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匯總15篇
通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見識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讓我們了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致和源遠流長。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 1
這幾天,央視的“舌尖上的中國”憑借著高清的攝影技術,令人眼花繚亂,垂涎欲滴的美食,以及對熱愛美食的中國人的描寫,都令它狠狠地火了一把。作為一個小小的美食愛好者,看完了“舌尖上的中國”我不禁一陣感慨呀。在這里,我就和大家談談我的心得。
食物,對中國人來說,一直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都說:“民以食為天。”而美食,更是廣大中國人民所追求的,中國人對食物尤其是美食的熱愛恐怕可以居于世界之最。正因如此,無數的美食隨著地域,時間,空間的變化也不斷變化和改進。中國人所創造的食物之多,是不可數的。無論是湘菜,川菜,粵菜,閩菜,浙菜,徽菜,京菜都各有所長,都各有特色,有的以清新的口感,爽口的味道著稱,有的則以香辣的味道,火辣的感覺備受好評。每個人對食物的愛好是不同的,有人喜歡的咸的,有的喜歡辣的,有的喜歡甜的',有的喜歡苦的,更有甚者喜歡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每個人都對各地的菜系有不同的看法,像我,一個湖南人,就只吃得慣湘菜那香辣,濃重的味道,我到了青島,北海那一帶吃味道較為清單的海鮮,就很吃不慣。我認為湘菜,川菜,京菜都挺不錯的,浙菜就不太對我的胃口了。但是,我同學就有很多喜歡浙菜和粵菜的。
食物,真可說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連性格都可以隨著食物變化,像川湘一帶的人,性格都如同川湘菜一樣火熱,開朗。食物,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國人的基因里,用舌尖品嘗中國的飲食文化,食物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不可磨滅的記憶。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 2
《舌尖上的中國》在呈現各色美食之外,展示的是人和食物的關系、人和自然的關系、人和社會的關系,是普通中國人的人生百味,所謂“天人合一”,在這里也能完美體現。誠意面對食物,精心烹飪,然后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給心愛的人,這是廚房和美食的秘密。一位澳門76歲老阿婆和老伴兒做了50年蝦醬,老伴兒去世了,老阿婆自己默默制作蝦醬,食物里滿是對老伴兒的懷念。其實,這就是節目想告訴我們的,有感情的東西才是美食。
每一道美食背后,都包含著古老的文化傳統和關于食物樸素而精彩的故事,通過美食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悠久的歷史。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于對生活的熱愛。
該片的總導演陳曉卿,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項目運營部主任,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美食專欄作家。1965年生于安徽靈璧,中央電視臺高級編輯,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主修攝影,同年被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攝影美學,畢業后進入中央電視臺。他的美食理念:“美食不是技術,絕對來自民間”,做紀錄片的理念:“擺事實,不講道理”。
看完了陳曉卿的'資料,對于此片在攝影上的成就也就有了完美的答案——只有具備極高美學修養和熱愛生活的導演才能做出如此專業的片子。陳曉卿說一部好看的片子決定于題材、預算和創作者,三者缺一不可。此部片子的題材關于“吃”,與所有人息息相關,必然會受到關注。一個好的制作團隊更是這部片子成功的關鍵所在,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然也。這樣想來,《舌尖上的中國》能出自這樣的團隊之手也是理所應當的。
“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舌尖上的中國》給我們詮釋了一個精彩的美食世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還有許多方面,希望有更多更廣的傳統題材展現在觀眾面前,諸如:歷史、自然地理、旅游、文化、宗教禮儀、文房書畫、收藏等等,希冀中國未來能涌現出更多優秀的導演和專業的團隊,帶給國人更加好看的作品,摒棄商業利益,更多地傳承和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不僅可以愉悅我們的眼球,更能凈化和感染我們的精神和心靈,讓我們感恩于祖先并且熱愛養育我們的這片土地。
