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作文審題立意方法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作文審題立意方法,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整體把握
立足全局閱讀材料,從整體上理解它的內容,抓住其中主要對象,弄清其特征及與相關人或物之間的關系,并揣摩字里行間所流露出來的情感傾向,然后將得到的信息進行全面整合,抽象概括,從而確定文章的主旨。請看例1:閱讀下面材料《種玉米》,然后選擇一個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自選文體,寫一篇文章。
一個渴望有所成就的農民,聽說有人試驗成功了一種改良的玉米種子,于是千方百計找了一些來種。收成時,玉米果然又大又甜,產量又高,這個農民著實高興了一番。
四周的村民聽說了這件事,個個羨慕不已,紛紛前來請求這個農民賣一些改良玉米種子給他們。可是,這個農民擔心人人都種上這種新式玉米,會使他喪失競爭優勢,便斷然拒絕了。
第二年,收成時,農民發現玉米產量降低了,而且不如第一年那么甜那么大。第三年,收成的玉米更小更少更加不甜。這個農民仔細琢磨,終于找到了原因。原來,他的改良玉米接受了四周村民所種的劣等玉米的花粉。
【審題】這位農民的事可概括為:他擔心喪失競爭優勢,拒絕村民買他的改良玉米種子的請求,反而導致他的改良玉米接受四周村民所種的劣等玉米的花粉而一年年減產。顯然,材料對他的狹隘思想境界持貶斥態度。由此,我們可以提煉出作文主旨:辦事情團結協作,才能互利共贏,獲取成功。
(二)關鍵鎖定
有些材料,特別是敘議結合型或者對話型的材料,往往“一詞立骨”,也就是用一個詞或一段話來點明中心。閱讀時如果能鎖定它們,仔細揣摩,深入開掘,或者直接援用,或者引申拓展,就能鍛造出所寫文章的主旨。請看例2:閱讀下面材料,然后選擇一個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自選文體,寫一篇文章。
一天晚上,法國雕塑家羅丹叫來幾個學生,讓他們一齊欣賞自己整整花了七年時間所雕成的巴爾扎克像。一位學生指著雕像那雙疊合在胸前的手說:“這手好極了!老師,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奇妙而完美的手!”這真誠的贊美引起羅丹的沉思。他猛然操起身邊的一柄斧子,朝著塑雕的雙手砍去。一雙“完美的手”消失了,學生們也驚呆了!羅丹解釋說:“這雙手太突出了!它們已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屬于這個雕像的整體了。記住,一件真正完美的藝術品,沒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體更重要的。”
【審題】材料以人物對話為主,核心人物自然是羅丹。羅丹砍去雕像的雙手,是因為它們太完美突出,不屬于雕像的整體,并從這個現象推論出普遍的道理:“一件真正完美的藝術品,沒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體更重要的。”這句話精警深刻,無疑就是該材料的中心。緊扣此語,反復咀嚼,我們就會悟得:做事一定要分清主次,顧全大局,切不可執著于眼前或一己的得失。
(三)多維審視
一則材料,往往蘊涵十分豐富,如果運用發散思維,從多角度、多側面、多空間地對它進行審視,就能得出不同的判斷,然后將它們集中到一起,采取“面中選點,點上開花”的策略,即按照一定的要求去甄別,根據自己的實情去遴選,小中取大,平中獵奇,同中求異,陳中拔新,比較容易找到獨特深刻而且利于揚己之長的立意。請看例3:
閱讀下面《魯人執竿》的故事,然后選擇一個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自選文體,寫一篇文章。
魯國有個拿著長竿進城的人。開始他把長竿豎著拿起,可是由于長竿比城門高而不得進去。然后他把長竿橫著拿起,可是由于長竿比城門寬,仍然不得進去。他十分犯難。不久,來了一個老翁,蠻有把握地對他說:“我不是圣人,但見的事也很多了。你為什么不用鋸子從中間截斷長竿再拿著它進去呢?”于是,那個人聽從老翁的話,立即把長竿截斷了。
【審題】這則材料從不同角度來審視,就會得出不同的觀點。從拿長竿的人來看,他將長竿豎拿橫拿都不能進城便就此作罷,卻沒有繼續想下去:順著城門的方向拿,能否解決難題,達到目的呢?――這啟示我們:多角度地思考才能產生智慧。他聽了老翁截斷長竿的`建議,不加任何考慮就付諸實施。――這啟示我們:聽取他人的意見千萬不可盲從。從老翁的角度來看,他自詡見事很多,卻向人提出糊涂辦法,使人辦了錯事。――這啟示我們:經驗主義往往誤事。以上三個觀點難分伯仲,都可言之成理,構思時,你可根據你的積累和擅長選擇一項來寫。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審題立意方法三
