪伴。在中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孝”字為先,這是我們傳統的美德。
看了十佳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感動之余,也有沉重。他們多數少年家庭遭遇變故,家長又多病纏身,這些弱小的孩子過早地扛起那么重的負擔,我們呼吁更健全的社會救助體系和醫療保障體系。
當聽到晚會現場,孝心少年的事跡感動了觀眾,不少人希望能資助孝心少年完成學業,到場公益企業中國化妝品領軍企業伽藍(jala)集團旗下自然堂也表示,將對特別關注孝心少年及最美孝心少年資助200萬元人民幣。這時我的心稍微得到了一些慰藉。
我內心發出的吶喊是:請用溫暖呵護他們的明天!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4
我最喜歡的電視欄目是《感動中國》,每當聽到那感人肺腑的事跡,每當看到那奮不顧身的壯舉,我的心靈就接受著一次又一次的洗禮,其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一個老人的故事。
他,耄耋之年,以拾荒為生;他,省吃儉用,只為獻出愛心;他,幾十年來資助了百十余名貧困學生,捐款十余萬元;他,隱瞞身世,不求回報;他就是感動中國20xx年度獲獎者之一——劉盛蘭。
劉盛蘭爺爺今年92歲,曾是一位工廠工人,月收入只有300元,卻從中捐出六分之一給了貧困學生。可是不久,工廠倒閉了,他失去了工作以撿垃圾為生,盡管生活困苦,但他從沒有停止過對貧困學生的資助,10塊,20塊,30塊,無論省下多少,他總是寄出去。可命運又一次捉弄了他,一場大火使他失去了在城市的安身之所,他只能回到自己的老家,廢品難賣,為了繼續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他只能從自己的生活費里掏。
一位平凡的老人卻擁有著這樣高尚的心靈,使我深深震撼了:沒有經濟收入,自己都吃不飽穿不暖,但心里想的任是那些學生,幾十年如一日的節省就是為了能讓更多的孩子上學,捐出去100,留給自己的只有10塊,這讓每個人都不得不落淚。,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陳雨露說:“走過古稀。老人沒有更多的言語,獨以無聲的行動,詮釋著對教育的深刻理解。”是啊,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如果像劉盛蘭爺爺那樣充滿無私的愛,做一輩子好事卻無比艱難。
一位平凡的.年輕女教師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任初三班的班主任。這位女教師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張麗莉。在班級里,張麗莉老師親切地稱學生們為“我的寶貝們”,學生們也稱張老師為“麗莉姐”。
多么親切的畫面啊!可是,不幸的事發生了。20xx年5月8日,放學時分,張麗莉在路旁疏導學生,一輛停在路旁的客車,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失控,撞向學生,在這危急時刻,張麗莉老師不顧個人安危,迅速沖過去拉過了其中的一個學生,又推出了另一個學生,用身體擋在了大客車前面。兩個學生沒有受傷,而張麗莉老師卻被大客車碾壓在車下。其實張老師本可以后退一步,就能躲過大客車,可是她沒有這樣做,因為,她的心里想的都是她的學生啊!車輪從張麗莉老師的大腿上壓了過去,肉都翻卷起來,路面滿是鮮血,慘不忍睹。張老師在送去醫院的途中,還對大家說“先救學生”,事后,張麗莉老師永遠失去了雙腿。她用自己的幸福換來了二位學生的幸福,她雖沒有閉月羞花般的容貌,但在人們的心中,張老師永遠是美麗的。在教學當中,張老師非常努力,是一位敬業的好老師。張老師的工資不高,只有1000元一個月,可是這3年當中,張老師仍然悄悄地堅持著資助一個貧困的學生,為了不傷學生的自尊心,張老師總是悄悄地趁早操時間,把錢放在學生的抽屜里。
當災難降臨時,張麗莉老師能挺身而出保護她的學生,不離不棄,讓我們肅然起敬。
張老師雖然失去了雙腿,卻給自己插上了翅膀,都說人生沒有彩排,可即便面對那一刻,這也是她不變的選擇。
有人這樣問張麗莉:“你后悔嗎?”她答:“不后悔,這是我的本能。”雖然這只是簡短的一句話,卻表現出張老師對學生濃濃的愛。
張老師的愛溫暖著大地,我們也要多做善事,互相幫助,向張老師學習!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5
扁擔窄窄,挑起山鄉的未來。板凳寬寬,托起孩子們的夢想。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執鞭上課,艱難斑駁了歲月,風霜刻深了皺紋。有人看到你的滄桑,更多人看到的是你年輕的心。
這是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你的頒獎詞,是對你十八年來辛勤付出的高度評價。我無法清楚地訴說我此時此刻的心情,感動、慶幸,同時又有些不解。我感動,感動你用一根窄窄的扁擔,18年風里來雨里去,挑起了一片晴空;我慶幸,慶幸我現在坐在溫暖的教室里,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不解,不解你為何有如此大的決心留在那個窮困的小山村,甚至在你失去了才九個月大的女兒時。這個窮困的小山村,埋葬了你的青春,折斷了你的翅膀,奪去了你小女兒的寶貴生命。
為何?為何?為何你不選擇離開?