相信只有這樣的節目才純凈、質樸、感動,才更有生命力,為觀眾所喜愛。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 3
從開始大自然的饋贈到我們的田野,我都看的津津有味。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代表著一種深層的含義,都代表著一種文化,一個習俗,甚至是一種信仰。美食,是我們的祖先經過千錘百煉之后留給我們偉大的財富,比如家傳秘方。美食除了滿足我們的溫飽之外,還讓我們享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好。整個記錄片,我們可以看到拍攝的取景都是在郊外或者鄉村,尤其是在云南的香格里拉,我們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似乎生活在鋼精水泥包圍的大城市人群,漸漸的迷失了生活的本質,我們一味地追求所謂的事業或者理想,絕大部分是為了賺錢,賺錢的高低成為了衡量我們成敗的標準。看著影片里鄉村人們單純的生后,相比較大城市的日夜奔波與勾心斗角,很讓人開始懷念家鄉。離開家鄉久了,總有種味道讓人嘴饞,這種味道讓背井離鄉的人在外總是流連忘返,也許這就是家鄉的味道。我們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大自然的親和力,生活的平淡卻趣味十足。可是現實中,我們的生活已經遠離了大自然,大城市的.過度擴張與環境的污染,我們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生活環境越來越差。當我們走進鄉村的時候,大自然會賦予我們一種安靜舒適的親和力,能安撫我們浮躁凌亂乃至受傷的心。當你走進寬闊的田野中,生活的許多煩惱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平時難以跨越的心理障礙一下子都變得舒坦。當人類在破壞大自然的同時,本質上也就是在消滅自己。與大自然和平共處,是人類生存永久不變的話題。
記錄片中震撼我內心的是講敘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當我們漸漸的長大之后,發現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輕人再難以感受過年的美好氣氛了,過年就是匆匆忙忙的擠車回到老家,看看年邁的父母吃個飯,嘮叨嘮叨幾句就又走上返回大城市的車。雖然現在的過年讓我們失去了兒時的味道,但是春節團圓的蘊意沒有絲毫變化,老一輩的人就是多么渴望有這么幾天能在家聚在一起吃個飯,這是不在乎物質上的多少,而在于人的參與,只要人參與,精神上就有一種平和的圓滿享受。現代的生活讓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飯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很多生活的壓力讓過春節的味道變了。還記得兒時,那是多么渴望春節的來臨。春節以來就可以由很多的零花錢,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又有很多美食,整天與一起長大的伙伴玩耍。但是現在,逐漸長大的我們,尤其是還在為事業摸索中的年輕人,一想到春節就害怕,春節成為了一種負擔,而不是一種喜悅。我們的心態漸漸的被扭曲,價值觀漸漸被誤導,生活作風漸漸走向浮躁。有時,當我們遠離大城市而走進深林或者高山時,我們就發現原來我們所追求的生活還需要更多的色彩。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 4
在這里,讀懂中國。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絕不僅僅是一部美食紀錄片。
第二季的第一集《腳步》直接選擇中國人的遷徙這樣一個沉重的話題,讓深夜看片的人格外覺得生活的無奈。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向來重視安土重遷的中國人又何以會四處奔波?這一集的淚點不光在正在消失的麥客臉上那深深的皺紋,在盼了大半年終于盼到父母回鄉共同制作一罐魚醬,卻在短短半個月的相聚后就要與之分離的苗家女孩的眼淚,在那個為了女兒用五年時間學會了捕獵彈跳魚的父親,以及從他口中說出的那句“爸爸可是很能干的”時女兒滿臉的崇拜,更在快到片尾處的那一句“這是巨變的中國”。
正如有人評論的:那奔波的人群,你看到自己的身影了么?
就這一句文案,足以引發多少漂泊他鄉的游子潸然淚下?
中國正在發生的巨變用滄海桑田來比喻都不過分。可是隨之而來的卻是6100萬名終年不能在父母膝下承歡的留守兒童;是正在被大機器作業而瀕臨轉行或失業的麥客群體;是只能靠天吃飯的漁民夫妻;是終年飄無定所的養蜂夫妻。你可曾看到他們眼中的淚水,臉上的憂傷和手上臉上的皺紋?如果你沒有看到這些,你就不能說是一名真正的中國人。我們出生于不同的家庭,也許此刻我們中的很多人手中捧著最時興的手機,喝著國外進口的牛奶,悠閑地躺在沙發上看著這部紀錄片,感嘆著這中間描述的種種美食;但看了第一集,我們也會知道,在這同一個中國,還有許多人為了生活而飽嘗艱辛。當我們坐在大城市的高檔餐廳里吃到肉質鮮嫩的海蟹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那是無數如打漁夫妻一般一夜辛勞的成果。
可是再多的辛勞都可以被抵消。因為不得不外出務工的苗族夫妻手中還捧著一小罐女兒親手給他們裝壇的魚醬;因為一同出海打漁的漁民夫婦中的妻子可以在暈船時靠在丈夫的.肩頭,吃上一碗丈夫烹制好的熱乎的蟹飯;因為在美國漂泊了四十年的老伯可以回鄉吃上一碗久違的蘿卜飯。這是故鄉的味道,不管我們在塵世上漂泊多久,不管我們離開故鄉多遠,都不可能忘懷的。
