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觀后感范文(通用10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生第一次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生第一次觀后感 1
今晚為備課,看了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的第一集:出生。三十分鐘的視頻讓我從頭哭到尾。為了女人們生孩子的疼,以及明知道疼到無法形容依然會選擇孕育孩子,很多還不止孕育一個。視頻里要二胎的爸爸媽媽不是說要個孩子給自己養老,而是給老大作伴,互相有伙伴,人世間不那么孤單。
看著媽媽疼痛后順利生出孩子,醫生抱起來,寶寶全身白白的皺皺的,就想到安安出生時的"場景,我沒有戴眼鏡,但朦朧中看到孩子身上白色一片以及隨即聽到孩子響亮哭聲。也順帶想起了那份痛到徹底的感受。當時我就有一個信念:疼痛是一時的,加油,讓寶寶平安降生,我可以做一個非常勇敢的媽媽,我要給寶寶做個好榜樣。所以最后縫針時,我也只是倒吸涼氣,緩解和忍耐疼痛,想著難受的感覺一定會過去,而平安健康的寶寶才是最重要的。
視頻里還有一個雙胞胎媽媽,她本身就有病需要做手術,手術前夜她帶著淚的笑容很美,很堅強,她靜靜地,但渾身充滿力量,她給雙胞胎孩子取名叫“春和、景明”,在個人面臨著巨大危險時,心中依然想的是孩子的明媚生命。最后孩子平安降生,彈幕瞬間充滿祝福聲,混合著鏡頭內外的眼淚,真切的'感受到弱女子在孕育生命方面的偉大(同時也表白偉大的醫生們)。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此時,二寶也在我腹內慢慢長大,看了這個紀錄片和相關孕育類視頻,我想我會更堅強強大,孕育撫育我親愛的寶貝們,幫助來之不易的寶貝活出他們想要的樣子,同時也感恩我的爸爸媽媽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養活我長大。也敬畏天下每一個母親。
人生第一次觀后感 2
輪椅是禁錮人的,一輩子依賴輪椅而不向命運屈服的人是值得人們敬佩的,輪椅上的生活有太多痛苦,但輪椅上的夢卻給人們帶來向上的力量!
這部紀錄片講述了一群不幸的人們在王昭軍建立的一個工作單位中工作,他們在電腦背后為人們服務,即使身體有殘缺,但每個人都在從中獲得了愛情,也同時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
看了這部紀錄片,我深受感動,他們不但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樂觀精神頑強地與病魔進行斗爭,而且以超人的意志在輪椅上不斷發揮自己的價值。就像貝多芬所說的那樣:“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們每一個人在厄運面前毫不退縮,主宰著自己的人生,我們在挫折面前顯得如此渺小,但正是因為有了堅強的意志,才會使人從低谷走向巔峰,才會使挫折轉化為前進的動力。如果坐在輪椅上的他們只永久的待在屋里,什么也不干,不去外面闖一闖,不會發現自己的閃光點,這樣活又有什么意義。難道是選擇一輩子都這樣浪費光陰嗎?不!不要認為自己沒有用,不要老坐在那里望天空,不要讓自卑左右讓你向前沖,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動,還有誰可以幫助你成功,每個人的貢獻都不同,也許你就是最好的那種。
這個故事正如《輪椅上的夢》寫的那樣“孤寂的逆境沒有使她沉淪,傷心的淚水沒有遮掩她奮進的航標,她駕馭著生命的小舟在人海里求知似渴,頑強搏擊,在不斷戰勝自己的旅途上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這段話觸動了我的心靈。勇敢的'邁出每一步,當我們遇到再多的艱難險阻,都要勇敢的向前邁進,只要信心尤在,不斷地奮斗,你離目標也會越來越近!
一個殘疾人都可以以樂觀積極地生活,而我們自身遇到挫折時就是逃避放棄。我們應具有樂觀的精神,做一個堅強不屈,勇敢面對困難,不斷奮斗的人。也許在你成長的道路上遇到的困難都是在為你的成功道路做鋪墊。堅持!讓自己的人生光彩奪目!