直到我看到你坐在那個破舊的教室里,望著孩子們吃著你為他們準備的午飯時那明媚的笑顏,我才深切明白,有種東西,叫做堅守。
堅守,堅守那一根帶來知識的扁擔;堅守那一方坑坑洼洼的講臺;堅守那一塊殘破不堪的黑板;堅守那一雙雙求知的清澈的眸子;堅守你為孩子們死撐的'那片叫做希望的藍天。
《感動中國》的主持人敬老師說:不是杰出者才做夢,只是善夢者才杰出。
而你,張玉滾,你是一個杰出的織夢者,你用無私與關愛為孩子們織就了一個個五彩斑斕的夢,同時,也造就了自己,一個杰出的自己!
陽春三月,春意盎然,此刻,你是否手中握著那根窄窄的扁擔,你是否顛簸在那條泥濘的小路上,你是否仍舊擔著沉甸甸的課本孩子們的夢想和希望,額頭上卻早已細汗蒙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面對孩子們的深切感激,你淺笑安然。你想的是,堅守初心,方得始終,不求感動中國,只求無愧于心!
感謝你,令我這顆焦灼而無處安放的心沉靜下來,我將揮開眼前的陰霾,乘風破浪,堅守一片冰心,只愿活得坦蕩,無愧于心!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并不富裕,但他們的精神是任何人都不可替代和衡量的。
醫者他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只有一位醫者做到了,那就是胡佩蘭老奶奶,她是一位婦科醫生,雖然已經退休了,但她仍然去醫治那些婦女,卻不在意自己也是腰間盤突出的病人。曾經有多少嬰兒在她的手上出生。她是醫生中一塊不倒的銘碑,給所有人都豎起了榜樣。
有這樣的一位老爺爺,他已經快90歲了,他的每次匯款雖然都是用幾十來計數的,但這些錢是他從自己的生活中,飯菜中節省下來的。他的一日三餐只是靠自己在垃圾桶里撿來一些別人不要的菜葉為持生活,他的錢來之不易,是自己撿來的一個又一個的塑料瓶,去賣掉后換取來的辛苦錢,他自己不用這些錢,卻用這些錢去匯款給那些撿來報紙中那些有困難的學生。政府給他的補貼費也存著不用,等到足夠了,再去匯款。他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他就是飽經風霜的劉盛蘭老爺爺。他的匯款是給所有中國人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
他們雖然只是盡自己的一份責任,但他們的貢獻是誰都可以替代的,他們永遠是中國人的驕傲。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6
女排贏了,郎平火了。女排重回巔峰,奪得里約奧運會中國軍團“分量最重的”一塊金牌,給國人驚喜,“福將”“女神”“奇跡締造者”……輿論給郎平加上種種桂冠。但一些媒體視角獨特,央視主持人說,女排奪冠后郎平一如既往地平靜。而早在去年奪得第12屆世界杯冠軍時,意大利人、國際排聯攝影師毛羅就說,他看到很多教練焦躁不安,不停地嚷嚷,而郎平總是那么平靜,是NO。1。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靜,正是郎平的顯著特征之一。本次奧運會,女排背負著國人的希望,目標直指獎牌,壓力山大。然而,小組賽二勝三負,排名第四,“中國女排里約賽場還能走多遠”之類質疑此起彼伏,但新華社記者認為,雖然球隊的表現不盡如人意,郎平卻一如既往地保持淡定,這是一個積極信號。的'確,郎平在賽場始終保持安靜、平靜、冷靜、鎮靜,展現出世界名帥風采。正是在她氣定神閑的指揮下,姑娘們數度逆轉,笑到最后。
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靜,才能保持定力,專注比賽,準確判斷形勢,思考用人之道,謀劃制勝方略。靜,顯示教練和隊員的自信,她們在場下經過兩年的艱苦打磨,比賽不過是一次趕考。正如郎平所說,該做的事踏踏實實做好了,結果該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然而,冷靜己成當今社會一種稀缺性格,浮躁卻像流感病毒一樣四處蔓延。尤其是一些領導干部心猿意馬、魂不守舍、好大喜功,做人不踏實、做事不扎實,照照女排這面鏡子,差距是明顯的。
