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魯迅的作文匯總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魯迅的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魯迅的作文 篇1
近代大文豪魯迅先生,被稱作“中國的脊梁”,他給我們留下的印象也總是嚴肅冷峻,不茍言笑的。然而生活中的魯迅先生并非如此,他風趣詼諧,愛開玩笑。與他同時代的名人夏衍曾說:“魯迅先生幽默的要命。”
1934年,國民黨北平市長袁良下令:禁止男女同學,男女同游。魯迅先生聽到此事,對幾個青年朋友說:“男女不準同學,同游。那男女一同呼吸空氣,淆亂乾坤,豈非比男女同游更嚴重!袁良市長不如索性再下一道命令,今后男女出門,各戴一個防毒面具。既免空氣流通,又不拋頭露面。這樣,每個都是,喏!喏!……”說著,魯迅先生把頭喂微微后仰,用手模擬防毒面具的管子……大家都被魯迅先生的言談動作逗得哈哈大笑。
魯迅先生不僅幽默,還有著特別可愛的一面。
魯迅先生特別愛吃甜品。因為客人來家里做客總是把甜品吃的精光,所以魯迅先生把家里招待客人的點心換成了花生。
因為嗜甜,魯迅先生從小就患有牙疾,在他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到自己被牙痛折磨的經歷。
某年五月一日,魯迅在日記中寫道"夜齒大痛,不得眠。”五月二日魯迅又寫道“午后得羊羹一匣,與人分食大半。下午齒痛”
每次他去王府井看完牙齒,都會很開心地去稻香村買一堆餅干來犒勞自己,然后繼續牙疼到懷疑人生。
這樣可愛幽默的魯迅先生是不是很讓你意外呢?
魯迅的作文 篇2
小時候,父母對我的講過有關魯迅的故事,可我對魯迅的印象已模糊不清了,自從學習了有關魯迅的幾篇文章后,我才對他有了幾分了解,才知道他是如此的偉大。
魯迅本來是富家子弟,條件優越,從小衣食無憂,但這些并不是魯迅所追求的目標。魯迅從小對自己生活環境的局限很不滿意,他多么向往廣闊的生活天地,多么羨慕樸實的勞動人民,他身貴不嫌貧。魯迅在學習上是那樣珍惜時光,潛心鉆研。長大后,他不顧家庭的阻撓,積極投身革命,魯迅的筆就是同反動統治者做斗爭最厲害的武器,魯迅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趕寫出一篇篇文章,猶如插入反動派心中的一把把利劍,也因此,魯迅在革命斗爭中遭到了多次的挫折與迫害。魯迅憐憫勞苦大眾,他活著就是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他為人民當牛做馬無怨無悔。魯迅為了早日推翻反動統治,讓全國受苦受難的人從水深火熱中早日得以解放,擺脫窮困,擺脫痛苦,過上幸福的日子,他不分晝夜,分秒必爭,一絲不茍,忘我工作。他雖然只活了55歲,但他為人民、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魯迅先生愛憎分明,堅強不屈的高尚品質,永遠值得我們敬仰。
魯迅風趣幽默、和藹可親的性格也是令人難以忘懷的。他對身邊的人,不論是親人、朋友、陌生人,甚至是庸人都是關懷備至的,他對下一代青年的進步和發展更是百般關心,而在別人關心他的時候,他每每都會婉言拒絕,這讓我對他那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精神贊嘆不已。
魯迅的精神、魯迅的品質在我們心中是永不磨滅的。
魯迅的作文 篇3
我去過魯迅留學仙臺時讀書的階梯教室,在那里,魯迅和藤野先生結下了深厚的師生友誼。今天,我又有機會去魯迅少年時期讀書的三味書屋,在那里,魯迅遇到了他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我的心情好激動!