有人說這一集的文案太虐心了,拿離別和奔波數千公里說事,這是在這個世界上最戀家的國人難以逾越的感情鴻溝。我想說的是,這部紀錄片沒有拿天朝最習慣使用的教條說事,沒有任何愛國主義的宣傳,卻在那一道道充滿了家鄉味的菜肴美食中,勾起了我們每一個人關于故鄉,關于親人,關于永難忘懷的那些曾經的追憶。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 5
第一次觀看到這種與以往不同的紀錄片,確實有不少的驚喜與感動。它遠不像我們之前所接觸過的關于科幻、宇宙方面的紀錄片。視角中的每一個鏡頭都與我們息息相關,或者里面的故事主角就是我們自己。我們那么貼近生活,我們那么切實地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可這又并不是簡單的存在感,它會引發我們思考因何而存在,我們存在的意義又是什么。平常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東西,隱藏著那么深刻的生活哲理,看似簡單的一道盤中餐,是需要多少人付出多少汗水才可以得到。也許是生活在安逸年代的我們,從未嘗試過因為饑餓而帶來的折磨,雖然長輩們已經不止一次向我們口傳那些已經塵封進歷史的記憶,可是我們到底還是無法切實的感受到當年的那種歲月的艱苦,即使偶爾會為了體型刻意餓上一兩頓,但這與我們所說的艱苦歲月是不能相提并論的。
饋贈
我們很少思考,為什么我們可以擁有這么多。因為我們早已經習以為常。今天和同學討論關于信仰的問題,無論佛教或者基督教,都以不同的方式來感恩我們所得到的一切,雖然我們不需要有一個明確的信仰來感恩佛或者上帝賜予了我們一切,可是作為大自然的一員,我們的確有必要時刻提醒自己大自然所賦予我們的東西,生命,食物,甚至生存的機會。而我們,也應該對這樣的饋贈時刻報以感恩的態度,才不至于迷失了自己,認為一切所得就是理所當然。
傳承
我們的時代在以我們難以想象的速度發展,我們渴望接受知識,渴望接受科學,但是我們總是容易在追求的過程中,丟棄自己本應堅持的'東西。那些代代傳承下來的智慧,甚至微不足道的手藝,我們都應該好好珍惜。可是,我們很多人卻往往忽視了這些最寶貴的東西。
在我們年輕一代人的眼里,那些飛速發展、充滿新奇的大都市才有足夠的吸引力,哪怕我們背井離鄉,擠在狹小的空間里,也阻擋不了我們奔赴大城市的愿望,所以漸漸地我們離我們的家鄉越來越遠,離我們的傳承越來越遠。
常常,我覺得自己已經不適合大城市里的生活了,雖然現在我還是遠在大城市的邊緣——學校,可是漸漸接觸社會所帶來的壓力已經讓我對即將接觸的社會生活恐懼不已。我常常問自己一直堅持走到現在的原因是什么,可是總是無法給出自己明確的答案,也許我們每個人即使在沒有找到真正的生活目標或者社會地位之前,高處,永遠是我們最好的選擇,即便我們也給不出“高處”這個詞詳細的解釋,但這并不妨礙我們繼續追求并走向高處。我渴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放下所有的世俗與偏見,放下現在所有的一切,能做到真我,就像遠離城市,回到最初的地方。
堅持
其實你處在社會上層也好,或者只是一介平民,靠自己的勞力存活,都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并持之以恒,終歸會找到自己的地位的。至于人上人或者人下人,只要自己過得歡喜,又有何妨?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 6
和第一季對比起來,第二季似乎更加接地氣了,展現了更加淳樸的勞動者們的吃食,更多的普通勞動者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生活中的一切,給我們帶來那么多的感動。第一集中主要講的是腳步,從追逐花期的養蜂夫妻,漸漸消失在這個時代的麥客們,頂著海風出海捕魚的`漁民,跋山涉水采集香菇的老漢,捕捉十幾米開外僅五厘米長跳跳魚的爸爸……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美食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個叫做“家”的東西,有家的味道的食物才是最美的食物。
第一集中白瑪占堆這個人讓我對于那些質樸的美食多了幾分感動。為了給家里帶去一份蜂蜜,他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爬到樹上40米……那樣一份簡單美味的蜂蜜是白瑪家里對于美食的最高追求了。
時代在變化,我們吃的東西也在不斷變化,一切都還會繼續發展下去,但愿這些淳樸和美食永遠都不會消失,永遠都在我們身邊給我們帶來更多更美好的感動。
二:舌尖上的中國
寒假,我在網上看了一遍前段時間比較火的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吧。想來所料不差,便嘗試著欣賞了這個饒有趣味的節目。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 7
《舌尖上的中國》一經播出便引起巨大反響,對于吃貨的中國人,那更是垂涎欲滴。那只是一部紀錄片,而一部美食的紀錄片能讓我們的味覺好像有了觸感,那些碗里盤子里盛放的美食,不僅僅是供人飯食的菜肴,更是生活和物質文化的記錄,那些小時候的菜肴放在鏡頭里,好像突然就能把人從鋼筋水泥森林里,帶進那個桂花開荷花香,滿眼麥浪的田園生活,而在那個田園生活里,這些簡單樸素的食物也能放出它的光輝。
