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概括說明文的主要內容
概括一篇文章的大意(主要內容),這是記敘文、說明文閱讀經常面對的一個經典題型。教師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存在著三種理解形式,對應三種不同的解題方法。第一種老師,認為“文章的大意”或“主要內容”,是個狹義概念,僅僅指向文章表述的表象內容,不包括作者要表達的本質思想感情,因他們主張,回答這個問題,只概括文章承載的表象即可。第二種老師,同樣認為“文章的大意”或“主要內容”是個狹義的概念,但問題指向的不是文章的表象內容,而是本質內容,因而,他們主張回答這個問題,只揭示作者的表達目的——即文章要表達的內在思想感情即可。第三種老師認為,應該從廣義上理解這兩個概念,它們既包括文章的表象,又涵蓋文章的本質,所以主張解決這一問題,既要概括文章的表象內容,然后透過表象,揭示文章要表達的本質思想,二者缺一不可。
一、我們要選擇的方法
以上三種理解方式及對應的解決方法都是正確的。問題是:作為學生,我們無法判斷命題者屬于這三種人當中的哪一種,也無法斷定三種答案中究竟哪一個會是最終的標準答案,怎么答題呢?我認為,以不變應萬變的方法,還是第三種——因為它的答案各種理解方式對應答案的全部。在閱卷過程中,面對主觀性試題,老師只會為答題缺失的同學扣分,永遠不會對卷面答案比標準答案更全面的同學扣分(有字數要求的,考慮字數的限制即可)。
二、說明文表象內容概括的方法
(一)指出文章的說明對象
說明對象有兩種:一種是具體的事物;一種是抽象的事理。
回答問題時要注意兩個要點:
一是,關注說明指向的核心——是事物,還是事物、行為內部蘊含的抽象之理。
例如:為什么我國的石拱橋會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他們制作石料的工藝極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塊大石碑,又能把石塊雕刻成各中形象。在建筑技術上有很多創造,在起重吊裝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辦法。如福建漳州的江東橋,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塊就有二百來噸重,究竟是怎樣安裝上去的,至今還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國石拱橋的設計有優良傳統,建成的橋,用料省,結構巧,強度高。再其次,我國富有建筑用的各種石料,便于就地取材,這也為修造石橋提供了有利條件。
這段文字,說明的核心指向的不是“我國的石拱橋”,而是“我國石拱橋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作者著眼點不在“石拱橋”這一事物,而在“為什么”這一本質。
二是,關注自己的語言表達——是否嚴謹、準確、完整
首先要注意必須有的限制詞不能丟。這里有同學會把說明對象表達成“石拱橋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少了一個限制詞“我國”,這句話的表達的含義就由“中國的石拱橋”擴大到“世界范圍內的所有石拱橋”,導致表意范圍錯誤。其次要注意表意的完整性,明確表明說明對象是事物還是事理。有的同學這樣表述本段的說明對象——我國石拱橋取得輝煌成就,這樣表述因為表達不完整,讓答案介于事物和事理之間,不倫不類。
(二)對說明文主體段落進行高度概括,指出每段分別說明了這個說明對象的哪個方面特征或特點
一段文字,介紹一個說明對象,因為文字有限,無法面面俱到,所以每個自然段只能說明一個事物或事理的一個或兩三個有限的方面。我們通過概括,逐段指出說明了哪些方面內容,疊加到一起,就完成了對說明文表象內容的整體概括。例如,一篇說明汽車的文章,主體部分:第一段說明的是外形、第二段說明的是顏色、第三段說明的是結構、第四段說明的是行駛原理。
(三)形成標準化的語言表達形式
本文以 為說明對象,先后說明了
三、說明意圖的概括方法
(一)寫作意圖的理解
一篇說明文,總有其寫作的目的,這就是寫作意圖。有的文章在標題、開頭、結尾明確表明為什么寫這篇說明文。例如《向沙漠進軍》,標題就倡導人們保護生態環境,抵御風沙的侵襲,多植樹、多種草。有的文章全文都在說明某種行為的危害,其寫作目的就是警示人們不要做什么;有的文章全文都在說明某種做法的好處,其目的自然是倡導人們做什么。總之,說明一個事物,作者總是想告訴我們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這就是作者的寫作圖。
(二)寫作意圖的表達
正面:倡導人們做某事(或者如何做)。
反面:警示人們不要......,要......。
四、一篇說明文寫作大意(主要內容)的概括表達語言形式
本文以 為說明對象,先后說明了 說明對象的 哪些方面 ,倡導我們要 怎樣做
(或警示我們 不能怎樣做 ,我們要 怎樣做 )。
總之,完成這個題型,一要準確判定文章的說明對象,二要掌握說明文段意的概括概括方法,三要掌握說明意圖歸納方法。這三個小問題解決了,這一題型的解答,就會游刃有余。
【如何概括說明文的主要內容】相關文章:
說明文概括主要內容03-01
說明文的概括方法04-11
如何給記敘文分段和概括段意09-11
如何減肥的說明文08-16
如何寫說明文11-02
如何消除誤解說明文08-30
事物說明文:如何養金魚08-18
概括人物品質的詞語12-10
名人事例精簡概括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