在勇于擔當方面,2013年,女排連遭重創,已是“人見人欺”。郎平以振興中國排球事業為己任,臨危受命,毅然再度出山。反觀一些領導干部,心有千千結,總覺得自己是干大事的“料”,虛榮心強,攀比心重,順境時心高氣傲、忘乎所以,逆境時心灰意冷、怨天尤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害怕艱苦環境和條件,在困難和挑戰面前自然心里“發毛”,畏首畏尾。
在立足長遠方面,郎平認為,出成績有一定規律,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她把目光投向里約奧運會、東京奧運會,大膽啟用新人,鍛煉隊伍,培養出一個又一個“秘密武器”。反觀一些領導干部,只顧眼前、不管長遠,不愿打基礎、求實效,做工作拔苗助長,竭澤而漁,雖能見短效,卻留下隱患,破壞健康發展的根基,影響可持續增長的后勁。
在腳踏實地方面,郎平耐得住寂寞,并不在意一時的勝負,集中精力、心無旁騖,一心為女排事業添磚加瓦。上任不久,女排在亞錦賽敗給泰國隊,跌入谷底。但她不為所動,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和進取心。天道酬勤,本屆奧運會不僅見證郎平王者歸來,而且有望再次開啟中國女排的輝煌時代。反觀一些領導干部,缺乏執著精神和持久耐力,作風漂浮,急于求成,投機取巧,熱衷于抄小道、走捷徑,“登臺上報”、追風逐浪,為追速度、求效率,用“水分”制造政績,虛報浮夸,甚至弄虛作假。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靜躁不同”會產生兩種境界,導致兩種效果。一個合格的領導干部,不僅要有骨氣、才氣、銳氣,還要有靜氣,沖破名韁利鎖的羈絆,練就心如止水、波瀾不驚的本領,才可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7
仁孝行于家。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的溝坎,命運百般擠兌,你總咬緊牙關,寒風帶著雪花,圍攻最北方的一角,這小小的車庫,是冬天里最溫暖的宮殿,你病中的老父親,是那幸福的王。
這是給與最孝女兒朱曉輝的頒獎詞。每一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都是最勇敢的,他們的事跡都是最感動人心的,身為老師的我平時可能更為在意的是老師們怎樣值得我去學習,感嘆他們的偉大與無私,而今年學校在師德培訓中帶我們看了朱曉輝的事跡之后,給我帶來了更大的震撼。
片中提到朱曉輝她以前是一個詩人,還在報社中工作可她為了照顧父親而辭到了工作并且丈夫和女兒都離開了她,她日日夜夜照顧父親并且沒有地方住,父女兩個就在車庫中安頓了屬于自己的家,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她并沒有丟下自己的'父親而去過屬于她自己的好日子,而是親手照顧自己父親的起居,每個月1000元的養老金是他們父女唯一的生活費用,可那并不能支撐他們的生活起居,有時候她自己都吃不上飯,可她仍然讓自己父親吃的最好。只為了讓父親過得好一些。
剛開始出現他們父女時,她說,看到爸爸活著,每一天還能夠跟爸爸說說話,我就感到自己是幸福的。看到那里,我萌生的念頭是:你覺得幸福,但是看看你的老父親,那個瘦骨嶙峋的老人,他會覺得這是一種幸福嗎?癱瘓在床,成為女兒的負擔,那是怎樣的一種無奈?這是幸福嗎?之后看下去,他們父女間的相處,他們的對話,他們之間的咿咿呀呀,反倒像是一位母親在照顧自己的孩子,像對待嬰兒一般去猜測他咿咿呀呀中包含的意思。而父親的眼神中我能夠看到幸福的光芒,是對生活的期望。
是啊,此刻的我沉浸在身為人母的喜悅中,每一天看著可愛的寶寶就覺得很幸福,隨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看著他學會越來越多的本領,哪怕只是一個微笑就能讓我高興半天。咿咿呀呀那是他的語言,我不懂,卻不放下去了解的機會,會去猜測寶寶的意思,甚至只一個“哦”字,變化不同的音調都能跟他說上好久,樂此不疲。最近寶貝不舒服,每一天晚上睡不好,無論多晚,無論多累,總是在聽見寶寶的哼哼聲后第一時間爬起來,把他摟在懷里,輕聲安慰他,他難受的大哭,我比他更難受,更焦急。我們對自己的寶寶如此,那試想,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的父母又是怎樣照顧我們的呢?是不是在我們生病的時候也那么焦慮不安,也那樣數不著覺,時刻關注我們的體溫……那這天他們生病了,我們又怎能棄他們于不顧?