同樣是面食,你可以煮它,你可以包著菜包著肉煮它,可以煎它,可以炸它,可以蒸它,可以烤它,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味覺,不同的吃法,帶給人對同一種面食的口感是迥然不同的。而《舌尖上的中國》做了這樣的記錄。不僅僅是在幫人回憶那些小時候的觸覺,更像是在找那個年代的生活風味。
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了,早起送孩子去上學,路邊隨便買個豆漿油條或包子稀飯,自己上班吃飯,外賣也成了隨便打發的午餐,但我們仍舊對那個吃不飽飯菜的年代,有那么一份衷情,那些媽媽親手燒制的飯菜,可能我們再也吃不到了,經常吃的就是街邊的`外賣。而這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讓我們開始懷念,懷念那個年代,那些個人,那些再也吃不到的味道。就這些,就這些味覺讓我們懷念小時候的自己。
《舌尖上的中國》帶我們重溫那些記憶中的味道,它背景的音樂讓我想到五谷豐登,想到收獲的喜悅,想到辛勤勞動人們臉上的汗水,想到現在的食物是中華民族的變遷史。想到從古至今的人們,在食物飽含著的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 8
“民以食為天”,飲食也成為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中國幅員遼闊,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由于地域和文化之間的差異,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美食文化是人們幾千年來養成的飲食習慣,不像其它特色文化那樣容易消失,只要這一地區還有人,那么這一地區的美食文化就不會消失。
近些天,一部以美食為主題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連續幾個深夜,讓無數人守在熒屏前,看得食指大動、口水漣漣。然而,作為紀錄片,它不同于以往的影像素材里,以“烹飪大師”或“美食名家”結構,展現的是“精湛的廚藝”和“繁復的過程”,亦或是能夠在電視節目中看到的 “比賽”形式。在本片中,中國美食更多的以輕松快捷的敘述節奏和精巧細膩的畫面,向觀眾展示中國的日常飲食變遷,中國人在飲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以及那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
中國人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的人吃什么,這其中涵蓋著歷史和文化的因素。人與食物的關系已經達到密不可分的境界。《舌尖上的中國》用一個個具體的人物故事串聯起祖國各地的美食生態,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艱辛的勞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變過程,有方寸間的方桌廚房,也有廣袤的祖國山河……人文關懷貫穿其中,用最質樸的表現手法展現那些貫穿于日常生活的東西。
(1)自然的饋贈。對于餐桌上的美食,我們在品嘗美味的同時,還要感謝大自然的饋贈。本集選取生活在中國境內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個人、家庭和群落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環境的巨大差異,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為故事背景,展現大自然是以怎樣不同的方式賦予辛勤勞動的人們神奇的食物。
(2)主食的故事。從北到南,從西到東,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風貌,唯一相同的是作為中國人對主食樣貌、口感的追求。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們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從遠古時代賴以充饑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們餐桌上豐盛的、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個異彩紛呈、變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現在你面前。
(3)轉化的靈感。由豆腐、到酒、到醬,再到泡菜,那芳香濃郁的味道令人難忘。一壇壇、一罐罐的發酵,敏銳又果斷地打造出食物的新境界,這種味道是人與微生物攜手貢獻的成果,它逾越了障礙,營造了條件,把握了機緣,經歷了失敗。祖宗傳下來的方法,自己掌握到的技術,轉化的靈感是最大的智慧!
(4)時間的味道。腌臘、風干、糟醉、煙熏,蘊藏著中華民族對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種特殊的感觸。鹽的味道,它來自時間,也來自人情。它已經在漫長的歲月里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等感情交雜在一起,才下舌頭,又上心頭,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個是滋味,哪個是情懷!