人生第一次觀后感 3
認真看完12集紀錄片《人生第一次》,收獲的不僅是感動,更多的是思考。
數個普通人的真實生活片段,從生到死,酸甜苦辣,串聯起人生,有的我們已經歷過,有的'正在經歷,有的以后也回避不了。
人類是螞蟻,時間才是大象,時間每往前走一步,都會踩到很多人,被踩者或生、或死、或傷,時間隨機的一小步,演變成被踩者必然的大轉折,沒被踩到的人則在等待下一腳。
人們常說活在當下,其實我們都活在時間大象的襠下!一個“象”字籠罩了我們的人生:年少時我們對人生充滿美好想象,處一個對象,四季都有好氣象。然而生活象霧象雨又象風,看不到真象,有時還險象環生!但我們依然象樣地活著,用一生樹立自己形象,留下抽象思想,這便是來世上走一遭的象征性意義。
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因為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人生不能重來,但朋友圈可以重閱,所以我會堅持真實記錄自己的所歷、所思,只圖老來一樂!
人生第一次觀后感 4
秩序成習慣,習慣成自然,自然成人格;這一切都來自于童年。
耳邊響起那熟悉的旋律:“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唧唧喳喳寫個不停。”
童年是最純真的,充滿著歡聲笑語,喜怒哀樂讓人孜孜不倦。
邁入幼兒園大門時,孩子們因為離開最熟悉的人,最溫馨的家必然會出現第一次的分離焦慮。
當媽媽說:“下午來接你?”
孩子就開始撕心裂肺地哭喊,而媽媽也是第一次掉下與孩子分離時的淚水。
【當記者問孩子們“以后想干什么?”
幼兒園的孩子說:“離開小班,去中班,大班”
一年級的兩兄弟因為小星星的事鬧了不愉快。
而對于小朋友來說,小星星是老師給優秀學生的'獎勵,是最重要的東西。
“小時候抱怨爸媽為什么一定要逼自己練琴,想著長大以后一定不這樣對自己的孩子,現在就在想為什么不逼的更緊一點”】
這都是我們在學習之路上要面臨的各種挑戰,我們都是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也是第一次做好寶貝這個角色。
人生第一次上學,我們要通過學習這條路改變自己,學會適應生活與生活協作。
人生第一次觀后感 5
《人生第一次》是央視拍的紀錄片,書本也記錄了從出生、上學、長大、當兵、上班、結婚、進城、買房、相守、退休、養老、到告別的平凡的第一次。平凡的人不平凡,普通人不普通,他們都在為了生活不懈的努力著。
誰都有第一次,伴隨著膽怯與感動。但第一次就是勇氣,就是邁出了一大步。
出生的時候,“孩子努力的哭著,父母努力的笑著。”“從見到你之前,我們就開始愛你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當媽媽的回想“我媽小時候為什么不把我逼得再緊一點,如果再彈的好一點,或許我現在就可以有一技之長了。”但也只有做了父母才會了解這種心情。
山村孩子的詩讓我感覺就像萬里無云的晴空,陽光瀉下來,照著清澈透明的河水,泛起了波光粼粼的星光一樣美好。他們將美好的心愿寄托在詩中,輕松而又厚重,輕松的就夏日蔭涼處偶爾飄過的幾縷清風,又如樹葉縫隙中偷偷漏下來的光斑。厚重如量身打造的.鎧甲,因他們的成長而成型,又讓他們的成長舉步維艱。“詩歌,可能改變不了一個人的命運。但它有可能,改變一個人。”
當兵中寫到“人類最大的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豁出一切的勇氣。”“軍營能把一個男孩變成男人,卻改變不了他看媽媽的眼神。”
買房中說到,“餃子吃得再多,沒有房,照樣凍耳朵。”“我為什么會對房子很癡迷呢,是一定要在這兒住嗎?也不一定。但是它會給你一種踏實的感覺。就是你會覺得在一個差不多的地方,安個家,這樣你就有后盾了。也不一定非得住在里邊,但這東西,它是你的。”這都是給人很踏實很實在很久違的感觸。
相守一章,讓人看到了健康的重要,生命的偉大,陪伴的力量。“關關難過關關過”“見多了無常,越發的覺得幸福就是平平安安,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頓飯。