以對孩子一半的心對待父母,那父母就幸福了,這是老公公經常對我說的話。是啊,我們認真耐心地照顧著自己的孩子,冷了怕他們凍著,熱了怕他們熱著,對待自己的父母呢?是不是還在不經意間就脫口而出的頂撞過去?是不是還覺得父母為我們做得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
養兒方知報娘恩,朱曉輝的父親是幸福的,因為有這么孝順的女兒陪在身邊;朱曉輝也是幸福的,因為在父親的有生之年一向守護著老父親。那我們呢?作為老師的我們,教書育人,而朱曉輝教給了我們人究竟是怎樣的,一撇一捺,頂天立地,上不愧天,下不愧地,天地之間無愧于心。
作為女兒,我的父母是否早在期盼我將他們當作孩子一般照顧?作為母親,我期盼我的孩子在將來某一天對我說:媽媽,有你在我身邊我好幸福!作為老師,我期望能教會我的學生何以為人。子欲養而親不待,且行且珍惜!別讓父母等得太久,別讓自己懂得太遲!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8
每年,都會有這樣一群人,站上感動中國的舞臺。這是一個樸實無華的舞臺,沒有絢麗的背景,也沒有耀眼的閃光燈。但是這個舞臺,卻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如同這舞臺一樣,樸實無華,但他們卻在這樣一個經濟繁榮的年代選擇去追求精神上的富有。他們,就是這樣普普普通通的人感動了中國。
《感動中國》——這是個偉大的節目。以至于我每年都會看,每看一次后,我都會被深深地感動,留下熱忱的淚水。因為這個節目不僅是使我感動,而最大的收獲就是學到他們身上的那種精神。
在今年的《感動中國》節目中,有這樣的一個人。他叫”蘭小草”。也許大家會有疑問,蘭小草?當然,他是一個匿名。而他的真名是15年后才被人所知的。他從20xx年開始捐款,并一直幫助那些空巢老人老人。而且每次捐款,都故意隱藏自己的身份,只留下了一個匿名“農民的孩子”蘭小草。
他的職業是一位鄉村醫生,也是一位與眾不同的鄉村醫生。他家在大門島那里,因為那里空巢老人非常多。所以他每個月都會去空巢老人的'家里看望一次,為他們檢查身體,而且不管什么天氣、季節都會風雨無阻的如約去給老人們檢查身體。最重要的是,都是免費的。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聽一些老人說,“她比他們的兒女對待自己都要親。”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無私奉獻、樂于助人、不圖回報的一個人。
可惜天妒英才,在20xx年11。17那天他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他的名字也隨之曝光。而他在去世的前一天晚上,還囑托妻子要把兩萬元錢如約的捐上去。這是一種怎樣的堅守、誠信、善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就是”王鈺“15年化名“蘭小草”,每年定時捐款2萬元給孤兒寡母;28年堅守偏遠海島,成為“最美鄉村醫生”;33年之約的“星雨心愿”尚未完成,因病溘然離世……但他卻留給了我們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感動中國打回給他的評獎詞是,“碧草之芬,幽蘭之馨,有美一人,在海之濱。你用善良為一座城市留下豐碑,芳香無盡,每年的十一月十七,獅子座流星雨如期而至,那一刻,映亮了夜空中你最美的背影。”——他就是”王鈺”讓我印象很深的還有一位他叫“謝海華”,他照顧殘疾妻子多年,任勞任怨。同時不斷鼓勵照他的妻子,多年不離不棄,最終他妻子的身體逐漸好轉,他也收獲了屬于她的幸福。記得在他和妻子結婚的那天。因為他妻子是殘疾人,所以很多人都對他們有偏見。可是他卻不顧世俗的眼光,執意要和殘疾人妻子結婚。那是什么?那是一種偉大的愛又是一種怎樣的勇氣和精神呢?“相信那一刻的決定,終歸是美好的。”他的這種不顧世俗眼光和偏見,對愛情忠貞、矢志不渝和他那種無畏的勇氣就在我們去學習,去贊頌。
感動中國給他的評獎詞,“是相信,是那一刻的決定。相濡以沫是半生的深情。平凡的兩個人,在命運面前,卻非凡地勇猛。最長情的告白,已勝卻人間無數。心里甜,命就不苦。愛若在,廝守就是幸福。”他就是——謝海華。
《感動中國》,不單單只是一個普通的節目。因為這里有著無數的讓人感動和學習的精神,所以說它更是一種溫暖和力量的來源。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9
要不是項目這次組織觀看《感動中國》,恐怕我就錯過了這么多感人的事跡和值得感動的人。觀看途中許多人都留下感動的淚水,這些感動將被世俗污濁的心沖刷的清澈明亮;將人們原有美麗的心靈從最黑暗的地方挖掘出來;將哪些原本墮落自暴自棄的人帶向勇敢自信的世界里。這些感動“驚天地泣鬼神”讓全國人民為之震撼,感動之余大家都很疑惑到底是什么樣的信念讓他們如此堅持不懈奉獻自己了?
