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創作背景
《回鄉偶書二首》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組詩作品,寫于作者晚年辭官還鄉之時。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創作背景,歡迎閱讀。
《回鄉偶書二首》
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其二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注釋
⑴偶書:隨便寫的詩。偶,說明詩寫作得很偶然,是隨時有所見、有所感就寫下來的。
⑵少小離家: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老大:年紀大了。賀知章回鄉時已年逾八十。
⑶鄉音:家鄉的口音。無改:沒什么變化。一作“難改”。鬢毛衰(cuī):老年人須發稀疏變少。鬢毛,額角邊靠近耳朵的頭發。一作“面毛”。衰,此處應是減少的意思。全句意謂口音未變鬢發卻已疏落、減少。
⑷相見:即看見我。相,帶有指代性的副詞。不相識:即不認識我。
⑸笑問:笑著詢問。一本作“卻問”,一本作“借問”。
⑹消磨:逐漸消失、消除。
⑺鏡湖:湖泊名,在今浙江紹興會稽山的北麓,方圓三百余里。賀知章的故鄉就在鏡湖邊上。
譯文
其一
我年少時離開家鄉,到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鬢角的毛發卻已斑白。
家鄉的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我。他們笑著詢問我: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
其二
我離別家鄉的時間實在已經是很長久了,回家后才感覺到家鄉的`人事變遷實在是太大了。
只有門前那鏡湖的碧水,在春風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紋,還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樣。
賞析心得
詩人于武后證圣元年(695)考取進士,至唐玄宗天寶三年(744)辭官告老還鄉,返回越州永興,已年屆八十六歲,離鄉近五十年了。鬢發斑白,人生易老,眨眼之間,半個世紀就過去了。所以,詩人無限感慨地寫道:“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唯一不忘的是鄉情,不改的是鄉音。回到家鄉,走在路上,首先遇見一伙正在玩耍的兒童,他們好奇、禮貌而又熱情地笑問這位東張西望,本鄉聲音卻又非常陌生、風塵仆仆的白發老公公:請問您是從哪處來的客人?天真爛漫的兒童,這樣稚口隨便一問,卻把詩人從沉浸在童年回憶之中,拉回到當前現實中來,他頓時醒悟,當年像眼前一樣的兒童,已隨無情歲月的消磨,變成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了。這位反主為賓的原鄉人,勾起了心中無限的感慨。詩題為《偶書》,詩中有問無答,五十年的宦海漂泊,世事滄桑,豈是三言兩語答得了?就是傾訴衷腸,這些隔代兒童又怎么聽得懂、怎么能理解?第一首絕句,就只有如此戛然而止。詩人心中涌起久久不能平靜久宦傷老的悲情,眼前小小老鄉問客的歡快情趣,產生既親切又陌生、既甜蜜又苦澀的鄉情,此時無法用詞語來表達。全詩意境盡在不言中。
其二是其一的續篇,詩人進家后,與親朋交談,得知家鄉人事的種種變化,唏噓不已。由于自己離別家鄉,經歷漫長歲月,人事變化,親朋沉淪,消磨過半,引發自己深深的感嘆!詩人在傷感之余,為排解心中郁悶,將眼光轉向周遭三百里的“鏡湖”。賀知章的故居就在三百里鏡湖之旁,“人非物是”,詩人在“人事消磨”的悲傷中,感到欣慰的是澄清的鏡湖水,依然在春風吹拂下,泛起那兒時熟悉的漣漪,粼粼水波中,仿佛可見童年的身影。
五十余年的鄉思、鄉愁,化作《回鄉偶書》兩首,字字真情、句句自然,發自心底、一氣呵成。葉落歸根。詩人回到家,沒有多久就作古了,“回鄉偶書”遂成天籟之作。
創作背景
賀知章在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辭去朝廷官職,告老返回故鄉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時已八十六歲。此時距他離開家鄉已有五十多個年頭了。人生易老,世事滄桑,他心頭有無限感慨,于是寫下了這組詩。
作者簡介
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越州永興(今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人。武則天證圣元年(695年)進士,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后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太子賓客等職。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屬盛唐前期詩人,又是著名書法家,為“吳中四士”之一。作品大多散佚,現存詩二十首,多祭神樂章與應制詩,寫景之作,較清新通俗。
【賀知章《回鄉偶書》創作背景】相關文章:
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賞析04-01
回鄉偶書01-28
改寫《回鄉偶書》04-27
回鄉偶書改寫05-06
《回鄉偶書》作文06-26
《回鄉偶書》(改寫)02-05
回鄉偶書作文06-26
《回鄉偶書》改寫03-11
《回鄉偶書》的改寫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