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長征爬雪上的歷史典故
謝振華,1916年出生于江西省崇義縣上堡鎮甲子村。1929年參加革命,1930年參加紅軍,曾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書記兼省革委會主任,北京、沈陽軍區副司令員,昆明軍區政委兼軍區黨委書記,中顧委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長征爬雪上的歷史典故,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長征爬雪上的歷史典故
還是在孩童時代,就聽大人講謝振華的故事。說他少年得志,18歲就當紅軍的團政委,說他32歲便擔任縱隊司令和軍長,說在上海戰役時,他以一個軍吃掉國民黨美式裝備的一個軍,并活捉敵中將軍長……
后來閱讀紅軍戰斗故事,知道了四渡赤水,巧奪婁山關,再占遵義城,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穿過沼澤大草地,抵達吳起鎮,告捷直羅鎮,這些舉世罕見、驚天動地的人間壯舉,謝振華將軍都親身經歷過……
12月20日下午,記者來到北京萬壽路一座靜謐的院子,見到了敬仰已久的老前輩。聽這位傳奇將軍講述了70年前長征路上爬雪山的故事。
“長征是人類史上一個偉大的壯舉。我們能夠翻越大雪山、穿過沼澤草地,就是因為我們紅軍有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老將軍90歲高齡,身材魁梧,思維清晰,眼睛里充滿著睿智,講起話來聲若洪鐘。
1935年6月中旬,紅三軍團開始翻越夾金山。夾金山是一座海拔4500米高的大雪山。它橫亙于四川西部的寶興與懋功交界處,山嶺逶迤,終年積雪,空氣稀薄,行人呼吸困難。
年僅19歲的謝振華由團政委改任紅三軍團保衛分局執行科長,負責軍團的收容工作,主要是把掉隊人員和遺散的武器裝備收攏起來,妥善處理,并隨時報告敵情,還要保證自身和部隊的安全。
在出發前,謝振華向大家特別強調了軍團葉劍英參謀長提出的翻山四點要求:一不能快走,二不能說話,三不能坐下來休息,四要發揚階級友愛精神,搞好團結互助。過夾金山時的兩個細節令謝振華終生難忘:在山腳下,他看見彭德懷軍團長親自抽查一些連隊的準備情況;行至半山腰,他又看見彭軍團長的騾子上馱著文件,而他自己則與戰士們一起艱難地一步一步往上走。彭軍團長還大聲命令一名體弱的戰士抓住騾子的尾巴邊滑邊走。老將軍說:“多少年來,我們就是照著彭軍團長的樣子做的。任何時候都要率先垂范,愛護士兵。”
老將軍回憶道:那時的艱苦已經到了人的生理承受能力的極限,是后人難以想象的。他說:“我帶收容隊的同志走到一個避風的斜坡處,看見有十來個掉隊的干部戰士圍著一堆燃盡的木炭坐著不動。我就過去喊他們趕快走,但他們一個個卻像雕塑似的毫無反應。原來,他們已經犧牲。這是因為雪山上本來就缺氧,他們圍在一起烤火取暖又消耗了許多氧氣,結果因缺氧而犧牲。他們連名字都沒有能夠留下啊!”
越是艱難的時候,指揮員的作用越重要。老將軍說:“本來行軍就累得要命,而收容隊員的任務更為艱巨。說實在的,那時,我的身體也挺不住了,但我還是咬緊牙關。雪山的天氣像猴子的臉,說變就變。剛才天氣還好好的,萬里無云,頃刻間就狂風大作,有幾個戰士被吹出十幾米遠。接著雪和冰雹鋪天蓋地而來。在這種情況下,我一邊鼓動大家,一邊攙扶著戰士一步一步向前挪動。就這樣,我們終于戰勝了雪山。”
聽長征的親歷者講述爬雪山的故事,和讀歷史教科書的感覺不同。長征的艱難困苦是人世間罕見的,是任何語言都難以準確描述的。記者問老將軍,是什么力量支持著你們挺了過來?老將軍答道:“是對革命的信仰,人不能沒有信仰。在爬雪山、過草地的路上,我們紅軍戰士之所以能夠堅持過來,就是我們認為吃這種苦,是為了受苦受難的老百姓的翻身解放,相信跟著共產黨,為人民打天下,一定會勝利。沒有這種信念,是不可能走完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老將軍興致極高,欣然揮毫潑墨:“長征精神代代相傳”。老將軍叮囑說,“一個人、一個軍隊、一個國家,任何時候都要有信仰,有理想,有一種精神。希望我們的年輕官兵牢牢記住這一點。”
【長征爬雪上的歷史典故】相關文章:
長征路上爬雪山的歷史典故09-11
帶傷爬雪山的歷史典故09-03
長征三險的歷史典故09-04
紅軍鞋的長征歷史典故09-05
長征歷史典故:不朽的豐碑09-05
酣戰直羅鎮的長征歷史典故09-10
長征歷史典故:頑強的夫人團09-12
長征中草地夜行的歷史典故09-04
長征中讓人感動的歷史典故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