人生為一大事來。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卻是新中國血脈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壯力量。細推物理即是樂,不用浮名絆此生。遙遠蒼穹,他是最亮的星。他就是組織并領導中國研究、設計、制造與試驗研究原子彈、氫彈的朱光亞。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祖國為祖國的核試驗創造的巨大的成功,這也是保衛祖國的一種方式更加捍衛了祖國的尊嚴,從此國泰明安讓中國人民不再承受戰亂之苦,從此中國人們也揚眉吐氣了。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沒有愿意自身殘缺的,有些殘疾人選擇的是自暴自棄,選擇接受別人的憐憫過完此生,但是有這么一個人他雙臂殘缺曾幾何時他也傷心、無奈過在無數次的內心掙扎中他選擇了面向陽光最終春暖花開他就是無臂鋼琴師劉偉。他曾說過“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會忽然開朗,想想自己要比他幸福多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他給了我們足夠的勇氣去拼搏奮斗,更何況我們有手有腳身體健全,人只要活在世上就有說不盡的奇跡發生,只要自己肯努力就算不能成功也還有許多念想,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他都可以完成自己的理想,我們又何嘗不可了。
俗話說“醫者父母心”除了吳孟超誰又能當此,現代社會里的醫生那一個不是只想謀取私利有的甚至為了這些所謂的私立去傷害他人。真正像吳孟超一樣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的又有多少了,吳孟超是世界上90歲高齡仍然工作在手術臺前的唯一一位醫生。一般的老人都退休在家中享受晚年、天倫之樂。而他去把自己真貴的時間都奉獻在手術臺上;他不僅為國家的肝病醫學作出杰出的'貢獻;也為哪些肝臟病人帶來生命的曙光。他不愧為醫學界的一座豐碑。
我最喜歡綠草茵茵,樹木茂盛的大自然。夢想著自己能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小綠洲,因為在每天緊張狀態的工作之后能讓我得到完全的放松。然而現在的綠洲幾乎被人類破壞的少之又少。楊善洲也是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的一位,他退休后義務植樹22年,他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扎根大亮山,義務帶領大家植樹造林5、6萬畝。去世前,他把當地20萬元特別貢獻獎全部捐出,價值3億元的林場也無償上繳給國家。推選委員陳淮說:一個人能夠給歷史,給民族,給子孫留下些什么?楊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綠蔭和一種精神。
其實,身邊還有許多感動。感動我們的不僅僅是那些舍己為人的人,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幫助盲人過馬路,甚至是把生活中產生的每一片垃圾自覺的丟到垃圾箱里……這些事情并不足以堪稱偉大,但足以溫暖我們的心靈。
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么?為集體做些什么?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們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而我們的家庭,集體,祖國也就越來越好。
我相信,每一個平凡的中國人都付出一點點,定能凝聚出一股強大的力量,這樣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10
昨晚如約打開電視機,準時收看感動中國20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節目。
與往年一樣的結果,在這個不平凡的“末日年”里面,又有很多已經死亡的“草根英雄”在感動著中國。他們有國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卻都以不同的偉大事跡感動著這個麻木而又世俗的國度。
我看這個節目其實就是一個超級“催淚彈”,其威力堪比北朝鮮當局剛剛施行的那枚核彈,使人在剛剛過去這個喜慶的春節假期里,還獲得有一個感受悲情的時刻。每一個獲此殊榮的“英雄”其實都表演了一場悲劇,他們給自己的家庭帶來的是永遠的痛。一貫擅長煽情的央視就不能厚道點呀,能不能不這樣矯情呢?在節目進行中,我一邊觀看一邊猜想,我自己梳理了一下,20年我又被那些人和事所感動過呢?由于是同行,我首先想到了“最美女教師”張麗莉,還想到了“最美司機”吳彬,還有更多創造了許多“國之第一”紀錄的人,盡管我這一票并不能有什么作用,并不能算數!