(5)廚房的秘密 與西方“菜生而鮮,食分而餐”的飲食傳統文化相比,中國的菜肴更講究色、香、味、形、器。由炊具的變化到菜式的變化,水火本是兩家人,對立卻又互相牽制,對于廚師而言,水火關系的調控,是他們技藝的展示。而廚房的秘密無非就是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
(6)五味的調和。甜苦咸酸辣,五味是評定一道“藝術”的關卡,亦是人生的滋味。甜是收獲,是被認定的喜悅與幸福,不僅僅是對一道菜,更是一位廚師,一種文化的認可;苦是苦盡甘來,化腐朽為神奇的魔術;咸是吃得苦中苦,厚重的味道也能得到味蕾的認同;酸是不堪糾纏而難以言說的苦難,然而在菜里它卻是不可或缺的“畫龍點睛”之筆;辣是堅韌與果斷,尤以川菜聞名。
(7)我們的田野。不管是高山、平原、湖泊、海洋,城市還是鄉村,不管是糯稻、海參、河蟹、芋頭、青稞,農田還是菜園,不同地域的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適度、巧妙地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美味的食物。“他們在埋頭種地和低頭吃飯時,總不會忘記抬頭看看天!”從餐桌回歸大地,頗似頭尾呼應的手法,也為《舌尖上的中國》畫上圓滿的句號……
美食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獨特文化,美食文化的發展與保護關系到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根本。但美食文化的發展與保護不同于其它文化,美食文化是一種大眾文化。所以,美食是不分廚師等級,不分國界的,但是請別在接納他國美食文化的同時,丟棄了屬于你自己的鄉土人情!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 9
觀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看到了中國的遼闊,南北的飲食差異,食材的多種多樣,烹飪的花樣翻新。
來自西南大山的松茸,浙江竹林的冬筍,湘西農家的臘肉,嶺南手工的臘腸,東北鮮族的泡菜,山西百多種面食,南方的大米飯,北方的白面饅頭,北京的烤鴨,山東的魯菜,天津的狗不理,陜西的肉夾饃,臺灣的烏魚子,太湖的大閘蟹,四川的麻辣燙,重慶的火鍋店,上海的酒糟菜,草原上的馬,青藏高原的酥油茶,云南的烤豆腐,廣西的酸竹筍,杭州的醬鴨,金華的.火腿,徽州的臭桂魚,東北的酸菜肉粉條,蘭州的牛肉拉面,新疆的烤馕,林林總總數不勝數,媽媽自我做的手搟面,家里人一齊包的餃子,爸爸親手做的年糕,奶奶做的湯圓,一幅幅畫面,帶我們走進了不一樣的美麗地方,領略了不一樣的飲食風味!
一道道菜,一個個地方,不一樣的地域,不一樣的風俗習慣,衍生出了不一樣的飲食文化!
提議沒看過的朋友看一看這七集的紀錄片,異常是喜愛美食的朋友,順杰,叟哥,小胖子,君子,小政等朋友尤其要抽空看一看!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 10
前段時間,我看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對其中的北京烤鴨充滿向往。烤鴨營養豐富,滋味獨特,令我垂涎欲滴。看我這么饞,爸爸媽媽真的帶我去品嘗了一次。
廚師把一整只烤好的鴨子放在特制的小推車里,推到我們餐桌旁邊。它是棗紅色的,油潤發亮,香氣撲鼻。看廚師片鴨肉是一種享受,只見他帥氣地拿起刀,如閃電般地下刀了,在他的巧手下,每片鴨皮大小一樣,薄厚一致。再下刀,片出的就不光是鴨皮了,還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的鴨肉,看得我們口水直流。沒一會兒工夫,他就片好了鴨肉,裝進盤子里了。
脆脆的鴨皮,嫩嫩的鴨肉,簡直就是絕配。
烤鴨吃法多樣,最適合包在荷葉餅里吃。荷葉餅有成人手掌心那么大,圓圓的'、薄薄的,把幾片鴨肉放在上面,蘸上醬汁,夾一根黃瓜條,或者加上幾根蔥絲,又酸又甜又脆。
烤鴨好好吃啊,我長大以后一定要學著做烤鴨吃。這么好吃,怪不得能上《舌尖上的中國》這個節目呢。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 11
中國的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南北方美食數不勝數。中國的飲食文化與烹調技藝是它的文明史的一局部,是中國燦爛文化的結晶。中餐的菜肴名稱也別具特色,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給人以美好的回味。讀了《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后,讓我對中國的美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同時讓我產生了想去旅行想去品嘗全國美食的愿望。
回想我也曾經也去旅行過,比方北京、青島、南京、揚州、無錫等。但是我只是吃過肥而不膩的北京烤鴨,品種齊全的青島海鮮,香鮮味美的南京鹽水鴨,原汁原味的揚州炒飯。有好多旅游地點的美食我還沒有品嘗到,比方說《舌尖上的中國》介紹的揚州的鑒真素鴨、文思豆腐、清燉獅子頭、揚州大包子。我還都沒一一品嘗過。突然覺得有點遺憾,覺得應該去嘗嘗那的美食才不枉旅行一次。
喜歡吃美食,也喜歡旅行,因為我喜歡那種氣氛,喜歡新的環境,喜歡歷史的痕跡,喜歡品嘗美味的特色小吃。如果在煙雨的江南,撐著一只油紙傘,走在那雨巷,走在那白墻黛瓦的古典房屋之間,那定是另一種心情。或許還會坐上一葉小舟,走水路欣賞那江南的朦朧之美。或許還能坐在小樓上一邊欣賞著朦朧的江南煙雨一邊品嘗著江南的特色小吃,例如翡翠燒賣、鮮肉湯包等。那該是多么的愜意呢!
