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書有感》擴寫作文
擴寫是對原文進行擴展和充實,把簡略的原文擴展成符合題意要求的文章。擴寫需要充分放開思路,展開想象,進行合理的創(chuàng)造,可以訓練發(fā)散性思維能力。
《觀書有感》擴寫作文【篇一】
一天,陽光明媚,是夏天中難得的涼爽天氣。朱熹卻沒有因為如此美景而擁有好心情,因為他在讀書時遇到了一個十分生澀難懂的哲理,為此而苦惱了老半天。于是他便想去方塘邊散散心,尋找靈感。
來到方塘邊,涼爽而又柔和的風令朱熹浮躁的心寧靜了一些,便趁著這良辰美景欣賞這美麗的方塘風光。半畝大的方糖在若有若無的微風吹拂下,如一面光潔明亮的鏡子。湛藍的天空把墨綠的塘面映得微微泛藍,潔白如雪的云朵也倒影在水中,在絲絲縷縷的微風吹拂下,塘面泛起了陣陣漣漪,似乎在湖水中的天空和云朵在來回移動。這時,朱熹的腦袋中不知為何冒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這方塘里的水會如此清澈呢?”朱熹不由自主的問出聲來。他又愣了愣,自嘲地笑了笑自己剛才的莫名其妙。忽然,他似乎聽見了什么若有若無的聲音:“嘩嘩嘩嘩嘩……”又似乎明白了什么,急匆匆地跑回家去了。
回到家之后,朱熹根據在方塘的見聞與哲理相結合,寫下了《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書有感》擴寫作文【篇二】
原文: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擴寫:
有一座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面鏡子一樣被打開,遠遠的看,廣闊的水面像玻璃一樣平靜,水面上,波光粼粼,碧波蕩漾,顯得十分的安。
近處看,一無雜質的水面上,清澈的可以一眼望到底,水中魚兒游動的身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你看,它們有的互相撞擊,有的互相追逐嬉戲,有的漫無目的的游著,千姿百態(tài),各具特色,點綴著這條白玉帶。
陣陣徐徐的風吹來,水面上的一道道的波紋緩緩的移動著,好像一個老人在慢慢的蹣跚在平平的路上。
天空中變化萬千的浮云與五光十色的光彩,在“垂柳夾岸水平鋪”的水面上倒映著它們的影子,清晰而精致,似水彩畫一般。在水面上慢慢的晃動著。
問那方塘中的水為何會這般的清澈,為何這般的明凈。它總是這樣回答: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幫助我吐故納新,水中的魚兒不停地翻騰著,為我源源不斷的輸送這水中的塵埃。
《觀書有感》擴寫作文【篇三】
今天,一位弟子問我如何能使自己每天進步,這個問題十分有哲理性,我回家后,一直苦思冥想。我找不出靈感,便去外面走走……
外面已是微微小雪,夜黑風高,路上家家戶戶都已睡覺了,我思考著、尋找著、慢悠悠的走著……不知走了多久,我在小橋上享受著一份禮物: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我身上,隨后聽見那小鳥的天籟之音,那風不再令人感到寒冷,而有點舒服,對!是春風!這感覺不禁讓我繼續(xù)前進……
不知過了多久,可能在辰時,我看見了半畝大的方塘。這方塘第一眼就使我驚訝了。因為這方塘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清”,這半畝方塘雖然不太大,但是清澈見底,湖中的魚都清晰可見,連湖中心的湖底都能見到底。這水幾乎比任何水都清澈,照出的倒影栩栩如生,好像真在水中,這水如同一面嶄新的鏡子。這情景真讓我贊嘆不已。
這半畝大的方塘已深深刻在我的心中,于是我第二天又去看,第三天,第四天……每天保持清澈。有一天我突然有一個疑問:“為何這湖水這樣的清澈?”這問題使我十分想找到答案。我抬頭看了遠方,忽然我看見這湖水的源頭,我茅塞頓開,高興的想到:原來有活水源源不斷地從源頭流來啊!正好我?guī)Я藭^來,我一看書我就想起這知識,想起這清澈的湖,想起弟子的問題……一個想法霎那間閃過我的念頭,讓我恍然大悟:這源頭活水不正比喻學習嗎?只要不斷吸取新的知識,才能有日新月異的進步呀!
我高興得發(fā)狂了,平時斯文的我快步跑回家中,趕忙拿起筆墨紙硯,立馬寫下朗朗上口的詩:
《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