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乞巧》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
《乞巧》是唐朝詩人林杰的詩。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林杰《乞巧》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歡迎閱讀。
《乞巧》原文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注釋
①乞巧:古代節日,在農歷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②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
③幾萬條:比喻多。
譯文
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乞巧》寫作背景
幼年時的林杰,對乞巧這樣的美妙傳說也很感興趣,也和母親或者其他女性們一樣。仰頭觀看那深遠的夜空里燦爛的天河,觀看那天河兩旁耀眼的兩顆星,期待看到這兩顆星的.相聚,于是寫下了《乞巧》這首詩。
《乞巧》作者簡介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詩人。小時候非常聰明,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死時年僅十七歲。《全唐詩》存其詩兩首。
拓展:
林杰人物生平
林杰自幼聰慧過人,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死時年僅十六歲。《全唐詩》存其詩兩首,其中《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
相傳,幼年時的林杰,對乞巧這樣的美妙傳說也很感興趣,也和母親或者其他女性們一樣。仰頭觀看那深遠的夜空里燦爛的天河,觀看那天河兩旁耀眼的兩顆星,期待看到這兩顆星的相聚,于是寫下了《乞巧》這首詩。
農歷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過去,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這一習俗唐宋最盛。
【林杰《乞巧》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相關文章:
林杰《乞巧》詩意及賞析04-05
賀知章《詠柳》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02-18
朱熹《春日》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04-18
袁枚《所見》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04-13
李商隱《常娥》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04-05
孟浩然《春曉》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02-21
張籍《秋思》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04-10
論語十則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03-04
辛棄疾《清平樂》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