看完節目后,淚眼婆娑,還有一點遺憾,吳斌師傅為什么沒有入選呢?按說吳斌師傅當時的行為其實是全社會都需要踐行的基本準則,尤其是在當今市抄濟條件下的社會大環境下。也許是由于吳師傅的英雄行為只有短短的幾十秒鐘。張麗莉老師如果憑借著對學生的愛心和工作的認真努力獲得此榮譽,那將是多么完美的事情,只可惜她是坐著輪椅上臺領獎的。
感動之余,我也有更深的思考:
1、精神的覺醒
感動中國到昨天就已經整整十一個年頭了,其規模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讓我們看到了國人一種從物質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轉變。與發展迅速的物質水平相對比,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落后了太多太多,以至于被西方某些國家稱為是“沒有信仰的民族”。但是,感動中國的傳承與發揚讓我們看到了國人對道德發展與經濟發展的思考與探索,感動中國,其實是國人對優秀精神的一種寄托,是虛無縹緲的靈魂與現實接軌的媒介,是美好品質發揚傳承的載體。
2、榜樣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感動中國,與其說是對道德模范、學術精英的嘉獎表彰,不如說是對崇高精神、優秀精神的宣揚與傳播,當獲獎者的事跡通過感動中國傳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經默默無聞的他或她儼然已經成為了億萬中國人的榜樣,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與其說是被獲獎者的無私感動,不如說是被他們人性中的那種真善美感化、激勵,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們內心翻騰,化作一種獨特的動力,使我們不自覺地向他們靠攏,向他們學習,社會的風氣因此而改變。這就是感動中國的力量,是榜樣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
3、時間的流逝帶走感動
每年都有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人們選擇坐在電視機前接受一次靈魂的洗禮,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心情似乎一直很沉重,眼淚總是停不住,但典禮結束以后,人們又恢復了之前的一切,內心平靜的沒有一絲波瀾似乎人們把感動中國變成了一種情緒的宣泄途徑,把一年的淚水在短短幾個小時內流干凈,第二天重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麻木不堪地活著,期待著下次感動中國。不信的話,可以捫心自問,你能叫出幾位曾經感動過你的他或她的名字?大多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遺忘了吧。不管怎樣,我希望被遺忘的僅僅是名字,是符號,而不是其背后蘊含的一種精神。
20xx年我們大家都要好好地活著,而且還要繼續受到感動。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11
近日,“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播出。我觀看后感概良多。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人:他們腰背彎曲,整天駝著身子走路。他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看到好心幫助他們的人。而梁益建就是那個幫助他們完成心愿的人。
梁益建作為一名骨科醫生,每天要面對成千上萬個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但是他從未感到厭煩。有時還特意來到偏遠地區進行義診,患者康復出院以后,他都會親自去往患者的家中復診。對于患者來說,他是一名醫生,更是給一個家庭帶來希望的人。他用兩根支架支起患者的脊柱,也撐起了患者的人生,左邊是“妙手”,右邊是“仁心”。
同時,梁益建發動自己的力量為患者籌集醫藥費,向醫院提出把辦公室改為病房的要求。這些被同事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漸漸地,每年都會有人找到梁益建進行愛心捐助,甚至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基金會來提供資金……這是榜樣的力量,也是社會正能量的傳播。
患者在被治愈的過程中,收獲到一份尊嚴,這樣的醫生功德無量——妙手回春,醫者仁心。
我們往往會覺得自己太過渺小,以至于忘記了自己的價值。其實,在平凡中鑄就不平凡的人才更加令人尊敬。
“李萬君”這個名字起初對很多人來說是陌生的,但隨著20xx年中央電視臺“大國工匠”系列特別報道的推出,這個名字逐漸被人們熟知。他并沒有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焊鐵工人。可為什么他的名字能夠在這個時代熠熠生輝?
