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民風民俗作文(匯總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民風民俗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民風民俗作文 篇1
巴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一部分。“炎黃”的始跡在黃河流域,而從夏禹始,先民的傳聞則已開始南漸。禹的出生地相傳有三處,都在長江流域,即四川、江西九江和安徽。據大量史籍所載,禹就是生于四川境內的`汶山郡廣柔縣石紐鄉,娶江州涂山。古江州就是今日之重慶。秦滅巴國設巴郡后,巴人更是長足步入了漢化的過程。 三千多年來,重慶處處留下中國傳統文化的印痕。渝鄂交界處,有屈原,王昭君的故里;涪陵周易園,是程朱理學的發祥地;大足石刻,匯集了中國唐、宋時期石窟藝術的大量珍品;合川釣魚城,保存著南京軍民抗擊蒙哥軍隊入侵的古戰場遺址,
。歷代詩人如李白、杜甫、劉禹錫、蘇軾、陸游、郭沫若等,都在這里寫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巴渝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春節拜年,十五觀燈、清明祭祖、中秋賞月以及懸酒幌、趕廟會、坐花轎、放風箏等民風民俗,涵蓋婚喪嫁娶、文娛游戲、鬼神觀念、崇拜禁忌、歲時節令,工商交易等各個范疇,與中國其他地區比較,無不大同小異。重慶豐富多彩的地方戲劇、曲藝、繪畫,手工藝品及群眾節令活動等,也頗能反映巴渝風俗民情。
民風民俗作文 篇2
自古到今,漢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點始終保留。從河南安陽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領衣的樣子。后雖有胡服傳入,出現短衣短褲,但不管是西漢的"深衣",還是唐宋的"交領袍",或是清朝"長袍",上衣總是以右衽為特點。
近代男裝長袍或現代女裝旗袍都繼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各個朝代,對服飾的顏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色黃,旗幟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漢、唐、宋,定為赤色為宜。
服裝的式樣發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內裝為對襟衫和長褲,外穿大襟長衫,講究一點的外加一件馬褂,謂之“長袍馬褂”。褲子都鑲有八寸闊腰。后來中山裝流行,但農村仍穿長袍馬褂短衫長褲,至今偏僻的山區仍有老人穿長袍。婦女清末穿喇叭狀齊膝中長衫和長褲,民國后上穿“斧口衫”,有對襟、大襟、琵琶襟之別,下著裙子,有鳳尾裙、百褶裙等。30年代后旗袍流行,但農村婦女多穿大襟短衫和長褲。現代漢族的服裝,男的以中山裝為代表,女的以旗袍為代表。
千層底的布鞋,圓口低幫,輕便、透氣、舒適,也是漢族富有民族特色的'穿著之一。
發式,古代漢族男子不剃發,結發于頂加冠,清代改剃發結辮,青年以辮長為美;民國后剪辮留短發,多西洋式、平頂式或光頭。漢族女子發式較多,古代多高髻,近代少女有流海、單辮,或雙丫髻,中年婦女多梳長髻,老年腦后梳纂兒。民國后不少女子改剪短發,留發齊耳。現代漢族男子發式已無特色,女子仍以梳長辮為具有民族特色的發式。
修飾,古代漢族男子到一定的年齡均留胡蓄須,女子15歲行笄禮,俗稱“開面”。古代婦女還有束胸、纏足等陋俗,男人有文身的習俗。
佩戴方面,古代漢族盛行佩玉,不論男女均戴肚兜,以防病從臍入,現在農村小孩尚興戴肚兜。舊俗小孩出生要帶“落地圈”,意為落地平安,一至五歲要戴“天官鎖”,又稱“長命鎖”。
民風民俗作文 篇3
民俗文化村生活著無數個少數民俗,他們和睦相處,團結一致,整天沉浸在歡笑之間……
在清明節這天,我來到“傳說”中和諧的民俗文化村,作文網《描寫民風民俗的作文》。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雄偉的布達拉宮,哦!不應該是縮小版的布達拉宮。雖小,卻與真的一模一樣:一樣的房頂,一樣的.顏色,伴著香氣甜甜的花兒,是那樣美麗!那樣宏偉!我深深地沉浸其中,情不自禁地著琢磨著:西藏是美妙的,拉薩是神奇的,那布達拉宮呢?是偉大的!
北京的長城是獨立一地無二的,舉世地雙的。可現在卻有了一個特小版!從嘉峪關到山海關,一直伴隨著我的步伐與我同行。走了好久,一直不見長城的盡頭,分明就是一條蜿蜒盤旋的巨龍,前不見頭,后不見尾。我的心頭怦然一震:我的天啊!這可是特小版啊,連這么小的長城都無邊無際,那真正的長城到底是它的幾倍呢?