是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為我們32位學生提供了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乘坐的大巴,在一路歡歌笑語中來到了紹興。
第一站是魯迅故居。我們首先參觀了寬敞的廚房,在臥室里,我還看到了一張床,那可是魯迅當年睡過的,不是仿制品。
從魯迅故居出來不遠的地方,就是我們的第二站,無人不曉的三味書屋。跨入門檻,上方懸掛著一塊寫著“文魁”的匾,聽說壽家出過舉人。穿過一扇黑色的竹門,我們便來到了當年魯迅念書的房間。同行老師告訴我們,“三味”指的是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也就是說當普通老百姓,吃粗茶淡飯,認真讀書。我看到房間里有許多大小不一的桌椅,原來當時的私塾只提供書本,桌椅得自帶,難怪書桌這么不統一,看來那個年代的學習條件真的很惡劣。除了講臺之外,房間里還擺放著八張桌子,這就意味著教室里只有八個人,這才是真正的小班化教學呀!真羨慕!大家一定都聽所過魯迅因為遲到刻“早”字自勉的故事吧,我很想看看課桌的右下角那個“早”字是否還保留著,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字跡已經很模糊了。走出三味書屋時,一株茂盛的桂花樹映入眼簾,據說魯迅經常在這里捉知了。
第三站是百草園,魯迅兒時玩耍的樂園。和黑乎乎的三味書屋相比,這里空氣清新甜潤,樹木枝繁葉茂,河水清澈見底。不過,菜地上長滿了野草,而且沒有見到蟋蟀和黃蜂,有些遺憾。
在咸亨酒店美食一餐后,我們又回到了三味書屋。大家穿上藍色長袍,帶上一頂垂掛著長麻花辮子的帽子,準備親身體驗一下當年魯迅上課的情景。《小學生魯迅讀本》的作者劉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美女蛇的故事。這個故事是一位老和尚隨口編的。劉老師一層一層啟發我們,我們終于明白了,老和尚之所以編這個故事,是因為他身為和尚,不能喜歡美女,于是索性讓大家都不喜歡美女。一個簡單的故事,能引發很多思考呀。
今天,我看到了魯迅的故里,聽到了名師的講課,認識了很多朋友。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是,三味書屋的課桌、百草園的野草、咸亨酒店的梅干菜蒸肉已經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魯迅的作文 篇4
嚴肅剛毅,精神抖擻,這或許就是我們所認識的魯迅吧!但以《朝花夕拾》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他的情。
“我現在還聽到那時的自己的這聲音,每聽到時,就覺得這都是我對于父親最大的錯處。“這是魯迅先生后來回憶自己在父親臨死前的行為而不禁感嘆的,表達了自己對父親無說的愛,以及對自己的行為無比后悔。
在對一個不是生母卻勝似生母的長媽媽的描寫中,魯迅先生雖然表面上寫了她十分迷信,但是實際上卻表達了對她深深的愛,由她為自己而想盡一切法子去買《山海經》來表達了自己對她的敬意,字里行間都體現了魯迅先生的情,更有在最后魯迅先生對長媽媽的祝福“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當然,魯迅先生的情并不僅僅只在自己的親和自己所熱愛的人那,更存在于中國所有的勞苦大眾。正是因為他有這樣的情,他才可以一直堅持下去。他以筆為武器,像一把鋒利匕首,狠狠地插入敵人的胸中,像一把優秀的手術刀,治療人民的病處,像一塊塊磚頭,筑成了人民心中的長城。
因為魯迅先生的情,所以他會不顧身份,跪著為人民服務,他會時時刻刻為進步青年著想,他才會一直有勇氣,有決心,在曾經那個污濁的社會屹立起來,成為所有人的一顆“北極星”,永遠為人民指引方向。
或許有的人會說,我們也有情,為何就比不上魯迅先生呢?不!你那只不過是為自己著想,而從未沒有為他人考慮,你只知道收獲的喜悅,而不明白奉獻的快樂!
我們,不!所有人都應有魯迅先生那樣的情,心中只有他人,從來只為他人考慮,我們身邊才會出現一個又一個“魯迅先生”!
我明白了魯迅先生的情……
魯迅的作文 篇5
原來,我只認為魯迅是一個普普通通得作家。但是,通過學習了第五組課文后,我對魯迅有了進一步得了解。
魯迅——這位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頭發刷子似的直豎著,濃密的胡須像隸書的一字的人,看起來很平凡,但他卻有一顆愛心。
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中,我知道了魯迅是一個關心后代、痛恨反動勢力、關心窮苦人;在《一面》中,從魯迅先生廉價賣書給一位素不相識的中國青年中,我又體會到了魯迅的熱愛勞動人民,關心進步青年的高尚品質……這不正體現了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嗎?
