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家風的作文:談孝
孝是本能,良心,美德!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人們都是以孝為主,小編收集了關于家風的作文:談孝,歡迎閱讀。
第一篇:談孝
中華美德何其多?以孝為首。百善孝為先,可見孝之重。古往今來,怎樣盡孝是人們永遠不變的話。——題記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于與父道,可謂孝矣“就是說父母健在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的時候,就要觀察他的行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為人之道,那么這種行為就可以說是孝了。古時候孝道可謂嚴格,在如今看來實為不易。但古時盡孝之人卻不為少數。古有丁蘭,幼年時,父母雙亡。因非常思念雙親,便用木頭刻了雙親的雕像。但凡有事都跟雕像訴,一日三餐都要敬過雙親再吃,就連出入家門都要稟告。日子久了,他的妻子就對雕像不敬。因好奇便用針扎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竟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時,發現木像眼中含淚,仔細盤問,才知真相,便將妻子休去。
丁蘭對了父母的敬愛,讓我們感受深重,他對孝做到了無微不至的地方,令我們敬佩。
然而,縱觀古今。現代人對于盡孝的概念已經不像古時那么清晰。曾經有一個轟動一時的新聞。一名女生,因其酷愛劉德華,此后便輟學去看劉德華的演唱會,甚至為了籌集資金賣器官賣房等。之后在一次劉德華的演唱會中,有幸與劉德華合影,但卻沒有機會告出心聲,心里十分落寞。其父卻因女兒的“追星”行為,跳海自殺了。遺書中大概內容說:應讓劉德華和其女兒見一面,拯救他的女兒。
許多人不能理解這種瘋狂的行為。用父母給予的一切,去無私的奉獻給一個你喜歡的人,并把父母拋外。這是非常不孝的行為。而她的父親,最后的希望卻是想讓女兒被拯救。
雖然這種故事令我們非常沉重,但是現實的世界還有許多需要我們學習的事情。八歲的一某女孩,成為了我們學習的模范。5歲時,因生父出車禍身亡,被逼無奈的`生母將她送人領養,之后生母也因病去世。然而,生活的艱辛并沒就此而止。三年后,養母因病癱瘓,養父因不堪壓力,離家出走。之后,8歲的她就一直悉心照顧養母。養母準備自殺,將40多片藥片藏在枕頭下,卻被孟佩杰發現。孟佩杰哭著說:“媽,你別死,你活著就有希望,你就是天。”此后孟佩杰擔當起兩人生活的困難,只能依靠養母退休的微薄收入。
女孩的堅強和孝順給現代人的啟示不是一星半點,她用行動證明了她對父母的愛!
現代的我們因各種生活的壓力和繁瑣,常常離開父母卻沒有辦法陪伴他們。只能用金錢去彌補我們的過錯。然而,我們卻并不知道。對我們何其重要的錢,在父母的眼里卻只是一張紙片,他們需要的更多的是精神的關懷,更多是長時間的陪伴。
讓我們用孝的泉,滋潤生活;用孝的色,去妝點世界;用孝的話,去細說未來!
第二篇:談孝
中國的漢字文化課文博大精深,一個普通的漢字就有獨特的含義。例如,孝字;它是由一個老字和一個子字組成的,老字在上,子字在下,這就代表著孝就是孩子把老人放在心上,關心愛護。那么,擁有上下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國是怎樣看待孝的.呢?