人生第一次觀后感 6
第一集從產房講起,嬰兒呱呱墜地。
第二集,上幼兒園,拍攝地選在上海一家公立幼兒園,在這里上學的孩子家境都十分優渥,孩子們都在愛里成長,非常幸福。
第三集,上小學了,然而選取的拍攝地為云南山區的一所學校,里面多為留守兒童,孩子父母為了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不得不遠離家鄉,外出打工,而孩子在家鄉上學只能由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有時還要幫家里干農活,與前一集的環境天差地別。但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國家在教育上巨大投入使山區的教育條件改善了很多,基礎設施也逐漸往這些地區修建了,肉蛋奶工程、愛心午餐等項目保證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成長,同時心靈培育也沒有落下。那所小學的校長非常開明,他知道,雖然高考語文作文不考詩歌,但詩歌可以給人力量,“會詩歌的孩子不砸玻璃”。
“烏云和白云結婚,我們歡呼著去撿他們撒下的喜糖。——五村中心小學三年級(3)班全體同學”。
孩子看世界的視角真可愛,看到那一集的時候真的很感動,這種感動不僅來自于孩子們的純真,也來自于引導孩子們的老師,教詩歌的老師想必也是個詩人,不然怎么用愛與包容承接這些孩子的成長。
第四集,當兵。
第五集,殘疾青年。
第六集,結婚。
第七集,農民工進城找工作.......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集是第九集《我喂你啊!》。電影《喜劇之王》里的經典臺詞“我養你啊”一度成為愛人或情侶之間常用的表愛方式。而在這一集的“我喂你”是夫妻老伴間或是兒女與父母間最簡單樸素的愛,而為什么要喂,是因為一個每個人聽到都會緊張的病——癌癥。
這集選的拍攝地是江西南昌的腫瘤醫院,在這里,有丈夫照顧妻子,有妻子照顧丈夫,也有女兒照顧母親的。躺在床上的親人身心都備受折磨,一方面忍受癌癥治療的`痛苦,一方面,內心覺得自己的病給家人帶來的負擔感到內疚。為了不讓病床上的親人感到負擔,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有力氣承擔陪護的工作,陪床的親屬都樂觀積極,用微笑的語氣講最令人心疼的話,有一個大伯,他的妻子受疾病折磨,四肢無法動彈,吃飯需要喂,他一邊喂妻子吃飯,一邊唱歌給她聽,一邊叫那大娘不要哭。還有個女孩,二十來歲,照顧的是她的母親,她一邊給母親的飯盒打開一邊笑著說:“我媽年輕時受了很多苦的,把我們三個孩子養大,很不容易的。”不得不提的還有醫院旁一個小巷子的一家店鋪,由一對老夫妻經營,從早到晚都營業,早上賣早餐,一大碗白粥幾毛錢,中午提供廚具和調味料,病人家屬可以帶食材來這里加工,一個菜一塊錢。大家都親切地稱這里為“抗癌廚房”。
整個紀錄片記錄的都是人一生中會經歷的一些事情,真實,且震撼。由于我們的年齡和所處環境,不是所有人情冷暖都能看到,紀錄片則提供了這樣一個窗口,讓我們超越時空,看到不同的人生。
這幾個月看了挺多紀錄片的,以后慢慢寫吧。
人生第一次觀后感 7
這周過的很充實,開始了一份新工作,也是2020年一個開始,每天起床,上班,下班,做飯,吃飯,趕地鐵。躺在家里固然是很舒服的,但是為了生活和理想奔波的日子,一樣讓人覺得熱淚盈眶,當一個人去面對黑暗和生活,面對冷風的時候,仿佛渾身都充滿了力量,仿佛世界就在我腳下,仿佛只要我再努努力,就可以碰到天了。
人生的很多第一次,都會讓人難忘,很喜歡今天紀錄片里的一句話:“人類最強大的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不顧一切的勇氣。”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也曾出生牛犢不怕虎過,也有過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氣,現在,這股勇氣,你還有嗎?