中國由于歷史悠久,不僅擁有煙雨的江南風景,還擁有獨特的美食,我記得《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中提到了重慶的麻辣火鍋,我也是個愛吃火鍋的人,我喜歡火鍋的味道,也喜歡吃起來酣暢淋漓的感覺。書中提到在重慶每家火鍋店都有自己炒制底料的秘方,可見重慶的火鍋味道多種多樣。重慶的火鍋不僅味道多種多樣,而且菜品也是多種多樣,傳統的毛肚火鍋以牛的毛肚為主。正宗的毛肚火鍋的菜品用的幾乎都是牛身上的肝、心、舌、背柳肉片、血旺、和蓮白、蒜苗、蔥節、豌豆尖等素菜。真想有時機去重慶品嘗這等美食,會不會讓人流連忘返呢?
從美味的火鍋之都出來,是不是想來點清淡的食物呢!我想要是我還真想來點清淡的,例如美味的鮮筍。我去過黃山,那里有賣一種筍干的,食用前要在清水中泡上兩三天,再用高壓鍋蒸。蒸好后即可用來食用,比方做成筍干紅燒肉、老鴨筍干湯之類的。這種筍干的味道雖不如剛挖的鮮嫩,但口感也是極佳的。如果有幸去黃山旅行一定要帶回來幾包才好。
吃過了南方的火鍋、筍干后是不是應該來點南方的主食呢!南方的燒麥口味不錯,是群眾喜愛的食品之一。燒賣包皮透亮,味咸椒香。糯米陷松軟而不熟爛,粒粒可數。吃了南方的燒麥我才體會到,我在北方吃到的有多么不正宗,北方的燒麥餡是像小籠包餡一樣,不似真正的燒麥里面是糯米。現在真想再品嘗一次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燒麥。
南方的美食數不勝數,北方的美食也不少啊!北方雖沒有煙雨朦朧之感,但是有粗暴豪放之氣。給我另一種感覺,如果在白雪皚皚的冬天,屋外寒風刺骨,在屋內暖洋洋的吃著東北的酸菜燉白肉,那真是爽啊!酸菜燉白肉是以酸菜和豬五花肉為主要食材的東北菜,口味酸辣,營養價值豐富,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之效。我家冬天也會做酸菜白肉吃,我家雖不是在東北,但是我感覺酸菜的腌制方法與東北人家的差不多,《舌尖上的中國》也說了這個酸菜的做法,讓我更加堅信了這點。我家在做酸菜燉白肉時還會放入血腸,血腸是現殺豬時,用大盆裝些鹽水接血,然后在開水鍋內稍煮凝結成血塊,再將血塊搗碎后灌腸,扎緊捆實即成。血腸味道濃香,油而不膩。血腸與酸菜和白肉放一起那味道別提多棒了,每次吃的時候都比擬喜歡吃血腸,味道很是不錯,這菜也是很下飯。
說了這么多的美食,我還沒介紹我家鄉的美食呢!我的家鄉美食是驢肉火燒。驢肉火燒就是把熟驢肉夾到火燒里食用,火燒口感酥脆,驢肉肥而不膩,回味醇厚。驢肉火燒加羊雜湯一起食用味道再好不過,羊雜湯雖然不是我們家鄉的'特色美食,但是我認為做得也是極好的。真希望我家鄉的美食也能上《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古時不是有句話叫“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嘛!可想而知驢肉的美味,再配上我們那酥脆的火燒真是讓人吃不夠啊!
我想有時間不如讓我們抽出時間去旅行一下,去品嘗下天下的美食,或者停下手里的工作去做一頓美味的佳肴犒勞自己一下,這樣不是很好么。希望《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能出第二冊,讓我們更加了解天下的美食。我也希望以后再去旅行時能品嘗到《舌尖上的中國》一書中提到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國》一書感動我的不僅僅是食物的味道,還有歷史的味道,記憶的味道!讓我們一起去旅行,一起去感受舌尖上的美味吧!