秦兵馬俑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它規模宏大。一個個將士們右手持刀,左手持弓,側臥馬背,大喊著:“為國家做殊死拼搏,沖啊!”沙地上塵土飛揚,喊叫聲如五雷轟頂。這個縮小版生動地再現了秦軍昂首挺胸,雄兵百萬的氣勢。我大吃一驚:沒想到秦軍十萬,在刀光劍影的戰場上,也不懼怕,反為秦王做殊死搏!
今天,是一個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一天,我一會兒去了“西藏”,一會兒去了“北京”,一會兒又去了“西安”……真是忙碌的一天啊!
民風民俗作文 篇4
又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包粽子吃。我家也不例外。端午節的前一天,爺爺奶奶就包好了粽子,那一個個粽子可謂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三角體,長方體。聽奶奶說,這些粽子的餡有許多種:白糖餡、黑芝麻餡、蜜棗餡、菜餡。聽了奶奶的一番介紹,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忙讓奶奶煮粽子。
等呀等呀,大概過了幾個小時,粽子終于煮好了,開鍋。
粽子剛盛上來,我就拿起了一個粽子,剪開了線,又解開了粽葉,把粽葉里的糯米團放到碗里,拿來了一雙筷吃了起來。我手里的那雙筷子不停地在碗與嘴中間揮舞。不一會兒,一塊粽子便進入了我的肚皮,真好吃。這粽子里有糯米的飯香;粽葉的.清香;花生的香甜以及蜜棗的蜜甜。這些味道交織混合在一起,讓人回味無窮。
吃著吃著,我實在忍不住了,一下子在碗里放了五個粽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一邊吃還一邊咕噥道:“好吃,真好吃。”不一會兒,五個粽子便進入了我的肚子。我的臉上也粘了不少飯。可我卻樂不亦乎。
沒想到這小小的粽子竟那么好吃!我也知道:“這每個粽子都代表著長輩們對子女的愛呀!”將來長大了,我也要為長輩們包粽子。
民風民俗作文 篇5
臘八節就要到,這讓我不禁想起家鄉的臘八節。那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節日,家鄉有很多關于臘八節的習俗,讓我現在都還念念不忘。
在我的老家有一句俗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因為進臘月門,天氣也就真正的到“數九寒天”,所以,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粘米飯,“沾沾下巴”。
臘八節,在我國歷史上也算得上是悠久綿長,各地的習俗不同,過法也就不同,飲食的差異也很大。但是,它的受重視程度可不比其他的傳統節日差。因為過臘八,就離過年不遠,年味也就越來越濃。
小的時候,過臘八這一天,總能讓我們吃上一碗又粘又香的黃米干飯。每人再給那么一小勺白糖,吃得那個香啊!就覺得老過這樣的臘八多好。可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臘八吃粘米飯,其實是很奢侈的事情,糧店里定量供應的糧食中沒有黃米。有的.人家農村有親戚種的或者有什么其它門道搞到的,否則,所謂的臘八飯,就只能用帶粘性的其它米來充當。不管怎樣,人們對臘八的盼望值還是很高的,因為能吃上一頓飽飯啊。
我開始懷念家鄉的臘八節,真希望可以回老家過臘八節,再吃上一碗香香的粘米飯,那該有多愜意啊!
民風民俗作文 篇6
歡歌笑語辭舊歲,載歌載舞迎新春。農歷正月十四,舞鋼市一年一度的花社大賽在溫州路北段拉開帷幕。我作為一個小市民,當然不會錯過這個美好的場面咯!