第一集出生,講述了女人生孩子的辛苦,一個新生命的孕育,是欣喜,也同樣有著辛苦,懷胎十月,想想就覺得很不容易,穿刺骨髓,開十指,陣痛,直到孩子出生那一刻,一邊哭一邊笑,哭的是身體上的難受,笑的是新生命的來臨。那一刻一定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女人真的很不容易,尤其是生孩子這一關,真心希望男同志們能夠好好珍惜那個為你生孩子的女人,她真的是賭上了自己的生命和余生。
第二集上學,講述了小朋友上幼兒園的經歷,從我們出生之后,第一次的集體生活就是幼兒園了,在幼兒園里我們認識了更多的小朋友,學習和別人相處,學會交朋友,然后慢慢長大,不要輕視小孩子的世界,他們是那么天真可愛,善良美好,他們的眼睛是那樣的清澈,他們知道什么是愛,他們和大人一樣,有自己的意識,有自己的思想和情緒,只是,他們還無法用那么多的語言去表達,務必要尊重每一個小朋友,因為每一個大人,曾經也都是孩子……
第三集長大,講述了小學生的校園詩歌生活,離開幼兒園,我們就到了小學,慢慢的,有了自己的心事,不再只是想要玩具了,遠在山區的孩子,被迫和家人分離,他們過早的長大,過早的懂事,過早的成熟,一個人去面對思念家人的日子。想起了之前看到過的一句話“孩子,我拿起磚陪不了你,放下磚養不起你。”很多時候,現實是那么的殘酷,沒有人喜歡貧窮,但是擺脫貧窮又是何其容易呢?有時候我們的命運,從出生就被定格了,從小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以為世界和我們一樣,直到來到大城市,才知道還有這么廣闊的天地,而家和異鄉之間,成了一張張的火車票,無數次回去,無數次離開,不甘心,也不想甘心,只要還有一絲機會,我依然選擇漂泊在大城市,不論以后能不能在這里扎根,至少不負這青春年華,也讓我以后的孩子,不用再走我走過的路。劍未配齊,轉眼已是江湖,但愿千帆歷盡,歸來仍是少年……
第四集當兵,講述了男孩子長大后第一次當兵的片段,兵營的生活,可以把一個男孩變成男人,男人,意味著責任,意味著擔當,保家衛國,熱血男兒,兵營的生活艱苦,但就像煉鋼一樣,千錘百煉,才能練就好鋼,再次想起了保爾柯察金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想再看一次這本書,也許會有新的感悟,書就是這樣,它不能當飯吃,但是卻可以給人精神上的鼓勵和安慰,還有指引和力量。就像詩歌也許不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卻可以改變一個人。有些東西,可以不那么攻利,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利益,只是為了提醒我們,世界上還有美好,并且不會收費,就像空氣,就像陽光,自然美好……
第五集上班,講述了一些殘疾人的上班生活,作為正常人,我們可能很難想象到那些殘疾人士是怎么生活的,他們也和我們一樣,渴望正常的.工作,渴望為家庭分擔壓力,他們有的是先天殘疾,有的是后天遭遇了不幸,他們也曾一蹶不振對生活失去信念,好在他們走出來了,走出了自己內心的黑暗,不再自卑,不再害怕,用自己的雙手,實現自己的價值,當我們抱怨自己沒有鞋的時候,想想有的人還沒有腳,學會感恩,學會珍惜,活著的每一天,都值得被紀念,珍惜這樣的日子,無論是平凡的,還是崎嶇的,都會好的……
第六集結婚,講述了許多情侶從戀愛到領證,兩個人一起建立家庭,從愛情到婚姻,并不是容易的事,據統計中國每天有5萬人登記領證,然而每天也有許多人登記離婚,現在的離婚率越來越高,我們對婚姻也有了更多的看法和選擇,很多人選擇了不結婚,做單身貴族,我也曾經這樣想過,覺得一個人很自在逍遙,無拘無束,但是現在我改變想法了,不論是單身還是結婚,都有著其兩面性,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如果因為怕受傷害而選擇單身,豈不跟因噎廢食是一個道理,人生還有很多可能,你相信什么,就會遇見什么,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美好的婚姻也需要兩個人共同的付出和經營,單身固然自由,但選擇家庭也一樣可以收獲快樂,孩子的成長,親人的陪伴,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親情直接的血緣和紐帶,也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的,無關財富,無關地位,家人也是最無私愛你的人,他們愛人,僅僅是愛你,不求回報……