當今我國要建設文明和諧的現代社會。可是現代社會是什么?古文有所介紹。鰥寡孤獨皆有所養;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但是,現在中國有幾十萬的留守老人和空穴老人無人噓寒問暖。我國政府為了改變這種現狀采取了許多行動,可是都收效甚微。那到底應該怎么辦呢?我認為應該分三步。
第一步是先對我國國民進行關于孝的思想教育,并且把教育重點放在中小學生身上。這是因為思想是一切行動的基礎,沒有思想的奠基,一切行動計劃都是浮云。中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而且較成人來說容易教育,再加上中小學生的行為會對他們的家長造成一些影響,這樣一來就相當于又間接教育一部分成人,所以就事半功倍。我認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國家通過教育部在小學和初中開設道德教育課。其他方法也不少,比如:制作關于道德的動畫片,在網上建立相關網站或發布相關公益廣告……
第二步是斷絕過命的后顧之憂或者說是借口之源。很多人都以工作忙沒時間等理由掩飾,不想回家看望父母。可是,你們又沒有想過父母為我們犧牲了他們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甘心為我們做牛做馬,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大他們有沒有吝嗇一點時間起我們于不顧?為了杜絕這種人找借口,國家應設立孝日,來給國民孝敬父母的時間。
第三步是孝敬父母的事例進行表揚。最好的方法就是開展關于孝的評選活動。例如現在的中國十大孝心少年。可是,這遠遠不夠,我們應加大評選范圍:每鄉每鎮都評選孝心國民,并進行獎勵,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不過如果國家這樣做可能會讓外國人恥笑:中國國民孝敬老人還需要國家鼓勵獎勵?太可悲了!因此,大家還是自覺些吧。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但是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是大海汪洋,我們何以為報?也只有常回家看看、常陪在父母身邊才能讓我們的心不在愧疚吧。
第三篇:談孝
孝,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它代表著一種修養與品性,它是中國式的感恩,延續千年。孝是沒有時間與空間限制的,直到今天,我們依舊能從古籍的字里行間品味出孝的強大魅力以及它給予我們深深的感動。
為什么孝的精神能夠延綿千年而依舊新鮮?那便要從孝的含義說起:孝是指晚輩對長輩的尊敬與愛護,這是一種愛的傳承。孟母三遷的故事家喻戶曉,孟子的母親正是偉大的中國父母的代表,而這個故事也承載著父母在養育兒女的過程中付出的極大努力。孝是親情的重要部分,它基于血緣,卻沒有終點。李密在《陳情表》中真摯陳述的故事告訴我們:孝,是一種感恩,這并非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也不是禮尚往來,而是出于一種發自內心的'觸動與感念——我想,這就是雖然相隔千年的時間與空間,孝的精神依舊能夠打動我們的原因。
想要做到孝,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做法為標準呢?孟佩杰可以是典范,李密也可以作為參考。其實這個問題并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每個時代都會給出不同的見解。依我之愚見,當今時代提倡孝道應當將傳統精神與時代特征相結合,這樣的孝道才會有現實意義與發展價值。
從孝的本意出發,我們首先應該做到尊敬、愛護長輩。他們為生養我們付出了巨大的物質代價,但最重要的是,愛的付出是無法衡量的,我們成長的每個階段都伴隨著他們的心力交瘁。待到他們年老了,我們長大了,他們需要我們的關懷來重溫當初的溫暖與甜蜜。尊敬與關愛,是我們所能做到的最基礎的孝道。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我們是他們生命的延續,這是如此神奇的過程。從這個角度看,孝敬長輩,更要做好自己——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以積極的心態迎接生活,成為一個可以走到哪里就把正能量帶到哪里的溫暖的人。當長輩的腳步被歲月放緩,這種生命的活力方能使他們感到寬慰與驕傲。
在處理與長輩的關系時,我們既不能將他們的關懷視為無限制的愛,也不能憑臆斷敵視他們的教導。在與長輩相處時,我們不應該過于拘束與畏懼,要勇敢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與想法,但同時也不能太激進,要理性獨立地思考問題,積極與長輩溝通交流。新的時代要求我們成為視野開闊、胸懷廣大并擁有獨立思考能力與處事能力的人,這樣的孝道也是時代所要求的。在對待長輩的態度上,我們不能時時迷信長輩的話,但也不能不聽教誨、拒絕人生經驗的傳授;我們要敢于為自己做決定、為自己負責任,同時也要及時使長輩知道我們的發展狀況。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傳誦千年的箴言,無數次地叩動沉睡的心靈。孝,是經不起追悔莫及的感恩,行孝道,于足下始!
【家風的作文:談孝】相關文章:
談家風作文12-21
關于重陽談孝的作文10-08
談家風家訓作文-風作文01-25
談家風作文(通用15篇)07-05
關于孝的家風作文(通用71篇)10-17
關于孝的優秀家風小故事04-11
高中談家風議論文10-14
百善孝為先家風作文(精選21篇)07-05
百善孝為先的家風作文(精選39篇)04-18
家風作文 家風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