1、吃透材料,整體把握。
確定材料的主旨,要從總體上去把握,揣測命題者的態度是褒還是貶,弄清命題者的真正意圖。從總體上去把握,就是要研究材料中的各個“因素”之間的關系,揣摩好對象,品味好詞句,把握作者隱含的思想傾向。對于那些寓意性的材料,就要找出與材料的類比點,這樣才能準確地立意。《毀樹容易種樹難》以樹喻人,《清源與活流》應明確“源”與“流”的關系,然后找類比點――國家的建設,治學,人際關系等,都有源與流的關系。
同樣,《回聲的啟示》講的是自然現象,但暗寓著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若以善待別人、善待社會、善待自然為中心,就能準確把握材料的寓意。在平時的作文訓練和考試中,我們要善于借助聯想,對生活、學習中的現象與材料中的事例加以比較分析,找出可類比的“點”,以此來確定中心。類比的過程是由具體到抽象、由事及理的過程,這里的推理過程仍然離不開對材料總體的把握和駕馭。
材料作文,有時是一題多材。材料多,寓意廣,提煉中心時就必須顧及各則材料的“共性”,否則便會顧此失彼,不能周全而偏離題旨。“共性”如何找?可先分析各則材料蘊涵的道理,然后通過比較,異中求同,或同中求異,由表及里,深入挖掘,提煉出各則材料共同的中心。
2、善于抓住關鍵詞語。
關鍵詞語往往是“文眼”,它蘊涵著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為把握材料審題立意的突破口。材料作文一般有多項“指令”,這些“指令”往往以“關鍵詞”的面目出現,考生應當努力抓住這些“關鍵詞”。如一則材料中有這樣一段話:有人問球王貝利,你最滿意的進球是哪一個?貝利答道:“下一個。”“下一個”三字擲地有聲,既體現出貝利永不滿足的進取精神,又蘊涵著藝無止境、不斷創新的哲理,閃耀著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這個關鍵詞,立意與命題便不成問題。
那么,怎樣抓“關鍵詞”呢?南京師大何永康教授的建議是:要一個詞一個詞地在心中默讀考題,強迫自己靜下心來,把試題中的每一個字看清楚;找出“關鍵詞”后,先用鉛筆把它們圈出來,這樣可以有一個“物質依托”,防止在“心里盤算”時丟三落四,審題結束后,再用橡皮把鉛筆圈過的痕跡擦去。
3、透過現象看本質。
當前我們所接觸到的材料有不少是寓意性的,這類材料的審題立意難度較大。針對這類材料,學生要掌握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方法。要把材料所揭示的寓意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深入準確地把握材料所隱含的深刻哲理:從動物看人類,從自然看社會,從平凡小事看人生大道理,并用全面的、發展的、聯系的觀點予以分析,使文章立意深刻,獨到。
有這樣一則材料:某省一扶貧工作團向某個貧困山區贈送了一批優良種羊。幾個月后去了解情況,村民們說,羊肉的味道很好,請再送些來。對這則材料,如果僅理解為山區村民好吃懶做,或者扶貧工作流于形式等,這都是膚淺的認識。通過分析,這則材料揭示的本質是山區貧困的“根子”在于村民觀念落后,素質不高;而扶貧工作團沒有看到這一點,治標不治本,其結果肯定是無效的。這樣就可以得出“人的素質是第一位的”“標本兼治,雙管齊下”等立意。
小學語文作文審題立意方法
1.總體上讀一兩兩遍,找出題目的關鍵詞句。
當我們拿到一道作文題時,第一件事就是讀一遍,在閱讀的過程中仔細思考,命題老師通過題目想傳遞給我們什么信息呢?最關鍵的句子或詞語是什么呢?有時候這道題的關鍵詞可以有多個,彼此之間有一種限定。
比如:誰都有這樣那樣的朋友,請就你最好的朋友,寫一篇你們之間的故事。你看,這樣的句子是在告訴我們:寫作的對象是我最好的朋友,并且要寫出我和他之間的故事。就是說既要寫出這個人,也要寫出我和他之間發生的故事。
當我們清晰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們才能在自己的小腦袋瓜中搜索一下,我最好的朋友是誰?是隔壁的小明嗎?還是班上的小華?當我選定了最好的朋友時,再想一想,我們之間發生過什么樣有趣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這是一般給材料作文的審題,需要你讀懂了材料,自己去擬題并寫作文。
2.針對全命題作文。
我們在小學階段寫的命題作文、命題記敘文是最常見的。比如,當你看到試卷最后一道作文題時,你經常發現這道題就一句話,請你以xxxx為題寫一篇作文。時間長了,我們和作文題早就熟悉了,我們一眼就知道了命題者的意圖。
比如請以“我最熟悉的人”為題寫一篇作文。雖然這個題目看起來好討厭,可還是不能不寫(命題作文就是這樣霸道啊)。你會想:我熟悉的人那么多,我到底寫誰啊?選擇是多么困難的一件事啊!可你仔細看一下才發現,咦!原來是最熟悉!一個最字,可以排除絕大部分的人,剩下的往往就是一個。
