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歷史名人與中秋節的故事
八月十五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那么你們知道歷史上的名人在這個節日都發生過些什么事呢?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關于歷史名人與中秋節的故事,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朝初有中秋節 賞月是當時貴族的風尚
月亮崇拜、月亮神話與中秋祭祀的習俗,在周代以前就產生了。但僅憑這些元素,并沒有形成中秋節。在漢代,月亮祭拜基本為皇家壟斷,之后一直到唐代,都極少見到普通民眾拜月的記載。
中秋節形成于唐初,在那個特別愛好月亮的年代,唐朝的上流社會興起了在月色最好的八月十五賞月的風尚。至中晚唐,中秋賞月已是全民習俗。
賞月并非獨賞,不是像李白那樣“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而是與親友、同僚一起,這就有了“團聚”的意義。賞月也不是一味地仰望明月,而是與美酒、音樂、詩詞以至舞蹈相伴隨。
到了唐朝,記載農歷八月十五或其前后賞月的詩歌驟然增多。如白居易詩題中標出“八月十五”或“中秋”字樣的就有七首,晚唐詩人殷文圭有“萬里無云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的詩句,直接點出了中秋團聚賞月的習俗。
唐代還盛傳著唐玄宗游月宮的故事,據唐代蔣防《幻戲志》記載,八月十五夜晚,玄宗望月入迷,起了游月宮的念頭,就請天師作法,一同來到月宮游玩。月宮中的仙樂分外動聽,仙女告訴玄宗這叫《紫云曲》。玄宗默記曲調,回到凡世后就把仙樂傳了下來,就是后來楊貴妃排練的大型歌舞《霓裳羽衣曲》。
從月宮回來途中,一行人經過潞州城(今山西長治),玄宗用玉笛演奏樂曲,還向城中投撒金錢。過了十幾天,潞州官府上奏說,八月十五月圓之夜,城市上空有天樂傳來,并有金錢撒下。
宋代中秋成了玩月狂歡節
唐朝的八月十五是一個賞月節,至宋代,中秋賞月的風氣達到高潮。無論社會中上層人士,還是下層民眾,各家皆登高賞月,歡聚痛飲,直至深夜,許多人家甚至天明乃散。
宋代的中秋節有一種普遍的閑雅風度和親近自然的情懷。貧窮人家就是典當家什,也要換些酒來。這晚商鋪更是開到凌晨三、五點,玩月的游人絡繹不絕。
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了汴京中秋節的盛況:各酒店都重新裝飾門面、打扮彩樓,用竹竿挑出畫著醉仙的'旗子。街上人人爭相飲酒,到中午十一二點,各家酒店的酒都賣光了,紛紛扯下招幌。中秋時節蝦蟹正肥,石榴、梨、棗、栗子、葡萄、橘子等果品爭先上市。中秋之夜,富貴人家把亭臺樓榭打扮得很漂亮,普通百姓也到酒樓占好位置以賞月。到處是絲竹之聲,直到夜深時分,在家未出門的人們聽著遠處傳來的音樂聲,像從云外飄來。孩子們在街頭通宵嬉戲。夜市人聲鼎沸,直到天亮。
吳自牧在《夢粱錄》中也有生動描述:“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可謂社會上中下三階層的人過中秋的實錄。
中午痛飲美酒,晚上通宵賞月、游玩,無論貧富、長幼,皆參與其中,宋代的中秋節簡直是全民狂歡,和巴西的狂歡節有得一拼。
明清以后中秋節以拜月、團圓為主
到了明朝,中秋習俗不再像唐宋,浪漫抒情的賞月傳統被淡化了,民眾踴躍賞月的情景不復見,甚至各個家庭的中秋活動也不一定要包括賞月。取而代之的是,拜月成為中秋習俗的重要內容。
宋代也有拜月,那時男女都可以拜,求月神賜福自己,少年求功名顯達,少女求貌美如嫦娥。到明清,拜月變成了女人的專利,所謂“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拜月就是對月神的禮敬,至現代社會,拜月習俗基本消失。
家人團圓,也在明清時期與中秋節正式掛鉤,中秋有了“團圓節”之名,吃特制的中秋月餅也成為團圓的一項標志性活動。當時有習俗,已經出嫁的女子,在中秋節這天必須在公婆家,不能在娘家過,否則就不稱為一家團圓。