答案很簡單。因為他的每一項任務都能完成得精準無誤,他對每一位技工的要求都嚴格苛刻,他把每一個零件都看作是自己的孩子一樣。他在這個不起眼的崗位上默默付出了數十年,用他鍥而不舍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品質鍛造出一個又一個工件。工廠就像是他的家,他用雙耳判斷電流過大或是電壓過高等問題,他絕不容許技術方面有絲毫的疏忽。在李萬君心中,這些不是嘈雜刺耳的聲音,而是動人的交響樂,每一個零件就像不同唱名的音符,共同譜寫出精彩的樂章。他說,真正的大國工匠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術本領,而且要有一顆熱衷于制造業的心,能夠創造出智慧與藝術的`結晶。
沒有這樣的大國工匠,就沒有這樣偉大的中國制造業——凝心聚力,匠人精神。
生命總是在危難面前現出原狀,那是多么的絕望與無助。但生命的價值是無法衡量的,它可以重于泰山,也可以輕于鴻毛。
20xx年的某個夏夜,這棟大樓里安然熟睡的人們絲毫不知危險正在悄然逼近。緊接著,一場大火在樓里蔓延。住在一樓的王峰最先驚醒,他救出妻子和孩子后,又轉身向火海奔去。“你去哪?”“我去救人。”寥寥數語,卻道出了這大千世界里說不清的真情。一場人與時間的較量拉開了序幕。王峰挨家挨戶地敲打著窗戶,從這棟樓里救出一個又一個在死亡線上掙扎的生命。他在火海中穿梭,絲毫不放棄救人的機會,他想著,只要自己還有一口氣,就一定能夠多拯救一個生命。我不敢相信聽到的這一切,因為這需要一個人付出太多太多。也不敢想象他是憑借怎樣的意志力去和死神作斗爭。
終于,這場拉鋸戰落下帷幕。王峰終究沒能抵過上天的安排,他被送往天堂……
生命是弱小的,但生命的力量是偉大的,為生命的尊嚴和價值而付出的人更應該被我們銘記——疾風勁草,忠義無價。
這世間有許多平凡的人,他們終其一生,開創了一條不平凡的路。這條路上走過你我他,走過淚和笑,走過風和雨,更走過人生在世不可缺少的真情。這條路帶給我們的是感動,也是震撼……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12
在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朱敏才,孫麗娜夫婦和“炎黃”張紀濤。
朱敏才,是中國外交官一位風度翩翩的一位官員,他在地球奔波,工作期間到了不少的城市。等到他退休后,人們以為朱敏才會回到北京,像老人一樣與老伴過上安逸舒適的生活,但現實卻不是這樣。在一個特殊的機遇后,朱敏才放棄了安逸的生活,與老伴孫麗娜一起當起了一名鄉村教師。他們一起在教師這個崗位堅持了十年,期間幫助了許多孩子,他們的出現,使許多孩子改變了命運。但是,在這個時候,朱敏才老師因勞累過度而倒下了……他得了腦出血,倒在了教學的路上。幸運的是,在妻子和學生們的期待下,朱老師戰勝了死神,可他清醒后,卻還惦記著上課。這是多么偉大的一個人啊!感動中國給予朱老師和孫老師五個字:為霞尚滿天。是啊,他們寧愿為了鄉村里的小孩子能學習,放棄了安逸的生活;他們寧愿住在丑陋的房屋,也不愿住豪華的房子……他們是為了什么?他們是為了讓更多山區孩子走出大山,取得好成就!
在某個城市里,“炎黃”是大家熟悉的一個人的名稱,但大家卻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常常出錢資助幼兒園、敬老院等機構。他使用“炎黃”這個名稱來掩蓋自己,自己卻默默地資助他人。他的真名叫張紀濤。他與妻子住在一棟普通的房子中,他在暗地默默將自己的錢毫不吝嗇地捐出,張老人一生也不知道捐贈多少人,多少個機構了。感動中國給予了他五個字:涓涓見滄海。
我看完后,心里有說不出的感動,以及對這些偉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沒有這些默默為社會奉獻的人,如果沒有這些舍己為人的人,如果沒有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們的社會將沒有了生機,沒有了希望。這些偉大的人,我敬佩你們!