沒錯,我心目中的魯迅先生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他總是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魯迅的作文 篇6
紹興,這個千年古城,有著悠久的人類歷史,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這里的好山好水,孕育出許多名人志士,其中,最具盛名的,就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
行走在紹興古城,到處都有這位文化巨人的啟蒙足跡。走進百草園,依稀聽到草叢中蛐蛐的鳴叫聲;走進三味書屋,書桌上刻著的“早”字還清晰可辨;走進起居室,一塵不染的桌椅疑有余溫,似乎傾訴著一個大家庭曾經的溫馨……
循著文化精英的足跡追溯,我們仿佛看到,一位睿智的少年,從十九世紀末葉的蒼涼中走來;從百草園嘻戲的童趣中走來;從三味書屋朗朗的書聲中走來。腳步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成熟,他用一生積累出一個魯迅--這個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魯迅,他走的是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道路,創造了一個時代文學的輝煌。他用雋永的文字,擬抒著充沛的反封建熱情;他用豐滿的言語,為中國革命者助陣作戰,搖旗《吶喊》;他用峭拔的筆墨,鞭笞著舊中國知識分子《彷徨》無助的精神危機。他的文章,猶如一貼貼濟世良《藥》,醫治了中國資產階級革命脫離群眾的頑癥,憚述了中國革命應謀求“社會根本改造和個性解放”的真理。
穿梭在江南古城的街廊水道,伴隨巨人成長的歷程,一張張也曾清晰的面孔迎面走來:少年閏土,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刺去……漸漸地,那雙紅活圓實的手變成了開裂的松樹皮;阿Q得意地嚷著:“造反了!造反了!”從未莊人驚懼的眼光前走過……最后,被抬上沒有蓬的車,卻沒有“享受”游街、示眾、砍頭的殊榮;孔乙己赫然站在柜臺前,用指甲蘸酒寫畢“茴”字的四種寫法,走出咸亨酒店的大門……終于,他沒有來還那欠的十九個酒錢,只有酒香依然從咸亨酒店里徐徐溢出,與江南古城特有的濕潤空氣柔和在一起,飄灑于人來人往中,飛揚在云沉云浮中……
悠悠千年彈指間,浮名滄桑一掠過。形形色色的人不斷在歷史的長河中涌現,然后又逐漸模糊,最后仿佛微塵似的迸散了。唯有魯迅這樣堅定的革命者和燦爛的文化巨星的不屈忠魂,永遠伴隨著酒香長存于世,把自己成長、成熟、奮斗的腳步,定格在人類歷史的嘆號里!
魯迅的作文 篇7
我所認識的魯迅先生,是從他的著作中見到的,我沒有與他會過面。當魯迅先生創造出阿Q的時候,我還沒想到到文藝界來作一名小卒,所以就沒有訪問 求教的機會與動機。及至先生住滬,我又不喜到上海去,故又難得相見。四年前的初秋,我到上海,朋友們約我吃飯,也約先生來談談。可是,先生的信須由一家書 店轉遞;他第二天派人送來信,說:昨天的信送到的太晚了。我匆匆北返,二年的工夫沒能再到上海,與先生見面的機會遂永遠失掉!
在一本什么文學史中(書名與著者都想不起來了),有大意是這樣的'一句話:魯迅自成一家,后起摹擬者有老舍等人。這話說得對,也不對。不對,因為我是 讀了些英國的文藝之后,才決定也來試試自己的筆,狄更斯是我在那時候最愛讀的,下至于烏德豪司①與哲扣布②也都使我欣喜。這就難怪我一拿筆,便向幽默這邊 滑下來了。對,因為象阿Q那樣的作品,后起的作家們簡直沒法不受他的影響;即使在文學與思想上不便去摹仿,可是至少也要得到一些啟示與靈感。它的影響是普 遍的。一個后起的作家,盡管說他有他自己的創作的路子,可是他良心上必定承認他欠魯迅先生一筆債。魯迅先生的短文與小說才真使新文藝站住了腳,能與舊文藝 對抗。這樣,有人說我是魯迅派,我當然不愿承認,可是決不肯昧著良心否認阿Q的作者的偉大,與其作品的影響的普遍。 我沒見過魯迅先生,只能就著他的著作去認識他,可是現在手中連一本書也沒有!不能引證什么了,憑他所給我的印象來作這篇紀念文字吧。這當然不會精密,容或 還有很大的錯誤,可是一個人的著作能給讀者以極強極深的印象,即使其中有不盡妥確之處,是多么不容易呢!看了泰山的人,不一定就認識泰山,但是泰山的高偉 是他畢生所不能忘記的,他所看錯的幾點,并無害于泰山的偉大。