這是一部不同尋常的紀錄片,從飲食的角度啟迪人生。大學畢業前就聽說這部紀錄片風行網絡,但真正驅使我觀看的動力是聽朋友說“片中幾乎一半內容都與云南有關”,身在異鄉的我忍不住便決定一飽眼福。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 12
這一天,我打開電腦,看了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看了第一集叫《自然的饋贈》。看完之后,感觸很深,受益匪淺。
一開始我懷疑這不會是一部關于一些美食的紀錄片,結果卻是這樣。我對美食不感興趣,但我完全看完了這部紀錄片,因為我看到了美食背后農民的艱辛,那些場景仍然讓我難忘。
影片開頭介紹的是山菇,是野生菇的一種,真的很少見。每天早上,一個小女孩和她媽媽都要在凌晨三點起床走山路去找山菇。他們在挖山菇的時候,不要破壞山菇的根部,小心翼翼的把山菇拿出來,然后把土填上,讓珍貴的山菇重新長出來。小女孩說:“一定要凌晨三點起床去找山絨。現在是雨季,山絨長得比較好。很多人挖,晚了就被別人搶了。”多么簡單的語言,多么彪悍的農民,據說在市場上,一個烤山菇可以賣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拿起菜單,揮揮手,財大氣粗地喊:“給我最貴的。”你有沒有想過,美食的背后是早起貪黑的農民的勞動?當你離開的時候看到桌子上的剩菜,你有沒有想過這是農民每一滴汗水的結果?
當你在酒店里揮霍東西的時候,你理解農民找不到蘑菇時的絕望嗎?你忽略的剩菜是農民視之為珍寶的食物,你視之為珍寶的金錢讓農民視之為糞土。浪費是可恥的',浪費農民的辛勤汗水更可恥,浪費大自然的饋贈更可恥。別人可能只是在電視上看到這些美食才會欣賞,但每一個農民看到家鄉播出的產品,不僅僅是欣賞,更多的是自豪,這不亞于汪曾祺對別人談論家鄉鴨蛋的回應,因為紀錄片記錄了他們的辛苦,記錄了他們不怕苦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國》記錄美食,也是中國的勤勞精神!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 13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所展現的中國傳統飲食文化魅力,讓我對吃有了新的定義,其中提到的中國傳統五味,還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奇妙的聯想。
酸、甘、苦、辛、咸是傳統中醫對五味所下的定義,這五味與中國人傳統的幸福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烹飪詞典里,咸是百味之首。咸味帶給人許多聯想,汗水是咸的,淚水也是咸的。老人在教訓晚輩時也總喜歡語重心長地說:“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咸味是食物入味的基礎,就如同人生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在光陰的流逝中沉淀為了人生的底色。奮斗的汗水最終會醞釀為幸福的眼淚,開心喜悅,這份咸始終伴隨于人的左右,在閱盡滄桑后讓人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這是關于幸福最樸素的解釋。
辛與酸在中國菜譜中是互補的味道。中國人喜歡用“酸”字來形容某種疼痛、某種妒嫉、某種不堪以及某種難以言說的苦難,而辣則代表著開朗、堅韌、果斷的個性。一個糾結,一個果敢;一個隱晦,一個奔放。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提倡中庸,倡導和諧。中國人性格中的這種對立的相互融合轉化則充分體現了這一點。中國菜中的酸辣融合能調出鮮,中需要具有和它的價格相當的包裝,就一定會有人買。《舌尖上的中國》與以往美食節目的不同,在與它不是一個關于商品的故事,而是一個真正關于食物的`故事。它的鏡頭沒有對準各大所謂美食城市的商業街,而是對準了我們經常忽視的人和物。包括黑龍江上的老魚把頭,香格里拉菜松茸的單珍卓瑪,浙江菜東筍的包師傅,這些勤勞的人運用經驗和智慧,提供了我們所吃的一切,也決定了我們要吃什么,怎么吃。包括做山西花饃的大嬸們,寧波做米糕的顧阿公顧阿婆,蘭州拉面的馬師傅,他們的技巧決定了各地的風味甚至習俗。也包括你早已忘卻的家鄉菜,媽媽做的悶面,春節的團圓飯,無論承認與否認,它們都絕定了你一生的口味喜好。這些都是我們熟悉的關于食物的記憶,其實也是我們整個文明的記憶,甚至是我們自我認知的根源。古人通過“茹毛飲血”區分自己和蠻族,后來“南稻北麥”的分野,仔細一想竟然都是關于食物的。