第七集進城,講述了云南曲靖的農村婦女王銀花去上海打工的生活,她也曾經糾結過,不舍得離開孩子,但是內心的渴望,又想讓她走出去試一試,她想提高自己的收入,她想給自己的生活一次改變的機會,在現實生活面前,賺錢顯得多么重要,沒有人喜歡奔波,但是生活又不得不讓許多人奔向遠方,他們去大城市,為了自己的家人打拼,中國14億人口,不是每個人都有幸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出生在大城市,但是他們都一樣,有家庭,有自己的親人,有孩子,一樣要為了生活打拼,城市人和農村人,又有誰好過呢?一個七尺男兒,在孩子陣陣的撕心裂肺的哭聲中,流淚了,他也不舍,也不想離開過家,可是又不得不這樣,人生總是有太多的無奈,但是一樣有人在含淚奔跑……
人生就是這樣,由無數個第一次,無數個選擇組成,每一次第一次,每一次選擇,都寫進了生命的歷程,一個不經意的選擇,一個轉身,也許就是另一個世界了,未來還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還有許許多多的選擇,跟著心走,一步一步,迎接生命的挑戰……
人生第一次觀后感 8
《人生第一次》是一部系列人文紀錄片,它觀察了不同人群在出生、上學、成家、立業、養老等人生中不同階段的不同的故事。在12集紀錄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最后一集《告別|忘記我,也沒事》。故事記錄的是巢老與他患阿爾茲海默癥的老伴聶婆婆的日常,巢老每周乘地鐵轉公交去養護院照顧聶婆婆,不管是他切好的水果、路上他孤單的背影,還是他與聶婆婆的碰額頭,一點一滴每一個細節都讓我感動。
“當你老到忘了世界,用什么來愛你?”疫情期間養護院進不去,巢老便寫了封信,讀信錄了視頻發給聶婆婆。信中寫的都是平淡的過往,言語中確是滿滿的情深。巢老數次哽咽流淚,拿信的.手也不停顫抖,他讀的每一句話都讓人眼淚決堤。紀錄片的片尾曲中有一句詞:推開世界的門,你是站在門外怕遲到的人。人還沒老,我已經開始害怕遲到。越來越害怕錯過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人,對親人的思念也越來越濃,舍不得錯過每一次可以和親人見面的機會,想想其實是害怕與他們告別,而現在可以做到的就是不讓遲到的關愛成為遺憾。
人生第一次觀后感 9
這本書很短,只有1.9萬字,讀完卻幾次潸然淚下。這是一個關于愛、陪伴以及告別的故事。與愛人告別,與家人告別。作者用淡淡的語氣描述著世上最難割舍的畫面,離別。最開始被開篇第一句“所有成年人都充滿怒火,只有老人和小孩才會哈哈大笑”所吸引,接著就為諾亞和爺爺相處以及聊天的細節所感動。爺爺和諾亞,一個漸漸變大,另一個卻越來越小,而歲月讓他們在中間相逢。
讀著讀著,想起了我的爺爺。前些天坐車時往外看了一眼,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在孩子的攙扶下艱難的過馬路。走得很慢,可老人臉上的笑容是掩蓋不住的。好像人到了老年,什么小事都值得開心很久。那張臉龐上的笑容可真像我爺爺。家人總說爺爺是最不愛管事的,一輩子活的輕輕松松的,到老了兒孫滿堂,大家都孝敬他。逢年過節孩子都湊在他身旁。印象中也確實這樣,奶奶總在爺爺耳旁嘮叨,他聽煩了還會回兩句,小吵小鬧也挺好。后來,爺爺生病了,病的很嚴重,城里大大小小的醫院住了個遍,爺爺在沒力氣跟我們這些小輩打牌了,躺在病床上臉色蠟黃,皮膚也像枯樹皮一樣,整個人毫無生機。我想辦法逗爺爺開心,在他身邊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他卻毫無耐心的說我煩。