明清之后,中秋節更重人倫與親情,唐宋時期猶如古希臘人那樣痛飲美酒的狂歡精神衰退了。
蘇東坡享用西湖船
1071年,35歲的蘇東坡帶著小他11歲的妻子王閏之,到杭州任通判。
彼時的杭州多姿多彩,春秋兩季,全杭州人都在湖濱游玩,甚至冬季下雪的日子,還有尋樂的人乘船到湖上玩賞雪景。重要的節日,比如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中秋,重陽,湖上全是游逛之人,且必須前一天預定游艇。
西湖的小船很別致,船頭有長長的引水竹管,中間可擺一張飯桌。游人無須自帶食物,茶具、碗筷全由船家提供。這種船娘通常精于烹飪,所燒的菜肴稱為“船上菜”。船夫還捕魚賣于游客,供放生之用。湖上另有船販賣食品給游客,有些賣瓜子、栗子、糖藕、烤雞等,有的專門賣茶,有的船上載著藝人,按照習俗靠近游客的船,表演歌舞、特技、投擲、射擊等游戲。良辰佳節,蘇東坡少不了攜家眷或同僚游玩,寫了不少西湖船的詩句,如“映山黃帽螭頭舫,夾道青煙雀尾爐”,“船頭斫鮮細縷縷,船尾炊玉香浮浮”。
幾年后,飽覽杭州風光的蘇東坡改任密州太守。在又一個中秋之夜,他寫出了公認最好的中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徐志摩中秋夜游西湖
1925年9月25日是中秋節,徐志摩與堂弟徐繹義同游西湖。原來準備去煙霞洞訪胡適共同賞月,因時間晚了未去。不過中秋節那晚,他們在湖上玩得很暢快,雖然月兒只是若隱若現的。
他們在旅館開了房間后,立即坐車到樓外樓去。9點左右時,月兒終于從云陣里奮戰了出來,滿身掛著勝利的霞彩。徐志摩在樓窗上望見湖光漸漸的由黑轉青,青中透白,東南角上已經開朗,高興地大叫起來。他原以為雨會到來,月不會出現的。
他們站在白堤上看月望湖,月有三大圈的彩暈,是月華吧。月出不久就被烏云吞沒了。興高采烈的徐志摩一行人雇了船,一直向湖心進發。
上岸買栗子吃,買蓮子吃;坐在九曲橋上談天,講起湖上的對聯,罵了康有為一頓。后來走過去在橋上發現有三個人坐著談話,幾上放有茶碗。
徐志摩正想說他們倒有意思時,忽然,他覺得那位老翁澀重的語音聽來很熟,定睛一看,原來就是他們剛才在罵的康大圣人!
周作人寫紹興中秋祀月
各地過中秋的風俗有親友團聚,賞月,吃月餅,互送禮品,拜月,慶豐收,游戲娛樂,祈子,預測氣象等。周作人在《兒童雜事詩》中有一首《中秋》:“紅燭高香供月華,如盤月餅配南瓜。雖然慣吃紅綾餅,卻愛神前素夾沙”,記載了江浙一帶中秋的風俗。
周作人在詩后自注:“中秋夜祀月以素月餅,大者徑尺許,與木盤等大。紅綾餅也是一種精美的點心”。這種素月餅四兩起步,最大的有十斤重,配上水果四色和南瓜、西瓜和北瓜(就是西葫蘆)放在供桌上,旁邊燒著一對小至一兩,大至一斤的紅燭,孩兒們挨個磕頭,直到燭殘月西而罷。祭祀完畢,一家人切月餅為若干塊,分餉男女大小,仆工傭婦也有份。
這就是紹興中秋祀月的風俗
周作人又在《藥堂語錄·中秋的月亮》一節說:“普通稱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餅及老南瓜,又涼水一碗。婦孺拜畢,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涼’。”當地還有一個中秋月的傳說,相信月中有裟婆樹,中秋夜有一枝落下人間,即所謂月華。如不幸落在人身上,則必成奇疾,或頭大如斗。
在知堂老人周作人看來,“中秋的意義,吃月餅之重要殆過于看月亮,而還賬又過于吃月餅”,他不禁自嘲道:其實我也是一個俗人呀!
【關于歷史名人與中秋節的故事】相關文章:
歷史名人孟嘗君的故事12-10
與誠信有關四個歷史名人故事10-22
歷史名人勵志小故事大全09-17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通用5篇)02-08
有趣的歷史名人故事(通用5篇)10-25
關于中秋節的故事(精選11篇)09-16
關于境界與底線哲理故事10-10
與動物的哲理故事09-17
我與螞蟻的故事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