看看魯迅全集的目錄,大概就沒人敢說:這不是個淵博的人。可是淵博二字 還不是對魯迅先生的恰好的贊詞。學問淵博并不見得必是幸福。有的人,正因其淵博,博覽群籍,出經入史,所以他反倒不敢道出自己的意見與主張,而取著述而不 作的態度。這種人好象博物院的看守者,只能保守,而無所施展。有的人,因為對某種學問或藝術的精究博覽,就慢慢的擺出學者的架子,把自己所知的那些視為研 究的至上品,此外別無他物,值得探討,自己的心得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假若他也喜創作的話,他必是從他所閱覽過的作品中,求字字句句有出處,有根據; 他作而不創。他犧牲在研究中,而且犧牲得冤枉。讓我們看看魯迅先生吧。在文藝上,他博通古今中外,可是這些學問并沒把他嚇住。他寫古文古詩寫得極 好,可并不尊唐或崇漢,把自己放在某派某宗里去,以自尊自限。古體的東西他能作,新的文藝無論在理論上與實驗上,他又都站在最前面;他不以對舊物的探索而 阻礙對新物的創造。他對什么都有研究的趣味,而永遠不被任何東西迷住心。他隨時研究,隨時判斷。他的判斷力使他無論對舊學問或新知識都敢說話。他的話,不 是學究的掉書袋,而是準確的指示給人們以繼續研討的道路。
學問比他更淵博的,以前有過,以后還有;象他這樣把一時代治學的方法都抓 住,左右逢源的隨時隨事都立在領導的地位,恐怕一個世紀也難見到一兩位吧。吸收了五四運動的從新估價的精神,他疑古反古,把每時代的東西還給每時代。 博覽了東西洋的文藝,他從事翻譯與創作。他疑古,他也首創,他能寫極好的古體詩文,也熱烈的擁護新文藝,并且牽引著它前進。他是這一時代的紀念碑。在文藝 上,事事他關心,事事他有很高的成就。天才比他小一點的,努力比他少一點的,只能循著一條路線前進,或精于古,或專于新;他卻象十字路口的警察,指揮著全 部交通。在某一點上,有人能突破他的紀錄,可是有誰敢和他比比全能比賽呢!
也許有人會說:在文藝理論方面,魯迅先生只盡了介紹的 責任,并未曾建設出他自己的有系統的學說;而且所介紹的也顯著雜亂不純。假若這話是對的,就請想想看吧,批判別人的時候,不是往往忘卻別人的努力,而老嫌 人家作得不夠嗎?設若能看到這一點,我們不是應當看看自己,我們自己假如也把研究、創作、翻譯,同時并作,象魯迅先生那樣,我們的成績又能有多少呢?我們 就是對于一位圣人,也應不客氣的批評,可是我們也應當曉得批評不僅是發威,而是于批評中,取得被批評者的最良最崇高的精神,以自策自勵。魯迅先生能于整理 國故而外,去介紹,去翻譯,就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事。一個人的精力與天才永遠不能完全與他的志愿與計劃相配合,人生最大的苦痛啊!只有明知這苦痛是越來越 深,而殺上前去,以身殉志的,才是英雄。魯迅先生的精神便是永遠不屈不撓,不自滿,不自餒。魯迅先生的精神能以不死,那就靠后起者也能死而后已的繼續努 力。抓住一位英雄的弱點以開心ziwei,既無損于英雄,又無益于自己,何苦來呢!
還有人也許說,魯迅先生的后期著作,只是一些小品文,未免可惜, 假若他能閉戶寫作,不問外面的事,也許能寫出比阿Q更偉大的東西,豈不更好? 是的,魯迅先生也許能那樣的寫出更偉大的作品。可是,那就不成其為魯迅先生了。希望魯迅先生去專心著作的人,雖然用著惋惜的語調,可是心中實在暗暗的不滿 意!不滿意他因愛護青年,幫忙青年,而用去許多時間;不滿意他因好管閑事而浪費了許多筆墨。
我不曉得假若魯迅先生關上屋門,立志寫偉大的作品,能夠有什么貢獻;我不喜猜想。
