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之歌》觀后感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森林之歌》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曾經有一段時間法國的記錄片《鳥的遷徙》讓我很癡迷,喜歡片中短短的念白:鳥的遷徙是關于生命的承諾。也喜歡那些靈動的生命和自然界里無比神奇的色彩。一個朋友跑遍了杭州大小書店找到了一本同名的畫冊給我,400大洋的價格讓我為對方的荷包大大的感嘆一番。在感動之余,一直感嘆國內為什么沒有好的自然類的記錄片,更沒有與記錄片相關的圖書。記錄片是生動的,但畫冊則將最美麗的瞬間凝固,可以讓人久久回味;記錄片是直白的,但圖書中的文字則委婉地給我們講述了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
《森林之歌》是財政部、國家林業局、中央電視臺聯合攝制的中國首部大型生態記錄片。我只是在電視里偶然地看到了幾個畫面,雖然與國外的大制作高成本記錄片無法比擬,但那些真實的畫面足以讓我們得到心靈的震撼。但看了同名的圖書后讓我對那些在幕后兢兢業業工作的專業制作人員有了無比的崇敬。
9集50分鐘的片子,他們花了整整3年的時間。靜靜地守侯著花開花榭,春去冬來,捕捉小動物們最率真最有生命力的畫面。要知道拍小動物是無比困難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野外,不驚擾它們的情況下,近距離的記錄最真實的獵食、追逐、生產都不是易事。拍攝一個幾秒鐘的畫面就要等待上好幾天。等待在常人來說都漫長無比,對于他們這些故事背后的英雄付出的更多,風吹雨淋,露宿暴曬拍攝到珍貴的素材。后期編輯的人員才能在在數十萬幀畫面中選取出最精彩的瞬間將它們組織成一個個充滿了情趣和生命力的小故事,為這一個個故事配上美妙的解說詞。
除了震撼和感嘆,也存在著遺憾和惋惜。我們國家的森林覆蓋率在全球都屬于稀少。因為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有幸了解到了一些不未所知的野生動植物生長規律。通過研究對保護瀕臨滅絕的動植和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的意義,比如通過對野生朱鹮的保護,擴大了種群,從4只變成現在的150多只,比如建立了大熊貓和金絲猴珍貴野生動物的保護區,讓人和動物和睦相處。但是,也因為人類一步一步深入森林,開發著有經濟價值的產品,造成過度的砍伐和開采,我們正侵蝕和侵略著野生動物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在也看不見黑熊吃紅松塔,在也聽不見鳥兒在林間歌唱。
中國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的境界,因為傳統的農耕生活讓他們意識到只有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才能擁有舒適安逸的生活。可是現代人對生活的追求和崇尚美食愛好,使得我們正威脅和破壞著其他生命的生存。
毛竹24小時生長20厘米,胡楊樹在旱地里孤獨地守侯,碧鳳蝶用一生來完成的短暫相逢……每一個生命都詮釋著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而我們可以做的是節約一張紙,不用一次性的筷子,拒吃野生動物,拒穿動物皮毛。一點一滴,用自己的行動來保護生態,維持我們共同的藍天。
【《森林之歌》觀后感】相關文章:
森林之歌作文500字10-08
《森林之歌》觀后感3篇08-01
紀錄片森林之歌觀后感03-03
雪之歌05-06
春雨之歌作文09-16
小草之歌作文08-11
樹之歌作文08-31
冬日之歌作文09-20
雪之歌作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