命題作文是給定了你確切題目的,這點要格外注意,因此你不能再自行擬題了,你所有的想法、寫法只能圍繞這個題目來,等于給你的作文早已畫好了一個圈圈,出了這個圈圈就是犯規。
要是在國際比賽場上,比如男孩喜歡的籃球賽、足球賽等,如果你犯規了,是需要記錄下來的,犯規到一定程度是可以紅牌罰下的!所以,當你遇見這種全命題作文時,別再胡思亂想,就按照老師給定的題目來想、來寫。
3.半命題作文。
這種方式就是給了你題目的一半,剩下的那一半只能你自己來。這個很好識別的,當你看到題目是一半文字,另一半是橫線的時候,你就該知道:遇到半命題作文了。你不要覺得命題老師很懶惰,只寫了一半的題目就睡大覺去了,其實不是這樣的,他只是想給你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而已。
既然半命題作文只給了你一半,那么就需要你自己填寫另一半,你得盡快弄明白——我該填寫怎樣的內容,才能讓這個題目變得完整?并且我自己能寫的很好?比如半命題作文:那一刻
你就要想一想:什么時間、什么地方、發生了什么、我心情怎樣?當你想到一件具體的事情,或者想到某個人的面孔,他笑吟吟的向你走來,進入你的腦海當中,你想起某個精彩的畫面來了,好咯!你可以動手填寫這個題目咯!比如,那一刻,我淚流滿面。
題目很完整,你就可以寫出發生在那天的某件事,讓你十分感動,流下了激動的淚水等等。
4.千萬不要忽略具體寫作的要求。
雖然日常作文中,我們已經熟悉了一般性的寫作要求,比如寫到多少字,保持卷面的干凈等等,但有時候命題者可能給你來個出其不意!讓你在日常慣性思維的作用下,一時間忽略了某種具體的要求。
比如,在剛剛過去的中考當中,有一個省份的作文題就要求大家以某句話開頭。你看,平時我們很少遇見這樣的要求,一般都是泛泛的要求,甚至你寫作文多了,都不怎么看具體要求!如果是在考試之中,你千萬不能忽略掉。
這就是在第一點當中給你說的:要完整的讀上一兩遍,一遍不行就讀兩遍,甚至可以三四遍,直到你確定你讀懂了文題才行。
5.看圖作文。這是比較特別的一種命題方式。
不過我們在小學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階段就已經遇到過,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師對我們的要求更高一點,不再是寫一段話,而是整篇文章。看圖作文的關鍵還是那句話:讀懂它。
首先我們要知道:圖片當中無論是有故事情節的,還是風景畫,你都要從兩個層次去讀懂它。第一個層次是表面的、故事的層次;第二個層次是故事背后的寓意,或者說道理層次。
有的學生看到了第一個層次,明白了是什么故事、什么情節,但就是在始終沒有點破故事背后的道理,要知道:點破道理才是關鍵呀!這個道理就是你要表達的文章主題啊!所以,當你從看懂了情節、故事后要總結一個道理出來。
而看懂情節、故事,要圍繞其中人物的言行舉止來進行,看清這是什么人?他是什么身份(如一個白胡子老爺爺和一個小孩子),然后按照什么人、做什么、為什么來思考。如,這個老爺爺對著一個小孩子指指點點,似乎是在告訴他什么道理。
如果插圖中或者所給的材料中有文字提示,就是在提示我們他們在做什么,或者什么身份。弄明白了插圖中的故事或情節,我們再進一步思考他們這些言行動作背后的意思,比如老爺爺對著孩子指指點點是說,爺爺告訴小孩子不要亂扔垃圾,這就提示我們:要做一個文明的孩子之類。
總的來說,所謂審題其根本就是讀懂題目,考驗的是閱讀的能力,等你讀懂了才輪到寫作能力上場,才是我們如何去構思作文的步驟。如果你熟悉了上面的情況,基本可以掌握審題的方法,剩下的就是強化練習,在練習當中你很快能掌握這種方法,最終在你讀題的時候就不必樣張所謂的技巧,讀上一兩遍就能心中有數了。
【小學語文作文審題立意方法】相關文章:
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10-15
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03-14
高考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09-30
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方法詳解02-24
淺談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方法03-03
小學語文之作文的審題和立意短文03-26
2015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方法匯總05-06
高考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方法06-08
2015年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方法匯總04-30