我在加入深夜發吃黨以后學到了什么?這個問題我想了許久,發現最好的回答就是:活的更明白了。為什么呢?要做飯自然就要買食材,就要辨別食材,就要懂油鹽醬醋茶的用度,知道入口的五味口感是怎么回事。人活著就要吃飯,把吃飯這事整的更明白,可謂是活的更明白了。這有許多好處,活的不明白的人就往往容易被表象和虛假所迷惑。我們有些同胞拿著國外幾塊錢一大盒的哈根達斯當奢侈品,沉醉于日本飯團子(學名壽司,起源與日本古代長途干糧)的簡單與純粹,著迷于波爾多紅酒的古典高雅,傾心于西式快餐店的工業氣息,并拿出夠外婆腌一年酸菜的錢買以上種種,充分說明現在沒活明白的人何其之多。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 14
前幾天,我們全家去大西北旅游,那里的飲食習慣和蘇州有好大的差異,比如說,每頓都會有白饅頭,有老酸奶,還有西北人喜歡吃的釀皮、甜醅……,我這個江南人還真是吃不習慣呢。為什么不同地方的人吃的東西不一樣呢?媽媽告訴我,這就叫做飲食文化。
回到家,媽媽打開電視機,讓我看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食材、主食、轉化、儲藏、烹飪、調和、生態……總共7集的紀錄片,我竟然一口氣看完了!在廚師們的那雙“魔手”上,酸、甜、苦、辣、咸等味道已經一一呈現在我面前,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仿佛聽見了那些美食對我的召喚,真希望電視機里的食物能馬上飛到我的面前。
之后,我的心難以平靜。我問過所有看過這部紀錄片的朋友,他們都說看了之后很餓,一開始我也這么認為,但是靜下心來想想,播出這部片子,真的.純粹是讓我們了解美食嗎?恐怕不是吧!就像那些在烈日炎炎下工作的農民們,也許,他們沒有讀過書;也許,他們的條件沒有我們優越;也許,他們沒有英俊的外表……但是,他們有的是勤勞樸實的面龐,堅韌能干的手和善良樂觀的心!其實,播出這部片子真正的原因是要弘揚中國人勤勞而又堅韌的性格,是這些,成就了我們大中國的各色飲食文化。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小誰都會背誦,但是,有幾個人真正理解了它的含義?我每看完一集后,靜心回想一下內容,再看看碗里桌上剩下的米粒,總會十分羞愧。
我們要感謝大自然賜給我們的美食,也要感謝那些把食物搬上餐桌的人們,我們要珍惜碗中的每一粒米,每一棵菜,讓美味不僅留存在舌尖,更要滲透到我們的內心!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 15
我喜歡看紀錄片,看過不少國內外優秀的紀錄片。我認為《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美食類紀錄片,是我看過的最出色的美食紀錄片。
看完兩集的《舌尖上的中國》我們不難發現它獨一無二的優點,《舌尖上的中國》代表著一種文化的符號、國人特有的家的溫暖。
《舌尖上的中國》一種文化的符號,它承載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有著書籍、語言、服裝等替代不了的重要作用。在《舌尖上的中國》我們看到不少我國八大菜系中的好菜,也看到每種材料、每種食物中各不相同的傳奇歷史。民以食為天,食物和我們老百姓走的最近,人們可以很自然地把文化傳到食物里面。如果有誰能夠把所有的特色美食背后的歷史、傳奇都寫出來,我們必當看到和史記一樣偉大的書籍。國人追求“色香味形俱全”是在用舌頭吃飯同時追求更好的體驗,這是吃飯的最高境界,不僅追求美味還要追求良好的審美享受。
《舌尖上的中國》代表國人特有的家的溫暖,它是一部有溫度有血有肉的紀錄片。養蜂夫婦雖然常年在在外漂泊,但有一頓頓有著家鄉味道的熱飯,生活雖苦但也樂在其中。海上的夫婦貪早抹黑在捕魚,為了微薄的收入、為了營造一個美好的家,丈夫煮的那碗簡簡單單的'飯那刻卻是世間最好的美味。哥哥為了弟弟用著簡陋的藤條冒險爬到0多米的樹上采集蜂蜜,那時間分分秒秒觸動人心,蜂蜜雖甜也不及兄弟情深的萬分之一……。太多的故事來不及一件件來講,即使講完了那鏡頭外時時刻刻發生的故事呢。在這部紀錄片中我看到濃濃家的溫暖,這愛觸動著每顆敏感的心……
有中國人聚集吃飯的地方就有文化的延續,就有家的溫暖。這是我看《舌尖上的中國》后最大的感觸……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相關文章:
舌尖上的中國作文范文(精選29篇)02-05
舌尖上的記憶02-27
舌尖上的中秋02-19
舌尖上的中國作文800字(通用21篇)07-13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06-26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集合12-02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通用12-01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通用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