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作文素材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每次到寫作文的時候就哀聲一片?如果有積累的作文素材,是不是就沒那么難寫了?為了幫助大家積累更多作文素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作文素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作文素材1
復旦大學“黃山門”
12月12日,以復旦大學學生為主的18名上海驢友在黃山遇險,致營救民警張寧海不慎墜崖,獻出了自己的年輕的生命。(張寧海去年剛從大學畢業,24歲,家中獨子。)事情并未就此結束,連日來繼續膨脹,不斷“發酵”:復旦學生脫險后不談哀悼殉職民警、先討論如何搞好媒體公關,對民警犧牲冷漠無情、不承認錯誤推卸責任……網絡上層出不窮爆出的“內情”,讓復旦大學深陷“黃山門”。
點評
黃山事件發生后,一度爭論的中心點在大學生該不該去探險,該不該去登山。其實,登山并沒有錯,探險也不是問題,關鍵是,學生獲救回學校后,不反思反而公開討論所謂的危機公關、推卸責任。中國如此著名高校的學生如此冷漠的表現,不知道責任也不知道尊重生命,真令人不寒而栗!“黃山門”的發生雖是偶然事件,卻折射出一個時期以來局部存在的冷漠和功利主義等蔓延的可怕習氣,而且這種冷漠現在并不單單局限在高校……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作文素材2
“愛心媽媽”韓婷
“80后”的韓婷,遼寧大連人,是10個月大寶寶的媽媽。她看到同樣是10個月大的小王涵被嚴重燙傷,心疼地流下眼淚。她在網絡上組織成立“王涵愛心媽媽群”,呼喚大家對王涵的關心;她在現實中忙前忙后,用實際行動照顧這個受傷的孩子。在她的感召下,社會各界為小王涵捐治療款17萬元,孩子的傷勢得到治療。她是網友熟知的“韓小寶”,她是80后的“愛心媽媽”。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作文素材3
周立波“微博門”
“微博門”緣于周立波11月16日凌晨在微博上發表的一篇批駁網友的帖子,沒想到這篇短短的微博立刻引起了一場網絡罵戰,不甘示弱的周立波以近30篇更新微博一一“舌戰群儒”,其“自宮論”“公廁論”等引來了更大的反擊。包括網絡衛士方舟子在內的20萬網友迅速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倒周團”,和周立波開始了一場口水大戰,一時間網絡上波濤洶涌,這就是周立波“微博門”。
點評
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在脫口秀中騰空出世,曾一度備受推崇。但是這次,周立波一改往日的形象,“脫下西裝,與網友爆粗對罵”,硬生生的把“海派清口”成功轉型為“海派粗口”,也讓人見識到了周立波在爆粗口上的造詣!
作為社會公眾人物,受到別人批評是很正常的,他們應該有更大的容忍性。當然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進行還擊,比如謠言、別人對你的誤解,但是回擊的方式,卻應該是有理有據的。公眾人物更應該珍惜自己的話語權,用好自己的話語權。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作文素材4
“最美背影”交巡警張陽
在處理治安糾紛中幫涉案當事人挑擔上坡的重慶交巡警張陽并不知道自己被網友拍了下來,他覺得這是自己履行職責的一件小事。而這件“小事”卻讓無數網友感動,認為這是和諧警民關系的“最美背影”。張陽的背影留給網友的是感動,留給某些執法者的是反思,留給社會的是以人為本和公平正義的執法理念。百姓需要更多像張陽這樣的“美麗背影”。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作文素材5
“光明守護者”呂清森
呂清森,吉林省樺甸市一名送電檢修班工人。他穿林海,臥雪原,在東北長白山深處獨行,巡護線路安全;他追太陽,尋雷電,首創“采光巡線法”等工作方法,發現供電隱患數千處,為國家節約維修開支數千萬元;他寂寞堅守,苦中作樂,在這條吉林省內環境最惡劣、巡護難度最大的輸電線路上,一走就是31年,7萬多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赤道近2圈。這一切,只是為了守護“萬家燈火的事業”。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作文素材6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尊老愛幼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尊師敬長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老師,就象燃燒的蠟燭,用知識之光照亮學生的心靈,直到生命的終結。——毛澤東尊師美德故事
作為新中國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不忘恩師的故事,更是給我們留下美談,做出榜樣。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寫好歷史的續篇,這樣才無愧于辛勤培養我們的老師,無愧于我們的偉大時代。
