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故事:孔子的故事
孔子是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代名人故事:孔子的故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名人故事:孔子的故事1
故事一:早年好學
孔子三歲的時候,叔梁紇病逝,葬于防。叔梁紇死后,顏征在失去庇佑,為叔梁紇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帶孔子庶兄孟皮與孔子至曲埠闕里,過著清貧的生活。孔子長大后,亦不得不為生活做許多粗活。孔子后來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雖然家庭貧困,但孔子仍然勤奮好學。幼年的孔子常將祭祀用的禮器(俎豆)擺設起來,練習行禮演禮,作為一種游戲。孔子長成后,身高九尺有六寸,因此鄉人稱其為“長人”。季氏曾饗士,孔子也前去,但為季氏家臣陽虎所絀,于是孔子返回。
故事二:孔子行禮
傳說,孔子年少而好禮,有一年的秋天,烏云滾滾,寒風嗖嗖,落葉從樹上紛紛飄下來,隨風翻飛。這時,年少的孔丘正聚精會神的在窗下讀書,由于天氣太冷,他又穿著單薄的衣服,不時地搓著手。坐在一旁的母親心痛地說:“孩子。歇一會兒吧!”
“好啊!”孔子答應著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當時行禮用的器具),不聲不響地出了屋門。
母親忙說:“孩子,外面風大,天又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臉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親,我這是在祭祀神靈,行大禮呢!”
“你行大禮干什么呢?”母親問他。
“如果我現在不學好禮儀,長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親聽了孔丘的話,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在一個禮崩樂壞的年代,孔丘的舉止確實是不同凡響的。
故事三:周游列國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準發給孔子俸粟6萬,但并沒給他什么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于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
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后,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于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后,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于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后還是子貢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由于身處亂世,孔子所主張的仁政沒有施展的空間,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使強大的齊國也畏懼孔子的才能,足見孔子無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稱號。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后攜弟子周游列國,入東周向老子請教。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賢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梁,又為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這“七十二賢士”中,又數顏回,是孔子最愛的弟子。
故事四:孔子之死
魯哀公十二年冬,孔鯉先孔子而死。魯哀公十四年,顏回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哀公十四年夏,齊國陳恒弒其君,孔子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懇請伐齊,哀公讓他“告季孫”,孔子又向季孫請求出兵,結果遭到拒絕。
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門生子路死于衛國內亂,而且還被剁成肉醬。經過一這系列打擊后,孔子知道自己時日不多。
前479年的一天,子貢來見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門前遙遙相望。他對子貢說:“賜,你自怎么來得這么晚?”于是嘆息道:“太山(即泰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說完,流下眼淚。接著他又對子貢說:“夏人殯于東階,周人殯于西階,殷人殯于兩柱間。我昨晚夢到奠于兩柱之間。我是殷人。”
七天后,孔子逝世,終年七十三歲,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農歷八月廿七~農歷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為宋國(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貴族。
古代名人故事:孔子的故事2
孔子的遭遇:周游列國十四年,屢被拒仍雄心不改
從長線而言,中華民族需要孔子;從短線而言,春秋時期似乎不需要孔子。孔子一直想參與到春秋時代的洪流當中去,然而,后者卻拒絕他的參與。
公元前535年,17歲的'孔子第一次嘗到被拒絕的滋味。那一年,魯國的管理層季氏宴請境內有身份的人,具體而言就是“士”,喪母不久的孔子也登門了,然而,世界對于這個還不到弱冠之年的孩子是無情的,季家的管家陽虎擋在門口,說:“請走,沒你什么事。”
年少的孔子轉身離開。不知當時的他,有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從這次吃閉門羹開始,他會遭遇一次比一次更難堪的拒絕和驅趕。
孔子樂觀向上的的故事
公元前517年,35歲的孔子在齊國,因為一次會談,齊景公很欣賞他的業務能力和愿景設計。正當人生將大有起色時,晏子出來了,他的一番話阻止了孔子進入齊高層。歷史不可捉摸,孔子和晏子都是圣賢,然而,那個時代,需要的是晏子,暫時還不是孔子,因此,兩賢不能共事。齊拒絕了孔子。
公元前497年,孔子55歲,這是他最接近理想的一次。他已掌握魯公司管理大權,三個月的施政令魯公司的管理和業績大有起色。例如,賣牲口的不大肆提價了;外來客商不用去尋求幫助,魯公司的商務管理機構能主動提供服務。
魯公司好了,齊公司就緊張了,于是給魯送來女樂,擾亂孔經理的管理,孔子只得走人。這一回,魯拒絕了孔子,孔子也拒絕了魯。
公元前496年,孔子56歲,在衛國,衛靈公一方面對他很客氣,給他高薪,一方面卻不信任他。孔子走后,衛靈公又想起孔子的好,再把他接回衛國。但這一次,衛靈公對孔子連基本的禮貌都沒有了,兩人開業務會時,董事會主席衛靈公仰天看飛雁,“見蜚雁,仰視之,色不在孔子”。這種姿態很傷人,孔子只得再次走人。
除了吃閉門羹,還有嘲笑。公元前492年,孔子與學生們失散,獨自一人在鄭國國都東門外等學生。一個年已花甲的老人,旅途勞頓,神情疲憊地在城門外等人,當然光鮮不到哪里去,于是有人對子貢說:“東門那邊有個丑八怪,像喪家犬。”
更有甚者,孔子的生命受到了威脅。公元前493年和公元前489年,前后在陳國和蔡國,曾經兩度被圍困,最危急的時候,斷糧七天。好在,子貢是個外交牛人,搬來了楚國的野戰軍團,才將老師救出重圍。這一回楚國要供養和重用孔子,然而,出于利益考量,最終還是拒絕了孔子。
孔子實在有太多的理由去悲觀生活,然而,他并不在意。例如,對于“喪家之狗”的描述,孔子居然認了:“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說我像喪家狗,確實如此。那天早上確實狼狽,別人能如實地描繪出來,干嘛不認呢?