我頓時鼻子一酸,臉扭了過去,盡力抑制住自己的哭腔說,爺爺,我先出去看看奶奶給你做的什么好吃的啊。一出門,蹲在地上就開始哭,因為這個從小撫養我長大的人快老了,他卻不想離開他的孩子和孫子們。年輕人動不動就尋死覓活,老年人卻想盡力多活一天,哪怕是茍延殘喘。這世間的美好,總有人珍惜,有人嗤之以鼻。進入深秋,爺爺的病也撐不了多久了,醫生給他的兒孫說,早點回家吧,在這浪費錢也治不好了,老年人不敢再進手術室了。承蒙叔伯們都孝順,一個個的全部回到家,給爺爺住最好的醫院,靠輸營養液來維持爺爺的生命。可突然一天,爺爺說不住醫院了,要回家,一大家子人愣在那不知所措。拗不過爺爺的脾氣,爸爸接爺爺回家,商務款的面包車才能讓爺爺坐的舒服點。那天晚上,我和弟弟坐在車的后排,奶奶和爺爺坐在車的中間。爺爺似乎很累,又好像整個人沒有一絲力氣,靠在奶奶的肩膀上,像個小孩子一樣。路燈很溫暖,我看著這兩個走了一輩子的老人,眼淚止不住的流。回老家沒多久,房子外邊變多了個老屋,我看著這個要陪爺爺走后的房子,想把它拆了,又想買一個更好的,人未走,屋先有。那是一個星期六,初三的我每天壓力很大,更大的壓力是面對爺爺,好像就在面對生死訣別一樣。那時,爺爺幾乎連話都說不出來,更別提吃飯了,躺在那里只能靠輸液。肺癌加上膀胱的'病一直折磨著他,他躺在那里我看著覺得很痛苦,很無力。星期日的晚上爺爺走了,爸爸說爺爺說的最后一句話是成成上學了。自此以后,世間少了一個最愛我的人,我也沒再碰過撲克牌。
自始至終,我都不太擅長告別,害怕分離。可書里的爺爺卻說,我們還有很多機會去實踐,所以你會擅長的。周圍走來走去的成年人對于告別都有一種遺憾,他們希望可以回到過去再一次好好告別。我們的告別不需要這樣,你會不斷與人告別,直到你會完美告別。一旦你的告別變得完美,就是你的雙腳能觸碰到地面的時候了,而那時我會到太空里,到時就再也沒有什么可害怕的了。
一本小書,使我思考良多。死亡不是真正意義的消失,爺爺雖不在世間,卻仍在我心中。宇宙很浩大,生活同樣漫長,珍惜所愛,活在當下。
人生第一次觀后感 10
《人生第一次》這部紀錄片從不同的人物和角度窺視世界的百態,12部正片從出生到告別,第一部哭泣是對世界的宣告,希望,喜悅。幾十年后,兩鬢變白,搖搖晃晃,我們慢慢告別了世界。就像老巢的詩,千般不舍千般舍,萬事不甩萬事甩。
老巢是《告別》的主人公,他與老伴聶愛榮老人一起學會告別,對抗遺忘的經歷,讓我對死亡和離別又有了新的認識:生的對立面,或許不是死亡,被人遺忘才是。
聶愛榮老人被診斷為阿爾茲海默癥,是我們常說的癡呆癥,患者從一開始就失去了三四,漸漸忘記了很多人和事,漸漸生活不能自立,需要人的護理。忘記家人,真是最痛苦的。
"當你老到忘了世界,用什么來愛你?"老巢在板上寫下了自己的疑問。但是老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從家到養護院有十一站地鐵、四站巴士,再走八百米,老巢每周四五次為了妻子,老巢想放棄一切,他每次問妻子自己叫什么,妻子喊巢文臻時,他就像孩子一樣高興。總是忘記健康,不忘愛。當你老到忘了世界,我還是照愛你。
瘟疫流行期間,老巢在家隔離,幾個月不能見到妻子,他給妻子寫信,錄制錄像,多次表達對妻子的想念,他害怕被妻子遺忘。比起死亡,忘記更悲傷!兩位老人讓我看到了愛情最好的樣子,看到了平淡有意義的人生。
紀錄片的意義可能是給我們一次去別人生活的.機會,然后回到你來的時候,雞和狗的碎片會被治愈。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天,我們都應該記愛我們的人和我們的愛人,認真地擁抱他們。
【人生第一次觀后感】相關文章:
人生第一次觀后感04-12
《人生第一次》觀后感12-01
人生第一次觀后感[精品]05-09
關于人生第一次觀后感04-14
人生的第一次作文02-23
人生第一次的作文02-20
人生第一次作文01-13
人生第一次作文06-20
人生第一次觀后感(精選7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