一大早,媽媽就喊我起床,說是要去看花社,我一聽見“看花社”三個字,就快速穿上衣服,吃完飯,和弟弟、媽媽、爸爸一路小跑來到那兒,鑼鼓喧天,彩帶飄揚,放眼望去,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溫州路那寬闊的路面也變得有些狹窄,依次被人們圍出了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圈子。
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跑到人最多的一個圈子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鉆了進去,“我們幼兒園!”我驚呼道,怪不得這個節目這么吸引人,原來這個節目都是些小娃娃們表演的,他們一個個濃妝艷抹,穿著鮮艷的表演服,有的踩高蹺,有的舞獅子,還有一個七品芝麻官,最搞笑的就要數他了!只見他的臉上長了兩撇翹翹的胡子,穿著鮮紅的官服,表情夸張,舉止幽默,走起路來,大搖大擺,仿佛他真的是一個了不起的大官一樣,讓人笑彎了腰,人們不時地對他指指點點,竊竊私語,有的還不停地舉起手機來拍照,留下這美好的瞬間。
今年的節目特別豐富,不但有劃旱船、扭秧歌、舞龍燈、扇子舞、高蹺等,還有精彩的雜技表演,他還是我們老家武功鄉的參賽節目,我和弟弟擠到臺前,津津有味地看著。
其中有一個節目的`名字叫“吞鋼球”,這個名字聽起來都嚇人,我心里想:“鋼球能吞下去么?吞下去會怎樣?”終于開始了,只見表演人先圍著舞臺轉了幾圈,伸伸腿,彎彎腰,做了熱身運動,然后拿出了一個鋼球,并讓在場的一個小朋友檢查了鋼球的真偽,最后,他讓小朋友把鋼球緩緩的放入他的嘴中,他做了吞咽很困難的樣子,臉憋得通紅,我正擔心著呢呀,很快他把球吞了下去,臺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他又調整呼吸,踢踢腿,做出用功的樣子,只聽“呸”的一聲,沒吐出來,又吐了幾次。還是沒吐出來,我真擔心他會不會出什么事兒,心也七上八下,仿佛要跳出胸膛。終于,他用盡了全身力氣,才把它吐出來。掌聲、叫好聲此起彼伏。表演結束了,我對爸爸說:“我終于知道我們老家為什么叫武功了,”你知道嗎,對了!就是武功鄉里面有很多會武功的人呀!哈哈!我也是其中一員吧!
花社比賽不僅給美好的節日帶來了喜慶,而且為這個傳統佳節畫上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句號。
民風民俗作文 篇7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
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于南北朝,梁朝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
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民風民俗作文 篇8
每一年我們最最期待的節日便是春節了。因為過春節的時候,我們不僅能夠吃到很多好吃的東西,穿上漂亮的新衣服,還有壓歲錢。與此同時,春節的時候我們就算和別的小朋友玩,也不會被爸爸媽媽催著去做作業。
春節是我國人民最最重視的一個節日。春節相較于其他的傳統節日會顯得更為繁瑣,時間也比其他的節日要長很多。在我們家鄉,春節前的好幾天家家戶戶便開始親自制辦年貨。
臘八這天,我們都要喝臘八粥,粥里放著各種各樣的米和豆,雖說不怎么好喝,但看著它那怪稀奇的樣,總忍不住想喝幾口。快過年的時候,許多小孩子都在買東西。小汽車啦,這些都是比較受歡迎的。更受歡迎的便是鞭炮,過年沒有鞭炮怎么行呢?孩子們高興,大人們做起事來也有心勁。他們早已經把過年是吃的`,喝的,用的,穿的都預備齊了,準備在過年的時候用。
到了臘月二十三,這是過小年。天剛黑,就有人放起了鞭炮,這便讓人嘗到了過年的味道。在這一天,小孩子們最歡喜,因為家里早就準備好了各種各樣的糖果。過了二十三大家便又忙了起來,大人們必須把家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還要把過年時用的東西都拿出來。街上的商店打都關著門,到了正月初六才開張。“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你聽,除夕已經大笑著走來了,好像在跟我們招手呢!家家戶戶都在看“春節聯歡晚會”可實際上呢,卻是在守歲上增加一些歡樂。門外已經貼上了對聯,屋里還貼好了幾個大福字。除夕快到12點了,屋外有好多人在放鞭炮。除此之外,家家戶戶的燈都不許間斷。除夕真是熱鬧極了!
正月初一不比除夕熱鬧,而是顯得格外冷清。昨夜留下得殘渣還沒有收拾。這天早上,全家人都圍坐在一起吃餃子,餃子里都夾著錢,比誰吃的最多,誰在這新的一年里就最有福。初二是“回娘家”,向姥姥,姥爺拜年領壓歲錢。元宵來臨了,春節又到了熱鬧的時候。正月十五,到處都掛滿了燈籠。晚上,家家又得吃元宵,這又代表全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廣場上還有美麗的焰火表演呢!正月十五的確是個好日子。
眨眼間的功夫,春節已經畫上了美好的句號。學生又開始上學了,大人們又該忙他們的事了。可大家還沉浸在這熱鬧的氣氛中,永遠也忘不了這美好的日子。
【民風民俗作文】相關文章:
民俗民風的作文(經典)10-12
(經典)民風民俗作文10-11
民俗民風的作文【精選】09-06
(精選)民俗民風的作文08-19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7-03
民風民俗作文06-12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7-14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7-14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3-29
[精選]民風民俗的作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