孔子的堅強:對自己有信心、對文化有樂觀預期
一個人樂觀與否,不能完全按照平時的表現來判斷,而是要放在最危急的時刻來觀察,指標越嚴格,環境越嚴酷,結果越靠譜。
孔子的腦袋上有個土丘狀的玩意,偏偏陽虎和他長得不是一般的像。而陽虎和匡地的人結了梁子,孔子卻不好彩地到了匡這地兒來,由此“享受”了與魯國權貴陽虎同等的待遇——被當地人圍得水泄不通,怎么解釋都沒用。
當時的情況危急到連師生之間都不知道彼此的生死。比如顏回就掉隊了,好不容易才趕上,孔子說:“顏同學,我以為你死了呢。”顏回答了句蕩氣回腸的話:“老師您健在,顏回我哪里敢去死。”
在這種隨時會丟性命的情況下,孔子很淡定,沒有憂懼。而這樣生死關頭的樂觀才是真正的樂觀。
其實,樂觀來自于孔子對于文化的使命感,來自對文化的樂觀預期。就在匡地被圍困五天五夜的時候,孔子說了一番振聾發聵的話:“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這番話算是一個“劇透”吧,孔子的樂觀,都來自于這句話所透露的使命感。
孔子的使命感來自于對文化的傳承。他比較了夏、商、周三朝的文化,覺得周朝的文化十分完備和豐富,是最佳范本,于是決定繼承周的文化,《論語·八佾》記載:“郁郁乎文哉,吾從周。”他自覺地將自己當成周文王事業的繼承人,說:周文王死了,文化不是掌握在孔丘手里嗎?如果老天爺不想要周朝文化,那么就不會安排我繼承它。既然老天讓我學習繼承了周朝文化,說明它不想讓我滅亡,我是有文化使命的,匡地的這些人能大過天命嗎?所以,他們又能把我怎么樣?
孔子所說的天,可以理解為文化方面的使命,歷史發展的趨勢。
由此可見,真正樂觀的人是有使命感的人,他不只是看得開而已,而是看得準、看得遠、看得透,孔子把自己和周朝文化捆綁在一起,天下需要這種文化,尤其后世子孫需要這種文化,那么,從文化延續的意義而言,他就不會遭遇意外。因為對文化自信,從而他對自己的安危也是自信的。孔子不是看好自己,而是看好中華文化。
果然,后來衛國聽說孔子被困,馬上派兵解圍。之后的楚國也如此。這些諸侯國雖然沒有真正重用孔子,但他們也知道,這位大師肩負著夏商周以來的文化傳承,真的要是出意外了,他們也不好向祖宗交代。他們不重用孔子,未必是他們的錯,也不是孔子的錯,只是孔子的時代還沒有到來。
孔子有文化使命感,諸侯有文化責任感,這就是孔子樂觀的根源所在。一個人真的要樂觀,就要有使命感、責任感和擔當感。
儒家的樂觀態度:但求人能弘道,不求道能弘人
孔子對于周朝文化的繼承,《史記·孔子世家》有記載,公元前518年,34歲的孔子出了趟差,地點就是周王朝的中心,在這里見到了史上最牛的圖書管理員——老子。他特意向老子學習禮,課程結束后,李耳老師將孔子送到門外,送了幾句心訣,其中一句譯成現代文就是:人別把自己看得太重了,“毋以有己”。
這話說到要點了,孔子并不把自己的個人命運和功名看得太重,他在乎的不是個人,而是個人所承擔的文化傳承。
儒家的一句名言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出自《論語·衛靈公》。啥意思?就是說人能夠弘揚光大“道”,但是別指望著“道”來讓人獲得好處,諸如榮華富貴之類的,傳道的人與所傳的道,未必是互惠的。在道面前,別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在這上面,道家和儒家達到高度的統一。
正因為孔子心中只有文化使命感,時刻以文化,以道為核心,因此他經得起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絕,如果反過來,他想拿著文化來博取個人的出路,當成一門換取生存和富貴的專業,那么,他的氣度和勇氣一下就沒了,周游列國14年沒找到如意的工作,就夠他崩潰十幾回了。
受儒家這種以人弘道思想的影響,中華歷史上的圣賢都不計較個人待遇和前程,為文化,為蒼生,為大眾,舍生取義,舍小我而成大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對本國的優秀文化有信心,這才是真正的樂觀,真正的豁達,真正的看得開,是中華文化最優秀的部分。
感謝孔子,在中華民族文化思想的地平線上,他給我們留下一個樂觀堅定的身影。
【古代名人故事:孔子的故事】相關文章:
名人孔子的故事10-23
孔子改錯名人故事03-05
孔子的忠信名人故事10-18
孔子的忠信名人故事11-21
名人故事:孔子吃飯01-20
關于孔子的名人故事11-02
古代名人故事:孟嘗君的故事11-12
古代勵志的名人故事11-28
古代名人故事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