近年來,兒童被拐賣或走失的悲劇,每天都在上演,走失兒童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針對走失兒童事件的發生,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么事情呢?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引起了我久久的思索。
張寶艷、秦艷友夫婦,是吉林省通化市人。自1992年,兒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讓張寶艷、秦艷友夫婦體會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能感同身受的體會到走失孩子的父母內心焦慮的情感。此后他們便開始關注尋親信息,并嘗試為丟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幫助。
20xx年,夫婦二人建起“寶貝回家尋子網”,幫助家長們尋找孩子。為了運營好網站,張寶艷辭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職志愿者。在張寶艷與丈夫的悉心維護下,網站逐漸發展起來。20xx年,張寶艷提出的“關于建立打擊賣兒童DNA數據庫的建議”得到公安部采納,DNA數據庫為偵破案件、幫被拐兒童準確找到親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成立8年來,“寶貝回家尋子網”不斷壯大,志愿者發展到15萬人多,遍布全國各地,成為照亮寶貝回家路的一支中堅力量。志愿者們在張寶艷的帶領下,積極核實搜集信息,對家長進行防騙指導,及時向公安部門反饋情況,提供線索千余條。多起積壓多年的拐賣案件告破,不少兒童結束流浪乞討生活,回到親人身邊。目前,“寶貝回家”尋子網是唯一與公安部打拐辦合作的全國性尋子網站,截至20xx年11月,“寶貝回家”志愿者協會幫助超過1200個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尋找到親人。
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小事感動著我們,讓我們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跡。讓我們用最純凈的心去看世界,去發現細節的感動!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13
感動,如沁人心脾的甘泉。暢飲甘泉,我們的內心變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動,如熏人欲醉的海風。感受海風,我們的內心變得純凈而又寬敞。感動,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領略白雪,我們的內心變得安靜而又平和。
當這個世上已無感動的足跡的時候,那它也就隨之成了一個冰封的天地。冷酷,亦無情。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動,的確傷感,可是它補心,并且化作繼續前行的信心與勇氣。有的時候,感動讓人脆弱,因為它總是觸碰你內心里最軟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時候,感動讓人堅強,因為當你看到身邊還有那么多人,有尊嚴,善良堅強的活著的時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氣。
當我看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節目中的10個英雄人物,偉大的感人事跡令我的心靈震撼,并為之動容。同時也引發了我的深思。其中,有幾個人物令我記憶猶新。“春風化雨,秋月生輝,用救贖的力量點燃心燈,用堅強的意志見證奇跡。”這是組委會給孫炎明的頒獎詞。
從警28年來,孫炎明愛崗敬業,恪盡職守,扎根基層,默默耕耘,把全部精力與心血都奉獻給了公安事業。7年前得知自己患有腦癌時,樂觀向上的他決定只給自己一個小時時間的悲傷,并在手術后以高度的熱情和責任心投入到工作中,用自己的愛心感化羈押在看守所的失足人員。
對于孫炎明來說,20xx年過得非常充實、幸福、快樂,非常有收獲,這讓他有強大的信任感,用心去做值得做的事情。他的體會是:如果你想人生有意義,就從本職崗位、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孫炎明沒有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沒有振聾發聵的豪言壯語,有的只是樸實的.情懷和默默的奉獻,一朝愛崗不難,難就難在從業幾十年如一日地敬業,孫炎明難能可貴地做到了,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對事業與崗位的執著堅守,讓他這個平凡的基層監管人民警察不再平凡。說完了愛崗敬業的孫炎明,再來說一說誠信仁義的孫家兄弟。人間有真情,有真愛。“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他們兄弟倆20xx以誠信為本,每年堅持大年三十前將工人們的工錢一分不少地發到每一個農民工手中。20xx年年關,在北京承建工程的哥哥孫水林為趕在年前把工錢發到農民工手上,返鄉途中遭遇車禍,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孫東林為了完成哥哥的遺愿,來不及處理哥哥的身后事,趕在臘月二十九返回湖北黃陂,在賬本丟失的情況下,按照農民工自己報的賬目,給60余位農民工發放了33、6萬元工錢。信義兄弟堅守“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的信念,用生命和行動詮釋了道德的真義、責任的力量和人格的偉大。
“不論是建筑領域還是其他領域,無論干任何事,誠實守信最可貴,得信義者得市場,誠信是立身之本。孫家兄弟的壯舉,足以讓那些克扣工錢拖欠工資的老板汗顏,”有關專家認為,孫家兄弟的義舉是一個家族對忠信的傳承,是一個商人對傳統道德的堅守,是一個企業家對現代契約責任的履行。哥哥遇不幸,弟弟義無返顧接力送薪,替哥哥發放良心工錢,這是誠信仁義的真誠體現,是中華民族恪守的道德標準,是對傳統道德的可貴堅持。孫家兄弟的行為充分體現了道德與責任是社會前行的基石。
【《感動中國》觀后感】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01-28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作文08-09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的作文「精選」07-18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作文06-29
感動中國 感動你我作文02-03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作文05-03
感動中國作文08-22
感動中國作文08-18
感動中國作文03-07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優秀作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