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卻始終尊敬自己的老師。1959年,毛澤東回到了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請韶山的老人們吃飯。毛澤東親自把老師讓在首席,向他敬酒,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意。
毛澤東青年時代聽過徐特立先生的課。當徐特立60壽辰時,他特意寫信向徐老祝賀。信中說:“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愛國愛民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明清之際愛國學者顧炎武的名言。
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實踐,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愛國愛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們光大和發揚這一優秀的民族傳統,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就會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強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林則徐禁煙
林則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廣總督期間,由于清政府腐敗,英國強盜把一種叫鴉片的毒品,源源不斷的偷運進中國,毒害中國百姓。
林則徐面對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鴉片的危害。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則徐的建議,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負責禁煙。
1839年3月,林則徐來到廣州,禁煙運動迅速展開。6月3日,人們把繳獲的鴉片全部投進硝煙池。頃刻間,鴉片全部銷毀。林則徐為國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門硝煙的壯舉,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揭開了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第一頁。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謙虛禮貌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作為一種具體的行為來講,就是指人們在待人接物時的文明舉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禮貌。而禮貌的本質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和友善,這種心理需求,是超越時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個人如果只懂得禮貌的形式,卻沒有謙讓之心,那么,他不會真正懂得禮貌,謙讓也是謙虛、平等的表現,是禮貌的重要內涵。謙虛禮貌包含著我們的祖先對自然文化的驕傲和自豪,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七歲之師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游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么?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刻苦學習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勤奮讀書方面表現得格外突出。不論是善于治國的政治家,還是胸懷韜略的軍事家;不論是思維敏捷的思想家,還是智慧超群的科學家,他們之所以在事業上不同凡響,都是與他們從小的遠大抱負分不開的。俗話說:“有志者立常志,無志者常立志”,立志,貴在少年——
鐵杵磨針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么?”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后,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終于成為有名的大詩人。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作文素材7
楊時,字中立,是劍南將樂人。小的時候非常聰穎,善于寫文章。年紀稍大一點后,專心研究經史書籍。宋熙寧九年進士及第,當時,河南人程顥和弟弟程頤在熙寧、元豐年間講授孔子和孟子的學術精要(即理學),河南洛陽這些地方的學者都去拜他們為師,楊時被調去做官他都沒有去,在潁昌以拜師禮節拜程顥為師,師生相處得很好。楊時回家的時候,程顥目送他說:"我的學說將向南方傳播了。"又過了四年程顥去世了,楊時聽說以后,在臥室設了程顥的靈位哭祭,又用書信訃告同學的人。程顥死了以后,楊時又到洛陽拜見程頤,這時楊時大概四十歲了。一天楊時拜見程頤,程頤正在打瞌睡,楊時與同學游酢(音zuò)恭敬地站在一旁沒有離開,等到程頤睡醒來時,門外的雪已經一尺多深了。楊時的德行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之人士不遠千里與之相交游,其號為龜山先生。