我卻準知道魯迅先生的愛護青年與好管閑事是值得欽佩的事,他有顆純潔的心,能接近青年;他有奮斗的怒火,去管閑事。是的,先生的愛護青年,有時候近于溺 愛了;可是佛連一個螞蟻也愛呢!母親的偉大往往使她溺愛兒女;這只有母親自己曉得其中的意義,旁觀者只能表示惋惜與不滿,因為旁觀者不是母親,也就代替不 了母親,明白不了母親,自己不是母親,沒有慈心,覺得青年們都應該嚴加管束,把青年們管束得象羊羔一樣老實,長者才可逍遙自在的為所欲為。為長者計,這實 在是不錯的辦法。可是,青年呢?長者的聰明往往把將來帶到自己的棺材里去,青年成了殉葬者。魯迅先生不是這樣的長者,他寧可少寫些文章,而替青年們看 稿子;他寧可少享受一些,而替青年們掏錢印書,他提拔青年,因為他不肯只為自己的不朽,而把青年們活埋了。這也許是很傻的事吧?可是最智慧的人似乎都有點 傻氣。
至于愛管閑事,的確使魯迅先生得罪了不少的人。他的不留情的諷刺譏罵,實在使長者們難堪,因此也就要不得。中國人不會憤怒,也 不喜別人掛火,而魯迅先生卻是最會掛火的人。假若他活到今日,我想他必不會老老實實的住在上海,而必定用他的筆時時刺著那些不會怒,不肯犧牲的人們的心。 在長者們,也許暗中說句:幸而那個家伙死了。可是,我們上哪里去找另一個魯迅呢?我們自慚;自慚假若沒有多少用處,讓我們在紀念魯迅先生的時候,挺起 我們的胸來吧! 只寫了些小品文嗎?據我看,魯迅先生的最大成就便是小品文。我敢說,他的學問限制不了后起者的更進一步,他的小說也攔不住后起者的猛進直前。小品文,在五 十年內恐怕沒有第二把手,來與他爭光。他會怒,越怒,文字越好。文字容易摹仿,怒火可是不易借來。
他的舊學問好,新知識廣博,他能由 舊而新,隨手拾掇極精確的字與詞,得到驚人的效果。 你只能摘用他所用過的,而不易象他那樣把新舊的工具都搬來應用,用創造的能力把古今的距離縮短,而成為他獨有的東西。他長于古文古詩,又博覽東西的文藝, 所以他會把最簡單的言語(中國話),調動得(極難調動)迭宕多姿,永遠新鮮,永遠清晰,永遠軟中透硬,永遠厲害而不粗鄙。他以最大的力量,把感情、思想、 文字,容納在一兩千字里,象塊玲瓏的瘦石,而有手榴彈的作用。只寫了些短文么?啊,這是前無古人,恐怕也是后無來者的,文藝建設!
燃起我們的怒火吧,青年!以學識,以正義感,以最有力的文字,盡力于抗戰建國的事業吧!在抗戰中紀念魯迅先生,我們必須有這個決心!
魯迅的作文 篇8
手捧著魯迅的散文,耳邊一陣清涼,干凈的琴聲,我抱膝坐在床上。轉眼望向外面—一片煙塵。一陣悠揚而哀傷的笛聲傳來。
我淚眼朦朧,恍惚間看見一個好的故事。
藍藍的天,清新的氣息使人氣爽。清清的小溪,平靜而使人快活。不遠處,幾處人家。周圍都是青綠的樹。有人拍我一下,原來是魯迅:“孩子,精神遭破壞的世界過去了,‘我的好的故事’結束了,這‘好的故事’由你繼續下去吧!”魯迅指了周圍:“這便是你與我的好故事,記下每一棵樹的樣子,甚至它的紋路,記下每一滴水的形狀,記下著藍天的顏色,記下……”我不用回頭,我知道他走了,我也沒有時間回頭,因為我要記憶所有——-樹,水,天,云人家……
忽然大片的樹倒下,多了許多人家和炊煙,又出現了一個工廠,天空哭泣了,河又不安了,空氣變濁了。樹不在蒼翠,幾個小孩正拿著鋸,鋸樹我想喊,但我發不出聲,身體也被禁錮了。我看清了他們,他們眼中寫滿了利益。
樹雖然倒下了但它砸到了一個人,那個人被砸死了,我看到的不是人的悲傷而是人的麻木以及樹的憤恨我仿佛看到了樹快意的笑。
我能走動了,走到樹的跟前,撫摸它的年輪,上面歪歪扭扭寫著發展,規劃,我仔細地看著,驚出了我一身的冷汗,每個字縫便是一個“仇”字,我看見我被那些樹包圍,它們將我一點一點遮住,直到完全黑暗,我被嚇得大喊,突然一切變得破碎,扭曲了。我慌亂中看見書正躺在地上,那一頁正是“好的故事”。
魯迅,好像在對我笑,不是獰笑,而是相信的微笑。
【魯迅的作文】相關文章:
魯迅話題作文:與魯迅的對話01-09
魯迅故里讀魯迅作文05-30
魯迅作文11-17
魯迅的作文07-06
魯迅作文01-11
魯迅話題作文:走近魯迅先生01-14
魯迅話題作文:讀《魯迅》有感01-08
魯迅話題作文:游魯迅故居01-12
走近魯迅—游覽魯迅的故居作文11-25
高中我讀魯迅作文-魯迅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