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勞動的作文三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好的勞動的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美好的勞動的作文 篇1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讀完《美好生活,勞動來創造》,我想到了20xx年7月1日上海做為全國標桿城市率先實施的垃圾分類,并且列入了《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中,生活中所產生的各種垃圾和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在家里,學校里,商場里……處處都會產生垃圾,垃圾對環境的污染促使我們刻不容緩,愛勞動從垃圾分類開始。
有一次,媽媽又買了一杯經常愛喝的珍珠奶茶,但又是只喝一半怕長胖不喝了,這可麻煩啦,不能像原來一樣直接扔進垃圾桶,剩下來的杯子里還有珍珠和奶茶,怎么辦呢?!這可難不倒我,我靈機一動,把液體順著吸管倒入廁所洗水池,然后把珍珠倒入濕垃圾,最后把紙杯和吸管一并投入了可回收垃圾,媽媽在一旁目睹了全過程,很是感嘆我的細心和執行力,給我一個大大的贊,實在太開心啦!
又有一次,我和弟弟下樓丟垃圾,我負責比較重的濕垃圾,弟弟拎干垃圾,由于弟弟一邊走一邊甩來甩去,走到一半意外發生了——垃圾袋竟然被甩破了,垃圾散落了一地。我以為弟弟會哭,結果很出乎我的意外。弟弟用手開始撿散落一地的垃圾,一點兒也不嫌臟,于是我也趕緊幫忙起來,直到將地上撿得干干凈凈。路過的爺爺奶奶都在夸我們懂事呢!
看我們周圍,也有很多同學只重視學習,忽視了勞動的重要性。其實勞動本身就是一種知識,是一種生存的技能。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勞動,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爺爺說過”人生兩件寶,雙手和大腦,一切靠勞動,生活才美好。”就是告訴我們,人不但要有智慧,更要靠雙手去創造。在家里要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學校要主動搞好班級衛生和形象,這都是對我們很好的鍛煉。
當我一遍又一遍地讀著《美好生活,勞動創造》的時候,更明白了勞動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愛生活,愛勞動,愛創造,讓我們從垃圾分類開始吧!
美好的勞動的作文 篇2
勞動創造了人類世界,勞動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勞動創造了世間的一切事物。
如果沒有勞動,美好生活就是空想,有可能連飯都吃不上。有這么一個故事,有一個年輕人,整天不勞動。餓了,就去翻翻垃圾桶;困了,就隨便找個地方睡覺。他每天都在求上帝讓他過上好的生活,自己卻不努力勞動,最后是被活生生餓死的。天上不會掉餡餅,你不勞動誰會給你幸福的生活?是的,誰也不會。勞動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只有勞動,才有可能讓你吃飽穿暖,不勞而獲是絕對不可能的。
你如果覺得勞動只是一味的埋頭苦干的話,那你就想錯了。勞動也是需要去發明去創新的,只有不斷地去發明去創新,人類才能不斷進步。有一道測試題:一把鋤頭和一些零件,讓你選擇其中一種去松土,你會選擇哪一種?絕大多數人會去選擇鋤頭,但也有少數人會選擇零件,然后做出一臺松土的機器。選擇鋤頭的就是屬于埋頭苦干型,不知變通的那一類人。勞動不止埋頭苦干,還需要創新。就像現在的電腦挖掘機,哪一個不是創新的勞動方式呢?讓我們用知識來武裝頭腦,做一個不只會苦干實干,而且會創新的勞動者吧!有許許多多的人都在為我們國家振興而勞動:“鐵人”王進喜,“冒險家”袁庚,“鋼鐵英雄”孟泰,“領頭雁”王傳喜這些勞動者,把身心都獻給了自己的祖國,為了自己的祖國而勞動,讓我們所有人都為他們點一個大大的贊!
勞動是人生的內核。人世間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勞動,正是因為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勞動,才使得我們擁有了五千多年綿延不斷、燦若星河的華夏文明,讓我們將這壯麗的華夏文明延續下去。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愛上勞動吧!你要時刻記住:勞動本身就是一種幸福,“民生在勤,勤而不匱。”勞動是我們獲得財富的密碼,也是幸福的源泉,是勞動創造了人們,創造了社會。只有愛上勞動,才能在社會上生存下去,不要在該勞動的時間選擇安逸。讓我們用勞動去書寫新時代的新篇章,讓我們在勞動中描繪新時代的宏偉藍圖吧!中華民族的未來需要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開創!
“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苦功花不開只要汗水勤灌溉,幸福的花兒遍地開。”想要美好生活,無需太多,只需你辛勤的勞動,美好生活將不請自來!所以,快去勞動吧!美好生活,勞動創造!
美好的勞動的作文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尊重勞動,才有美好未來》。
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未來仿佛一部手機在手,絕大部分生活中的人工勞動都可以輕松地由智能替代,比如,洗衣做飯、衛生保潔都可以由編程機器人替代,甚至,連媽媽叫我遛個狗,都可以讓我家的機器人代勞。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機器能幾十、上百倍地提高人工生產力,標準化地操作,質量也大為改觀,工作效率和本領效果更是驚人。AlphaGo先后擊敗韓國圍棋國手李世石和中國圍棋天才柯潔;無人機、無人汽車的先后投產等,極大改變了我們生活的質量和生活節奏。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在科技改變生活的同時,我們是不是因為過度依賴科技而變懶了?是不是以為科技能替代生活中的大大小小勞動事項?
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創造了條件。但是,我感覺我們現代人太過于依賴科技成果。從我們中學生的視角,原先需要查閱紙質工具書的煩瑣,被計算機網絡的迅速便捷替代;閱讀上,更是覺得電子書攜帶和翻閱便捷,以致可能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沒有認真拿起過一本紙質書而導致閱讀能力下降。生活中有了除塵機器人,我們都很久沒有收拾過自己的屋子,對居住多年的房子逐漸感到陌生;恍惚中,最體現生活智能化的手機即是一切……
人工智能固然便捷高效,如果不慎重對待科技,忽略了人的'勞動實踐,它也會消解我們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要知道,科技本質上是為了實現人的對象性力量,四十多年前,人工智能發展的初衷不過是作為人的“無機的身體”。試想:如果未來發展方向,是科技一步步取代一個人的正常生活節奏,那我們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又在哪里呢?再仔細思量,人之所以成為人而區別于其他萬物,正在于人具備思考能力——能創造和使用勞動工具——且不斷地用勤勞的雙手改變彼時和此時的生存環境。在百萬年的漫長時光里,依靠勞動實踐探索,現代人從人猿一步步進化而來,直至逐步人工智能化的今天。所以,即便是人工智能化,那也是人類為進一步創造美好生活而努力思考,并且用雙手勤奮勞動創造出來的科技價值。它本質上是我們人勞動創造的成果。
百年前,孫中山先生說:“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人工智能是我們生活的需要,是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是歷史的必然。我們需要擁抱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但也必須樹立科技時代的生活思維,清醒地認識到:人工智能不可能完全替代人,我們更不能主動讓人工智能完全取代我們的思維和勞動,而成為“高能白癡”。對于勞動的價值和意義,我們依然要理性且心存敬畏!除了防范人工智能失控等“異化”風險,作為現代人,我們更要堅持人作為人存在的價值理性和人生意義——未來的美好的智能生活,仍然需要我們現在和未來“干一行、愛一行”地發揮人的主體能動性,扎扎實實地為社會勞動奉獻,成就豐富多彩而有價值的人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