教育意義:
《程門立雪》的流傳更讓我們繼承和發揚尊師愛師的傳統美德。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尊敬不僅僅停留在認識上,還要落實在行動中去愛老師感恩老師。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作文素材8
【楊時立雪】
宋有楊時。師事程頤。雪深一尺。侍立不移。
【原文】
宋楊時、字中立。潛心經史。第進士。調官不赴。以師禮見程顥于潁昌。相得甚歡。及歸。顥目送之曰。吾道南矣。顥卒。又從程頤于洛。年已四十。事頤愈恭。一日、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門外雪深一尺。
二程為當代名儒。楊時舍官師事之。知所擇矣。其后歷知瀏陽余杭蕭山三縣。皆有惠政。最可佩者。侍立師旁。雪深一尺而不去。蓋其得力于二程之禮教多矣。
【白話解釋】
宋朝時候。有一個姓楊單名叫時的人。表字就叫中立。他讀書對那經書和史書很用心。中了進士之后。朝廷里調他去做官。楊時不肯就。他到潁昌的地方去。拜了大程夫子名叫顥的做先生。師生們都很歡心。等到他回去的時候。程顥雙眼送著他說道。從此我們的大道。傳到南方去了。程顥去世了以后。楊時又到洛陽地方去。在二程夫子名叫頤的那兒受業。這時候、楊時的年紀已經有四十歲了。可是侍奉先生愈加的恭敬。有一天、程頤偶然閉了雙眼坐著。楊時和一個同學、姓游名叫酢的、在程頤旁邊侍立著不去。等到程頤醒了。門外面已經下了雪、有一尺多厚了。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文明禮儀:韓皋敬笏
【韓皋敬笏】
韓皋敬慎。三世大臣。祖父遺笏。不授仆人。
【原文】
唐韓皋、字仲聞。休之孫。滉之子也。貌類父。既孤。不復視鑒。資質厚重。有大臣器。官至戶部尚書。其家三世為大臣。傳執一笏。皋以笏經祖父所執。未嘗輕授仆人之手。歸則躬置于臥內榻上。明日出。復自取之。
韓休拜黃門侍郎同平章事。韓滉仕至將相。皆事君盡禮。一門三代為大臣。皆止于敬。而皋且敬及其笏。未嘗將祖父所存之手澤。輕授于仆人。其禮也。亦即其忠也、孝也。於戲。不愧為韓休之孫矣。
【白話解釋】
唐朝時候。有一個姓韓名叫皋的。表字叫做仲聞。就是著名的宰相名叫韓休的孫子。出將入相名叫韓滉的兒子。韓皋的面貌。很像他的父親。所以韓皋打從父親死了以后。就不再去照鏡子了。他的資質很厚重。頗有大臣的器度。后來畢竟官做到戶部尚書。他們的家里。三代都做了這樣的大官。傳下來一塊朝見皇帝時候執著的手版。韓皋因為這塊朝皇的手版。是經過他的祖父和他的父親所執過的。所以沒有一次輕易地交給仆人手里去拿。他每逢朝里回家的時候。必定親自把這塊手版、放在臥室里的榻上。第二天出去朝皇的時候。再親自拿取的。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文明禮儀:德言對經
【德言對經】
德言開經。輒先祓濯。束帶振襟。危坐苦學。
【原文】
唐蕭德言、字文行。明左氏春秋。太宗時。歷著作郎。弘文館學士。晚節學愈苦。每開經。輒祓濯。束帶危坐。妻子諫曰。老人何自苦。曰。對先圣之言。何復憚勞。詔以經授晉王。封武陽縣侯。卒年九十七。
歸有光曰。廣東陳元誠。平生未嘗讀書。一朝自感激。取四子書終日拜之。忽能識字。夫儒家經書。本是修淑身心。一言而為天下法。一行而為百世師。經書所在。古圣賢嘉言懿行所在也。可不敬歟。
【白話解釋】
唐朝時候。有一個姓蕭名叫德言的。表字就叫文行。他貫通了一部左氏春秋。在太宗皇帝的時候。先做了專掌國史的官。后來又升做了弘文館學士。蕭德言到了晚年的時候。更加刻苦研究學問了。每逢要攤開經書來。一定先要洗了手、洗了臉。并且束好了衣帶。端端正正的坐著。他的妻子勸他道。老年人為什么還要自己這樣的尋苦吃呢。蕭德言回答他的妻子道。對了先圣人的言語。那里再敢怕辛苦呢。皇帝下了詔書叫他去教授晉王讀經書。又封了他武陽縣的侯爵。蕭德言死的時候。年紀已經九十七歲了。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作文素材】相關文章: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作文(10篇)02-25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作文(精選10篇)02-25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作文合集10篇02-25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作文精選10篇02-25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作文匯編10篇02-25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作文范文09-06
關于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作文范文09-06
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做貢獻作文2500字01-25
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文2500字01-24
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征文2500字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